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庐山的云雾ppt课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7:20:58 字数作文
庐山的云雾ppt课件字数作文

篇一:庐山的云雾

篇二:庐山的云雾

14.《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或采取的措施):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课型:阅读教学

学习用具和资源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庐山的资料。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共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简介庐山的云雾。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2、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或采取的措施):写法指导

课型:阅读教学

学习用具和资源准备: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你还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我们继续来尽情的欣赏,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板书。(板书:14.庐山的云雾)(齐课题读,两遍)

3、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开火车读、齐读。

4,同学们读的真响亮,那么现在把这些词语带到课文中,你们会不会读呢?

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将课文翻到第63页,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这一段,回答问题。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谁能给他换个词?你能用“秀

丽”说一句话吗?例:石嘴山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谁能给他换个词?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云雾很多)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

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同学们,这种仙境美不美?那么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美吧。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小结:这一段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云雾的千姿百态。

过渡句:庐山的云雾如同仙境,是那样的神秘,那他到底有着怎样的风采呢?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1)第二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哪个词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千姿百态

(3)本段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把云雾分别都比作了什么?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板书:千姿百态)

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形容有很多种姿态)本段具体写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

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板书(想绒帽,像玉带,像大海,像天幕)

3、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4.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妙神奇 美不胜收……)

作者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句)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6、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

篇三:庐山的云雾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昔阳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篇四: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3.庐山的云雾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看图、相像、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变幻无常”“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的意思等词语的意思,会用“流连忘返”造句。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继续学习总分构段方式,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庐山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仿照第二、第三自然段先总后分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学习单、指名读、同位互读、指名分段读课文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识写生字、理解生词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初读感悟环节,通过老师范读、自由读、圈画、指名读等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知庐山云雾的特点。

3.在精读感悟环节,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通过观看图片资料、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朗读课文等方式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拓展小练笔,继续学习课文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

2.有关庐山的资料。

学生:1.搜集有关庐山的资料。

2.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自学站的第一、三题和练功房的第五题。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刚刚跟随作者攀登了曲折蜿蜒的万里长城,欣赏了纵贯千里的京杭大运河,游览了物产丰富、风景迷人的南沙群岛。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板书:庐山

2.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庐山的资料。

3.师小结庐山,相机揭示课题: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尤其是因它的独特的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神奇的云雾,更是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那么,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想去看一看吗?让我们渐渐靠近?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 检查预习,推进初读。

1. 检查生字词语

(1) 出示自主学习卡生词,检查读、识、写。

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纠正读不准的字音。(重点关注“似”“姿”读平舌音“罩”“遮”“瞬”读翘舌音,“缕”要读准确,“似”“笼”“漂”“系”是多音字,要会用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 “一泻千里”“一缕轻烟”中“一”的变调,在这里读去声。)

(2)检查生字识、写。出示学生课前预习时书写得生字,先看有没有写正确、规范、美(本课有四个左右结构的字,提醒学生写这些字注意要左窄右宽。写“罩”字时,要提醒学生上半部分应写在田字格上半格的中间,写得扁扁的。“幼”的右半部分不是“力”。“系”的第一笔是撇,不是横。)

2.初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不出声跟读,看自己能否像老师一样读得正确、流利,为后面的展示读做准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评价,及时纠正读书中的不足及错误,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

2汇报交流。出示:

【设计意图:从检查预习入手,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以学定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脉络,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夯实基础目标。】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1.自由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出示庐山的高峰、幽谷、瀑布、溪流、云雾图,学生欣赏。

3.在人们向往的庐山风景中,最钟情的是庐山云雾。(那么多的雾,我们在山上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找出描写自己游玩时感觉的句子读读。)

(1)师引读,庐山的云雾那么多,在山上游??

(2)提问:你真的能摸到云雾吗?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雾多? 师引背:漫步山道??

(3)句式比较:漫步山道,感觉真是舒服极了。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提问:哪句效果好?为什么?

