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不知心恨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4:26:04 体裁作文
不知心恨谁体裁作文

篇一:不知心恨谁谢磷黑et

黄四娘家花满蹊

清明时节雨纷纷

远上寒山石径斜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报得三春晖

篇二:中国诗词佳句集

中国诗词佳句集

写情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结发为夫妻》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佚名《涉江采芙蓉》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唐·李白《怨情》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1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唐·李白《三五七言》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唐·白居易《浪淘沙》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唐·白居易《长恨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唐·李商隐《无题》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唐·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北宋·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北宋·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柳永《凤栖梧》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北宋·柳永《昼夜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北宋·秦观《鹊桥仙》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北宋·晏殊《鹊踏枝》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北宋·晏殊《鹊踏枝》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北宋·晏殊《玉楼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北宋·晏殊《玉楼春》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唐·张仲素《燕子楼》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张籍《节妇吟》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唐·卢仝《有所思》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唐·陈陶《陇西行》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唐·戴叔伦《相思曲》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唐·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唐·温庭筠《杨柳枝》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唐·韦庄《应天长》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北宋·张泌《寄人》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 北宋·李冠《蝶恋花》 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北宋·周邦彦《玉楼春》 3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 南宋·京都名妓·聂胜琼《鹧鸪天》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南宋·范成大《车遥遥篇》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明·才女·冯小青《怨》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清·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清·文廷式《蝶恋花》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清·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清·才女·陈端生《寄外》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清·苏曼殊《本事诗》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近代·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近代·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渡情》

从此不到钱塘路,怕见鸳鸯作对飞。—— 《梁祝》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4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写情趣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写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才知源海文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明·徐渭·自在《青藤书屋图》上的题辞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清·纪晓岚·自撰挽联

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 清·刘墉·在耦园“还研斋”所题 山水有情娱永日,古今无尽寄长年。—— 清·刘墉·在浙江永嘉县西溪乡瓯渠村所题

食蛤哪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楼。—— 近代·陈寅恪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近代·金岳霖·致林徽因的挽联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

篇三:中国诗词佳句鉴赏集

中国诗词佳句鉴赏集 ——非草编辑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绝笔

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 严嵩临死写

写情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结发为夫妻》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佚名《涉江采芙蓉》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唐·李白《怨情》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唐·李白《三五七言》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唐·白居易《浪淘沙》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唐·白居易《长恨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唐·李商隐《无题》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唐·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北宋·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北宋·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柳永《凤栖梧》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北宋·柳永《昼夜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北宋·秦观《鹊桥仙》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北宋·晏殊《鹊踏枝》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北宋·晏殊《鹊踏枝》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北宋·晏殊《玉楼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北宋·晏殊《玉楼春》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唐·张仲素《燕子楼》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张籍《节妇吟》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唐·卢仝《有所思》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唐·陈陶《陇西行》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唐·戴叔伦《相思曲》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唐·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唐·温庭筠《杨柳枝》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唐·韦庄《应天长》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北宋·张泌《寄人》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 北宋·李冠《蝶恋花》

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北宋·周邦彦《玉楼春》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 南宋·京都名妓·聂胜琼《鹧鸪天》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南宋·范成大《车遥遥篇》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明·才女·冯小青《怨》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清·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清·文廷式《蝶恋花》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清·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清·才女·陈端生《寄外》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清·苏曼殊《本事诗》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近代·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近代·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渡情》

从此不到钱塘路,怕见鸳鸯作对飞。—— 《梁祝》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写情趣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写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才知源海文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明·徐渭·自在《青藤书屋图》上的题辞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清·纪晓岚·自撰挽联

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 清·刘墉·在耦园“还研斋”所题

山水有情娱永日,古今无尽寄长年。—— 清·刘墉·在浙江永嘉县西溪乡瓯渠村所题 食蛤哪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楼。—— 近代·陈寅恪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近代·金岳霖·致林徽因的挽联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杯中佳茗淡如菊,怀里佳人静如蕾。——

