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伊斯兰国is历史渊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5:22:53 高中作文
伊斯兰国is历史渊源高中作文

篇一:伊斯兰国发展历程

伊斯兰国在其迅速发展之前,只不过是基地组织在伊拉克地区的一个小小的支部。不不具备很大的影响力,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伊斯兰国己经成为中东地区最有威胁的影响组织,而现在,他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令整个西方处于恐惧之中。伊斯兰国的迅速发展,可以说,震惊了全世界。那么,这样的组织究竟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的?它的意识形态是什么?为什么在中东,这样一个极端恐怖主义集团能够获得发展的土壤,其政治背景又在何处?今天,这就是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

有关伊斯兰国的发展,大家在网站上可以很轻而易举地查到,这些信息并不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我将要着重分析的,是为什么伊斯兰国能够在中东崛起。而要明白这一点,就必须对中东的政治局势与有关伊斯兰教的一些基本常识有一些了解。

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在其内部还有很多小分支,总之在教派划分上,伊斯兰教是极其复杂的。简要地说,两者之间的划分起源于对宗教领袖哈里发的认同。什叶派认为只有穆罕默德的先知家族才能做哈里发,他们十分尊崇第四任哈里发,阿里,认为阿里以后的倭马亚王朝的众哈里发不具有合法性,什叶派很强调伊玛目,(一个类似于牧师的宗教职位)的权威性,认为伊玛目是不会犯错的,因为他由真主选拔。逊尼派反对什叶派的两个原因就是,他们职责什叶派除了信仰真主还信仰阿里,而且把伊玛目看的比真主的话语还要重要。总体而言,逊尼派并不承认什叶派属于伊斯兰教。目前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组织基本属于逊尼派。

极端主义组织确立了三个主要敌人,卡菲尔,什叶派,还有叛教者。卡菲尔就是不信教者的意思,所有不信伊斯兰教的人都被视为卡菲尔,但当然不可能所有非伊斯兰教徒都是敌人。相对而言,极端组织把整个西方视为基督教势力,尽管现在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已经世俗化,他们还主张西方正在策划十字军东侵,并以颠覆伊斯兰政权为其主要目标。尤其在冷战以后,民主体制在部分中东国家确立,宗教政党在民主选举中普遍表现出色,泛伊斯兰主义崛起,伊斯兰世界对西方的敌意不断上升,更加上美国先后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连续干涉中东局势,激起了中东民族的宗教感情,极端组织把西方国家视为自己的主要敌人是不足为奇的。什叶派,主要就是伊朗了,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即使是沙特阿拉伯、阿曼这样极端保守的伊斯兰国家,对外也不宣称国家政权为政教合一。伊朗自上世纪70年代末伊斯兰革命以来,一直以其政策的激进而著称。在政治上的过于积极的态度,激起了中东其他国家的恐惧和警惕,尤其是沙特和土耳其,始终把伊朗视为自己的头号敌人,沙特官方和民间(主要是民间、个人)都曾经培养过极端宗教组织,如塔利班,来对抗伊朗的什叶派政权。萨达姆在境内镇压甚至屠杀什叶派在中东甚至受到普遍的欢迎。叛教者,极端组织定性为那些不去参加圣战,反而给西方提供帮助的伊斯兰教徒,在外企工作,和西方人进行商业往来也会被定义为叛教者。土耳其(也许还有埃及)由于在北约之中,而且和西方关系一直较为紧密,也被伊斯兰国视为必须加以打击的对象。

恐怖主义的兴起大体上是在海湾战争以后,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军队踏上沙特阿拉伯领土,虽然为沙特政府所允许,但在穆斯林看来,是对圣地的亵渎,尤其穆斯林普遍视美国为一个基督教国家,更不能忍受这种“入侵”行为,早期的恐怖组织是零星而无组织的。直到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才是恐怖主义的组织化、系统化的成形期。其主要特征就是:以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为其指导思想,以上述三个敌人为打击目标,以进行恐怖活动(包括绑架、枪决、斩首、大规模屠杀等)为手段制造恐怖气氛,形成威慑,来在国际层面上扩张影响。而就恐怖组织本身的发展而言,其政策也是不断趋向于保守,伊斯兰国的政策主张,即使在基地组织现领导人扎瓦西里看来也是“过于激进和残酷”。

下面来简要介绍一下伊斯兰国的发展历程。2006年,基地组织宣布建立“伊拉克伊斯兰国”,其领导人是阿布 奥马尔 巴格达迪。伊拉克战争以后,伊拉克处于半无政府状态,首先,北部的库尔德自治区已经完全脱离管辖,新的什叶派民主政府在社会中不具有公信力,

美军撤退后,该地区没有实现政权的平稳过度,当时在伊拉克境内,类似的反抗组织数量很多。比如萨达姆复兴党Naqshbandi Order, Jamaat Ansar Al-Islam,Jaysh al Mujahideen, Islamic Army of Iraq等,其主张多为保守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伊斯兰国真正的发展是在其第一位领袖于2010年被美军击毙后,由其继任者阿布 贝克尔 巴格达迪实现的,2013年,在与叙利亚反对派“胜利阵线”联合以后,伊斯兰国迅速发展。其领袖以哈里发自居,要求在整个中东的权威地位。伊斯兰国抓住了叙利亚因内战而造成的无政府状态,在叙利亚迅速扩张,并且向伊拉克北部挺近。伊斯兰国的统治被证明是有效并且持久的。因为在其领地内,伊斯兰国基本实现了税收的征收和自我的财政支持。

