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23:14 小学作文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小学作文

篇一: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

——解读孙膑与庞涓

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

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引兵攻赵,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妙地在魏军南撤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设伏,大败魏军,擒庞涓(后放回),史称“桂陵之战”,孙膑的这一战法后来被概括为“围魏救赵”。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马陵位于鄄邑北60华里处,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孙膑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过半,便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天黑时赶到马陵,命兵士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知厄运难逃,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正遇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魏军兵败如山倒。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的战法为“减灶之计”。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据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奇人,因其隐居于鬼谷,人称“鬼谷子”。鬼谷子博学多才,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投师学艺者颇多。《史记》载,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学术”。鬼谷子还有两个广为人知的学生,就是后来分别投靠齐、魏,又屡在战场上为敌对阵的孙膑和庞涓。

孙膑是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即孙子)的后代,至孙膑时移居于鄄(今山东鄄城)。孙膑青年时投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与庞涓同门受业。孙膑天资聪明,又善于动脑,悟性极强,对师父所授之业常能举一反三;加之受其先祖孙武的影响,俗话说,门里出身,强出三分,孙膑能结合史书上所述战例去理解师父的讲授,其学业长进之快常常出乎师父的预料。故鬼谷子常说: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而庞涓却是个骄傲自负又心胸狭窄之人,虽然不乏聪慧,学习却极不刻苦,常常浅尝辄止,自道为阵之法不过如此。刚刚入门,便认为学到了师父的全部本事。对这样的学生,鬼谷子越来越失望,只能听之任之,而把主要精力都用以指导孙膑。庞涓表面上服气孙膑,内心却十分嫉妒。为了除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对孙膑常怀陷害之心。

庞涓离开鬼谷子后,虽然不学无术,却因曾师从于鬼谷子而被人器重,加之他能说会道,善于自吹自擂,后来便被魏惠王封为将军。庞涓做了将军,并没有忘记孙膑。孙膑当时在齐国,齐国又强于魏国。庞涓怕孙膑被齐国重用后与自己为敌,便处心积虑地要去掉这个眼中钉。经过周密策划,他假魏惠王之名邀请孙膑到魏国做客。孙膑如约前往,庞涓却说孙膑来迟,怠慢了魏王,私自将孙膑处以膑刑,即剔除膝盖骨,使其不能行走。孙膑的原名史书未载,这次受刑后才改名孙膑,以示自己永不忘记这奇耻大辱。

孙膑受刑后被囚禁在别室,他一边养伤,一边寻找逃回齐国的机会。后来,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一见机会难得,便买通看守的兵卒传出密信,要求齐国使者与自己见面。见面后,孙膑诉说了事情的原委,求使者帮忙离魏返齐。使者十分同情孙膑的遭遇,也十分珍惜这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便将孙膑藏在自己的车中载回齐国。孙膑回到齐国后,被齐将田忌待为上宾。

一次,齐威王悬赏千金令诸公子赛马,田忌的马力不如其他公子,孙膑却说:“我能教你获胜。”当时每个公子的马都有上、中、下三等,分别比赛,最后按三局二胜决定胜者。孙膑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其他公子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结果,田忌的马一负二胜,总分占先赢得千金。威王问用兵之道,孙膑应对如流。威王大喜,遂任孙膑为军师。从此,孙膑与庞涓各掌一国兵权,成了战场上的对头。】

战国形势图(公元前350年)

文白对照《史记》(图文版)截图(2002

年)

篇二:11-2齐魏相争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如果要为战国诸候们论资排辈的话,齐国的资历以及实力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了。虽说当日姜太公打下来的江山已经易主为“田氏”,但齐国这个地缘标签的含金量却丝毫没有降低。包括齐国与其他国家的地缘关系而言,也没有大的变化,齐人在河济平原的主要对手也还是来自山西高原“晋人”,只不过当年的劲敌“晋国”已经分裂为三个同级别的敌人了。而这其中,继承了晋国核心遗产的魏国,则是齐国最大的敌人。

