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原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0:17:29 体裁作文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原因体裁作文

篇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及伟大意义

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三年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对此,国民党当局异常恐惧。国民党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急于8月下旬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在汉口召开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确定了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苏区红军的总方针。10月,蒋介石在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基本取得胜利后,即迅速抽调兵力,组织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企图在3-6个月内消灭红军,并将重点置于中央苏区。

面对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中央苏区军民主动退却,将敌诱进苏区内,集中兵力适时反攻,各个歼敌于运动之中,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蒋介石的四次失败促使他改变围剿战略。

1933年初,在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1933年五月,亲自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同时对苏区实行经济、交通封锁,企图逐步压缩并摧毁苏区。 面对国民党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和重兵进攻,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秦邦宪)等却认为,这次反"围剿"战争是争取中国革命完全胜利的阶级决战。在军事战略上,拒绝和排斥红军历次反"围剿"的正确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继续实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指导,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企图以阵地战、正规战在苏区外制敌,保守苏区每一寸土地。这时,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共产党党员)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直接掌握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权。因而,在国民党军"围剿"前夕,未及时有效地组织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准备。

此次反"围剿",持续1年之久,中央苏区军民全力以赴,为保卫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代价,给予国民党军大量杀伤。但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被迫进行长征。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从1934年10月起,中国工农红军三支主力部队先后被迫离开原有的革命根据的,实行战略大转移,进行长达两年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中央红军主力不得不退出根据地之前,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1934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鉴于广昌失守后,国民党军队日渐逼进中央各民根据的腹地,红军内线作战已十分困难等情况,决定将红军主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的,实行战略转移。随即将这一决定请共产国际批准。不久,共产国际复电同意。夏季,为准备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有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三人团”,负责筹划,政治上有博古负责,军事上里的做主,周恩来督促军事计划的事实。为配合中央红军主力转移,在军事上也作了一定的准备。1934年7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命令,红旗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共七千余人,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地率领下,由江西瑞金出发东晋,12日到大连城以北,后继进闽中。11月,先遣队北上。1935年1月在通过怀玉山封锁线时,被处于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包围,弹尽粮绝,方志敏在突围中被捕(同年8月在南昌就义),部队大部分牺牲,先遣队失败。余部在粟裕、刘英率领下,坚持在闽浙地区进行游击战争,成为后来新四军的一部分。

7月2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及中革委训令红六军团推出湘赣革命根据地,渡过湘江,深入到中央苏区西北之敌人后方,打击敌人,在新化、溆浦一带建立根据地。8月7日,红六军团九千余人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的带领下,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快速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于8月11日进到湘南桂东以南的寨前圩,并建立红六军团领导机构,有萧

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委,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接着,部队于9月4日在界首地区渡过湘江,向黔东挺进。10月24日在牵动与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胜利会师。这时,经中共中央批准,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由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委,合并成二、六军团统一指挥部,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领导和指挥红二、六军团的行动。红二、六军团会师后,在湘鄂川黔边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以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在红六军团西征后,1934年9月,中央派程子华到达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根据中央指示,活动在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决定进行战略转移。11月,红二十五军奉命改编,程子华任军长,徐海东任副军长,吴欢现任政委。11月中学,该军三千余人从河南罗山地区出发,向鄂豫陕进军,并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北山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在缺少必要的政治思想宣传动员和全面、充分准备的情势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领导人仓促决定,放弃中央苏区,红军主力突围转移。10月7日,军委命令各军区地方兵团接替各线主力红军的防御任务,将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八军团和红九军团从阵地上撤下来,向瑞金、于都、会昌地区集中。10月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布关于红军主力突围转移的“军事与政治命令”。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主力连同后方机关八万多人从瑞金地区出发,向西转移。

蒋介石在得悉中央红军主力由突围的迹象后,调集了数十万大军,在通往湘西的途中设置了四道封锁线,试图用前堵后追的办法消灭红军。面对国民党重兵和湘江天险,博古、李德等领导人命令红军死打硬拼,夺路突围。从11月25日至30日,红军官兵在全州以南湘江东岸地区与敌人浴血奋战,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是却付出了极为惨重的地价,红军由出发时的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多人。

