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84年阅兵,小平您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3:27:25 单元作文
84年阅兵,小平您好单元作文

篇一:1984年国庆阅兵式

1984年国庆阅兵式

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第十二次阅兵式在北京举行,首都国庆35周年集会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由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陪同,乘坐敞篷检阅车检阅了受阅部队。这次盛大的阅兵式,是国庆10周年以来的第一次,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它标志着中国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进入崭新时期。

第一次国防力量大检阅

邓小平检阅部队

1983年11月中旬,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部署下,中共中央书记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置35周年国庆的庆祝和阅兵筹备工作。

这次受阅部队共10370人,各种作战飞机117架,导弹189枚,坦克装甲车205辆,火炮126门,火箭布雷车18辆,轻武器6429支(挺),汽车2216辆,组成46个方(梯)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以及民兵共一万多名官兵编成42个方队。其中包括1个仪仗队,6个军事院校方队,5个徒步方队,水兵、 空降兵、女卫生兵、武装警察各1个方队,2个302反坦克导弹方队,7个炮兵方队,1个火箭布雷车方队,1个523轮式装甲输送车方队,3个六三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方队,6个坦克方队,1个海军导弹方队,2个地空导弹方队,1个战略导弹方队,男女民兵各1个方队。空中梯队共有4个,最大的机群为9机编队,比10周年空中编队增加4架飞机。各种受阅武器装备共28种,全部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自行生产的,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其中19种是新装备,具有现代水平,有的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充分反映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

历史背景

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第十二次阅兵式在北京举行,这次阅兵是在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后,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势下举行的。

邓小平检阅

检阅顺序

1984年国庆阅兵式上,北大学生突然打出了一个横幅“小平您好”。

"小平你好"横幅

1984年10月1日10时,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坐阅兵车出天安门,过金水桥。阅兵总指挥秦基伟乘检阅车,请邓小平检阅部队。邓小平首先检阅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仪仗队,而后依次检阅各方队。

1、1984年10月1日10时23分,分列式开始。行进在最前面的是由陆、海、空三军指战员组成的仪仗队。他们护卫着八一军旗,率先进入天安门广场。军事院校方队、步兵方队、水兵方队、空降兵方队、女卫生兵方队、武装警察方队和男女民兵方队,依次进入天安门广场。军事院校方队由军事学院、海军学院、空军学院、炮兵学院、装甲兵学 院和石家庄陆军学校组成。学员们身着新式军服,正步前进。步兵方队进至天安门前,由肩枪齐步走变为端枪正步走,整齐划一。水兵们身穿白上衣、蓝裤子,手握 冲锋枪,分外威武整齐。接着是空军空降兵方队、女卫生兵方队、人民武装警察方队、民兵方队。

2、徒步方队之后,反坦克导弹、炮兵、火箭布雷车、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坦克、自行火炮、地空导弹、战略导弹等摩托化机械化方队接踵而来。

3、在空军防空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空中第一梯队领队、师长徐水香驾驶着轰6型飞机领航,向天安门上空飞来,8架歼教5型飞机分列两旁,由轰6型组成第二梯队的18架飞机紧随其后。在空中第一、第二梯队受阅的同时,战略导弹方队的9辆大型牵引车,载着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战略导弹首次公开展现在人们面前,特别引人注目。这时,空中第三梯队的32架强5型飞机分编为4个中队,低空飞过天安门 上空。接着,第四梯队的35架歼7型飞机分编为5个中队,飞越天安门上空。

1984年阅兵式

4、10时56分,分列式结束。

受阅部队

1984年10月1日10时,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坐阅兵车出天安门,依次检阅部队。这次受阅部队10370人,各种作战飞机117架,导弹189枚,坦克装甲车205辆,火炮126门,火箭布雷车18辆,轻武器6429支(挺),汽车2216辆,组成46个方(梯)队。其中地面方队42个,包括1个仪仗队,6个军事院校方队,5个徒步方队,水兵、 空降兵、女卫生兵、武装警察各1个方队,2个302反坦克导弹方队,7个炮兵方队,1个火箭布雷车方队,1个523轮式装甲输送车方队,3个六三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方队,6个坦克方队,1个海军导弹方队,2个地空导弹方队,1个战略导弹方队,男女民兵各1个方队。空中梯队共有4个,最大的机群为9机编队,比10周年空中编队增加4架飞机。各种受阅武器装备共28种,全部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其中19种是新装备,具有现代水平,有的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充分反映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