伊斯兰国目前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呢?这里给出三点概括。1、目前的中东对一个强硬的、保守的政权的需求。2、现代化宣传手段的成功。3、对石油管道的有效控制。首先,现在的伊斯兰国领袖巴格达迪确实是先知家族中的一员,这意味着他具备着成为哈里发的血统和合法性。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合法性的概念,但对于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来说,一个政权领导人是否具备合法性,将成为他决定是否效忠的核心标准,这其实与阿拉伯根深蒂固的部落传统和血族传统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相比于本拉登的商人出身的身份,巴格达迪在巴格达伊斯兰神学院接受过正统的伊斯兰神学教育,而且在伊拉克战争前,他就已经是宗教学校的老师,从事传教的活动,并且积累了相当广大的信徒。为什么现在的中东需要一个保守的、极端的势力?因为伊斯兰世界是一个没有核心国家的世界,这就意味着其内部的分裂,使其不断地处于不稳定状态和斗争当中。本身,伊斯兰是一个相对排外、好斗的宗教。而且由于创立时,穆罕默德是旨在创造一个无所不包的,涵盖宇宙一切知识的宗教,故而把伊斯兰教的体系本身就极度的完善,可以被无限运用,并且伊斯兰是创立一个注重经典,强调回归的总教体系。话语而非诠释是总教的核心。这就注定了伊斯兰教中不可能发生像在基督教中那样的宗教改革、用各自的方式去理解《圣经》。很多专家甚至认为伊斯兰本身就意味着原教旨,只要有一段开放期,马上他就会有一个回归之旅。比如18世纪的瓦哈比主义,以及最近的阿拉伯之春。冷战前的中东经历了一个特殊的现代化,世俗化的过程,在相对独裁的几个国家,这种世俗化较为明显,招致了国内民众的普遍反对。然而,这种政权意味着稳定,在部落结构相当复杂,宗教冲突狂热一直很剧烈的情况下,独裁政权反而最能够维持统治地区的安全。阿拉伯之春,以民主的旗号,上台的都是一些宗教保守政党,但这些政政党在维持国内政局稳定方面就欠缺的多了。目前多个中东国家的事实上无政府状态,(伊拉克、叙利亚与前段时期的阿富汗)是恐怖主义孳生最好的土壤。这些国家因为处于动乱和外部的干预之中,倾向于依赖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接受统治,而对其政治态度宽容度更高,更何况现在中东各国本身的发展大潮就是向原教旨主义大幅迈进。

伊斯兰国有相当多的来自其他国家的极端主义成员。这主要归功于其成功的传播策略,伊斯兰国相比于其他常规的极端组织,其不同的一点就是对现代技术与传媒的运用。虽然在其统治范围内,伊斯兰国对大部分现代技术用品依然是禁止的,但在宣传上,伊斯兰国可谓是不遗余力。它有自己的官方刊物,也有在社交网站上的宣传渠道。目前在西方国家有大量的阿拉伯移民,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这批移民就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恐惧,他们由于宗教信仰问题,迟迟不能融入当地社会,而是始终在边缘化地带游离,故而于宗教信仰方面甚至要比中东地区的穆斯林更加激进。这一群体,就很容易接受极端主义思想,前段时间的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反映。在伊斯兰国的旗帜打出之后,由于其影响力已经建成,很容易凝聚所有具有相同信仰的中东居民,包括很多来自基地组织,还有叙利亚反对派的参加者,形成向心的集聚效应。

石油管道以及石油贸易是伊斯兰国的主要财政来源。依靠其统治区内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斯兰国有效地进行了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对外贸易。和海湾国家,叙利亚政府,或一些个人的石油企业,这是基地组织都无法实现的。

篇二:伊斯兰国

伊斯兰国(IS): 是一个自称建国的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恐怖组织。是一个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圣战组织及未被广泛认可的政治实体,奉行极端恐怖主义。

维基百科: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ISIS)

百度百科: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 al Shams”的意思是“大叙利亚即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阿拉伯国家和部分西方国家称它为“达伊沙”(DAESH)

美国怎么叫:负责打击中东恐怖组织的联军司令—美国陆军中将詹姆斯说美国将不再使用‘伊斯兰国’这一名字,改称‘达伊沙’,而且也不再使用‘ISIL’或‘ISIS’称这一恐怖组织。因为DAESH是阿拉伯国家对“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的英文缩写,DAESH一词与阿拉伯文中的“踩踏”一词发音相似,用DAESH称该武装更能反映人们对它的愤怒和蔑视。另外,广大阿拉伯国家认为,使用“伊斯兰国”一词既亵渎了伊斯兰教,也会赋予该组织某些合法性。

目的,维基:“伊斯兰国”并不谋求参与所在国家的政治权力分配,其根本目的是要在中东地区建立政教合一的极端伊斯兰国。“伊斯兰国”实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实现“伊斯兰化”,要让被统治的民众“成为真正服从安拉的穆斯林”

