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七子之歌课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27:56 小学作文
七子之歌课件小学作文

篇一:七子之歌———课件

《七子之歌》教案4

作者: 加入日期:08-05-27

《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设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唱。(放音乐《七子之歌》) 这是一首什么歌?(《七子之歌》)对,这是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歌曲朴素真挚、深刻感人,引起中国亿万同胞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已故爱国学者、诗人闻一多。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首诗歌《七子之歌》(板书:七子之歌* 闻一多)请齐读课题。同学们请看,这个课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教学设计>文章课题有什么不同?(加了注解号了)对课文做了怎样的注释?(学生来念101页)从注释你知道了什么?(本文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教材选用了其中的三首,另外四首分别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子\'指的是什么?(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出示实物投影地图:指出这七个地方。)大家看这七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澳门》和《香港》。

(板书:澳门 香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请同学来听录音,课文中有许多难读的生字词,同学们听时一定要注意。

2、请同学用自己最好的读书姿势再来读课文,遇到难读的生字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

3、先来交流同学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澳门 香港 灵魂 凤阙 吞咽 哭泣 号啕

(1)指名读,全班订正(解词:凤阙:宫殿 号啕:大声哭泣)

(2)指名领读。

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襁褓 掳去 黄豹 狞恶 啖着

这些是本课难读的词,想来挑战吗?

(1)指名读,全班订正(解词:襁褓:包裹婴儿用的东西。掳去:抢去 狞恶:非常凶恶)

(2)指名领读。

4、教师小结过渡:同学们生字词掌握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澳门》这首诗。

三、深入理解、体会感情

1、学习《澳门》

(1)请一位同学读第一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自己从这首诗中能体会到什么?(澳门离开母亲的太久了,渴望回归的强烈感情)从哪体会到的?(板书:太久了 梦寐不忘 我要回来)

太久了?有多久?(三百年)在这三百年里,他们抢去的是我的肉体,但抢不去的是什么?(我的灵魂、我那颗中国心) 梦寐不忘。(睡觉做梦都不忘记)多少年来我梦寐不忘自己的生母。同学们请你们想想,当你们离开自己的妈妈一天、十天、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会怎样?三百年这是一段多长的时间,这又是一种多深的母子情啊?你能感受到吗?还从哪你能体会出来?\'我要回来\'你能用读让大家都体会到儿女飘泊在外渴望回家的那种强烈感情吗?谁还想来试试?(齐读。)同学们,你们想去了解澳门吗?让我们看一段录像。

澳门,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侵略者在澳门犯下的罪行令人愤慨,中国同胞所受的侮辱令人愤怒,那种想念祖国、渴望回归的情感在闻一多的笔下跃然纸上,同学们你们能有感情地读这首诗吗?(指名读 、教师范读(配乐)、男女生分读。) 背诵:(6人小组分句读,最后一句齐读,要求不看书)

小组汇报

过渡:《澳门》这首诗表达了儿女离开母亲也太久,渴望回归的强烈的感情,《香港》这个和澳门有着同样经历的\'孩子\',在列强的凌辱下,他离开母亲太久了,他是多么想回到母亲的怀抱,感受母爱的温暖。

2、学习《香港》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学《香港》这首诗。

我们就以感情朗读汇报交流。

感情读:小组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读、小组成员齐读、男女生分读、每人一句表演读等。)

四、拓展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孩子\'如今回到祖国母亲怀抱了吗?什么时候回归的?(香港:1997年7月1日 澳门:1999年12月20日)

2、出示课件:香港、澳门回归资料,教师介绍。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1997年7月1日0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葡萄牙共和国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开始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0世纪20年代,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在留美期间,闻一多目睹了美国种族歧视,深为中国同胞所受的侮辱而愤怒,使他更加怀念祖国,渴望回归,为了抒发自己这种强烈的回归情感,他写下了这首《七子之歌》,表达了澳门、香港等地的广大民众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

此时此刻,如果闻一多先生还健在,当他看到香港、澳门回归,他会有怎样的心情?是的,祖国统一不仅是闻一多先生几十年前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五、作业教学设计>设计:

1、把这两首诗的生字词写两遍。 2、感情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反思:

《朱鹮飞回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生词。

2、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朱鹮的资料,了解朱鹮。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5、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鹤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发疑问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看我板书课题(朱鹮飞回来了)。

2、请同学来读一下课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就怎样读,谁来试试?(生读,或高兴,或惊喜,或如释重负。)

3、什么是朱鹮?你对朱鹮有哪些了解?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吧。(介绍朱鹮)

4、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可能的问题是:朱鹮飞走过吗?朱鹮为什么飞回来了?是谁让朱鹮飞回来了?相机板书。)看来同学们对课题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会理解得更深刻,感受更丰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容易出错的生字词,给你的同伴们提个醒。(按捺[nà] 腼腆 孵[fū]化等)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3、谁愿意来说一说,这篇教学设计>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记叙了一支科考队来到大山里,依靠当地群众寻找到濒临灭绝的朱鹮,并想方设法保护朱鹮,使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内顺利繁衍、健康生长的事)

4、同学们,课文以《朱鹮飞回来了》为题,那朱鹮原来是飞走了吗?课文中\'飞走\'指的是什么?(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

(1)从哪里知道了朱鹮濒临灭绝?你能从书中找到依据吗?我看哪一位细心的同学最先找到了?(第四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

(2)朱鹮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原因可能都有哪几个方面?(板书:污染、捕杀……) 由此可见,朱鹮是即将濒临灭绝的动物,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板书:擦掉问号)

(3)那为什么科考队又会来到陕西洋县呢?(他们认为那里森林茂密……) 因此,在那儿找到朱鹮的希望较大。

(4)它们找到了吗?(找到了)

三、品读课文,质疑问难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了朱鹮能够\'飞回来\',小光和小伙伴配合科考队做了哪些努力?(小组同学交流此问题。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说说。) (板书:宣传 寻找 保护)

1、积极发动――和小伙伴一起寻找线索。

组织有感情地朗读:(1)分角色读小光与小胖子的对话,谈感受。(2)再读,生评价。(3)师生合作读。(4)表演读。

小光从小胖那里得到了朱鹮的相关信息,于是第二天就陪着科考队员一起寻找朱鹮。

2、为科考队――带路寻找。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看看你从中都体会到了些什么,并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一会咱们一起交流。

他们来到一片稻田中隐蔽起来……以免干扰观察。

想象一下,除了这些困难,科考队员还忍受着哪些困难?

这两只鸟儿……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

为什么说是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我国自从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只朱鹮以来,一直没有发现朱鹮的踪迹。为了查明朱鹮在我国的生存情况,一支科考队到全国各地寻找朱鹮。\')

静候一旁的科考队员……珍惜的鸟儿。

比较:他们像守候着一只易碎的宝瓶一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悄悄地拍摄照片… 他们守候在这两只鸟儿的旁边,观察着,拍摄照片…

请同学们看屏幕,他刚才是说的这句话嘛?(不是)好不好?从第一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全力保护――挖田螺泥鳅、抓小鱼小虾喂养体弱的小朱鹮。请学生读一读13自然段。

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忍受着风吹雨打、日晒虫叮,精心地观察、守护着这几只朱鹮……

小光和小伙伴们也挖来田螺、泥鳅,捉来小鱼、小虾喂它。

保护朱鹮的仅仅是科考队员和小光吗?(还有老师、同学、村民们。所有的人都积极的参与到保护朱鹮的活动中来。)

现在,谁能说说朱鹮为什么能够\'飞回来\'?(有科考队员的努力,还有像小光这样热爱野生动物的小朋友的帮助,是所有人的爱把朱鹮给唤了回来。从根本上说,是这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擦掉问号,同时画心)

4、请全班同学一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情感深化

真可谓是失而复得的朱鹮啊!关于陕西洋县保护朱鹮的情况还有一段后话,想知道吗?

