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1:31:30 作文素材
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作文素材

篇一: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学习重点:

阅读课文,体会鲁滨孙在严酷环境中的心里的斗争,体会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

去的勇气和力量。

课前准备: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

一、课文导读

本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那么鲁滨孙是怎样战胜困难在小

岛上活下去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首先我们来交流一下读书方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学习的重点是自读自悟,做好读书笔记,同学们可以首先阅读梗概部分,整体把握梗概内容,然后和同桌讲述一些梗概中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在此基础上,认真阅读精彩片段,摘录感受深刻的句子。最后和同学交流精彩片段的精彩之处,以及

自己对鲁滨孙的评价或读后的感受。

二、达标练习

1、自主清除阅读障碍,正音 、理解词语。

wèi jù weí gān tiān yá hǎi jiǎo mù fá

( ) ( ) ( ) ( )

Jiǎn lòu huāng dǎo wěi dù rìguǐ

( ) ( ) ( ) ( )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帐篷 一( )轮船 一( )海风 一( )围巾

一( )山羊 一( )荒岛 一( )破帆 一( )火柴

一( )星星 一( )火光 一( )拖鞋 一( )墙壁

3、质疑解疑,深入理解。

(1)鲁滨孙来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荒岛?(标出句子读读)

(2)鲁滨孙是怎样在这个小岛上活下法的?(把课文中描写鲁滨孙在岛上的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

来。)

( 3 ) 写了哪几件事?

三、挑战自我

思考:鲁滨孙漂流到荒岛,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探究学习:从孤立无援到知足安命,鲁滨孙经历了一段心理变化的过程,期间身处绝境的他到

底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五、我的疑惑

相关链接:

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1660年诞生于商人的家庭,1731年4月26日在穷困中去世。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的精神。其他小说有《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大疫年日记》《罗克查娜》

《一个骑士的回忆》等,均受读者欢迎。

《鲁滨逊漂流记》最负盛名,写于1719年。小说是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两百多年前,有一个苏格兰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他在岛上生活4年多,最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没有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主人公鲁滨孙因沉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28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鲁滨孙是他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作者借此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作者继此又写了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二部写鲁滨孙旧地重游,以岛的主人自居,开化岛上居民,接着又到世界各地冒险,包括中国和西伯利亚。第三部大

多是道德说教。

2.《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名言。

*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

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板书课题)

2.学生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三、浅显探讨小说

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四、阅读精彩片段

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孙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2.快速默读,了解主要内容。(主要写了鲁宾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善生活。)

3.感悟精神光辉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一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

(4)出示并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五、拓展延伸

1.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请谈谈你阅读本文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3.鲁滨孙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可以准备向别人提出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备。文 章 A案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板书课题)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篇二:《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城九年制学校“六环节”教学模式导学案

古城九年制学校“六环节”教学模式导学案

篇三: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16. 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备课时间:2014.3.10 备课人:王圣科 学科评审: 年级评审:

篇四:16、《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16《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篇五: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16、《鲁滨孙漂流记》

第一课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梗概 畏惧 桅杆 简陋 北纬 .....

( ) ( ) ( ) ( )

斫痕 日晷 泅到 商业簿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畜养 (chù xù) 圈养(juàn quān) 处境(chù chǔ) ...

削好(xiāo xuē) 空地(kōng kòng) 停泊(pō bó) ...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

(2)用伦理道德等约束和引导人,使人受到教育和感化。( )

(3)对已得到的感到满足,安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

(4)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

1、读“梗概”部分,将鲁滨孙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情况填写在表格里。

2、“梗概”按鲁滨孙历险的____________顺序记叙,写了五件事,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 的特点。

3、“精彩片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他在岛

的生活;后半部分是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阅读课文中鲁滨孙对于身陷孤岛的好处和坏处的比较,你想

到了什么?

1、总的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

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

(1)鲁滨孙流落荒岛,“不幸的处境”和“消极的东西”指的是

(2)“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鲁滨孙对这样的

处境还说“值得感谢”,这说明 。

2、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

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

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1)这句话反映了鲁滨孙( )的人生态度,鲁滨孙能孤身生

存于荒岛28年,主要是由于 。

(2)这句话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懒惰的智慧

长期以来,人人一说起懒惰就深恶痛绝。其实,“懒”从某种角度来

说,既能成为一种创造的动力,也能提高生产的效率。

犹太人汉弗特就是推崇这种“懒惰”哲学的人。他在加拿大渥太华开

设了一家豪华宾馆,处事甚为“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

绝不亲躬。宾馆业务虽然繁忙,他却整天悠闲自在。年终时,他让宾馆分

别评选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懒惰”的员工。汉弗特叫人把10名“懒

惰”的员工叫到他办公室。这些员工心里七上八下,心想老板肯定会要我

们滚蛋。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一进门,汉弗特就说道:“恭喜各位被评

为本宾馆最优秀的员工。”他们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着他们一

个个目瞪口呆的表情,汉弗特招呼他们坐下后,笑着慢慢解释道:“据我

观察,你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习惯于一

次就把客人的房间收拾干净,一次就把工作干完,讨厌多走半步路,讨厌

做第二次。因而在别人眼里你们整天闲着,在偷懒。但依我看,最优秀的

员工会无例外的都是‘懒汉’,因为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懒

得去做。而勤快员工的‘勤’,大多表现在他们整天忙忙碌碌,不在乎把

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做一件事不在乎往来多少趟,花多少时间,这样

能有效率吗?”

人正是懒得推磨,才发明了风车;懒得走路,才发明了汽车;巧于懒

惰的人,身上常常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效率 创造的( ) ( )的表情

2、用“

3、犹太人汉弗特为什么评选“懒惰”的员工为优秀员工呢?你能用

书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4、为什么文中“懒惰”这个词有的加双引号,有的没加,有什么区

别吗?

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生于商人家庭,早年经商,1692年破产后,从事写作。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71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同年又写了续篇。1712年,英国航海家渥地士·罗吉斯的《环球巡航记》披露一件奇闻:一个水手被抛在距智利海岸五百海里的荒岛上,孑然一身,竟能生活四年多。这件奇闻就成为笛福写作《鲁滨孙漂流记》的题材来源。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的精神,其他小说有《辛格尔

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顿舰长》《摩尔·弗兰德斯》等。

《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小说,侧重于1719年。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鲁滨孙是他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作者借此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作者继此又写了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二部写鲁滨孙旧地重游,以岛的主人自居,开化岛上居民,接着又到世界各地冒险,包括中国和西伯利亚。第三部大多是道德说教。

《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名言

*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