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冯德英《苦菜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5:30:00 字数作文
冯德英《苦菜花》字数作文

篇一:《苦菜花》读后感

《苦菜花》读后感

国庆期间,我去图书馆看书。突然我看到了一本叫《苦菜花》的书。我想:花不是清香的吗?为什么会苦?于是我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开始了阅读。

这本书的作者叫冯德英,生在抗日战争时代。从小家境贫寒,是在炮响和惨叫声中长大的。他以自己的生活做为“蓝本”,先后写《苦菜花》、《迎春花》、《三菊花》。表达了当时老百姓对革命的期望和对被压迫、被欺凌的憎恨。

这本书主要写了母亲—仁义嫂,因丈夫被财主王唯一迫害,独自抚养五个孩子,后被大汉奸王柬芝出卖,惨遭俘虏。但任凭敌人如何严刑逼供,就算活活用鞭子抽死了她最小的孩子—嫚子,她都没有出卖八路军,而是把敌人引到雷区挨炸。在她被救出后,她们为了不让敌军占便宜,把麦子带走,来不及带走的都烧掉,水井也填死。翻山越岭,渴了抓一把雪,饿了抓一点炒面,而仁

义嫂都挺过来了。她没有流一滴泪,一想起鬼子的所作所为,她心中就燃烧起愤怒的火焰,感到全身都充满了力量。后来仁义嫂在和儿子的一次任务中,这个从没握过一次枪的女子,在身中两弹的情况下,毫不慌张,拿起左轮手枪,结果了敌人的性命。

母亲仁义嫂,这个坚强的女子,她用自已顽强的意志挺过了敌人的皮鞭、骨肉分离的痛苦、身中两弹的绝望……啊!她没有死,她在人们的注视下缓缓地睁开眼睛,焦急的问:“我们胜利了吗?”看,多么伟大的女子,她的心已被紧紧地拴在了革命上!

在最后胜利的时刻,母亲一家终于团聚了。鲜艳的红旗河阳光映照着这位躺在担架上的英雄母亲。她深情地注视真女儿秀子手中的鲜花,不是那粉红色的月季花、暗红色的芍药花,而是夹在这些花中的金黄色的苦菜花深深吸引着她,她好像尝到了苦菜根清凉可口的苦味,嗅到了苦菜花的清香,脸上露出欣

慰的、幸福的微笑。

篇二:苦菜花

苦菜花 《苦菜花》是作家冯德英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在1965年被搬上银幕并红极一时。小说围绕着出现的八个女性形象展开,通过讲述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的故事,

《苦菜花》诞生于革命战争环境中,它记录了人们逐渐觉醒,奋起反抗的经过,可以说,《苦菜花》是一部人民群众的战争史。《苦菜花》主要讲述了冯大娘一家以及其他山中的村民用他们的智慧、勇敢与奉献抗击日本鬼子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便是那位伟大的冯大娘,她让我们在一个平凡母亲的身上看见了不平凡的一面!她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也是许多八路军的妈妈。她的坚强和伟大的爱国精神最终促使她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走上了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革命道路。

每次拿起书,想起书中的人物情景,就有一首歌回荡在我们的耳边,震撼着我的心: 苦菜花苦开又香 鲜花开满青山冈 苦菜花开黄又黄

你虽家穷长的强 一朵赛过一朵强 你我情深意又长

荣华富贵我不爱 问我爱的哪一朵 吃苦受罪心是甜

一心给你做新娘 那花开在儿身上 苦菜花开万年香

小说讲述抗战年代人民如何受苦受难,如何奋起杀敌的故事,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打开第一页,可每次都是以愤怒、震撼的心情合上书的。这本书最主要的人物也是我最崇拜的人物——母亲。她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也是八路军的干妈,她关爱乡亲就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她疼惜那些为国家为人民、为革命拼命的八路军就像疼惜自己的子女一样。她一家人都是共-产-党大女儿是妇救会长,大儿子是团长警卫员,而女儿、二儿子是儿童团团长,为保护革命制造枪药的工厂。她的小女儿一个仅三岁的小女孩被敌人杀害。她经历过拷打,被鬼子非人般的折磨,坚强的她挺过来,保住了工厂。她让我看到一位平凡母亲的刚强。

