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后汉书陈蕃传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2:23:36 体裁作文
后汉书陈蕃传阅读答案体裁作文

篇一: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岭东高中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 二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数 字 遗 产

眼下,QQ、MSN、电子信箱以及游戏账户下的虚拟武器装备、宝藏等,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它们也将是21世纪现代人拥有的数字财产。

人活着的时候,可以随意打开电脑,用QQ、MSN与朋友、同事聊天,用邮箱收发信件,在博客上写文章,登录账号玩游戏??可人去世后,QQ、邮箱、博客以及游戏账号里面的东西,究竟算不算遗产,能否依法继承,又该如何保护呢?

数字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是互联网在人类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快速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的背景下出现的。

对于大多数年轻的中国网民来说,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还很遥远,但在很多欧美国家,数字遗产继承已经提上日程。迄今最为著名的数字遗产案件发生在美国。一名美国士兵的家人希望得到自己阵亡儿子的电子信箱密码,以整理他的信件。但雅虎公司一直拒不提供密码,直到法院判决后才同意提供。

数字遗产纠纷也催生了一个新行业——数字遗产守护者。“遗物守护者”“财产锁定”“死亡开关”等网站就是专门用来守护数字遗产的。其方法是用户将登录信息告诉值得信任的亲戚或朋友,在用户遭遇不测之后,由亲戚、朋友登录该网站,手动激活发送电子邮件的程序,以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遗物守护者”的创立者杰瑞米?特曼说,“数字遗产,你可以不理解这事儿,但不能完全不去想。从现在开始算,我相信5年后大多数人都会将他们的‘数字遗产’列入遗嘱。”

在中国,个人账号以及相关信息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到底归谁所有,谁可以继承、谁可以进行审查和修改,在国内的网络环境中,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直到今天也没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能给出一个明确而满意的说辞。这也就造成一些网民对未来数字遗产继承上的担忧。 纵观当前网络公司提供的数字产品服务协议,如长期不使用,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会被提供服务的公司回收,电子邮箱3至6个月没登录就会被冻结然后被注销。游戏账号因为涉及“虚拟财产”,情况更加复杂。

不少法律专家认为,网络中的游戏账号、武器装备、经验值、宠物、金币具有财产属性,应当受到立法保护。即便是那些外人不会感兴趣的QQ、邮箱、博客,对于死者家属或亲友来说,也是死者留下的遗物,保留这些网上的虚拟物品,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就像死者的书信、照片等遗物一样,虽然没有财产价值,但谁能说这不是遗产,不可以被人继承呢? 不过也有法学专家认为,对这些所谓的“数字遗产”立法保护并不现实,而且没有必要。“首先,我国法律保护的财产,只是现实中的财产而不包括虚拟财产,因此也就不存在继承的问题。其次,QQ、电子信箱、游戏账号等数字财产大多具有很强的人身专属性,即往往只针对专有主人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主人离开了人世,这些数字财产的价值大多会随之消亡,也就不存在继承的问题。”

互联网已经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包括存放家庭相册、文件、信函和视频。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人世,这些“数字遗产”将如何处置呢?相信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遗产的保护问题会逐渐明朗,并最终得到解决。

(摘自2010年《百科知识》21期)

1.下列对文中“数字遗产”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对于享有其继承权的人来说,就是数字遗产。

B.QQ、MSN、电子信箱以及游戏账户下的虚拟武器装备等,都将是21世纪现代人拥有的数字遗产。

C.当一个人去世后,留在这个人的QQ、邮箱、博客以及游戏账号里面的所有东西都属于数字遗产。

D.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在中国尚未得到法律保护,在欧美国家,数字遗产的继承已得到了法律保护。

2.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人们留下的数字遗产将会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将会越来越多。

B.数字遗产直接催生了诸如“遗物守护者”“财产锁定”“死亡开关”等专门用来守护数字遗产的网站。

C.死者在网络中的游戏账号、武器装备、经验值、宠物、金币等遗物具有财产属性,又具有纪念意义。

D.在中国,把数字遗产继承列入法律保护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部分专家认为法律应保护数字遗产。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网络运营公司如果拒绝给死者的亲人提供死者的电子信箱密码或游戏密码,那么它就触犯了法律。

B.在如今互联网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的这一背景下,人们都会把自己的数字遗产列入到遗嘱之中。

C.由于我国的法律规定保护的只是现实中的财产,因而对网络中的虚拟财产的保护还缺乏法律依据。

D.可以预见,随着网络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数字遗产必将会列入我国的法律保护范畴之内。

二、古代诗文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

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后公府辟举方正,皆不就。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驳之曰:“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失和,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

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又,三署郎吏二千余人,三府掾属过限未除,但当择善而授之,简恶而去之。岂烦‘一切’之诏,以长请属之路乎!”以此忤左右,出为豫章太守。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征为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

自蕃为光禄勋,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贵,而为势家郎将所谮诉,坐免归。 .

