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游古隆中作文4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4:30:54 字数作文
游古隆中作文400字字数作文

篇一:隆中风景区作文

隆中风景名胜区,融历史人文景观与低山岳陵风光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5个景区。

古隆中为主景区,她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都发生在这里。隆中诸葛亮故居是诸葛亮的重要纪念地之一。有三顾堂、武侯祠、草庐亭、抱膝亭、六角井等名胜古迹。近年来又兴建了吟啸山庄、汉文化景区、龙泉居等旅游风景点。除了历史人文外,这里同时也是一个层峦叠翠、水秀山青、生态环境优美和谐的好地方。

游美丽的古隆中

去年10月18日的大清早,我急冲冲地向小桔灯学校跑去,到了学校,老师就带领我们去了古隆中风景区。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古隆中。我们兴奋地冲向大门,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高大古朴的石牌坊。石牌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我们异口同声地叫道:“哇,双龙戏珠!”牌坊正中横幅上写着“古隆中”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边门柱正面上雕刻着“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中间的字碑上雕刻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此联

出自诸葛亮《诫子书》,意为恬静寡欲,志向才能明确;安宁清净,目标方可远大,苦学积才,明志致远。

踏着石头铺就的小路,我们来到了荷花池。荷叶随风摆动,虽然荷花已开败了,但还有几朵粉红色的睡莲躺在水面上,有几只蜻蜓在上面飞来飞去。水中有许多金鱼在嬉戏:有的在吹泡泡;有的在打小浪花;有的在追逐,像一群淘气的孩子!荷花池中央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亭子,它的顶上有一副颜色鲜艳的画,四周红色的石板上也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美丽极了。不时的有游人来到这里休息,并拍照留下这美好的回忆。

从远处传来“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我们循声而至,来到了位于古隆中山脚下的老龙洞。老龙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泉水古洞,洞口卧着一条只见首不见尾的栩栩如生的石龙。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有一个传说,那条石龙原本是一条活龙,它小时候口渴了,看见了这洞里有水就钻进去喝。不妙的是它出来时尾巴却被卡住了,怎么拽也拽不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慢慢变成了老石龙,人们就把这个洞叫“老龙洞”了。老龙洞的泉水几千年永不枯竭,总在不停地从这条石龙的嘴里流出。

“诸葛草庐、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三顾堂、小虹古桥、六角井、腾龙阁……”古隆中有太多让你流连忘返的景点了,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喜欢就来看一看吧!

“到了!到了!古隆中到了!”我们兴奋地叫着,阳光下,“古隆中”三个大自显得格外耀眼……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兴奋呢?哈哈,不知道吧,我们这次春游到襄樊古隆中,我们以前春游从来没有来过这么远地方。

进入了古隆中大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派山清水秀的景色,路边的湖水微波粼粼,几个人坐在湖中央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亭子里说笑,路两旁的树遮天蔽日,树上时不时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

我们首先来到了供奉佑诸葛亮,诸葛亮儿子和诸葛亮孙子蜡像的纪念堂,蜡像栩栩如生,我仿佛看到了诸葛亮正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堂的两侧墙壁上由“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的壁画,最有趣的是门外还有张飞的丈八蛇矛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让我仿佛看到他们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情景。这时,有些同学想显显自己的“英雄气概”,跃跃欲试,可无论我们怎么使劲儿,他们依然纹丝不动。之后,我们又去参观了龟驼碑,只见一只大乌龟眺望着远方,背张驼着一块大石碑,可能是因为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所以久久不愿离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该回去了,当我们听消息时,心情一下子失落了起来,同学们都恨不得在这儿住上几天,最后,我们都怀着依依不舍得心情乘上返校的客车。

古隆中游记

春暖花开的时节,我和同学们一起到襄樊古隆中春游。汽车载着我们穿越车水马龙的市区,穿越盛开着金黄色油菜花的郊区,终于到了古隆中风景区广场。同学们兴奋地叫起来,叽叽喳喳地说:“到了到了!”汽车继续向隆中深处前行。

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绿树成阴的树木,散发出一股迷人的松木香,使人神轻气爽。我贪婪地深吸了一口充满灿烂阳光的绿色空气,感受一下孔明隐居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环境中的悠然心情。

一进古隆中风景区的大门,就看到“古隆中”石牌坊,这是隆中的标志,清朝光绪十九年所建,上面雕梁画栋、线雕、浮雕、缕空熔一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简直是栩栩如生。随后,老师有带我们去老龙洞,途中,我们经

过了莲花池,里面的青蛙“呱呱”叫个不停,好象在说隆中欢迎你们。莲花池边,一大片火红的郁金香张开了笑脸,争气斗艳。到了老龙洞,老龙洞里,一条石龙卧在水中,被人称赞为“卧龙”的诸葛亮是不是喝了老龙洞的水变得那么聪明呢?

