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蒋介石林彪谁功劳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6:23:36 体裁作文
蒋介石林彪谁功劳大体裁作文

篇一:蒋介石眼中的林彪 总统蒋介

蒋介石眼中的林彪

总统蒋介石沙场论将,他认为林彪是黄埔生中的佼佼者,被他称之为“当代韩信”。早年曾想收归己用,谁知错失良机。林彪进入了叶挺独立团,后来参加了南昌起义,他过人的的军事才华崭露头角,不仅成为红军的主要将领,也成为了

他日后的一块心病。

1945年5月25日,延安东关机场,一架大肚子草绿色美国运输机已经发动起引擎,前往送行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个个手里攥着一把汗,可出不得一点闪失啊,机舱里坐着的全是中共军界重量级人物:刘伯承、林彪、陈赓、薄一波、陈毅、肖劲光,他们身负着重要使命,将在今后与蒋介石争夺江山的斗争中起到关键作用。

飞机振翼而上,毛泽东手搭凉篷,久久凝视。无独有偶,远在重庆的蒋介石也在关心着这架飞机的航向,一日数次打听着情况。

时任行政院军政部长的陈诚立正报告,据可靠消息,那架美国飞机在中共晋冀鲁豫边区所在地晋东南方向的黎城县长凝机场降落后即返回,刘伯承、留在当地,陈毅赴华中,唯有林彪、肖劲光一行辗转北上,不明去向。

“这还要猜吗?林、肖肯定去东北了。”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一语中的。

蒋介石点点头,同意白崇禧的判断,他抽了一口凉气:“从此东北无宁日矣。”

蒋介石的担忧缘于他对林彪的了解。

蒋介石沙场论将,他认为林彪是黄埔生中的佼佼者,最厉害之处是“谋定而后动”,深得兵家之道,早年曾想收归己有,却神差鬼使放了这个人才。

提起黄埔岛,蒋介石就眉飞色舞,那是他一生事业之发祥地。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黄埔军校共毕业二十三期学员,但他最器重的,还是大革命时期的前五期。

在这五期学生中,他对第一期和第四期又最具感情,原因很简单,第一期是他的开山大弟子,那时他一心扑在军校的建设上,与学员朝夕相处,耳提面命,真是亲如父子。用他自己的话说:

“第一期学生可说由我亲自指导出来的多,其中虽不能完全照预定计划做到,但只在精神上说,差不多有十分之八,做到原来的希望了。”他报起黄埔一期生来,一个个都如数家珍,那神色得意极了。

至于二期生和三期生,因为他们一入学就赶上了两次东征,蒋介石戎马倥偬,也没有时间过多关心,许多人战死在疆场他还分不清是张三抑或李四,所以那感情自然淡了点。到了第四期,因为东征的胜利,广东形势又趋于稳定,他又能经常

光顾黄埔岛了,恰逢第四期学生开始招生,又因为共产党积极参与,选拔了不少优秀青年,所以这一批学员良才美质者甚多,让人看了也开心。如后来大名鼎鼎的张灵甫、胡琏、高魁元、谢晋元,这些国民党军界的佼佼者,都是四期出来的,但蒋介石心中却认定:林彪才是最优秀的。谁得此人,谁便得了江山!谁失此人,谁便失去江山!

这不是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是来自实地的考察。记得那是在中山舰事变前夕,那一阶段与汪精卫争权夺势斗争的激烈,让他心里烦躁,于是上黄埔岛散散心,顺便视察岛上情况。恰巧,正逢四期步科的学生上战术课,他也没有惊动别人,悄悄地坐在了后面。

课题以前不久发生的惠州攻坚战为例,说一说这次战斗的取胜要素。这一仗乃蒋介石亲自指挥,他当然最熟悉不过了,于是听得饶有兴趣。

只见学生轮番上台,口说笔划,滔滔不绝,有人认为此战胜利乃在于步炮协作得力,有人认为则是指挥果断,士气高涨,不一而足。蒋介石心里哼了一声,不置可否,惠州之战,乃经典之作,以上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不是关键,想当年大战之前,曾让他费尽心机,绞尽了脑汁

