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雪山草地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07:20 体裁作文
篇一:《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路在何方?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作者:郝兆延
单位:湖屯镇教育办公室
爱国主义教育路在何方?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头几天晚上,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电影《走过雪山草地》,这部片子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长征,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红军剧团的同志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团结奋斗,相扶相帮,背着、抬着,在荆棘中、在冰雪上、在泥泞里艰难跋涉;他们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与艰难险阻、恶劣环境抗争;他们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面对伤痛甚至牺牲;在危险时刻、紧要关头,他们自觉地、勇敢地而又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流血牺牲,而把生的权利留给别人!看的时候同学们被战士们的感人事迹流泪:川剧名伶十岁红为探路壮烈牺牲在夹金山雪崩中,怀孕又遇难产的苦妹子挣扎着冲向草地里吃人的泥塘,警卫员老马把自己的炒面换给彤儿甘愿饿死在茫茫草地上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地方,部分学生观看交头接耳,嬉皮笑脸,拍掌喝倒彩,幸灾乐祸,乱吃小零食,互打乱闹,随意走动,和电影表现的精神格格不入,令人心寒。当下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起我的反思。爱国主义教育路在何方?形式变化了,我们的教育思路变了吗?现在信息渠道畅通不设防,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提高正能量?我想通过几方面来实现。
一、以教学为阵地,理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思品课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学校有关部门领导兼任学生爱国主义教学。并
通过脱产进修培训、参加教学研讨会、学术讨论会等形式提高两课教师的素质,使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其次,认真改进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增加新内容,剔除过时的理论观点,使理论教学同现实结合得更紧密,更有时代气息。同时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施目标教学,使两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两课教学的全过程,并力争做到“五个结合”,即把爱国主义教育同我国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例如,在革命史教学中,着重讲解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中华民族倍受欺凌的。屈辱历史以及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生活。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着重阐述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的基本道理,以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讲明青年学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在国际主义教育中,我们教育学生主持正义、不畏强暴、热爱和平,并把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引导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倡导“看百部电影,读百本图书,知百名人物,唱百首歌曲”等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同时以专题讲座
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生动活泼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包含了政治、学术、文艺、体育等文化知识,覆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去影响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各项活动中去,如定期举办业余团队学习班,组织书画比赛、卡拉ok、诗歌朗诵会,创“国优”演讲赛等活动,结合校庆、纪念毛泽东诞辰,开展“校史、国史、国情”、“爱班、爱校、爱国”等系列活动。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学生进行了“迎国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如升国旗,唱国歌,邀请爱国人士作报告,到烈士陵园瞻仰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一活动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正面灌输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在每次报告前注意收集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报告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座谈讨论,听取意见,搞好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强化教育。
三、以社会实践为途径,用真实可信的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结合国情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增长才干。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学
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坚定了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感受到家乡人民对科学知识和科技人才的渴求,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起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热情。社会实践增进学生与广大工农群众之间的感情,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脚踏实地的作风,从而正确地看待自我、他人和社会,消除脱离社会的偏激情绪,实践证明,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下长功夫,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动向,积极的潜移默化,不失时机的增强学生的正能量,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实现对教师自身的教育,我们也需要实施反省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和谐的社会。
篇二:《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一提到雪山草地,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幅美得令人窒息的画面,白雪皑皑,一望无垠,碧草青青,溪水潺潺。着实令人神往。但对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们来说,他们却在雪山草地上演绎了一曲用顽强斗志和革命乐观精神征服千难万险的不屈不挠的战歌。