《苦菜花》中母亲的形象开始是懦弱与沉默的,“母亲”思想觉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开始,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的丈夫便是因为得罪了地主而被迫远走他乡,一走好几年都杳无音讯。但是母亲只是一味默默忍受,她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要反抗,她不知道自己受苦受难却仍然遭受残酷压迫的深层根源。她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深山里,用双手在乱石荆棘中开拓求生的每一寸土地。母亲一人带着5个孩子,扛着家里的重担。她随遇而安,认为是自己的命不好日子才会这么苦!但是,战争的炮声最终打乱了她平静的生活。她的女儿娟子接触到了新的思想,背着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她看到女儿摆弄那猎枪时,母亲心

中的痛终于一齐涌上来,瘫痪地坐在锅灶台上,泪水顺着嘴唇两旁的深细纹路,流进了嘴里,苦涩的味道冲进了心间。这时,她对女儿的行为还是朦胧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情景是:伪军找到了“母亲”,逼她说出共产党的下落,“母亲”宁死不屈。伪军找来“母亲”的小女儿—嫚儿,通过毒打嫚儿,企图让母亲“招供”。可是母亲即使心中有万分不舍,也没有对伪军说出共产党的半点事!母亲对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爱已经超越了对子女的爱

当我看见冯大娘为了自己的家庭;为了这个小村庄,甚至为了自己的祖国,强忍着日本鬼子魔鬼般残忍的时候;她亲眼目睹家人被日本人杀害而绝不泄密的时候;以及冯大娘强忍悲痛,把敌人引向地雷阵的时候 ??我顿时不由自主的为这位可敬可爱的冯大娘以及那些革命抗日的英雄人物那英勇无畏忘我地战斗、工作而深受震撼,为她浓厚的爱国精神所震撼,也深受感动!母亲的形象深深感染了我,她从一个随遇而安的农村妇女,到一个积极革命的革命战士,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慢慢升华。母亲是爱自己的儿女的,虽受到非人的虐待,但始终不变对儿女的爱。她看着一个个党员为了穷苦百姓不惜牺牲生命,看到一个个党员为了革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她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她把对子女的爱升华成对整个共产党的爱。

随着斗争的深入,在共产党员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她那母亲的慈爱和革命的意志在不断地发展。她从娟子、姜永泉、星梅和八路军战士身上,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认识到革命才是苦难农民的唯一出路。她把对儿女的爱扩大到对每一个革命战士的爱,上升到对革命的爱。当敌人逼她说出兵工厂埋藏机器的地点,并以杀害她的小女儿嫚子相威胁时,为了革命,为了保住兵工厂,她忍受了一切酷刑和巨大的悲痛,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小女儿被敌人残酷杀害。

一部《苦菜花》,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尽的苦难。但是,人民永远是最强大的,是苦难压不垮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革命战士和烈士们用血汗浇筑起来的胜利之花——苦菜花将永远绽放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酷刑,摧毁不了她钢铁一样的革命意志;残杀,只能激起她更强烈的仇恨。这时,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已经升华到了一种崭新的境界。她自觉地为革命工作,直到拿起武器亲手消灭敌人。

母亲的觉醒反映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觉醒;母亲的成长代表了千百万革命母亲的成长。

就像母亲的一家,虽然历尽艰辛,但她们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才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也要下定决心,我们也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和嫚子相比,我们要比她幸福千万倍!所以,我更要认真学习,长大以后,好好报效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盛、兴旺,使我们的祖国人才繁多,更要使我们的祖国永远不再受外国的欺凌!洗刷原先的耻辱! 《苦菜花》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他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慢慢品味,就会得到很多,明白很多

篇三:苦菜花读后感

苦菜花读后感

篇一:苦菜花>读后感

最近,我读完了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我读完之后,有了很大的感受。

它主要讲述的是上世纪4、50年代,日本军队侵华。深受灾害的老百姓,八路军,纷纷拿起武器,共同对抗敌人的>故事。牺牲了多少百姓和八路军,才换来今天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冯德英赞扬了这些善良而朴实的百姓,和鬼子英勇斗争的八路军,可歌可泣的斗争。

文章里的主人公母亲,是一个朴实的老大娘。她的儿子德强、德刚,都参加了革命,还有女儿娟子、秀子。可怜的嫚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鬼子给害死了。母亲的丈夫因被地主逼迫,而离家。四大爷的女儿花子,也历尽了艰辛,最终还是没和她心爱的人老起在一起。还有星梅、兰子,为了革命,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德强德刚坚强不屈,娟子秀子聪明伶俐,在面对可恶的汉奸,娟子表现出了一般人难有的勇敢。而可爱的秀子,在逃难期间,仍然那么勇敢。

