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6:22:15 作文素材
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作文素材

篇一: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燕南中学初二学生国旗下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初二六班的XXX。能站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为大家演讲,我倍感荣幸!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写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是啊,同学们,“时光飞逝,似水流年”!只觉得刚刚从初一升入初二,这一转眼,新的学期就又快结束了。可是,同学们,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你是否会扪心自问:我的品德可有所修养?我的体魄可有所健强?我的学业可有所长进?我的特长可有所发展?我是否在勤奋努力而无虚度年华呢?实事求是的说,我们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也有少数同学别说是肯定回答,就连否定回答他们都没这个勇气。特别是我们初二极个别的同学,自升入初二以来,不要说修养品德、强健体魄、长进学业、发展特长,就连在初一时养成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差不多随时光流逝而尽了。上星期四早晨,几名初二男生早自习迟到,被校领导堵在了宿舍楼;昨天早晨,学校检查宿舍卫生和内务整理,较差的也是我们初二;近日学校统计开学来的违纪情况,违纪次数较多的还是我们初二?? 这种种现象表明,我们初二部分同学存在思想上懈怠、纪律上松散、学习上抱有严重的侥幸心理的现象,什么事都得过且过,学习成绩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可他们对待同学间的点点矛盾,对待老师的诚恳批评和善意“惩罚”却“耿耿于怀”,把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看成是故意找茬儿、故意刁难。可是,同学们,你可发现,无论我们做错了什么,学校没有放弃我们,老师们也没有放弃我们!你可知道,老师们为了我们的点滴进步,呕心沥血、寝食难安。我们犯下的每一个错误,老师们都会追悔自己工作上的失误,我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功,都会给老师们带来莫大的喜悦和欣慰。多少次手把手的亲切教诲,多少次面对面的促膝谈心,我们的喜怒哀乐、一颦一笑无不牵挂着老师的心。也许,我们中有一些同学认为自己成绩太差了,最后也不会有什么成果,因而自暴自弃。

可亲爱的同学,你可曾记得校长对我们的教诲:学会怎样做人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学校不只是学生求知的地方,更是我们修养品德的地方和强健体魄的地方。一个道德品质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再差也不能说是一个坏学生。所以,亲爱的同学,请你振作起来吧,虽然你不是成绩优良的学生,但你要力争做运动场上的健将;虽然你不是刻苦勤学的典范,但你要力争做热爱劳动和内务整理的楷模;虽然你不是优秀班干部,但你要力争做助人为乐的榜样??只有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同学们,三年的初中生活,初二是最关键的一年。这一时期是潜心努力学习的时期,也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爬坡时期!这个坡既是文化知识的山坡更是道德品质的山坡,你只有努力再努力一直向上爬,如果稍有松懈,结果并不只是停止不前,而是要快速下滑,直至跌入深渊。这正是危险之所在。所以,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勇往直前,勇敢的爬过这座山坡,勇敢的面对人生路上的艰难困苦,用我们的青春和汗水书写人生最壮丽的篇章!

初一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坚强勇敢,入学两个多月就很快适应了严格紧张的寄宿制学习环境;初三的学哥学姐们,时间对于你们来说就更加宝贵,再有六个多月的时间就面临中考,你们勤奋刻苦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最美孝心少年黄凤说过一句话:“只要我努力了,也许就会发生奇迹!”这句话同样警示我们:“奇迹不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而是要通过自己努力去争取来的”!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外部环境的改变上,不如改变自己,把希望寄托在挖掘自身潜能上,每时每刻都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励自己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愿我们三个年级的全体同学都用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实现我们人生路上的最大的奇迹!

初一、初二、初三的全体同学们,让我们相互比一比,看看哪个年级做得最好,看看哪些同学做的最棒。让我们比做人,比强身,比学业,比能力??你有这个勇气吗?

