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和ktv女孩感情回忆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3:35:07 字数作文
和ktv女孩感情回忆录字数作文

篇一:女生KTV经典曲目歌词

女生KTV

1.最后我们……林嘉欣

忽然就想起你,完全毫无预警,像想起了遗失多年的玩具,在匆忙习惯里,看似充实日子,心里却感觉缺了点甚么东西,最后我们各自走向了哪里,是不是最初预期的风景,在各自的沉默里,是否还在想延续,我们没完成的爱情,有些事想忘记,却由不得自己,这好像是大人才有的毛病,突然发现自己,连想你的勇气,都带一点来不及的苍老气息,*最后我们各自会停留哪里,是不是吻合理想的关系,在我们各自心里,是否还有些话题,还没有说给对方听,还没有说给对方听

2 God Is A Girl

remembering me discover and see all over the world 记得我在全世界寻找而领悟 she's known as a girl to those who a free 她是一个想得到自由的女孩

the mind shall be key forgotten as the past 思想将被封锁,忘记过去

cause history will last 使过去的事情继续延续……

god is a girl 上帝是一个女孩

wherever you are 无论你在何处

【do you believe it can you receive it 你会相信她吗?你会接受她吗? 】

god is a girl 上帝是一个女孩 whatever you say 无论你说什么

god is a girl 上帝是一个女孩 however you live 无论你生活怎么样

god is a girl 上帝是一个女孩 she's only a girl 她仅仅是一个女孩

she wants to shine forever in time 她希望永远的闪耀着

she is so driven she's always mine 她是如此地被动……

cleanly and free 她永远是我的“纯洁”与“自由”

she wants you to be a part of the future 她希望未来的大部分时间里

a girl like me 有一个女孩会喜欢我

there is a sky illuminating us someone is out there 有天空照亮着我们,某人的离开 that we truly trust 才是我们真实的期待

there is a rainbow for you and me 有一道彩虹等着你和我

a beautiful sunrise eternally 一轮美丽的日出是那样的永恒!

3.-----范伟琪

我从秋天等到安静的落叶,还不够时间倒带想念,就像电影情节最后完结篇,褪色的画面没有笑脸,我的记忆摇晃着昨天我还有感觉,一抬头什么都看不见雨后的无言,红橙黄绿我都找不到的晴天,从此我们两个世界,在灰色季节渐渐忘记你的一切,过几年我在原点,彩虹出现而我再也找不到,美丽的蝴蝶偏偏飞不上天,对你的想念再也寄不到,你世界地址是再见

4.想起-----韩雪

回到相遇的地点,才知我对你不了解,以为爱得深就不怕伤悲,偏偏爱让心成雪,我独自走在寂寞的长街,回忆一幕幕重演,我告诉自己勇敢去面对,就算心碎也完美,想起我和你牵手的画面,泪水化成雨下满天,如果我和你还能再见面,就让情依旧梦能圆,我们在不同的世界,想着每一次的误会,好想再一次依偎你身边,偏偏你有千里远

5.梁静茹-给未来的自己

站在狂风的天台一望无际,这一座孤寂的城市,在天空与高楼交接的尽头,谁追寻空旷的自由,阳光覆满这一刻宁静的我,隔绝了喧嚣和冷漠,川流不息的人游荡在街头,谁能听见谁的寂寞,找一个人惶惶相惜,找一颗心心心相印,在这个宇宙我是独一无二,没人能取代,不管怎样怎样都会受伤,伤了又怎样至少我很坚强,我很坦荡,夜幕笼罩灿烂的一片灯海,多少人多少种无奈,在星光里遗忘昨天的伤害,一觉醒来还有期待,【我不放弃爱的勇气,我不怀疑会有真心,我要握住一个最美的梦,给未来的自己】,一天一天一天推翻一天,坚持的信仰,我会记住自己今天的模样,有一个人惶惶相惜有一颗心心心相印,抛开过去我想认真去追寻,未来的自己,【不管怎样怎样都会受伤,伤了又怎样至少我很坚强,我很坦荡】未来的你会懂我的疯狂

6. 刘若英--听!是谁在唱歌?

好像呼吸一样那么自然不需要换算,所以我们相遇,在这季节决不是偶然,仿佛候鸟一样飞过大地,穿越海洋,原来所有情节仔细回想都是种呼唤,感动过的故事看过的书经过的地方,遇见的朋友想念的远方流过的泪光,【听是谁在唱歌,还是你心里的盼望,听是谁在唱歌,是我对谁呼唤,搭啦,好像呼吸一样那么自然,不需要换算,所以我们相遇在这季节决不是偶然,仿佛候鸟一样飞过大地穿越海洋,原来所有情节仔细回想都是种呼唤,感动过的故事看过的书经过的地方,遇见的朋友想念的远方流过的泪光,

7.梦醒了----那英

我想起你描述梦想天堂的样子,手指着远方画出一栋一栋房子,你傻笑的表情又那么诚实,所有的信任是从那一刻开始,【你给我一个到那片天空的地址,只因为太高摔得我血流不止,带着伤口回到当初背叛的城市,唯一收容我的却是自己的影子,想跟着你一辈子,至少这样的世界没有现实,想赖着你一辈子,做你感情里最后一个天使,如果梦醒时还在一起,请容许我们相依为命,绚烂也许一时平淡走完一世,是我选择你这样的男子,就怕梦醒时已分两地,谁也挽不回这持离,爱恨可以不分责任可以不问,天亮了我还是不是你的女人,

8.梦一场-----那英

我们都曾经寂寞而给对方承诺,我们都因为折磨而厌倦了生活,只是这样的日子,同样的方式,还要多久,我们改变了态度而接纳了对方,我们委屈了自己成全谁的梦想,只是这样的日子,还剩下多少,已不重要,时常想起过去的温存,它让我在夜里不会冷,你说一个人的美丽是认真,两个人能在一起是缘份,早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我才不会把爱都放在同一个地方,我能原谅,你的荒唐,荒唐的是我没有办法遗忘,早知道是这样,如梦一场,我又何必把泪都锁在自己的眼眶,让你去疯,让你去狂,让你在没有我的地方坚强,让我在没有你的地方疗伤

9.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裘海正

盼不到我爱的人,我知道我愿意再等,疼不了爱我的人,片刻柔情它骗不了人,我不是无情的人,却将你伤的最深,我不忍我不能,别再认真,忘了我的人,离不开我爱的人,我知道爱需要缘分,放不下爱我的人,因为了解他多么认真,为什么最真的心,碰不到最好的人,我不问我不能,拥在怀中,直到他变冷,爱我的人为我痴心不悔,我却为我爱的人甘心一生伤悲,在乎的人始终不对,谁对谁不必虚伪,爱我的人为我付出一切,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狂乱心碎,爱与被爱同样受罪,为什么不懂拒绝痴情的包围

