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稻田的守望者,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0:23:52 体裁作文
稻田的守望者,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风与稻田的守望者

风与稻田的守望者

陈淑静

炎炎夏日,知了争鸣。田野上,一个小山娃儿像跟屁虫似的一蹦一跳追赶在年轻的母亲后面。她的小碎步却怎么也敌不过母亲轻快的步伐。晌午,母女俩收获了一担沉甸甸的稻谷,心满意足地赶回家。这时,一阵微风袭来,娃儿咯咯地笑:“有风了,有风了!”母亲利索地放下扁担,趁着这一阵凉风赶紧扇了几下,说:“快,来歇歇吧!”

又是一个春天的开始,当年那个娃儿也已有那根挑稻谷的扁担高了。她安静地跟在母亲背后,她的脚步和母亲的一样快。到了田野上,便开始播苗。她们把腰弯下来,禾苗被一颗一颗插进泥水中,不一会儿,汗水湿透了衣衫。终于春风佛面而来,女儿嚷:妈,歇歇吧!母亲缓缓直起腰,踱到田埂上坐下去。

金秋十月,丰收在望。终于放假了,娃儿飞快奔向田间,母亲正在那儿挥刀收割。娃儿飞快奔向田间,母亲正在那儿挥刀收割。娃儿心疼了一下,马上加入收割。夕阳西下,本来金黄的稻谷越显得灿烂,起风了,吹掉了母亲头上的草帽,湿透了的头发在风中颤动,却明显多了几丝银白,这银白刺疼了娃儿的眼睛,忽然,金黄的世界便全变成了银色,银色的世界里,几颗晶莹的水滴悄然而至,她想,水滴一定能把非那根的眼睛刺痛??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是稻田的守望者,谷子便是她的生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生活。

那天夜里,对着满天的星星,当秋风送来习习凉意时,我带着哭腔哀求道:“风儿啊,感谢您把那个娃儿吹大了,但是,请您不要把母亲也吹老,好吗??”

篇二:守望稻田

守望稻田

也不知是何时爱上那片片稻田,爱上那一片片的金黄。或许是因为她的美丽吧!每逢秋收之际,那稻田就金黄得煞是可爱!乡间的风起了,那一片片的稻子就随着风摇曳着,若是风大一些,就可以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稻浪向你涌来,那波澜壮阔的景色总能让我流连忘返。

我恋着这景色,想做个守望稻田的人,守着这一方美景。

每逢闲时回外婆家,我总是要去田埂里走走,去闻闻稻田的芬芳。那种芬芳,是混合了稻香和土地的味道。闻着这芬芳,总是能使我的心静下来,就好像是被外婆抱在怀里的感觉温暖且幸福。一直不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会觉得那芬芳和外婆身上的味道似曾相识。后来,有一次看到外婆在稻田里劳作的场景,终于恍然大悟:原来,稻田和外婆一直相与相携,稻田将她的淳朴带给了外婆,而外婆则将她的温良慈祥带给了稻田。

自那以后,我便更爱这稻田,也愈发的想做一个守望稻田的人。

守望稻田是外公外婆的工作。一年到头,从春至冬,他们没有一天闲着。然而,这样忙碌但却充实,平凡但不简单的生活却让我无比向往。我羡慕于这样的生活,羡慕这样充实、纯朴、简单而又快乐的生活。

于是,每年到外婆家去的日子便是我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光。在那里,在稻田里,我可以暂时远离紧张的奔赴于两点一线的生活,做个悠闲自在的稻田守望者,不再为学业而烦恼,不再为人际关系而苦恼。在那里,在稻田里,我可以让心归于平静,让生活归于自然,带上音乐,到田埂上走走,感受清风的吹拂,让土地与稻田的芬芳扑鼻而来,彻彻底底地归于自然,暂时做个守望稻田的人。在稻田里站上一个下午,让风拂着脸,让稻浪将自己淹没,看那太阳落山,看那晚霞染红青山,看那浮云翳翳日斑斓享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享着那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自得

我想做个稻田守望者,然而我终究不属于稻田。稻田,那一种纯朴、简单的人生及那一种快乐、自然的生活仍将离我而去。而我仍得回到我的生活轨迹上去,把稻田留在我的心底,留在那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守望稻田,是我的梦。

