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0:20:00 体裁作文
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体裁作文

篇一: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城之旅

南苑小学五三班 李超然

为了增强国防教育,今天我们小记者来到了东风航天城,东风航天城也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以北的戈壁滩上,海拔1000米,(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干旱少雨,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每年约有300天科进行发射试验。

我们首先来到了基地博物馆,博物馆里有许多火箭和导弹模型。还有“东风2号”导弹发射失败的碎片,里面还有当时战士留下来的文件、笔记,还记录着一些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两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有一次因为试验引起了一场大火,一位战士为了抢救试验器材,只身扑进火海,当他拿着抢救出来的宝贵的器材跑出火海20多米后晕倒了,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第二个故事是讲一位战士和他的同伴去寻找残余的弹片,他们在干燥炙热的沙漠里走了很久很久??水快喝完了,一个战士为了让战友活下去,把仅剩的一点水留给了战友,只身冲向荒漠,最后饥渴而死,因为没找到他的尸体,墓地里面只有他的衣物。看着这些故事,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多么可爱的战士啊!他们都还那么年轻??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火箭发射塔。发射塔总高120米,有2300吨

重。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以来,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十个第一:1960年11月5日,这里成功发射了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地地导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导弹核武器也在这里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1981年8月,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在这里发射成功。1999年至2002年中国的4艘无人飞船从这里发射成功。2003年10月成功发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太空。2008年9月,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州七号发射成功,三名航天员翟志钢、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并且完成了在太空行走的壮举!

在世界众多发射场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苏联特科努尔发射中心、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都能发射载人航天器。看着这一组组数据,能不让人心潮澎湃吗?此时,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骄傲,多么自豪啊!

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我国航天事业的缔造者聂荣臻元帅,还有300多名为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望着这一排排整齐的墓碑,我们不由自主地拿起洁白的布擦了起来??聂荣臻爷爷:请您放心吧!我们的国家必将跻身于世界强国之

列!请您们安息吧!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请您们接受我们少先队员敬献的鲜花!我现在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要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尽一份力量!

篇二:六、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感想

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感想

刘韦华 北关小学 5月3日下午交稿

2009年5月1日,酒泉市小记者协会举行了一次新中国成立6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早晨7点开营仪式后我们坐上了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车。到了目的地后我们先参观了“东风场史展览馆”。展览馆的墙上挂满历次卫星发射的图片,中间还放着风个火箭模型。通过讲解员阿姨的讲解,我了解到了许多知识,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全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组建以来,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等。

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问天阁”、“飞船发射场”和“东风烈士陵园”。在“东风烈士陵园”我们35名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持黄菊花去世的战士们扫了墓。在他们的碑文中,写下了他们生来的故事。我看了其中的几个,很令人感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但学到了一些新知识,还明白了祖国强大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意义。

篇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甘肃 ○ 苏延清

承载着从我国第一颗“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升天到 “神舟”7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累计发射41颗卫星、4艘无人飞船和3艘载人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自1958年创建以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骄人成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究竟位于甘肃还是内蒙,对多数国人来说是一个模糊的地域常识。笔者发现,近几年的一些新闻媒体中不时的出现“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错误的报道,而作为夲属十分严谨的各地中考地理试题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对同学们正确掌握这一地域常识产生了诸多误导。

一.卫星发射中心的地理位置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并非在甘肃省,更不在酒泉境内。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的额济纳旗境内,地处酒泉市东北方向210千米外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其地理坐为(40°58′N, 100°17′E)。

二. 卫星发射中心的命名由来

当时以“酒泉”命名,大致有三中说法:一、是为了保密。1958年“中心”开创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处在特殊时期,保密问题至关重 1

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打出“阿拉善基地”或“额济纳基地”的旗号来的。二、是我国命名航天发射基地的基本原则是以“中心”附近最大的城市来命名。酒泉卫星发射场地处茫漠戈壁,很难选一个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且是历史上的名城。

三、是1969年8月,额济纳旗曾由内蒙古划归甘肃酒泉地区管辖十年,1979年7月国家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时恢复了原区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自然重回内蒙古阿拉善的额济纳旗。由于十年区划的影响,和后来我国航天事业的名震中外的影响,使得有关方面对“酒泉中心”的观念愈加难改。特别是近几年来,甘肃的酒泉市也因此获得了不菲的“航天旅游”收入。

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理概况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基地,基地海拔1000米,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该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稀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为航天发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相关链接】

我国的四大卫星发射中心

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各种近地轨道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飞船)的发射任务. 2

