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别让人生迷失在社交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1:44 高中作文
别让人生迷失在社交里高中作文

篇一:别让人生迷失在社交里

别让人生迷失在社交里(悦读)

廖之坤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30日 05 版)

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里。

一滴水是清晰可见的,但是,当它融入水中,你还能找到那滴水吗?同样,一个有个性、有棱角、有爱好、有思想、有情感、有自我的人,如果迫切希望被别人接纳,渴望合群,常常也会磨灭自己的棱角,隐藏自己的个性,屏蔽自己内心的声音。马克·吐温说:“跟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我所暴露给世人的只是修剪过的、洒过香水的、精心美容过的公开意见,而把我私底下的意见谨慎小心地、聪明地遮盖了起来。”

人们总是喜欢接纳与自己相同的人,排斥与自己不相同的人。人们渴望被什么样的人群接纳,就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

但是,渴望被人群接纳的心理常常会让我们削尖脑袋,扭曲自己的个性,压抑自己,甚至做违心的事情。最后,虽然被人群接纳了,自我却消失了。

在人群中消失了真实的自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人人都说假话,说违心的话,结果就会导致严重的非理性行为。

人与人群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走在乡间小路上的人,他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和目光,不用考虑自己的姿态和着装;而在社交场中的人,很在乎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按照别人喜欢的方式行动。

人需要社交,但不需要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变成社交。如果时时刻刻都在乎每个人的感受、想法、议论和评价,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自我,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摘编自9月8日《广州日报》,原题为《人最容易迷失在人群里》)

篇二:董进宇博士:别让孩子迷失在同伴压力里,父母的妥协坑坏孩子一生

别让孩子迷失在同伴压力里,父母的妥协坑坏孩子一生

其实不止是孩子,我们自己也常迷失在同伴的压力里,“事实上,许多时候,最先选择放弃面对、而采取妥协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希望孩子不会随波逐流,拥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先从我们自己做起。虽然此文中的例子和描述背景都不在中国,但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许多时候,活在比较、妥协、攀比中的父母告诉孩子:“妈妈其实和你一样,也在别人的认同里寻找答案”,我们害怕孩子被为难,被孤立,被拒绝,所以选择顺从潮流,尽管我们知道这未必对;其实我们父母正是那害怕被为难、被孤立、被拒绝而选择默认让步的迷失者。

同伴压力是一生的征战

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是一个恼人一生的话题。对3岁的孩子,它是因小伙伴都有托马斯火车、自己却没有而带来的懊恼;对6岁的孩子,它是坐在一群每日以花生酱果酱面包为午餐的孩子中间,开始讨厌自己便当盒里的中餐;对9岁的孩子,它是渴望加入人脚一双的UGG(起源于1978年南加州海滩的美国高端时尚生活方式的国际知名品牌)的群体,虽然里面包裹的是汗臭的双脚;对11岁的孩子,它有可能是对于加入学校餐厅里最受欢迎的一群的渴望,尽管代价是装出酷酷的样子、冷落或者甚至嘲讽自己心里喜欢的朋友。可以看得出,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同伴压力在逐渐露出狰狞的面色,失去孩童时代近乎可爱、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小小放肆的表象。

对初入青春期的少年,同伴压力就已经非常令人震惊地带领你我的孩子进入到噩梦一般的选择:那就是要不要为了不被哥们儿笑话就要抽一支香烟或者大麻;是不是因为小闺密们尝过了禁果,自己也应该尝试一下和那个临班的小男生有一个私密的约会。

在以后的日子里,同伴压力最终以非常残酷和露骨的形式公然走进我们一辈子的生活,进入到人一生几乎所有的选择,在此中寻找自我认同和价值成了我们的习惯;同伴压力使得我们几乎记不得我们的选择,是因为自己的实际需要或认定的价值观,还是因为仅仅是有被同伴接纳、认可和肯定的需要而产生的被动需要。