百度:该组织的目标是消除二战结束后现代中东的国家边界,并在这一地区创立一个由基地组织运作的酋长国。 。

伊斯兰国旗帜 万物非物 唯有真主 穆罕默德 主之使者(这跟沙特阿拉伯的国家格言是一摸一样的...)这是穆罕默德圣印

“建国”:2014年6月29日,该组织的领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自称为哈里发(伊斯兰政治、宗教领袖的称谓),将政权更名为“伊斯兰国”,并宣称自身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统治的地区)拥有权威地位。

它与基地组织的关系:“基地”组织于1988年苏联攻打阿富汗后期由沙特阿拉伯富商本·拉登创立,其最初目的是以此组织为基地,来训练和指挥与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战斗的阿富汗义勇军。苏军撤退后,目标转为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消灭全世界入侵伊斯兰世界的西方国家,以建立一个纯正的伊斯兰国家 是一个伊斯兰教军事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列为世界恐怖组织之一

IS前身是2006年基地组织在伊拉克成立的“伊拉克伊斯兰国”。该组织曾是基地组织的一个分支,脱胎于伊拉克基地组织。2014年2月,在历经了八个月的权力争斗之后,基地组织宣布以免形象被拖累,与其划清界限。原因是该组织过于极端、残忍、野蛮,:本·拉登的高级幕僚曾在21页信函中,谴责该组织的恶行:包括多次炸毁清真寺、违背《古兰经》教义展开血腥种族清洗、使用氯气进行毒杀、在巴格达的天主教堂里屠杀信徒,故该组织已不被基地组织所承认。

宗教政策

“伊斯兰国”独尊伊斯兰教逊尼派,不仅迫害非穆斯林,也迫害其他宗派的穆斯林,强迫他们改信逊尼派,或向他们征收重税甚至杀害。此外,就算是逊尼派部族,如不愿宣示效忠,

也会被视为叛徒而被屠杀。 “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向伊拉克北部占领区内的基督徒颁布命令,要求他们改信伊斯兰教或缴税成为被保护民,或在限期前离开伊斯兰国土地,否则就要处死。另一方面,武装分子在占领区屠杀异教徒,包括把儿童斩首,又强行拆除基督教教堂的十字架和烧毁《圣经》。有基督教徒遵照命令缴交吉兹亚税,可是妻子和女儿仍被武装分子抢走。

2014年8月,“伊斯兰国”攻占肖恩贾尔后,处决了至少500名雅兹迪教徒,杀人方式有枪杀、斩首,或斩断手脚钉在十字架上,或以绳索缢死,另有许多人被活埋,或者负伤再活埋。许多妇女被奸杀,超过300名妇女与女童被掳走,可能被转卖,或成为军妓、性奴隶。另外还有数万雅兹迪教徒被围困在肖恩贾尔山,至少56名儿童脱水而死。异教徒即使同意改信伊斯兰教,也不一定可以保命。2014年8月中,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在伊拉克北部雅兹迪人的Kocho村强迫村民改信伊斯兰教,全村所有人都同意了,只有族长一个人不肯,武装分子于是屠杀了80名男村民,并掳走400至600名村民,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同为伊斯兰教的什叶派则被视为异端,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曾在尼尼微省炸毁多间什叶派清真寺。武装分子又以反对偶像崇拜为理由,不分宗教大肆破坏占领区内的圣坛。

除了异教徒和什叶派之外,“伊斯兰国”对待不愿归顺的逊尼派穆斯林也绝不手软。2014年11月,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在伊拉克安巴尔省屠杀322名不愿归顺伊斯兰国的逊尼派阿布尼姆部族人,其中包括在一口井里发现50名妇女和小孩的尸体。武装分子让这些包括妇女和小孩在内的部族人站成一排然后公开枪决,以强迫其他的部族人归顺。

妇女政策[编辑]

“伊斯兰国”的“研究与教令部”据报在2014年12月出版了一本关于处置女奴的小册子,指出穆斯林可以把战斗中俘获的敌方女性非穆斯林收归为奴隶。小册子指示伊斯兰国成员不论是否已婚都可以与自己拥有的女奴性交,这是《古兰经》第23章5-6节[注 6]允许的。小册子又指示成员可以与未到青春期的女奴性交。女奴是主人的财产,可以买卖、转让(怀有主人骨肉的女奴除外),主人可以殴打不听话的女奴,但不许打脸部。[159][160]

2014年有估计指伊斯兰国已掳走多达5000名女子作为性奴,大部分是雅兹迪人。

教育政策[编辑]

“伊斯兰国”正在培训儿童成为“哈里发国的新世代”,设立训练营向15岁或以下儿童灌输极端伊斯兰圣战思想,教导他们以消灭异教徒为人生目标,满16岁则接受军训。[165]

在叙利亚有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绑架大批(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伊斯兰国is历史渊源)库尔德族儿童,对他们进行洗脑,强迫学习极端宗教思想及观看杀人和自杀攻击影片,培育他们成为自杀式袭击者。[166]