母亲在面对鬼子的酷刑,咬紧牙关,死也不说出八路军的机密。而且,就为了革命,那可爱的嫚子,也离我们而去。母亲在紧要的时刻,在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刻,用那从来都没有摸过枪的手,打出了胜利的一弹,帮八路军攻进了敌人的总部。

娟子嫁给了八路军姜永泉,生出的孩子也没有管多少,全心全意参加革命,把孩子交给了母亲,这孩子从小就跟母亲生活在一起,离开了娟子,饱尝了艰辛。为了革命,母亲的一家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宁可自己和女儿嫚子受尽了折磨,也绝对不说出党的绝密。

母亲的一家,同汉奸、鬼子,做着英勇的斗争。各位小学生,叔叔阿姨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生命、用鲜血换来的啊!我们生活在多么美好、多么幸福的环境里啊!所以,即使是学习再苦再累,我们也是为自己学的啊!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冯德英《苦菜花》)

就像母亲的一家,虽然历尽艰辛,但她们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才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也要下定决心,我们也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和嫚子相比,我们要比她幸福千万倍!所以,我更要认真学习,长大以后,好好报效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盛,兴旺,使我们的祖国人才繁多,更要使我们的祖国永远不再受外国的欺凌!洗刷原先的耻辱!

篇二:苦菜花读后感

《苦菜花》这本书是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的王官庄为背景,以仁义嫂一家的遭遇为中心线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根据地人民那种英勇不屈的精神,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而感人的革命母亲的形象。

作品所塑造的母亲——仁义嫂的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而丰满的革命母亲英雄形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标志着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可以看出,作者是怀着无限的深情来塑造母亲的形象的,鲜明地刻画了母亲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征: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

作品把母亲置于王官庄极其严峻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在公与私、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充分展示她性格中慈爱心肠与革命意志这两个特征,真实地描写了她的觉醒和成长,具体地写出她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并注意揭示母亲性格发展过程中多方面的矛盾心理,使得母亲的形象血肉丰满,也使得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变为灵魂高尚的革命母亲的过程。当大女儿娟子拿起猎枪参加革命活动时,母亲的一家正处在极端困苦的生活中。大伯一家数口被恶霸地主王唯一害死,丈夫又被逼走,母亲独自拉扯着5个年幼的孩子,娟子是她唯一的帮手,母女相依为命,而且,斗争的环境又是那样的险恶,母亲怎么能不为娟子担惊受怕呢?但是,公审大会和娟子亲手枪毙大仇人王唯一的现实教育了她,“有一种东西,像是一把火从她内心里烧起来”——母亲的革命意识开始苏醒了。面对封建家族的传统压力,她更加认定“娟子是好孩子”,毅然支援娟子干革命工作。敌人烧毁母亲的房子,她咬紧牙根:“这前世的冤,今世的仇,我烂了骨头也要跟你们算清!”这冤仇,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是阶级的,因此,大儿子德强参军时,母亲满意地“点头”。随着斗争的深入,在共产党员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她那母亲的慈爱和革命的意志在不断地发展。

母亲从娟子、姜永泉、星梅和八路军战士身上,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认识到革命才是苦难农民的唯一出路。她把对儿女的爱扩大到对每一个革命战士的爱,上升到对革命的爱。当敌人逼她说出兵工厂埋藏机器的地点,并以杀害她的小女儿嫚子相威胁时,为了革命,为了保住兵工厂,她忍受了一切酷刑和巨大的悲痛,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小女儿被敌人残酷杀害。

酷刑,摧毁不了她钢铁一样的革命意志;残杀,只能激起她更强烈的仇恨。这时,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已经升华到了一种崭新的境界。她自觉地为革命工作,直到拿起武器亲手消灭敌人。

母亲的觉醒反映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觉醒;母亲的成长代表了千百万革命母亲的成长。

书中所描述的事情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的祖辈、父母亲及亲戚都生活在胶东半岛,后来我的父亲参加了革命,我们从小就随父母离开了老家,1968年因为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闹革命,我和姐姐回到原籍住了近一年的时间,之后我又回去二次。仁义嫂这位革命母亲的形象,在胶东半岛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她的那种伟大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使得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成长为革命母亲的过程。时隔半个多世记的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篇三:苦菜花读后感