在我们的各样处境和决定中,同伴压力无所不在:女朋友的脸蛋儿,男友的家境,大学宿舍周末的派对上的咳药和乱交,朋友聚会上的毒品交易,社交圈里流行的热衷,购置新屋的大小,汽车的品牌,手上钻戒的克拉数,儿女入学大学的排名,最后以至于入土后的墓地大小和选址。同伴压力,就这样带着我们愈演愈烈地落入一个需要和价值的迷失,让我们不知不觉忘记我们到底是谁,到底要什么。

女儿上学前我和她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同伴压力

9年前女儿走进学前班,我和她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同伴压力。那时,四岁半的孩子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词语,但是我非常认真地告诉她,从今天起,她所面临的世界里一直将要有这样一种挑战在她的面前——从吃的、穿的、用的、说的话、看的电视、听的音乐,一直到所信的神,她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会被暴露在这样的压力之下。

孩子带回来的挑战实实在在:上学的第一天就有小朋友指点她的肤色和眼睛颜色,让女儿伤心地抱着绿眼睛的德国娃娃羡慕了好久;随后有人开始当面嘲笑她用木头棍子吃饭,吃的东西怪怪的;小朋友们每个人都擦指甲油,各种颜色的,很漂亮,只有她没有;

大家都看一个很时髦的电视剧,学里面女孩子的说话很酷的态度和不那么好听的措辞,她却没看过;大家都穿一种款式和牌子的绒衣,没有的她不入流;女孩子们合伙来嘲笑和欺负一个身体肥胖的小姑娘,女儿因为跟她做朋友而被孤立。

我和孩子谈过种族的敏感话题,告诉她神创造的美好心意,关于不同的彼此尊重和相爱、以及每个人在神眼中的宝贵。每一次,我都要回到同伴压力的角度里。我告诉她神所赐给她的白里透粉的指甲足够漂亮,她不需要为了和别人一样把上帝给她的美好遮盖住;她的中国饭和筷子的确和大家不一样,但是若是我们觉得健康和宜用,我们可以不为讨好别人来放弃。

我陪着女儿一起看那些迪士尼的电视剧,看过之后和她一起讨论,引导她看见里面所用的态度和词语并不够好,不合上帝的教导,让她心甘情愿地不随从;我鼓励她勇敢地发出声音,保护因为肥胖受到歧视的朋友,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的杰作。

8岁的孩子都买150美元的鞋子,你敢不敢说不?

无论什么事情,谈到最后我都要对她说:“凡事都可以做,却不都对你有益处。妈妈现在陪你走每一步,看每一件事情,是想教给你重要的原则:如果是对的,好的、美善的,不需要为着迎合别人、为着被人接受去改变。因为你只需要在意你在上帝眼中是不是好的。因为你是上帝完美的创造,唯有他的心意对你最为宝贵;人都不完全,唯有上帝是完全的。妈妈现在会一直帮助你、支持你,为的是有一天你离开妈妈爸爸的时候,有人对你说‘来和我们做这个’、‘来,我们一起做那个’的时候,你可以有辨别、更有能力勇敢地说‘不!’”

三年级时,女儿班上的小朋友几乎人脚一双UGG的靴子。女儿回到家和我

商量,也想买一双。我很直接地回答她:“妈妈觉得8岁的小朋友穿一双150美元的鞋,半年之后脚长大了就浪费了,没有这个必要。”

女儿很乖,没有说什么。第二年秋末的时候,她又

别让人生迷失在社交里

来和我商量棉靴的事情。我问她:“你真的觉得UGG很好看吗?你是真的喜欢还是因为别人都有一双,你也想要呢?”女儿想了一阵,轻声说,“我觉得挺好看的,而且还暖和。”我于是接着问她,“如果现在有这样一双金色的小皮棉靴,里面是羊毛毡子的,也非常暖和,你觉得哪双更好看些?”女儿偷偷地看着我手中的童装杂志,想了很久,说“其实,是那双金色的更好看些。”于是我说,“如果这样,妈妈劝你买自己觉得又暖和又好看的。”女儿最后选择了那双金色的小棉靴。