其实魏国并不仅仅是齐国的劲敌,可以说战国前期,魏国挟晋国之余威,东征西讨,已经成为了战国诸侯中的最强者,几乎打遍了所有对手。即使是后来一统天下的秦人,也在魏国面前吃尽了苦头。因此齐国如果想在华北平原有所作为的话,首先就必须与魏国PK。

如果要说这个“葫芦头”(可称之为:西“河济平原”)的位置,宋鲁两国如果想扩张的话,倒是首选区域,事实上他们在春秋之时也的确作过这方面的尝试。不过现在是战国了,二流国家的首要目标是保住自己国都周边的区域,这种四战之地的舞台,还是大国们在唱主角。其实说到河济平原,就不得不提到卫、邢两国。当年齐恒公这所以能够称霸,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将被戎狄挤出河北平原的卫、邢两国安排到了河济平原。其中邢国的位置就是在这个“葫芦头”的东部(现在山东聊城一带),靠近腰部的位置。而卫国而是在东部(河南滑县一带)。如果说齐国自己的控制区是在秦山以东的葫芦底(可称之为:东“河济平原”),那么将卫、邢两国按排在此,目的就是为齐国缓冲来自河北平原的地缘压力。

从当日齐恒公的设想来看,当然是不错的。不过任谁放在西“河济平原”这个四战之地,都不免成为地缘博弈的焦点。在晋文公获得王室授权,“合法”的进入河北平原后,齐国和邢卫两国所要面对的敌人,就不再是那些南下的戎狄了。而在接下来的晋国称霸的过程中,卫、邢两国也必须在晋卫两国之间作出选择。选择的结果是符合双方的地缘位置的,位处东部的卫国选择了倒向晋国;而与齐国相连的邢国,则留在了齐国的联盟中。在作出这种选择之后,卫、邢两国之间进行了一场战争,按照现时流行的说法,这其实应当算是一场大国之间的代理人战争。战争的后果是邢国为卫国所灭(635年),或者更该被认为是晋国取得了胜利。3年以后,同样有意北上争霸楚国也开始向西“河济平原”渗透了,处在博弈中心的卫国又转而倒向了实力看似更强的楚国。以至于晋楚两国在卫国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决战,这场战役就是我们在春秋部分析过的晋文公称霸之战——“城濮之战”。

卫国灭邢之后,邢地自然是归卫人所有;而在晋国清理门户,称霸中原后,卫国独占整个西河济平原的梦想自然很快就破灭了。不过晋国也没有笑到最后,齐国的核心区离这个葫芦头的距离始终是要优于晋国的。即使是在晋国和后来的三晋,提升了河北平原的地缘地位。齐国也不可能坐视晋人独占西“河济平原”的。因此我们会看到,在战国时期,齐国的控制线已经推进到大野泽西侧,接近济、菏相交的菏泽了。换名话说就是当日的邢国故地,现在成了齐国的直接控制区了。齐国之所以能够东进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鲁国已经守不住泰沂山脉这条齐鲁地缘分割线了。当齐长城不再是齐国的外围防线时,齐国自然可以通过泰沂山脉的腹地,越过大野泽一线的济水,为齐国在西济水平原的扩张区提供支撑。

为了确保齐国在河济平原的优势地位,齐国在那个河、济两水距离最近的区域,也就是东、西“河济平原”的结合部设立了一个军事重镇——高唐邑。而在鲁国龟缩至尼、蒙一线后,泰沂山脉的腹地,齐国也设立了一个同样级别的军事重镇——平陆邑。这两个军事重镇的存在,稳定了齐国在西河济平原突出部的战略安全(至于说这两个城邑在整个齐国地缘结构中的地位,我们在后面会分析到。);而齐国沿济水两岸齐头并进的渗透方式,也让齐国的西进显得更为稳健。

在齐国向西“河济平原”渗透时,作为晋国继承人的三晋自然也不会放弃这块土地的。且不说当日晋国已经渗透至此。单是三晋们稳固住在河北平原的优势地位后,再南进中原时,就必须越过这块三角形的西“河济平原”。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如果执意要把头伸得太长,是很容易被河北平原上的三晋切断的。

