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守望道德星空,听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7:16:50 体裁作文
守望道德星空,听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守望道德星空

守望道德星空

——聆听黄佑生主任报告有感

“师德”这个令人值得敬畏的字眼,在今天聆听完黄佑生主任的解读后,我欣喜地感受到了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认知。师德永远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整整一上午的课,我的心灵一次次被感动,一次次被撞击。师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所谓"育"养子使作善也,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就必须自己也应首先做到。当黄老师为我们播放了地震来临时老师们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同学们有序撤离,而自己的身体下意识地避开学生的通道,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是我们可爱可敬的老师时;当同来学习的潘老师讲述如何做到每周一让全班同学做到齐全校服,而不用老师反复叮嘱,是因为自己每周一都会穿校服时,我深深感受到了师德的重要性,你想造就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联想自己也为人师,我总是欣慰自己的孩子们各个懂事,懂得关心他人,这也许是因为我总会在他们生病后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也许是某一个学生因为特殊情况没吃早饭,我会分一半早点给他,也许是因为每天放学我不见到最后一个来接孩子的家长我绝不会下班回家的原因吧。也许还有很多原因,爱生其实早已成为了我的习惯。我想那些应该是我种在孩子们心中美好的种子吧,终有一天它会开花结果。

不知为什么我想用波澜壮阔这个词来形容黄主任的这堂课,如果前面知识的讲解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那么课的中间部分便是滚滚长江,波涛汹涌。师德

是教师幸福的源泉,视频《一个年轻教师的幸福》让我为之动容,热泪盈眶。一位喜欢创新、十分关爱学生的年轻的乡村小学教师,他的到来给那里从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们带去了无尽的欢乐, 给孩子们留下了幸福而美好的回忆。师生即将分离,当播放老师为孩子们制作的毕业纪念光盘时,学生们各个泣不成声,那泪水中有他们师生间多少甜蜜快乐的回忆呀!他们一起学习,他们一起野炊,他们一起跳迈克杰克逊动感十足的舞蹈,其中一个小男孩对着摄像机开心地说:"我从来没有拍过那么多那么多的照片",他们是多么幸福!这就是教师幸福的源泉呀!此时我的心跳在加速,因为我心中的热血犹如泉涌,在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有着无数次这样的幸福时刻。记得一位学生家长在给我的教师节贺卡中这样写道:难忘开学那天孩子回到家中开心地告诉我们遇到了一位可亲可爱的好老师;难忘孩子从劳动实践基地回来时欣喜地告诉我您一路上如何为孩子们担当摄影师;难忘当孩子顽皮地给您发了一条脑筋急转弯短信时而您友好地回应;难忘在您的教导下她对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许这是我们几辈人都不曾有的荣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已经走过了我教学生涯中的激情澎湃期,但教师的责任感会让我将这份激情化作一种无形的动力,化作一种习惯。它将深入我的骨髓,让我去教好更多的学生。

我愿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成为一名当学生们离开时还愿意再见到的老师!师德将会影响学生们的一生,我要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篇二:第一讲 守望道德星空

第一讲 守望道德星空

师德即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活动的范围内,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不仅是一种规范,而且是教师对职业活动的一种境界和追求。 1.科学的质量观

一、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2.多元的人才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P4

3.发展的学生观(差异有限,潜能无限——我的未来不是梦)

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应树立哪些新的教育观念?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理想状态

二、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3.关爱学生——教师职业的内在动力

4.教书育人——教师职业的根本任务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

6.终身学习——教师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简述 1.爱岗和敬业关系P16

2.关爱学生的具体内涵P18

3.教书和育人是有机联系的P21

填空:

1. 教师基本的社会责任是(热爱祖国)。

2. 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是(依法执教)。

3. 教师职业的情感体验是(爱岗)。

4. 教师职业的行为体现是(敬业)。

5. 育人的主要途径是(教书)。

6. 教书的最高目的是(育人)。

7. 教师学习方式最主要的是(自主阅读)和(进修培训)。 三、提升自我心理素养

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包括:宽阔的胸怀;稳定的情绪;坚定的气质;乐观的心境。(P25)

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我心理素养: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享受工作。(P26) 阳光思考就是当我们面对烦恼、挫折和不幸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用积极、正面、光明、有利的心态去看待事物。