同学们,让天空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为我们作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绝不会虚度年华,我们绝不会碌碌无为!我们一定会认真做人,健康向上,全面发展;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做一个负责任、敢担当的人,都要做一个品德高尚、有素养的真正的中国人! 同学们,燕南中学的明天,一定会因为有我们这三届学生的努力和成功而变得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燕南中学初二六班

2013/11/25

篇二: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

一、答案

1.D

2.C

3.A

4.① 使我特富同情心② 怀念、祝福

5.父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看到别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就会触及母亲精神的创伤,因而导致疯病发作

6.① 不惜笔墨写小年,是为突出“寂静除夕夜”作铺垫② 二十三那天,乡亲们已做了一次牺牲,三十晚上再次成全我们,更见人心的善良和无私

7.D

8.略

二、答案

1.做事 事情

2.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3.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4.因为失去听力的人,再不能“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他们能够享受的只有“光明”。换成“盲”或“瞎”不好。因为盲人对光明是没有切身感受的

5.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他对眼前所见熟视无睹)

6.“方便”只能看东西、辨方向“更多的意义”指看清眼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

7.作者的写作用意在于,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光阴,不要虚度年华;启迪人们注意“是用眼睛”,认真审视社会,审视生活,欣赏生活的美,陶冶自己的心灵

三、答案

1、围绕“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喜欢唱歌”作答。

2、“花园、林荫大道、树丛、大森林、芦苇荡、菜田里”等。

3、不行。这样一改,就把所有的莺说成是一样的,其中还有两三种是特例,改

后不符合客观事实,原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叽叽喳喳相互追逐,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快乐无忧,充满活

力,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危险—旦过去,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

5、答案略。说明:拟题紧扣本段内容,答案符合题目要求。

6、第一段写季节的变化,春天的回归,目的是引出说明对象(或第一段虽没有写

莺,但是为莺的出现造声势,使文章有波澜,富有文学性)。

四、答案

1. B C

2. (1)A (2)D (3)E(3分)

3. C(3分)

4. 对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产生恒久影响的事。

5.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老人的追赶下奔跑,“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但

永远摆脱不了他执着的追赶。

6. 第一问:①履行看瓜的职责②以行动对偷瓜的孩子进行教育(2分)

第二问:①认准目标,执着追求,不畏困难,永不放弃②做事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五、答案

1.数星星 看月亮 梦月亮 摸鸭蛋(答出4件事即可)

2. 答案要点:(1)对比 (2)突出思乡之情

3. 答案:晴空一轮明月,清光上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4. 评分要点:(1)心得内容 (2)语言表达评分:本题5分。心得内容,3分;

语言表达,2分(有错别字,扣1分;有语病,扣1分)。

六、答案:

1.狐 陌

2.小佳碰到的倒霉事是前天为班级出黑板报反被人疑心当贼。

他被唤到教务处问话的原因是他最后一个离校且行为古怪。

3.因为做好事却被人偷走了自行车,好心没有换来好报,所以十分委屈。

4.妈妈叫小佳接受的教训是“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

其理由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

5.因为生活中的委屈有可能改变或扭曲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十四岁少年对社会人

生的看法,所以“爸爸”编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以驱散小佳心里的阴影。后两问宜更多地从“爸爸”的动机或愿望着眼,辨证地分析。

七、答案:

1.健康勇气年龄的优势(年轻)单纯的个性(单纯)(4分,每空1分)

2.要珍惜青春时光,让生命更充实更辉煌。(3分,意思对即可)

3.能扣紧该语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言之成理即可。(4分,能从一个方面回答给2分,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给2分,语言表达不清的扣1分)

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学生能围绕“支撑住你青春的大厦”这句话,选择一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即可。(4分,能说出自己的见解,但语言表达不清的只给2分;言之有理,语言表达清楚的给3分;阐述较严密或见解有新意的给4分)

八、答案

1.憔悴 葱茏

2.同样表示惋惜,开头说“难得活”,结尾说“不得活”,说明人们对秃梧桐的

存活越来越没信心,显示出秃梧桐生存的艰难,此外在结构上有前后照应的 作用。

3.本文是以秃梧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4.和秃梧桐一样,其它植物也在秋天渐渐萧条,但也都在顽强地活着。这使得

秃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的意义,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 心。

5.这句话是说,即使秃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延续下去,生命是

生生不息的。

6.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

的毅力!

九、答案:

1.①心脏在夜间还在工作②生命在继续着③每次呼吸只有部分肺泡在工作④神

经系统在人睡觉时仍在紧张地工作

2.①大量②部分③据试验④极端重要最大历.