轮到林彪上台了,只见他一脸怯生生的模样,也不多言语,就开始在黑板上画起惠州地形图,他画得很仔细,很投入,城郭民居,地势地貌,山川河流,一一标点清楚。就凭这一手,

蒋介石已不用往下看了,该生是个有心人,他把这一课给钻研透了,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纹。用兵之道,在于谋定而后动。林彪已经凭着其天生的禀赋掌握了战争艺术的精髓,特别是那极深的城府和精湛的军事才华已令蒋介石暗惊。他悄悄地走出教室,吩咐随行的人,下课后,请林彪去校长室见他。

这次谈话,十多年后蒋介石仍记住每一个细节,这林彪看似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娃,却是城府森严,惜语如金。在以往与人的谈话中,蒋介石一向是多问少答,始终掌握着主动。但与林彪则难进行,对方从不多答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谋熟虑,却是极得体,极中听,总是一语惊人。这种大智若愚,镇定自若的人,蒋介石还是第一次遇到,真是天下军事奇才!

蒋介石心中有一股怪怪的感觉,年轻人本应该血气方刚,朝气蓬勃,很少有像林彪这样少年老成,这样稳重,这样有心机的。凭着直觉,他意识到坐在他面前的乃是难得一见之将才,但却很难驾驭,让人捉摸不透。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起了汉代名将韩信,此人才华若此,心术若此。当然,这种感觉也是随着以后对林彪的认识逐渐加深的,他在与部下论及林彪时,曾多次以韩信作过比喻。要得天下者,非得此人护助不可!

蒋介石出师北伐后,一路征战,出两湖,战江西,眼看着大

雁南飞,已进入1927年的秋季,离开广东已有数月,黄埔四期生也面临毕业。蒋介石唤来了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科长兼秘书处处长陈立夫,询问四期生分配情况,其中专门提到了林彪。

陈立夫这时已经成为蒋介石的心腹,特工的天分初步有所显示,心思极为精细,他报告说:

“立夫明白校长的意思,对那林彪有过调查,据说此人可能是名共党分子,他的一些亲戚可能还是中共重要人物,因此将此人放在校长身边怕是不妥。”

“这黄埔岛都成了共产党人大本营了。”蒋介石狠狠道,他挥挥手:“此事到此再不用提了,我不能引狼入室,身边放一个异党分子。”

蒋介石与林彪谈话不久,林彪即向中共黄埔党团书记熊雄作了汇报,熊雄当时就明确作了指示:

“你应该争取到蒋介石身边工作,那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自从陈赓同志离开了总司令部,我们的工作就削弱了许多,现在的机会难得,从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了向右转,你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使其少受右派的唆使,维持国共联合的局面,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

然而,蒋介石的失信却将林彪满腔的希冀化作了冰冷的失望,还捎带着一些被人捉弄的怨恨,直到黄埔岛上空空荡

篇二:1942年林彪与蒋介石和谈时的激烈交锋

1942年林彪与蒋介石和谈时的激烈交锋

与蒋介石的第一次会谈不欢而散

1942年10月12日,曾家岩50号周公馆接到国民党方面的通知:蒋介石于13日会见林彪,请中共方面做好准备。

10月13日,林彪、周恩来在张治中的陪同下,进入曾家岩德安里101号蒋介石的办公室。林彪看见蒋介石,走向前叫道:“校长,你好’”

蒋介石握住林彪的手说:“林彪,你是我的学生,我欢迎你到重庆来。”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蒋介石林彪谁功劳大)

双方坐下后,林彪对蒋介石说:“毛泽东先生本拟亲自来见校长,因身体有病,行动不便,无法前来,待恢复了健康后,再来重庆与你会晤。”

林彪话音一落,蒋介石连忙问;“你这次来渝,润之先生有何意见转告我?”

林彪说:“我们接到校长的电报后,毛先生即提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专门讨论,还约我商谈数次。毛先生托我转给委员长的意见主要有三点:抗战建国、国内统一团结及对校长的期望。”接着,林彪将上述三点意见一一转告了蒋介石。

谈到国共团结问题,林彪记起毛泽东的嘱咐,想多谈几句,便说:“毛先生要我转告校长,为了赢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应彼此接近,彼此相容,彼此打成一片。这三个彼此,已成为我党的普遍共识,也写进了公开发表的宣言,并已成为全党所一致遵从的、不可动摇的行动准则。这一原则,不但现在不能动摇、违背,将来也是如此。我们对校长个人也是如此,不但现在拥护,将来也必拥护。”

蒋介石对这段话很感兴趣。他问林彪:“是真拥护,还是假拥护?”