基于实力和地缘位置的关系,主要继承了河内之地的魏国,成为了三晋中在西“河济平原”扩张的主力。而博弈的结果,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邢卫主导西河济平原的时期。也就是说魏国基本控制了卫国当年在河济平原的领土。至于说那个没落贵族——卫国,他们就只剩下最后定都的“濮阳”了(原来也叫“帝丘”)。

关于卫国为什么一直没有被灭,一直是个很有趣的话题,也没有一个定论。如果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解释,风暴中心往往却是最平静的(所谓“风暴眼”);如果让哲学家说的话,那就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不管怎么说,即使是在近现代,也会有一些生存在大国夹缝之中,看似没有生存理由的小国存在。有时候大国之间竞争,也需要有些小国,来做一些中立的事情的(比如瑞士)。

不管怎么说,卫国在先秦的名声还算不错(除了把同宗的邢国灭了的那一次),被称之为“君子之国”。不过一般群众对君子都不太感兴趣,所以那个好男色,与后世同有此好的汉哀帝共同创造了“分桃断袖“这句成语的“卫灵公”;以及他那曾经勾引孔圣人的夫人——南子,似乎更为世人所熟悉。当然,卫国的名声并不会为这对夫妇所累,因为它还出过其他先秦史上的重要人物。文有“商秧”(原来叫“卫秧”);武有吴起;政治家则有那位商人出身的“吕不韦”)。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家,让它留下一座都城,对诸侯们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而灭了它,风险却也不小(感觉有点象以色列,国家虽小,也在四战之地,犹太人却遍布全球。可以影响大国的决策,来为自己的母国保有一线生机)。

基于卫国在战国中期以后,只剩下濮阳城了,且处在魏国的包围之中(估计帮助魏国走向富强的“吴起”起了很大作用)我们在地缘政治舞台上基本可以无视它了。而三晋中的另两个领衔主演——赵国和韩国,却不好无视了。基于地缘位置的关系,赵国无论是在山西高原,还是华北平原,都是主力向北发展的。因此当赵国将地缘扩张的重心移向华北平原后,大陆泽以北的中山国才是赵国主力攻击的方向。而当赵国也向东面自然渗透时,与赵国在华北平原的核心区所平行的东“河济平原”,将会是赵人的渗透方向。不过这一地区,齐国人自春秋之时就已经开始经营了。他们甚至已经早已越过汉志河,向那几条黄河故道之间的“河间”地区渗透了。而东河济平原之于赵国,又不象西河济平原之于魏国那样重要(魏国需要它连接自己在河北平原以及中原的土地)。因此赵国基本的定位,就是将齐人赶回东河济平原,以让汉志黄河成为齐赵之间的地缘分割线。

不过赵国对东河济平原的兴趣不大,并不代表赵人对西河济平原没有一点兴趣。毕竟入主中原是每一个诸侯的梦想。如果我们为河北平原上的赵魏两国划定边界的话,那么邯郸之南的那段漳水则是一个明显的地缘分割线,赵国后来了在此修建了“赵南长城”。而漳水在摆脱禹贡黄河之后,并没有就此一直向东,而是沿着禹贡河道的方向(并不是一条河道)北流入大陆泽,然后再东流的。如果让赵国就此完全以漳水作为魏赵两国的地缘分割线,将意味着赵人要放弃大片的,漳、河之间的土地,而这赵人肯定是不愿意的。更何况如果魏国寄希望于完全以漳水作为二者的地缘分割线,也无法在赵、齐两国的夹击之下,保有漳、河之间的那条突出地带(魏国的重点在于西线的渭河平原,以及东线的中原地带。向北部渗透的想法,在灭中山国那次失败的尝试后就不作他想了)。

因此我们会看到,魏赵两国在河北平原的地缘分割线,大致还是沿着漳水刚出太行山时的走向(东西),一直到黄河,或者说是与“赵南长城”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种地缘格局则意味着赵国在河北平原的控制区,与西河济平原也有接触。而赵国的地缘中心——邯郸城,与西“河济平原”北部的直线距离也很近。