在拉卡,伊斯兰国禁止学校教授音乐、美术、体育、哲学、社会科和基督宗教。数学科不可提及利息计算,自然科学必须合乎神创论,不可教授关于进化论的内容。伊斯兰国命令学校不可提及叙利亚国歌、民族主义思想,以及停止使用“祖国”或“叙利亚”词汇,要用“伊斯兰国”、“穆斯林的土地”或“沙姆省”词汇代替。此外,伊斯兰国强制学校实施性别隔离。

[167]伊斯兰国对伊拉克占领区内学校也实施了类似政策。[168]

文化体育[编辑]

伊斯兰国禁止平民观看足球比赛。2015年1月,伊拉克摩苏尔有13名年轻人因为收看2015年亚洲杯足球赛伊拉克对约旦的比赛,被伊斯兰国逮捕处死。[169]

伊斯兰国禁止平民养鸽,认为是违反伊斯兰教教义,已有伊拉克养鸽者被武装分子杀害。

2015年1月,伊斯兰国烧毁摩苏尔中央图书馆收藏的大约2000本被指不符伊斯兰教教义的书籍,内容涵盖教育、科学、诗集、哲学、运动等。[171]

2015年2月,伊斯兰国发布视频,显示武装分子大肆破坏摩苏尔博物馆内的古代雕像和文物,包括超过2000年历史的古代亚述和阿卡德文物。武装分子在视频中谴责亚述人和阿卡德人是多神教徒,并认为这些文物是偶像,所以要摧毁它们。[172]

奴隶市场

2014年10月6日,联合国调查员表示,极端组织IS设立了奴隶市场,用作贩卖基督徒、雅兹迪人及其他少数族裔的妇孺,每名妇人或孩子约售十美元。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UNHCHR)的报告表示,IS武装分子禁锢了多达二千五百名妇孺,他们不但受到性侵犯,也被当作战利品出售,每人售价约十美元。武装分子的奴隶市场设于伊拉克摩苏尔的圣城区及叙利亚的拉卡,设立奴隶市场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IS招揽新血

人员:“伊斯兰国”人员难以估计。 “伊斯兰国”军事成员的国籍也难以统计,有资料显示,该组织起初多在伊拉克、阿富汗、车臣等地招募武装分子。另据一份法国研究机构的报告分析,该组织头目多来自伊拉克、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和突尼斯,如今有着3,000多名来自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志愿者”14年中,估计有约500名英国人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为伊斯兰国作战。中国的一些新疆东突分离分子也来到中东为伊斯兰国作战,2014年12月有报道指伊斯兰国的“东突营”有大约300名战斗人员。另一方面日本、韩国也传出有青少年志愿军想加入伊斯兰国作战。

“伊斯兰国”绑架大量儿童,训练他们成为童兵、查探敌情或充当“人肉炸弹”发动自杀攻击。组织成员也利用互联网宣传或进入国外的清真寺,以宗教之名诱使国外青年到中东参加圣战。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8月13日报导,一群“伊斯兰国”的支持者在伦敦牛津街分发宣传该极端组织的传单,鼓动人们离开英国,移民到新的“伊斯兰国”。

该组织的军营中,也有许多女性工作人员,多是负责打扫与炊事工作。有些年轻貌美的女子则被安排成为“军妓”。该组织利用互联网发放影片或通过社交网站宣传,在欧洲招揽少女到中东与该组织的“圣战士”结婚。有报道指出,一些女子抵达叙利亚后,才发觉她们并非单一武装分子的新娘,而是被安排每天与数名武装分子缔结“临时婚姻”,每次“结婚”只维持一到两小时,亦即性交后即离婚,变相沦为武装分子的性奴。

为什么西方年轻人加入ISIS

对侵入伊拉克的ISIS(伊斯兰国)的最新评估,他们有两万人,其中约二千人来自法、英、

德、美等西方国家。这些在西方土生土长、享受西方生活和自由信息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去参加砍人头的ISIS,狂迷伊斯兰教?

ISIS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但让很多西方人大吃一惊的是,数以千计的ISIS分子其实是西方人。

安瓦尔只有25岁,来自英格兰南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他的描述中,他的家庭富足,生活简单幸福。“在家的生活很简单。我有车。但问题是,你不能在家乡信仰伊斯兰教,因为那里到处都是邪恶,有恋童癖、同性恋、犯罪和强奸。

安瓦尔的朋友,22岁的美国青年阿姆里奇(Abu Hurayra Al-Amriki)携带一堆炸弹,冲进叙利亚政府军中发动了自杀性爆炸袭击。安瓦尔被他的行为所感动,说自己也想如同他那样“殉教”。但他表示不会去英国发动爆炸袭击。

西方年轻人的比例成了区分ISIS和老一代恐怖组织(比如基地组织)的分水岭。哈佛福特学院助理教授巴拉克·门德尔松(Barak Mendelsohn)称:“基地组织最大的成果是9·11,但那都是13年前的了。现在很多极端分子在那时都是孩子,对那些已经老去的组织没什么归属感。”

为什么呢??