在那梦里,有个小小的人儿站在稻田里,迎着风,随着那翻腾的金黄稻浪翩翩起舞。

篇三:稻田的守望者

稻田的守望者

多年后,当我站在稻田里,正反左右细看,看它被岁月斑驳的伤痕。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此刻的稻田如此的苍老,从我回到故乡后,心就渐渐有了焦躁,蜷缩在心底的伤感,在我的大脑深处像幽灵般浮动。它是否知道,它的一伸一缩给我的思绪带来多大的颤动,而这个颤动催促我在稻田上洒满整个青春的守望。

老一辈人一直坚守着稻田,承继了成千上万年,稻田问我:时代到此,还有多少人会继续做一个稻田的守望者?他们能守着多久的回忆?我曾一次一次地抚摸着稻田的伤斑,一次一次地泪流满面。当我以一种彳亍的心徘徊在它的周边,竭尽所能却依然找不到心灵的那个登陆点,我无所适从地慌张得只想和只知道流泪.....

稻田对我说:可曾知道,当你离开而又转身的瞬间,洒落在地上多少繁华?

你不知道吗,你的灵魂离开心灵的净土太久太久了?

最后,我仍然没有知道稻田的皱纹里藏着了世外桃源......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稻田的守望者,作文)

告诉我,谁愿意做稻田最后的守望者?

孤独的树——埃林.彼林

一阵肆虐的狂风从遥远的树林里刮来两颗种子,随意将它们分撒在田野里。雨水将它们润湿,泥土将它们埋藏,阳光给它们温暖。于是,它们在田地里长成了两棵树。

最初,它们十分矮小,然而无心的时间把它们高高地拉离地面。它们便能眺望得比从前远多了。

它们也能彼此看见了。

田野十分辽阔,直到那葱绿的平原的尽头,也看不到任何其他的树木,只有这两株远远分隔着的树,形影相依地伫立在田野中间。它们的枝丫纵横交错,仿佛是些用来丈量这旷野的奇怪的标尺。

它们遥遥相望,彼此思念,彼此倾慕。然而,当春天来临,生命的力量给它们温暖,充盈的液汁在它们体内流动起来时,它们心中也勾起了对那永有的、同时也是永远离开了的母林的思念。

它们会心地摇动着树枝,相互默默地打着手势。当一只小鸟像一种心念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的时候,它们就高兴得战栗了起来。

狂风暴雨来临时,它们惶恐地东摇西摆,折断了树枝,呜呜地呻吟叫喊,仿佛想挣脱地面,双方飞奔到一起,紧靠支撑,并在相互拥抱中获得解救。

夜晚到来,它们消失在黑暗中,重又被分隔开来。它们痛苦得如同病魔缠身,它们祈求地仰望天空,期望快快给它们送来白日的光辉,以求再能彼此相见。

如果猎人和干活的人坐在它们中一个的影子下休息,另一个就忧伤地喃喃低语,沉痛地诉说孤独的生活多么苦恼,离开亲人的日子过得多么缓慢、沉重、没有意义;它们的理想因得不到理解而消失;它们的希望因不能实现而破灭;找不到慰藉的爱情多么强烈,没有亲情的处境多么难以忍受。

篇四:稻田的守望者

稻田的守望者

——记三门县沿赤乡合作社联合支部书记马咸友 “遇上农业是我的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的份,在今后的道路上,我将努力扮好农民致富带头人角色,抓好农民的知识化培训,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成长,让农民真正的富起来。”

这个肤色偏黑,穿着朴实,语速飞快,话语简短、扼要,直奔主题的58岁男人已经在农技推广道路上走过了33个年头。他就是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门县丰安粮油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沿赤乡合作社联合支部书记马咸友。

当他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很难想象他杰出的农技推广技术及在为一方农民的“口袋工程”出谋划策时的恢弘气度。但就是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用勤奋和知识谱写着大地的丰收;就是他,组织粮农走专业合作化道路,创建了浙江省粮食生产“丰安模式”,突破了粮食生产的“瓶颈”,走出了一条适合粮食生产的新路;就是他,运用自己的农技知识强化了对农民的知识化培训,有效地推进了农业生产科技进步;就是他,开展了对社员的规模化服务,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拓迎来了荣誉,他领导的三门县丰安粮油作业合作社的工作业绩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副省长茅临生亲临调研,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了重要批示,被省政府誉为浙江省粮食生产“丰安模式”在全省推广,2005、2006连续两年被省农业厅评为浙江省粮食生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回首马咸友走过的路程,这样的成果是那么的水到渠成。