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初,桓帝欲立所幸田贵人为皇后,蕃以田氏卑微,窦族良家,争之甚固,帝不得已,乃立窦后。及后临朝,故委用于蕃。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及其支类,多行贪虐。蕃常疾之,.

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

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与蕃相迕,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4.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郎中 任命,授职 .

B.会窦武亦有谋 会同 .

C.数出诏命 多次 .

D.坐免归 因??犯罪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谏争不合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B. 而为势家郎将所谮诉 .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C. 蕃因与窦武谋之 .

因人之力而敝之 .

D. 而群贼弭息矣 .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陈蕃品性正直的一项是( )

①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

②但当择善而授之,简恶而去之

③征为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

④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

⑤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

⑥志诛中官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蕃为政廉洁清明。青州刺史李膺以执政威严著名,下属郡县的官员惧怕他的威严 自行离官而去,只有陈蕃因清绩 被留任。

B.陈蕃爱护百姓。零陵、桂阳山贼为害,陈蕃反对派兵围剿,他认为审查贪污暴虐的官吏,任用贤能就能使盗贼自动解散。

C.陈藩崇尚节气。他多次因直言进谏、公平执政而遭贬谪。永康元年,他写信痛斥明哲保身的尚书们,使他们惶恐地上朝办公。

D.窦太后临朝时,宦官乱政。陈蕃同大将军窦武合谋诛灭宦官,但事情泄露,太后下诏命令曹节杀死窦武,陈蕃也被逮捕杀害。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3分)

译文:

(2) 于义不足,焉得仁乎!(3分)

译文:

(3)蕃以田氏卑微,窦族良家,争之甚固,帝不得已,乃立窦后。(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9~10题。

武侯庙

佚名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慙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慙”同“惭”)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将《武侯庙》的颈联和《蜀相》的颔联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在写景抒情方面各有什么特点?(5分)

10.这两首诗同为写诸葛亮的诗作,试结合诗句分析二诗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5分)

(1)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2)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其二))

(4)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___________________,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8)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9)______________,乾坤日月浮。(《登岳阳楼》)

(10)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1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1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13)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8分)

闲雨轻敲鱼鳞瓦

钱续坤

① 难得一次回乡省亲,不想秋雨一直连绵,白天出去走走倒还可以,夜晚根本不便串门,只好呆在家中与母亲杂七杂八地拉着家常。许是兴奋了些,竟然到了子夜时分还辗转反侧,于是坐起披衣,斜靠床头,用一双聪灵的耳朵,去聆听窗外那淅沥的絮语,去感应檐下那滴答的和鸣。

②这样的情景已是多年没有经历,记忆中的趣闻乐事甚至都快淡忘,但是母亲在我儿时所说的一个比喻始终萦系于怀:“瓦是房子的眼皮,雨是屋檐的泪水。”遗憾的是,略知文墨的母亲并不会写诗,“眼皮”与“泪水”的意象在这里巧夺天工,可能是她观察生活最原始最质朴的反映;然而也正是这两个喻体,诱使我无数次地抬起大大的脑袋,关注着那些像弯弓又像括号的鱼鳞瓦,那些像新月又像蛾眉的鱼鳞瓦。

③鱼鳞瓦是广布于民间最本真也最易被人们忘却的先知,是泥土的另一种形态,是大地的精魂,也是贴近人类头顶最矮的天穹。它是天地之间无数隐秘的收藏者和拥有者———它收藏过煦暖的阳光,如水的月光,柔和的灯光,也收藏过雨的裸足,雾的轻纱,雪的羽毛;更多的时候,它收藏着大面积的黑夜和黑夜的翅膀———梦幻,所以诗人巴音博罗说,瓦是“房屋的外套,梦幻的布衣”。这两个意象显然更为奇崛,不过细细地品味,我蓦地感觉心头氤氲着一片浓浓的乡愁,挥之不去,隽永悠绵。