影片悠扬的旋律想在耳边,泪水不断涌出眼眶。柔柔弱弱的苦妹子怀有身孕却意志坚定地相信自己定能走出雪山草地,当她扣动扳机瞄向当逃兵的丈夫时,是对革命的忠诚让她痛下决心,扳机扣动,丈夫应声道下,她是何等的高风亮节,在对与错的抉择中,毫不犹豫。然而,哭妹子最终因为难产不愿拖累大家,也为了把生的机会留给其他同志,她选择走向吃人的泥潭。美丽的哭妹子形象时时萦绕在脑海,她令我们肃然起敬。
在过草地时,年幼的彤儿骑马时不小心将自己的粮袋划破,老马变戏法哄着彤儿偷偷将自己的粮食放在了彤儿的粮袋中。而自己好几天没有吃饭,每到吃饭时间都偷偷去吃草,队中的其他人以为他去吃独粮,便开始逐渐冷落他。最后发现他饿死在草地里才真相大白。红军们脱下了帽子,向他致敬。这一幕令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老马虽死了,但大家会永远记得他。记得他时时为别人着想的精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雪山草地的气候瞬间万变,雪崩、泥潭随时会吞噬人们的生命,是红军们的相互帮扶、不向困难低头以及对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走出了雪山草地。正是因为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同甘苦、共患难的意志使得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也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然而,当我泪流不止的时候,我听到了学生们的不以为然的笑声,他们觉得这不是真的。当老马饿死的时候,我看到有些学生嘴里嚼着口香糖,把吃剩的半块面包随手丢弃……,当我想到学生向困难低头时,我的心在流血。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那种艰苦奋斗、那种勤俭节约、那种时时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已远去。我们为师者,该好好反省一下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和精神风貌更为重要。
因此,我决定电影结束后,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周围的垃圾随手带走,对于乱扔垃圾的学生给予批评。使其认识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会增加别人的麻烦。让看电影的场地来时干干净净,走时干干净净。此外,巧抓机遇,对于班里的好人好事大家表扬,树立当事者的榜样形象。并发动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利用班会这个阵地,分门别类地对学生进行实例教育,使其分清是非曲直,那些是可以做的,那些是坚决不能做的。使其认识到班荣我荣,班耻我耻。
班内任何以一个学生都是班级一份子,无论何时都不可落后。无论哪个同学有了困难,人人都有义务和和责任去帮扶他。我认为只有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好,我们才能做好其他大事。作为一名教师,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和精神风貌,我们义不容辞。
篇三:过雪山草地
课时目标
1、了解有关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的知识,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2、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第一首背诵情况;
2、检查课文理解情况。
二、背景介绍
过雪山:为实现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一战略任务,红军翻越了位于川西的大雪山。红军通过的草地,绵延数百公里,到处是死水潭,很多地方水深过膝,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颌。不少红军陷入死水潭牺牲了。过草地时,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破牛皮鞋用水煮着吃。
三、课文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相结合。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
第二部分(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
四、整体感知
1、“雪皑皑??炊断粮”,这四行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意在渲染自然环境之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之严重。
2、“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这两句点明红军是由特殊材料铸成的,他们经受了千锤百炼的考验,从而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3、“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不直接说红军战士把高高的雪山踩在脚底下,而是用“雪山低头迎远客”的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以草为毯、以泥为毡,扎起军营,古往今来,又有哪一支军队能够这样做!
4、“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5、“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战士为什么“都是钢铁汉”?为什么“千锤百炼不怕难”?因为他们官兵同甘共苦,充满革命理想,这两个中心句点明了红军过雪山草地无往而不胜的根本原因。
五、合作探究
1、红军战士过雪山草地时所遇到的自然环境怎么样?所面临的生活状况怎么样?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 明确:⑴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⑵炊断粮;⑶为下文描写部队战胜困难作铺垫,衬托了战士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以及革命战斗的精神。
2、“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⑴拟人、比喻、对偶⑵用语形象、生动歌颂了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战斗精神,又与诗的首句相呼应。
3、“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对偶的手法。句式整齐,充分再现了红军战士饥寒交迫的处境和藐视困难的精神。
六、对比阅读
1、比较一下两首歌词的异同?
同:两首歌词都歌颂了红军战胜严寒酷暑、克服险恶环境与生活险状的战斗精神和乐观态度。
异:中心不同。
第一首表现了军民鱼水情和毛泽东神奇的用兵之道;
第二首表现了红军部队上下团结、同甘共苦的追求理想、战天斗地的崇高精神。
2、两首歌词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异同?这样的比较有什么好处?
同:都描绘了部队所处的险恶环境;
异:
第一首:⑴横断山阻挡路途,道路难行,部队条件艰苦,天气炎热无比;⑵敌人围追堵截,重兵把守,意欲消灭红军部队,部队面临生死攸关的生死关头;
第二首:⑴雪山挡道,草地茫茫,荒无人烟,高原奇寒,风雨交加;⑵部队断粮断炊,忍饥挨饿,以野菜充饥,共度难关。
3、两首歌词在句式上有什么特色?
⑴以七言这主。结合组歌来分析,总结:整齐的句式、和谐的韵脚,表现了一种壮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表现了红军战士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情怀。
⑵三言句。结合课文,这些句子都描绘了红军部队所处的险恶环境(酷暑如火、雪域厅寒、道路艰难、敌兵围堵、断粮断炊),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庄严残酷的气氛,对塑造红军战士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
七、课堂巩固:
阅读《过雪山草地》完成下面练习。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歌词写出了红军过雪山草地时的艰难,用自己的话说说体现哪些方面?