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因成功发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澳星”等国际卫星而声名大振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1970年开始建设的第二座航天城。它座落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是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理想“窗口”。

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1988年9月7日,由于“长征四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初露锋芒。它座落在山西省太原东北的塞上高原,发射阵地群山环抱、地势高峻。适宜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能满足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的卫星发射需要。

4.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位于海南省文昌市 ,预计于2014年投入使用。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将运至这里,有望发射月球车、空间站。在海南建设发射场,可利用纬度低的优势,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延长卫星使用寿命,效费比高,有利于提高我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促进国际合作和扩大对外航天发射服务。

【参考】有关网站提供的文字和地图资料.

通讯地址: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邮编:743000

联系电话:13993289084

3

篇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 射试验基地,地理位置是在甘肃省酒泉境内,是测试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火箭导弹的主要基地,基地并负有残骸回收、航天员应急救生等任务,截至2005年10月,中国发射了约50颗人造卫星,其中37颗在酒泉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始建于1958年,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及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西北边缘,其中基地的核心区东风航天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巴音宝格德山下,最早地址在宝日乌拉,1958年为了国防建设,额济纳蒙古牧民近1386人和500多户,迁往额济纳古日乃和马鬃山地区,为国防建设做出了伟大贡献。该地区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每年约有300天可以进行发射试验。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经成为单独的军事禁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各种型号运载火箭和探空气象火箭的综合发射场,拥有完整、可靠的发射设施,能发射较大倾角的中、低轨道卫星。中心自1958年创建以来,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过骄人的十个第一: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起;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空;1980年5月18日,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在这里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随后还有第一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第一艘载人飞船,都从这里顺利升空……至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地发射了21颗科学试验卫星,其中,这里发射的8颗可收回卫星,成功率达100%。

这里,成功发射了49颗卫星、8艘神舟飞船﹑1艘天宫空间实验室,相继将6位航天员安全顺利送往太空;这里,奇迹般走出了34位将军;这里,是世界三大航天发射场之一。

目前,对国内游客开放的景点有:卫星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长征二号火箭、测试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场史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东风水库、额济纳沙漠胡杨林等。中心有二星级标准的东风宾馆可供游客下榻。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在戈壁沙漠的绿洲上,西依山,东临河,是当年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传亲自挑选的一块风水宝地。建于1958年10月20日的酒泉东风航天城是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火箭和卫星发射中心。它位于荒无人烟的额济纳巴丹吉林沙漠西北边缘,距离这里最近的酒泉市区240公里。当时以“酒泉”命名,一是因为当时各国导弹卫星发射场起名时均避开真实地址,二是发射场地处茫漠戈壁,很难选一个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且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城市。另外,1969年阿拉善盟曾划离内蒙古自治区辖区,其中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酒泉市辖区,到1979年阿拉善盟包括额济纳旗又恢复为内蒙古自治区辖区。196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元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导弹核武器试验时,曾饱含深情地说过:“额济纳旗各族人民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回报他们。”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篇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本文由hxl850902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最大的航天发射场 ——中国最大的航天发射场 工程总投资: 工程总投资:— 工程期限: ——至今 工程期限:1958 年——至今

高达 100 米的发射塔,相当于三十多层楼高,塔内安装有防爆电梯、航天员逃逸滑道等先进 设施,塔顶有重型吊车、避雷针,塔底建有双向导流槽,全塔总重约 2500 吨。

从一个最保密的地方,到世界闻名的现代航天城, 从一个最保密的地方,到世界闻名的现代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演绎了中华民族 航天城 走向世界前沿的最精彩片断。它已经成为外部世界观察和感受中国力量的重要脉搏。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第五个制造出原子弹的国家,“两弹一星” 成为奠定中国国际地位的基础之一,酒泉基地功不可没。 1958 年自朝鲜回国的二十兵团近十万建设大军悄然进入这片土地拉开基地工程建设帷幕, 在半个世纪的岁月里,这里演绎着一幕幕平凡、壮烈、辉煌的故事,1992 年聂荣臻元帅的 部分骨灰被安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 周围栽上了沙漠特有的胡杨林, 从元帅到 士兵 600 多位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过贡献的英灵长眠于此。