第三年的冬天,丈夫提醒我孩子在UGG上学的功课已经学了两年了,表现不错,这次可以给她机会自己选择一下。我于是买来一双UGG和一双Costco自产的澳洲羔羊皮的靴子。两双颜色和样式都差不多,材质也一样。女儿放学回家,看到两双靴子,兴奋地试穿了半天。最后,小姑娘看见了鞋盒上面的价钱,一双149美元,一双39.99美元。

第二天的清晨,女儿从楼上抱下一个盒子,脚上穿了一双新鞋。她告诉我说,“妈妈,两双鞋一样暖和,样子也一样,就差了三个字UGG。我觉得一个字要快30美元呢,用不着。你把UGG退了吧。”

我心里好兴奋,倒是疼女儿的爸爸心里一直嘀咕,担心孩子穿到学校被朋友嘲笑成穿“假名牌”,后果不堪设想。谁知第二天下学,女儿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因为她的“勇敢”,年级里另一个妈妈坚持不买UGG的美国女孩子当天晚上就要去Costco买一双一样的,说好和女儿明天一起穿到学校。

六年的小学生活,女儿成了一个内心勇敢的孩子:她流过许多的眼泪,但是她在祷告里、在上帝的话语里,一路笃定地走过来。

这个年级里唯一的亚裔女孩快乐地吃着中餐午饭,并把中餐带入了学校的课堂文化交流活动,使得一些美国孩子开始向她换取午餐,还有妈妈打来电话询问女儿的饭食是如何预备的;她没有畏惧地守护着她那因为体胖而被嘲笑的朋友,因为她认定神看中人的心,而不是外表;

她不再为小伙伴的指甲油困扰,因为她相信神给她的干干净净、白里透粉的指甲非常漂亮;她坚持读着自己喜欢的书,看着自己喜欢的电视,穿着自己认为美的衣服,唱着自己喜欢的歌,爱着自己为之陶醉的古典音乐,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嘲笑她到欣赏、喜欢、羡慕她的自信和坚持。

同伴压力,也是父母生命中的软弱

其实说到同伴压力,每一位父母都会感到这种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所产生的影响力,积极的和负面的,都很清晰。事实上,许多时候,最先选择放弃面对、而采取妥协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那是因为,这种同伴压力其实远远超出了孩子和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它正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许多人自己生命中的软弱,正是我们一生中众多坎坷与羁绊的祸首。

当孩子们最初睁着惶恐的眼睛,把对于同伴压力的恐惧带到我们面前时,他们是在问我们一个非常具有生命意义的话题。是的,孩子们在我们的眼睛里寻找答案,“妈妈,我该和谁认同?我该讨谁的喜悦?我的被接纳应该从哪里来?”

许多时候,我们都是活在世界的比较、妥协、甚至攀比中的,我们告诉孩子:“妈妈其实和你一样,也在人的认同里寻找答案”或甚至“你应该向同伴压力低头和让步。”因为我们害怕孩子被为难,被挑战,被孤立,被拒绝,所以我们选择默认和让步,顺从潮流,尽管我们知道许多未必是对的和好的;其实我们自己正是那害怕被为难、被挑战、被孤立、被拒绝而选择默认和让步的迷失者。

有一位属灵的长者曾经开玩笑地说,“如果你们做妈妈的不去教你们的女儿如何穿着打扮合宜,等到孩子跟着她的朋友们学,露着肚脐儿、穿着洞洞回家见你的时候,你不要发脾气怪孩子哟!”