3.心脏休息时间倒比工作时间长

4.肺脏就像一台鼓风机,不停地把富含氧气的空气吸入体内“助燃”,把富含二

氧化碳的废气排出

5.文中第一句话

6.全文呈总分式结构

7.循环系统十呼吸系统十消化系统一调节系统十神经系统。

十、答案

1. 从远古到近代,海洋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2. 答污染源多 污染范围广、程度严重

3. 因为局部地区超标(意思对即可)

4. 海洋污染破坏海水环境的方式。或: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意思

对即可)

十一、答案:

1.改句更好。 原句前半部分强调的是动物的“色彩”,后半部分强调的是“皮

毛”、“羽衣”,前后不符;改句突出了“闪闪发光”、“艳丽无比”,能紧扣“色彩鲜艳”这一表意重心,使前后保持一致。

2.举例子 分类别

3.在自然界中,只要有某一方面出现问题,就会波及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4.可以欣赏动物的美;可以利用动物的科学价值;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十二、答案1、著书的智慧是指要使所著的书不但有知识,而且思想敏锐,能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读书的智慧是指善于选择,能融会贯通,不但获得新知识,更能有所发现。

2、著书、读书要有智慧。

3、只要观点清楚,言之有理、有据就得分。

十三、答案:

1.指18世纪海盗的后裔意思是像花园一样美好的地方2.照应了“无人的荒岛”,

引出了“高大的房屋……活泼的孩子”3.虽然这岛是无人荒岛,但我亲手把他建成乐园,我骄傲自豪啊4.与老友亲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经历相比,他深感惭愧,因而说不出话来。他虽然富裕,却只是别人的雇佣,在小岛的主人老友面前,他当然自豪不起来5.略

十四、答案

1.起因: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结果:铁路上发给爷爷5000元钱2.贫寒;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了一种衬托作用。家境虽贫寒,爷爷却不贪财3.不占公家便宜4.她们是想借此得到一些钱,以改善贫困的生活为了反衬爷爷的优秀品质

篇三: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试题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姓名: 学号: 总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期运用。(23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各题。(2分)

目标是白云追逐的蓝天,shìqún xīng shǎn shuò de yè kōng;目标是含苞的花蕾对万紫千红的渴望,是 ……斯蒂文森说:“人生最值得追求的财富莫过于一个目标。”有了追求的目标,人生才变得充实、丰富且异彩纷呈。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整齐工整地写出下面这句话。(1分)

shìqún xīng shǎn shuò de yè kōng

(2).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为文中的横线处写一个句子。(1分) 目标是含苞的花蕾对万紫千红的渴望,是 ??

2、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叱咄(duō) 缥碧(piǎo) 弗之怠(dài) B.烨然(huá) 泠泠(léng) 轩邈(miǎo) ......

C.皲裂(jūn) 箪瓢(dān) 辄尽(zhé) D.婵娟(chán) 黔娄(qián) 汲汲(jí) .......

3、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至舍(学舍,书馆) 容臭(气味,臭味) B.铁未销(销蚀) 把酒(端起) ....

C.期在必醉(期望) 甚箭(胜过) D.戾天(至,到) 何许人(处所) ....

4.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皆缥碧 天山共色 不求甚解 德隆望尊

B.奇山异水 泠泠作响 不慕荣利 援疑质理

C.疏条交映 千百成蜂 箪瓢屡空 衔觞赋诗

D.短褐穿结 负箧曳屣 风烟俱净 天下独绝

5.下列各项中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比喻 排比 排比 拟人 B.拟人 对偶 排比 拟人

C.比喻 对偶 排比 拟人 D.比喻 对偶 拟人 比喻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四支僵劲不能动 B.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 食之不能尽其材

7、对下列各句朗读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8、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晋朝

B、《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清朝

C、《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朝

D、《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

9、默写。(5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_________ 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

(3)《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4)、《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

(5)古诗词中常运用典故表达情感,请写出连续性两句______ ___,_____ ____。

10、下面是一则小幽默,若你是小明,你认为怎样回答既幽默,又符合情景?( 2分) 某小学二( 1)班举行数学单元测试(满分是5分),小明考试回来,爸爸问他,“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 ”“ 3分。 ”话音刚落,“啪!啪!啪! ”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的三鞋板子。爸爸又问:“下次再考,得多少分? ”小明回答:__________ __________ 。

二、阅读。(47分)

(一)、阅读《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的选段,并回答11—15题(1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不慕荣利( ) (2)性嗜酒( ) ..

