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历史上埋头苦干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7:14:06 体裁作文
历史上埋头苦干的人体裁作文

篇一:埋头苦干的人

埋头苦干的人:陈毅(吃墨水)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剥削,抵抗外来侵略的志士。例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曾多次上书批评宰相而三次遭到贬官。但范仲淹仍一再为民请命,并力主改革。

拼命硬干的人:王进喜(铁人不是开玩笑的)

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为民请命的人:焦裕禄

明代名臣海瑞,一生清正廉洁,多次上书议论朝政,甚至批评皇帝、触怒权贵,被贬乃至被罢官多次,但一直正气不改。

任长霞是个真正的好官为民做主为民请命

不过只是在她殉职了之后才发现她

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

分享到

舍身求法 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成语举例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的人。(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

典故

舍身求法典出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相传释迦牟尼过去世曾在雪山修苦行,称“雪山大士”。天地释见大士苦修,化作罗刹,试探其心,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士闻半偈而心喜,为求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毅然舍身投崖。如《心地观经·序品》偈谓:“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身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 还有一个佛学典故,为《五灯会元》卷一载.慧可为向禅宗初祖达摩求法,彻夜立在雪地中,并砍去左臂以示至诚。这也是舍身求法著名的一例。

还有就玄奘西行印度求取佛教经典,历经磨难而意志不改,终于到达天竺国,取回佛经.成为人类文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后用舍身求法泛指奋不顾身地追求真理。如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1

篇二: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小结第7节段意:写出作者忠诚报国、死而无憾的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感慨。探讨提问: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明确: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小结第8节段意:说明作序的时间和诗集的题名。段落层次第一部分:(第1 ―5 自然段)自述出使元营所遭遇的种种磨难,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第二部分:(第6 ―8 自然段)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生发忠诚报国、死而无憾的感慨,且交代诗集的题名。总结提问:课文第5节连用22 个“死”字,历来受到读者关注。这一段的内容与后文“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一段的议论有什么样的关系?明确:第4段痛定思痛,扣住一个“死”字,概括九死一生的经历,表现出“生”之不易。作者万死不辞,是为了“将以有为也”。第6段“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角度阐述报国之志,论述为臣者为子者的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选择。前面说“死”,这里说“生”,二者关系是什么?自己活下来的意义在哪里呢?这段议论,理性地述说生的目的,表明自己死里逃生正是要为国家作出新的牺牲。这一段表白性的议论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展

开,对自己克服万难坚定南归的目的作进一步说明,阐述自己为国牺牲的决心,文章的主旨在此得以提升。写作特点1. 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表现在:①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②在叙事的前后,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例如第4段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文中用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表达心境。③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如第3段,既写出了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写作特点 2. 语言生动而准确,特别是动词的使用。如文中表现行踪的动词,表示离开某地用“去(京口)”表示前往某地用“如(杨州)”“趋(高邮)”;表示到达某地用“至(海陵)”,“来(三山)”;表示经由某处用“过(瓜州扬子桥)”,“道(海安、如皋)”,“历(吴门毗陵)”。此外,动词“奔”“变”“诡”“行”“宿”“出”“没”“穷饿”“呼号”“避”“渡”“入”“展转”都准确地表明了活动地点,也表达了作者心情急切、紧张和经历的坎坷。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心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怀。文天祥作为一位历史上的爱国志士,他的报国行为是感人的,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当然他企图以言辞说动敌人是对敌方估计不足。总结研习:《指南录后序》的二十二个“死”南宋爱国政治家、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以自述抒怀的形式,历数作者自己出使北营

被扣及伺机脱逃九死一生的艰险历程。文章气宇轩昂,慷慨悲歌,尤其是一连串地集中运用“死”字句,气断声吞,扣人弦心,爱国之志,充满字里行间,舍生取义的崇高品格跃然纸上。呜呼!予之及于死(1) 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2) ;骂逆贼当死(3)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4)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到死(5) ;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6) ;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7)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8)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9) ;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10)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11) ;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12)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13)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14) ;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15)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16) ;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17)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18)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19) 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20) 生,昼夜事也,死(21) 而死(22) 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凡“死”字共二十二处。这些“死”字,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既准确鲜明,又形象生动,可谓妙语纷呈,出神入化!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分析,“死”①为总述“死”的境地及危险性,具有提领下文“死”②至“死”

(19) 共十八个“死”字的作用。这十八个“死”字句,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现,每句均以分号隔开。“死”(20) 至(22) 三个“死”字归纳以上十八种“死”的可能性,表明作者对“死”的看法和态度,“死