④从小就在鱼鳞瓦下长大,梅雨季节总喜欢贴着窄小的窗棂,看银线穿针,听雨落叮咚;有时也翘首对面的屋檐,望水花四溅,听瓦楞摩挲??所有的影像幻化成一幅情景交融的画, 所有的声音混合成一支有始无终的曲,催我昏昏然小睡,也使我戚戚然惊醒。母亲的家务活终于忙完了,她轻轻地一声招呼,我们弟兄就雀跃般地聚拢过去,或缠她讲孤魂鬼怪,或听她教拼音汉字,或跟她吟民歌小调??其情融融、其乐陶陶的场景,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胸荡层云,心生涟漪。但是今夜,母亲已经酣然入睡,她细微的鼾声与喁喁的秋雨合着共同的节 拍,如同儿时吟哦的摇篮曲,这叫我如何去惊扰她幸福的美梦。可我还是无法入眠,索性蹑

手蹑脚地从床上爬了起来,静静地伫立于窗前,沉浸在自己无边的闲思遐想之中??

篇二:《后汉书·范滂传》阅读

《后汉书·范滂传》阅读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

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滂执公仪诣蕃

执:施行

B.

请署功曹

署:代理

C.

滂后事释 释:释放

D.

滂死则祸弭

弭:消除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滂憎恨邪恶的一组是(3分)

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滂怀恨,弃官而去 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滂在职,严整疾恶 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后汉书陈蕃传阅读答案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

范滂因为弹劾的人数非常多,受到了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果检举的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的人,甘愿接受死刑。

C.

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二十余人,而且曾在休息的时候拒绝召见为乡里人所鄙弃的外甥李颂。

D.

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5分)

(2)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5分)

4.C(释:解决。)

5.D(说明守令的胆怯和有自知之明,也能从侧面反映范滂的憎恨邪恶。说明范滂深谙世道。表明范滂不愿和落入俗套的人共事。)

6.C(文中“寝而不召”的意思是“范滂把宗资用李颂为吏这件事压下去了,不召见李颂”。)

7.(10分)

(1)现在成全了范滂辞官的好名声,恐怕会自己招来不好的议论吧。(“成”、“去就”、“得无”每处1分,整体句意2分。)

(2)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再追求长寿,这二者能同时得到吗?(“既”、“令”、“寿考”每处1分,整体句意2分。)

篇三:文言助读1-10(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测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范仲淹有志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 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 粥不充,日昃始食,遂 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1、解释加点字

孤( )之( )或( )辄( ) 沃( )昃( )

2、六经是指 六部经典著作。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 》中的名言,他认为理想的心态是 。

4、与“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中“适”意义相同的是( )

A、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B、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C、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

D、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5、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是( )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

D、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6、翻译句子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答案:

1.年幼丧父;到;有时;总是,往往;洗;日偏西

2. 《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3.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D

5. B

6.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二)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后汉书·陈蕃传》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候( )孺子( )清( )奇( )

2.翻译下列句子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3.你如何看待“扫天下”与“事一室”的关系?

答案:

1.拜访;小伙子;使??澄清,使动用法;认为他与众不同,形容词作意动用法

2. 大丈夫处在世上,应当使天下世道澄清,哪里能(局限于)整理一间房呢?

3.参考:一种认为扫天下和扫一屋完全不相干。人的精力有限,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如果把精力都放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则很难在重要的事情上有所作为。

也有另一种说法,“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明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只说空话

(三)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后汉书·班超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8分)

①不修.细节( ) ②不耻.劳辱( )③涉.猎.书传( ) ④诣校书郎( ) ⑤ 辍( )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3分)

②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3分)

3.用一个四字成语来概括本文的主旨 (3分)

答案:

1.重视,讲究;以??为耻,意动用法;广泛阅读;到??去;停止

2.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给官府雇佣抄书挣钱来养家。

仍然应当效仿傅介子和张骞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来获取封侯。

3.投笔从戎

(四)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què),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送书·宗悫传》

1.解释下列词语

拒:( )贼( )披散:( )

并:( )素:( )任气:( )

称:( )

2.下列句子与“不为乡曲所称”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不能容于远近

B.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D. 士人并以文艺为业

3.翻译下列句子

1) 叔父炳,高尚不仕

2) 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答案:

1.抵御,抵抗;强盗;分散,此指逃散;都;一向;放任义气;称赞

2. D

3.他的叔父是宗炳,此人志趣高尚学识渊博但不肯做官。

当时宗悫年纪才14岁,却挺身而出抵御强盗,十几个强盗都(被打得)四下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

(五)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今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阻,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选自《资治通鉴》)

1、解释加点字

蹴( )恶( )因( )诚( ) 廪( )楫( )济( )屯( )

2、《资治通鉴》是 代史学家 编订而成的一部 体史书。

3、与“左丞相以为军谘祭洒”一句句式相同的是( )

A、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C、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D、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4、后人常用“闻鸡起舞”来比喻发奋努力的举动,类似的成语还有□□□□、□□□□等(写出两个)

5、翻译句子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答案:1.轻易的举动/不吉祥/于是/如果/官方供给的粮食/船桨/渡/驻扎。

2.宋,司马光,编年体。

3.C

4.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5.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发誓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

(六)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吏。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右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尤工作马 工( ) .

(2)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遣( ) .

(3)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笔( ) .

2.下列句中朗读停顿的划分有误一项是( )

A.本/李伯时家/小吏 B.使/图/所掳妇人

C.而/广平生实/用左手 D.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

(2)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4.对文中“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己不如李伯时水平高,羞于作画。

B.他只擅长画马,不擅长画人物。

C.他同情深陷贼手的妇女。

D.他不肯屈从金兵的威胁。

答案:

1.⑴擅长 ⑵遣送、打发 (3)手笔,此指作品

2. C(“实”后不应断开,应放到“实”前)

3.(1)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常常让他侍奉在旁边,时间长了他也就爱好作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能够以假乱真。(关键字“每”“侍”“工”“几”)

(2)(金兵)用刀子威胁,(赵广)不顺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了。(关键字“以”“遣”“去”,状语后置)

4. D(其他项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七)苏武牧羊北海边

律知武终不可胁,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

(选自《汉书·苏武传》)

1、解释加点字

幽( )啮( )

绝( )去( )杖( )

2、《汉书》是二十四史前四史之一,其余三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书》作者为______________。

3、与“单于愈益欲降之”中“降”用法不同的是( )

A、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B、 宁许以负秦曲

C、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与“天雨雪”中“雨”用法相同的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不耻劳辱 D、勤知其有清世志

5、翻译句子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答案:1.囚禁,紧闭。/吃,嚼/断绝/藏/拄着。

2.史记,后汉书,三国志;班固。

3.D。4.A.

5.匈奴认为他是神。于是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无人的地方,使他放羊,公羊生下小羊才能回来。

(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

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选自《史记》)

1.解释加点字

尝( ) 佣( ) 辍( ) 之( ) 苟( ) 相( )

2.文化常识

(1)《史记》作者为( ),字( ),( )人。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 )到( )长达( )年的历史,全书共( )篇,包括( )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鲁迅称它是( )。

3.翻译下列句子。

(1)苟富贵,勿相忘。

(2)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4.鸿鹄指( ),比喻( )。

燕雀指( ),比喻( )。

答案:

1.曾经;被雇佣;停止;到;如果;表称谓,偏指一方。

2.(1)司马迁;子长;西汉 (2)纪传体通史;黄帝,汉武帝,3000,130,12,30,

篇四: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及答案:第六章

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

精品赏读

11.愚公移山

⊙收获平台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指通豫南________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_________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_________ 以残年余力___________ ..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愚公移山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侧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艰难?

答:

三、你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河曲智曲亡以应”中的“亡以应”的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替代________________。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何苦而不平?”这是愚公反驳河曲智叟的话,请你谈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答:

*3. 对于愚公移山的打算,愚公妻子和智叟都提出同样的疑问。但两人的语气有什么不同?愚公对两人的态度又有何不同?

①其妻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一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臵土石?”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答:

⊙发展空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蕃立志

蕃(指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古代行政区域单位)薛勤来候(拜访)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选自《后汉书〃陈蕃传》)

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答:

参答:陈蕃认为大丈夫活在世上,要立志治理天下,怎么顾得上打扫自己的房子呢?

2、读了此文,你有何感想?

答:

3、本文对陈蕃的抱负持肯定态度,但又有人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此,你有何看法?为什么?