(3)既醉而退( ) (4)晏如也( ) ...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3、五柳先生既然是“箪瓢屡空”,为什么还能做到“晏如也”呢?(3分)

14、选段中谈到读书的方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此,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

15.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画像。

B.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三大志趣。

C.文章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突出了其高洁的志趣和人格,使笔调诙谐。

D.文章最后两句设问的话是赞语的实质,与“不慕名利”想照应,体现了先生的特点和优点。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8分)

丑女效颦

西施①病心而颦②其里,其里③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④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⑤妻子而去之走。

[注释]①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②颦(pín):皱眉头。③里:乡里。古时居民聚居的地方,相传二十五家为一里。④坚:紧紧地。⑤挈(qiè):携。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 .

⑵挈妻子而去之走( )( ) ..

17.将“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译成现代汉语。(2分)

18.选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中“而”的用法一致的一项( )(2分)

例句: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A.默而识之 B.敏而好学 C.人不知而不愠 D.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19.富人、穷人对丑人避而不见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阅读《欣赏生命》,回答后面问题。(15分)

欣赏生命

思考生命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

最初见到死亡,我还是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天真的小女孩。

一天,正在外祖父种满花草的院子里玩“扮家家酒”的游戏。我的小辫上插几朵蓝紫色喇叭花,在忙着给自己准备午餐——将泥土裹在葡萄叶子里做“饺子”。

忽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声和悲怆的乐声传来,我愣了一下,飞快地跑出院子。一队长长的送葬队伍正缓缓从门前经过。小驴车嘎拉拉扎过石子路,车上停放着一口黑漆棺材,棺材顶部和四周堆放着素洁的花和用金银锡箔糊成的纸人纸马,还有一座精巧玲珑的纸房子和一架纺车。他们脚蹬白鞋,头戴孝帽,腰间系着宽宽的白带子,女人们用手帕蒙住脸,唱歌似的长一声短一声的哭泣。

我没有像其他小孩子那样追着队伍又喊又跳,就那么呆呆地站在路边,头上还插着几朵蓝紫色的喇叭花。这事过去很久,我都不能够忘记,那乐声里所诉说的生命的秘密和悲凉,是那么深那么痛地开启了我幼小的心灵。

以后我长大。在二十多年的生命里,先后亲眼目睹了外祖父、外祖母和母亲的死亡。他们三人是我最挚爱的亲人,母亲给了我生命,而外祖父、外祖母抚养了我。

他们都曾在病痛中挣扎良久,然后默默离去,没有留下一句话。但他们今生所给予我的呵护和爱是那么久远地深植在我的生命中。十几年过去了,留在我心底的依然是一份抹不去的痛楚。

19岁时,在一场车祸中,我也经历了死亡,曾在生与死织成的暗夜里挣扎了七天七夜。当时医生告诉唯一守候在我身边的弟弟,说我随时可能死去。17岁的弟弟不知如何准备后事,他只是哭,只是不相信,不吃不睡一直守在我的床前。

活过来以后才明白:死亡就是对这个世界毫无感知,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快乐,当然也没有痛苦。由此也才彻悟:那爱那快乐,连同痛苦也都如此珍贵,因为它标志生命的存在。 后来,我做了母亲,第一次在产院的育婴室门口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小生命。那些天使一样的婴儿,有的在安详地睡,有的挥舞粉嫩的小拳头大哭,好像在抗议没有经过他同意就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站在那里我禁不住泪水盈盈:这些生动可爱的小生命不同于死亡带给我的,他们在我的内心深处激起一种真正的圣洁美丽的感觉。我又开始问自己那个久已困扰的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我对自己说:生命,就是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不同的量和质。 随着阅历和经历的增长,那种对于未知死亡的恐惧变得淡薄了,我已知道那是必然,死神同每一个人签约,没有人可以违约。但结尾一样,过程却可以截然不同。我想要说的是,我的生命会变得单纯明净。在学会奋斗的同时,我也得到了享受和欣赏生命的自然和美丽,而这些,多半与和利欲和物欲无关,没有利欲和物欲的参与,我也照样获得许多快乐。 我喜欢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同样喜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那份美丽的忧伤。喜欢骑单车从高坡上飞快地滑下,让清爽的风柔柔掠过面颊将我黑发向后高高扬起。尤其喜欢在窗外无声无息飘落细雨的时候,那细致晶莹的雨帘给我一种可以遮蔽的宁静和安全感,只开一盏台灯,让金黄的光晕暖暖地罩着我。再放下白色纱窗帘,拥被读一本好书,那一时刻真觉得做神仙的快乐也不过如此。