学会享受工作:享受学生——生命的灵动;享受学科——智慧的体操;享受过程——生成的快乐。

第二讲 发现教师职业之美

一、教师职业美的现象考察(P29-41)

(一) 生存型教师——无奈的苦涯

(二) 享受型教师——吃苦也是享受1.学生成长,教师快乐2.平凡工作,诗意生活

3.无私奉献,乐在其中

(三) 发展型教师——创造的快乐

1. 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

2. 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研究者

3. 以终身学习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

总结:“生存型”教师主要是从生计出发,站在功利的角度,以消极和被动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他从事这一职业更多的是出于无奈,因而感到困惑痛苦;“享受型”教师主要是从兴趣出发,站在非功利的角度,以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因而感到快乐幸福;“发展型”教师主要是从自身和社会需要出发站在超功利的角度,以自我完善、为社会做贡献的立场看待自己的职业,因而感到崇高而有价值。从“功利”到“非功利”再到“超功利”,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升华。在“发展型”教师身上,我们体会到他对提升自己的迫切愿望和富

于创造的教育智慧,教师是超越职业的,是以“教育家”为发展目标的。真正的教师是把自己的生命融进职业生活中,并从职业中得到快乐和发展的人。(P40)

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轮子是情感和思考。要善于反思,倾听“内在的声音”,思考“意外的结果”,捕捉反馈的信息。

二、教师职业美的领域分析(P42)

(一) 对象之美——生命的灵动

1. 在主动参与中成长

2. 在独立探索中起飞

3. 在自主发展中成熟

(二) 学科之美——智慧的体操 (三) 过程之美——生成的快乐

1. 突发事件——危机中寻求良机

2. 独特见解——平淡里追求深刻

三、教师职业美实现的主要策略(P47-55)

(一) 实施教育性教学——弘人性之美

“教育性教学”原则,是西方“科学教育学之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他视道德教育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讨论:怎样进行教育性教学?

1. 挖掘教材,抓凭借点

2. 寓于训练,抓融合点

3. 结合背景,抓拓展点 4. 为人师表,抓默化点

(二) 实施创造性教学——展现智慧之美

1. 动之以情,激活学生

2. 运用迁移,激活知识

3. 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三) 实施反思性教学——体尝发展之美 1. 课前反思,明确目标加强自觉实践

2. 课中反思,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 课后反思,变过程终结为教学生成 第三讲 就这样成为名师

——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 讨论: 名师从哪里来(P56-83) 一、 心态决定态度 (雄心、恒心、虚心)

二、 思路影响出路 (一) 读万卷书——在阅读中积累

(二) 观万堂课——在听课中提高

(三) 行万里路——在实践中成长

(四) 名师点悟——在指导下飞跃

三、 课内源自课外 (课前准备、课后反思)

四、 风格方显风采 讨论:教师应该怎样读书呢?

1.读书要善于选择,采取浏览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

2.读书要善于积累。

3.读书要学以致用。

讨论:教师阅读的内容?(P63)

1.教科书、课程标准

2.其他学科的教科书

3.教育刊物

4.教育经典名著

讨论:如何让听课更加有效?(P64-67)

1.课前的“有备而来”

2.课中的“品头论足” (“三路一体”——教路、学路、文路、媒体)

3.课后的“说长道短”

讨论:如何做好课前准备?

1.明确教学目标

2.深入钻研教材

3.研究分析学生

4.制定教学策略

5.精选教学媒体

6.选择教学方法

讨论:选择教学媒体,要注意什么?

1.教学上实用

2.内容上正确

3.形式上美观

4.制作上经济

5.手法上创新

讨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待完善。

讨论:怎样进行课后反思?

