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竹泉村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6:27:02 高中作文
关于竹泉村的作文高中作文

篇一:三年级一班 张皓宇 游竹泉村

游竹泉村

三年级一班 张皓宇

去年夏天,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竹泉村游玩。

坐在客车上,车窗外一排排绿树被我们远远地甩在身后。我们在车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不一会就来到了竹泉村。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木头做的大牌子,上面写着“竹泉村”三个大字。 进了大门,一阵阵清香迎面扑来,是哪里来的香味呢?啊!原来是这一大片一大片青翠的竹林散发出来的。竹林下面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泉水环绕着竹林。

走着走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磨盘小路出现在我们面前。我迫不及待地跳上磨盘,泉水在脚下唱歌,两旁的竹林在风中摇摆,好像跳舞的小姑娘。

走出竹林,我看见一个大大的水池,中间咕噜咕噜地冒着泉水。导游姐姐告诉我们村子里所有的泉水都是从这里流出去的。怎么样?很神奇吧!我看见别的游客都喝了一些泉水,我和同学们也喝了一些,真甜!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惊险刺激的滑草。我当时很害怕,可看见同学们都勇敢地滑了下去,我想:我一定能行!轮到我了,我和妈妈一起滑了下去,真刺激!真想再玩一次,可是天慢慢暗了下来,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竹泉村。

指导老师:马永红

篇二:刘芮杉作文

我的快乐之旅

临沭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一班 刘芮杉

关于竹泉村的作文

逍遥休闲何处去?世外桃源竹泉村。 ——题记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我随爸爸妈妈收拾好行囊,踏入了竹泉村的大门。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使人身心向往,但那毕竟只是幻想。我今天才真正进入了“桃花源”。

“桃花源”竹泉村分为六个景区-----凤凰迎宾,梅竹幽境,田园闹市,东篱茅舍,泉上兰亭和三分乐土。

我们首先来到凤凰迎宾,跨过溪流上的石拱桥“凤仪桥”来到了广场。

我们顺泉而上,竹泉村果然名副其实,清澈的泉水在脚下流淌,孩子们拿着水枪打水仗,水车在不停转动,对我们讲述竹泉村的故事。 继续向前走,许多农家小店映入眼帘,竹编、陶器、玩具和特色小吃,想必这就是“田园闹市”了吧。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自制煎饼,自己卷上鸡蛋大葱,这怎只能用好吃有趣形容?

告别了田园闹市,我们来到了梅竹幽境。竹林小道全部用石磨铺成。走在石磨上,呼吸着竹林独有的气息,别有一番韵味,因泉有灵气,果然名副其实!

下面我们来到了驸马府。建筑物前院为堂,后院为室,就是前院会客,后院居住。驸马府前有清泉,左靠石龙山,后临农家院。驸马府前的清泉像冰刚融化出的。

驸马府周边有石墙茅舍,是竹泉村老百姓居住的家园-----石院墙、石房子、石磨、石碾、石凳子、石桌子,简直是石器时代的情景再现。简直不知道是我在竹林中,还是竹林在我心中了。

接着在一组水池名叫“三生缘”的地方,我了解到过去百姓有个规矩:出水口的第一跌水供取水饮用,第二跌水可在水池里面洗菜淘水,第三跌水才可用来清洗衣物。没走几步,就遇到了一个圆形池塘“生命源”,顾名思义,水是生命之源。所以人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保护我们的生命!

在竹泉村的每一处,都留下了我最美的回忆,这一路上,充满了我的欢声笑语。在这里,没有拥挤紧张,更没有乌烟瘴气,这里只有轻松愉快。

依依不舍告别竹泉村,我期待与你的重逢!

篇三: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生命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来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所以我们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假如一个人不会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那他连植物或动物都不如。

周末,妈妈带我去“竹泉村”游玩。我们跟导游来到了一个小村落里,刚靠近大门就听见泉水“叮咚叮咚”的响,像是吹了一支优美动听的“欢迎歌”来欢迎我们的到来吧!