师读(配乐)《失而复得的朱鹮》(节选):

\'朱鹮近几年数量的迅速发展增加了我们恢复该物种的信心。但是回想拯救这一物种的经历,不禁令人心悸。如果考察队晚两年组织,如果这7只朱鹮未能成功地繁育,……。幸运的是这个物种被成功地保存下来,并扩大其分布区和其他的保护,希望这种几遭绝灭的物种能够永远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欣赏到这种美丽的动物,并与他们相伴成长。\'

同学们,小光等人为拯救朱鹮所做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他们的行为又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又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板书)让我们向小光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保护身边的动物,爱护他们,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保护野生动物,做它们的好朋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永远多姿多彩!

五、小结

同学们,其实教学设计>文章的题目饱含了作者的感情,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从题目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题:朱鹮飞回来了。

六、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中还有哪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了解他们的现状。 为保护野生动物写宣传标语,用实际行动保护野生动物。

推荐阅读:《中国地理》朱鹮篇

板书: 朱鹮飞回来了 飞走(?) →→→→→ 飞回(?) 环境 宣传

捕杀 寻找

食用 保护

濒临灭绝 快乐生活

教学反思:

篇二:13册七子之歌说课稿

《七子之歌—澳门》说课稿

内容:人音版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材,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中的唱歌内容《七子之歌——澳门》。

一、教材分析: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的音乐,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其有了初步的审美体验与感受,从而对这种听觉的艺术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与情感。

《七子之歌——澳门》是学生升入初中音乐课的第一单元《七子之歌》的第一课。作为中学阶段的第一节音乐课,本课对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对以后的教学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单元共有一首歌曲和三首欣赏曲,都是港澳回归以及盼望台湾统一的内容,主要表达的是港澳同胞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和祖国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七子之歌——澳门》属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第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表达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 二、学情分析:"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学生们经常在电视或者晚会中听到,因此很多学生都会演唱这首歌曲或者对歌曲的熟悉度较高.介于此种情况,课堂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体会歌曲从速度,力度、音色上如何表现情感方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澳门”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能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对《七》旋律等进行整体分析。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

3、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中的深厚感情,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情绪、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理解歌曲中力度、节奏、两个乐段间音区的变化、表现形式的对比等音乐要素,所表达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教法)、分析讨论法、比较法、探索体验法、视听结合法(学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型:以欣赏学唱为主的综合实践课

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揭示课题,播放音乐《七子之歌——澳门》,体会曲中流露的思乡之情,让学生谈初步感受及对澳门的了解。(板书课题:七子之歌——澳门)

(二)师生交流、理解歌曲

? 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理解“macau”是由闽南方言妈祖庙转化而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妈祖庙前登陆。从此以“macau”称澳门。

? 让学生集体朗诵歌词,教师用七子之歌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

? 播放歌曲:感受歌曲中节奏(弱起、切分、附点、四拍长音)、旋律(五、六度大跳)力度、

演唱形式(独唱、合唱)的运用,结束句4次出现母亲,表达了从呐喊到深情的期盼。

(三)学唱歌曲、感受音乐。

? 播放歌曲,跟唱。

? 通过小组讨论发言等形式及唱谱、唱词等手段引导学生总结出歌曲的旋律特点,情绪变化及结

构形式。

? 跟伴奏完整演唱。理解音乐对作品的诠释。

(有步骤地让学生聆听音乐,揭示音响流动的各种含义与音乐要素的内在联系。以循环渐进的方式及不同的演唱手段学习歌曲,并且同时进行歌曲的处理。)

(四)了解背景、情感深入

? 请学生谈谈对创作背景的了解(教师针对学生发言及时评价),用课件展示词曲的创作背景。 ? 介绍创作背景:本部作品是闻一多先生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作者在西方“文明”

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从而写下了《七子之歌》的爱国思乡之作。表现了他在独居异域他邦期间,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1998年初,大型电视片《澳门岁月》的总编导在一次偶然翻阅闻一多(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诗集时,发现了《七子之歌》,即请祖籍广东中山的作曲家李海鹰为之谱曲。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闻一多的诗句,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曲子,他将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并从配器上也有意贴近闻一多生活的年代。

(五)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 课件展示澳门交接仪式。 播放《七子之歌——澳门》视频

? 师:在过去的日子里,先后曾经有七个“孩子”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你们知道是哪七个

吗?(有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

? 简介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展示“七子”的地理位置图,介绍七子。1999年12月20

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门的行使主权,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设计意图是进一步强化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并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

(六)总结歌曲。

这首歌曲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响遍了大江南北,那满怀深情的主旋律,几乎家喻户晓。今天咱们学习这首歌曲,告戒大家在有一颗爱国心的同时,还要有爱国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家立足现在,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才能,将来用大家的能力报效祖国,建设祖国!