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中心问题仍是红军战略转移的方向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肯定了毛泽东东西进贵州的建议,决定放弃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建立湘西根据地的原定计划,做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会议还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以便审查黎平会议的决定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1935年1月初强渡乌江成功。接着于1月7日占领了黔北重镇——遵义。1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进驻遵义。在遵义,中央红军获得了自长征以来少有的休整,同时,中共中央决定再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召开。会议由博古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朱德、陈云。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中央秘书长:邓小平。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翻译:伍修权。中心议题是:一,决定和审查黎平所决定的暂时以黔北为中心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二,检阅在反对五次围剿中与红军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

首先由博古代表中央作了一个反五次“围剿”的总结。博古的报告题为《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分析了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力量强大,在兵力上国民党安排了100百万大军,其中50万是专门进攻中央苏区的,另外还派了外国军事顾问,这就形成了对红军的绝对优势等等,对于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在军事上指挥十五讲得很少,对主观因素没有认真进行分析。因为在他看来,面对客观上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严峻形势,任何优秀的军事家,也很难挽回军事失利的局面。

紧接着是周恩来的副报告。他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第五次“围剿”以来的失败与脱离中央革命歌剧地的原因,比较客观地分析了这次反“围剿”是摆在军事指挥上确有问题。并

且作了自我批评。如果说博古的报告是强调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客观原因,那么周恩来则侧重检查了军事错误的主观原因。之后毛泽东第一个发了言,表示不同意博古的报告,张闻天也表示不同意。并且张闻天作了比较系统的发言反对博古的报告,这个发言的提纲是他与毛泽东、王稼祥酝酿研究后写成的,基本是毛泽东的主导思想。

会议经过三天的认真讨论,王稼祥、聂荣臻、刘伯承、陈云和随后赶到的李卓然都相继发言支持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的发言提纲和意见。博古后来作了检讨,但思想上还没完全想通,但他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李德则完全不同意对他的批评,把责任推到客观原因和临时中央身上,但毕竟是徒劳的。政治局最后做出决议,认为没有能够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的重要原因在军事指挥和战略战术的错误,而军事上的错误应有李德、博古和周恩来负责,其中李德和博古应负主要责任。政治局会议做出如下决议:

(一)毛泽东同志当选为常委。

(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三)常委在进行适当的分工。

(四)取消“三人团”,仍有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上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另外,关于红军创造新根据地的方向,会议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议,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创在新根据地的决议。

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2月8日,政治局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即历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决议》。

3月11日,在贵州鸭溪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全权指挥军事。从此,红军扭转了军事上的被动局面。遵义会议集中纠正了中共中央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侧策应。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红四方面军原在川陕根据地,为向川甘边发展,1935年 3月28日至 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亦称川陕苏区)向西转移。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茂县(今茂汶)、理番(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打开了向甘南前进的门户。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毛泽东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城),先期结束了长征。11月21~24日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党中央和红军扎

根在陕北奠定了基础。

在国民党重兵对鄂豫皖根据地围攻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于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县开始西移,在鄂豫陕边建立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次年7月过陇东,9月与陕甘根据地的第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第十五军团。第一、三军团到达后,与之合编为红一方面军。

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军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转战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击溃国民党军的拦截,渡过金沙江,经西康、四川,于1936年6月底至甘孜,与张国焘率领的南下受挫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二、六军团合组为二方面军。7月,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在红一方面军接应下,10月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魏宏运 主编 《民国史纪事本末》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2.李安葆 著《长征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年版

3. 徐京成《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的准备工作》 《史学月刊》1986年第5期

4. 吴家华 《关于中央苏区红军战略转移的准备》《党史文苑》1996年第5期

媒体资源

(1)长征路线图 (2)红军飞夺泸定桥 (3)长征途中爬雪山

(4)毛泽东《七律·长征》

手迹

篇二:长征胜利的原因

简析长征胜利的原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造的中华民族史和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毛泽东称红军长征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空前伟大的远征”;国际社会一些学者?军事家称中国红军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业绩之一”(美国埃德加·斯诺),是“一次体现坚忍不拔精神的惊人之举”(英国蒙哥马利),是“无与伦比的现代奥德赛史诗” (德国王安娜),“足以同亚历山大的远征媲美”(法国安德烈·马尔罗),是“一座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美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揭示出中华民族精神遗产之博大”(美国阿尔登·惠特曼)?有的学者还认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英国迪克·威尔逊),“如果没有长征,中国今天就不是共产党的天下?”(美国埃德蒙兹)等等?这些看法无疑都客观中肯地评述了中国红军长征的”奇迹“内涵?重大意义及其国际影响?