最明显的就是社交网络使用上的不同。ISIS有一套精准的针对新一代的网宣手段,从Instagram到推特、脸书,和中东地区风靡的社交网站。图片多半混杂着小猫、枪炮和超现实主义的标签。而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活跃,则吸引了更多的新人。很多从西方来的极端分子,在社交网络上总是把自己的生活描述得“充满温情,充满意义”。“他们要对抗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所以,举个例子,很多照片上都有萌宠小猫咪。”

ISIS格外欢迎外国来的士兵,即使他们可能一句阿拉伯语都不会说,或者从来没摸过枪。那些西方人只要来了,要支枪,然后就能拿到枪。

曾有一个22岁的瑞典人带着自己21岁的妻子来到了中东,他说着蹩脚的阿拉伯语,自称为了“护教”而来,想要支枪,于是极端分子们给了他一支AK47,给他妻子一支手枪。

一张澳大利亚7岁小孩提着人头的照片震惊了全世界。他的父亲去年12月离开悉尼来到叙利亚,并加入了ISIS。他把这张照片上传到推特上,炫耀武力:“看,这是我儿子。”

为什么

英国流行“圣战酷”

作为受极端组织ISIS影响的“重灾区”,据媒体报道,英国有500多人遭ISIS“洗脑”,成为“圣战者”。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在英国社会,极端思潮盛行,不少年轻人甚至以“圣战”为荣,流行所谓“圣战酷”。“这一分钟你还是店员,下一分钟你就背上枪战斗了,真是太妙了”,苏格兰一所大学工程学院的阿明发布推文说。

“社交媒体时代的圣战”,英国《卫报》透露说,在ISIS的招募环节,许多思想激进的年轻人居然仅通过简单的推特聊天,便轻而易举地加入“圣战者”的行列。“事情就这么简单”,伦敦极端主义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彼德森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他们只是通过推特等社交软件,就相互得到鼓励,心甘情愿地成为ISIS的圣战战士或支持者,看起来像是被洗脑一样。”据《赫芬顿邮报》(英国版)报道,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奥斯丁·隆研究发

现,西方的“圣战”分子往往被ISIS当作“前线战士”,进不了领导层。

英国媒体认为,英国输出的“圣战者”众多,原因是英国生活着大量穆斯林,而中东政治和宗教局势盘根错节,许多生活在英国的年轻人认为该地区所有的麻烦都是西方造成的,因此对西方充满怨恨。可以说,西方对伊斯兰政策的失败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美国《商业内幕》称,移民社区尤其是穆斯林社区如何融入当地社会,一直是英法等国的焦点问题。

德国伊斯兰问题专家克弗尔对《环球时报》说,在欧洲,接触ISIS并不难。在德国等国,ISIS并没有被禁止,在社交媒体上对这些极端分子表示同情不会受到处罚。最近,该组织的首份正式报纸《捕获》第一次有了德文版。

孤独年轻人追求冒险刺激

为‘事业’而战的观念一直备受年轻人欢迎,尤其是不合群的17岁男青年,他们尚未意识到其他选项也能奏效。”据CNN报道,私人战略安全情报咨询机构苏凡集团副总裁理查德·巴雷特称,被吸引的年轻人年龄可能在15岁至25岁之间,只要加入ISIS,他们就能获得汽车、枪支和金钱。许多年轻穆斯林因某种原因觉得西方的生活无聊和没有成就感,因此很容易被战斗生活吸引。他们认为,这种为事业所激励的战斗生活富于冒险性和刺激性。” ISIS受到一些欧洲年轻人青睐,与欧洲国家的社会问题也有关系。人权组织的调查显示,许多国家存在对穆斯林的歧视问题。虽然社会有共识,不应该存在种族歧视,但在信仰歧视上,社会上却没有这种认同,特别是针对伊斯兰教的歧视。

第一,极端意识形态的诱惑。

伊斯兰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然会在各地有信奉者,包括西方国家。而ISIS恰恰是这个宗教的极端者,要在中东建立“伊斯兰宗教国”。它的最大卖点,是强调精神性(对抗物质享受)、纯粹性(对抗人类的世俗性)、平等性(对抗资本主义的贫富差别)、垄断性(要在全球实现伊斯兰)等。另外它的极端性(包括残暴),也对享受腻了西方(和平、宁静)的狂热穆斯林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任何一种以反资本主义、强调平等、热衷群体主义的意识形态,都有它特殊的诱惑力。这跟共产主义的吸引力是类似的。当年就有不少西方年轻人,跑到苏联等共产国家,参加他们视为理想的共产革命。

例如现在的纽约市长白思豪,当年就跑到苏联朝拜他为之着迷的、认为是平等美好的共产主义。他的婚礼蜜月还特意选择在共产古巴。他至今仍持同样的意识形态。这点我曾在“共产分子当上纽约市长”一文中详述。

另外像加拿大《环球邮报》的华裔记者黄明珍(Jan Wong),当年才19岁,就(得到周恩来特批)跑到中国参加尾声的文化大革命。一个在西方出生长大的第三代华裔孩子,和中国的学生们一起去上山下乡,吃尽了苦头,就因为她对毛的革命着迷。在付出了青春的代价后,她回到加拿大后写了本《神州怨》(Red China Blues),记述自己当年的荒唐。