走进竹泉村的里面,四面环绕着的是一排细长坚硬的——竹子。它掀翻头顶上的石头,拔地而起,像守护在竹泉村里的士兵。每一片叶子都带有一个新的希望。风过,不倒:雨过,不浊:它是村子里最坚强的“保护神”。见到它,我们就情不自禁的朗诵起这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而我在电视新闻上看见许多随便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的悲剧让我痛苦难忍。难道他们不知道还有一口气就等于一个生命,他们并知道生命的宝贵,不知道珍惜生命。

在竹泉村玩了一会儿便在长石上停歇下来。我不禁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小故事:有个学生因高考没考好,感到绝望,于是把自己仅有的两千元钱拿去旅游,准备见世界最后一眼,等钱花光了,就跳河自尽。就在最后一天他来到河边,准备告别人世。突然发现有两个小孩溺水,他马上跳到河里,把孩子救上岸。小孩的父母感激涕零,人们都夸赞他是舍己救人的英雄。这时他才感到生命的重要,感到活着的希望,于是他又重新燃起生的希望。

这些高大挺拔的竹子,也许发芽时经过风吹日晒,但它并没有丧气、灰心,还是在那不屈向上,茁壮成长。竹子的生命力和向往生命热爱生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时间不早了,该出发返回了。导游大声喊道。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个泉水叮咚的竹泉村,里面的一排排齐刷刷的竹子,告诉我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

篇四:我的家乡—沂南

我的家乡—沂南

我的家乡沂南是一个坐落在沂蒙山腹地的小县城,别看是一个小县城,这几年,它的变化可大了呢!

出行方式变了。以前,妈妈老是骑着自行车在县城里奔波忙碌,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现在,家家都买上了电动车、汽车,可方便了!人们追求时尚了。以前,人们都不懂时尚,过了时的衣服还在穿,发色发型都不变。现在,发型发色不断的变,衣服买了一件又一件。现在吃的也好了,天天鸡鱼肉蛋不断。住的也宽敞了。就拿我们家说,以前,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一间30平米的房子里。现在,住上了200多平米的3层楼房。人们也有了自己的精神生活。每天晚上,人们在广场上唱歌、跳舞、练功等,玩得不亦乐乎。现在,人们的素质也提高了,不再乱扔垃圾,公路两旁的绿化带也没有人去破坏了,显示出勃勃生机。 不光衣、食、住、行、人文素质变了,景区也多了起来。这里的景区有竹泉、红石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比如说竹泉,前天我去过。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堆排的井然有序的玉米。接着是“古村落”,那里可美了,一片片绿油油的竹林,一幢幢土墙黑瓦的平房,都显示出古朴的农村气息,仿佛回到了七、八十年代。竹泉、竹泉,光有“竹”,哪能没有“泉”呢?你听,那优美的声音——是泉水的“叮咚”响。此时,人们在这里拍照嬉戏,笑声伴着泉水声在竹林里回荡。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射箭的地方。许多人拿起弓对准前方的靶子,旁边的人击鼓助威,那气势丝毫不亚于成吉思汗出征。再往前走,就到了娱乐区,这里可是儿童的“天堂”。许多孩子在这里荡秋千、跳水、玩碰碰车??玩到忘我的境界。因为天色已晚,我们还没逛完,就只好原路返回了。

虽然我只去过几个景点,但是听别人说,其他的景点也不错。

这就是我的家乡——沂南,怎么样?你心动了吗?那就快来吧!