谁言冰肌寒彻骨,庸人何曾解温柔?——

写景物

此夜中秋月,清光十万家。—— 清·邹祇谟

太阳不东升,长夜何漫漫。—— 清·顾炎武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十四岁时著《滕王阁序》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北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北宋·苏轼《春霄》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落花流水春去也,寒窗雨冷草空青。—— 东方白《盖世雄风》

一.天地山水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 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花草虫鸟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不知心恨谁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四.时令节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1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篇四:五言绝句大全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 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唐 李白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怨情

唐 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 唐 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前出塞 唐 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八阵图 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绝句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山中

唐 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栾家濑 唐 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洛中访袁拾遗 唐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送朱大入秦 唐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相脱赠, 平生一片心。

夜雨

唐 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 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 芭蕉先有声。

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1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嘲桃

唐 李商隐 无赖夭桃面, 平明露井东。 春风为开了, 却似笑春风。

咏风

唐 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送灵澈 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弹琴 唐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送上人

唐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 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 时人已知处。

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人日思归 隋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田上

唐 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 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 东方殊未明。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于易水送人一绝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送崔九 唐 裴迪 归山深浅去, 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 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霞

唐 王周

拂拂生残晖, 层层如裂绯。 天风剪成片, 疑作仙人衣。

田家

唐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 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秋夜寄邱员外

唐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听筝

唐 李端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郞顾, 时时误拂弦。 新嫁娘 唐 王建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玉台体 唐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 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 莫是藁砧归。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行宫

唐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何满子 唐 张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2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剑客

唐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渡汉江 唐 李频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春怨 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哥舒歌

唐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长干行之一 唐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长干行之二 唐 崔颢 家临九江水, 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生小不相识。

江南曲 唐 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 唐 卢纶

野幕敞琼筵, 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川。 塞下曲 唐 卢纶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雪

唐 罗隐

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

送郭司仓 唐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 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缘, 春潮夜夜深。

洛阳道

唐 储光羲 大道直如发, 春日佳气多。 五陵贵公子, 双双鸣玉珂。

观永乐公主入蕃 唐 孙逖 边地莺花少, 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 龙塞始应春。 左掖梨花 唐 丘为

冷艳全欺雪, 余香乍人衣。 春风且莫定, 吹向玉阶飞。 思君恩 唐 令狐楚 小苑莺歌歇, 长门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 翠辇不曾过。

题袁氏别业 唐 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 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 囊中自有钱。

夜送赵纵 唐 杨炯 赵氏连城璧, 由来天下传。

明月满前川。

咏史

唐 高适 尚有绨袍赠, 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 犹作布衣看。

罢相作 唐 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 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 今朝几个来。 逢侠者 唐 钱起 燕赵悲歌士, 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 前路日将斜。

江行无题 唐 钱珝 咫尺愁风雨, 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 犹有六朝僧。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秋日 唐 耿玮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秋日湖上 唐 薛莹 落日五湖游,

3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

宫中题 唐 唐文宗 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 汾上惊秋 唐 苏颋

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

蜀道后期 唐 张说

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赠乔侍御 唐 陈子昂 汉廷荣巧宦, 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 白首为谁雄?

答武陵太守 唐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 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 不负信陵恩。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婕妤怨 唐 皇甫冉

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 双蛾几许长。 题竹林寺 唐 朱放

岁月人间促, 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 更得几回过?

三闾庙

唐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 萧萧枫树林。

别卢秦卿 唐 司空曙 知有前期在, 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 不及石尤风。

答人

唐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 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曲池荷

唐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 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 飘零君不知。

中秋月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 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 不有雨兼风。 思归 唐 王勃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见晚, 山山黄叶飞。

郭隗

唐 陈子昂 逢时独为贵, 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 遂起黄金台。

马诗 唐 李贺 催榜渡乌江, 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 何处逐英雄?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公子家

唐 聂夷中 种花满西园, 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 去之为恶草。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陶者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田家

宋 梅尧臣 南山尝种豆, 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 无物充煎釜。 得山雨 宋 梅尧臣 急雨射苍壁, 溅林跳万珠。 山根水雍壑, 漫窍若注壶。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和梅圣俞杏花 宋 欧阳修 谁道梅花早, 残年岂是春。 何如艳风日, 独自占芳辰。 城西书事 宋 韩维