我们看到了古隆中十大景点之一的小虹桥。传说刘备三顾茅庐时,第一次去找孔明先生,刘备看见小虹桥上有一个人骑着毛驴,以为是孔明先生,便上前施礼,谁知此人满脸笑容,一声不吭,骑着毛驴扬长而去,把满脸愕然的刘备扔在了小虹桥上。后来,才得知此人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

我们又来到了三顾堂,这是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之地。当然如今的茅庐不再是以前的草屋了!一进栅栏门,院内停放着一辆古代马车,左边是一个古代打稻谷的机器。三顾堂内陈放着古代的桌子,椅子,床和碗,据说是诸葛亮曾经用过的东西。想当年,刘备为了自己的事业,先后三次来到古隆中,前两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第三次来看见孔明先生在睡觉,便没有打扰他,而是在茅屋外等

篇二:古隆中游记

古隆中游记

襄樊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

来到古隆中,进入大门,迎面是古隆中牌坊。牌坊是用条石建成,石面剥落已久了,看上去很古老了。牌坊正中高处用颜体题写着“古隆中”三个大字,显得古朴厚重。两旁是一幅对子,右联是:“三顾频烦天下计”,左联是:“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出自杜甫诗《蜀相》,高度赞叹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上句写刘备识才礼贤,烘托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下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盖世功业。在对子的左右两旁,分别镌刻着“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八个红色大字。这八个字揭示了诸葛亮对人生品德修养的豁达追求。

过了牌坊,是一口小围堰,周围是参天的柏树、栗树。向左路往前,是一口葫芦状荷花池。满池荷叶舒展、平铺,数朵白色荷花点缀其中,在阳光下越发高洁了。再往前,是诸葛亮躬耕陇亩处,大约一亩见方,土地虽不算大,但很平整,与我农村老家的田地并无分别。 走过陇亩,便是成片玉兰、棕树地,草地茵茵,就着草地,在玉兰树下读书、遣心,我想,一定非常惬意。再上,又是围堰了,围堰大堤上,高竖一石碑,上写着“古隆中诸葛亮故居”八个金色大字,大字旁是“江泽民1999年5月27日题”的字样。围堰两旁是不高的山,山虽不高,但树木却很茂密。水不算特别清澈,但显得很平静。有时,

还可见一二只飞鸟从水面掠过。我走到围堰边,坐于堰边草坪上,想,当时诸葛亮真会选择这样的福地啊,在这水秀、山明、宁静之地,战祸避了,田也种了,书也读了,身也养了,如今,还有几人有此福分? 沿着左路斜坡继续往前走,是“老龙洞”。洞在哪里?没有细究。此时,我倒觉得“老龙洞”招牌四周的一大片平整的竹林,很有意味,便在这里站立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在太阳下,竹叶泛着青光。微风轻轻拂过竹林,整个竹林微微波动了,如平静的水面一时间荡起了一层绿色的涟漪。此时此际,侧耳细听,你可清楚地感觉到那竹枝儿“飒——飒——”的响声。

我在竹林小径里走着,不紧不慢,悠悠然。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汉水奇石馆”。赏完汉水奇石,折回走进中路,沿着石板小径,穿过茂密的树林,是我们这次游观隆中的中心——诸葛草庐。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着并将永远流传下去的神奇故事——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的历史就发生在这里,这一神奇的故事,给襄阳罩上了令人炫目的光环。

赏完汉水奇石,折回走进中路,沿着石板小径,穿过茂密的树林,是我们这次游观隆中的中心——诸葛草庐。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着并将永远流传下去的神奇故事——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的历史就发生在这里,这一神奇的故事,给襄阳罩上了令人炫目的光环。

诸葛草庐不像我看《三国演义》小说或电视剧时想像的位于平坦的原野之上,它处在隆中山平缓的山腰偏下部,四周树木参天,葱茏繁茂,将草屋牢牢实实地遮掩了,无论是在山下看,还是在