首现海军方队

1984年10月1日,一位小个子的伟人,在万众瞩目之下,挺立在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国庆大典的阅兵车上,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然后,他登上天安门城楼,用带着浓重四川口音的普通话,描绘刚刚从浩劫中恢复元气的共和国的未来宏图。海内外都在凝神聆听。北京的天,是明朗的天!邓小平沙场秋点兵共和国进入新时期在共和国没有阅兵式的年头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官孙国桢的人生也历尽艰辛。 集训

就是当年在北京的阅兵集训地里,孙国桢的身份也极为“特殊”——他训练的整个海军院校方队所有的队员都是党员,只有他这个总教练不是党员。也许在当时的整个集训地,就他一个人不是党员。在50年代末,他的人生几乎年复一年地进入这样一个循环的怪圈:“上课训练——被批判审查——上北京当海军院校阅兵总教练——回学校再被审查批判——上课

训练”中国人民解放军也重新回到了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轨道。1981年秋天的华北大演习,原本参加演习的只有陆军和空军,总参决定海军也要参加演习结束后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对三军的检阅。孙国桢临时受命再次成为海军方队的总教练,在正式阅兵前的19天紧急赶到张北。 进驻沙河机场

1981年9月19日,精神矍铄的邓小平同志站上了阅兵典礼主席台。孙国桢他们的海军方队列队位置正对着主席台,中间只隔着窄窄一条跑道。过去不让他参加毛主席的接见,今天孙国桢能这么近距离地接受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检阅,他从心底里不能不真切感受到新的时代来临了,心情特别激动。1984年5月,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阅兵式受阅部队进京集训,59岁的孙国桢以海军学员大队副大队长兼总教练的身份,带队进驻沙河机场。

阅兵实况

1984年国庆阅兵式

1984年10月1日凌晨5时,地面受阅部队已经全部聚集到天安门广场附近待命。东长安街上,一辆辆坦克、步战车、装甲车,一门门榴弹炮、滑膛炮、加榴炮、火箭炮、自行高炮,一台台指挥车、运输车和导弹发射车整齐排列,形成雷霆万钧之势。

节日中的天安门城楼和广场,五彩缤纷,格外壮丽。观礼台和广场上人山人海。9时40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等,偕同全国各界人民代表和各国来宾,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登上天安门城楼。

10时整,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大会开始!”庆典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声和28响礼炮声中拉开大幕。

礼炮的回声还在广场上空激荡。10时02分26秒,共和国人民武装力量的统帅、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坐的红旗牌黑色敞篷阅兵车启动,驶出

天安门,越过。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乘检阅车,迎上前去向邓小平报告:“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检阅。”

军乐队队奏起阅兵进行曲,检阅车缓缓地向东驰去,驶过一列列等待检阅的部队。时年整80岁的邓小平神采奕奕,兴致勃勃,在阅兵总指挥秦基伟的引导下阅兵,检阅这支自南昌“八一”起义后历经战火洗礼、经历“文革”政治动乱冲击而又重新迈开大步前进的英勇军队。伴着雄壮的“进行曲”旋律,首先检阅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仪仗队,尔后依次检阅各方队。邓小平的个头不高,但很有风度,他的那种自信传递给指战员们以极大的力量和鼓舞。

“同志们好!──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主席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汇成一股股排山倒海般的巨大声浪,响彻十里长街,显示着中华民族无比坚定的信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这一呼一应的两组口号是25年前阅兵时难以想象的,那时阅兵首长呼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邓小平对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总是充满了关怀与爱护。在检阅过程中,邓小平频频挥手向将士们致意,将士们向统帅行注目礼。军乐声声,战旗猎猎。受阅方阵像山一样挺拔、海一样壮阔。摄像机镜头转动,照相机快门频响,流动的画面凝结成永恒的历史瞬间。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在聚焦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受阅部队时,关注中国军事力量发展的专家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邓小平没有像3年前在华北地区检阅演习部队时身穿红领章、红帽徽的“六五”式绿色军服,而是身着藏青色中山装;受阅部队在这一天全部换上了新式军服,而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高级将领们穿的还是那套“六五”式的确良军服。指战员们身着“八五”式军服第一次公开亮相,新换的大檐帽、肩章尤为显眼,帽徽由原来的全红五星换成了带麦穗齿轮的“八一”红星样式,领章上的原两面“红旗”镶上了黄边、缀上了银星,这种新军装在半年多之后才开始正式装备全军。天安门城楼上下军人们的不同着装这个细节,似乎在无声地透露着中国军队和当时的整个国家一样,正处于变革的交替之中。