10. 雨天-----孙燕姿

站在十字路的交点,该怎么走,我却只剩回头,除了你给的伞我再也没有,别的借口,去拥有你的什么,你能体谅我有雨天,偶尔胆怯你都了解,过去那些大雨落下的瞬间,我突然发现,谁能体谅我的雨天,所以情愿回你身边,此刻脚步会慢一些,如此坚决,你却越来越远,牵手和分手来自同一双手,做回朋友,我却为何不懂挽留,你能体谅我有雨天,偶尔胆怯你都了解,过去那些大雨落下的瞬间,我突然发现,谁能体谅我的雨天,所以情愿回你身边,此刻脚步会慢一些,如此坚决,你却越来越远,是否太晚路已走远,我的眼眶泪太满,走不回你身边,你能体谅我有雨天,偶尔胆怯你都了解,过去那些大雨落下的瞬间,我突然发现,谁能体谅我的雨天,此刻脚步会慢一些,如此坚决,你却越来越远

11. 打错了----王菲 对你说打错了,我不是你那个什么,你想找的那个,就算我跟她同名同姓又如何,都说你打错了,我要欺骗你干什么,你们多久没见,连我跟她的声音你都不认得,你怎么样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否难耐寂莫你到底是谁,总是阴差阳错擦过我的耳朵,第几次打错了,这是注定还是巧合,谁是玛格烈特,她知道你的着急一定很快乐,你们发生什么,还是你欠了她什么,有什么舍不得,她不住这里你却非找她不可,你们会讲什么,口气会不会软软的,你紧张得想哭,多年后想起今天值得不值得

12. 月光 王心凌

弯弯月光下蒲公英在游荡,像烟花闪着微亮的光芒,趁着夜晚找寻幸福方向难免会受伤,弯弯小路上蒲公英在歌唱,星星照亮在起风的地方,乘着微风飘向未知远方幸福路也许漫长,难过的时候谁在身边陪我掉眼泪,失败无所谓你在左右月光多美,弯弯月光下我轻轻在歌唱,从今以后不会再悲伤,闭上双眼感觉你在身旁,你是温暖月光你是幸福月光o.s.:我在月光下歌唱闭上双眼感觉~你在身旁

13. 天真------弦子

回忆还是温热的,但承诺已经冷却了,我的天真在泪水里沉沦,孤独它让我无法负荷,不用假装还爱着,舍不得还是放开了,我的天真早就碎成遍地的忐忑,失去了所有颜色,【这次我真的痛了真的彻底醒了,我试着洒脱换来的只是伤痕,我爱到痛了你却留下我一个人,埋葬我的天真,】还能够说些什么,当快乐已经掏空了,我的天真早就碎成遍地的忐忑,努力拼凑着却再也无法完整,我哭的累了没有梦是好的,别再说爱我你给的全是悔恨,我爱到痛了你却留下我一个人,埋葬我的天真

14. 淡淡的歌-----许飞

说你想说的情话,做你想做的童话,我已不想再挣扎,这份感情有多复杂,关于你的回答,我在心里牵挂,这样煽情的歌,唱到你想家,唱情歌流眼泪,不会想着谁,双人床黑咖啡,只想有人有个人来陪,写一首淡淡的歌给你呀,让你说我傻,这一首淡淡的歌给你呀,说出心里话,谱一首淡淡的歌给你呀,啦啦啦啦啦,唱一首淡淡的歌给你呀,让你会想他,我会一直拥抱着你,告诉她们我也会牵挂

15.偏爱-----张芸京

把昨天都作废现在你在我眼前,我想爱请给我机会,如果我错了也承担认定你就是答案,我不怕谁嘲笑我极端,相信自己的直觉,顽固的仍不喊累,爱上你我不撤退,我说过我不闪躲我非要这麽做,讲不听也偏要爱更努力爱让你明白,没有别条路能走你决定要不要陪我,讲不听偏爱看我感觉爱,等你的依赖对你偏爱,痛也很愉快,不后悔有把握,我不闪躲我非要

这麽做,讲不听也偏要爱更努力爱让你明白,没有别条路能走你决定要不要陪我,讲不听偏爱看我感觉爱,等你的依赖对你偏爱,痛也很愉快

16.小伤口------蔡依林

出发点总是好的你终于离开了,为我好这点我懂的,不必再争取了你不该我的,躲避每个理由每个借口也是多余的,你的每个拥抱每个亲吻全都是冷的,说真的没什么不忌讳了谁没分手过,我不会感到挫折舍不得放手太放任,这点小伤口很快就愈合,留下渐渐疤痕当做纪念我幽默,只是小伤口那又为什么随时碰就随时痛,我给一个理由一个借口也是多余的,你的每个拥抱每个亲吻全都是冷的,说真的没什么不忌讳了谁没分手过,这点小伤口多久会愈合,那么疯狂的爱两败俱伤多寂寞,只是小伤口时间抱着我你不需要担心我,只是小伤口时间抱着我我想念你给的痛 17.莫文蔚 - 宝贝

不知从那天开始,不知到那一天止,你一直都藏在我心底,时光停在你眼里,害怕得不敢声息,我好想住进你的灵魂里,轻抚着你的头 睡吧,我在你梦里,不管醒在那里 宝贝,我记得你,不知从那一天起,再没有你的消息,这世界忽然间不美丽,阳光下的我怀念你,等待着你的归期,我好想投进你的怀抱里,紧握着你的手 睡吧,我在你怀里,不管醒在那里 宝贝,我爱着你,轻抚着你的头 睡吧,我在你梦里,不管醒在那里 宝贝,我记得你,不管何时何地 宝贝,我记得你 我爱着你

18.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江美琪

这里的空气很新鲜,这里的小吃很特别,这里的lette不像水,这里的夜景很有感觉,【在一万英尺的天边,在有港口view的房间,在讨价还价的商店,在凌晨喧闹的三四点,】可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我们有多少时间能浪费,电话再甜美,传真再安慰,也不足以应付不能拥抱你的遥远,我的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一个人过一天像过一年,海的那一边,乌云一整片,我很想为了你快乐一点,可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身边,【可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我们有多少时间能浪费,电话再甜美,传真再安慰,也不足以应付不能拥抱你的遥远】

19. 丁当 - 我爱他

他的轻狂留在 某一节车厢,地下铁里的风 比回忆还重,整座城市一直等着我,有一段感情还在漂泊,对他唯一遗憾是分手那天,我奔腾的眼泪都停不下来,若那一刻重来 我不哭,让他知道我可以很好,[,我爱他 轰轰烈烈最疯狂,我的梦狠狠碎过却不会忘],曾为他相信明天就是未来,情节有多坏 都不肯醒来,我爱他 跌跌撞撞到绝望,我的心深深伤过却不会忘,我和他不再属于这个地方,最初的天堂 最终的荒唐,如果还有遗憾 又怎么样呢,伤了痛了懂了 就能好了吗,曾经依靠彼此的肩膀,如今各自在人海流浪,逃不开 爱越深越互相伤害,越深的依赖 越多的空白,该怎么去爱,,如果还有遗憾是分手那天,我奔腾的眼泪都停不下来,若那一刻重来 我不哭,让他知道我可以 很好