许多时候,我们的孩子从来没有从我们这里领受过建设性的教导,告诉他们在哪些事上我们应当认同;相反,我们给了孩子不惜原则而随众、让步的许可。然而当他们在大的事情上失去了方向时,我们常常指责孩子没有是非分辨的心,不能抵挡住诱惑,而忘记了我们为人父母在教养上的错误与亏欠。

其实,在小的点滴事情上不敢坚持的孩子,当中学和大学里的吸毒、酗酒、乱性都摆在他们面前时,孩子如何能够成为战胜同伴压力的勇敢的人呢?因为孩子们长大成人、走进社会时,面对同伴压力最终必将成为他们一生的征战:我这样做是因为别人都赞美和看中这些吗?我是盼望得着别人的高看和赞美才去做这些吗?我需要放弃我知道的当行的义,因为我周围的人都不这样做吗?我需要因为别人都有这些,我也要拥有,才可以觉得有成就和被认可吗?

今天,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的中学校园,每一天都有极富政治性的群体结合与解体在悄悄进行着。哪一张餐桌是你今天就餐的地方,取决于你属于哪一个人群。“你受欢迎吗?(Areyou popular?)”成为青春期初期的孩子们社交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参照系数:它显明你在这个政治结构中的地位,显示着你在社会中被认同、被接纳的程度,从而判断着你在同龄人群中的自我价值。

换取这种地位、程度与自我价值的常常是孩子们当有的价值认同与坚持;正是对这种地位、程度和自我价值的渴望诱惑和逼迫着孩子们放弃持守从小所知道的或多或少的、美善甚至是合神心意的事。这样的选择归根结底很多是因为孩子

们没有被教导、被鼓励操练:我们的被接纳乃是从上帝而来。这样的政治关系,悄然延伸着,从少年进入到成年人的语境里,继续以更大的力量定义着我们人生的价值和道路。

仔细想来,当我们为孩子的迷失责怪社会和环境时,我们忘记我们自己的责任:其实是我们从来没有正视孩子们从幼年一路而来的自我价值认同的寻找和需求;是我们自己在不断的保护与让步中鼓励孩子妥协,将自己的价值定睛在被同伴接纳上;是我们从来没有双眼正视孩子们的明眸,将我们所信的尽心尽意地告诉他们、并切身地带领他们去操练这样一个真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美好宝贵的创造,唯有讨神的喜悦、行在上帝的心意里,我们的自我价值认同才清晰,自信才有根基。

篇三:别让孩子迷失在同伴压力里,父母的妥协坑坏孩子一辈子

别让孩子迷失在同伴压力里,父母的妥协坑坏孩子一辈子

其实不止是孩子,我们自己也常迷失在同伴的压力里,“事实上,许多时候,最先选择放弃面对、而采取妥协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希望孩子不会随波逐流,拥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先从我们自己做起。虽然此文中的例子和描述背景都不在中国,但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同伴压力是一生的征战

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是一个恼人一生的话题。对3岁的孩子,它是因小伙伴都有托马斯火车、自己却没有而带来的懊恼;对6岁的孩子,它是坐在一群每日以花生酱果酱面包为午餐的孩子中间,开始讨厌自己便当盒里的中餐;对9岁的孩子,它是渴望加入人脚一双的UGG(起源于1978年南加州海滩的美国高端时尚生活方式的国际知名品牌)的群体,虽然里面包裹的是汗臭的双脚;

对11岁的孩子,它有可能是对于加入学校餐厅里最受欢迎的一群的渴望,尽管代价是装出酷酷的样子、冷落或者甚至嘲讽自己心里喜欢的朋友。可以看得出,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同伴压力在逐渐露出狰狞的面色,失去孩童时代近乎可爱、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小小放肆的表象。

对初入青春期的少年,同侪压力就已经非常令人震惊地带领你我的孩子进入到噩梦一般的选择:那就是要不要为了不被哥们儿笑话就要抽一支香烟或者大麻;是不是因为小闺密们尝过了禁果,自己也应该尝试一下和那个临班的小男生有一个私密的约会。