声震十里长安街的口号声中,邓小平的检阅车徐徐开动,驶过全部受阅队伍的面前。10时18分,阅兵式结束。

10时19分,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国庆”重要讲话。带有浓重川音的洪亮声音回响在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同志们!全国同胞们,同志们和朋友们!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这个光荣时刻,我向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保卫祖国安全而奋斗的同志们、同胞们、朋友们,致以最热烈的节日祝贺!”他精辟地论述了新中国成立35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中国在新时期的内政外交政策,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体指战员“务必时刻保持警

篇二:从 小平您好 到 习大大 政治观察风向标

从“小平您好”到“习大大”:政治观察风向标

2014-08-20 12:36来源: 人民论坛网综合

1984年国庆大典,游行队伍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摄影:王

在时隔近30年后的今天,遥想当年“小平您好”标语的横空出世,触摸彼时群众的激动心声,依旧让人感慨万千、心潮澎湃,再看当下“习大大”一如既往的亲民风,获得众多点赞。“口号”政治标语或者称呼的时代变迁,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观察政治的风向标,那么从中可以读到什么?对当前的政治环境又有怎样的启示?

一、“小平您好”标语问世揭秘

1984年10月1日,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游行队伍行进中突然展开一条“小平您好”的横幅,这个来自普通群众的简洁

朴素的问候语,却道出了当时历史场景下人们的心里话,成为了许多人记忆深刻的一个场景,成为记录一个时代的经典标语。

多年以后,对于没有身临当年历史场景的人们而言,这条标语依旧耳熟能详。如此经得起时间打磨,历久而弥新的它,问世前后有着怎样精彩而动人心魄的故事?

北大学子出主意、制作并秘密携带

1984年9月30日晚上9点多钟,国庆35周年前夜,北京大学的一间学生宿舍里,81级生物系细胞遗传专业学生郭庆滨、李禹、栾晓锋等一边扎花一边议论着:明天就要游行,能不能偷偷带点什么进去,能展现我们个性的东西?常生提议做个横幅,得到大家一致赞成。 写什么标语呢? “振兴中华”被别人说过了,没有创意;“教育要改革”、“加快改革开放步伐”1984年,正是拨乱反正结束,改革大业拉开帷幕之时。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7月,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在北京成立。风潮变换的味道弥漫在这个新的时代,改革与发展,无疑是人们内心最澎湃的悸动。但是都只说出一个“点”,不能全面、充分地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有人提议,不妨借此机会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感情。因为当时改革开放有几年了,成效显著。没有邓小平力主恢复高考,这些今日的“天之骄子”恐怕仍散落在祖国各地,接受不了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内心澎湃着对中央领导同志的感激与敬意。

有人提出写“邓主席万岁!”(小平同志当时任中央军委主席),这种带有文革遗留的口号立马被大家否定了。最后决定直接问声好,就写“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您好”,但是又觉得句子长了点;就写“邓小平同志您好”。大家越是议论,越是胆大,把姓氏也省略掉,干脆直呼“小平同志您好”。于是,常生拿来一张纸,一时找不到那么大的毛笔,就用宿舍里擦桌子的抹布,卷成小棒棒,蘸着墨汁写下了“小平同志您好”六个大字。

字写好了,怎样做成横幅呢?想来想去,学生们只好用个新床单,把六个大字粘在上面。把六个大字往床单上一比划,床单不够长。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把‘同志’两个字也省去吧。”这句话一出来,本来很热闹的宿舍里,一下子静了下来。直接称呼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是不是有些不敬?要知道,在我们国家,对长辈、对领导是不习惯直接称名道姓的。再一想,这是对领袖的问候,没有别的意思,不至于上纲上线吧!于是,他们就把“小平您好”四个大字用订书机订在了床单上。学生们从几个宿舍找了三根长木杆,其中有拖把,把墩布头卸了,只留下棍子,把横幅绑在了杆子上。外面绕以彩带,顶端缀以纸花,横幅成了一把巨大的花束。忙完之后已是凌晨两点,离集合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