喜欢和爱人分饮一小杯红葡萄酒,喜欢把细长的手指插进他浓密的黑发,感受他的温柔

和爱意,喜欢和他在寒冷的冬夜里静静相对,在卧室的书桌前,他读外文我读诗。夜深了,我会起身为自己也为爱人加衣,再端来一碟巧克力夹心饼,一杯清香的热茶。彼此相视一笑,那瞬间的美丽便是永恒了。

我并不在意世俗的名利和女人的虚荣,我只是把握实实在在的生活。

让我告诉你:拥有并懂得珍惜,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了。

2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锡箔( ) 挚爱( ) 淡薄( ) 掠过( )

21、“随着阅历和经历的增长,那种对于未知死亡的恐惧变得淡薄了”这是什么意思?(2分)

22.作者认为人们生命的过程有不同的量和质。其中的“量”和“质”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23.作者认为享受和欣赏生命,没有利欲和物欲的参与,也照样获得许多快乐。对于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

24.在一般人的眼中,痛苦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情感体验,但作者在死亡线上挣扎过来后,为什么认为“痛苦也是如此珍贵”?(2分)

25.你怎样理解文题“欣赏生命”。(2分)

2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在谈到生命的意义时说:“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你认为当代青年怎样做才能使生命更有积极意义。(3分)

篇四: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阿里山纪行参考答案

1.hóng mǎng yì xiāng biē mì guì yùn

2.匹敌:对等;相称。

骤然:突然、忽然。

恍如隔世:好像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变化的感慨。

静谧:安静。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堪称:可以称为。

谛听:仔细听。

山岚:山中的雾气。

3.第3段是:过渡段;第5段:写林区的宁静;第7段:描写无边无际的森林;第9段,写“神木”经历一次巨创。

4.香、高、粗、老

5.“约”和“或许”都是表示估计,不确定。说明树龄三千年、被称为“神木”的原因并没有经过精确的考证,不是精确的数字与实际相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6.因为即令受此巨创,但还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他那“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的精神依然存在,所以他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7.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在遭受巨创之后他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那种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这正是神木的丰富、深邃的内涵。

8.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而阿里山又是台湾的标志性风景区,最后一段揭示了神木的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深邃内涵,所以也揭示了全文的思想内涵。

9.既指台北冬季下的雨,也指浓浓的乡情、亲情。

10.“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红丢丢”

11.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例子略)

12.表现了贾文斌看到祖国同胞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也表达了台湾同胞深深的思乡之情。

13.略

《〈美丽的西双版纳〉单课淘金》参考答案

一、1、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2、着力不多的描述。3、 泛指信仰佛教的人们。4、形容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二、1、作者以一句歌词开篇,不仅点题,统领全文,还给全文抹上了浓浓的诗情画意。2、神奇秀丽 五个片段从神奇秀丽的自然景观和质朴淳厚的人文景观两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

三、1、(1)这两个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竹楼的外形,还点明了小标题,突出了竹楼“映蓝天”的特征。

(2)作者采用剪影法,雕塑式地描写人物的固定姿态和特定姿势的轮廓,集中突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表现了作者对傣族老人尊敬和崇拜的感情。(3)将傣家女人在水中嬉戏的场景比作风情画,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充满生活情趣,充满了诗情画意。

2、(1)导游轻描淡写的介绍与我们心都提了起来的对比;观众的狼狈、哭笑不得与大象的得意洋洋的对比;野象的恐怖与大象的有趣的对比。(2)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象的表演写得生动有趣。“冲”写出大象朝某一方向直闯的情态;“得意洋洋”写活了大象的神态,与观众的“哭笑不得”形成鲜明的对照;最后写大象拿钱去买香蕉,“踱”字把大象进一步人格化,赋予人的动作。

四、1、如“修行进寺庙”等,合理即可。2、示例:在我国美丽的西双版纳,有一个“望天树”景区,这里有高约60米可做香料的望天树。傣族人居住在竹楼里。竹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存放农具杂物。野象谷虽难见野象,但那大象表演却十分有趣。五月份,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男女打谷风情

画,还可以看到“女人嬉水”的妩媚风情画。傣族人信佛教,每个男孩都要出家,然后还俗,这使他们成为“除苦积善、受过教化”的人。他们笑对生与死,表现了他们的乐观人生。总之,西双版纳是有着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的风景名胜区。