然而,长征“奇迹”从何而来?中国工农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奇迹”的原因是什么?深层主因又是什么?本文将依据客观史实对这一问题作深入探讨和解读,以就教于学界同仁和史学专家?

一?长征胜利的原因探析

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能在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和极端艰难?险象环生的困境中,不断地?奇迹般地绝处逢生,取得“三军大会师”的辉煌胜利?从宏观方面考察,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广大红军将士的无限忠诚与浴血拼搏?

红军长征是败走“麦城”的被迫之为?红军主力长征前,中央苏区的发展态势一直很好?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领导和指挥下,红军连续取得了“四破铁围”的重大胜利,共消灭了国民党军队11万余有生力量,活捉和击毙了敌五?六个师长?中央苏区由此进入鼎盛时期,无论是疆域还是人口都成为首屈一指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但是,到第五次反“围剿”时,由于博古?李德推行“左”倾教条主义与冒险主义的军事战略,“以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拼消耗,红军在1934年4月广昌战役败北后迭遭重创,难以在中央苏区立足,不得不突围转移,红红火火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变成了“马背上的共和国”,86800余人的红一方面军,被迫于10月16日傍晚踏上了悲壮的西征之路?11月间,蒋介石委任老牌**健将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以中央军嫡系薛岳为“前敌总指挥”,统领湘?粤?桂军和中央军26个整师,计30万余兵力,追堵红军?红军以“久困之师”,与顽敌拼搏,杀出了一条血路?

英勇突围,冲破国民党的四道封锁线?从撤出中央苏区始,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在最高“三人团”(博?李?周)指挥下,在突围中义无返顾,顽强搏击,且战且进,然伤亡惨重?红军第一次突围(王母渡?新田间)折损3700余人;第二次突围(汝城一线)折损9700余人;第三次突围(郴州?宜章间)折损8600余人;合计22,000余人?在第四次突围(湘江之役)中,经九天血战,竟折损30,500余人?到12月1日,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86,800余人的部队共折损52,500余人(刘伯承称“折损过半”),剩下34,300余人?殿后部队红五军团34师未能过江,全部阵亡?师长陈树湘被俘后,敌人将其放入担架邀功请赏,陈扯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在这个阶段中,红军以?久困之师?,连续打破了粤军?湘军?桂军和国民党?中央军?三?四十万部队的围追堵截,冲出了重重封锁,渡过了湘江,虽然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和牺牲,但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妄图消灭中央红军于粤湘桂边境的计划,充分显示了中国工农红军

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在红军长征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之地?”[1]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要毛泽东做“石达开第二”的狂言?四川境内的大渡河畔,曾演绎过一场历史的悲剧?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4万人马受阻47天,兵败大渡河,太平军全军覆没,翼王石达开在成都被凌迟处死?72年后,中央红军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和拼搏,在大渡河畔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熊尚林连长等17勇士,日行160里后,强渡大渡河?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廖大珠连长等22名突击队员,更以一昼夜240里的高速(超过体能极限),兵至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为大部队安然通过创造了条件?在6月2日全军渡过大渡河后,毛泽东自豪地说:“我们的行动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是太平军,我和朱德也不是石达开第二,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

翻雪山,过草地,又是一道奇迹!雪山(夹金山)主峰5100米,最低处(垭口)4114米?民谣曰:“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男人不敢攀?”但正如聂荣臻(时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所言:“就整个来说,我们全靠万众一心,群策群力,互相帮助,发扬阶级友爱,胜利地越过了夹金山?”[2]如:彭德怀过雪山前,将自己的干粮分给孙毅(军团教导队长)一半?红军四老(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谢觉哉)?红军女英(刘英?贺子珍?邓颖超?康克清?蔡畅等27人)?负重战士(携带迫击炮等),都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地越过了雪山?草地纵长500余里,横宽300余里,红军在草地泽国拼搏7天7夜,走出了“死亡世界”?刘英说:“红军过草地牺牲最大,这七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的世界回到了人间?”[3]据肖锋《长征日记》记载:在爬雪山时,“有的同志实在饿得没有办法,看到前面部队拉的屎里面还有没有消化的青稞麦,就一粒一粒地捡出来,用水洗干净,再用茶缸煮了充饥?”红军战士饿得吃别人屎里的遗物,这种苦难已经到了人类的极致?过草地时,周

恩来因患肝脓肿和阿米巴痢疾病倒了,彭德怀见状,说了一个字——“抬!”干部团团长陈赓自告奋勇当担架队长,兵站站长杨立三坚持抬担架累病了?19年后(1954年)杨立三病逝,周恩来总理亲自为杨抬棺送葬?