10月1日凌晨4时,学生郭建崴穿上了实验室的白大褂,把横幅藏在了里面。到达东长安街后偷偷将横幅交给了高个子同学,大家用手上的纸花为他们做掩护。

资料图片 摄影:贺延光

标语问世后的各方如何反应

当事学生:从激动、担忧到踏实

1984年国庆节凌晨4点多钟,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游行的行列。当北大学生方队走到天安门前的时候,横标忽拉一下展开了,队伍欢腾起来。举着横标的学生和群众一起来到金水桥头,他们把横标“小平您好!”高高地向天安门城楼举起。中央电视台的镜头本来先拍北大的游行队伍,横幅打开后,镜头转向清华,不过马上又转向北大,这时横幅全面展开,场面一片欢腾。整个过程前后一分钟左右。 游行结束,学生回到北大后还在议论这件事,后听一个同学说她的弟弟听到几个警察在说北大这几个学生也太胆大了,要收拾他们。于是,郭建崴和常生、王新力等几个学生连夜躲到在北京的家里或亲戚家了。几天后,据说有新华社记者来北大生物系来采访他们,老师一时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84年阅兵,小平您好)

很紧张,后来记者对他们说这是一件好事。后来得知10月2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了我们举着“小平您好”横幅的照片,至此,学生们心里才踏实下来。

观众反应:既新鲜又激动

当绿底黑字的“小平您好”,在欢呼的青年学子头顶上方迎风展开的彼时彼刻,来自武汉空军政治部的黄略,正在阅兵式中担任军乐手。“我直视广场前面走过的群众游行队伍,用余光看着乐队指挥。这时突然看到有人举出一个横幅。最先举起来、举得最高的是中间一个字‘您’,我还没反应过来,旁边几个字也接着高高举起。”“小平您好!”黄略在心里默默地念了一遍,抑制不住地笑了。

来自广州的“中国英模”公方彬,正在观礼台上应邀观礼。他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精彩,泪水喷涌而出,为这浓浓的深情感动:“群众对每个作出贡献的领袖都是真诚敬重的。”

当“小平您好”的横幅在游行队伍里出现时,一位上了年纪的台籍老阿婆喃喃地说:“这句话说得多好,这不仅仅是大陆知识分子的心声,也是我们海外同胞的心声啊。”

剧作家苏叔阳正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阅兵:“我看到几位快乐而自豪的青年闪过屏幕,他们高举着一幅简单的横幅,四个大字动人心魄,叫做‘小平您好’ 。我立即欢叫起来, 一股热泪滚下面颊。”

篇三:从 小平您好 到 习大大 政治观察风向标

从“小平您好”到“习大大”:政治观察风向标

2014-08-20 12:36来源: 人民论坛网综合

1984年国庆大典,游行队伍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摄影:王

在时隔近30年后的今天,遥想当年“小平您好”标语的横空出世,触摸彼时群众的激动心声,依旧让人感慨万千、心潮澎湃,再看当下“习大大”一如既往的亲民风,获得众多点赞。“口号”政治标语或者称呼的时代变迁,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观察政治的风向标,那么从中可以读到什么?对当前的政治环境又有怎样的启示?

一、“小平您好”标语问世揭秘

1984年10月1日,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游行队伍行进中突然展开一条“小平您好”的横幅,这个来自普通群众的简洁

朴素的问候语,却道出了当时历史场景下人们的心里话,成为了许多人记忆深刻的一个场景,成为记录一个时代的经典标语。

多年以后,对于没有身临当年历史场景的人们而言,这条标语依旧耳熟能详。如此经得起时间打磨,历久而弥新的它,问世前后有着怎样精彩而动人心魄的故事?

北大学子出主意、制作并秘密携带

1984年9月30日晚上9点多钟,国庆35周年前夜,北京大学的一间学生宿舍里,81级生物系细胞遗传专业学生郭庆滨、李禹、栾晓锋等一边扎花一边议论着:明天就要游行,能不能偷偷带点什么进去,能展现我们个性的东西?常生提议做个横幅,得到大家一致赞成。 写什么标语呢? “振兴中华”被别人说过了,没有创意;“教育要改革”、“加快改革开放步伐”1984年,正是拨乱反正结束,改革大业拉开帷幕之时。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7月,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在北京成立。风潮变换的味道弥漫在这个新的时代,改革与发展,无疑是人们内心最澎湃的悸动。但是都只说出一个“点”,不能全面、充分地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有人提议,不妨借此机会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感情。因为当时改革开放有几年了,成效显著。没有邓小平力主恢复高考,这些今日的“天之骄子”恐怕仍散落在祖国各地,接受不了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内心澎湃着对中央领导同志的感激与敬意。