(七)板书设计

七子之歌—澳门

1=C 4/4 闻一多词 李海鹰曲

五、教学理念:

结合新课标中“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本课将教学重点放在音乐的体验与感知上,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探索、实践的条件,引导学生在欣赏、表达、比较、思考、交流过程中,不断深化艺术感受与审美体验,获得听觉经验与能力。

篇三: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佛山市体校 封颀

年级:七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以欣赏学唱为主的综合实践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探索、实践的条件,引导学生在欣赏、表达、比较、思考、交流过程中,不断深化艺术感受与审美体验,获得听觉经验与能力。

2、认真挖掘此曲的内涵,将音乐的育人功能渗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学生演唱歌曲、朗诵歌词、分析演唱风格、感悟音乐内涵的过程中,激发其民族意识,强化爱国现念。

3、重视学生间互评互助的学习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与表现力。

教材分析:

1、创作背景: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在独居异域他邦期间,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的爱国思乡之作。

1998年初,大型电视片《澳门岁月》的总编导在一次偶然翻阅闻一多诗集时,发现了《七子之歌》,即请祖籍广东中山的作曲家李海鹰为之谱曲。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闻一多的诗句,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曲子,他将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并从配器上也有意贴近闻一多生活的年代。

2、词曲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其诗风深沉严谨,在形式上主张格律化,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李海鹰(1954—)作曲家。广东省广州市。1981年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进修班。现任广东电视台音乐总监。主要作品有《弯弯的月亮》、《我不想说》、《走四方》等。

3、曲式结构:《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第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其第三乐句(第5、6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里,形成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因为在初一的语文课本上,有组诗"七子之歌"的内容,所以学生对于词作者闻一多比较了解,再加上"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学生们经常在电视或者晚会中听到且旋律琅琅上口,因此很多学生都会演唱这首歌曲或者对歌曲的熟悉度较高.介于此种情况,课堂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体会歌曲情感方面。

教学目标:

1、了解“七子”的相关知识,能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

3、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情绪、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对于歌曲所表达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2、歌曲中乐段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的对比与渐变。

3、高音部歌唱状态与呼吸方法的正确把握。

教学方法:启发法、比较法、分析讨论法、探索体验法、合作创新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学生自备乐器

课前准备:

1、搜集整理有关澳门及组诗《七子之歌》的有关资料。

2、以学生自身兴趣及意愿为出发点让其自由组合,让他们自由设定相应的音乐表演场景,为创编教学活动提前做准备。

篇四: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是中国著名学者闻一多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

期间创作的一组诗,全文共七首,象征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七处中国国土,即澳门、香港、台

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我们常听的《七子之歌·澳门》,仅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 《七子之歌》作于1925年3Alsace-Lorraine

?

《凡尔塞和约》后归还。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

地”

192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

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

,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

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不会忘记1

——

1860

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晾晒货物

“莲花宝地”澳门。

,“东海的一串珍珠””旅顺。 1898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 到19001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

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

”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

;它警示国人:” 100

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

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祖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闻一多之子说:“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

同乐。“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闻一多《七子之歌·诗序》

作者介绍

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

大的爱国主义者,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于

生平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

。 1920年4月,发表

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 1921年11月

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

年7

,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1928

1949

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

大学文学院长、国立山东大学文学院长。 1928

、"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

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

,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

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

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

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

《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

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诗歌原文 序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译文:《诗经·邶风》中记载七子的母亲有外心,七个孩子就自责自己有过失,希望母亲回心转意。诗人作《凯风》的诗来怜悯,我国自尼布楚条约到旅顺大连的向外国租让,先后丧失的土地,离开了祖国的养育,受外国人的虐待,考虑他们的悲哀之情,要比《凯风》中描写的七子还要厉害,为此,就选择了和中华关系最亲切的七块地,各写了一首诗歌,借此来替他们抒发有孤独的苦而无处告诉的感情,缅怀祖国的哀痛,也以此激励全国人民的兴奋感情。国土丧失,日子已经很久了,全国人民漠然地对待。你没有看见法兰西的阿尔萨斯-洛林吗?“精诚所达到的地方,就算是金子和石头也能开裂。”真要是这样的话,我中华的“七子”的归来大概就在朝夕之间了!)