“当然是真拥护。”

周恩来接过话说:“委员长领导全国抗战,我们是坚决拥护的。对此点,我们今天当面对委员长这样讲,在我党的会议及广大人民群众中,也是这样讲的。”

“那好!”蒋介石面带笑容点头称是。

林彪又说:“国共两党的分歧问题,外传主要有两点:一是主义,二是党的问题。实际上,这两点皆可趋于一致,因为共产主义、三民主义均具有一个共同理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我认为,只要国共两党不采取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而能认识救国之需要,趋于救国之目的,自然能达到一致。”

对林彪谈的这一点,蒋介石不赞同。他马上拦住说:“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它与三民主义完全是两码事,怎么能趋于一致呢?”

林彪说:“我们共产党人是这样认为的。”

蒋介石皱着眉头说:“你们看法不对。”

林彪接着讲:“我们党的名称虽为共产党,实际上是个救国救民的政党。过去我们党制定的十大纲领,其核心就是外求民族独立,内求民权平等和自由民主。这一步实现了,我们党在现阶段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将来的社会条件如何,是否需要社会革命,那是将来的问题,也许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

“你们共产党人提倡和信仰的共产主义,不大切合中国的实际,也可以说是幻想。”

林彪反驳说:“不是幻想。我认为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国共两党真正做到彼此接近,彼此相容,彼此打成一片,也许将来两党可以合二为一。”

“你们共产党喜欢搞阶级斗争,国民党怎么能与你们合二为一呢?”

对蒋介石的这句话,林彪反驳说:“共产党是代表广大工农群众利益的政党,对违背工农阶级利益,歧视、压迫工农阶级的任何人,任何团体,共产党均坚决反对。其实,共产党强调的阶级斗争,是维护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反对极少数特权阶层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目前,共产党就是团结一切爱国政党、团体和广大人民,反对、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对林彪的这段说,蒋介石颇为不快。由于是国共两党的会谈,蒋介石心里虽有意见,又不好发作。

林彪继续说:“我们希望今后国共能长期真诚合作。但是,我们也要指出的是:有些人对共产党看不惯,总想挑起内战,消灭异己。中国的现实又不允许发生内战。哪个党派挑起内战,必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反对。人民一反对,挑起内战者就必然失败。”

坐在蒋介石身边的张治中不时朝林彪、蒋介石的脸上瞧,周恩来也在观蒋介石的脸色。他们都发现,蒋介石很不高兴了。

林彪不管蒋介石高兴不高兴,继续说道:“我们党虽然反对国共打内战,但话又说回来,我们不怕内战。中国地域辽阔,多山,多森林,又多湖泊,如内战实在难以避免,我们可以利用辽阔的地域和空间与之周旋。此处不能固守,他处可以防御;平原不能抵抗,山地可以持久。我们在任何环境、条件下,均能自给自足,也能织布、产粮食,就是在山地,也有南瓜、包谷可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共产党人;任何力量,都摧不垮我们的人民军队。我讲这些,目的是使校长知道,对于政党分歧及党派问题,不是用军事手段所能解决的,而要通过相互信任、协商、谈判的办法。总之,无论就中国的社会、地理、经济、军事务方面论,我党均希望中国从此能统一团结,而不可再发生内战??”

林彪讲的这段话,是毛泽东要林彪讲给蒋介石听的,尽管话颇刺耳,他又不得不说。

林彪的话还未讲完,蒋介石就不停地看手表——他不想再听下去了。

周恩来看出气氛不好,示意林彪不要再讲了。这样,林彪与蒋介石的第一次会谈,在不愉快

中结束。

10月16日,应林彪、周恩来再次举行会谈的要求,蒋介石派张治中前往参加。

会谈中,林彪、周恩来向国民党方面提出了“三停三发”(停止全国性的军事进攻,停止政治压迫,停止对《新华日报》的限制、打压;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发饷、发弹、发药)的要求,遭到张治中拒绝。双方没谈多久就结束了。