有人提出写“邓主席万岁!”(小平同志当时任中央军委主席),这种带有文革遗留的口号立马被大家否定了。最后决定直接问声好,就写“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您好”,但是又觉得句子长了点;就写“邓小平同志您好”。大家越是议论,越是胆大,把姓氏也省略掉,干脆直呼“小平同志您好”。于是,常生拿来一张纸,一时找不到那么大的毛笔,就用宿舍里擦桌子的抹布,卷成小棒棒,蘸着墨汁写下了“小平同志您好”六个大字。

字写好了,怎样做成横幅呢?想来想去,学生们只好用个新床单,把六个大字粘在上面。把六个大字往床单上一比划,床单不够长。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把‘同志’两个字也省去吧。”这句话一出来,本来很热闹的宿舍里,一下子静了下来。直接称呼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是不是有些不敬?要知道,在我们国家,对长辈、对领导是不习惯直接称名道姓的。再一想,这是对领袖的问候,没有别的意思,不至于上纲上线吧!于是,他们就把“小平您好”四个大字用订书机订在了床单上。学生们从几个宿舍找了三根长木杆,其中有拖把,把墩布头卸了,只留下棍子,把横幅绑在了杆子上。外面绕以彩带,顶端缀以纸花,横幅成了一把巨大的花束。忙完之后已是凌晨两点,离集合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

10月1日凌晨4时,学生郭建崴穿上了实验室的白大褂,把横幅藏在了里面。到达东长安街后偷偷将横幅交给了高个子同学,大家用手上的纸花为他们做掩护。

资料图片 摄影:贺延光

标语问世后的各方如何反应

当事学生:从激动、担忧到踏实

1984年国庆节凌晨4点多钟,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游行的行列。当北大学生方队走到天安门前的时候,横标忽拉一下展开了,队伍欢腾起来。举着横标的学生和群众一起来到金水桥头,他们把横标“小平您好!”高高地向天安门城楼举起。中央电视台的镜头本来先拍北大的游行队伍,横幅打开后,镜头转向清华,不过马上又转向北大,这时横幅全面展开,场面一片欢腾。整个过程前后一分钟左右。 游行结束,学生回到北大后还在议论这件事,后听一个同学说她的弟弟听到几个警察在说北大这几个学生也太胆大了,要收拾他们。于是,郭建崴和常生、王新力等几个学生连夜躲到在北京的家里或亲戚家了。几天后,据说有新华社记者来北大生物系来采访他们,老师一时

很紧张,后来记者对他们说这是一件好事。后来得知10月2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了我们举着“小平您好”横幅的照片,至此,学生们心里才踏实下来。

观众反应:既新鲜又激动

当绿底黑字的“小平您好”,在欢呼的青年学子头顶上方迎风展开的彼时彼刻,来自武汉空军政治部的黄略,正在阅兵式中担任军乐手。“我直视广场前面走过的群众游行队伍,用余光看着乐队指挥。这时突然看到有人举出一个横幅。最先举起来、举得最高的是中间一个字‘您’,我还没反应过来,旁边几个字也接着高高举起。”“小平您好!”黄略在心里默默地念了一遍,抑制不住地笑了。

来自广州的“中国英模”公方彬,正在观礼台上应邀观礼。他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精彩,泪水喷涌而出,为这浓浓的深情感动:“群众对每个作出贡献的领袖都是真诚敬重的。”

当“小平您好”的横幅在游行队伍里出现时,一位上了年纪的台籍老阿婆喃喃地说:“这句话说得多好,这不仅仅是大陆知识分子的心声,也是我们海外同胞的心声啊。”

剧作家苏叔阳正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阅兵:“我看到几位快乐而自豪的青年闪过屏幕,他们高举着一幅简单的横幅,四个大字动人心魄,叫做‘小平您好’ 。我立即欢叫起来, 一股热泪滚下面颊。”

篇四:电影邓小平观后感

电影邓小平观后感

电影邓小平>观后感(一)

观看了影片《邓小平》感觉非常感人。当看到影片的最后小平同志的内心独白'我的中国人民的儿子……'时,我禁不住要发出来自内心的呼喊:小平同志,您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您更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影片在一开始就把我们拉回到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通过描绘小平同志带领人民励精图治的种种片段,让我们感觉到:坚冰在慢慢地消融,春天已经不远了。尔后,影片运用写实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改革发放以来的神州大地上神话般的建设成果,凸现出小平同志的卓越历史功勋和不朽伟绩。看完影片,我再一次深深地被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和魅力所感动着。