有西方评论家说,ISIS是“打着宗教招牌的政治邪恶”。但它对一些狂热的平等主义者,尤其是年轻人,具有相当的迷惑和欺骗的力量。

第二,失败者的圣地。

从现已披露出的ISIS的西方支持者情况来看,他们在西方国家多是那种无所事事、一无所成的loser(失败者)。他们缺乏专业技能,甚至中学都没毕业,游手好闲。那种不被社会重视的“边缘人”心态,使他们滋长一种反社会、反资本主义的情绪,从而很容易被某种异端邪说

篇三:查理周刊

《查理周刊》事件:价值观冲突终致恐怖袭击发生

正文手机网浏览财经资讯

车押贷1个月年收益14.1%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2015-01-12 11:20:39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1月7日,法国讽刺杂志《查理周刊》编辑部遭恐怖袭击,造成至少12人死亡,多人受伤。近年来,法国频遭小规模恐怖袭击,造成此次如此伤亡的恐怖袭击比较罕见。法国作为欧洲大国,国内安全相对无虞,此番遭此横祸,具有复杂的国内和国际背景,既是长期以来国内主流价值观与伊斯兰价值观格格不入的结果,同时也与近期国际恐怖组织肆虐相关。

深度认识此次法国遭袭事件,应注意国际社会的两大气候。一是整个欧洲安全形势有趋紧之势,而恐怖袭击是塑造这一趋势的源头之一。近年来,欧洲很多城市频遭恐怖袭击,从伦敦、马德里,到奥斯陆,再到今天的巴黎,恐怖袭击的阴霾盘旋在欧洲上空,始终未消散。因此,从欧洲这个更为宽泛的视角看,巴黎遭袭是欧洲遭遇恐怖袭击又一案例,法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安全岛”。

二是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恐怖组织的崛起,标志着国际恐怖组织活动进入新一轮活跃期。2014年6月,伊斯兰国在伊拉克攻城略地,掀起恐怖袭击风暴。欧洲国家在打击恐怖组织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诸多国家加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反IS(伊斯兰国英文简称)联盟,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甚至加入空袭伊斯兰国的行列。在这种背景下,极端组织对欧洲国家极为仇视,在极端组织中汇聚对欧洲国家的报复情绪,易陷入以暴制暴的漩涡,在欧洲本土搞袭击无疑是最好、最有效的反击举措。并且,在中东的恐怖组织中夹杂为数不少的欧洲人,他们有的握有欧洲国家护照,可自由游走于中东和欧洲之间,完全有条件以合法的身份回流欧洲从事非法的恐怖袭击。

在这两大气候背景下,再看发生在巴黎的恐怖袭击。从法国自身看,它是欧洲穆斯林最多的国家,6500万人口中,穆斯林人口占有500万。鉴于法国与非洲国家间的历史渊源,法国穆斯林大多来自于北非,是北非国家的穆斯林后裔。但占法国人口1/13的穆斯林处于法国社会的边缘,一直未能融入主流社会,属于法国的弱势群体或被忽视的群体。造成这种局面在于价值观的错位,西方价值观和伊斯兰价值观处于平行状态,未能很好地相互包容,而是以排斥甚至敌对的眼光互视。法国社会存在浓烈的“伊斯兰恐惧症”,丑化甚至妖魔化穆斯林现象较为常见,这也为《查理周刊》出版嘲讽穆斯林作品提供土壤,将伊斯兰教信仰的真神拟人化,并施以嘲讽,迎合部分法国民众的心理。同样,生活在法国的穆斯林也虔诚地守护着信仰的思想阵地,不愿过多地融入法国主流价值观。就这样,在法国这两种价值观一直未找到互融和谐之道。价值观上的碰撞,随之而来的是行为上的碰撞甚至敌视,这是自然的逻辑延伸。尽管法国是文明国家,但在处理国内两种价值观冲突上无有效的治理举措,中东阿拉伯、北非移民与主流社会之间存在较深的隔阂。

此外,法国略高调的外交行为,引发极端组织的反感和仇视。目前看,尚未有组织对这起恐怖袭击负责,但从已公布的信息看,该袭击团伙可能与中东地区的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系。

近年来,法国在国际舞台上较为活跃,奉行军事干预政策,充当急先锋。无论是军事介入利比亚,还是打击伊斯兰国问题,法国表现得尤为积极,风头一度盖过美国。这种外交举动很容易在极端组织中形成这样的感观——法国是极端组织的敌人,应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在这种氛围中,法国势必位列极端组织袭击名单的靠前位置。当然,现在仍旧无法明晰此次

恐怖袭击是极端组织者的个人行为,还是幕后有恐怖组织遥控指挥的组织行为,但法国遭受恐怖袭击与其奉行的外交政策有着深层次的勾连,国内安全形势与外交政策出现互联互溢的趋势。

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对法国国内安全造成极大压力,一时间如同兵临城下,草木皆兵。在恐怖袭击后,法国出现多起枪击事件,引发了诸多与此次恐怖袭击相关的联想。袭击发生后,法国瓦尔斯总理决定,在首都所在的整个巴黎大区,反恐预警方案“警惕海盗计划”的警戒级别提高至最高级,即恐怖袭击警报级别。之后,法国其他存在潜在被袭风险的城市,也相应地提升了安全警戒,加强反恐预案。法国下一步将加强城市安保工作,对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媒体机构和礼拜场所加强警戒,将强化反恐工作常态化。恐怖袭击事件后,法国很可能将对移民政策以及穆斯林政策加以反思。