篇三:林彪曾欲投国民党?蒋介石三次忽悠提拔林彪

林彪曾欲投国民党?蒋介石三次忽悠提拔林彪

蒋介石为人阴暗、城府极深,向来不苟言笑,但每当对人谈起他打天下的大本营——黄埔军校,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立时情绪高涨,口若悬河。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期间,蒋介石一共培训了23期黄埔学员,其中一期和四期的毕业学员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吕梦熊,贺衷寒,宋希濂,胡宗南,杜聿明这些一期的良将美才都是在蒋介石的耳提面命下成长起来的。四期优秀人才更多,而且后来大都成了国民党军界的佼佼者,如和刘伯承齐名“不败将军”的胡琏,鼎鼎有名的张灵甫、潘裕昆、高吉人、刘玉章,都出自四期。

但是在这些所谓的“高徒”中有一个人令蒋介石不能释怀,这个人就是林彪。林彪曾经也是黄埔学员,蒋校长的学生,却在后来的战场上让国民党的部队吃尽了苦头。在辽沈决战前的军政会议上,蒋介石曾扼腕感慨说:“??这个人就是林彪。我要表扬他,他是黄埔最优秀的将军,因为他把他的学长和教官都打败了。我这个校长失职啊,在黄埔对他关心不够,以致他投奔了共产党。我对在座诸位很关心,但是却让我非常失望,我很痛心。”

其实,林彪在黄埔期间与蒋介石有过接触,蒋介石也曾拉拢过林彪为其效命。只是他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自己的疏忽错失了人才。

第一次食言

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成了国民党的指挥者,他继续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继续国共合作,准备北伐。1925年11月,国民党右翼召开西山会议,反对联共。前苏联顾问季山嘉和蒋介石关系不和,他竭力拉拢汪精卫反蒋。蒋介石很是烦心,于是前往黄埔散心。

当时,黄埔四期步科的学生正在上战术课,蒋介石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悄悄地坐在了教室后面。课题是以前不久发生的惠州攻坚战为例,要学员分析这次战斗的取胜要素。这一仗恰巧是蒋介石亲自指挥的,他当然对此再熟悉不过,于是兴致盎然,听得津津有味。

学生们轮番上台,口说笔划,滔滔不绝??蒋介石心里哼一声;不置可否。轮到林彪上台,只见他一脸怯生生的模样,也不多言语,就开始在黑板上画起惠州地形图。他画得很仔细、很投入,城郭民居、地势地表、山川河流,一一标点清楚,就凭这一手,蒋介石已不用往下看了,断定该生是个非常有心的人,他已经把这一课钻研精熟,透彻到如同了解自己的掌纹一样。用兵之道,在于谋定而后动。林彪凭着对战争精髓独到的理解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悄悄地走出教室,吩咐随行的人,下课后,让林彪去校长室见他。

这一次谈话,十多年后蒋介石仍记得每一个细节。当年林彪虽然只是一个学生娃,却是城府森严,惜语如金。在以往与人的谈话中,蒋介石一向是多问少答,始终掌握主动。但与林彪则难进行,因为林彪从不多答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谋熟虑,极得体,极中听。蒋介石有一股怪怪的感觉,年轻人本应该血气方刚,

朝气蓬勃,很少有像林彪这样少年老成,这样有心机。凭着直觉,他意识到坐在他面前的乃是难得一见的将才,但却很难驾驭、让人捉摸不透。

师生一问一答,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快。这时,校长办公室秘书陈立夫敲门而入,报告说,汪党代表精卫也上黄埔了,请蒋校长前往议事。“娘希匹!”蒋介石嘴里愤愤地骂了一句。自从廖仲恺死后,汪精卫便接任了军校党代表职,又把手插到黄埔来了,很明显是想挤进蒋介石的势力范围。这让蒋介石很恼火。但当时汪精卫毕竟是广东政府的一把手,他还得忍住气与之虚与委蛇。正在气头上的蒋介石调转身气呼呼而去,却忘了与林彪打声招呼。林彪的自尊心极强,他觉得这个校长太善变,也没有真正地看重自己。刚才还说着鼓励他,要提拔他的话,现在却一下子变了脸,居然不打招呼就走了,把自己冷在一旁,林彪深感受辱,对此事耿耿于怀。林彪与蒋介石初次见面便以这样的方式不欢而终。