五、1、示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2、示例:这次,我终于来到了东方威尼斯——苏州,在那和煦的春风里,游水乡周庄,听寒山钟声,赏狮林奇石,摄下了一张张甜蜜的笑脸,留下了一串串爽朗的笑声。

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训练

参考答案

1.(略) 2.头顶上是蔚蓝的天空(使句式整齐)

3.B、D、A、C 4.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基本不改变原意,语句通顺、连贯、精练。如:有了它,生活会丰富多彩。

5.本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扣题;第二,与上下文衔接不当,得1分;没有扣题,即使与上下文衔接得当,也不得分。如:可以说,在人生的旅途中,音乐无处不在。

6.找准语句,理由充分,如:第③段最后一句,写到了另一类的所谓的“音乐”,游离于文章的写作范围——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之外。

7.从主旨与材料的关系回答,表述应清晰。如:不恰当,违背了围绕中心写作的原则,本文的主旨是音乐无处不在,而这些内容写的是音乐的作用。

8.言之成理即可。可扣住破折号的用法回答,如:“不恰当,因为此处使用破折号的用意不明,不应用破折号。”也可以从文章写法的角度分析,如:“恰当,此处虽不是常规用法,便能强调‘无处不在’,且与标题照应。”

9.傣族人民的生死观和人生观,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 10.总分结构。 11.A 12.这段文字充满了哲理性,把佛教的“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的深邃佛理,阐释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蓝蓝的威尼斯·综合能力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1.这句形象的比喻中,“蓝色的盆景”的“蓝色”切合文题,符合“水都”威尼斯的特征,“盆景”写出了威尼斯的精致美丽,特别是“点缀”一词用得十分生动、准确,表现出“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与整个威尼斯之景的和谐,是其极有特色的装饰。2.“水晶宫”的比喻写出了亚得里亚海滨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的一个光彩夺目、清澈透明的世界。“真是人间奇景”是出自作者内心的极高评价,这般奇景简直就是一个水晶的世界。

二、②④①⑥⑤③

三、给圣马可广场同时也给威尼斯增添了一层神秘浪漫的色彩。

四、这句话比喻中国人民和威尼斯人民的心是相通的、相融合的。

五、提示:这道题从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展示的风土人情以及其艺术价值等方面去谈感受都可以。

六、(一)1.有关马可的传说,给“水都”威尼斯披上一层神秘面纱。2.说明了威尼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3.连用两个“最”高度概括了圣马可广场的影响和美丽迷人程度。4.这幅画卷中的最动人之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5.不一样,对“李亚度桥”作者主要从它的造型上着笔,而对“叹息桥”则从它的名字由来着笔。作者写前者主要为了突出威尼斯的建筑美,而写后者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威尼斯的人文景观。(二)1.(1)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2.(1)热烈、浓艳(2)不矛盾,因为黄和绿只是这红色的点缀。3.提示:抓住夏和冬的特点仿照原有句式来写。(三)1.举凡天下??成为一个整体。2. C 3.给它们披上一件花衣则是它们悄悄的絮语。

篇五: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

复习标点符号,要掌握各个的用法,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平时写作时经常注意些,应该很快就会熟练应用的。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主要是表停顿和语气,标号主要是表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的用法:

1)顿号、逗号、分号:三者都表示句子内部停顿。顿号用于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分别用于并列分句之间。

(2)句号、问号、感叹号:三者都用于句末,分别表示陈述、疑问、感叹语气。

(3)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表提示下文,或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表总结上文。

(4)引号:表实际引用;表特定称谓;表着重指出或有特定含义,表讽刺反语。

(5)括号:表括号内的文字是对前文的注释或补充说明。

(6)破折号:表对前文的解释或补充说明;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表语音的中断或延长。

(7)连接号:表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表人或事物的内在联系。

(8)省略号:表文中省略;表语未说完或语意未尽;表说话断续。

(9)着重号:用来标出要读者注意的主要词语。

(10)间隔号:表文字间的间隔;表外国人的名字和姓氏的音界。

(11)书名号:表书籍、文章、报刊、歌曲、剧作等名称。

口诀复习法

1、问号: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

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冒号不能连用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只有两项并列词语的,一般不用顿号,而用“和”“及”等连词。 例:老刘病了。昨天小张给他送去点心和水果。