蔬畦绕茅屋, 林下辘轳迟。 霜蔓已除架, 风飘空挂篱。

寄兴

宋 戴复古 黄金无足色, 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 妾愿老君家。

4

商歌

宋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 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 燕语似讥人。

七步诗

三国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酌贪泉诗

东晋 吴隐之 古人云此水, 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 终当不易心。

吴歌

南朝 鲍照 夏口樊城岸, 曹公却月楼。 观见流水还, 识是侬泪流。 赠范晔诗 北魏 陆凯 折花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王孙游

南朝 谢朓 绿草蔓如丝, 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 君归芳已歇。

相送

南朝 何逊 客心已百念, 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 浪白风初起。

别诗

南齐 范云 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山中何所有 南朝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 岭上白云多。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九月九日行薇山亭南梁 江总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饯别自解

南朝 乐昌公主 今日何迁次, 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 方信作人难。

长安听百舌 南朝 韦鼎 万里风烟异, 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 还作故乡声。

寄徐陵 南朝 庾信 故人倘思我, 及此平生时。 莫待山阳路, 空闻吹笛悲。

重别周尚书 南朝 庾信 阳关万里道, 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

秋来南向飞。

思公子 北朝 邢邵 绮罗日减带, 桃李无颜色。 思君君未归, 归来岂相识。

大子夜歌 南朝乐府 歌谣数百种, 子夜最可怜。 慷慨吐清音, 明转出天然。

子夜四时歌(春)南朝

春风动春心, 流目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 阳鸟吐清音。

子夜四时歌(夏)南朝

田蚕事已毕, 思妇犹苦身。 当暑理絺服, 持寄与行人。

子夜四时歌(秋)南朝

秋风入窗里, 罗帐起飘飏。 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子夜四时歌(冬)南朝

果欲结金兰, 但看松柏林。 经霜不堕地, 岁寒无异心。

丁都护歌 南朝

督护初征时, 侬亦恶闻许。

愿作石尤风, 四面断行旅。 子夜歌 南朝

侬作北辰星, 千年无转移。 欢行白日心, 朝东暮还西。 那呵滩 南朝

闻欢下扬州, 相送江津湾。 愿得篙橹折, 交郞到头还。

留别四弟 金 刘汲 对床喜清夜, 樽酒话平生。 自是今宵雨, 于人却有情。

幼女词 金 毛铉 下床着新衣, 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 双手结裙带。

除夜太原寒甚 明 于谦

寄语天涯客, 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 只在屋东头。

开先寺 明 李梦阳 瀑布半天上, 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 摇动匡庐山。

塞下曲 明 谢榛 暝色满西山,

5

篇五:古诗大全

唐山三百首(五言绝句) 新嫁娘词(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赏析:

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娘,令人过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词》内容如朱诗之续,艺术上亦不相让。古时长言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照例要下厨做菜,这习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紧要。所以新媳妇总会有几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厨下”直赋其事,同时也交代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无关紧要的环节,写出来就有表现新妇慎重小心的功效——看来她是颇为内行,却分明有几分踌躇。原因很简单“未谙姑食性”考虑到婆婆食性的问题,颇见新妇的精细。同样是一道羹汤,兴许说有咸,有说淡。这里不仅有个客观好坏标准,还有个主观好恶标准。“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稳操胜算的。她需要参谋,还要考虑谁来参谋。夫婿吗?十个男儿九粗心,他在回答母亲食性问题上,也许还远不如对“画眉深浅”的问题来得那么叫人放心。而女儿才是最体贴娘亲的,女儿的习惯往往来自母亲的习惯,食性亦然。所以新娘找准“小姑”。“味”这东西,说不清而辨得出,不消问而只须“尝”。小姑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总未成年,还很稚气,她也许心想尝汤而未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尝之。姑嫂之间,嫂是尊长。对夫婿要低声问,对小姑则可“遣”矣。情事各别,均应服从于规定情景。这两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生活的生活情境,写的细腻传神。

诗人写到“尝”字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读者去补充了。这样反觉余味无穷,体裁的限制转化为表达的优长。由于诗人善于描写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里,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哥舒歌(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tao第三声)

赏析:

这是西域边境人民歌颂哥舒翰战功的诗。诗以北斗起兴,喻哥舒翰的功高;以湖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马,喻哥舒翰功劳的影响深远。全诗内容平淡素雅,音节铿锵和顺,既有民歌的自然流畅,又不失无言诗对的典雅逸秀。所以,沈德潜说:“与《敕勒歌》同是天籁,不可以工拙求之。”然而,即使以工拙求之,难道就失其俊美感人吗?