第二次食言

数月后,蒋介石又找了一些师生进行个别交流,林彪就是其中之一。蒋介石向林彪许诺,毕业后让他来总司令部工作。林彪虽然还对上次的事有所怨恨,但听到这个承诺他还是很激动。林彪是共产党组织里的人,他知道组织对他毕业后的去处已经有了意向,即把他分配到叶挺的独立团。但林彪当年正年轻气盛,雄心勃勃,向往毕业后做出一番大事业,总司令部对他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林彪简短地回答道:“感谢校长的信任和栽培。”话虽如此,但他还是希望毕业后蒋介石能兑现诺言。蒋介石见林彪不领情,有些惊讶,他回答道:“好吧,我出征在即,今后再和你联系。”谁知这一别,师生两人竟成陌路,从此分为两个营垒,成了敌人、对手。

蒋介石出师北伐后,一路征战,出两湖,战江西,眼看着大雁南飞,已进入1927年的秋季,离开广东已有数月,黄埔四期生也面临毕业。蒋介石唤来了陈立夫询问四期生分配情况,其中专门提到了林彪。陈立夫当时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科长兼秘书处处长,已经成为蒋介石的心腹,他报告说:“立夫明白校长的意思,对那林彪有过调查,据说此人可能是名共党分子,他的一些亲戚可能还是中共重要人物,因此将此人放在校长身边怕是不妥。”“这黄埔岛都成了共产党人大本营了!”蒋介石狠狠道,他挥挥手说:“此事到此再不用提了,我不能引狼入室,身边放一个异党分子。”

蒋介石与林彪谈话不久,林彪即向中共黄埔党团书记熊雄作了汇报,熊雄当时就明确作了指示:“你应该争取到蒋介石身边工作,那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自从陈赓同志离开了总司令部,我们的工作就削弱了许多,现在的机会难得,从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了向右转,你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使其少受右派的唆使,维持国共联合的局面,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林彪听了这样的安排,便下决心争取到总司令部工作。然而,蒋介石第二次食言却将林彪满腔的希冀化作了冰冷的失望,直到黄埔所有的同学都分配走了,他才明白自己第二次被捉弄了。

后来,经聂荣臻之手,林彪最终去了叶挺独立团,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军事之旅,之后他出江西,闹八闽,战长沙,扬名天下。

第三次食言

1941年10月,林彪从前苏联养伤回国,中共中央立即通知国民党方面,希望在林彪途经西安转道延安时能给予关照。蒋介石闻听是林彪,立即重视起来。因为他已经打好了拉拢林彪的如意算盘。他专门让居蒋介石“十三太保”之首、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人称“西北王”的胡宗南飞了一趟重庆,并亲自交待了注意事项,让其和戴笠配合,负责林彪的安全。但是戴笠的行动却是秘密的。蒋介石指示胡宗南说:“接待林彪以热情体贴为妥,务必使其感到亲切随和,宾至如归。”胡宗南不敢怠慢,也不管自己是林彪的学长兼上级,轻车简从地来到了林彪下榻地即十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所在地七贤庄。

胡宗南也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开土封疆,率甲十万,权倾一方,但他对林彪却是实实在在的敬佩,因为有了蒋介石的交待,加上他也是个军人,所以他对林彪的尊敬、钦佩并不是装出来的,这种情绪也感染了林彪,平时少言寡语的他也变得健谈起来。“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的话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竟忘了几年前还是敌对双方。

胡、林二人谈话之后,戴笠又粉墨登场。戴、林的这次会晤,胡宗南安排得极为秘密,专门找来了不属军队系统的西安警察局的人来做安保工作,当时七贤庄封锁得密不透风。夕阳西下的时候,胡宗南亲自驾车来到七贤庄,之后戴笠等人从车里跳了出来,林彪走出来迎接,林与那人似有默契,也不打招呼,那人一个闪身钻进了八路军办事处。他便是戴笠!胡宗南四下观望了一番,便驾车返回了府邸。由于这次行动事关重大,胡宗南在凌晨时见戴笠还不答复,便拿起电话拨通林彪留下的号码。电话那边林彪的声音让胡宗南很是激动,戴笠的声音显得更是兴奋,他让胡宗南不必牵挂,说他和林彪还有许多话要谈,大约天亮前赶回。