最终赵国还是在西“河济平原”沿黄河一线取得了一条南北向的突出部(据点是黄邑、平邑,从魏国手中夺取的),相当于在齐魏两国的地缘博弈中横插了一刀,也成为了西“河济平原”地缘舞台上的一员。不过赵国的南进战略也基本至此为止了,一直到赵国为秦国所灭,中原对于赵人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

至于说韩国,基于他们在中原的西侧,以及河北平原的南部都有领土,而且是韩国最为重要的核心区,因此韩国人也希望能够在西河济平原上插上一脚。当然,以韩国的位置和实力而言,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河济相交的那个角。而韩国也的确在济水北岸,河济相交处有一个立足点(“恒雍”邑,现在河南省原阳县北)。

虽然赵、韩两国分别在两端,渗透入了西河济平原。但齐魏两国才是西河平原竞争的主力。而明天我们就将看看这两个国家,是如何将西河济平原作为地缘博弈的战场的。

如果我们要为战国划定前中后三个时期的话,那么不管战国时代究竟从何时开始算,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都意味着进入了战国中期。之所以要这样说,当然不是简单的把战国的总时间除以三,然后平均分配。断代的标准是要有影响地缘格局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或者说这一时期的地缘特点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公元前356年,第四代田氏之齐的君主继位了。而在这位齐国之君继位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改变了战国的地缘政治格局,也使得战国时代进入了第二阶段。这一系列的事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徐州相王”(前334年),从此以后,这位本应被称为“齐威公”的齐国君主就变成了“齐威王”了。关于徐州相王,以及随后的五国相王,说穿了就是大家都抛开最后的面子,开始称“王”,并且真正开始以兼并为目的发动战争了。不过政治标签的改变,总是最后才发生的。我们现在就来看看,是什么导致了这么多“王国”出现。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场政治变化的主角是齐魏两国,而如果从领导者的角度来看,主角则是在徐州相王中加冕的“齐宣王”和“魏惠王”,因此也可以说是这两个在位时间分别为36年和40年的君主,共同将战国时代引领进了第二阶段。

战国前期或说第一阶段的特点,就是魏国东征西讨,独领风骚。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一是因为魏国继承了晋国的核心遗产;二是因为分裂后的三晋虽然之间也是摩擦不断,但尚处在分家后的蜜月期,原则上还是能够达成战略同盟。不过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中央之国的地缘形势形势发生变化了。在此之前魏国虽然凭借晋国留下来的丰厚遗产,以及强势的战术(可以参看“魏武卒”的词条),在西线重新占据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在东线又切入了中原腹地,并且在大梁(今开封市)设立了新都;甚至还曾经北伐中山,并取得成功。但这种两面甚至四面为敌的战略,终不能支撑太久。与此同时,西线的秦国和东线的齐国,都开始发挥自己的边缘优势,准备从两线挑战魏国的霸主地位了。

如果从人的角度看,秦国崛起的机会,是落在了两个人身上,一个是“秦孝公”(前361——338年在位),一个则是“商秧”。至于说秦国是怎么做的,我们在战国的最后部分会有详细的解读。而解读时期也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大秦帝国》一片也是从这个时代开始演绎的)。现在我们的重点是在东线,要看看齐国是怎么做的。而在古典时期,地缘博弈的最后结果,通常都是通过战争来体现的。这一时期有战有很多,其中很多又是互相关联的。不过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有两场: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而这两场战役的主角都是齐、魏,配角则是三晋中的另外两个成员:韩、赵。

“桂陵之战”发生在齐威王继位后的第三年(前353年),可能很多朋友对“桂陵之战”这个名字还不太熟悉,不过提到“围魏救赵”的典故,相信就耳熟能详了。所谓桂陵之战实际上就是齐国为了救援被魏国围困的赵国,而实施的一场伏击战。其实战役的思路,仅从“围魏救赵”这句成语字面意义了,我们也能够了解齐国的战术了。