山上看,你根本就无法见到草屋的影子。你只有完全走近它时,才知道,哦,这里还有一所茅屋。这个地方确实很隐蔽,人称诸葛亮为隐士,果真名不虚传啊!草屋前面,地面平整开阔,是一大片竹林,面积大约二、三分。从竹林小径穿过去,是一方清澈见底的小堰塘。《三国演义》对草屋四周景物曾作了这样的描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读了《三国演义》后,现在实地走近这样的环境,感觉很是亲切。

现在让我们走近草屋吧。草屋前是一方小院,院门全由茅草压盖而成,看样子已有很多年了,不过,我对这茅草并不觉得新奇,因为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还见过很多茅屋。只不过后来那些茅屋才为青堂瓦舍所替代。小院门顶正面,是大文学家、学者郭沫若先生题写的“诸葛草屋”四个大字。

移开院门栅栏,便是诸葛小院了。方形的小院子地面全由石板铺砌而成。院子里右侧是一棵笔直的高数丈的含笑树,在树的下面是诸葛亮迎亲时所用的牛车,古味甚浓。院子左侧是一棵枝干稀疏、横斜的梅花树。再往前,是歪歪扭着的枇杷树了。整个院子显得古朴、清静、深幽。

我很荣幸来到襄樊学院,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上大学。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诸葛亮高尚的人格魅力。还记得我们的校训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它为我们的人生指明了方向,指引我们向前,向前······

篇三:古隆中导游词

古隆中导游词

嗨,大家好!欢迎来到襄樊着名的旅游风景区——古隆中。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刘梦菡,大家可以叫我刘导。

古隆中风景区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群山中,是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区。风景区里有隆中山,大棋山,小棋山??主峰隆中山海拔306米,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山下泉水池塘,山涧小溪,流水潺潺。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现在有三顾堂,彩虹桥,武侯祠??等名胜古迹。今天,我就带大家游览一下三顾堂。

大家请看,前面葱郁大树掩映的木屋,朱红色,盖着琉璃瓦,门上写着醒目的三个字“三顾堂”。哈哈,你们才对了,这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地方。看到了吗?门两旁的一副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我考考你们吧!这副对联的意思是什么?呵呵,有人猜对了。“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刘备的千秋伟业所作的两个《出师表》。“三顾”是指刘备三顾草庐请诸葛亮。“一对”指当年诸葛亮所作的《隆中对》。这副对联歌颂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现在可以进入三顾堂了。里面是一个幽静古朴的四合院,你们会看到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蜡像,栩栩如生。我在门口等候,你们赶快去细细游览。记住不要乱扔果皮,不要抽烟。十二点半在门口集合,去吃隆中特色。 湖北襄樊人民路小学四年级:牙买加咖啡

篇四:游古隆中

游古隆中

上星期天,我、妈妈和豆豆弟弟一块游览了古隆中。古隆中因诸葛亮而闻名天下。

走进古隆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石牌坊,牌坊的旁边是绿玉似地池水,微风吹过,微波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随后是荷花池,荷叶长满了荷花池,唯独一支荷花亭亭玉立地站在初秋的凉爽中,似乎在骄傲地说:“你们快来看,我还开着。”荷花边还有两朵睡莲被绿叶簇拥着,那睡莲开的那么单纯洁白,像刚刚睡醒的古典美女,散发着阵阵清香,使游客陶醉在这片美景中。观赏完荷花池,我们来到躬耕田,听说诸葛亮曾经在这儿耕过田,现在里面开着各种各样的花,一串红、黄菊花??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花朵,空气中流淌着阵阵幽香。最美的要数色彩斑斓的蝴蝶了,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尤其是那些黑蝴蝶,有的翅膀上是绿点,有的是黄点,有的是紫点,一闪一闪的,真漂亮。接着,我们游览了诸葛草庐、三顾堂??最后我们终于气喘吁吁地攀上了腾龙阁,站在腾龙阁上,古隆中的美景尽收眼底。山下的小路像一条条飘动的白丝带,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在薄薄的青雾中。 我们陶醉在古隆中的初秋的美景中,流连忘返。

湖北襄樊人民路小学四年级:牙买加咖啡

篇五:古隆中导游词

古隆中导游词

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到历史文化名城——襄樊游览观光!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古隆中