答:

*4、、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人少有大志,你能否再举出一两个事例子呢? 答:

⊙轻松一刻

愚公移山新编

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老汉愚公的家就在大山脚下。愚公的历代祖先都面山而住,他们拥有上百亩山坡地,休养生息。日子就这样静静地流逝着。一天,愚公忽然冒出一个想法:他们外出受到大山的阻隔,进出总要绕道而行,很不方便,于是第二天就召集全家人商量:“我要和你们竭尽全力来开通一条直达豫南、通往汉水南面的路,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全家人听了愚公的话,都十分惊讶,他们表示坚决反对,愚公的太太说:死老头子,你疯了,凭你的力量,就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也没法挖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傻小子想把月亮当球踢,没门。”

愚公听了太太的话,勃然大怒道:“这个家我是家长,我说了算,我说挖山就挖山,谁要是不挖那就是懦夫,是保守派。”愚公的太太一看拗不过愚公,一气之下,带着小孙子就回娘家了,走时声称:只要愚公不停止挖山,她就不回来。

愚公带着几个儿子,开始不停地挖山。正当他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河曲智叟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把大山当成什么了?想搬走就搬走,那是痴心妄想,弄不好,大山一发怒,就叫你们死无葬身之地”。愚公听了这些话,十分气恼,他说,你难道不懂人定胜天的道理吗?人能够胜天,当然就能够胜山,我愚公定能改天换地。智叟摇了摇头,面带苦笑,无奈地走了,走了很远,还听愚公高喊:胆大胜天,必能如愿。智叟你这个胆小鬼,赶快走吧,走得越远越好。愚公等人挖山一年后,造成了水土流失,汛期一到,愚公的一百多亩田都被滚滚而来的山洪冲得面目全非,颗粒无收,现实的教训使愚公的儿子们更加认识到挖山的愚蠢,于是纷纷向愚公提意见,强烈要求停止挖山工程。愚公说:百年大计岂能半途而废,与山斗其乐无穷,这挖山工程,决不能停止,不服从命令者,将用家法严加处罚。于是挖山工程继续进行下去,愚公一家人只能靠上年余粮度日。

挖山两年后,水土流失更加严重了,眼看汛期到了,智叟来到愚公家,劝愚公说:你家

的房子有被山洪冲走的危险,你们趁山洪还没来,赶快搬走吧。愚公没有听取智叟的意见,认为那是危言耸听。

不久,正如智叟所料,一次下大雨,山洪爆发,由于愚公挖山破坏了大量树木,挖走了大量土石,使洪水失去了天然屏障,一泻而下,直奔愚公的房子,愚公没有做好避洪的准备,于是愚公一家人连同房子一同被洪水吞没了。

话说愚公的太太带着孙子回了娘家,不过她一直惦记着愚公父子。这年夏天,她听说北山发了洪水,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于是她赶紧带着孙子回到北山看个究竟,发现自己家的房子已被洪水夷为平地。在山岗上,出现几座新坟,据说是乡亲们找到了愚公父子的尸体,动手将他们的遗体掩埋了。愚公太太跪在愚公坟前,百感交集,泪如雨下,她哭道:愚公你好糊涂呀,好好的家,全叫你蛮干给毁了??

(转自www.cqn.com.cn 作者牟丕志)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收获平台

一、积累与运用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家,_________家,是___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画横线字的意思。 苦其心志_________ 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 入则元法家拂士___________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标出两处即可)

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二、文中第1段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一个事例。

答:

*三、读过本文,使人不由想起这样一些格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来纨绔少伟男。(写出上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得梅花扑鼻香。(写出上句)

宝剑锋自磨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下句)

*四.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发展空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已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给下列画横线字注音并释义。

(1)啖粥而读 音:_____________ 义 :______________

(2)辄以水沃面 音:_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___

(3)食不给 音:_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能体现范仲淹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选一个角度,谈谈对范仲淹的认识。

答:

⊙轻松一刻

新孟母三迁

自孟子的父亲去世后,孟母带着幼小的孟子住在临街的破旧小阁楼里艰难度日。弹指一挥间,世事已万千。有一天,孟母赫然发现自家四周不知从何时起耸立起一幢幢装饰各异的楼房。霓虹灯闪烁处,一块块“夜总会”、“桑拿”、“洗脚屋”、“发廊”的牌子煞是醒目。

“娘,啥叫夜总会呀?”孟子稚气的问。

“小孩子别管这么多。”孟母忧心忡忡地看着从家门前经过的红男绿女,叹了口气说,“反正不会是正经地方。”

打这以后,孟母常常不让孟子出去玩。但从私塾放学回来的孟子有时忍不住会在发廊洗脚屋之类的地方探头探脑,孟母见了不禁头痛,继而发愁。

“不行,跟这些人作邻居,孩子的道德可忧??看来,非搬家不可!”