“桂陵之战”和12年后发生的“马陵之战”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是因为这里面存在的戏剧性因素,两个由同一个师傅(迷一样的“鬼谷子”)带出来的徒弟:庞绢和孙膑,将魏齐两国的地缘博弈,演绎而成了一场“兄弟”恩仇录。如果再为这个故事加上一个两人都爱慕的“小师妹”的话,那么即使是八流的编剧,也能写出一部狗血的电视剧了。不过,我们虽然要感谢庞、孙二人为战国历史的普及所作出的贡献,但还是要将重点放在其中的地缘因素上。

齐魏之间发生地缘博弈,并没有什么让人奇怪的,向东扩张的魏国,与向西渗透的齐国,如果不发生点事情倒是不正常的了。只不过两场战役的起因都不是因为两国发生了直接的地缘碰撞。而是因为魏国与赵、韩两个兄弟之国翻脸了。而这两次三晋的内部矛盾都是由魏国挑起的,分别是魏国在前354年围困邯郸(赵都)、前342年进攻新郑(韩都)。三晋的决裂并不算意外,三国之间犬牙交错的地缘形势,任谁都不会感到舒服,而由魏国率先发难则是实力的体现。先对付赵国,根本原因则是因为魏国那次以失败告终的,吞并中山国的远征。因为谁都看得出,无论赵国是否在暗中捣乱,魏国退出中山国,最后的受益者都是赵国。这次魏国决定不再实施蛙跳战术,步步为营,最终统一整个河北平原。

当赵国受到魏国攻击时,他们还没有沿漳水一线修筑长城。因此实力占优的魏军很快包围了邯郸城,在赵人受围一年之后,支撑不下的赵国人决定寻找外援了。而他们这时最能指望的,就是在魏国东侧的齐国了。我们之前也分析过了,齐魏两国的主要接触区是在西“河济平原”。两个国家基本平分了这个三角形的“四战之地”。如果齐魏两国发生直接战争,西“河济平原”注定会成为主战场。不过如果齐国想直接救援赵国的话,他们其实可以向西越过黄河直接进入赵国境内的。从齐国在河济平原的军事重镇“高唐”邑到赵都邯郸,距离并不算太远。不过齐军还是决定进攻魏国后方,又间接救缓赵国。这种战术当然是很成功的,否则“围魏救赵”也不会成为经典战术。既然齐军选择了进攻魏国,那么双方的地缘接触区——西“河济平原”自然就成为了战争爆发的焦点。而齐军所攻击的地点,则是一个叫作“平陵”的魏国城邑。

篇三:《史记》马陵之战诸疑问辨析

《史记》马陵之战诸疑问辨析

历史学系2015级 黄昊 1500014510 马陵之战发生于战国中期,是影响齐魏两国乃至东方多国的一次重要战役,继桂陵之战后,魏国国力再次受到严重打击,且军事实力受到根本性削弱,并在秦齐等国的轮番军事打击下,最终丧失军事争霸的能力,迫于压力与齐国订立同盟条约,相互尊王,,这也代表了魏国国力衰弱,逐渐终止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三晋实力渐趋于均势,齐代魏成为东方强国1。

《史记》的《魏世家》篇及《孙子吴起列传》篇中的孙膑传记部分等内容对马陵之战始末有着详尽的记述,但马陵之战中的诸多问题,在各种历史资料上说法不一,部分内容却连《史记》本身的记述前后也有不相一致之处,我在此尝试整理一下对各个疑问不同的观点,并进行一些浅显分析。

一,战役起因疑问

此争议共有两种观点,《魏世家》篇所载为围魏救赵:“(魏惠王)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太子果与齐人战,败於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2且《田完世家》中记载:“(宣王)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1