@七月七日晴-许慧欣

说了再见是否就能不再想念,说了抱歉是否就能理解一切,眼泪代替你亲吻我的脸,我的世界忽然漫天白雪,【拇指之间还残留你的昨天,一片一片怎么听见完全,七月七日晴,忽然下起了大雪,不敢睁开眼希望是我的幻觉,我站在地球边眼睁睁看着雪,覆盖你来的那条街】,七月七日晴,黑夜忽然变白天,我失去知觉看着相爱的极限,我望着地平线天空无际无边,听不见你道别, 七月七日晴,我失去知觉,天空无际无边

篇二:读《一个人的KTV》有感

读《一个人的KTV》有感

读《一个人的KTV》有感

稍稍了解娱乐圈的人都应该知道奶茶,刘若英。奶茶这名字是她师傅陈升取的,有一回陈升说,刘若英就像一杯奶茶!她虽然不算标准美女,但就像杯温暖的奶茶,虽然没有红酒的高贵典雅,没有咖啡的精致摩登,却自有一种温润香浓的芬芳。之后,奶茶也就叫开了。

奶茶的师傅陈升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音乐制作人,奶茶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了他的助理,有文艺气质的奶茶便恋上了她的师傅。然而,陈升已有家小,无法回应奶茶。在恋情尚未开始之前,奶茶已经失恋,自此开始了漫长的单恋之旅。形单影只。奶茶说,她理想中的恋人应该能够在精神上了解她,在坚持了那么多年之后,直到奶茶41岁的时候,她遇到了她的丈夫,也算苦尽甘来。很佩服奶茶的坚持,也很羡慕她的归宿。 我算不上文艺青年,只是喜欢看一些小文章,能够稍稍体会出作者的感情,自己也略带些小伤感气质,更重要的是,我大龄单身,也不愿意将就,只想等那个聊得来的人出现。曾经参加过两次相亲,都很失望,觉得自己的世界和他们的世界隔了十万八千里,也便不愿意继续了,现在也是孤孤单单地一个人生活。奶茶走在了我的前面,我很迷茫,不愿意将就,也孤单,于是,我很想看看奶茶一个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下载了奶茶的文集《一个人的KTV》,花了点时间读了几篇小文章。

文集记录了奶茶生活、工作和情感的点滴,语言质朴、温馨,还带了些伤感。《一个人的KTV》讲了她一个人唱K的经历,宣泄完了,却也泪流满面。这种孤单的场景,孤单的宣泄,孤单的落寞,真的沁入心脾,侵入骨髓,我懂她,我知道奶茶的眼在流泪,心里估计已经冰冻了三尺。《今年桂花不飘香》是纪念祖父的文章,孙女和祖父、祖父和祖母、祖父和桂花树,一幕幕场景承载了一家人的相守之情和离别之苦。看哭了。《梦》,辨不清是奶茶的梦衍生的>故事,还是奶茶自己幻想出来的故事。讲述了奶茶看到了老年的自己,通过少年心里的声音'What a lonely lonely oldwoman !'揭示出老年奶茶的孤单。然而,老年奶茶说,她不寂寞,因为她心里有一个关于爱的秘密。关于爱的秘密?多大的秘密呢?爱过别人,也被别人爱过?可是,这都已成过往,现在依然一个人,能做的只是遥望抓不住的彼岸。这不是孤单又是什么呢?孤单的人啊,只怕唯有幻想才能让她们暂时地远离孤单。可这正是因为太孤单了啊。《落叶》也是奶茶的回忆。里面有一段质朴、温馨而让人难过的画面。我想起曾经有一个男孩跟一个女孩说,秋天树上的叶子是听声音掉落的。说完便拍起手,果然叶子一片片落了下来。男孩要女孩跟着做,女孩害羞而骄傲,死不肯举起手经过很多个秋天,男孩已不知去向了,女孩独自经过那条路,抬起头来,又看见那些树上的叶子,想起了那一幕。她突然拍起手来,一声,两声,啪啪啪啪!数不尽的拍掌声。突然,她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只因为满天散下了绵绵层层枯黄的回忆。真的好残忍。

原来,奶茶的幸福都在回忆里。

《Magic hour in Canada》和《鲑鱼头》记录的是生活的一些小细节,简单而自娱自乐。从奶茶的这两篇文章中,我看到奶茶应对单身生活的手段,说得好听点,就是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没事儿找事儿做,屁大点事儿都当成天大的事儿,自然也就能自娱自乐了。幸福的人读不出这两篇文章中的孤单。当然,这也只是孤单如我的理解而已。

单身的人往往都是孤独的,孤独久了会变得敏感,然而,这些人还不能过多地沉浸在悲伤中舔舐那份蚀骨的孤单,不能纵容这悲伤蔓延,否则很容易承受不住心中的悲苦,

迟早崩溃掉的。奶茶是聪明而幸运的,除了自娱自乐之外,奶茶还有忙碌的生活将她从悲伤中拉扯出来。虽然我没有同奶茶一样的明星光环,也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但是我有一颗爱八卦的心,喜欢看书((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和ktv女孩感情回忆录)以前是网络小说,现在有点厌烦了,开始喜欢古典一点的小说),我也有一份还算体面,自己也还算喜欢的工作,能够将自己暂时地从孤独悲伤中解放出来,即便我也会时不时地感到孤独。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单身生活,也不愿意将就,也便如奶茶一般生活吧。只是希望,自己的等待能够等来一个稍微完美的结局。如若不然,这一辈子注定悲苦,注定体验百年孤独。三毛曾经说过如果有来生的话,于我而言,即便有来生,我也是不愿意的,我只想说,就此消失吧。

城里打拼的人没有太多时间,即便这本文集还有其他关于奶茶生活的文章,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心力去细细品味,只能在临近下班之前匆匆结束了了解奶茶的路途,也只能匆匆记录下自己心目中了解的,那个不完整的奶茶。

奶茶已经用不着我祝福了,我便祝福天下单身的姐妹们,早日等来心中的那一位。

篇三:五月槐花香——80后女孩儿的乡土回忆录

五月槐花香——80后女孩儿的乡土回忆录

文:素女

题记:有人说,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我不用寻找,闭上眼睛,我的故乡就是我曾生活于其间的天堂,每每梦回,那里依旧暖阳照拂,野趣天成,只是,上世纪八九年代的豫北村落,田园风光,是我再也回不去的天堂??

第一章散落在西屋里的记忆

每每我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感觉疲惫,在亮如白昼的繁华街市里骤感孤独时,我的思绪便不可抑止的飞向我记忆里的童年,那在乡村里温暖相依,童趣盎然的乡土生活,那淳朴的乡邻一张张熟悉的陌生的面孔,都能给我心底带来温暖,那暖,像一缕阳光,射进我漆黑幽冷的心间??

我出生在上世界八十年代豫北平原一个普通的村落,那时,四月芳菲正浓,槐花沁香扑鼻,风一过,花雨漫天飘洒,煞是好看,一个青砖灰瓦的小楼儿里,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我呱呱坠地,父母笑着迎接我的降生,初为人父母的爸妈,把他们能给的无限的爱和温暖像太阳一般无私的赋予了我,即便后来有了弟弟妹妹,我在爸妈心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也屡屡被弟、妹诟病,说他们偏心,可他们谁又不是把自己此生所有毫无保留的给了每一个儿女呢!