戴笠回来后像是吃了兴奋剂,洗了把脸便关起门来整理他与林彪的谈话。中午时分,胡宗南前来看望,见戴笠还在奋笔疾书,并且有意无意地挡着他的视线。他虽心中不快,但出于自尊也不好打听。回到重庆后,蒋介石询问戴笠西安之行的收获,他说已经把委座交代的许诺给了林彪,之后草草敷衍了蒋介石一番。戴笠这个人好大喜功,在饭做好之前不愿意揭开盖子,想出乎众人意料地放一颗卫星,而蒋介石也一直被蒙在鼓里,以为林彪不为所动,就不再过问此事,以致于林彪认为蒋介石对自己不重视。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1971年秋,林彪已经命归大漠。蒋经国向蒋介石报告说发现了一份关于林彪的档案,是戴笠在西安与林彪那次秘密谈话的书面资料,但已经在绝密档案中尘封了几十年,蒋介石当即吩咐把那份文件找来,他戴着花镜仔细地看完这份记录后,面色发青,双手颤抖不已,连连叹息道:“雨农(戴笠字)误我大事啊!”至于戴笠究竟怎样耽误了大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结果上看,应该是他的好大喜功导致了蒋介石对林彪的拉拢计划再次告吹。

篇四:蒋介石为何评价林彪

蒋介石为何评价林彪“幼稚”?

据国民党的会谈记录,这次蒋林会谈,主要是林彪讲、蒋介石听 1942年秋,刚从苏联归国的林彪,曾赴重庆面见蒋介石。事后,蒋在日记中如此描述这次会谈的感受:“

林彪奉其共党之命来见,幼稚可叹。”①那么,蒋、林这次谈话,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林彪之所以前去见蒋,缘起于1942年8月蒋主动约毛泽东在西安相见,以解决两党关系。周恩来认为蒋此举虽然“在态度上还看不出有何恶意”,但“其目的不可测”,遂建议“毛泽东称病,以林彪为代表到西安见蒋介石”。②毛泽东虽然认为“我去见蒋有益无害”,一再主张“蒋到西安时,决先派林彪见蒋,然后我去见他”③,但最终还是以周恩来的意见为准,决定先让林见蒋,视蒋的态度“再定毛是否出来”。④不过,因陕北山洪暴发,道路中断,蒋9月份逗留西安期间,并未等到林彪。直到10月13日午后5时,蒋才在重庆曾家岩官邸见到林。 此次会谈,据林彪回忆,由张治中作陪,时长约为四十五分钟。具体谈话内容,国民党方面留存有近5000字的会谈记录,基本上是林彪在汇报,蒋介石发

言仅三次。一次是见面即问:“汝此次来渝,毛润之先生有何意见转告余否?”其后是林彪长达近5000言的汇报。然后蒋再问:“汝在重庆尚有几日勾留?”林回答后,蒋又说:“在汝离渝以前,余再定期召汝谈话。”谈话至此结束,蒋的言辞不足50字。⑤

1943年,林彪在重庆,与周恩来合影

概略而言,据该会谈记录,林彪的汇报大致谈了这么几个主要问题:1、从国际格局分析抗战为何已经必胜。2、谈抗战胜利后“要建设何种之国家”。林的答案是:“无疑的,乃是要建设一三民主义之国家”,至于“苏俄式国家”,因“我国条件之不如人,时机尚未成熟”。3、两党合作,如何处理党义上的分歧。林谈到,“我党名称虽为共产党,实际即为救国之党”,“我党共产主义之目的,在救中国;与三民主义为救国主义,理论上毫无二致”。林还声称:“现在许多青年学生之要求加入共党,其根本动机,亦复如是(救国)。此辈皆系知识分子,并非无产阶级——中国现在尚无大规模之工厂,纯粹之无产阶级尚不多见——即不能以无产阶级革命党目之。”关于社会主义,林也请蒋介石不必担忧,理由是:第一,孙中山曾说过,“民生主义,即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救国,没有发生社会革命的土壤,“倘在此时一味效仿苏联,实行共产主义,则必