红军为什么能在长征途中创造众多的“奇迹”?其精神动力源自“意志与牺牲”?时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的杨尚昆当年总结说:“在转移新阵地北上抗日的长征中,三个方面军都创造了历史上空前的奇迹?长追?堵击不能消灭我们,大无畏的精神,征服了一切险恶的环境;铁一般的意志,冲破了无比的艰难?这种用意志和牺牲换来的伟大的会合,暗示给全国的人民看:为着救国,为着争取民族生存,红军是如何的艰苦奋斗,红军是如何的在执行其抗日先锋队的作用!红军这种百折不回的行动,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无上的光荣?”[4]

二是苏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援?

中央苏区人民对红军长征的巨大贡献表现在:1.兵源扩红:长征前扩红8万余人,有兴国模范师?少共国际师?工人师,瑞金?于都?石城团等,分别补充中央红军的五个主力军团?2.红军基干: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8.6万人中,赣南籍红军达五六万人?3.征调盪子:5,000余赣南挑夫组建运输队?担架队?4.军需物资:筹集稻谷84万担,被毯2万多床,棉花8.6万斤,草鞋20万双,米袋10万多条,制造枪弹铜器8万多斤,中西药品10万多元,军费150多万元?5.架桥渡河:为确保中央红军长征渡河,于都人民捐助了大量食品?木料?器材,年已古稀的曾大爷还义献寿材?6.牺牲烈士:有名有姓的赣南烈士达10.8万余人?其中:兴国23万人中,参加红军8.5万人,烈士23,179人,长征中牺牲1.2万人,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一个兴国战士倒下?

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红军长征的贡献也很大?如:阿坝辖域不足6万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人均年粮600斤,畜2头?从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三大主力红军过境,驻留共16个月之久?阿坝藏?羌?回人民共为红军筹粮2000至3000万斤,大小牲畜20万头,土盐5000余斤,及大量牛肉?食油?蔬菜等?[5]毛泽东在延安曾说:“长征在川西北,我们是欠了藏民?羌人的债的?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红军拿了藏民?羌人的粮食?有一天,我们必须向他们偿还那时我们不得不从他们那里拿走的给养?”[6]***在主政西南时也说过:“红军北上,把少数民族地区搞苦了?当时为保存红军,没有别的办法,将他们的粮食吃光了,他们吃了很大的亏?要向他们赔偿,从经济上帮助他们得到利益?” [7]

由此,我们以历史文献的用语表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红军长征胜利的“基本因素”乃群众“竭力的拥护”?“三个方面军,都曾用着自己的力量,粉碎蒋介石的历次?围剿??红军占领的地域不大,经济物质的来源也是很有限,反而能战胜倾全国兵力?财力的蒋介石,能战胜在外国帝国主义者帮助下的蒋介石,这不是很奇怪吗?不,一点不奇怪的,广大群众尽心的竭力的拥护,正是红军战胜蒋介石的基本因素?”[8]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原因)

三是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之间真诚?有力的战略配合?

红二方面军策应红一方面军北上?红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刘家坪踏上长征之路后,英勇作战,粉碎敌人100多个团的围攻,毙伤敌军1万余人,牵制了追击中央红军的敌人,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尤其是红二?六军团转战乌蒙山,是为贺龙长征中的“神来之笔”?毛泽东曾说:“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晕了头?硬是转出了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一方面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二?六军团讨了巧,就没有吃亏,你们一万人,走过来

篇三:我看红军长征的原因

我看红军长征的原因

关于中共领导的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的缘由,中共传统的党史解释是,王明博古的临时中央,在政治和军事指挥方面犯了左倾错误。从深层次上讲,这一时期红军之所以相继从主要的根据地撤出,进行逃跑式的战略转移,标志着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失败,而这个失败,实际上是中共这一时期革命模式的选择必然结果,苏维埃时期的革命与动员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其在1934-1935年之际的失败,而其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的失误,在传统的中共党史解释学里,在某种意义上是被过分夸大了。