据我奶奶说,我幼时沉静,在她缝补的针线筐旁边,坐在蒲团子上,自己能玩儿上半天,有时不知道用黑亮的眼睛在想着什么,倒真不像后来那么顽劣,坐都坐不住。

奶奶家的院子里至今仍有三棵枣树,那时,家里喂养着鸡,夜晚,它们飞上枣树,三三两两的卧在枣树上栖息,爸爸说每次抱着我从枣树下走过,我就会稚嫩的指着树上卧着的鸡说:“鸡儿鸡儿”,(此处为河南话)小时候爸爸磨面为生,人家见我就打趣:“你是谁家孩子啊?”我就嘟起小嘴柔声说:“碾面家咧!”每每爸爸回忆起这些情境,我都脸红,后来渐渐大了,心里暖暖的柔柔的有时酸涩的想掉下眼泪来,无论我长多大,父母眼中,我自儿时到如今的每个细节,怕在他们都是如数家珍,不厌其烦,而我又记得父母几分辛劳?几度寒暑?几时生出了白发,几时身躯变得不那么硬朗了?

后来四五岁记事起,我只记得抱着小枕头来来回回的搬家,从西屋搬到奶奶家,如此几次。妈妈自生二妹后,身体孱弱,人体弱多病时难免就疑神疑鬼,我家住的西屋似乎就成了妈妈的心病,每每忧惧。

说起西屋,也是后来向爸爸询问的缘故,方知道自初建到九十年代我家拆了盖新房,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我张信爷的祖产,自前清从后村一个旧楼拆了盖起来的,张信爷祖上家底殷实,按照爸爸的描述,那时,算是中富农了,这是文革前后划分的成分,想必也是上中等的人家,不然,普通的农户家里怎么盖得起两层的青砖灰瓦实木结构的房屋?连界墙都是灰黑的实木板子,现在多少懂了价值,才想当时这样的屋子,也只有家底殷实才盖的起,要是一直没拆,说不定该成文物了!

后来,张信爷举家迁往四川,爷爷在队里管着些什么事务,用几百块钱和队里出的一部分钱买下了张信爷家的祖屋,作为我父母婚后的家,我有记忆的时候,我家在就在西屋住着

了。

西屋坐西朝东,院子四四方方,早先还是土坯做的院墙,院子里栽种着几棵梧桐树,树苗是爸爸亲手种下的,门在东北角,有长约两三米的过道,过道边上横放着一棵腐朽的木头桩子,我幼时常把它当马骑。

我的记忆里,西屋到我们家手里时,已经斑驳的呈现黑灰色了,早年的青砖灰瓦木隔板在风雨如晦的剥蚀里早已面目沧桑、颓败下来,它来时就已是我不可思议的古老,生活于其间的日子里我并未探寻过它的渊源,只知道那是我家,阳光潋滟晴好的日子里,太阳散发出一圈一圈暖和的五彩斑斓的光线,照在西屋那灰黑的墙壁上,反衬出灰白的样子,门是粗重的厚厚的木板,上搭着铁鼻子锁,推开门,似乎还能闻道陈旧的木板子发出的略微有些霉也有些香甜的味道,两间大房是我家的厨房兼会客厅,高高垒砌的灶台只有大人才够得着,在一面炕的旁边,正对着门摆着一张旧的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两把木椅子,地上的箩筐里有妈妈的针线活计,剪刀,花样儿,红黄蓝紫的彩色丝线绣出小儿女穿的虎头鞋的花样儿。八仙桌和椅子的旁边,是斜着往上的木质楼梯,由于年代久远,踩上去会有沉重的吱嘎吱嘎的声响儿,那声音的咚咚不是清脆的响亮的,却似敲击一件厚重的大钟发出的声音,我小时总是顽皮的爬上爬下,故意踩着楼梯,往阁楼探寻??

另一旁是木质的隔板,里间是我父母和我的卧室,一张老床,不知道什么木头做的,也是那般的厚重,我的妈妈爱干净,我总记得她把床铺了一层又一层的麦秸,把晒得暖和柔软的褥子铺上,抚平的床单,连一道摺儿都没有,我就喜欢一回家栽倒在床上,用自己小小的身子砸出一个坑来,钻进软和的被子里,贪婪着享受着太阳的味道,把自己蒙在被里深呼吸,陶醉。

木界墙边上摆着一只老式的木箱子,放着我家的家当,簇新的妈妈不舍得用的被面儿,大红缎子的,当时姥爷在我满月时给我的礼儿,老妈还说打算等我出嫁的时候缝了当被面给我的,也算是家传的物件儿了。可惜,我一直没有这个机会,后来,这个被面儿,妈妈做了被子给我盖了,箱子里还放着我们的衣服等等。

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踩着吱嘎吱嘎的楼梯,爬上阁楼去玩儿,我那时年纪也大一些了,爸妈倒不禁止我自由活动,阴沉的刮着北风的白天夜里我都绝不上去的,只有当阳光洒满屋子,透过糊着塑料布的窗户闪耀进来一晃一晃的光线时,我才会爬到阁楼,去发现无穷无尽的乐趣。阁楼上放着农具,粮食,不穿的衣物,摆放着杂物,木料等,有时我能自己躲到角落里木头的后面想着大人们再也找不到我了,有时我会观察墙角拉着的蜘蛛网,上面挂着一只蜘蛛,我就找根儿小棍儿戳它,它骨碌碌的落荒而逃,我这个没良心的家伙把人家家毁了还没心没肺的张大嘴巴哈哈大笑,隔着窄小的木格子窗户照射进来的光线,穿透漂浮在空气里的灰尘,好像无数个点点在金黄的闪耀的阳光里跳舞,我也能痴看半天,任它们在虚空里游着舞着,自在的飞着。

阁楼的地面也是木板子,每踩一步我都要万分小心,如履薄冰似的,其实,那结构任我那小小的身体再折腾跳脱,也是安然无恙的,可我还没大胆到去相信这个事情。

西屋的南边,有一个简易的厕所,红砖堆起的一道墙,算是半个天然的,有时墙边疯长着一些叫不上名来的蒿草,我之所以有印象是因为那里出现过一条粗壮的蛇,有小孩儿的臂

膀那么粗,那是我见过的最粗的蛇了,可当时,我人小胆子大,看着我妈害怕的叫来邻居,好几个人围在那里探看,又是惧怕又是好奇,那蛇稳睡一般盘曲,见这么多奇怪的生物盯着它看,不由得缓慢蠕动起身子来,像是要打个哈欠,对这些人说,“你们打扰我的好睡了!”一边懒洋洋的支起身子探个究竟,我却没有多害怕的样子,简直还想凑近了看,被大人一把拉住,我邻居挑个钢叉,让蛇慢慢缠绕上,然后拖着它弄走了,至于放到哪里,我是不得而知了。

如今二妹的腿上还有一块疤痕,经岁月修复磨平了许多,不仔细看也没什么痕迹了,那时她还小,也就刚刚会爬会走,妈妈刚炸过丸子的油锅还在锅台上放着,她自己走过去往上爬,热油洒在她跪着的腿上,她疼的哇哇大哭,妈妈听到哭声赶紧过来,但腿上已经被烫的起了燎泡,后来慢慢的结痂成了一块疤,核桃大小,纹路核桃皮似的,也凸凹不平,现在慢慢的长平了些,但那段调皮的不谙世事的儿时记忆,被父母亲绘声绘影的描述着,直到现在提起来还是那么的清晰,仿若昨日小儿女时??