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一群年轻人在唱歌,跳舞。

例: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练习: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B.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C.无名战士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D.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们长大了,所以目光变得更深沉些;心地也变得更宽广些。

B.做事前,要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C.书房布置得简朴文雅,右面墙上挂着一幅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信任具有强大的力量。一个人只有被他人充分理解、信任之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答案:D

解析:本题要求选择“都正确”的一项,即其中有三句都有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情况,此时分析应更细致。A项考虑了逗号和分号的使用,但分号用在了表因果关系的分句内部,这是不对的;B项中的两个问题前的句子并非真正发问,而是做“想想”的宾语,使用错误;C项中引起号所引的内容只是全句的一部分,因此引号内不能用句号,而应把句号放在引号外。根据排除法,答案应为D。同时,D项中前句为论点,用句号;“理解”、“信任”属句中并列词语,用顿号,都是正确的

3.依次填入下文方框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

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A., ? :“ …… 。” B.。 ?:“ —— 。”

C.。 ! , —— 。 D., !, …… 。

答案:B

解析:做这类题目可以采用先审题,确立其中一两处有把握的空格,再找对应答案,进行比较辨析。如第一格能确定应是句号,可以排除A、D;第二格是设问句的问句,应为问号,即可得知答案为B。同样,如果确定一、三或三、四或二、三两格也能找到正确答案,这样既快又准。如果一个一个硬做,较费时,也易混淆,对应考者的辨析能力要求也高

4.从全段表达的语气看,下文□中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有什么作用?

今年4月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我飞机,致使我飞行员至今下落不明。不要说什么“人权”,稍有一点人的良知,都应该感到内疚自责,都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可美国政府不仅推卸责任,而且倒打一耙。这就是美国政府的“人权”□

① 标点符号__________ ②作用

解析

这是一种新题型,既考了标点的运用,又考了语意的理解和句式的运用。根据全段内容,“人权”的引号应为反语,故结尾语气较强烈,可选择感叹号或问号,而用问号结尾是反问句式,表达效果更佳。作用是揭示了美国政府“人权”的虚伪性。

模拟练习

1.下列标点没有错误的是( )

A.“你快一点儿!”他急切地说,“我还有事呢。”

B.学校领导讨论要不要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

C.你在问我想什么?其实我也没想别的,我只是在想他今天为什么没有来?

D.安徒生1805—1875年,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皇帝的新装》是他的作品之一。

2.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无数民族英雄。

B.我不知道这条路能否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尽管我的家庭很富有,但我们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比尔·盖茨说。

D.我最喜欢的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这句诗写出了人们的共同心愿。

3.选出标点符号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B.北京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C.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容易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南?哪是西?哪是北?

B.已经约好下午与朋友们一起去公园划船,可是天下雨了,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C.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多读书,正如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李白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千古传诵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①一个科学的②合理的③公平的世界④他们像

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⑤太阳花的事业⑥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⑦繁荣昌盛的啊⑧

A.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B.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C.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D.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6.选出下列各组中问号、感叹号使用错误的一句( )

A.当我赞叹说这手艺不容易学的时候,他又微笑了,说:“也容易也不容易,百分之十靠师傅指点,百分之九十靠自己研究揣摩!”

B.我问:“你现在带徒弟吗?”

C.他一句也不提他在伦敦表演捏面人的技术的时候,那种受人欢迎的光景,多么谦逊的艺术家啊?

D.咳,从前的苦日子,说它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

7.给下面这段文字加标点,正确的是( )

项日桦的①桥②让我们在新长征途中③为早日实现④四化⑤争做逢山开路⑥遇水搭桥的⑦先行官⑧

A.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B.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C.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D.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快点走,”班主任对小李说,“上课铃已经敲响了。”

B.“我能游过整条河”,小明说。

C.“有一次晚上我正在写作业,”小王说:“忽然一片漆黑,停电了。”

D.小朱说;“这节课我真是大有收获”!

9.下面这句话的□中标点正确的一组是( )

斯大林的话说得对□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

A.:“。” B.:“”。 C.,“。” D.,“”。

10.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A.《孔乙己》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B.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C.随着劳动产品交换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的交往必然会突破地域,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形成一种世界性的联系和依赖。

D.社会主义给我们创造了美好前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每一个青年都有无限广阔的前途。

11.对标点符号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破折号表转折)

B.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引号表讽刺、否定)

C.“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省略号表思索在进行)

D.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括号表注释说明 )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