(4)播放腾云驾雾片断。体会飘飘欲仙的感觉。

(5)指导朗读,通过看录相、找感觉、学一学,读出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6)试背:引读、引背、试背相结合。)

【设计意图:“随手、漫步、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道出了作者写庐山云雾的原因,引发读者阅读愿望,形成阅读期待。通过抓重点词,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初步感悟体会庐山云雾的美, 生发进一步的学习欲望。】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千姿百态”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标出来。

2.课件出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师:千姿百态什么意思,课文具体描写了云雾的哪些姿态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圈画出相关词语,然后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交流。

3.课件播放庐山云雾的各种姿态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说说你看到的云雾是什么样子的?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可以用课文的哪些词句来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自由说)

(2)师:课文具体向我们描写了云雾的哪些姿态呢?看(出示),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教师引读)课件出示: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头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师:下面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关于庐山云雾的图片,看你能否从中发现哪一幅像戴在头顶的白色绒帽,哪一幅像是系在山腰间的玉带,哪一幅是大海,哪一幅天幕?然后尝试着连一连线。

课件出示:

绒帽

玉带

大海 四幅姿态不同云雾作品 天幕

(3)同样是云雾,作者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一会儿是大海,一会儿又成了天幕了呢?(作者根据云雾所处的不同位置展开了丰富合理的想象)

(4)指导朗读。同学们,庐山的云雾姿态万千,自然是美丽的,但更为奇妙的是,眼前的云雾经作者这么一想象,马上变成了绒帽、玉带、大海和天幕,这就是,生接:千姿百态。千姿百态能换成什么词?(姿态万千、姿态各异)这里的云雾还会像什么?(教师引导想像云雾的各种姿态)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把作者及我们奇特的想像表现出来吗?要想读好这段话,老师倒有个诀窍,如果你能一边读一边想,把眼前的文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味道自然就会出来了。先自己试一试,再读给老师同学们听,看谁读得好! 1生自由练读。 ○

2展示读。 ○

师:听着你们的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千姿百态的云雾。这么优美的文字光读好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把它牢牢地记忆在自己的大脑中。老师在此教给大家一个好方法,(出

示)你只要记住一个总起句,然后是四幅画面和作者的想象。这样是不是就简单多了?我们都来背一背吧!会背了,背给同座位的同学听。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为学生提供可感的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中感受庐山云雾的美,再通过读、悟、感受语言的美,更感受庐山的美。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促悟的教学原则。】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庐山的云雾ppt课件)

(五)运用以上的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感受“瞬息万变”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理解“瞬息万变”

(1) “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

(2)那些词说明庐山云雾变化得快?

(3)课件播放庐山云雾的变化。

(4)看着大屏幕,集体背诵。

(5)这一节的末尾用了省略号,引导学生读懂后面的省略号。想想看,它还会变成什么?把你想到的用简笔画画出来,然后告诉大家。

(6)学生准备后,汇报交流。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云雾变化这么多、这么快,真是(瞬息万变)啊。“瞬息万变”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变化多端)

3.指导朗读。这是庐山云雾的一种动态美。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这一段,感受云雾的瞬息万变。(重点引导学生读好“瞬息万变、刚刚、转眼间、明明、完全、又变成了”等词语。)

4.练习背诵。师引背,生看课件背,同桌互背,全体齐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内化文本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六) 学习最后一段,感受“流连忘返”。

1.小朋友们,学到这儿,你想对庐山说些什么?

(1)指名说说对庐山的再次认识。

(2)作者也发出了感叹,谁来读一读这一节?指名读最后一节。

(3)问:“庐山的云雾很美,但你必须离开庐山了,你愿意吗?”

(4)“流连忘返” 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区分“流连”与“留恋”的用法:虽然他们都是舍不得离开的意思,但“流连”限指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留恋通常指故乡、母校、亲人等。”)齐读最后一段,看谁最舍不得离开庐山。

(5)想想什么地方也曾让你流连忘返?能用“流连往返”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吗?