如果是黑漆漆的夜晚,家里的两间大房里挂一盏昏黄的电灯,停电的时候,也点煤油灯,有一个棉线做的捻子,用火柴划着了点上,罩上玻璃罩子,冒一会儿黑烟,捻亮,那光就把满屋子照得温暖而明亮,那亮,绝不是正午的太阳直射的刺眼,也不是电灯明晃晃的,照得人连影子都看得清楚,煤油灯的光线,映照得拿针线做活儿的母亲的身影变得模糊、巨大,有时她嫌针不利了,会在头发丝上抹几下,带着顶针给我和爸爸做鞋,或者给妹妹纳花儿,做老虎头鞋,冬天里穿在棉裤外,红黄蓝绿的丝线锈成的,漂亮的让人嫉妒。

那时,我绝不敢再爬到楼梯上去窥视阁楼了,夜晚总让一切都笼罩上神秘恐惧的色彩,所以,我安静的待在母亲身边,剪纸花儿,做小布偶儿,用线绳子串着玩儿,唯独那时的我,是安静的,乖顺的。

住在西屋的时候,我妈连着生了三个姑娘,于是,我那重男轻女的爷爷给爸爸施加压力,让爸爸领养了一个儿子,我那个领养的哥哥大我三岁的样子,我那时七岁,他十岁,二妹四岁,三妹还抱在怀里。那时,我们乡镇上的小火车站还在,就在我家南地(乡里的主干道)的南边儿,很小的火车站,偶尔有火车轰鸣着停下来,有时停好久,那时,我随着我那干哥哥在火车站玩儿,火车停下来,人们上上下下后,他一手抱着三妹一手抓着火车扶手,我见状不知怎的,却怕他把妹妹带上火车跑了,我莫名的很紧张,一直招呼他“下来下来下来??”,他看我那样,很焦急的催促着,就要去拽他衣服,他灵活的就跳跃下来,我就说要回家,他带着我和妹妹就回家了,后来我总是跟三妹说,你得感谢我,说不定当时张强(干哥哥)带你走了,你就流离失所了,其实我是多么的庆幸,这应该只是我小脑袋瓜子里的臆想,我从来不敢想,失去任何一个妹妹??

因为,干哥哥自然是不上学的,我那时七岁上了学前班儿,干哥哥放羊,我家养着好几只羊,那时,这算是我家不菲的财产了,可是,有一天夜里,爸爸起来发现羊不见了,干哥哥张强也不见了,爸爸着急万分,就去前村找来二姑夫等人,他们大堤上各村里找了老远,也没找到,只能遗憾的任其走掉了,也许的确不是亲生,也不是真心想养,丢了就丢了,爸爸也没什么打紧,幸好拐跑的只是家里的羊,不是妹妹,我当时想??

后来据说在井店有邻里看见过他,爸爸却不愿追究了,一则不是真心想养,二则心不在,养着也是祸患。其实我的爸爸,并没有因为女儿多就嫌弃我们,反而每一个他都真心疼爱,

所以我不曾怨怪爸爸收养儿子的行为,当然我的妈妈,因为爷爷奶奶嫌弃她生女儿,后来还曾想把四妹跟大娘家三儿子换,妈妈于是一辈子都解不开这个心结,终归是怨恨了他们。

夏天的院子,自然就是小小的天堂,不仅树木合抱,树荫遮蔽骄阳,过道的顶上搭着密织的葡萄藤架子,过道横着的那根朽木桩子,倚墙放置的几根木柴,盛夏雨后会很新奇的长出黑黑的湿乎乎的木耳来,一簇簇的,这儿几个那儿几个的,把它们一个个扭下来就是乐趣了,我抓得手湿湿滑滑的,表哥力气大些,费力的挪开些木桩子,底下竟别有洞天,我盯着就愣住了,白白的顶着小伞的野蘑菇也是一簇簇的悄然而生,大大小小的,引得我在院子的边边角角木头后去寻找那些雨后从木头里、从土里生出的生命,雨后的阳光透过树叶透过藤蔓细碎如金,随着风真正是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意境了,不过一个白昼一个月夜的区别。

我幼时身体虚弱,有段时间要去乡镇医院输液打针,黑漆漆的冬天的夜里,整个村庄寂静一片,人们或沉入了睡眠,或灯下闲谈,女人缝补,男人就着花生米二锅头边喝边说,有时也能见到荤腥儿,冬日的夜里有人穿着黄绿的军大衣裹着狗皮帽子提着马蹄灯,边搓手边叫卖“兔肉——,卖兔肉咧——”,那最后一字一腔,拖着悠长的韵味儿,是这北方小村深夜里唯一的暖,唯一的亮,也是唯一的划破夜空的声音??

经过卖兔肉的摊子时,我伏在爸爸后背上,孱弱的声音说:“我想吃兔肉!”爸爸二话没说,就叫妈妈买了,包在土黄色牛皮纸里,但是温柔的告诉我:“你病还没好,现在还不能吃,等你好了,再给你吃!”我乖乖的答应着,那包兔肉,就挂在两间大房正对门不远处的篮子里,那个铁钩子勾着的篮子,经常是我的念想儿,后来我也没吃着兔肉,大概是我病的久了些,怕坏,给爸爸喝酒时就掉了,但我后来还常常向爸爸提起,说你买给我的兔肉我都没吃着,爸爸看着我眼馋的样子,问我:“你还想吃的话,再有卖的,就买了给你吃。”我摇摇头,其实,我最怀念的,是那时的情景,经年以后,越是没吃着就越发的想念,而今,不一定想吃,却更加怀念那没吃到嘴里的那口了,就好像小学时同学能穿着红色的小皮鞋,而我只能穿着妈妈做的布鞋,我就特别想拥有一双那样的红皮鞋,好让自己也美丽的像个城里孩子,能穿上带蕾丝花边的裙子,洁白的连裤袜,搭配红色的小皮鞋,所以红皮鞋成了我的一个梦,即便我后来可以很轻易的就能买下一双价值不菲的红皮鞋,也不是当时的味道了,那不过是对别人的一种羡慕,我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了,便已足够!