这本书是以抗日战役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的王官庄为背景 而写的 ,以仁义嫂一家的遭遇为中央线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所入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争,表现了一个普通而感人的革命母亲的 伟大 。

作品所塑造的母亲--仁义嫂的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而饱满的革命母亲英雄形象,具有相称的典型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色泽夺目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标志着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可以望出,作者是怀着无穷的蜜意来塑造母亲的形象的,光鲜地刻画了母亲思惟性格的主要特征:慈祥心肠和革命意志 。

作品把母亲置于王官庄极其严重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在公与私、生与死的抉择眼前,充分铺示她性格中慈祥心肠与革命意志这两个特征,真实地描写了她的觉醒和成长,详细地写出她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铺过程,并留意揭示母亲性格发铺过程中多方面的矛盾心理,使得母亲的形象血肉饱满,也使得读者清楚地望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变为灵魂高尚的革命母亲的过程。

当大女儿娟子拿起猎枪参加革命流动时,母亲的一家正处在极端困苦的糊口中。大伯一家数口被恶霸地主王独一害死,丈夫又被逼走,母亲独自拉扯着5个年幼的孩子,娟子是她独一的帮手,母女相依为命,而窃冬斗争的环境又是那样的险恶,母亲怎么能不为娟子担惊受怕呢?但是,公审大会和娟子亲手枪毙大仇人王独一的现实教育了她,“有一种东西,像是一把火从她内心里烧起来”--母亲的革命意识开始苏醒了。面对封建家族的传统压力,她更加认定“娟子是好孩子”,毅然增援娟子干革命工作。

母亲的觉醒反映了千百万贫苦农夫的觉醒;母亲的成长代表了千百万革命母亲的成长。她的那种伟大母亲的慈祥心肠和革命意志,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铺过程,使得读者清楚地望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成长为革命母亲的过程。固然本日早已不同去昔,但是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良多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个母亲,她是慈祥的,作为一个女人,她是坚强的,作为一个革命者,她是伟大的。她外表固然荏弱,但她有着惊人的毅力与坚定的意志,她的牺牲,更让我们望到了她的伟大。在战役年代,她鼓舞我们为革命奋斗,而现如今,她教我们如何坚强的往面对糊口中的艰难困苦。

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它可以教会我们 很多 东西, 让我们受用一生 。

篇四:苦菜花观后感

苦菜花观后感

苦菜花>观后感(一)

今天,观看了红色命电影《苦菜花》,给我内心以深深的震撼。

伴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文化发展的严重滞后,特别是电影的发展令人叹息,甚至出现了倒退。现代的电影更多的注重色彩、特技、制作,而忽略了电影作为第七文艺的教化作用。今天再看《苦菜花》,黑白的影像,并不复杂的情节,给内心的震撼却是以往电影所不能比拟的。

苦菜花》中的冯大娘形象给人印象深刻,她从一位善良、软弱的农家妇女,在不断发展的抗日斗争中,在儿女及身边党组织的教育影响下发展成为一位坚定的革命战士。这一点与高尔基笔下的《母亲》极为相似,共同展现了东方女性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环境极其恶劣和复杂,但剧中正面人物无不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这是因为党为群众的利益着想,群众为党排忧解难。这一点应用到今天同样适用。

在实际学习中,谋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我们一定会勇往无前,所向披靡。

苦菜花观后感(二)

>故事是这样的:农民冯大娘,因丈夫为了抢一亩地被地主逼死,大儿子离家出走而参加了革命。冯大娘支持大女儿参军,送二儿子当八路军,但不久因汉奸告密,未来的儿媳不幸牺牲,大娘也被抓。但冯大娘忍痛继续和敌人斗争,把敌人引进地雷阵……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很悲愤。冯大娘为了支持革命而失去了好几位亲属,他们的生活真比小小的苦菜花还要苦。不但生活条件落后,生命安全也无法保障。但他们自己却没有抱怨。他们坚强地面对着生活中的苦难。想想我们连现在这么好的条件都不满足,真觉得很惭愧。