隆中风景区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群山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襄樊市近郊文物风景区,总面积十二平方公里,景区内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及其所属的谷地。主峰隆中山海拔306米,隔谷相望的大旗山,一头高昂,一头缓缓下垂,型如卧虎;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望之巍然深秀;山下泉水、池塘,山涧小溪流水潺潺。诸葛亮17岁随叔父诸葛玄从山东到襄阳,隐居隆中长达10年。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都发生在这里。隆中诸葛亮故居是诸葛亮的重要纪念地之一。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耸翠,旗山旋峙,现有三顾堂、武侯祠、三义殿、草庐亭、抱膝亭、六角井、野云庵等,还有躬耕田、小虹桥、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等名胜古迹。近年来又兴建了吟啸山庄、汉文化景区、龙泉居等旅游风景点。 历史沿革

隆中是诸葛亮十七岁至二十七岁(公元197年――207年)躬耕读书的成才之地。公元207年,刘备在徐庶的推荐下,亲自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住的草庐,敦请诸葛亮出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于千古奇策《隆中对》对三国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孕育和提出这一千古奇策之地就在隆中,这就使隆中成为三国史上的重要地方,成为后世缅怀先贤、纪念先贤的重要名胜地,历朝历代都得到保护、维修和建设。

(一)西晋

西晋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司马炎屡次向臣下询问有关诸葛亮其人其事。晋永兴年间(公元304年――公元306年),驻守襄阳的镇南将军刘弘来到隆中凭吊诸葛亮故宅,触景生情,遂命陪他一起到隆中的镇南参军李兴写了一篇《祭诸葛丞相文》,这便是有史记载以来襄阳隆中第一块纪念诸葛亮的碑文。这篇碑文最早见于晋王隐《蜀记》。

(二)东晋

东晋时期,隆中诸葛亮故居已得到重修,并兴建了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东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荆州刺史别驾、史学家习凿齿来到隆中,撰写了一篇《诸葛武侯故宅铭》。他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赞扬诸葛亮是“达人”(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伟匠”(伟大的人)。

(三)南北朝至隋

南北朝至隋朝时期,隆中诸葛亮故居及武侯祠不断得到维修。刘宋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盛弘之撰《荆州记》载:“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又载:“宅西背北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琴以为《梁父吟》,因名此山为乐山。”

唐代,隆中诸葛亮故居的名声有了很大提高。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856年),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襄阳)李景让维修隆中武侯祠,并立“蜀丞相武乡忠武侯诸

葛公碑”,碑文由李景让撰,无名氏篆额、碑的背面刻有唐代进士、中书舍人(朝廷内负责撰拟诏旨的高级属官)孙樵(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游古隆中作文400字)写的《刻武侯碑阴》碑文。碑文收录于《唐文粹》卷55中,碑文表达了人们对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期间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忘我牺牲精神的无限崇敬,纪录了后世人民群众永远怀念诸葛亮的盛况。碑文说:“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这块碑直到南宋时还完好地保存在隆中。南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载:“唐蜀丞相诸葛公碑,大中三年(应为大中十年――引者注)李景让撰,今在隆中。”

(四)五代

五代时,隆中又增建“武灵王学业堂”。据《舆地纪胜》载,在隆中卧龙山有诸葛亮当年的读书之所,故建“学业堂”。五代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隆中武灵王学业堂竣工,并刻碑纪其事。碑文由天福间襄州节度使安从进的观察判官李光图撰写。《复斋碑录》载:“《卧龙山武灵王学业堂记》,李光图撰,正书,无名氏篆额。天福三年七月记”。

(五)宋代

宋代,隆中规模又有所扩大。曾巩、王安石、苏轼等许多名人都到过隆中,记下了他们对诸葛亮的赞颂和所见所闻。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在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从湖北荆门去开封,路经襄阳游隆中,写下了著名诗篇《隆中》诗:“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空余蜿蜓迹,使我寒涕垂。”诗中盛赞襄阳隆中虽是山野之乡,却培育了诸葛亮这样的“万乘师”人才。

(六)清代

清代隆中经过多次维修,并有所扩建,主要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郧襄观察使蒋兴芑重修;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明末起义军捣毁藩陵基础上重建武侯祠庙;并在草庐原址立草庐亭;雍正七年(1729年)襄阳府事尹会一重修;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中宪大夫、湖北分守安襄郧道兼理水利事务李敏学重修;光绪十四年至十九年(1888-1893)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使、湖广总督裕禄和湖北提督程文炳重修,另新建抱膝亭,新立“古隆中”牌坊。