1.写第二教案 2.写教学后记

篇三:“守望道德天空”主题阅读鉴赏

“守望道德天空”主题阅读鉴赏

作者:张明

来源:《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2013年第02期

推荐人语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我们不仅要顺从外在的自然规律,还要遵从内在的道德良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道德的天空,正是这一片片天空,撑起了整个社会的蓝天。没有人能把自己的行为隔离于社会之外,每个人都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维系着道德的一环。不要让自己的行为毁坏了天空的完美,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天空塌陷而造成整个蓝天的破损。

如果我们放弃道德的追求而竞相与低俗、丑陋为伍,如果支撑社会的只能靠法网,而不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樊篱,那么,这样的社会绝不会是和谐的社会,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公民也绝无真正的幸福可言。

推荐阅读一

你是人

米哈依·勒·奴埃曼

你是人,带着他的一切。

你是其始,亦是其终。由你,他的清泉涌溢。向着你,他的溪水流淌。在你身上,他注入了人性。

你是他的治者与被治者,施虐者与受虐者,摧毁者与被毁者。

你是他的施主与受赠人,是他的钉入于十字架者与被钉于十字架者。

你是他的贫者与富者,弱者与强者,显现者与隐遁者。

你是他的行刑者与受刑者,批评者与受批评者,嫉妒者与被嫉妒者。

你是他的高尚者与卑贱者,圣徒与罪人,天使与魔鬼。

你是每一位父母和母亲的儿子,是每一位兄弟和姐妹的父亲。我来自于你。我逃不开你,你逃不开我,因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俩即全人类。

如果没有你,便没有我之为我;如果没有我,便没有你之为你;如果没有你们,便没有他之为他。

如果没有先于我们者,便没有我们;如果没有我们,更没有广阔时间中的任何一个人。 在你邻居的心中有幸福么? ——你何不以他的幸福而高兴呢!因为在他的织品中有你灵魂织进的线。你邻居的眼睛看到还是没看到这条线,你均无忧,因为那看到一切的眼睛,已看到了它。

在你邻居的心中有一团火吗? ——那就让你的心因这团火而燃烧!因为在这团火中,有从你的憎恨与轻蔑的炉火中迸出的一颗火星。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守望道德星空,听后感)

在你邻居的眼中有泪珠吗? ——那就让你的眼借它而流泪吧!因为在这泪珠中,有你的一粒残酷之盐。

在你邻居的脸上有笑容吗? ——那就让你的脸对它发出微笑吧!因为在它的甜蜜中,有你的爱发出的光。

你的邻居因犯下的一条罪行而入狱了吗? ——你何不把你心中的一部分遣入监牢和他同囚?因为你是他罪行的同犯,尽管合法的权力未曾用其法律对你进行审判,而同你一样的一个人也没有判定入狱。

昨天,我看见你在跳舞,且在人群中高喊:“鼓掌呀!鼓掌!”难道你不认为,在你身上有欢畅的生命,只有当你目睹他人生命的欢乐并向其鼓掌时,我欢畅的生命才起舞么?当别人跳舞你不鼓掌时,你在想着什么?

昨天,我听见你在诉苦,痛哭:“人们啊,听我讲!人们啊,公正地对待我吧,我是被冤枉的!”

如果不是向那些人本身讨公平,那你还能向谁去讨公平呢?如果说你向人们控诉世人,那你为什么不倾听他们向你的控诉和向你本人寻求公正的声音呢?

昨天,我看见你在计算自己的利润,你踌躇满志,对自己的聪明才智大为赞赏。我没听见你说:“这是赚别人的钱。”今天,我看见你在计算自己的损失,诅咒着别人的精明狡猾。我听见你说:“这是别人抢我的。”你难道对自己成为生活中的股东——“投机商”——不感到羞愧吗?

你是人,带着他的全部一切。对此,不论你知道还是不知道。我是你的图像和标本。除非你能从自身逃出,那你能从我这儿逃到何处呢?

如果你能逃出自身,那你是谁呢?

(选自2006年第10期《小作家选刊》)

可读理由这是阿拉伯作家的散文,中国人读它一样感到亲切。读完文章,你会为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所打动,会为作者的终极关怀所感染,这个世上住着你我他,我们各不相同,但都叫做“人”。还有哪个字能把我们联系得这么紧呢?人与人何必心存芥蒂,你争我抢?何必相互嫌怨,彼此拆台?何必吝啬微笑,无端怨怼呢?……文章以其极大的视角冲击力和丰厚的人文内涵感动着我们,开导着我们,告诫我们如何做“人”,在信仰危机、诚信缺失的今天,读这样的文章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文中排比十分突出,这些排比句充满了心灵的拷问,是一种反思内心的绝佳手段。如果一种形式有了这样的力量,那么它就成了与文章内容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手法了。