在以后的日子里,同伴压力最终以非常残酷和露骨的形式公然走进我们一辈子的生活,进入到人一生几乎所有的选择,在此中寻找自我认同和价值成了我们的习惯;同伴压力使得我们几乎记不得我们的选择是因为自己的实际需要或认定的价值观,还是因为仅仅是有被同伴接纳、认可和肯定的需要而产生的被动需要。

在我们的各样处境和决定中,同伴压力无所不在:女朋友的脸蛋儿,男友的家境,大学宿舍周末的派对上的咳药和乱交,朋友聚会上的毒品交易,社交圈里流行的热衷,购置新屋的大小,汽车的品牌,手上钻戒的克拉数,儿女入学大学的排名,最后以至于入土后的墓地大小和选址。同伴压力,就这样带着我们愈演愈烈地落入一个需要和价值的迷失,带我们不知不觉中忘记我们到底是谁,到底要什么。

女儿上学前我和她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同伴压力

9年前女儿走进学前班,我和她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同伴压力。那时,四岁半的孩子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词语,但是我非常认真地告诉她,从今天起,她所面临的世界里一直将要有这样一种挑战在她的面前——从吃的、穿的、用的、说的话、看的电视、听的音乐,一直到

所信的神,她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会被暴露在这样的压力之下。

孩子带回来的挑战实实在在:上学的第一天就有小朋友指点她的肤色和眼睛颜色,让女儿伤心地抱着绿眼睛的德国娃娃羡慕了好久;随后有人开始当面嘲笑她用木头棍子吃饭,吃的东西怪怪的;小朋友们每个人都擦指甲油,各种颜色的,很漂亮,只有她没有;

大家都看一个很时髦的电视剧,学里面女孩子的说话很酷的态度和不那么好听的措辞,她却没看过;大家都穿一种款式和牌子的绒衣,没有的她不入流;女孩子们合伙来嘲笑和欺负一个身体肥胖的小姑娘,女儿因为跟她做朋友而被孤立。

我和孩子谈过种族的敏感话题,告诉她神创造的美好心意,关于不同的彼此尊重和相爱、以及每个人在神眼中的宝贵。每一次,我都要回到同伴压力的角度里。我告诉她神所赐给她的白里透粉的指甲足够漂亮,她不需要为了和别人一样把上帝给她的美好遮盖住;她的中国饭和筷子的确和大家不一样,但是若是我们觉得健康和宜用,我们可以不为讨好别人来放弃。

我陪着女儿一起看那些迪士尼的电视剧,看过之后和她一起讨论,引导她看见里面所用的态度和词语并不够好,不合上帝的教导,让她心甘情愿地不随从;我鼓励她勇敢地发出声音,保护因为肥胖受到歧视的朋友,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的杰作。

8岁的孩子都买150美元的鞋子,你敢不敢说不?

无论什么事情,谈到最后我都要对她说:“凡事都可以做,却不都对你有益处。妈妈现在陪你走每一步,看每一件事情,是想教给你重要的原则:如果是对的,好的、美善的,不需要为着迎合别人、为着被人接受去改变。

因为你只需要在意你在上帝眼中是不是好的。因为你是上帝完美的创造,唯有他的心意对你最为宝贵;人都不完全,唯有上帝是完全的。妈妈现在会一直帮助你、支持你,为的是有一天你离开妈妈爸爸的时候,有人对你说‘来和我们做这个’、‘来,我们一起做那个’的时候,你可以有辨别、更有能力勇敢地说‘不!’”

三年级时,女儿班上的小朋友几乎人脚一双UGG的靴子。女儿回到家和我商量,也想买一双。我很直接地回答她:“妈妈觉得8岁的小朋友穿一双150美元的鞋,半年之后脚长大了就浪费了,没有这个必要。”

女儿很乖,没有说什么。第二年秋末的时候,她又来和我商量棉靴的事情。我问她:“你真的觉得UGG很好看吗?你是真的喜欢还是因为别人都有一双,你也想要呢?”女儿想了一阵,轻声说,“我觉得挺好看的,而且还暖和。”