童年里,有些东西的缺失只因为想要拥有,可即便没有也不会让自己多么的不快乐,很快我就会忘记红皮鞋的事情,我还是那个大大咧咧,可以独自一人看一窝蚂蚁就能自己玩儿半天的人,我不会因为没有红皮鞋就哭,也不会因为穿不上漂亮的花裙子当不了城里人就自卑的抬不起头来,我一样可以每天等着我那个像城里孩子的同学吃半小时的饭,我仍旧可以在别的小男生拦住她要欺负她时横在他们面前,很勇者无惧的口气说:“让她走!”我平静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别的小男孩儿都是狐假虎威,看着我镇定的眼神,不敢挑一个眉毛。

第二章消逝的田园诗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

篇四:海明威情人回忆录

读《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首先感兴趣的是这种角度的这种写法。研究作家生平中与之关系密切的某一个人,这是一种个案的深度研究。对海明威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的研究早有专著,麦克莱恩在书末“参考说明”中列举的有Alice Hunt Sokoloff 的Hadley: The first Mrs. Hemingway和Gioia Diliberto的Hadley等。但是把别人已有的和自己新的研究成果以文学创作的方式呈现出来,则需要有更大的想象力和智慧,因为搞不好就变成有违

学术研究严谨性的“戏说”。对作家研究而言,想象、心理分析以及语言表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的边界总会使对这方面的关注与表达受到很大压抑。因此,作者选择以小说的形式为哈德莉作传,无疑是开拓出更广阔的表述空间。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作者本来就是想写一本小说。麦克莱恩在该书出版后曾表示,写作该书是源于阅读《流动的盛宴》(也译作《流动的圣节》)时的感动与灵感;透过哈德莉和青年海明威的眼睛,她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哈德莉。这是典型的属于文学创作的内在驱动。 作者的这种灵感与内心冲动使我回忆的是,在过去读《流动的圣节》的时候是否对哈德莉这个形象有过特别的关注。我最早读到这部海明威回忆录是在孙强的译本《海明威回忆录(原名〈流动的圣节〉)》(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6月)刚出版的时候,当时最为陶醉的是青春、贫困中坚守写作的精神气质,以及对巴黎文化时代氛围的向往。青年海明威在巴黎怀着巨大的激情与勇气写作,沒有钱和名气,但是简单的日子也充满了真实的快乐,这很容易引起生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我们的强烈共鸣。至于海明威晚年的金钱、名气,以及他结过四次婚、情人不计其数的经历,在那时看来,根本无法与写作激情的青春感召力相比。至于人物形象,海明威自然是占据了一切,哈德莉真的未曾引起太大关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当时我们容易忽视,海明威在撰写这部回忆录的时候,对哈德莉的回忆中充满了温柔与悔意,也容易忽视,海明威说的希望自己只爱她一个人那句话。所有这些,或许正是由阅读者的年龄、情感阅历和性别角色所决定的。又比如,哈里·斯通贝克在为孙强译本写的“中译本前言”中,也没有对这条爱情主线给予关注,而是把“地方感”及其与人物的关系作为核心主题。当然,他提到的一句话也不无启发:爱情与质朴在最后被击成了碎片。我想,这本是多么令人动容的主题,麦克莱恩则似乎对此挖掘尚浅。

无论如何,作者在“参考说明”中对于文学与研究之间的处理方法作了明确表述:“虽然哈德莉·理查森和欧内斯特·海明威以及其他真实存在过的人在本书中以虚构小说人物的方式呈现,但对我来说,我必须竭尽所能地真实确切地描绘他们的生活细节和个性,遵循充分记载的史实。”“我写这本书的用意在于更深入地去勾勒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历史事件注入新观点,同时又忠于事实。”为了证实这点,她以致谢的方式列举了不少资料来源,可以使人相信其叙述的基本真实性。然而,作为文学创作,我们仍然只能把它作为小说来读。其实,情感经历中的所谓真实性,除了对当事人具有真正的意义,局外的读者不妨轻松点对待。该书扉页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话:“没有一件事物是真实,所有的都是真实。”这似乎是作者预先提出的说明。

如果光从哈德莉与比她小八岁的海明威的相遇、相爱、结婚以至最后婚姻破裂的情节来看,这样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花样。他们婚姻中的危机开始于各种琐事:弄丢手稿、孩子出生、有了名声之后身边出现的女人等等,波琳的出现与奇特的“三人行”终于演绎出高潮,最后是哈德莉选择退出。但是,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让哈德莉在这故事中尽情宣泄出内心炽热的情感,单纯而又丰富,坚执而又宽容,明显地获取了读者的无限同情。读到最后哈德莉结束“百日约束”之约定、决心离婚的那封信,读者无法不被感动:“现在我对你

的爱前所未有??我准备好永远属于你??我们永远是朋友——微妙的朋友。”而对于海明威,并不需要用多少对婚外情的道德谴责,只是非常温婉地、并不刻意地描述他晚年的悔意,已足以让天下哈粉释怀。例如在《流动的圣节》结尾海明威说的那句“我多希望在还只爱她一个人的时候就死去”(顺带一提,孙译为“如果我不爱她而去爱别人,真不如死了好”。对照原文,孙译似更合乎原段落的情境,但是放在晚年悔意的语境中则甚为逊色),现印在“巴黎妻子”的封面上引领着全书的氛围。而在“妻子”的结尾,哈德莉问海明威:“爱一个人可能太过吗?”回答是温柔而清醒的:“不会”;“是我搞砸的”。这是作者向哈德莉发出的最后致意。

该书出版后受到的好评超乎预料,甚至据称有很多父母为女儿取名“哈德莉”。但是在这里,敏感而清醒的读者或许又会对作者情感的强烈注入不无疑虑,套用一句时下突然流行的“鞋论”,婚姻这双鞋是否合穿只有脚才知道,我们真是很难相信有谁可以真正还原他人的爱情与婚姻的真相。由此又想到,当年出版的海明威回忆录也是经过他最后一任妻子玛丽·海明威的增删,因此也引起过争议。所以,由麦克莱恩代哈德莉所作的“自述”更可以有多种阅读的角度。

与这位代拟的“巴黎妻子”相比,货真价实的乔伊斯·梅纳德的《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袁凤珠、郭莉芳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12月)更像是当事人自己的一次心灵治疗。两人因文章而引起书信来往,终于发展为一段忘年恋情,而戛然而止的结局使梅纳德无法摆脱挫折与失落感。“我渐渐明白杰里已经从我的生活中永远消失了??我得到的仅存的安慰就是,我们俩之间发生过的一切是无可替代的。”(第241页)因此在她的书中不难看出某种怨愤的心情,同时也很明显表示出对女儿的训诫之意。“情人”出版后引来不少负面的批评,与“妻子”获得“一致好评”大不相同。看来无论是妻子还是情人,像一首流行歌里唱的,“再回首,泪眼朦胧,留下你的祝福”,比什么都好。

如果回到男性叙述者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心灵世界。在卡夫卡的大量情书中始终存在着矛盾与痛苦,而书信的书写成为一种奇特的治疗方式。读他的《致密伦娜情书》(叶廷芳、黎奇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1月),在炽热动人的爱恋话语中,仍然潜伏着惶恐的幽灵。密伦娜是有夫之妇,但是深爱着卡夫卡,他们的感情真挚热烈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卡夫卡内心时刻贯穿着恐惧、折磨,这与他对密伦娜的爱如影随形,同样可以归结到哈德莉的那个问题:“爱一个人可能太过吗?”更有意味的是,在这些信中不断出现的是对信件本身的执著与恐惧、期待与绝望:写还是不写,这是残酷的卡夫卡式问题。

关于感情、欲望与文学关系的真正冷峻而锋利的分析只能出自哲学和文学批评家的笔下。翻出多年前读过的勒内·基拉尔的《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罗芄译,三联书店,1998年4月),这位著名哲学家对爱情中的欲望与障碍的分析可以作为所有“妻子”与“情人”文本的另类笺注:“福楼拜在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条绝对的规律:‘两个人绝不会同时