澳门

我离开你的襁(qiǎng)褓(bǎo)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lǔ)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注:闻一多原文使用的是“妈港”,到1999年中央电视台编配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时,将歌词中的“妈港”

改为,便于理解)

香港

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

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

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岛)和硇(náo)洲(岛)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

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huái)。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luán)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

蹴(cù)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社会价值

“中华七子”

197

实现祖国统一的呼声响遏行云。

回香港。 邓小平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97年6月30子米字图案的英治港旗缓缓降落,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零分,

篇五: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教学方法:情境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七子之歌》的中心思想,以便在歌唱过程中更能融入感情,声 情并茂的演唱。 教学难点:能用自身的感受来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充满 感情的演唱。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七子之歌》 歌曲背景:20年代上半叶,闻一多到美国留学,独居异域他邦,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他强烈的自尊心。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爱国思乡之情。七子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在诗中,这七块土地被喻为七个与母亲失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恋,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教学过程:

1、歌曲导入 师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曲中问好,体会着国歌的雄壮和豪迈。 师:大家都知道这个歌是什么歌吧?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这首歌都出现在什么场景呢? 生:学校在星期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奥运会上中国夺得冠军的时候.师:大家回答的很对,那大家知道这首歌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最激动人心呢?(让学生观看澳门交接仪式的视频) 生:在澳门回归祖国的那一刻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大家知道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到我们祖国的怀

抱的么?它是被哪个个国家占领的? 生:澳门是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的,它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师:大家了解的很不错,今天我们就通过《七子之歌—澳门》来听一听曾经被迫离开祖国母亲怀抱的七子之一——澳门当年的心声。(用视频播放澳门回归之日大型文艺晚会中容韵琳唱的《七子之歌—澳门》),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澳门,走进《七子之歌—澳门》。 音乐停止 师:演唱这首歌曲,要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绎呢? 生:思念祖国母亲,想回归,想回家。 师:那么听了这首歌,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生:是旋律、速度、音高的变化。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总结了演唱这首歌曲时的感情处理,大家说的非常好,歌曲的前面部分,旋律比较平稳,很柔情,很深情的诉说着思念祖国之情,但是在后面部分,在中音区直接过渡到高音区,而且基本上都用高音来演唱,就像在大声呼唤着祖国母亲,有着很强烈的情感,急切盼望回归之情。我们在演唱时,也要按照这样的基调来进行,才能演绎好这首歌,好,我们现在再来熟悉下这首歌曲。(课件播放歌谱和歌曲)

歌曲教唱

一、歌词处理 师:我们唱歌的时候讲究“字正腔圆”,就像中央新闻主播一样。所以,在唱歌之前,我们要先朗读一下歌词,一定要注意,咬字必须要非常清楚。要注意歌词音韵和节奏的变化。然后根据我们刚刚说的感情处理,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做到声情并茂。

二、视唱歌曲 师:大家现在对这首歌比较熟悉了,那么我们先唱唱

歌谱,等下在配上歌词来唱。(提醒学生注意歌谱中的切分节奏) 师:好,大家都唱的非常好,现在我们配上歌词来唱,一定要注意咬字和感情处理(师生齐唱) 师:通过刚才的歌曲分析以及对歌曲的学唱,大家对这首歌也比较了解了,现在大家一起来唱一下《七子之歌—澳门》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七子之歌—澳门》,不管你们在学唱过程中还是自唱过程中,大家表现的都非常好,老师很满意。大家知道吗?在列强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殖民地上民不聊生。尽管祖国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但是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从来不会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祖国永远和他扯着筋连着脉,他们比谁都更能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深刻含义,让我们一起为了祖国的统一而努力。 随着《爱我中华》的歌曲声中,结束本节课。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