我思索着:为什么小平同志每每能在危急时刻挽救党、挽救国家呢?为什么小平同志总能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作出正确的抉择呢?我想,这除了小平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能坚持用实事求是的辨证观点看待问题之外,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人民、千方百计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是分不开的。记得影片里有一个特写:小平同志在听说安徽省凤阳县的农民实施'大包干'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却遭到某些人的阻挠时,他沉默地摸出了一支香烟,用颤抖的手点着了火柴,但却迟迟没有把香烟燃上……他沉痛地说:'我们搞共产主义是为了让人民富裕,现在有些人却说是走资本主义路线,这不是怪得很吗?!'霍地,他把手一挥,坚决地说:'大包干这条路我们一定要走!'小平同志对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实是十分焦心的,他恨不得让全国人民都能立即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无怪乎当他听说'大包干'能够创造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时,他要冲破重重阻力使'大包干'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行,终于使广大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小平同志这种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象小平同志这样人民利益至上的优秀领导人还很多很多。

焦裕禄、孔繁森、李润五、谷文昌……这些党的优秀儿女以无比的勇敢和智慧、崇高的觉悟、无私的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把我们的祖国从'一穷二白'建设成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腾空巨龙。他们点燃了我们的信念,也鼓舞了我们的士气,让我们有了学习的榜样。我感到,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沐浴在党无处不在的温暖和光明之中,侧耳谛听着党的淙淙教诲,任由诗情如旭日喷薄。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又多么由衷地渴望我们的党能以从不褪减的鲜艳横穿火光横溢、尘土纷溅的世纪早晨,驭太阳的风轮奔驰在那洒满阳光的坦途上,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实现时时代代仁人志士们的殷切心愿——当然,也包括小平同志的遗愿……

电影邓小平观后感(二)

阴暗的房间里,模糊地辨认出在房间一角,是一个冥思者的身影。他手中的香烟冒着微弱的红光,这一点光在四周的黑暗中显得如此明亮,仿佛深蓝夜幕里一星,形单影只,却格外耀眼。烟圈在空中不停的弯曲上升。房间是如此宁静,以至于只听见沉思着平稳而有力的呼吸声,而此时,他的目光如疾驰而过的闪电,破开了深邃的夜空,洞穿了整个黑暗~~~

这是影片开场不久的一幕,这位在黑暗中苦苦思索的人就是世纪伟人——邓小平。这样的沉思的画面在整部纪录片中多次出现,无形中让我们体会到了一名政治家在国事家事天下是面前所表现出的巨大思想魅力。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卓越领导人。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他热爱人民,联系群众,总是把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赞扬不赞扬、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判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邓小平同志崇尚实干、英勇果敢,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非凡的胆略和勇气,在决定恢复高考、收回香港主权、军队正规化建设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个卓越领导人的大智大勇。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的南巡讲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中国人民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从而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辉煌一页。

邓小平同志目光远大、襟怀宽广,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大势,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问题,思考、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同志无私无畏、光明磊落。他一生'三起三落',被错误的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总是不屈不挠,表现了他无私无畏的品德、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在重温邓小平同志光辉灿烂、波澜壮阔的一生之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特别是他崇高的品德风范,执着的人生追求,在逆境中的生活态度,更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的楷模。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自身素质和执企能力、执企水平,把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强化管理执行,积极主动服务,为公司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和中国联通发展模式根本转型、迅速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做出新的业绩。

看完影片,我再一次深深地被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和魅力所感动着。我思索着:为什么小平同志每每能在危急时刻挽救党、挽救国家呢?为什么小平同志总能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作出正确的抉择呢?我想,这除了小平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能坚持用实事求是的辨证观点看待问题之外,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人民、千方百计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是分不开的。记得影片里有一个特写:小平同志在听说安徽省凤阳县的农民实施'大包干'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却遭到某些人的阻挠时,他沉默地摸出了一支香烟,用颤抖的手点着了火柴,但却迟迟没有把香烟燃上……他沉痛地说:'我们搞共产主义是为了让人民富裕,现在有些人却说是走资本主义路线,这不是怪得很吗?!'霍地,他把手一挥,坚决地说:'大包干这条路我们一定要走!'小平同志对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实是十分焦心的,他恨不得让全国人民都能立即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无怪乎当他听说'大包干'能够创造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时,他要冲破重重阻力使'大包干'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行,终于使广大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