爱对方。’以心灵沟通为特征的情感偏偏缺乏心灵的沟通。”(第114页)这种分析在“妻子”与“情人”的文本中难以存在,但却是对哈德莉那个问题的另一种回答。

篇五:回忆录的文化追求

回忆录的文化追求

承蒙南翔教授安排,今天有机会与深圳的朋友交流,非常荣幸。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两种回忆录的心得。一种是我编的书,去年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背影书系》,一共四本,分别是《先生之风》、《追忆双亲》、《此生此情》、《风雨同窗》。一种是我写的书,今年10月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个人回忆录《精神的流浪》。

回忆录历来是人们读书的热点之一。中国外国都是如此。

什么是回忆录,记述自己过去的经历,就是回忆录,通常用文字表达,也可以用声音和影像表达。广义上的回忆录,无处不在。现在有了博客、有了网络,有了数码印刷,人们写作和发表回忆录的门槛,越来越低。可以说,人人都有撰写和发表回忆录的权利。但对于读者来说,不是任何回忆录都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只有一部分回忆录才能勾起人们阅读的愿望。我想,回忆录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是取决于它本身的历史文化含量。

先说我编的这套《背影书系》。前年工人出版社邀请我编书。当时他们说,这些年,文化名人纷纷去世,能不能搜集一些悼念文章,汇编成书。出版社都要面对市场。最吸引人的当然是政要的回忆录。但那是一个特定的门类,出版有特殊的审批程序,操作难度比较大,进度没有办法掌控。还有明星的回忆录,虽然卖点也不错,但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对文体领域的明星不熟悉。我比较熟悉的是人文领域。选编这个领域的怀念文章,名人写,写名人,难度不大。我调动自己和阅读积累,很快就编出了《先人之风》,印出来以后,社会反映不错,出版社让我继续编,形成一个系列。我想,要形成系列,就要编出特色。《先生之风》里的文章,学生回忆老师比较多。继续编就要有专题性,于是第二本的主题定为《追忆双亲》,是子女回忆父母公婆,别的不收。第三本《此生此情》是回忆夫妻,第四本《风雨同窗》都是回忆同学和同龄朋友。这种自我限制虽然提高了选文的难度,但形成了特色。许多朋友都说角度不错。其实,我一开始并没有整体规划。本来还想编第五本,回忆校长。出版社改制,责任编辑陈大钢退休了,这个系列就划上了句号。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更多地依赖网络。纸质书籍还有没有市场空间,成为严峻的问题。这套背影书系,不是原创为主,而是选择已经公开的文章为主,能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我想就这个问题,讲五点心得。

一是怎么处理独家文章与二手文章的关系。名人回忆名人,肯定要在第一时间发表,很难留到我编出的时候再出手。现在有一些小众电子刊物,通过电子邮件小范围传播,网上查不到,也没有纸质印刷品。比如吴迪教授主编的《记忆》,内容大部分是独家的。其中有几篇回忆文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于《记忆》的读者,这是二手,对于普通读者,这是一手。《先生之风》里最长的一篇是赵越胜的《辅成先生》。最早我就是在《记忆》里读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周辅成是北大哲学系教授,伦理学泰斗。活了98岁,和季羡林同年去世。他们年龄相仿、资历相仿,但周辅成去世后几乎无声无息。赵越胜的散文《辅成先生》是在周辅成活着的时候写完的,让其过目,周先生也很满意,周辅成去世之后,四川的伦理学家肖雪慧说,周辅成去世社会一点响动都没有,太遗憾了。我通过她找到了赵越胜这篇文章的全文编到书里。文革后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要组织理论队伍,赵越胜是北京一个工厂的青年工人,进了工人理论队伍里。当时请北大教师做辅导,周辅成给他们讲西方哲学。赵越胜本来喜欢读书,读过康德,跟周辅成探讨。周辅成一看这个年轻人有学术兴趣,就成了忘年交。把他请到家里,借给他书,指点他怎么学西方哲学。赵越胜成了周教授特殊弟子。恢复高考后,周辅成跟赵越胜说,你不需要考本科了,直接考研究生吧,一下了考上了。周辅成是一辈子不愿意投靠权力,保持独立人格,人生故事非常精彩。赵越胜的文章后来出了单行本,叫《燃灯者》,社会评价很高。

还有王年一先生,是独立研究文革史的先驱,75岁去世,死时默默无闻,报纸上一则消息都没有。吴迪写了一篇悼念文章,不是简单地赞美王年一,而是讲他们怎么认识,怎么切磋,两人之间有冲突,不打不相识,越冲突,吴迪越尊重王年一。《背影书系》里选了这些文章首发,增添了份量。

其二是怎么处理名人和普通人的关系?《先生之风》是名人忆名人。继续编回忆父母、夫妻和同学的文章,是不是坚持这个思路,我提出一定要放宽。于建嵘、林贤治有名,但他们的父亲不出名。蔡定剑有名,但他的儿子不出名。文章好就可以上。我还选了回忆者和被回忆者都不出名的文章。这就是马懋如回忆婆婆的文章。我有自己的用心。马懋如是中宣部离休干部,80多岁。在《炎黄春秋》发表过好几篇文章。她虽然不是名人,但她的公公刘顺元,被称为“中国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第一人”。刘顺元20年代参加革命。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是作为中共代表,去接管大连。当时大连被苏军占领。他们居高临下,对中共很不平等。刘顺元受不了这个气,顶撞了苏军,苏方把这个事给汇报上去,给中共施加压力,说大连不能用这个人。1949年开国大典,天安门上只有一个外国

代表团,就是苏联文化代表团,团长法捷耶夫。开国大典结束后,法捷耶夫要访问济南,当时济南一把手就是刘顺元。为了迎接法捷耶夫访问,刘少奇紧急召见刘顺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没有苏联的支持,我们站不住,你赶快写一个检讨,法捷耶夫来的时候,让他带给斯大林。刘顺元说,我没有做错,为什么要检讨。刘少奇说,为了党和国家,你必须做这个检讨。结果不光让刘顺元写了检讨,还把他连降三级,放到一个不起眼的单位担任副职。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4年刘少奇想到了刘顺元,安排他当了江苏省第二把手。马懋如写了回忆公公的文章,我没选,而是选了回忆婆婆王春香的文章。王春香是个农村妇女,15岁跟刘顺元结婚。刘顺元上北京师范大学,参加革命,她在老家侍奉公婆,抚养三个孩子参加革命。日军占领当地时,她被关押过,还打伤了。解放后,她找丈夫,丈夫却已经另外结婚了。当时共产党队伍里有规定,夫妻失去联系多少年以上,经过组织批准可以结婚。刘顺元第二次结婚不违反规定。但对留在农村的王春香来说,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这样的农村妇女,太容易被历史忽视。主流的历史,是大人物的历史,是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的历史,没有小人物的位置。我想做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尝试。