说搬就搬。一星期后,孟母带着孩子搬到了市郊。这里是有名的学村,许多名校都建在附近,而且绿树环绕,空气清新,少了嘈杂,多了清净。孟母很满意:“这下孩子可以安心地读书写字了。”

但一段时间后,孟母发现了一点异常情况:孟子常常向她要钱,问他干什么用,孟子支支吾吾地说是买伊利雪糕吃。可是这孩子自小肠胃不好,以前也从来不吃雪糕冰棒什么的呀!

这一天,孟母偷偷的跟在孟子后面。这一跟不要紧,她发现孟子攥着她给的钱,嘴里唱着“小麽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径直走到不远处的一家游戏厅。那里,一个满脸堆笑的中年人正在对孟子说:“我说嘛,你娘的钱不就是你的钱?拿一两块来打电玩,毛毛雨啦!”

孟母如被雷击,差点昏倒在地。

晚上,孟母让孟子“吃了”一次“笋丝炒肉”,直打得小孟子哭爹喊娘。

打完了,孟母痛心疾首的说:“孩子,娘可是为了你好。你要记住:学好人,做好人,跟着老虎学咬人!”

孟子很惭愧:“娘,我再也不敢了??要不,咱们再搬家吧?”

孟母呆了半晌,说:“搬家?往哪儿搬?现在值得作邻居的人可不多?”

过了几天,孟母翻看报纸,突然一拍大腿:“有了!”她高兴的叫来孟子,说:“孩子,这下我们可以搬到一个地方去,跟他作邻居!”

“他是谁呀?”孟子问。

孟母晃了晃报纸:“报上登了则消息,说范蠡先生被评为纳税明星了。范蠡先生你不是也知道吗?他和西施姑娘是做大生意的,但是他们每年总是自觉纳税,从不隐瞒、拖欠;赚了大钱又能自觉向国家纳税,他们肯定是个正直高尚的好人!而且他们还经常向希望工程捐款呢。冲着这些,我们也要跟他做邻居去!”

三个月后,在著名企业家范蠡的住宅旁,孟母带着孟子快快乐乐地住进一套新房。 有一天,有位亲戚问孟母:“在这边买房子花了不少钱吧?”

孟母说:“是啊,花了十一万呢!”

亲戚吃了一惊:“这可太贵了!”

孟母笑咪咪的说:“不贵不贵。这一万元是买房子的,十万元是买邻居的!”

(转贴自http://bbs.gamezj.com)

孟母三迁

罗 西

孟家的老房拆了,孟母决定用搬迁费购买一套新房子。

看过九十多个广告,参加了七十多个房展会,孟母相中了郊区的一套TOWNHOUSE,“比邻山水,绿色人文”,只不过是期房,好在一年很快过去了。孟母兴冲冲地去看,却被吓了一跳:比邻山水,原来就是楼在山脚下,野蛇山猫在一楼安家,一股泉水从排水管徐徐而下,便利的交通是五十米外的飞机场,学校倒是如广告所说,近在咫尺,举目可见,但要仰视――在对面的山峰下,孟子每天上小学,需要走三个小时的盘山道。无奈之下,孟母交了违约金,退了房子。

经人介绍,孟母又看中了紧邻CBD的一套现房公寓,交通、采购、医疗一应俱全,是“成熟的葡萄,等着成功人士采摘”,葡萄成熟了,价格自然不菲,交了订金的第二天,售楼小姐便发来通知:物业费上调50%,停车不能免费,保安费各户均摊,还增加了植树费、电灯维修费??

孟母自忖孟子要成为这样的成功人士还要好些年,这样住进去,恐怕连葡萄也吃不起了!孟子快中考了,只吃葡萄是万万顶不住的??