东风航天城

基地概况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又称“东风航天城”,位于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距甘肃省酒泉 市 280 公里。 从沙漠中的鼎新军用机场到发射中心, 乘汽车在沙漠公路上再行驶 80 公里后, 就看见酒泉卫星中心像海市蜃楼一般出现在棕色荒原上。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第一座航天发射场, 前身是一个导弹实验靶场。 1958 年 2 月 25 日, 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军委有关选择导弹试验靶场的报告。1958 年 10 月 20 日,发射场开始 建设。苏联曾派出技术专家帮助中国进行导弹靶场的设计,1960 年年初,靶场建设基本完 成,而最初的导弹也是由苏联提供的。数月后,中苏交恶后,苏联专家很快撤出。1960 年 9 月 10 日,就在外援专家撤走的第 17 天,酒泉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

1960 年底,聂荣臻元帅在基地视察。前排从左至右:聂荣臻、孙继先、栗在山 建设过程

1958 年 2 月 2 日,空某军政委栗在山将军突然接到空军干部部部长朱虚之的电话,让 他马上到北京,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要同他谈话。栗在山立即赶到北京,和朱虚之一起来到 肖华家里。肖华对栗在山说:"我们国家要发展尖端武器,准备筹建个导弹靶场(即导弹试 验基地) 陈锡联、 。 孙继先同苏联专家在大西北选了个点, 军委决定让你到这个靶场当政委, 同孙继先一起负责靶场的筹建。 "栗在山虽然连导弹是什么样都没见过, 但他深感责任重大。 栗在山见到孙继先后,孙继先开玩笑说:"欢迎党代表的到来。万事开头难,你来了就 好了,现在一大堆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两人交换意见后,决定先选调领导干部,把 靶场的领导班子组建起来。就这样,先后调来了李福泽、林毅、徐明、曾凡有、张雷平等同 志。 1958年2月25日, 经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批准, 我国第一个陆上导弹试验靶场选 定在地处西北戈壁的额济纳旗的青山头地区。 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立即带领工程勘察队奔赴戈壁滩, 进行点号布局和铁路、 公路走向 的定点及工程勘察。 为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中央军委决定组成靶场"特种工程指挥部", 由陈士榘任司令员 兼政委。 总政治部批准组成了"特种工程联合党委", 由陈士榘任第一书记, 孙继先任书记, 黄文明、栗在山任副书记,共同负责靶场的工程施工和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1958 年 3 月 6 日,总参谋部下达命令,驻在朝鲜的志愿军某兵团机关立即回国,参加 导弹试验靶场的筹建工作。3

月中旬,该兵团陆续秘密撤离朝鲜。3月27日,实验靶场正 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xx兵团, 靶场筹备处并入兵团。 4月, 组成了由孙继先为书记、 栗在山为副书记的兵团党委。党委成立后,提出了"边组建、边训练、边试验"的原则和打 好"组织桩、思想桩、技术桩"的要求。 当月, 被称为10万大军的施工队伍浩浩荡荡开进戈壁滩, 在千年沉睡的荒漠里展开了 史无前例的国防工程大会战 1958年10月,国防部批准,将试验靶场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XX训练基地, 任命孙继先为司令员,栗在山为政治委员。 组建一支执行尖端科技试验任务的部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有文化、懂技术的干部和 各方面的人员。基地党委牵头组成了六个工作组,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分别到志愿军、齐 齐哈尔空军场站、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南京军区、成都军区、北京军区坐阵督促。栗在山 政委对各个组下了严格命令,务必于今冬明春选调人员基本到位,把几个试验部组建起来。 困难最大的是几个试验部需要400多名工程师。 当时从全军现职工程师中抽调根本不 可能。基地组织人员到军校和地方院校,选拔了一大批表现好、专业技术强的大学生入伍, 来到基地。 他们成为基地的重要骨干力量, 一些人后来成长为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优秀人才。 基地是高度保密的单位,对干部的审查非常严格。这给选调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一年 左右要选调数千名合格人员,工作量之大是难以想象的。然而,经过一个冬春的努力,到1 959年3月,选调干部2000多人,到1959年年底,达到3000多人,基地总实 力也达到近万人。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将地地导弹试验部、空空导弹试验部、地空导弹试验 部、海上导弹试验分场、航空测量试验部、飞行勤务部和工程部等主要技术部队和司、政、 后机关组建起来。同时还陆续组建了警卫团、汽车团、工兵团、文工团、铁路管理处、发电 厂修配厂农场、军邮局、印刷厂服务处、小学校等单位,基地各级领导班子和机构建设初具 规模。 茫茫戈壁,人烟罕至,干燥缺水,寸草不生,气候变换无常。夏天烈日高照酷热难忍, 冬季寒气逼人直入骨髓。尤其是狂风终日呼啸,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战士们经常在漫天的 风沙中施工作业,干冈吹裂了皮肤,沙石击打着身躯。没有住房,缺粮少菜,多数人口干唇 裂,流鼻血不止。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基地官兵立下誓言,一定要在这亘古的戈壁荒漠上,描绘最新最 美的图画,创造出人间奇迹。本着"先工作,后生活"的原则,他们挖地窝、住帐篷、喝苦 水、吃干菜,但各项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政委栗在山归纳了群众战天斗地的豪言壮语,在基 地党委常委会上提出了用"以场为家, 以苦为荣, 死在戈壁滩, 埋在青山头"做为战斗口号,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官兵和科技人员扎根戈壁, 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责任感和坚定信念。 从此, 这个口号,激励着一代代的航天战士,打造出了一支吃苦耐劳、忠诚祖国,思想、作风过硬 的高素质队伍。 不久,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基地的物资供应奇缺,部队生活极其困难。基地党委组织 部队挖野菜,打沙枣,制成代食品,组织狩猎队打沙鸡等野物,解决生活问题,保证工作的 正常进行。同时开展生产运动,进行生产自救,向戈壁滩要粮要菜。修水库、挖水渠、植树 造林、绿化场区、改造荒漠,使干部战士扎根戈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进一步 深化。