一、革命动员与土地革命模式的选择

在跟国民党决裂,揭诸武装反抗国民党旗帜的中国共产党人,上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本是城市暴动和武装冒险失败之后的一种无奈的选择。然而,中国当时的经济和交通通讯状况,和军阀割据的政治形势,给这种“农村道路”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既便如此,在没有“革命形势”的情形下,要想动员起农民参加革命,投入造反的事业,依然是个难题,非有非常的动员手段不能奏效。

在动员手段和形式的选择上,进入农村的共产党人,最初

选择的是“烧杀政策”,即把所到之处的富人杀光,所有的房屋烧光,先将农民这种小生产者变成赤贫,然后再驱使他们革命。在中共党史上,这种政策是记在瞿秋白账上的,其实它带有非常明显的苏俄内战时期轻视农民的印记。显然,这种做法,由于立竿见影地激起了农民对共产党人的反抗,所以,很快就被废置不用了。

以土地革命的方式进行革命动员,不仅具有历史上的延续性(跟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衔接),而且在“均田”的表达上,有国民党政府所无法全然否认的合理性(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但是,土地革命绝非共产党和农民之间在土地问题上,给予和支持的交换。首先,农村的危机,未必在于土地占有的不均衡;其次,共产党给予的土地,在农民看来,未必有合法性;其三,给予土地的好处,能否抵得上“造反”的危险,在农民看来肯定是个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其他的手段,即使分给了农民土地,农民也未必会跟着共产党走,所以,所谓的土地革命,在运作过程中,必然是“均贫富”的过程,或者说,对富人的剥夺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伴随过度的暴力,而平分土地,往往变成了一种由头,或者说借口。因为事实上在农村发动革命的共产党人,首先的目标是要动员农民起来跟他们革命,而非借革命来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所以,动员才是土地革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而对于动员而言,均贫富式的剥夺,和暴力的气氛,是绝对必要的。

海陆丰苏区刚一开辟,十几天功夫里,海丰一个县就杀掉了豪绅和其他反革命分子1686人,没有死的纷纷外逃,一时间,海丰、陆丰两县,逃到汕头和香港的达万人以上。(注1)

红四军南下,开辟新区,闽西地方党组织暴动响应,“开宗明义的工作便是缴枪杀土豪烧契三种,”“土白暴动三四天内杀了四五十人,而(龙)岩、永(定)两县革委成立后,日日都有几十土豪反动分子被农民捆送到前来,致县政府临时监守所常有人满之患。统计(龙)岩、永(定)两县赤色区域中自斗争后到现在所杀土豪总在四五百人以上。现在赤色乡村中的土豪杀的杀,跑的跑,虽然不敢说完全肃清,然大部肃清是可以说的。”(注2)

海陆丰根据地有“七杀令”,所有富人,都不能幸免。(注

3)湘赣苏区土地革命,将“十六岁以上卅岁以下豪绅家属的壮丁无论男女都杀掉了。”说是要把“有能力反革命的”预先除掉。(注4)赣西南苏区,土地革命的时候,“农村的豪绅地主,简直没有生存的地步,捉的捉,杀的杀,逃跑的逃跑”。(注

5)

不仅如此,杀人的时候,往往要造成某种血腥恐怕的气氛,开大会公审,当众处决。海陆丰的行刑大会,不仅喊口号,还吹着冲锋号,行刑者挥舞着钢刀,“一刀一个,排头砍去,很爽利的头颅滚地,”甚至还有妇女组织的“粉枪团”,在几千人的大会上,用红缨枪“刺进宣布了死刑的反革命分子的咽喉、胸膛,鲜血四溅。”只要杀戒一开,参加的人就都跟反革命有了血海深仇,开始的时候,“苏维埃政府要拨给两块大洋赏给施刑的赤卫队员,半个月后,不须要赏金,赤卫队员要杀一两个反革命分子雪恨。”(注6)仇恨和仇杀就这样被点燃,然后升级、扩散,选择了“立场”的农民,跟另一部分人誓不两立,到了这般田地,动员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当然,跟着红军走的农民的真实想法还是很难估量的,即使据中共自己人当时的考查,有的地方也有相当多的农民实际上是害怕红军,赣东北地区流行一句话:“莫惹红军,惹了遭瘟。”(注7)