在农技推广的道路上,他“面壁十年图破壁”,点滴积累造福乡里

1968年,马咸友初中毕业。迫于当时的形势,他结束了校园生活,在家务农。8年的务农,他体验了当时农民的真实生活,深感农业科技进步对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爱上了农技推广这个事业,开始钻研农业科技知识。由于他的勤奋好学,1972年被沿江村推选为村级植保员。担任沿江村植保员期间,他率先在沿江村推广了双季稻的种植,利用当时三门盐场绝无仅有的工业电源率先使用灯光诱集昆虫的原理进行虫情测报,为当时沿赤的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病虫害预测预报作出了努力,成为名传乡里的“田郎中”。

1976年,马咸友凭借其掌握的农技知识和一颗服务农业的心,被选拔为沿赤乡的农科员,担任沿赤乡的农技推广工作。微薄的报酬并没有让他放弃对农业技术的追求,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农技专业的专科文凭,同时还获得了农艺师的职称,这在当时各乡镇农科员中是绝无仅有的。

仅有理论上的积累是无法让他在日后的农技推广道路上进行破题之作的,所以,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为他扎实的工作根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78至1995年的沿赤乡、浬浦镇农科站站长,1998、2002年沿江区域农技站副站长、2001至2002年的县良种场场长,致力于农业生产的他,不仅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而且农业工作经验得到升华。

八九十年代,那是个追求产量型的年代,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解决粮食问题是个主题,但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实现农业产量的突破,首选的是高产良种的推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为粮食高产树立了里程碑,然而当时的农民始终不能接受,不相信一公斤的种子能种出高产的水稻。为此,马咸友首先在乡里的试验田对引进的杂交水稻品种进行试种示范,通过示范,让务实的农民真正接受,并率先在沿赤乡推广,全面促进了沿赤乡粮食生产水平,当年全乡晚稻平均亩产跃至420公斤。

1997年11号台风之后,沿赤农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农作物全部绝收,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生产自救是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的大事。马咸友立即从省农科院联系冬种良种,在全乡推广种植了8000多亩“日本一寸豆”,通过产销的连结,不仅解决了冬季效益农业空白问题,而且为灾后的农民赚得了“第一桶金”。凭着这一业绩,他获得了台州市农技推广二等奖,县先进科技工作者,并被评为浙江省优秀乡镇农科员。

进入21 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传统的农作制度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为努力改变单一粮食种植的格局,马咸友积极地做好当地党委、政府的参谋,着力引导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在他的努力下,沿赤乡的“日本一寸豆”、西瓜、西兰花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原先单一种植现象,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面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他“迈步从头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2000年后,粮食生产出现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对接局面,呈现粮食生产总体效益低下,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状况。如何突破粮食生产瓶颈,走出粮食生产的低谷?这是马咸友最大的担忧。三门县的水产、果蔬、柑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引出了他提高粮农民组织化程度来应对市场挑战的思路。2004年,在县农业局的引导下,马咸友以沿赤乡农业服务站为牵头,按照自愿互利、农办民管的原则联结沿赤乡种粮大户,经审核、注册成立了三门县首家集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门县丰安粮油专业合作社。

建社后,马咸友鉴于粮食生产的特殊性,首先按照有关条例规范了合作社的运作,从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和提高粮食产品效益着手,以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知识化培训、规模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为抓手,对社员实行统一供应良种、统一配供农用投入品、统一标准化生产技术、统一收储加工粮食、统一品牌化经营、统一农机化作业的“六统一”规模化服务。通过这一服务模式。2004—2006这3年期间社员粮食生产每亩平均节省农药、化肥、生产用工支出182元,社员的每百公斤稻谷价格分配额比当地的市场价增加10.6元,社员的亩粮食生产平均增收312元。