六年级:mzl2001

篇五:“孝顺金”作文讲评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民营企业自2012年起设立“孝顺金”制度,即企业每月从员工薪金中强制扣除10%或5%作为孝顺金直接打入员工父母账户。三年来,企业一直坚持这个做法;不少员工父母对此点赞,也有的父母说孩子能不“啃老”就好;企业亦发现有员工拿着存入了“孝顺金”的父母的银行卡消费;社会学家们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对以上情况,你怎么看?请从企业、企业员工、员工父母或社会学家中任选一个角色,以他的身份来表明态度,阐述观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审清事实:

人物:企业、员工、员工父母、社会学家。

事件:企业每月强制扣除员工部分薪金打入员工父母账户作为孝顺金。 结果:企业坚持扣除孝顺金;不少员工父母对此点赞;有父母说孩子能不“啃老”就好;有员工拿着存入了“孝顺金”的父母的银行卡消费;社会学家们对企业的做法有不同的看法。

2、审清关系:

企业坚持扣除孝顺金——不少员工父母对此点赞;

企业坚持扣除孝顺金——有父母说孩子能不“啃老”就好;

企业坚持扣除孝顺金——有员工消费“孝顺金”;

企业坚持扣除孝顺金——社会学家们不赞同企业的做法。

3、审出问题:

企业为何强制扣除孝顺金?

员工父母为何对此点赞?

员工为何消费给父母的“孝顺金”

社会学家们为何不赞同企业的做法?

4、审出道理:

企业强制扣除孝顺金是为了让子女尽到传统的“孝”道;

员工父母点赞是因为这样保证子女可能尽到“孝”道,老人老有所养;

员工消费给父母的“孝顺金”反映他们没有尽“孝”的观念,是“啃老族”的表现; 社会学家们不赞同企业的做法应该是觉得尽“孝”是个人的事,企业不应介入员工的私人生活,而去强制员工尽“孝”;

5、确立立意:

角度:

你作为企业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

你作为点赞员工父母如何看待企业强扣“孝顺金”的行为?

你作为员工如何看待企业强扣“孝顺金”的行为?

你作为社会学家如何看待企业强扣“孝顺金”的行为?

立意:

企业:让孝文化在公司落地生根;

员工父母:年轻人不啃老就够了;

员工:“孝顺”在心不在“薪”

社会学家:子女尽孝,企业不能越俎代庖;公司代扣“孝顺金”未尝不可;虽非正式

制度也有管理效用

例文:公司代扣“孝顺金”未尝不可

费罗杰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一家民营公司自2012年起设立孝顺金,即公司从员工月薪中扣除10%或5%作为孝顺金直接打入员工父母账户。此外,公司还根据员工工作年限给予额外补贴20多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吕美叶称“孝顺金既启发员工孝敬父母,也帮公司留住了人心,缓解了员工流失与招工难问题。”(10月14日新华网)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孝道中崇尚的某些行为,如“父母在,不远游”等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子女在外打拼,家中徒留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之一。显然,孝道已经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当我们在不断纠结应当用何种方式对父母尽孝之时,新闻中的公司率先创新思维,开设“孝顺金”,每月定时从员工薪水中扣除一部分打入父母账户。看似强制的行为,却是在传递一种“尽孝当及时”的理念。虽然物质不能满足父母的所有需求,但起码能保证父母的衣食温饱,起码能让子女切切实实地为父母做些什么,让父母切身感受到来自子女的心意和孝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月实实在在的物质给予远比天天高喊孝顺父母,却不落实行动,甚至遗弃、虐待父母的行为要强的多。如果设立“孝顺金”可以让不孝顺的人开始孝顺,让孝顺的人更加孝顺,又有何不可为呢?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承受和释怀的遗憾。我们与其花心思去质疑公司代扣“孝顺金”是否合理,是否合法,不如在全社会范围内呼吁和倡导“及时行孝”的孝顺理念,号召有条件的公司和单位开设“孝顺金”,从每月给予父母物质关怀做起,及时行孝,并不断创新和完善行孝方式,让“孝顺父母天经地义”的思想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从而将孝道永无止境地传承和延续下去,让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位父母,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子女尽孝,企业不能越俎代庖