我于是接着问她,“如果现在有这样一双金色的小皮棉靴,里面是羊毛毡子的,也非常暖和,你觉得哪双更好看些?”女儿偷偷地看着我手中的童装杂志,想了很久,说“其实,

是那双金色的更好看些。”

于是我说,“如果这样,妈妈劝你买自己觉得又暖和又好看的。”女儿最后选择了那双金色的小棉靴。第三年的冬天,丈夫提醒我孩子在UGG上学的功课已经学了两年了,表现不错,这次可以给她机会自己选择一下。

我于是买来一双UGG和一双Costco自产的澳洲羔羊皮的靴子。两双颜色和样式都差不多,材质也一样。女儿放学回家,看到两双靴子,兴奋地试穿了半天。最后,小姑娘看见了鞋盒上面的价钱,一双149美元,一双39.99美元。

第二天的清晨,女儿从楼上抱下一个盒子,脚上穿了一双新鞋。她告诉我说,“妈妈,两双鞋一样暖和,样子也一样,就差了三个字UGG。我觉得一个字要快30美元呢,用不着。你把UGG退了吧。”

我心里好兴奋,倒是疼女儿的爸爸心里一直嘀咕,担心孩子穿到学校被朋友嘲笑成穿“假名牌”,后果不堪设想。谁知第二天下学,女儿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因为她的“勇敢”,年级里另一个妈妈坚持不买UGG的美国女孩子当天晚上就要去Costco买一双一样的,说好和女儿明天一起穿到学校。

六年的小学生活,女儿成了一个内心勇敢的孩子:她流过许多的眼泪,但是她在祷告里、在上帝的话语里,一路笃定地走过来。

这个年级里唯一的亚裔女孩快乐地吃着中餐午饭,并把中餐带入了学校的课堂文化交流活动,使得一些美国孩子开始向她换取午餐,还有妈妈打来电话询问女儿的饭食是如何预备的;她没有畏惧地守护着她那因为体胖而被嘲笑的朋友,因为她认定神看中人的心,而不是外表;

她不再为小伙伴的指甲油困扰,因为她相信神给她的干干净净、白里透粉的指甲非常漂亮;她坚持读着自己喜欢的书,看着自己喜欢的电视,穿着自己认为美的衣服,唱着自己喜欢的歌,爱着自己为之陶醉的古典音乐,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嘲笑她到欣赏、喜欢、羡慕她的自信和坚持。

同伴压力,也是父母生命中的软弱

其实说到同伴压力,每一位父母都会感到这种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所产生的影响力,积极的和负面的,都很清晰。

事实上,许多时候,最先选择放弃面对、而采取妥协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那是因为,这种同伴压力其实远远超出了孩子和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它正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许多人自己生命中的软弱,正是我们一生中众多坎坷与羁绊的祸首。

当孩子们最初睁着惶恐的眼睛,把对于同伴压力的恐惧带到我们面前时,他们是在问我们一个非常具有生命意义的话题。是的,孩子们在我们的眼睛里寻找答案,“妈妈,我该和谁认同?我该讨谁的喜悦?我的被接纳应该从哪里来?”

许多时候,是活在世界的比较、妥协、甚至攀比中的我们告诉孩子:“妈妈其实和你一样,也在人的认同里寻找答案”或甚至“你应该向同伴压力低头和让步。”因为我们害怕孩子被为难,被挑战,被孤立,被拒绝,所以我们选择默认和让步,顺从潮流,尽管我们知道许多未必是对的和好的;其实我们自己正是那害怕被为难、被挑战、被孤立、被拒绝而选择默认和让步的迷失者。

有一位属灵的长者曾经开玩笑地说,“如果你们做妈妈的不去教你们的女儿如何穿着打扮合宜,等到孩子跟着她的朋友们学,露着肚脐儿、穿着洞洞回家见你的时候,你不要发脾气怪孩子哟!”