推荐阅读二

零善良反应

胡展奋

报章忽然进行诚信危机的探讨,从球场到商场,到考场、情场甚至讲坛、法庭、手术台……总之一切名利场,似乎都有诚信沙化的阴影。

国人总算开始明白,曾经被讥为“几钿一斤”的道德一旦沙化是可以真正“要我们的命”——首先是经济秩序的“命”了。

更要命的是,也许久处“鲍肆”,也许是近朱近墨的缘故,我们对自己的人格沙化早已是浑然不觉的“齆鼻儿”,以至于突然换个环境后,才猛然发觉除了饮食习惯之外,已经不习惯人们对我们的善举了。

那是去年九月一个美好的夜晚,我走出饭店,按地图所示,准备坐有轨电车去欣赏维也纳夜幕下的圣·斯捷潘教堂。上车发觉没有售票员,也没有投币机,又不通奥地利语。正尴尬时,一位穿着非常大胆的少妇指着我拿钱的手,摇手示意。

难道是鼓励我逃票吗?或者认为我钱不够?我疑惑着。

少妇见状,干脆走上来,指着我的手要我把钱塞回上衣口袋里去,又指指车,双手抱胸,闭眼,仰头,做一个若无事状。

啊,我明白了,这环城的电车大概是免票的。

到站了,她又示意我七拐八拐地跟她走,街上行人还是很少,我脚步迟疑着,心里又开始七上八下:她是干什么的?“维也纳流莺”吗?看她那么坦然又不像……否则那揽活的眼光也太不职业了,难道是看不出像我这样坐电车的游客身上只有一百多先令吗?……要不,是个“托儿”?绑了我肉票,向代表团勒取赎金?

而且圣·斯捷潘大教堂真那么远吗?静静的巷子里只有她脚步很重的皮鞋声。她比我高出整整一个头,看上去像北欧种马一样壮实,虬结的背阔肌将衬衣胀得像藕节或素鸡一样,真要动手,她的摆拳一定可以把我的左腮打得像“汤婆子”一样瘪进去……

正这么全力将她妖魔化时,小巷一拐,立即一片流光溢彩,大教堂如同一座琉璃山耸立在广场上。

她回过头来,对我阳光一笑:拜拜!

随后迅速消失在夜幕里。我歉疚地看着她的背影,不禁又想起几天前的“挪威雨伞”—— 八月的卑尔根什么都好,就是雨多不好,那天也是晚上,我独自在雨夜中行走,没带伞,十分狼狈,只听得背后始终有人不紧不慢地跟着我,我走快,他也走快,我走慢,他也走慢,毛得我头发根根竖起。

走到著名挪威音乐家格里格铜像前,他忽然“哈啰”一声,紧上一步,把伞递了上来,而我居然像被剥猪猡一样地下意识大吼一声:侬做啥?!

完全是“沙化”的下意识,本能的“零善良反应”。

那是一个高个的挪威老头,路灯下歪着头傻了半天,像瞅怪物似的瞅我,嘴里挪威语叽叽呱呱几句,指指对面的房子,把伞往我手里一塞,就奔进对街的门洞里去了。

原来挪威老头只是执意要把伞送给我这个“巴子”罢了。

圣·斯捷潘教堂巨大的管风琴响了。我胸中突然涌满一种陌生的热流——我本善良,为什么如今处处怀疑善良……

(选自2002年04期《杂文选刊》)

可读理由走在异国他乡,面对陌生人的善举,心存警惕,总是想着对方企图会加害自己,这似乎是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作者却从这一“习惯性思维里”看出了诚信的沙化。久处“鲍肆”,闻香也臭,近朱近墨,竟至色盲,这实在是可怕的事情。生活里不讲诚信的事情经历多了,于是整个世界变冷漠了,可以理解。但是,当你总是用警惕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你的戒备之心诚然可贵,但你玷污了善良,歪曲了世界,更为严重的是,作为一个对世界高度警惕的人,你会在别人需要善良的时候慷慨地奉献自己的善良吗?