诚然,中共能够在农村发动革命,前提是近代以来,农村社会与经济的衰败,与战乱和变革造成的乡村秩序的紊乱。

然而,即使存在这样的社会条件,想要在农村发动一场在一般农民看来属于造反的农民革命,也并不容易,对于那些真正的庄稼汉来说,分财主的土地粮食和财物,虽然有一定的诱惑力,但顾虑依然很大。所以,这里就用得着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说的“革命先锋”了,这些乡里社会“踏烂皮鞋的,挟烂伞子的,打闲的,穿丝褂子的,赌钱打牌四业不居的”流氓无产者,很快在革命中起了冲锋陷阵的作用。(注8)当时苏区的共产党人也承认;“在红军初到来时,一切情形不熟悉,最初起来的大部分是些富农流氓分子,真正的下层工农群众最初不敢起来,所以在过去的政权机关完全是被富农流氓把持”。(注9)其实,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富农流氓这种“阶级成分”,之所以这么说,一是要强调“阶级观点”,二则很可能是那些流氓无产者通过革命,变成了富农(浮财捞的比较多)。由于土地革命本身并非意在土地,流氓无产者的先锋作用,使得运动在财产(主要是浮财)的剥夺和分配上的色彩更加浓厚。以至于动员起来的农民,参加革命的动机,往往更在意财产的再分配(内部)和财产的掠夺(外部),导致苏区内部反富农的斗争一浪接一浪,同时对外“打土豪”斗争的不间断,每当红军攻城拔寨之际,总有大批的农民挑着空担子,准备一旦城破,就进去发财。(注10)

篇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3课 长征(1934、10——1936、10)

1移

2、开始:3、过程:中央革命根据地——四道封锁线——湘江——乌江,解放贵州遵义——四渡赤水

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甘肃会宁(经过了11个省,注意教材上的图)

4、长征故事: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

5、两次会师: 6

7、红军渡过的五条江河及在这些江河发生过的事件: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 湘江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

乌江 红军接受毛泽东的建议,放弃去湘西,改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金沙江 红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8、 毛泽东的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其中的“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诗中描写红军渡过了哪些艰难险阻?

难:自然条件和环境的恶劣;武器装备的落后;军队人数缺乏;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诗中描写的艰难险阻: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

9、意义: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0、长征精神:○

斗的精神。 2、认识到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胜利成果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

3、我们要爱国,爱党,爱军,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11

背景: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在思想上犯了“左倾”错误,在军事上失利了,被迫长征。长征中,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急关头,红军放弃里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于是,红军抢渡乌江,解放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内容即解决的问题:○1、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 ○1、确立了以毛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13课 长征(检查题)

1、原因:

2、开始:3、过程:中央革命根据地——四道封锁线——湘江——乌江,解放贵州遵义——四渡赤水

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甘肃会宁(经过了11个省,注意教材上的图)

4、长征故事:

5、两次会师:(时间、会师双方、地点) 6、胜利结束:

7 湘江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

乌江 赤水

金沙江

大渡河

9、 毛泽东的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其中的“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诗中描写红军渡过了哪些艰难险阻?

难: 诗中描写的艰难险阻:

9、意义:

1、 10、长征精神:○

2、 ○

3、 ○

11

背景: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在思想上犯了“左倾”错误,在军事上失利了,被迫长征。长征中,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急关头,红军放弃里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于是,红军抢渡乌江,解放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内容即解决的问题:○1、

意义: ○1、

○3、

篇五: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是

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是:

1.保存革命力量,进行战略转移。

在第四、五次反围剿时期,由于执行错误的反围剿战略,放弃毛泽东倡导的诱敌深入、歼灭敌人的游击战术,而与敌人打阵地战、消耗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红军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退出根据地。

2.长征初期,准备作暂时的战略转移,避开敌人主力,择机然后再杀回来。

由于舍不得“瓶瓶罐罐”,行动缓慢,损失惨重,特别是过湘江一役,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近半,元气大伤,加上国民党军队大兵追堵,迫使红军远走他乡,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西南地区转移。

3.遵义会议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对军队的领导权,从此开始了长征的新篇章,由原来的单纯转移、保存自己转变为消灭敌人,寻找新的立足之地。

4.最后,在得知陕北尚存根据地后,以北上抗日为号召,减轻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压力,成功保存了革命火种。

在某种意义上说,长征是红军不得不进行的战略撤退,但其间经历的艰难困苦,及英雄主义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的宝贵遗产。所以,毛泽东说长征是宣传车、播种机是有道理的。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