1966 年 6 月,政委栗在山(右)、代司令员李福泽(左)陪同周恩来总理在基地观看地空 导弹发射。

导弹核弹结合试验

1964 年 10 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给原子弹的使用提供运输工具,提高它 的使用效率,1966 年 3 月,中央决定进行导弹、原子弹结合试验,基地为发射首区。这次 重大任务,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聂帅和国防科委统一领导。 这次发射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导弹携带了原子弹头, 危险性极大。 在调试和发射过程中, 万一出现情况,原子弹提前爆炸,所有人员将会立即化为灰烬,后果不堪设想。为确保发射 顺利,人员安全,基地反复研究方案,制定周密计划。全体人员细致开展工作,全神贯注,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还进行

了多次防原子弹爆炸的演习。发射前,非直接参加发射的人员 全部转移。 国防科委组织有关领导、 专家和参试人员一起制定了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方 案和防护措施。 铁道部准备了三列火车在距发射场300千米处待命, 总后勤部和国防科委 派出五百辆汽车在西安待命, 空军派出飞机在导弹飞行弹道两侧各200千米的地区进行安 全搜索。国防科委还会同总参、总后、兰州军区、铁道部、公安部一起组织弹道下面的数万 居民进行了临时疏散,做好安全救护的准备工作。 1966年10月27日,发射进入最后的调试准备阶段。9时整,导弹点火起飞,按 预定弹道飞行。9时9分14.1秒,核弹头准确在靶心上空的预定高度爆炸,一圈彩环随 蘑菇云袅袅上升。各种测试、试验仪器工作正常,各项数据与理论设计基本一致,试验取得 圆满成功。 这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的成功, 是我国国防军事领域的重大突破, 标志着中国有了可用于 实战的核武器,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威胁、核讹诈,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是中 国人民进一步加强国防力量,保卫祖国和平与安全,取得的一个新的重大成就。

误解的地名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容易让人误会为其在甘肃酒泉,实际上,它并不在甘肃,而是在内蒙古自 在内蒙古自 治区境内,只不过因为酒泉是距它最近的城市,故而得名。1969 年阿拉善盟曾划离内蒙古 治区境内 自治区辖区,其中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酒泉市辖区,到 1979 年阿拉善盟包括额济纳旗又恢 复为内蒙古自治区辖区。 对于酒泉这个名字,中国人早已从历史书上熟知。汉武帝元狩 2 年(公元前 121 年),骠骑 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在此地大获全胜。武帝以御酒作为犒赏,但霍去病认为功在全军,由 于人多酒少,便把酒倾洒于泉中,与将士共饮,“酒泉”由此得名。 酒泉基地的别称“东风航天城”很有军工单位特色。20 世纪 60 年代时,发射基地与北京三 个总部的有线电话长途通信的秘密代号为“东风”,所以基地一直沿用了“东风基地”这一 名称。1992 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基地,并题写了“东风航天城”之 后,人们就正式把这里叫“东风航天城”了。有趣的是,在这里处处可以见到“东风”字样, 不论宾馆、街道还是市场、幼儿园,都有叫“东风”的。 走进东风航天城,从街名到建筑物的名字,处处都透露出浓厚的航天氛围:太空路、飞天公 园、宇航路、神舟宾馆等等。在贯穿小城东西的东风路上,路灯也做成了火箭托举“神舟” 飞向太空的造型。在这条路的南侧,每隔数米就有一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荣誉牌,