电影中一位位勇于牺牲的英雄人物让我佩服。

最令我难忘的一个镜头是王宫庄要建一个兵工厂,建厂的材料刚拉进庄,不知怎么,一辆装满弹药的马车突然着了火。眼看马车就要爆炸了,冯大娘的二儿子拿起长鞭,站在了 '火车'上,把马车赶到了远远的地方……多年轻的小伙子,就这样为了兵工厂牺牲了。这些年轻人为了赶走侵略者,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我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苦菜花》这部电影让我很受感慨。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为

祖国做出贡献。

苦菜花观后感(三)

在这个周末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苦菜花》这部电影,电影充分地表现了旧中国老百姓的愤怒,日寇的残暴,地主的贪婪。在与地主的抗争中,冯家的父亲被地主残害致死,可地主还要斩草除根追杀大哥德刚,迫使德刚背井离乡,这让娟子和德强愤怒不已,参加八路军与地主和日寇势不两立!

日寇杀进村子,开始了屠杀计划,'大扫荡'中,村民不得不撤离到山上,但还是有人被日本鬼子抓获了,敌人不停拷问,用各种手段逼问他们兵工厂的地点,还威胁剧情里的'妈妈'要杀死她的小女儿,可是'妈妈'宁死不屈,坚决不告诉日本鬼子。最后八路军救出了'妈妈'和村民们,杀死了汉奸,打跑了鬼子,从此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妈妈问我:'为什么电影的名字叫苦菜花呢?'我心想'这一定是比喻旧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悲苦,用花形容劳动妇女,苦菜花的寓意就是指这些不惜牺牲生命,奋力抗争的妇女们的精神。'想到这,我被他们深深地感动了,她们为了保护更多的人,舍己为人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呀!

《苦菜花》观后感(四)

故事梗概:1937年,贫农冯大娘的丈夫被地主王唯一打死,因为冯大娘的丈夫想要回一亩地。冯大娘的大儿子连夜逃走——参加了革命。冯大娘的女儿娟子也参与了这次革命。冯大娘在斗争中醒悟了。不仅支持娟子参加民兵,而且送二儿子德强参加了八路军。日本人派王唯一的兄弟——王柬芝来到王官庄,以小学校长身份进行秘密活动。在《苦菜花》中王柬芝说装书的手提箱中其实装的是发情报用的电台。赵星梅来到王官庄,发现自己的爱人德刚就是冯大娘的大儿子,向冯大娘讲述了德刚英勇牺牲的经过。冯大娘化悲痛为力量,决心为抗日工作作出贡献。由于王柬芝告密,敌人突袭王官庄。冯大娘被捕,赵星梅为了掩护群众牺牲了。冯大娘忍住敌人的打骂,把敌人引到埋伏地雷的地雷区,炸死了两个敌人。最后,自己还举起枪射死了汉奸——王柬芝。

我的感受:我认为这部电影很好。冯大娘很伟大居然用枪射死了汉奸——王柬芝。冯大娘还很支持革命。我认为冯大娘是个英雄。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冯大娘也是这部电影的主演。而且我在看这部电影前发现最前面说:《苦菜花》根据冯德英小说改编。而且我上网发现网络上说:根据冯德英小说改编。本片从家庭为出发点,生动描写了一位伟大母亲在民族和个人的漩涡中的崇高情操。影片在人物塑造、画面和音乐等方面均充满了乡土气息工。1977年重映。该电影堪称经典。我认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多数出品的都是一些老电影,而且是非常经典的老电影。我看完这部电影还伤心地哭了因为这部电影实在是太感人了。赵星梅为了保护大家自己牺牲了。我认为赵星梅也是一个英雄,我们要向这些英雄学习。

篇五:苦菜花

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论

题目:《苦菜花》中“母亲”冯大娘的形象分析

班级:汉语言文学本科102班

学号:2010110109

姓名:彭 杰

电话:18777613546

日期:2011年10月15日

《苦菜花》中“母亲”冯大娘的形象分析

【摘要】:古今中外,无数的文学小说中塑造着丰富而感人的伟大母亲的形

象,她们用无私的母爱感动着千万读者。《苦菜花》中的“母亲”冯大娘,随着革命抗战的需要,在艰苦环境下由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成长为英勇抗战的母亲战士——她不仅仅是5个孩子的母亲,更是所有革命者战士的母亲。

关键词:苦菜花、战争、母亲、冯大娘、形象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母亲们总是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献给她们的