而死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显示其以“死”报国的宏伟决心和凛然正气。从“死”的词性划分,作名词的“死”有①、⑨、(12) 、

(19) 、(20) 、(21) ,共六个,或作主语,或作宾语;作动词的“死”有②、③、④、⑤、⑥、⑦、⑧、(10) 、(11) 、(13) 、(14) 、(15) 、

(16) 、(17) 、(18) 、(22) ,共十六个。从“死”的危险划分,有的来敌方(元营),如②、③、④、⑥、⑧、(10) 、(13) 、(15) 等,用以揭露元军的凶狠和残暴;有的来自内部(南宋),如⑦、⑨、(11) 、

(14) 、(18) 等,用以披露南宋的混乱和腐败;有的来自环境的险恶,如(12) 、(16) 、(17) 、(19) 、等,用以透露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从“死”的方式划分,主动(自杀)的“死”仅有⑤、⑥、⑦三个,表明作者自己的赤胆忠心;被动(他杀)的“死”有其余十四个( 即所有来自敌方和南宋的“死”的威胁),显示文天祥的高风亮节。 至于“死”的次数多寡,“死”前有“屡”、“几”等词加以限定,真是“层见错出”,不计其数,这里就不赘述了。主题本文表达了作者在国难当头时刻锐身自任的气概、坚贞不渝的节操和以死报国的决心。*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知道罢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关文天祥的祠联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

篇三:埋头苦干的人

埋头苦干的人:

历史上埋头苦干的人

李时珍,为了写好《本草纲目》,李时珍不仅在治病时注意累积经验,还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白日,他踏青山,攀峻岭,采集草药,制作标本;晚间,他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笔记。几年里,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大夫、老农、渔民与猎人。对好多药材,他都信口品尝,判断药性与药效。

拼命硬干的人: 文天祥 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 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 以振奋人心, 并献御敌之计, 未被采纳. 后历任刑部郎官, 知瑞州等职. 咸淳六年(1270), 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 闻元军东下, 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 开赴临安(今杭州, 当时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 被派往元营中谈判, 遭扣留, 押往北就. 二月底, 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 夜亡入真州. 复由海路南下, 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景炎二年(1277), 进兵江西, 收复州县多处. 不久, 为元重兵所败, 妻子儿女皆被执, 将士牺牲甚众, 天祥只身逃脱, 乃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 同年十二月, 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 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 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 被押送大都(今北京), 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 年仅47岁.

为民请命的人:焦裕禄

明代名臣海瑞,一生清正廉洁,多次上书议论朝政,甚至批评皇帝、触怒权贵,被贬乃至被罢官多次,但一直正气不改。

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

分享到

舍身求法 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 典故

舍身求法典出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相传释迦牟尼过去世曾在雪山修苦行,称“雪山大士”。天地释见大士苦修,化作罗刹,试探其心,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士闻半偈而心喜,为求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毅然舍身投崖。如《心地观经·序品》偈谓:“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身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

还有一个佛学典故,为《五灯会元》卷一载.慧可为向禅宗初祖达摩求法,彻夜立在雪地中,并砍去左臂以示至诚。这也是舍身求法著名的一例。

还有就玄奘西行印度求取佛教经典,历经磨难而意志不改,终于到达天竺国,取回佛经.成为人类文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后用舍身求法泛指奋不顾身地追求真理。如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篇四:埋头苦干的人的事例

左思是我国西晋著名文学家,著有《三都赋》、《咏史》等。抄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抄写的方法来启迪思维,提高读写能力。左思抄录法的步骤是诵读一抄写一记忆。贯穿全过程的是“思”,读中思,写中思,记中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但学习成绩到不好。他父亲很泄气,认为这孩子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还赶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去时光。经过几年后,他开始着手撰写《三都赋》。他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无数书文警句。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随时记下。经过10年构思、琢磨及反复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左思是我国西晋著名文学家,著有《三都赋》、《咏史》等。抄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抄写的方法来启迪思维,提高读写能力。左思抄录法的步骤是诵读一抄写一记忆。贯穿全过程的是“思”,读中思,写中思,记中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但学习成绩到不好。他父亲很泄气,认为这孩子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还赶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去时光。经过几年后,他开始

着手撰写《三都赋》。他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无数书文警句。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随时记下。经过10年构思、琢磨及反复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王进喜和英雄的大庆工人们,就是这样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夺油大战