2《史记研究集成·卷七·史记人物与事件》 《史记·魏世家》

不利,战於南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於齐。······齐因起兵,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3而《孙子吴起列传》篇则说马陵之战是围魏救韩:“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4这两种说法各不相容,因此可将赵国、韩国与魏国的关系作为辨析两种说法真伪性的关键,但是可以认同的一点,是魏国在桂陵之战中并未遭受巨大打击,并在战败后仍召开逢泽之会,赵肃侯参与此事,而韩国则未遣使赴会,可知韩国、魏国关系不善,且魏国极有可能因此对韩国施以军事报复,而赵国战后实力未复,自然不会轻易向魏国启衅,且逢泽之会后,韩魏之间关系远恶劣于赵魏,韩国为稳固实力地位,抗衡魏、赵,则较大可能会向实力强大且与魏国摩擦较频繁的齐国靠拢,且赵国残破之余,魏国二度攻伐,战果有限,且出尔反尔,撕毁盟约,在史料中并无赵国明显挑衅举动情况下,可能性较小。并且在韩君臣励精图治的背景下,且经申不害改革后,韩国势力增强, 野心极大的魏惠王更不会视而不见, 因此魏国伺机以军事优势压制渐强的韩国势在必然,而韩国对逢泽之会的抵制, 恰成引发魏伐韩之导火索,并且韩国地处中原,人文荟萃,地区经济也较为发达,而军力有限,战略收益明显,因此魏国在扩展过程中将之作为重要目标极有可能。因此就个人而言,我比较认同围魏救韩说法。

3《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

二,战役时间疑问

据《孙子吴起列传》篇,马陵之战发生于桂陵之战十三年后:“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5在《魏世家》篇中也有“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6虽然记载大有区别,但在时间上是基本一致的。而在《竹书纪年》中却有如下记载:“(魏惠王)十六年,邯郸之师败我师于桂陵”、“二十六年,与齐田盻战于马陵”,7前后相距为十一年。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曾判断桂陵之战在魏惠王十六年,马陵之战发生于魏惠王二十八年,即支持桂陵、马陵之战相去十三年说法:“考《史记 年表》梁惠王十八年败桂陵,至三十年败马陵,自十八至三十,前后适得十三年。”8《秦本纪》中记载:“孝公二十年,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二十一年,齐败魏马陵。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公子卬。”9由此推知逢泽之会、马陵之战两事件约相去一年,而逢泽之会事在魏惠王二十七年,则商鞅攻魏应在魏惠王二十九年,而《商君列传索隐》援引《竹书记年》:“梁惠王二十九年,秦卫鞅伐梁西鄙。”10而《史记》误作为周显王二十九年,且周显王即位晚于魏惠王两年,由此推知《年表》中也应为“梁惠王十六年败桂陵,至二十八年败马陵”,因此我5

6《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史记·魏世家》

7《竹书记年·魏纪》

8《先秦诸子系年考辨·第八十三·第八十四》

9《史记·秦本纪》

10《竹书记年·魏纪》

认同马陵之战应发生在桂陵之战十三年后,应为魏惠王二十八年观点,而非《魏世家》中的三十年。 三,战场位置疑问

对于马陵战场位置,史载不详,现共有三种主要说法,分别为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山东省聊城市范县、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而大名县与范县两地均有此“马陵”地名。并且,就齐魏两军的趋退而言,两地均在正常的行军路线上,而范县说长期位居主流。经过考证,范县的马陵现在属于山东莘县,所以,旧说中的范县马陵,就是现在莘县马陵。据张守节《史记正义》所引晋朝虞喜《志林》:“马陵,今鄄城县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而多种战址观点中仅莘县马陵在鄄城附近,由此而言,《志林》所言正是此地。并且,莘县战国时期是齐魏交界处,也是齐攻魏最便捷的路径,在齐魏两国交战且齐国战略为直突魏国中枢地区的情况下,齐魏两军绝不会进行大型的战略迂回,并且,《孙子吴起列传》记载:“膑生阿、鄄之间”11,即今鄄城附近,距莘县马陵仅数十公里,对这一带的地形较为熟悉,作为一个成熟稳重的军事指挥官,孙膑对于选择设伏地点的决策必定极为慎重,因此其更为熟悉的(莘县)马陵地区更可能成为第一选择。至于郯城说,不仅出现最晚,始于清代,且因马岭山地名读音相近而附会为古马陵战场,实不足取。因此,我倾向于古马陵战场位于今莘县(范县)一说。