马咸友深知效益来源于品牌。为更好地实现合作社品牌化经营,他注册了“丰灿”牌大米商标,在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基础上,利用2004、2006年三门中国青蟹节进行展销,打响“丰灿”牌大米品牌。目前“丰灿”牌富硒营养大米以品质优良、包装精美、质量可靠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赢得了台州市场。

前进中的合作社,到2006年入股社员已达269户,社员面覆盖4个乡镇,基地的辐射9个乡镇,带动粮食生产25000多亩,初步形成粮食生产的合力。随着合作社粮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结束合作社服务经营无场所,加工收储无场地的局面,2006年,马咸友通过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和社员自筹方式筹集到60万元资金,在沿赤乡政府的支持下,自建合作社独立的标准加工厂房320平方米,建成集合作社服务、办公、经营办公楼280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的精米加工流水线一条,形成年加工精米3000吨的生产能力,产业初具规模,为合作社的发展迎来了灿烂的明天。

无处不在的挑战,让他“上下而求索”,不遗余力 在成绩面前,马咸友没有停下奔走的脚步。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水稻生产的现代化势在必行,在实施水稻生产现代化过程中,最难的是育秧,传统的育秧方式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水稻全程农机化作业难以实现。为此,马咸友凭着开拓创新的冲劲,2006年申报立项了无土无毒农作物育秧科技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破解了传统水稻育秧的难题,首创了浙江水稻无土育秧。结果表明这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水稻育秧秧田与大田1:120的目标;培育出来的秧苗根系发达,成活率高,可增产量10%左右;有利水稻强化栽培全面推广;为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种创造了前提。

在马咸友的规划中,明年他们会筹建工厂化育秧,通过规模化服务,进一步降低社员的粮食生产成本。将自己的心深深地扎入合作社之中,为广大社员增收入。

篇五:守望稻田

守望稻田

也不知是何时爱上那片片稻田,爱上那一片片的金黄。或许是因为她的美丽吧!每逢秋收之际,那稻田就金黄得煞是可爱!乡间的风起了,那一片片的稻子就随着风摇曳着,若是风大一些,就可以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稻浪向你涌来,那波澜壮阔的景色总能让我流连忘返。

我恋着这景色,想做个守望稻田的人,守着这一方美景。

每逢闲时回外婆家,我总是要去田埂里走走,去闻闻稻田的芬芳。那种芬芳,是混合了稻香和土地的味道。闻着这芬芳,总是能使我的心静下来,就好像是被外婆抱在怀里的感觉——温暖且幸福。一直不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会觉得那芬芳和外婆身上的味道似曾相识。后来,有一次看到外婆在稻田里劳作的场景,终于恍然大悟:原来,稻田和外婆一直相与相携,稻田将她的淳朴带给了外婆,而外婆则将她的温良慈祥带给了稻田。

自那以后,我便更爱这稻田,也愈发的想做一个守望稻田的人。

守望稻田是外公外婆的工作。一年到头,从春至冬,他们没有一天闲着。然而,这样忙碌但却充实,平凡但不简单的生活却让我无比向往。我羡慕于这样的生活,羡慕这样充实、纯朴、简单而又快乐的生活。

于是,每年到外婆家去的日子便是我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光。在那里,在稻田里,我可以暂时远离紧张的奔赴于“两点一线”的生活,做个悠闲自在的稻田守望者,不再为学业而烦恼,不再为人际关系而苦恼。在那里,在稻田里,我可以让心归于平静,让生活归于自然,带上音乐,到田埂上走走,感受清风的吹拂,让土地与稻田的芬芳扑鼻而来,彻彻底底地归于自然,暂时做个守望稻田的人。在稻田里站上一个下午,让风拂着脸,让稻浪将自己淹没,看那太阳落山,看那晚霞染红青山,看那浮云翳翳日斑斓??享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享着那“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自得?? 我想做个稻田守望者,然而我终究不属于稻田。稻田,那一种纯朴、简单的人生及那一种快乐、自然的生活仍将离我而去。而我仍得回到我的生活轨迹上去,把稻田留在我的心底,留在那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守望稻田,是我的梦。

在那梦里,有个小小的人儿站在稻田里,迎着风,随着那翻腾的金黄稻浪翩翩起舞。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