怨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赏析:

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闺人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边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诗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符合诗人的当时的情绪。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千百年来,此两种观念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听筝(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释:金粟柱:古称桂为金栗,这里当时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赏析:

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相传三国时代的周郎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精通音乐,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此诗当然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

筝是古代一种弹拨乐器,即今称“古筝”。“鸣筝”喂弹奏筝曲。题一作“听筝”,则喂听奏筝有感,就听者立题,从诗意看,以作“鸣筝”为有味。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写的婉曲细腻,富有情趣。

前二句写弹筝没人坐在华美的房舍前,拨弄弦琴,优美的乐声从弦轴里传送出来。“柱”是系弦的部件,“金栗”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素手”表明弹筝者是女子。后二句即写鸣筝女故弹错以博取青睐。“周郎”指的是三国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将,故称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谈弹奏有误时,即使喝的半醉,也要转过头去看一看演奏者。所以时谣说“曲有误,周郎顾”。这里以“周郎”自喻弹筝女子的知音者。“时时”是强调她一再出错,显出故意撩拨的情态,表示注意到她的用心不在献艺搏知音,而在其他。

此诗的妙处就在于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生活这体现人物的心理状态的典型细节,将弹筝女子的微妙心理,一种邀宠之情,曲曲写出,十分传神。诗的写法象速写,似素描,对弹筝女形象的描写是十分成功的。

听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恋,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赏析:

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亲人蒙恬所制,故又称“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其格局和表现技巧,别具一格,别有情韵。

首句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撑,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头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那忽急忽徐、时高时低的音乐声,就从这“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诗人之耳。诗人凝神地听着,停之于耳,会之于心。“听”是此诗的“题眼”,底下内容,均从“听”而来。

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无限秦人悲怨声”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据《秦州记》:“陇山东西百八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古瞻者,莫不悲思。”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秦人悲怨声”。诗人以此渲染他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下面围绕“悲怨”二字,诗人对筝声展开了一连串丰富的想象和细致地描写。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筝声象柳条佛着春风,絮絮话别;又象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饶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春风、杨柳、花、鸟、情怀逼露,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随着“抽弦促柱”之声的变化,又唤起了诗人更加奇妙的联想“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上一联写大自然的景物,这一联则写人世的悲欢,更加真切感人,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似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时而对影啜泣,又似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独”、“控”两字,尤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加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分量。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怎能不“思”?这两处倘若写作“愁灯下”、“思离人”,就索然无味了。这一联想用暗喻,且用“谁家”、“何处”疑问句式,不仅显得与上一联有参数变化之美,而且更能激起读者想象的翅膀,让各人按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画面中去品尝那筝声所构成的美妙动人的音乐形象。

以上两联所构成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摹出筝声之“苦”,使人耳际仿佛频频传来各种惜别的悲怨之声。筝声“苦”,如果听者也怀“苦”情,筝弦与心弦同声相应,那么久愈发感到苦,诗人正是怀着苦情听筝的。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意思是说,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岂不格外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江南歧路洛阳城”,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窜南陲海涯。这末二句也许是有感而发吧!

这首描写筝声的诗,着眼点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人展开联想,以新颖、贴切的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所发出的种种哀怨之声。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出“悲怨声”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注定那么少。 云在飘,人又何曾不是?时光少,所以怕打扰。在一起的幸福,只能回忆里找,失落的心情谁知晓。心中的人啊,哪里去了?风儿吹,云儿飘,你走的静悄悄,永远永远不见了。想你的时候,忍不住泪,却抬头微笑,知道不知道……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素手依旧弦琴弄, 问道故人今夕在。 秋声瑟瑟犹如泣,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