小平同志这种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象小平同志这样人民利益至上的优秀领导人还很多很多。焦裕禄、孔繁森、李润五、谷文昌……这些党的优秀儿女以无比的勇敢和智慧、崇高的觉悟、无私的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把我们的祖国从'一穷二白'建设成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腾空巨龙。他们点燃了我们的信念,也鼓舞了我们的士气,让我们有了学习的榜样。我感到,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沐浴在党无处不在的温暖和光明之中,侧耳谛听着党的淙淙教诲,任由诗情如旭日喷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小平同志,您还活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教诲,秉承您的遗志,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

出自己的青春!

电影邓小平观后感(三)

他是一名伟人,去超出通常意义上的伟人;他是一个革命家,却同时拥有政治家的沉稳与睿智;他是一位国家领导人,却有着与他名字一样的亲和力——他就是邓小平。 从前我对邓小平先生的了解仅局限于课本上的那几句话:'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的路线,拨乱反正,结束文革,恢复高考……'这是历史给予他的评价。但他对自己的评价却只有一句,这句话全然没有提到他的头衔、他的官职、他的事迹、他的生平,只是淡淡的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在没有观看这部以邓小平为主人公的红色影片之前,我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淡淡的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深厚情感。

他曾经说过:党的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准则。作为国家领导人,作为一个党员,作为一个人,他确实都以身作则做到了这些:他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从为人民服务这个准则出发的:他改革经济体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它确立的解放思想的路线使得被束缚几千年的中国人民得到了真正的解放;他完善党内、国家的民主法治制度,人民的人权、民主权和政治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他是个敢于创新的为人民服务者。他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和建立市场经济创想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绝妙想法。

假如这个世界上不曾存在邓小平,不知还会有多少的知青会被困在乡下,那一间间的高考教室又将要继续被尘封多久?毛泽东曾评价邓小平是个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人,我想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吧?

他是个亲和的为人民服务者。他的原名本不是邓小平,而叫做邓先圣和邓希贤,但是他却改掉了自己充满文气的名字而改为了'小平'.这是一个平民化的名字:小康社会,安康和平。他最初改名为'小平'是因为地下工作的需要,但当共产党已不再是共匪后、当共产党已经成为执政党后、当他成为国家的领导人后,他仍然没有改掉这个平民化的名字,我想,这大概也算是邓小平情系人民的一个最深情也最直接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例证吧。正是因为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他才会具有其他领导人所不具备的亲和力,才会有1984年国庆阅兵仪式上那个著名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吧。

他是个有英雄气概的为人民的服务者。如果说毛泽东主席是个有着诗人气质的领导人,而最近两位领导人有的是领导者的风度和风范的话,那么邓小平就一定是个有着英雄气概的为人民服务者。在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时,他说过:改革和创新都需要承担风险,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而他自己则愿意承担这一切的责任。影片中他在说这些话时是带着微笑的,但从他铿锵的话语中我却听出了在背后支持着他的果敢、坚定和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感。有人曾因他矮小的身材而嘲讽他,质疑他负不起一个国家兴衰的责任,承担不起一个民族的兴亡的重任。但是不要忘记了,美国的>宪法之父麦迪逊身高也只有1.64米,苏联领导人列宁身高也不过1.63米,英国首相丘吉尔身高1.60米,法国英雄拿破仑身高更是仅有1.58米,他们都没有伟岸的身躯,但谁也不能否认他们那些伟大的事迹。1.58米的身高对邓小平来说绝称不上伟岸,但他那短小精悍的身躯却承载了比他高大的人多不知多少倍的责任。但这沉重的责任却并没有压垮他,反而成为了他不断前进永不轻言放弃的动力。1982年,他与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的一次谈话,那一句'坦率的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掷地有声,强硬却不失风范,让无数对他有成见的人心服口服,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人的英雄气概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外表上的,更多的,是体现在一个人的气度上的。这么一个有着英雄气概的负责的国家领导人

岂是那种轻易将自己国家主权拱手让出、将自己国家的人民交给其他人的人?

是的,小平同志就是这样一个深爱着国家和人民的领导人,一个为党国开辟新道路的领导人,一个为人民和党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导人。也许,在一件件温情的事实面前,任何华丽的、歌颂的辞藻都是多余的,所以在这里我只想真诚的说一声:人民之子,您好;小平,您好!人民之子,谢谢你;小平,谢谢你!