子女,她们是孩子们最温暖、最结实的港湾。冯德英在《苦菜花》中塑造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冯大娘只是一位普通的基本群众,作品对这个形象的刻画,主要是体现她如何以母性的慈爱真诚地关心爱护着她参加革命的儿女和她周边的革命同志,以中国妇女的善良和坚韧尽自己的所有支持着革命者们的斗争活动。为此她还经受了坐牢、受刑、眼睁睁看着自己小女儿嫚子被敌人折磨而死的种种考验,甚至在紧急关头能向敌人射出复仇的子弹。《苦菜花》中的冯大娘,是抗日战争这个特殊时期的一位普通的中国妇女,又是千千万万受着封建压迫的穷苦农民,随着革命的发展,亦是在革命的呼唤中,为了儿女,为了家园而醒悟,在艰苦的革命环境中成长为爱革命、爱一切革命中的孩子,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1]

一、艰苦岁月里,迷茫的心在觉醒

冯大娘是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的王官庄冯仁义的妻子,是五个

孩子的母亲。当弟弟冯仁善一家被大地主王唯一和他的儿子王竹逼死、又把她的丈夫仁义逼走后,她含辛茹苦的担负起养活五个孩子的家庭重担,承受着贫困生活带来的一切苦难,她却永远忘记不了自己的家庭所遭到的迫害。身为一位封建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普通妇女,虽然心中有恨,恨那霸道、欺压贫困农民的大地主-——但也有害怕和恐惧:没有人敢得罪他!无力的反抗只会招来无穷的灾害。所以当她看见娟子拿着父亲那支陈旧的已被擦去红锈的猎枪时,“母亲全身象没有了筋骨,瘫痪地坐在锅炉台上,眼泪顺着嘴唇两旁的深细皱纹,流进嘴里,一股

苦涩咸味冲进心间,害怕她象她爹那样被迫害。”[2]在当时的冯大娘的眼里,“枪打出头鸟”,娟子对大地主王唯一的反抗,很可能会引祸上身。此刻的她并没有过多地思考与革命有关的东西,只有恐惧与害怕。但出于对女儿的爱与保护,即使无法理解女儿的行为,她也不加以干预——只要女儿平安,就是她最大的愿望。当她看见王唯一死在自己女儿娟子的枪下时,她似乎惊醒了。在面对女儿的行为虽然茫然,但又多了一份理解:王唯一作恶多端,残害了多少贫困百姓、拆散了多少完整的家庭啊!面对敌人的大扫荡、面对敌人残酷而血腥的暴行,冯大娘慢慢肯定了女儿走上革命道路的正确的,并且把儿子也送上了战场,虽然无时不刻不在挂念着他们。但这一阶段的母亲,展现给读者的更多的是慈爱、无私的母亲形象。此刻的冯大娘,思想上虽说并不麻木,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限制,只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保护,她才默认女儿的革命行为。她革命思想上的觉醒,初始于对女儿的爱护与革命的呼唤,却是在苦难的洗礼过后,才达到思想上的转变和对革命的真正认同。

二、万般苦难下,思想的转变

在冯大娘的思想觉悟还处在迷茫时期时,她并不是因为理解革命、认同革

命而不反对女儿娟子参加革命,并且默默地予以帮助,而是简单纯粹地出于对女儿的爱和担心。大地主王唯一的残暴和对她的家庭带来的痛苦,让她恨他入骨,但是仅仅停留在“恨”的层面——因为害怕和恐惧,她不相信革命的力量可以和大地主、和封建社会相抗衡。因此她对大地主的仇恨还没有激发她内心的反抗意识。

当汉奸王竹带着日本鬼子来到王官庄扫荡的时候,冯大娘亲眼目睹了她如女

儿般疼爱的八路军女战士兰子和星梅为了守住兵工厂而惨死在汉奸的刀下,她心如刀割,“母亲觉着是自己的头掉了下来,她噗通一声昏倒在地上,只感到地动山摇,空中滚动着巨雷般的国际歌声??”[3]这短促的时间,对她内心的摧残和影响,甚至超过了几十年的生活。她终于明白:只有共产党、只有八路军可以救中国!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共产党不顾一切地站出来与封建大地主、伪军,与侵略者相抗衡;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八路军战士为了抗日事业而付出生命;那么多党员为了保守组织秘密而献出生命??被抓到王唯一家中后,坚决不肯说出兵工厂所在地的母亲遭到了残酷的暴刑,“立时冲进五六个伪军,手拿老虎凳、绳子、杠子、砖头、皮鞭、钢针、熊熊的炭火盘、烙铁等刑具。王竹抡起皮鞭,狠