那时候,钻机还没有运到,他们天天派人到车站去等。王进喜更是坐不住,睡不稳,到处调查访问,了解地层的情况。不几天,钻机到了,但是吊车、拖拉机不够用,60多吨重的钻机躺在火车上卸不下来。大家都很着急。王进喜说:"没有吊车,咱们有人在。毛主席不是说人是最可宝贵的吗?只要有人在,咱们就能想办法把钻机卸下来。"全队的小伙子们被队长那浑身的劲头和激动的神色所鼓舞,"上呀!"一声呐喊,便行动起来。大家一鼓作气,从清晨干到太阳偏西,硬是用绳子拉,撬杠撬,木块垫,把钻机从火车上卸了下来,运到井场,又花了三天三夜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矗立在大荒原上。

篇五:历史的启示

历史的启示

作者:董浩 指导教师:侯飞

在中国上下5000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过无数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他们或是力挽危局而名扬天下,或是驰骋疆场使妇孺皆知。正如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所写:“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一部《明朝那些事》让我了解了大明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坚持“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朝代;这是一个皇帝可以几十年不上朝而国家依然运转的朝代;这是一个思想活跃,经济高度发展的朝代;这也是一个驱除鞑辱,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的朝代,而它却在十七世纪走向灭亡。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中国干支纪年甲申年)3月,李自成的大顺军兵不血刃攻下了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自缢身亡,统治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悲怆地降下了帷幕。4月,山海关外的满清辫子军接受明将吴三桂的邀请,入关与李自成的军队在山海关决战,随即将登基才一天的大顺皇帝李自成赶出北京城,满清6岁的顺治皇帝坐上了紫禁城的金銮龙椅,从此开始了历时268年的大清帝国。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年,是风云突变、天翻地覆的一年,也是各种势力最后较量、江山易主、改朝换代的一年。历史是一面镜子,明朝灭亡既有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军事气候变化的原因。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以史为鉴,对于当今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明朝灭亡,首要原因是政治上的失败。而政治失败的主要原因,则是官员的腐败无能。明朝末年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朝廷官员们想的不是如何平定内乱,抗御外敌,而是贪得无厌的聚敛钱财,争权夺利。当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们不关心国事,都在为怎样搜刮民脂民膏,为自己敛财和升官发财而“努力”的时候,这个国家也就到了灭亡的边缘。明朝党争始于嘉靖朝张璁担任首辅时期,万历时期愈演愈烈,到崇祯时文官集团已经完全把持朝政,朱由检无力回天了,以致发出“满朝大臣皆可杀”的悲叹。明末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员集团,表面上标榜仁义道德,暗地里却与商人勾结,大肆敛财。而这些影响,最终落在了百姓头上,被一次又一次的压榨,直到奋起反抗。

万历时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出现,手工业发达,经济蓬勃发展,隆庆开关后,海上贸易逐渐繁荣,大量白银涌入中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但是明朝税收主要来自于农业税,工商业和海关税收只占到总税收的15%左右。这个原因和党争又有紧密联系。自万历到崇祯年间,除阉党外所有文官集团都和商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万历三大征耗空国库,权奸魏忠贤加重商业税就使得国库迅速增收。而当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

集团消灭阉党后就立即减轻了商业税,明朝政府财政收入迅速降低,无力支付赈灾、边境战争和镇压农民起义的支出。崇祯帝曾经向北京各级官员号哭借钱只借到20万两白银,李自成进京后强迫官员交出财产却收到3000万两之巨。

文官集团代表的是江南庞大的商人集团的利益,他们强调农业是国家之本,重农抑商,反对征商税,背地里却与商人联合起来,攫取无数的利益。当满清入关后,东林党人却抛弃了自己口中的仁义道德,迫不及待的投降,卑躬屈膝,讨好新主子,让世人见到了他们的丑恶嘴脸。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洪承畴,兵败被俘后投降,以至于人用“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来讽刺他。

腐败是一个国家政治上的毒瘤,危害着国家的内政;而军队则是国家的拳头,抵御着国家的外敌。明朝末年,军队战斗力低下。有着200万军队的大国,却败给了仅有十几万军队的女真族,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明朝军队纪律涣散,严重害民扰民。朝廷发不出军饷,剿贼剿寇的官兵便到处害民扰民。明朝郧阳巡按高斗枢在《守郧纪略》中记载,崇祯十四年(1641年),他奉命驻守郧阳,在他抵达郧阳前的十几天,左良玉率领的官兵路过此地,二三万官兵一涌入城,城中没有一家没有官兵的,“淫污之状不可言”。住了几天大军开拔,又将城里所有人家清洗一空,十多天后他到了,竟然找不到米和菜,士绅和百姓见到他,无不痛哭流涕,不恨贼而恨兵。