一 共 37 个。 37 个荣誉牌表达了后人对这些英雄的开拓者们的崇高敬意, 这 同时也激励着一代 代航天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透过这些“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们的朴素形象,让人一下 子有一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感怀,他们让我们遥想起这座小城是在怎样艰难的条件 下建设起来的。 西方很晚才知道有“酒泉”这个地图上根本没有标出来的地方。1960 年,中国第一枚地对 地导弹在这里成功发射后,酒泉才引起了西方的猜测与好奇。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后数月, 美国情报部门拿到了酒泉的卫星图像并进行分析, 从此, 酒泉被美国列入了关注的名单。 1987 年,酒泉发射中心因为给法国一家公司发射搭载服务而真正地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

功勋彪炳

几十多年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综合发射设施, 拥有一支过硬的 科技队伍。先后发射卫星 37 颗,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多个第一:1960 年 11 月 05 日, 这里成功地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 1966 年 10 月 27 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 1970 年 4 月 24 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 20 多颗科学实验卫 星。 1975 年 11 月 26 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 1987 年 8 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 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 1980 年 5 月 18 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

在这里发射成功。 1992 年 10 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 发射中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 1999 年 11 月 20 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 布。此后“神舟二号飞船”, “神舟三号飞船”,“神舟四号飞船”,“神舟五号飞船”, “神舟六号飞船”相继从这里成功发射。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这里发射升空, 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为何选择酒泉基地

酒泉发射中心占地大约 2800 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半香港的面积),是中国最大的航天发 射场。最早选择酒泉作为航天发射基地,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首先,发射场一般选 择在低纬度地区,因为纬度越低,地球的转动速度越大,可使被发射卫星的轨道速度越大, 这样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可以节省燃料。酒泉在地理条件上非常符合这一点。 其次,酒泉发射场区位处戈壁滩,航区 200 千米以内基本为无人区,600 千米以内没有人口 密集的城镇和交通干线,火箭残骸坠落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而 1958 年选定这里做导弹试 验靶场时也是考虑到战备防护的需要。此外,酒泉发射场区属于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全年少 雨,雷电日少,每年约有 300 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此地还可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闽西,距离数千公里的陆上航天测控网,对各项实验 情况进行有效跟踪。这里的铁路与陇海大动脉相连,北京火箭、卫星生产厂房里的火箭与卫 星,通过铁路就可以进入发射场的测试厂房。目前,发射场内还有独立的发电站、火车站。

战略意义最重要

在中国目前的三大发射场(酒泉、 西昌、 太原) 中,酒泉发射中心是目前最大的发射场、 设施最完备。在中国已成功发射的卫星中,有 2/3 是从酒泉大地上天的。大吨位火箭和大型 航天装备都从这里发射,这里更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唯一发射场,从这个意义上说,酒泉发射 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酒泉发射场也为中国贡献了许多个第一: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卫星、第一枚运载火 箭都从这里升起。西方国家称这个发射中心为“双城子”,酒泉基地主要用于返回式地球观 测和微重力任务, 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的缘故, 中国绝大多数的商业发射都是从其他发射场 发射的。2003 年 10 月 15 日,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就是从酒泉乘坐神舟五号飞船用长

征-2F 火箭发射升空的。这次发射使中国成为步俄罗斯、美国的后尘,跻身世界第三个载人 太空发射的国家。 而在国际舞台上,酒泉发射中心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来,已经 建设了 22 个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齐名,都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

严密的保卫措施

酒泉基地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在神舟七号发射前数日,在距航天城 100 公里外,一批军 警已经在通往航天城的唯一道路上设立关卡, 气氛甚为严肃。 有一条写在墙上的大标语更叫 人有触目惊心的感觉:“窃密必被抓,抓住必杀头”。继续向前行驶 10 公里后就到达了空 军某部,再往前是鼎新机场。虽然道路两旁红旗迎风招展,但跨立式站立的空军纠察随处可 见,他们严密注视着过往车辆,发现可疑马上盘查。在这里,不许照相、不许摄像,车速不 得超过 20 码。酒泉发射中心最早是我国“两弹一星”的试验基地,现在又是国家载人航天 事业重要发射基地,所以,一道道严格的关卡戒备森严。途经了两个大型的检查站,东风检 查站和大树里检查站,所有车辆,即使是航天城内部的车辆,也要通过检查方能通过。每辆 通过此地的民用车辆, 都必须上报目的地, 并出示行车证、 驾驶证和邀请函, 而车上的乘客, 也无一例外地必须出示内地有效身份证件,车辆前往的目的地必须通过检查人员核对无误 后,才能通行。 其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基本上是一个独立、封闭的区域。路的两边除了一条铁路线,都是 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滩,偶尔可见绿树环抱的院落,那是分散的点