归于失败”。4、目前有发生内战的危险,为救国不能内战。其中,第三项是重点,所占篇幅过半。⑥

蒋评价林彪“幼稚”,其实林此时已深得“统一战线”精髓 据林彪事后给延安的报告,其见蒋时的谈话内容,事先得到过周恩来的指示。除上述四点外,林还向蒋剖白“我党拥蒋为民族领袖确是诚意”,要求蒋“彻底实行三停(停军事进攻、停政治进攻、停新闻压迫),并力求二编(编两个集团军)”,并请蒋“发点药品给我们”。蒋的回应是:1、统一团结问题,国民党也是有诚意的。2、“只要他一天活着,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后,总会更合乎公道的,不让我们吃亏的,他死了就管不了。中共是爱国的,有思想的,是国家的人才,国家是爱惜人才的,不会偏私的,一视同仁的。”3、答应发给药品。⑦蒋的这些回应,国民党方面的会议记录没有保存。

此外,据林说:“我在向蒋报告时,我提到新四军三字时,他即插言说:?你们既然拥护政府、委员长,而又提新四军,在报纸上、文章中皆是新四军。承认新四军等于不承认政府。今后切勿再提新四军。?再提他是不听的。面红耳赤的唧唧说了这一遍。说完了才让我继续发言。他说我是他的学生,所以他才告诉我这话,他还未向别人说过此话。”⑧这些话,国民党的会议记录也没有保存。

见蒋后,林将详情向周恩来汇报。据周稍后给毛泽东的电报,“(一)林第一次见蒋即提毛甚愿见蒋,惟适患伤风未来,蒋即问毛好,未及其他。(二)后隔三日张治中又约林与我往谈,张首先表示林对蒋谈话前数段甚好,蒋甚有兴趣听,后一段提到内战危险,蒋不能耐,数看手表……”⑨由此可知:1、林的级别不够,蒋林会谈,其大致情状,确如国民党的会议记录所呈现的那般,主要是蒋听林汇报,主动的意见不多,“未及其他”。2、据旁听的张治中反馈,蒋对林的汇报中的四个问题的前三个,“甚有兴趣听”,对涉及内战危险的第四个问题,则感到不耐烦。

蒋在日记中评价林彪“幼稚可叹”,大约正是这种不耐烦情绪的自然流露。不过,蒋所不了解的是,在苏联的近四年时间里林获益匪浅,政治手腕已不同于一般将领。皖南事变期间,林曾两次致信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就局势提出自己的判断和看法。这些判断和看法,极富洞见,而多被共产国际所采纳。林不但深入分析了导致事变发生的国、共两方面的因素(尤其重点分析了后者),且

明确表示,倘若国共最终决裂,他也反对延安提出的“打倒国民政府”的口号,而主张用“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并主张保留八路军、新四军的“

国民革命军”称号,保留“国民政府”的名义,以改组政府而不是推翻政府的方式,才能团结“民族统一战线”,彻底瓦解和消灭蒋介石的力量。⑩归国途中,林获周恩来激赞“在新疆、兰州、西安进行的统战活动?影响极好?”(11)。其被周指定为代替毛泽东与蒋会晤的“先锋”,并非偶然。林对蒋所谈四点,实可谓深得“统一战线”运作之精髓。事实上,直到1943年7月返回延安,林一直在周的指示下,处于国共谈判的第一线。这也正是林彪军事生涯之外,政治生涯的开端。

1942年,林彪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

注释

①《蒋介石日记》(手稿),1942年 10月 13日。②周恩来关于蒋介石欲约毛泽东在西安晤谈问题给毛泽东的电报,1942年8月14日,收录于:《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P419。③毛泽东致周恩来电,1942年 8月29日,收录于:《毛泽东年谱 1893-1949》(中),中央文献研究室/编,P400。④周恩来关于毛泽东同蒋介石会面问题给毛泽东的电报,1942年9月5日,收录于:《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P442-443。⑤⑥蒋委员长召见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谈话记录,1942年l0月13日,收录于: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5编 (4),P236-242。⑦⑧林彪

关于同蒋介石谈话经过的报告,1942年12月16日,收录于《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P584-585。⑨周恩来关于林彪见蒋介石及同张治中、刘斐谈话情形给毛泽东的电报,1942年10月27日。收录于《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P499-450。⑩王新生,《林彪与共产国际》,《百年潮》2010年第04期。(11)《周恩来年谱(1989-1949)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P541。