审视这家公司的做法,其明显还有很多不妥之外。比如从孝道的角度看,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孝不能由公司替代,更不是简单地把员工工资的10%打入父母账户的金钱关系。扣工资帮员工尽孝,能否真的引导员工树立孝心、遵从孝道,能否真的建设起以孝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这是存疑的。至少,扣钱给员工父母,其与尽孝特别是孝心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必然关系。

比如从法律的角度审视: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按时、全额支付工资等要求。其所规定的支付对象,是劳动者本人。虽然从情感上来讲,将劳动者工资的10%打到其父母账户中,也是一种报酬支付方式,但其毕竟与法律要求不符。这家公司这种行为,是否已经涉嫌违法,明显也是存疑的。

当然,公司扣工资帮尽孝的出发点以及用心,无疑都是良好的。但这种做法明显需要改变一种方式。比如工资全额发放,公司另行支付一定比例的额外奖励等,给员工的父母。如此一来,一方面既体现了公司引导孝道的初衷,同时又帮员工尽了孝,并聚敛了人心,有利于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另一方面,工资之外的额外奖励或支付,有效地避免了强制扣工资有可能涉及到的违法与违规问题。

公司支持员工尽孝,甚至帮员工尽孝,这都是可以有的,甚至是无可厚非的。但具体方式与方法问题,并非没有讲究。至少,不能越俎代庖,强扣工资帮员工尽孝!(刘鹏)

企业代扣孝顺金看似无情却有情

九九重阳节将至,我们社会该如何用行动关爱老人呢?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一家民营公司自2012年起设立孝顺金,即公司从员工月薪中扣除10%或5%作为孝顺金直接打入员工父母账户。此外,公司还根据员工工作年限给予额外补贴。该公司负责人吕美叶称,公司一年支出孝顺金20多万元。“孝顺金既启发员工孝敬父母,也帮公司留住了人心,缓解了员工流失与招工难问题。”(10月13日《广州日报》)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中国人最传统的孝老爱亲理念。但是,当人口流动注定成为一种时代潮流,而无法阻挡的情况下,很多乡村年轻人义也大都无返顾地融入到这个大潮之中,远离家乡父老,到城市去打拼。于是,留守,就成为中国乡村最常见的一种生活状态。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这些被贴上“留守”

标签的人群,除了让人联想起乡村生活的不易,同时带给中国的还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这就是乡村养老面临的困境。

虽然说,我们国家正在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但是,由于开展的时间短,乡村老人自己续费能力弱,加上目前乡村老龄人口多,以及受当地财政收入的制约等因素,目前乡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仍然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也是中国乡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现状。广东的这家民营企业,也许正是看到了这种现状,敏锐地发现了员工家中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才在企业内部实施了这种“强扣”孝顺金的政策。

从目前实施的结果来看,这家企业每月按比例从员工工资中扣下来的“孝顺金”,确实能为员工的父母送去一份带着孝心的体贴,也确实能在企业内部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孝文化氛围,让员工在孝文化的熏陶下,懂得感恩和回报,从而坚定在企业好好干下去的决心。这种“含孝”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稳定,事实上也起着栓心留人的重要作用。看似无情的“强扣”,实质上包含了企业管理者对乡村养老、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良苦用心。

企业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打造何种形式的企业文化,只要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只要有利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应该得到尊重。广东这家民营企业,代扣“孝顺金”的行为,旨在打造所在含“孝”企业文化,实质上也是为乡村养老做贡献的一个点睛之笔。只是,需要提醒的是,解决整个乡村养老的问题,一家企业的“孝顺金”远远不够,要想让乡村养老走出困境,一方面要让传统的孝文化在年轻人心中扎下根,让年轻人在心系老人的同时,更要在行动上孝顺老人。另一方面,政府、社会、企业、个人之间要形成养老的合力,从体制机制上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养老体系,加大对乡村养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这才是乡村老人牢有所养的最可靠的保障。(竹泉)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