11《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四,“过而西”疑问

关于马陵之战过程,争议聚焦点为《孙子吴起列传》中的“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12”根据上文战役旧址疑问,各观点间的共同之处在于,马陵之战应发生于齐魏两国边境乃至齐国境内,而已知韩国位于魏国以西,则庞涓率主力回防的行军方向应为自西而东,如何会致使齐军“过而西”?且假设此句无误,则其后战役过程应为魏军继续西行追击,易知不符史实。故判断,此句应在传世中有所讹误,依照其后战役进程为庞涓轻骑追击乃至孤军深入推断,齐军应已实施战略撤退,而庞涓在挥师反击之时,保护中枢地区应为其基本原则,故魏军行军轨迹应为始终的自西向东。

五,“减灶计”真伪疑问

据《孙子吴起列传》,孙膑在撤退过程中使用减灶诱敌之计(也可推断出上文齐军确为撤退):“(孙膑)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13”此处细节颇具争议,如洪迈《容斋随笔》:“孙膑胜庞涓之事,兵家以为奇谋,予独有疑焉,云:‘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方师行逐利,每夕而兴,此役不知以几何人给之,又必人人各一灶乎?12

13《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篇四: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

目 录 马陵之战 史籍和辞书中关于马陵之战的记载和战址认定 认定莘县马陵为马陵之战古战场的主要依据 战国形势图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载图 台湾三军大学编《中国历代战争史》载图

文白对照《史记》(图文版)载图 马陵之战遗址在莘县 孙膑与庞涓 《孙膑兵法》选释 范县旧志中的咏马陵诗 莘县马陵与齐魏马陵之战 有关马陵之战的传说

马陵之战

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引兵攻赵,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妙地在魏军南撤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设伏,大败魏军,擒庞涓(后放回),史称“桂陵之战”,孙膑的这一战法后来被概括为“围魏救赵”。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

,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

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马陵位于鄄邑北60华里处,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孙膑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

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过半,便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天黑时赶到马陵,命兵士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知厄运难逃,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正遇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魏军兵败如山倒。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的战法为“减灶之计”。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史籍和辞书中关于马陵之战的记载和战址认定 (桂陵之战)后十五年,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故知齐军怯,入我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精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木,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史籍和辞书中关于马陵之战的记载和战址认定刎,曰:“遂使竖子成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而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马陵,今鄄城县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

———晋·虞喜《志林》

孙子减灶退军,三日行至马陵,遂杀庞涓,虏太子申,大破魏军。当如虞喜之说,从汴州外黄退至濮州北六十里是也。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

———郭沫若《中国史稿》

马陵,在今山东省范县西南,当时属齐。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

公元前341年,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派田忌、孙膑击魏救韩,魏军在马陵(今山东濮县)为齐兵所败,损失十万兵,主将太子申、庞涓都战死。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孙膑判断魏军于日落时可到达马陵(今河南范县境内),于是设下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孙子兵法新注》

篇五:初一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1)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

2.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生活 社会组织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造石器 采集、狩猎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约3万年 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开始掌握磨光和 采集、渔猎 氏族 打孔技术、骨针

原始的农耕生活

1.

2.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是中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

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 地区 原始农耕 原始家畜饲养业 原始手工

河姆渡 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 水稻 饲养家畜 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半坡 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粟 饲养猪狗等 制作工具打猎捕鱼

华夏之祖

1.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

2.

3.

4.

5.

夏、商、西周

1.

2.

3.

4.

5.

6.

青铜文明

1.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开始于商朝。

2.

3.

4.

5.

春秋战国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1.

2.

3.

4.

5.

6.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其中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长平之战。

大变革时代

1.

2.之国”的美称。

3.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和作用?

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开始。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盾。

1.叫铭文。

2.

3.

4.春秋战国之际,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的名医是扁鹊。

5.

6.

1.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姓名 派别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 儒家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 老子 道家 春秋晚期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墨子 墨家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 韩非 法家 战国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孙武 兵家 战国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物是庄子。

“秦王扫六合”

1.

2.

①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览一切军政大权; ②地方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 ③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④文化上统一文字; ⑤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焚书抗儒”; ⑥军事上北筑长城,抵御匈奴,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3.秦朝时的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4.民族的封建国家。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