历史的辉煌凝聚着他对党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上下求索。又或许,借用影片里的一句话放在文末会很合适:'这位老人以及不多的余年,换取了国家的青春。正是在这20年的晚岁光阴中,邓小平演绎出了他辉煌的人生春秋。' 您好,人民之子;您好,小平!

篇五:音像简介及价格

预购音像名称及价格

预购音像简介

1、《永远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程》文献记录片(十八大版)(4DVD)¥407.00

简介:

从党的“二大”上产生第一部党章开

始,依次叙述每一部党章文本前生的前

后背景和经过,通过讲述党章的故事,

从党章的与时俱进这个角度,再现中国

共产党从幼年走到成熟的过程,记录中

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发展变

化的轨迹,从而以雄辩的史实告诉观众,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

第一集 初创时期;第二集 发展时

期;第三集 成熟时期;第四集 执政探索;第五集 改革开放;第六集 高举旗帜;第七集 科学发展;第八集 伟大道路。

2、《中国共产党党史大讲堂(10DVD)》¥588.00 简介:

集中展现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体脉络,突出了党的历史的主要事件,有利于党员干部简单明了

而又完整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党的发展历

史。在迎接建党90周年之际,系统学习

党的历史,认真总结党的历史,有利于

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的作用,对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

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

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党史大

讲堂》

,紧紧围绕党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

要人物,深入浅出、系统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为广大党员干部系统学习掌握党的历史提供了很好的视频学习资料。

第一讲 历史新篇章(上)

第二讲 历史新篇章(下)

第三讲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上)

第四讲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下)

第五讲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

第六讲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下)

第七讲 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的力量

第八讲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建设

第九讲 中国共产党的曲折探索(上)

第十讲 中国共产党的曲折探索(下)

第十一讲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上)

第十二讲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下)

3、《中国共产党历史(影视版)》(20DVD)¥452.20 简介:

由100多位专家历时两年呕心沥血制

作而成的具有极高史料价值、教学价值、

珍藏价值的超级文献巨片,是每一位共产

党员永久的珍藏品。超大型党史文献纪录

片《中国共产党历史》投资近千万,制作

两年半,审定修改两年。由中共中央党史

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文献研

究室、新华通讯社、共青团中央、解放军

军事科学院、中国现代史学会、中联文化

传播机构等单位的百余位党史专家、军史专家、历史学家、时事专家、著名影视编导历时两年通力合作所制作的长篇影视党史“史记”。

旭日东升——五四运动

百家竞起 异说争鸣——新思潮澎湃

开天辟地——中共一大

铁拳波澜——早期工人运动

手足盟缘——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魂——黄埔建军与广东革命政府 反帝风暴——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 热血悲歌——北伐战争

前赴后继——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血色阴谋——“四?一二”政变

霹雳一声暴动——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 星火燎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国之耻,国之殇——“九?一八”事变纪实 民族怒涛——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

露营之歌——记东北抗日联军

别开生面——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铁流万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实录 弥天烽火举红旗——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危机加深——华北事变

民族巨浪——“一二?九”运动

双十二的枪声——西安事变

卢沟桥烽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挺进前线——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砥柱中流——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决战黄桥——粉碎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突破“囚笼”——百团大战

同室操戈——皖南事变

延安之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蓬勃发展亘古奇观——敌后军民的艰苦抗战

冲锋号角——抗日文化深入人心

光辉灯塔——中共“七大”胜利召开

民族丰碑——抗战胜利

正义之审——战争狂人的末日

战和风云——从重庆谈判到政治协商会议 梅园之春——南京谈判

关外喋血——争取东北

团结的力量——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 烽烟突起——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战略转折——打破国民党重点进攻

第二条战线——国统区人民的反蒋斗争

拥兵太行逐鹿中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翻身的喜悦——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

向着光明——人民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 决战序曲——解放济南

解放全国的号角——辽沈战役

国民党精锐的覆灭——淮海战役

胜利的曙光——平津战役

霞映东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天翻地覆——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将革命进行到底——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辉煌奠基——新中国成立的筹备

天安门的礼炮——开国大典纪实(上) 天安门的礼炮——开国大典纪实(下) 走进都市——解放初期接管城市

苏醒的土地——土改的暴风骤雨

巩固新生政权——大陆解放和剿匪、镇反斗争 “一边倒”——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鲜血凝成的友谊——抗美援朝纪实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