文章以简短的议论开篇,迅速点明题旨,然后讲述自己的经历,通过真诚和怀疑两种举动的鲜明对比,形象地展现自己“沙化”的心灵,现身说法,发人深省。

推荐阅读三

诚信与尊严

周国平

今日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国人普遍为诚信的缺乏而感到苦恼。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曾经拥有诚信,如果曾经拥有,又是在什么时候缺失掉的?

翻阅严复的文章便可知道,至少在一百年前中国人并不比现在更厚道,当时严复已经在为中国人的“流于巧伪”而大感苦恼了。所谓巧伪,就是在打交道时斗心眼,玩伎俩,占便宜。凡约定的事情,只要违背了能够获利,就会有人盘算让别人去遵守,自己偷偷违背,独获其利,而别人往往也如此盘算,结果无人遵守约定。他举例说:商人决定统一行动,“乃有贱丈夫焉,默计他人如彼,而我阴如此,则利归我矣。”

一百年前的中国与今天还有一个相似之处,便是国门开放,那么,诚信的缺失是否由此导致的呢?严复认为,洋务运动引入的都是西洋的“至美之制”,但一进到中国就“迁地弗良,若存若亡,辄有淮橘为枳之叹”。比如说公司,在西洋是发挥了巨大效能的经济组织形式,可是在中国即使二人办一个公司也要相互欺骗。所以,现在有些人把诚信的缺失归咎于市场经济,这种认识水平比起严复来不知倒退了多少。

其实,诚信的缺乏正表明中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够成熟,其规则和秩序未能健全建立并得到维护。而之所以如此,原因甚多也甚复杂,可以追溯到文化传统和国民素质。西方人文传统中有一个重要观念,便是人的尊严,其经典表达就是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按照这个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有尊严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当做手段使用。一个人怀有这种做人的尊严感,与人打交道时就会有一种自尊的态度,他也会这样去尊重他人。可见诚信和信任是以彼此共有的人的尊严为基础的。相比之下,中国儒家的文化传统中缺少人的尊严的观念,因而诚信和信任就缺乏深刻的精神基础。

也许有人会说,“信”在儒家伦理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错,孔子常常谈“信”,但是在儒家伦理系统中,“信”的基础不是人的尊严,而是封建等级秩序。孔子常把“信”置于“忠”之后

篇四:《 守望教育》读后感

穿越时空与心灵的对话

作为一名教育者,往往面对的是人心月人性的考较!记得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

教师时常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让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

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

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篇五:守住一颗星的光芒

守住一颗星的光芒

—— 学习黄佑生《守望道德星空》有感 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八甲学校 曹小丽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今天,我听了黄佑生老师的课,没有歌功颂德,没有高风亮节,也没有死而后己。平实的语言,精炼的概括,每一句话都摄入我们普通教师的内心。他写出来我们内心真实所想,说出来我们内心真正想说。师德的最高境界,应该在平淡的教学生活中体现,凭良心做自己该做的,能做的,能真正做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愧为人师表,这就是优秀的了不起的师德。我想,能有这种师德的老师,在特殊危难时刻,也一定可以做先学生而后自己的英雄。

课程中,黄老师最主要的还讲了怎样践行师德,他的四个观点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想成为一名拥有优秀师德的老师。因为第一,在三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慢慢感受到了学生的可爱、纯真。他们会记住你每一点好,用一束野花、一颗糖或者一副最简单的画来直接表达他们的爱。我珍视这种爱,所以,我唯有做好才能呵护他们的这份爱。第二,陶行知还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个孩子的一生也许就掌握在你的一句话里,一个名族的未来也与万千教师息息相关。身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平凡却也光荣,如一颗小星星,平淡却有自己的光芒。那么,我该怎样践行师德,使自己照亮更大的天空呢?