篇五: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小学语文

3.课题:庐山的云雾

4.课时:1

5.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①预习生字词等

②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庐山云雾图片、视频和有关知识资料 教师课前准备:

①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庐山云雾的图片、课件、古今诗文以及有关知识资源。

二、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欣赏课件、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3.感知总分段结构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

三、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词语意思及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初步认识总分段式,以及练习写作

四、 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从课题看就能看出其视角锁定在庐山的云雾上。课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激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作者借景抒情,把对庐山云雾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出来。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

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留恋之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但对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还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在欣赏庐山云雾的图片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富于变化的特点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并且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在读中内化语言,积累背诵。

五、教学方法:

上课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庐山云雾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一些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庐山云雾的图片以及庐山视频庐山古今诗文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通过【百度搜索】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2%AE%C9%BD%B5%C4%D4%C6%CE%ED%CD%BC%C6%AC

http://wenku.baidu.com/view/e0df462cbd64783e09122b87.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5372651.html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庐山风景)【百度搜索】教师相机介绍: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的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而到了庐山,不能不看的就是那里的云雾。(板书课题)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庐山的云雾。

(二)感情朗读,精读点拨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百度搜索图片】

(1)你在图片上看到哪些景物?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从那些词语看出?学生找出有关语句。

(2)指导朗读:能通过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入这神秘的人间仙境吗?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庐山的云雾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千姿百态”。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都描写了云雾的几种姿态。

(3)观看老师出示的四种姿态云雾的图片。【百度搜索图片】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姿态的云雾,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4)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领略云雾不同的姿态吧!教师来读第一句话,每一组同学读云雾的一种姿态。边读边想,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先总起再分述)

(5)填空【多媒体展示填空】

云雾笼罩山头,它像___________;

云雾缠绕半山,它像___________;

云雾弥漫山谷,它像___________;

云雾遮挡山峰,它像

咱们试着背一背好不好,先回忆一下不同位置的云雾都是

什么样的?自己轻声试着背一背。

(6)再回顾下画面背诵。

(7)总结:看来,这美丽的云雾已经常驻在你们的心间了!学习这一段时,我们通过总起句抓住了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又通过朗读,感受到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了,让我们领略到它神秘的色彩。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是用这种先总起,再分述的方式来写的,谁找到了?

(2)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庐山的云雾还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3)全班交流。

(4)云雾的变化不仅姿态多,更神奇的是——它变化的速度还特别快!那个词说明了这个特点。

(5)快看看这云雾又变成什么了?【百度搜索课件】

【多媒体出示: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转眼间就变成了————??】

【多媒体出示:明明是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多媒体出示: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她又变成了————】

(6):就在我们一眨眼的时间,这庐山的云雾就有这么多的变化,你能再在写几句么?

(7)课件出示范句仿写

5. 学习第4自然段

(1)置身于这“千姿百态”的云雾之中,你们舍得离去吗?来到庐山的人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指导朗读:读出我们对庐山云雾由衷的赞叹,读出我们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三)总结全文,扩展延伸1. 虽然我们恋恋不舍,但我们终究要告别庐山,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我们游览庐山的感受!

2. 同学们课前搜索了有关描写庐山的诗文,能交流下么? (多媒体出示<<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百度搜索】

七、 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我在教学中有以下感悟: 一、语文课运用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能够创设情境,把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使听觉形象转化为更直接的视觉形象,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借助网络信息容量大,搜集具有简捷、方便、高效等特点,把课堂教育与相关文化、生活知识的学习相结合,拓宽了知识面,课前布置学生搜索也给学生创造了发挥的空间。二、、朗读感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本文不仅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而且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神韵,

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从中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当然,这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想象庐山云雾的不同姿态时,只局限于某部分事物的范围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充分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发挥想象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效果:回顾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从互联网上选取了大量的图片、课件等资料,展示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