搬迁费已所剩无几,孟母决定通过中介购一处二手房,佣金一交,合适的房子很快就有了,位置、交通、价格自不必说,难得的是周围是大学区,孟子上名牌大学的信念暗中又多了几分,孟母十分满意,当下交钱搬了进去,谁知三天后,有人声称是房主,要撵他们走,再找中介,自然是人去楼空??好在孟子快上大学了。

孟子后来考上了大学的建筑系,毕业论文是关于房地产的,他提出了“购房置屋乃人生大任,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深得业内人士称赞,孟子承接的第一项设计便被命名为“天降大任——后古典主义的灵魂概念空间”。

(选自《南宁日报》 2004年10月27日)

比较感悟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收获平台

一、解释下面画横线的词

1.其状如乌___________ 2.以堙于东海______________

3.夸父与日逐走_____________ 4.弃其杖,化为邓林______________

二、《精卫填海》中,精卫为何要填海?《夸父逐日》中“弃其杖 ,化为邓林”表现了夸父一种什么精神?

篇五:后汉书

后汉书·陈蕃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

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遭遇母亲丧事。丁忧----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源于汉代。宋代,由太常礼院掌其事,凡官员有父母丧,须报请解官,承重孙如父已先亡,也须解官,服满后起复。夺情则另有规定。后世大体相同。清代规定,匿丧不报者,革职。丁艰——居丧也叫“丁忧”、“丁艰”,又叫“守孝”,是对父母孝心的最好体现,也是对儿女是否孝顺的考验。按照古礼,丁忧三年期间不能外出做官应酬,也不能住在家里,而要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栅子,“晓苫枕砖”,即睡草席,枕砖头块,要粗茶淡饭不喝酒,未与型妄同房,不叫丝弦音乐,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丁忧的社会基础是“孝”,为什么孝,因为小孩初生,三年不离母仔,时刻都要父母护料,因此父母亡故后,儿子也应还报三年,但居丧时候也有些权变的,《礼记·曲礼》明确规定说:“居皮之礼,头衬创则冰,身有病则治,有疾则饮酒食肉, 疚止复初”,就是说一是有病,二是年老的。此外碰到国与家发生冲突,要家礼服从国事,孝子可出来为国效力。丁内艰——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丁外艰——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弃官行丧。服阕(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弃官。投,弃。传,符信)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下属郡县)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缪,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特为置一榻,去则县(通“悬”)之。

大将军梁冀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欺诈,用欺诈的手段)求谒,蕃怒,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杀之,坐(获罪)左转(降官,贬职,相当于“左迁”)修武令。零陵山贼为害,公卿议讨之。蕃曰:“更选清贤之人,而群贼弭息(mǐ xī ,平息,止息,消除)矣。”以此忤(抵触,触犯,不顺从)左右。

时封赏逾制,蕃乃上疏:“高祖之约,非功臣不侯(用做动词,

封侯),诚欲陛下从是而止。”帝颇纳其言。

延熹八年,小黄门赵津、南阳张汜等犯法,二郡太守刘质、成瑨考案(亦作“考按”, 拷问审讯)其罪,虽经赦令,而并竟考(拷问到底,竟,最终)杀之。宦官怨恚(yuàn huì,怨恨。恚,怨恨,愤怒),有司承旨,遂奏质、瑨罪当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的一种刑法)。蕃上疏曰:“原(推究。宋· 沈括《梦溪笔谈》:“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为巨石岿然挺立耳。”)其诚心,在乎去恶。”宦官由此疾(痛恨。《续资治通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蕃弥甚。

九年,李膺等下狱,蕃因上疏极谏曰:“今陛下临政,先诛忠贤。”帝讳其言切(激切),托(假托,借口)以蕃辟召(也叫征辟,是中国汉代选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人才作为官吏。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人才作为幕僚)非其人(不是合适的人选),遂策免(帝王以策书免官。《汉书·孔光传》:“后数月遂策免光 。”)之。

永康元年,帝崩(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诸尚书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后汉书·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灵帝即位,封蕃高阳乡侯,蕃固让,竟不受封。初,桓帝欲立田贵人为皇后,蕃以窦族良家,争之甚固,乃立窦后。及后(指窦太后)临朝,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征用名贤,共参政事。中常侍曹节等谄事(chǎn shì,逢迎侍奉)太后,蕃常疾之,上疏曰:“曹节等并乱天下,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被诬蔑而受伤、受害)。”因与窦武谋之。事泄,曾节等矫诏(jiǎozhào,假托或假传的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令。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诛武等,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 (节选自《后汉书·卷九十六·列传第五十六·陈蕃传》)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 阕:停止。