首先,要坚信教育事业,也就是是黄老师所说的职业信仰,这是

我们践行师德的思想保障。 大部分人会说因为热爱而走上讲台,那么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又有多少是因为真正热爱教师这份职业而走上讲台的呢?至少我就不是。对于大部分教者来说,最开始,可能这只是一个合适的职业选择。在这条为了工作而工作的道路上,我们只有认识到自身职业的魅力,感受它的力量,体会到它对学生对社会的价值才能由衷的爱上这个职业。这种热爱,是发自内心,带着崇敬和对自身的肯定,这种热爱会让我们在教学中找到满足感幸福感,正如黄老师所说:“师德与幸福并行”。

其次,正确的学生观是我们践行师德的基本导向。世界观就是对世界的看法,学生观当然就是对学生的着法。一旦这种看法出现错误,那么我们就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所谓正确的学生观,就是对学生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那么何谓正确?我觉得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宽容与爱,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向上向善的愿景,这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所谓尊重差异,就是承认每位学生的兴趣点不同,发展的方向就不同,但他们一定都在发展。一定不要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学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学生记忆好,反应快,有的学则不然,但只要记住就好,理解就对,掌握就行,不必同步提高。我觉得教师的工作就是为快的领路,为落后者加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学的能力。所谓尊重个性。就是尊重学生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一个人没有个性,便失去了自己。生活中一味的模仿之所以不可取,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抹杀了个性。不能保持

自身的个性是一种“懦弱”,不能尊重别人的个性是一种“霸道”。因而,保持自身的个性和尊重别人的个性同样重要。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那些不善于学习教材的学生与善于学习教材的人高度统一。但作为学校、教师对于更不能因此而放弃这些学生。我们更多的是要教会他们对生活的信仰,对创造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执着,学会做人、做事、求知,更重要的是学会生活,培养意志品质,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等非智力素质。学生是可以塑造的,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适度松绑,让学生的个性合理张扬是尊重个性的必然选择。我很赞同黄老师的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让每个孩子都出彩!”就拿我自己举例子,读书的时候一直是优等生,跟班上一些捣蛋鬼比起来,一定是将来前途无量的那种,可是现在同学聚在一起,我不过是很普通的教师一名,而很多曾经的低等生却成了老板、主持人等。所以,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再次,守护教育公正是我们践行师德的重要途径。二千多年前的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公正思想,今天,黄老师也深刻的阐述了他对教育公正的看法。除了对自己公正,对同事公正,最重要的还是对学生公正。我觉得第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做到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同等对待,对于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不能歧视他们。我自己教的班级只有十三个学生,其中就包括四名身体、智力等各方面有问题的学生。这是很特殊的小班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特别顾忌他们的感

受,班级活动也从不让他们缺席,平时班上也会开一些关爱同学的课,这样,这四名学生尽管成绩跟不上,但却在学校表现很开朗乐观。

第二,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对学生进行奖励,做到教育公正。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一方面在制度上又不能允许有特殊学生存在。平日里,我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的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评价等等,都应该要养成一种“教育公正”的心态,适当地作出要求。好成绩的孩子,表扬其潜力可嘉,再接再励;差一点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的确在作业态度方面,在学习努力主动方面进步了,就应该给于相当的肯定。于是,我明白了,公正其实并非一堂红,公平也绝不是一刀切,教育公正更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地“一律对待”了。所以,这里我们的老师,就应该好好把关,针对不同情况用不同方式分析处理。一次错误的评价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至少会留下深刻的烙印。 最后,终身学习是我们践行师德的动力源泉。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求知,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孜孜不倦地从大量的书籍中汲取营养。,比尔·盖茨就讲过一句话:“在21世纪,人们比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速度。”在现今的企业环境里,没有打不破的铁饭碗。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明天这个职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们必须用不断学习来防患于未然。 世间有“知足者常乐”一说,的确,这是一种美德。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环境,知足常乐的道理也是如此。在物

质生活上,知足者常乐。如果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有幸福。而在事业上,在学习上,总是知足就会裹足不前。所以,在学习上,要知道精进才行。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会从今天的人才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我们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一旦安于现状,很快就会被无情的淘汰,小星星的光芒只有不断汲取才能持续发光发热。

一个上午的报告下来,我由漫不经心到目不转睛,黄老师的话没有演讲家的激情澎湃,没有大专家的高深莫测,也没有演奏家的激昂顿挫??但是,却有一杯茶的芳香,令人回味生津。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渴求一份家庭与事业的双向完满,黄老师让我坚信,朴实中坚持,坚持中完善,完善中前进,即使我再普通,只是万千星光中的一颗,只要践行师德,也能闪耀光芒,照亮一片天空!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