号,用于观测火箭飞行等。 说实话,这里的环境太艰苦了。部队的点号大部分都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带,发射场 就在戈壁滩上,严寒酷暑,风沙干旱,远离城镇,荒凉寂寞,这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除了尖端科技、艰苦环境、巨大成就之外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这里 的铁路和邮局都归部队管。 1958 年到上个世纪 80 年代, 从 有一条在地图上没有标注的铁路 从清水地区连接东风航天城不断的把各种物资从内地运送到基地, 几十年来跑过的路程足以 围绕地球 50 圈。虽然现在公路发展很快,但铁路运输的作用并没有削减。沿线有许多维护 铁路的小站,这些小站上的战士们长年累月的行走在铁路线上,维护铁路的正常运行。

从元帅到士兵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绿树环绕的陵园里长眠着为共和国航天事业作出过贡献的 600 多位英 灵。 讲起那些墓碑后可歌可泣的故事, 回顾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为中国航天事业所作的无私奉 献,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为了发展原子弹和氢弹, 聂荣臻元帅亲自组织领导科研攻关和全国协作, 仅用了五年的时间 就试验成功了多种导弹和原子弹,时隔不久,又试验成功了氢弹。聂帅生前曾多次到这里指 挥试验,对这片土地满怀深情,他曾多次交待,去世后,一定要将他的一部分骨灰安放在这 里。因为这里凝聚着他后半生的心血。 王莱是一名年轻的战士,(20 世纪)60 年代初期,有一次由于燃料的意外事故,当时 起了大火,很危险。他为了保护同志,抱着燃料桶向外跑,最后牺牲了。 有一次发射“长二捆”,因为有一个传感器接缝的地方不好,燃料有点泄漏,带着这个 问题是没法发射的。为了排除这个故障,原来航天工业总公司的一位老师傅,钻到那个舱里 面去修理这个传感器。他知道这个燃料有剧毒,但是为了抢救这个产品,他进去、出来,进

去、出来,往返多次。我们一直劝他,你多休息会儿,他不。最后产品修好了,他却不幸中 毒,没有抢救过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位副主任,叫石荣奇,是老八路,抗战时期入伍的老干部。他本 身文化不高,但是把他调到测试发射系统里面工作,他只要是有机会就去钻研技术,钻研业 务。由一个工农干部,最后成为测试发射系统的一位专家,非常地不简单。但是最后,他是 积劳成疾,长眠在了戈壁滩上。 有一位女同志,叫潘仁锦,是前一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的夫人,她是一个计量方面 的专家,在解决发射场电磁兼容的监测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后来因为她爱人住院,她护理了 一段,结果没想到她的病比她爱人的病还严重,最后也是癌症。这都是非常优秀的一些技术 干部,工作起来是拼命干的。有些同事积劳成疾,永远安息在这里了。 “献完青春献终身”,就是一辈子在那里奋斗;“献完终身献子孙”,因为他的子孙也 是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面,出不来。在那个环境里面,子女也在这个小环境里。所以过去无 论是在升学、就业方面都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不像在大城市,就业或者就学的机会很多。他 就在这么一个封闭的地方,所以就这么三句话: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有个口号,叫做 “干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戈壁滩酒泉发射中心有一座山叫青山头。这个口号,就是在 这样一个艰苦环境底下产生出来的。 中国的航天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成就,是逼出来的,因为技术别人不给我们,它是尖端 技术,外国人不给我们。我们要争一口气,要自己干,通过自己干,带起了一支高素质的队 伍,这是我们航天发展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因素和基础。要没有他们这样的奉献精神,我们 可能也没有这么快能够圆这么一个航天梦! 向长眠在这里为共和国航天事业作出过贡献的 600 多位英灵致敬!

聂荣臻元帅骨灰安放处

长征—3 型运载火箭

神舟 5 号载人宇宙飞船准备发射

火箭发射塔架

高 93.5 米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为亚洲最高的单层厂房。

东风航天城全貌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