三是怎么处理纸媒信息与网络信息的关系。网上搜索文章很方便,大家都可以做。互联网进入中国虽然已经二十多年了,但相对普及是新千年以后的事。上个世纪末以前的许多印刷品,网上搜不到。这就给我留下了另辟蹊径的空间。《此生此情》里有两场重头戏,都是选自纸质书籍。一篇是戴厚英回忆闻捷。闻捷是50年代中国三大著名诗人之一。文革开始成了审查对象。戴厚英是是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的文学评论家,文革前很革命,写批判文章很尖锐、很泼辣。文革开始她是革命动力,闻捷成了她的审查对象。当时闻捷的夫人已经去世。在审查闻捷的过程中,戴感到他很有才华,也很正派,一来二去,审查者与被审查者就产生了感情。戴厚英早就跟丈夫离了婚。闻捷带着三个孩子生活也不容易。如果放在今天,结婚顺理成章,谁也拦不住。但当时惊动了张春桥,组织上说什么也不让他们俩结婚,一定要把他们俩发配到不同的地方去劳动。闻捷是情感型的人,气不过,就自杀了。这成了戴厚英的心病。改革开放初期戴厚英写了一本长篇小说《诗人之死》,写的就是闻捷。90年代,她又写了长篇回忆录,回忆他们的爱情如何被扼杀。可惜,戴厚英的回忆录没写完,有一个谋财害命,把戴厚英给杀了。她没有赶上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就离开了人世。新一代读者一般不知道她的名字。我从当年的书上把她的回忆沟沉出来。

另一篇的作者是金凤。她清华大学毕业,解放前夕参加革命,解放初是《人民日报》记者。抗美援朝击落对方飞机最多的空军战斗英雄是赵宝桐,《人民日报》让金凤采访他。组织让赵宝桐做报告,因文化水平所限,他写讲演稿有困难,请金凤帮助。一来二去,俩人产生感情,结了婚。文革开始,金凤到空军采访。当时空军提出要把飞行的命令用毛主席语录表达。金凤的丈夫是空军飞行员,她知道这样做不行。飞行速度太快,如果先念语录,再下命令,在空中会出风险。金凤就写了一个内参,说不能这么干。但这个事得罪了高层的一些人。不久金凤就被关进秦城,组织对丈夫做工作,说老婆是反革命,反革命家属不能上天,要想继续当空军,就必须跟老婆离婚。赵宝桐不愿意离婚,扛了一年,实在抗不住了,只好离婚,组织上还给赵宝桐介绍了女士,和他结婚。9·13事件以后,金凤平反出狱,发现丈夫跟别人结了婚。金凤一定要跟丈夫见面。赵宝桐和金凤有感情。第二任妻子看到这个情况,有点招架不住,急了,就给江青写了一封信。不久江青倒台。她给江青写信成了问题,法院判离婚。这样,金凤和赵宝桐复婚。复婚以后,金凤观察,觉得赵宝桐的第二任妻子人不坏,又帮她找了对象。金凤还活着,但她不会用电脑,所以她的回忆录,要通过纸质书籍寻找。

四如何处理彰显与反思的关系。追寻道统,彰显良知,是我选文的内在追求。中国主流的历史是政治家的活动史。何家栋先生提出过一个观点:政统比道统更深刻。就是说,思想史的线索比政治家的传统更重要。我赞成这个观点。所以特别关注半个多世纪以来具有探索性和超前性的思想者的命运,选取了回忆林昭、遇罗克、顾准、李慎之的文章。这些思想家有的为了表达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擦亮这些人的名字非常重要。

一些学生怀念老师,让我们看到过去的师道。比如钱文忠,是一个少年才子,上中学的时候,十几岁就想学梵文。给季羡林写信,季羡林觉得有意思,就在1984年招了一个班,共8个人,他是其中一个。结果8个学生有6个没有学下来,只有2个学下来。季羡林把钱文忠推荐德国继续深造。钱文忠学成回国赶上了1989年,成了一个有问题的学生,被北大开除。搞不成学术。东方不亮西方亮,他就下海经商。90年代,周一良见到钱文忠,觉得钱文忠是人才,是搞学问的料,下海经商有点可惜,就拜托上海的王元化先生把钱文忠收在门下读博士。钱文忠成了王元化的关门弟子。他在复旦大学读完博士之后,留在复旦当了教授,从商海回到了学界。他学有所成,很有名气,非常感谢周一良、王元化对他的帮助。

还有刘道玉回忆杨小凯的文章。全球华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有人认为,全球华人里有资格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6个人,杨小凯是其中的一个。可惜他死得太早,才活了50几岁。杨小凯的学术道路很坎坷,在文革时期他是一个高中学生,他写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中国向何处去》。康生看了以后说,这篇文章绝不是中学生写的,要追后台,把杨小凯给抓了,判了很长的徒刑,他住了十年监狱。幸好在监狱里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他在里面学了高等数学,出来之后,就想走学术道路。刑满释放人员,连考大学的机会都没有。他的父亲跟李锐是好朋友,李锐又把杨小凯推荐给于光远,于光远让杨小凯考进了社科院,出版了学术专著,但解决不了夫妻两地生活。这时,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破格把杨小凯聘成武汉大学讲师。美国的邹至庄教授到大陆访问,看杨小凯很有水平,就邀请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去当访问学者、读博士。武汉大学有人不同意。刘道玉硬是开绿灯,让他去了。如果不去,杨小凯也不会取得国际一流的学术成果。他死的时候是澳大利亚科学院的院士,莫纳什大学的终身教授,说明在国际上承认杨小凯的学术成就。像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佳话,在当今的中国大学里,已经很少听到了。

回忆父母的文章,一般都是怀念父母的恩情,歌颂父母的美德。但我有意选择了几篇是反思父母的弱点、缺点的文章。老鬼、李南央写母亲的的文章,曾经引起很大反响,我编了进来。有一些文章,不是专门揭父母的短处,而是把父母当成活生生的人来写,既写优点,也写缺点。比如北岛写回忆父亲的文章。我曾经和北岛家住在一个院,跟他父亲很熟。在我印象中,他的父亲是很好的人,待人随和、文雅。他是一个保险专家。解放后中国不重视保险,把他父亲搁在民主党派里。改革开放之后,要恢复保险国际业务,只好把他的父亲请回来当顾问。北岛办《今天》,遇到官方很大的压力,他父亲给了很大的支持。北岛的回忆文章提到,冰心丈夫被打成右派后,官方对冰心不放心,想了解冰心的思想状况与精神状态。冰心是民进宣传部长,北岛的爸爸是副部长,官方让他爸爸不时到冰心家坐坐,了解冰心的动向,后向组织汇报。北岛的态度是理解性地反思。北岛的爸爸把党看得比朋友更高,当时不奇怪。如果换另外一个人,也会这样做。这个事情放在今天,会觉得是不太光彩的事。北岛把他爸爸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如实地反思,不避讳亲人的缺点、弱点、局限,是一种高境界的表现。

五是如何处理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的关系。回忆性属于历史的范畴,拒绝虚构,但从文学的角度看,有一些回忆录也有很高的审美意义。当今中国最好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小说,而是一些抒写真人真事的散文。以《风雨同窗》里沈睿的《残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