狠地抽打母亲,他手脖子累软了,又换另一个人来打??血,顺着母亲的脚跟往下流,地上一会就堆了两大滩。”[4]然而最令她痛苦的并非是身体经受了残酷的虐待,而是当小女儿嫚子遇到酷刑后在她的怀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母亲骤然间变得冷酷起来!??她眼睛瞪得彪彪圆,仇恨的光利剑般地射出来!牙咬得咯吱咯吱响!她要爬起来,冲出去!把王竹、庞文、杨翻译官??一切敌人撕成碎块,生吃掉!她愤怒!她喊叫!??”[5]此刻的冯大娘,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了,而是一位正在承受考验的革命者,就同所有的革命战士那样,思想与精神在酷刑中得以坚定,得以升华。苦难伤害了她的身体,骨肉分离加深了她对敌人的仇恨,却让她更加坚定了对革命的认同——她已经是一位拥护革命,保护革命成果的战士了。她如同所有的革命战士那样,已经真正的理解了革命的目的,真正明白了革命的意义,真正认同了革命存在的必要性。所以,当酷刑折磨她的身体、当汉奸迫害她如女孩子般关爱的革命战士、当她的孩子被伪军使用酷刑而在她面前离开这个世界,她也坚决不肯说出组织的秘密——她作为一名革命战士,为守护组织秘密、保卫家园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三、携手抗战,母爱在升华

在经受了苦难的洗礼后,冯大娘进一步坚定了对革命的认同,并且在一定

程度上以一名革命战士的身份在战斗。她在爱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也爱着每一个革命战士,爱着所有的八路军战士,爱着共同抗日的人民,她把爱倾注在广大抗日的人民大众身上。她的家,成为区、县人员往来的住地,大家称她的家是“招待所”;她为留宿的战士们洗补衣服、做鞋子,为奋斗在前线的八路军送去热乎乎的包子、白馒头;为了和娟子帮助组织得到进城的通行证,她冒着生命危险与娟子一起前往道水去找她那嫁给大地主的苦命姐姐;在孔江子承受不起酷刑的折磨而将行动计划招出来后,为了使德松与其他革命战士的生命安全不受到威胁,她又冒着生命危险前去通知,紧急时刻还用她从未使用过的枪朝敌人打去??这一时刻的冯大娘的形象,已经完全摆脱了封建社会里农村妇女的形象,形成一个比较完整而丰满的革命母亲英雄形象了,并且鲜明生动地体现了革命母亲性格的主要特征:慈爱的心肠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在公与私、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充分展示出她性格中慈爱心肠与革命意志这两个特征,真实地记载了她的觉醒和成长,在艰苦的革命环境的考验下实现了“母爱”的升华,升华后的“母爱”甚至已经超出了家族伦理的范畴。因为思想觉悟后的冯大娘,已经不再是单单遵从封

建社会的思想框架去思想和实践了,而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新的思维——那就是革命的角度。她的眼里,不再只是狭隘的关心她的家庭、她的孩子,而是因为革命而拓宽至所有革命中的战士了。革命开始用阶级观念来置换其中的家族伦理亲情,具体描绘了她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这样变为灵魂高尚的革命母亲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6]

从迷茫到思想上的觉醒,再到母爱的升华,在苦难洗礼下,冯大娘从一位

普通的母亲成长为一名英勇抗战的母亲战士。在这个特殊的战争时期,她爱一切革命战士、爱所有抗日民众的慈爱、勇敢、坚强的形象,代表的就是所有用认同革命、支持革命、身体力行的参与战争的革命战士的母亲的形象,体现了千万农村中所有抗战人民群众与战士那种坚持抗战不顾一切代价的顽强精神。

参考文献:[1]康艳琴.母亲形象的革命言说—《苦菜花》中冯大娘形象分析.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5期

[2]、[3]、[4]、[5] 冯德英.苦菜花[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

社1958.P35、P123、P56

[6] 胡蔚蘅 杨政.论冯德英创作的意识文化.东方论坛.2008

年03期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