许多时候,我们的孩子从来没有从我们这里领受过建设性的教导,告诉他们在那些事上我们应当和什么认同;相反,我们给了孩子不惜原则而随众、让步的许可。然而当他们在大的事情上失去了方向时,我们常常指责孩子没有是非分辨的心,不能抵挡住诱惑,而忘记了我们为人父母在教养上的错误与亏欠。

其实,在小的点滴事情上不敢坚持的孩子,当中学和大学里的吸毒、酗酒、乱性都摆在他们面前时,孩子如何能够成为战胜同伴压力的勇敢的人呢?因为孩子们长大成人、走进社会时,面对同伴压力最终必将成为他们一生的征战:我这样做是因为别人都赞美和看中这些吗?我是盼望得着别人的高看和赞美才去做这些吗?我需要放弃我知道的当行的义,因为我周围的人都不这样做吗?我需要因为别人都有这些,我也要拥有,才可以觉得有成就和被认可吗?

今天,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的中学校园,每一天都有极富政治性的群体结合与解体在悄悄进行着。哪一张餐桌是你今天就餐的地方,取决于你属于哪一个人群。“你受欢迎吗?(Areyou popular?)”成为青春期初期的孩子们社交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参照系数:它显明你在这个政治结构中的地位,显示着你在社会中被认同、被接纳的程度,从而判断着你在同龄人群中的自我价值。

换取这种地位、程度与自我价值的常常是孩子们当有的价值认同与坚持;正是对这种地位、程度和自我价值的渴望诱惑和逼迫着孩子们放弃持守从小所知道的或多或少的、美善甚至是合神心意的事。这样的选择归根结底很多是因为孩子们没有被教导、被鼓励操练:我们的被接纳乃是从上帝而来。

这样的政治关系,悄然延伸着,从少年进入到成年人的语境里,继续以更大的力量定义着我们人生的价值和道路。

仔细想来,当我们为孩子的迷失责怪社会和环境时,我们忘记我们自己的责任:其实是

我们从来没有正视孩子们从幼年一路而来的自我价值认同的寻找和需求;是我们自己在不断的保护与让步中鼓励孩子妥协,将自己的价值定睛在被同伴接纳上;是我们从来没有双眼正视孩子们的明眸,将我们所信的尽心尽意地告诉他们、并切身地带领他们去操练这样一个真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美好宝贵的创造,唯有讨神的喜悦、行在上帝的心意里,我们的自我价值认同才清晰,自信才有根基。(来源:境界Territory的博客)

篇四:论社交礼仪对人生的重要性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社会生活解析》论文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姓 名: 唐忠莉

学 号:

学生序号:

任课教师: 董秀兰

论社交礼仪对人生的重要性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于我们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于社会来说,礼仪则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一、社交礼仪简介

社交礼仪是指我们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而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社交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社交礼仪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我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学业、事业的成功很有帮助。

二、社交礼仪的职能

社交礼仪作为我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必然具有其内在的职能,而这些职能,或多或少对我们人生的产生了影响。通过分析社交礼仪的职能,我们能从中了解到许多社会交往的技巧,并运用这些技巧让我们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

1.塑造形象

塑造形象是社交礼仪的职能之一,包括塑造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两方面。我们生活在缤纷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息息相关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交往中,总是以两种形象出现,一种是个人形象,一种是组织形象。社交礼仪不仅能帮助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还能帮助树立优秀的企业形象。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以个体形象出现在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代表着自身的存在意义,在注重外在礼仪方面的涵养的时候,也注重内在品质的锤炼。社交礼仪能帮助我们塑造出适合的个人形象,并让我们以自身最好的形象去生活。与此同时,社交礼仪也是企业组织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企业组织良好形象的主要附着点。