篇五:对林彪的评价

斯大林的评价:“林彪是常胜将军,常胜元帅”。

毛**的评价:“林彪是无以伦比的常胜元帅”。

蒋介石最怕林彪,称林彪是战争恶魔。

埃德加?斯诺的评价:“由于林彪作为战术家出众才能,奉派前来同他交战的政府军,无不遭到他的歼灭”。 “而他自己从来没有被打败过……有时南京部队一经发现与红军一军团对垒就闻风而逃”。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说:“他(指林彪)是红军中年轻的雄鹰。在红军这道星河中,没有比林彪更为灿烂的明星了”。“他的胆量和善用疑兵超过任何人”。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主编之一,罗德里克法夸尔说:“林彪本来是**战争的英雄……共产党军队中最伟大战术天才”。

林彪一生所进行的战争,是一项巨大的军事工程。要想详细论述,需写几部巨著,也未必说得清,论的透。要想研究中国第一军事家林彪,高深莫测的军事战争理论,那是军事历史学家们的事情。在这里只能从宏观上,原则上概括。零散的介绍一些不完整的内容。“黄埔四期的捣蛋鬼最多!”——龙冈之战后蒋介石这样发狠地说;

“我要特别提醒在座的诸位,要重视那个林彪,不要以为他在黄埔不显山,不露水的。此人胸有丘壑,是当代韩信,这几年交战,更让我有这样的感觉。”——第四次反围剿之前蒋介石这样激将;

“林匪狡诈无比,爱迂回,善穿插,不作正面硬拼,静如处子,动如脱免。诸位与其作战,切记要多动脑筋。”——第五次反围剿前,在庐山军官训练团蒋介石又这样总结道;

“林彪绝不会长期被毛泽东弃置于闲散之地,他只是煞煞此人的性子,防止他居功自傲。”——当蒋介石得知东征后的林彪被毛泽东“发配”到红军大学当校长离开部队后这样说;

“这一仗是我们黄埔的将领打的,可惜不是在座诸位,是林彪,是共产党。……我一直弄不清爽一件事,许多人都说黄埔最杰出的人才都跑到共产党那边去了,我这里留下的都是无能之辈,难道此言不虚?”——当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传到南京时,蒋悻悻地在军事会议上说;

“可惜,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却折了一员大将。”——当蒋介石得知林彪负伤后,有点幸灾乐祸地说;

“接待林彪总以热情体贴为妥,务必使其感到亲切随和,宾至如归。”——当蒋介石得知林彪从苏联归国时,这样指示胡宗南和戴笠;

“从此东北无宁日矣!”——当蒋介石得知林彪去了东北后担忧地说;

“你该不会是惧怕林彪吧?”——当手下大将都不敢再去东北与林彪过招时,他又这样来激励他的部下。

“林彪是四期的,可你们都是一期的!”——当东北战局日趋恶化,蒋又这样责问他的部下;

“林彪一贯是打巧仗的,神出鬼没,行动飘忽,攻坚不是他的专长。陈军长性格倔强,轻易不服输,韧劲十足,正是林彪的克星。但是他脑子好使,心气也高, 休想让他在一个地方犯两次错误,现在东北共军正在进行大练兵,将来沈阳城是挡不住他们的。”——为了说服东北将领撤到锦州,蒋对那些以四平为例主张固守沈 阳、长春的将领们作了这样的结论;

“还有一个人未到,花名册里是没有这个人的,但这些年来却又分明同大家在一起。 这个人就是林彪。我要表扬他,他是黄埔最优秀的将军,因为他把他的学长和教官都打败了。我这个校长失职啊,在黄埔对他关心不够,以致他投奔了共产党。我对 在座诸位很关心,但是却让我非常失望,我很痛心。”——辽沈决战前,蒋介石在沈阳召开师长、厅长以上军政会议时这样感慨。

1993年10月在美国发行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the World Journal)登载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做蒋介石的私人医生达四十年之久的 熊丸(Hsiung Wan)在文章中说:“我唯一一次见到蒋总统流泪是在他听到林彪死的消息时。”曾在蒋身边长期扮演类似陈布雷一样角色的党国大员陶希 圣证实了这一说法的可靠性。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