B.考案其罪 案:审问。

C.原其诚心 原:推究。

D.竟不受封 竟:竟然。

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陈蕃耿直敢言的一组是(3分) ①有所请托,不得通 ②更选清贤之人,而群贼弭息矣 ③诚欲陛下从是而止

④今陛下临政,先诛忠贤 ⑤宦官由此疾蕃弥甚 ⑥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蕃正直廉洁。做别驾从事时直言进谏,与周景意见不合弃官而去;别的官员畏惧李膺治政严明而辞官,陈蕃却以清廉留任。

B.陈蕃礼贤下士。周璎品行高洁,拒绝为官,陈蕃把他请来,以礼相待,特意为他设置一榻,周璎走后就收起,终于感动了周璆。

C.陈蕃嫉恶如仇。他为受宦官忌恨的刘质、成堵辩解,上疏指责中常侍曹节,与大将军窦武密议锄奸,最后被宦官杀害。

D.陈蕃勇于任事。桓帝想立田贵人为皇后,他坚持反对;桓帝驾崩,尚书们称病不朝,他写信责问后,尚书们到职做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2)帝讳其言切,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免之。

【参考答案】

4.D(竟:最终)

5.D(①表现的是他的不畏权贵②是陈蕃的看法⑤是宦官忌恨)

6.B(“终于感动了周璆”分析有误)

7. (1)使者用欺诈的方法求得拜见,陈蕃很生气,用竹板打死了他,陈蕃因犯罪被贬为修武县令。(大意2分,“谒”,“笞”,“坐”各1分)

(2)桓帝避忌陈蕃言语激切,借口陈蕃辟举选用的人才不称职,于是下文书 免除了他的官职。(大意2分,“讳”,“托”,“策”各1分)

【参考译文】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

最初,在郡里做官,被推举为孝廉,担任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刺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劝谏意见不一,弃符(即弃官)离去。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被任命为议郎,再升为乐安太守。这时,李膺任青州刺史,治政很有威名。下属郡县听了消息的,都自己要求离去,陈蕃因为政绩清廉,一个人留下来。郡人周趚,洁身自爱,前后郡守招请,不肯去。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特别为他安一张床,周趚走了,就把床悬起来。

大将军梁冀派人送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使者用欺诈的方法求得拜见,陈蕃很生气,用竹板打死了他,陈蕃因犯罪被贬为修武县令。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研究要派军队去打。陈蕃上疏辨驳,说“:另选清正贤明、廉洁奉公的人去,盗贼自然可以平息啊!”因这个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

当时封爵赏赐超过制度,陈蕃于是上疏劝谏说“:汉高祖约法,不是功臣不得封侯,衷心希望皇上到此为止。”桓帝采纳了他不少意见。

延熹八年,小黄门赵津、南阳张汜等人犯法,二郡太守刘质、成瑨考察审问他们的罪行,虽然得到赦令,但最终还是拷问处死了他们。宦官怨恨,主管官吏按照旨意,于是上奏刘质、成瑨应当被当众处死。陈蕃上疏说:“推求他们的真正意图,在于除去恶人。”宦官因此更加痛恨陈蕃。

延熹九年,李膺等人被关进监狱。陈蕃因而上书极力劝谏说:“现在您执掌大政,先杀害贤明忠诚的大臣。”桓帝避忌陈蕃言语激切,借口陈蕃辟举选用的人才不称职,于是下文书 免除了他的官职。

永康元年,桓帝去世,众尚书都假称有病不上朝办事。陈蕃写信责备他们,各位尚书惶恐惭愧,都去朝廷做事。

灵帝即皇位后,封陈蕃为高乡侯,陈蕃坚决辞让,最终不接受封赏。起先,桓帝想立宠爱的田贵人为皇后,陈蕃认为窦氏是良家大族,非常坚决地和皇帝争论,于是桓帝不得已立窦氏为皇后。等到窦太后执掌朝政后,陈蕃和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征用名流贤士,共同参与政事。中常侍曹节等人逢迎侍奉太后,陈蕃非常厌恶他们。上疏说:“曹节等人扰乱天下,追随他们的升官,反对他们的就受到诬陷。”就与窦武谋划这件事。事情泄露后,曹节等人假传圣旨杀了窦武等人,

于是命令逮捕陈蕃,当天就杀害了他。

桓帝、灵帝时期,像陈蕃这类人,认为逃离尘世是不义的行为,所以多次遭到罢免,仍然不肯离开朝廷。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