2.联络感情

联络感情既是行使礼仪的基础,又是社交礼仪的重要职能。表达感情、联络情感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目的,而行使社交礼仪行为的基础又必须是情感。社交礼仪是我们在社交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主要表现为一些礼节、礼貌、仪式等。这些礼节、礼貌在社交活动中不仅表示一种礼数,更重要的是联络双方的感情,为个人或组织营造一个和睦的人际环境和顺畅的社会氛围,增进互相的了解和信任。在社交礼仪最重要的情感特征是真诚。真诚占据了社交成功因素的一半。所以在社交场合,需要付出我们自己真诚的心,才能收获温暖,社交礼仪联络感情的职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沟通信息

沟通信息是社交礼仪的重要职能。社交礼仪行为具有很强的信息性,每一种礼仪行为均可以表达一种甚至多种信息。根据其表现的方式,可以分成言语礼仪、表情礼仪、饰物礼仪三种。通过这三种表现方式,我们能充分的了解到社交礼仪

体现的沟通信息职能,让我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具有更多的信息来源与沟通,进而让我们社交魅力、风采得以最大的发挥。

4.增进友谊

学习社交礼仪的运用,我们能较好的在社会交往中增进双方的友谊。由于通讯、传媒的迅猛发展,人与人的交往更多的被高科技工具所替代,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相对而言减少许多。而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往往更能加强相互的了解,增进双方的友谊。所以在现代社交中,社交礼仪能更快、更顺利地增进双方的友谊,为个人交往架设友谊桥梁。在组织的相互交往中,能为组织之间互相了解、增进友谊带来便利。社交礼仪增进友谊的职能显而易见,在社交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各种礼仪行为,了解各类场合的不同礼仪,才能在交往的时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社交礼仪在人生中的作用

社交礼仪产生的直接动力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交际主体的社会需要。而交际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人类共有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在我们的漫漫人生长途中,社会交往需要我们通过讲究社交礼仪,使人与人保持良好的和谐关系,进而得到友谊、忠诚、合作等,并使个人被群体所接纳,能关心和帮助别人,同时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尊重的需要,通过讲究社交礼仪,使个人的人格、能力、才华、成就、形象等得到社会的承认、欣赏,进而逐步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并由此产生自信心和威望感,让人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社交礼仪是借助人际交往而表现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的交往需要以社交礼仪去规范。良好的社交礼仪规范可以确保我们人生中各类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丰富社交礼仪的内容。社交礼仪离不开社会生活,它是为我们的人际交往服务的。只有通过人际交往,社交礼仪中的道德规范及行为规范才得以施用。我们只有在人际交往中,要讲礼仪、懂礼貌、知礼节、尊重对方,才能得到别人对我们自己的尊重和友好,才能在人际间形成和谐、良好、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氛围,从而使我们的人生焕发光彩。

四、社交礼仪利于建立人际关系

社会的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社会生活的越来越社会化,使我们也越来越需要社交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往生活的钥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我们的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发展成独立的需要,也是我们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信、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压抑、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等。同时,社交礼仪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我们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社交活动的大门,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所以,社交礼仪不仅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我们的人生来说具有很强的重要性。

五、社交礼仪利于提高自身素质

社交礼仪有利于对我们进行自我素质的教育,提高我们自身的人文、社会综合素质。通过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内在品格修养,也就是塑造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

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自我素质提高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教化功能,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教会我们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现在的素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伦理等学科中。而社交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由此可见,社交礼仪更能直接地教会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以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前行。

六、社交礼仪利于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目前我们学习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而在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表现出较低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社交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因为,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交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礼仪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对我们进行系统的社交礼仪教育可以丰富礼仪知识,让我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社交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

七、社交礼仪利于促进社会化发展

社交礼仪有利于促进我们的社会化,提高我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我们作为“准社会人”,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等心理困惑。我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也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具有良好心理承受力的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能更好地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我们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更好地促进我们的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我们人生道路中的各种社会心理承受力。

八、总结

社交礼仪是我们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准则和枢纽,是我们人际交往的名片。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出我们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我们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我们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我们立足当今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我们成就事业,展望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社交礼仪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性,积极学习社交礼仪知识,合理的利用社交礼仪的职能,努力提高我们自己的自身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