(七)民国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蒋介石到隆中。襄阳地方政府修筑自襄阳城至隆中的公路,征集民工13000人,开挖土石方23000立方米,修桥三座,涵洞三处。蒋介石为隆中题写了匾额、楹联,举行祭祀仪式,拔款维修隆中古迹,新建中正亭、中正堂,重修荷花池、铜鼓台等,并立碑作记。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隆中的保护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1954年、1957年、1980年、1985年先后多次对武侯祠、三顾堂、野云庵、三义殿进行了维修或翻修,为明代碑刻加修碑亭。1984年新建了吟啸山庄、老龙洞景区建筑群。1987年重建了隆吕书院,修复了诸葛草庐。胡耀帮、李先念、赵紫阳、李鹏、万里、薄一波、姚依林、方毅、陆定一等先后游览隆中,并留名、题词或撰书楹联。1964年郭沫若为隆中题词:“诸葛隐居隆中时,躬耕自食,足与陶渊明先后媲美。然陶令隐逸终身,而武侯则以功业自见,盖时会使然。苟陶令际遇风云,未必不能例桃花源实现于世。如武侯终身隐逸致力于诗,谅亦不逊于陶令

也。”1994年1月10日,国务院“国函〔1994〕4号”文件公布隆中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国发〔1996〕47号文件”,公布隆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古隆中风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起到景区里参观。

主要景点:

(一):古隆中牌坊

大家请看,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石牌坊就是古隆中的第一个景点,它是在清朝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为湖北提督陈文炳负责修建,作为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石牌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在正面大门上刻的是“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济两朝的赤胆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怀远大的志向。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两边柱子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句诗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

(二)小虹桥

过了石牌坊,穿行躬耕田,就到小虹桥了。清代王铽在《隆中十咏》中,写到小桥说:“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这座小桥还有一段趣史。据说,刘备二顾茅庐时,在桥旁遇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一看老人衣着狐裘,谈吐不凡,曾误以为诸葛亮,闹了一场误会。从此,小虹桥也和隆中一样著名于世了。

桥为石拱,青石板面。桥下流水清澈,淙淙有声。当你漫步桥上,独自徘徊,不由得你不思索刘备那种“求才若渴”的精神。

(三)武侯祠

绕过牌坊,拾级而上,便是武侯祠。现存武侯祠建于明末清初,依山而建,共分四层院,一层高一层。正殿有诸葛亮的塑像,陈列有铜鼓及其他石刻文物等。两侧设有配殿,西配殿名“三义殿”,内塑有刘备、关羽、张飞像。殿前庭院中有一桂花树,据说为明末时植,每年盛花季节清香扑鼻。中设庭院。祠内所陈列的文物中,有一面同治年间在广西出土的铜战鼓。相传是诸葛亮七擒孟获时用过的战鼓。

武侯祠外古树参天,松柏滴翠,祠内庭院错落,淡雅幽静。武侯祠大厅的木匾上雕刻着董必武“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的题词。正厅、西厅、后厅分别陈列着“诸葛亮生平简介”,后厅里还存放着一尊诸葛武侯塑像,是人们凭吊祭祀的地方。

诸葛亮逝世后,老百姓对他十分思念,因为诸葛亮不仅是劳动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更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一代勤政廉洁的名相。因而,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纷纷为他立庙,各地的武侯祠多得数不胜数。

(四)三顾堂

武侯神祠的右下首,便是三顾堂,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修建的。据说刘备三顾茅庐时在这里拴过马。后人依此建一四合院,名三顾堂。堂内陈列有岳飞手书的《出师表》。

三顾堂内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门前的三棵古柏,相传是刘、关、张挂马的。原材自然早已死了,现存的为后人所栽,当无可置疑。

唐代冯志韵草庐诗说:“卧龙人去远,此地尚名冈。身应营星陨,心期国祥长。老臣犹有像,炎汉已无光。所幸遗民在,凭君一劝耕。”他写诗的时候,草庐当还完好,而今草庐已无故迹可寻,留下的只有一个隆起的巨大山包。山包前那个由后人建造的六角形庐亭,覆盖红、绿、黄三色琉璃瓦,多少弥补了当年草庐的情趣。

踏进大门,一股花香扑面而来,院内花木清幽。两旁廊壁上砌嵌着数十块石碑,分别刻有隆中全景图、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和《隆中对》,还刻有一些古人诗词,以示孔明一生功业

好,游客朋友们,今天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