官军抢劫百姓,主要是官府严重拖欠军饷。1644年初,军饷欠缴已达数百万两,而从南方来的税款只有几万两,国家的粮仓实际上已经空了,没有足够的大米充军饷,户部就买杂粮凑数。当北京被围时,驻军已有5个月没有发饷,执行任务的军队没有炊事用具,每个士兵领到100枚铜钱,由他们自己买东西吃。明朝大臣马世奇在向崇祯皇帝解释老百姓起义的原因时说:“非附闯也,苦兵也。”“苦兵”,是因为官军破家、杀人、屠城,“人之居者、行者,不得安保其身命”。老百姓“遂至视贼如归,人忘忠义”。当时,朝廷用官军剿“寇”,而百姓望“寇”剿官军,可见民心所向。

这样的军队早已军心涣散,不能打仗。据明朝人写的《甲申传信录》中讲,李自成攻北京时,明朝守北京大营的军队是40万人,部将数以千计,“临敌力战,死于疆事者仅二人而已。嘻!”40多万人的军队打仗,死于战场的只有二人,可见人心军心早已不想打了,明朝的气数已尽。

军队战斗力低下,一方面是因为明朝军户制度使得士兵良莠不齐;另一方面是军队中的将领们贪污军饷,甚至虚报兵额,冒领军饷;更严重的是将领们不思进取,只知道贪图享乐,与朝廷中官员勾结,欺上瞒下,倒卖军械,与女真人眉来眼去,置国家利益不顾。当战争来临时,国家却无可战之兵,无敢战之将。无能的将领充斥在军队中,而有能力的

将领却被庸官和庸将所害,不能力挽狂澜,改变大明的命运。

明朝的运气不错,明末出了三个功勋卓著的名将,熊廷弼,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孙承宗,万历三十二进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进士。这三人都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可惜熊廷弼、袁崇焕先后被杀,孙承宗被罢斥。熊廷弼在萨尔浒大战之后出任辽东经略,出关指挥辽东军事。广宁失守,明朝政府追究责任,魏忠贤趁机向熊廷弼敲诈勒索,被拒就诬陷熊廷弼贪污军饷,将熊廷弼斩首。天启元年(1621年),孙承宗因为知兵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上任后,采纳袁崇焕的意见,主守宁远。经过数年艰辛努力,布臵成了一道坚固的宁(远)锦(州)防线,成为清骑兵不可逾越的障碍。而魏忠贤却嫉恨他,使孙承宗去职。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以后,孙承宗再次被任命为辽东经略,后崇祯四年,大凌河失守,孙承宗第二次被排挤下台。崇祯十一年,清兵围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与之血战。三天后城破,孙承宗被俘,因拒不投降,被活活勒死。天启六年正月、天启七年五月相继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奇迹般挡住了清军的凶猛进攻。“宁远大捷”的消息传回京城,满朝震动,欣喜若狂,袁崇焕一战成名,从此晋身中国名将之列。而崇祯却中皇太极反间计,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崇祯三年,1630年)。有人说,袁崇焕被杀,不仅是袁崇焕本人的悲剧,也是崇祯皇帝的悲剧,更是大明王朝的悲剧。“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焕传》)。

官员与军队的腐败毁掉了明朝的内政,战力低下的军队无法抵抗外族的入侵。两个方面的问题使得一个王朝走向没落。一部明朝的灭亡史,饱含着多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千秋功罪,后人评说,正应了李商隐诗中的那句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历史错误是犯不得的,尤其是在各种社会矛盾复杂交错的时候,更当慎之又慎。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国内外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不同的反动势力不愿意看到我们国家强大起来,从而影响他们的利益。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周边国家在领土问题上与中国纠缠,针对中国崛起发出一次又一次的中国威胁论;国内有一小部分人,自诩为所谓的公知精英对国家一些问题冷嘲热讽,对革命先烈极尽侮辱,试图影响舆论,误导群众。就像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毕福剑侮辱毛主席,加多宝侮辱邱少云烈士一样,各种跳梁小丑哗众取宠,其险恶用心显而易见。

庆幸的是,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坚持从严治党治军,强力反腐,一大批“老虎”、“苍蝇”落马,让人民看到了国家反腐的决心,提高了对国家的信心。从明朝灭亡的历史中,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强国必先反腐,反对腐败,吏治清明,就能修炼好内功,强大自身;强国一定强军,建设一支攻坚克敌,敢于战斗的军队就像练好外功,保卫着国家的安定。反腐强军,内外兼顾,我们国家一定会走向复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

从历史中获得启示,在反思中前进,在前进中成长,对国家如此,对人亦然。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