巴黎恐怖袭击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珍爱生命的国家和人民敲响了警钟,恐怖主义作为全人类的公敌,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从未消失。我国同样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我们在谴责血腥恐怖袭击的同时,更应从中有所警示,应时刻绷紧恐怖袭击的“神经弦”,做好、做实、做细反恐应急预案,强化情报工作,重点维护公共场所安全,下好“先手牌”,将恐怖袭击摁死在萌芽状态。

(郑东超,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查理周刊》为什么会惹怒恐怖分子

作者:邱曼思,詹佳佳

2015-01-08 第59期

《查理周刊》为什么会惹怒恐怖分子?他们以往还讽刺过哪些人和事?该周刊的幽默讽刺漫画又是什么样的?

当地时间1月7日,蒙面枪手袭击了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的总部,造成12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漫画家。枪手在袭击时自称是来自也门的基地组织,并高呼“为先知(穆罕默德)报仇”。

《查理周刊》创立于1970年,是一本政治意识极强的法国杂志,以刊载讽刺性漫画和恶搞时政文章为主。它言辞幽默且尖锐,讽刺意味很强,喜欢用粗俗的语言,在表达态度时不喜欢遮遮掩掩。这本杂志宣称自己立场偏左,反对独裁主义,反宗教并且反制度性。此次遇袭的原因被认为是该杂志多年来发表的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

2006年,《查理周刊》刊发一张关于穆罕默德的漫画封面,画面中的穆罕默德正在哭泣,标题是“穆罕默德被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打倒了”。这一期漫画引发许多争议,一些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不能以任何方式被描绘的。那期杂志还从丹麦

报纸《日德兰邮报》上转载了讽刺穆罕默德的漫画,当时的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也谴责了该杂志。

2007年,法国两个穆斯林组织将《查理周刊》告上法庭,起诉他们侮辱了穆罕默德。但法庭最终宣布杂志无罪,因为他们的漫画符合法国法律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而且他们讽刺的并不是伊斯兰教,而是原教旨主义。

篇四:伊拉克 “伊斯兰国”IS的钱从哪里来

伊拉克 “伊斯兰国”IS的钱从哪里来

伊拉克逊尼派穆斯林极端武装“伊斯兰国”(IS,前称ISIS)是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圣战”组织。该组织成立于2013年,是从在伊拉克的基地组织延伸而来。今年下半年,IS的一些极端行为让其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热点。

和其他极端组织不同,IS的行动及日常运作不再单纯依赖海湾地区的“同情者”捐助的资金,而是发展出多种筹资方式,包括掠夺控制地区的原油、绑架人质索要赎金等。

[敲诈勒索抢劫,财源滚滚而来]

伊拉克摩苏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杂货店老板,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回忆了被极端组织IS敲诈的经历。

IS成员有时假装来买东西,有时发来短信,有时打来电话??无论采用什么方式,传达出的信息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给钱!

起初,这位店老板不想给钱,IS成员就在他的店外引爆了一颗炸弹。“如果还不交钱,他们就会绑架我,然后向我的家人索要赎金。”杂货店老板说。

胳膊拧不过大腿。他最终同意交钱,每月100美元,今年已经交了六七次。对方给他开了收据,上面写着“收到××先生资助圣战资金××元”。

摩苏尔一位出租车司机也有类似的遭遇。他说自己之前也开过杂货店,但被勒索得太厉害,不得不转行开出租车。这位出租车司机说:“加油站老板、发电厂老板、小工厂、大公司??就连药剂师和医生也要向他们交钱。”

在叙利亚迈亚丁,IS的支持者阿布?哈姆扎表示,几个月前,该组织在迈亚丁设立了检查站,向过往车辆收取过路费。他们声称,这些钱将成为慈善基金。哈姆扎说,其中一部分钱成了武装分子的薪水。

叙利亚代尔祖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告诉英国路透社:“车上的乘客被命令打开钱包??如果乘客拒绝,IS武装分子就用枪指着他们。”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援引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布雷特?麦格克的说法称,仅在摩苏尔进行的勒索等不法活动,就为IS带来每月近1200万美元的收入。

除此之外,IS还干了一票大的。据英国媒体6月12日报道,摩苏尔市政府表示,IS从该地区中央银行抢劫了5000亿伊拉克第纳尔(约合4.29亿美元)。

[原油走私,每天进账200万美元]

不过,和原油走私相比,敲诈勒索的敛财“力度”就“小巫见大巫”了。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多哈中心访问学者卢埃?卡蒂向路透社表示,IS已控制了伊拉克境内的5座油田,每座油田有40~70口油井。

“他们通过中间人出售原油,这些中间人与伊拉克的石油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们的共同运作下,原油被运到周边国家,比如土耳其。”卡蒂说。

根据卡蒂的研究,IS在伊拉克控制的油田每天可产原油2.5万桶。即使以每桶60美元的低价出售,该组织也能轻松获得每天150万美元的收入。

卡蒂表示,叙利亚东部10座油田中的6座也在IS的控制之下。他估计,现在IS每天可通过出售原油进账200万美元。今年7月下旬,麦格克也表示,非法出售原油可使IS每天增加100万至300万美元的收入。

[切断敛财渠道可能引发人道主义危机]

“同情者”的捐助向来是极端组织的重要财源,IS也不例外。

8月下旬,法国外长洛朗-法比尤斯向法国电视台表示,IS能有今天,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东富豪的捐赠。德国美因茨大学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负责人君特-迈耶尔认为,IS的资金“主要来自海湾国家”。

美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称,IS通过绑架人质攫取的不义之财,比获得的捐赠多得多。NBC认为,IS获取的赎金“堪比出售原油的收入”。

德国《焦点》杂志称,今年4月,法国政府向IS支付1800万美元的赎金,换回了4名本国公民。8月24日,德国《星期日世界报》称,在叙利亚被IS劫为人质的德国男子于6月获释,并暗示德国政府支付了数百万美元赎金。不过,两国政府均否认曾向极端组织支付赎金。

IS还在国际黑市上出售掠夺来的工艺品。英国《卫报》称,该组织从叙利亚某地掠夺的工艺品价值3600万美元。

《华尔街日报》称,国际社会希望切断IS的敛财渠道,这可能引发该组织控制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

“如果你干扰了商品贸易,比如食品,就会让平民面临饿死的危险。”西方国家一名反恐官员说。

篇五:伊斯兰国崛起的原因和影响

伊斯兰国崛起的原因和影响

“伊斯兰国”(简称:IS),前称“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简称:ISIS),阿拉伯国家和部分西方国家称为“达伊沙”(DAESH),是一个自称建国的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恐怖组织。

IS前身是2006年在伊拉克成立的“伊拉克伊斯兰国”。“al Shams”的意思是“大叙利亚”,即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该组织的目标是消除二战结束后现代中东的国家边界,并在这一地区创立一个由基地组织运作的酋长国。

2014年6月29日,该组织的领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自称为哈里发,将政权更名为“伊斯兰国”,并宣称自身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拥有权威地位。2014年9月,美国组建了一个包括英、法等54个国家和欧盟、北约以及阿盟等地区组织在内的国际联盟以打击IS。

这个所谓“伊斯兰国”之所以快速“崛起”,主要有两大原因起作用。

第一是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恶果。伊拉克战争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伊拉克、叙利亚和阿富汗沦落为西方所谓的“失败国家”,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受到打击,政府权威缺失,伊斯兰极端势力因此失控,这是“伊斯兰国”崛起的一个重要政治背景。另一方面,伊拉克战争严重破坏了中东地缘政治平衡。战争之前,中东四大地缘政治力量以现实的世俗国家利益为各自出发点,大致维持着该地区地缘政治平衡,而伊拉克战争后,以现实世俗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原有地区格局被打破,形成了两个隐约以教派为分野的相互对抗集团:一个是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联盟;另一个则是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逊尼派集团。战后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和地区危机背后都充斥着两大集团的角力。所谓“伊斯兰国”的前身能够存在、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逊尼派集团或明或暗的支持。

其次,2011年阿拉伯历史性大变局带来的秩序混乱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错误干预政策也给所谓的“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由于来自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矛盾长期积累,2011年阿拉伯世界爆发了历史性的大变局,一系列长期盘踞政权的强人被革命洪流推翻,多数阿拉伯国家陷入深刻危机。一方面,强人政权的垮台和阿拉伯国家普遍陷入危机为“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另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特别是对叙利亚的干预直接导致“伊斯兰国”壮大。

同时伊斯兰国的崛起给世界各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有以下:

第一,“伊斯兰国”已构成国际恐暴势力主干,(一)跃升为全球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恐怖组织。(二)斗争目标不断升级,极端和凶残程度超过其他恐怖组织。从2013年初至2014年8月底,叙利亚境内半数以上针对百姓的恐暴袭击,也是“伊斯兰国”所为。为了打造和传播“伊斯兰圣战”的威慑力,该组织重视以血淋淋的行动来扩展影响。

第二,“伊斯兰国”在叙伊两国崛起,打破了西亚北非地区原有的政治格局,强拧地区形势偏离原有走向,并对域外产生“溢出效应”,表现为以下:(一)亚非两洲出现大范围动荡(二)打乱美国中东战略部署(三)同时损害各攸关方的利益

伊斯兰国”以伊叙两国为依托扩展疆域,首先挑战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因为在伊拉克和黎凡特地区建立伊斯兰国,将使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地缘政治和“民主改造”成果化为乌有。该组织决意灭亡以色列,也是美国所不能允许的。“伊斯兰国”开展的伊斯兰圣战,直接挤压“什叶派新月地带”,挑战了伊朗的地缘战略利益。“伊斯兰国”致力于推翻巴沙尔政权,挑战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伊斯兰国”发誓占领新疆,对中国主权和国家统一构成潜在威胁。

我认为若想更加有效地打击该组织,首先,地区以及地区外相关国家应摒弃一己私利,以大局为重,进行坦诚的通力合作;其次,各国不应再一味迷信武力,而是要通过政治、经济等各种手段多管齐下,从而彻底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