2、“雪山低头迎远客”中“远客”是指__________ ,运用______ 的修辞手法来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次长征,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自我发展的过程。读了这首歌词后,说说你的的感想。
4、诗中表现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苦生活的句子有哪些?这些句子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试加概括。
5、认真研读全诗,说说红军为什么“都是钢铁汉”,不怕艰苦,进行长征?试从诗中找出有关句子来回答。
6、这首诗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你选几句进行分析。
7“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这两句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8、两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
附参考答案:
1、①.天气寒冷,没有粮食,气候恶劣,道路难行等。
2、红军,拟人 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战士远望雪山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红军战士的乐观豪迈的精神。
3、略。
4、有:“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主要是从气候寒冷、缺衣少粮这两方面来写的。
5、因为红军“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6、如“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前三句写景,视野广阔,映衬了红军战士顶天立地、不畏艰险的高大形象。又如“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它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流露出作者对红军战士的挚爱之情,又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如“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一句,对仗工整,写景、记事、抒情相结合,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汉”形象。
7、不能。从诗题“过雪山草地”看,“雪山”在前,“草地”在后;从红军长征的行动看,也是先过雪山,后过草地。另外,如果颠倒了,也不能押韵。(说到一点理由即可)
8、①“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用夸张手法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②“雪山低头迎远客”,(不直接说红军战士把高耸的雪山踩在脚底下,)“低头”、“迎”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悦之情。
③“草毯泥毡扎营盘”, “毯”、“毡”用比喻精练生动地展现了过草地时艰难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红军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难”的钢铁意志。
④“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用对偶充分表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篇四:《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1
红军精神再次让我感动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说到红军,我们并不陌生,从小便欣赏了许多影片和书籍,但是今天学校组织去看的《走过雪山草地》,却又一次令我的心灵震撼,不得不再一次佩服这种红军精神。
《走过雪山草地》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背景,描写了一支红军队伍--几十人的红军剧团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过程。重点刻画了苦妹子、老马两个生动感人的 红军战士形象。苦妹子出身贫寒,随母亲加入红军,母亲牺牲后与红军战士欧阳琼结婚,长征开始时,她已经怀孕数月,行动不便。组织上为照顾苦妹子特意安排在 另一连队的欧阳琼来到剧团与其团聚。在经历了爬越雪山的艰难洗礼后,苦妹子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而欧阳琼却出现了畏难情绪。组织上发现了欧阳琼的思想变 化,及时对其进行了疏导,但欧阳琼去意已决,临阵脱逃。苦妹子为挽救欧阳琼极力劝阻,欧阳琼在惶恐中却对苦妹子举起了手枪,在将苦妹子打伤后逃跑,被红军 战士击毙。苦妹子受伤后痛苦万分,自己不仅失去了丈夫而且未出生的孩子也失去了父亲,更大的考验是怀孕受伤的她是否能够和剧团一起走过草地?经过一番争 取,苦妹子与大家出发了,为了照顾她上级特意安排给剧团一匹马,由苦妹子来骑。过草地时,战马陷入泥潭,苦妹子被从马上摔下,导致早产。为了迎接新生命的 降生,红军剧团的战士们喜气洋洋地准备着,但是苦妹子却遭遇难产。为了不给大家造成拖累,苦妹子纵身跳入曾经吞噬过红军生命的水泡子,被淹没在一片泥水之中。
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就是由无数烈士的生命和鲜血谱写成的!就是这样一群人风雨与共,逆境同心,用血与肉铸造了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也铸造了一种伟大的红军精神!这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史册中,成为我们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青少年的精神财富!
红军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的学习也是过雪山过草地。我们要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鼓舞自己,在逆境中不怕失败,敢于吃苦、不畏艰难,勇敢、顽强、不断前进!
篇五:他们的信念——观《走过雪山草地》有感
他们的信念
——观《走过雪山草地》有感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走过的是那个年代的故事,留下的是我们所知的精神。众所周知,雪山草地是长征一个重要的环节。带着那些在现代环境下的所蠢蠢欲动的精神,《走过雪山草地》上映了。“我要写一个让中国老百姓看的故事。我们不要忘记胜利的艰难,这部电影就是一部让中国人鼓劲儿的电影。”导演王朝柱这样说。
影片以红军长征中翻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生动再现了那段历史往事,讴歌了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凝练成的长征精神。这部影片从小人物着手,映射大精神。影片刻画了两个主要人物。柔柔弱弱的苦妹子怀有(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过雪山草地读后感)身孕却意志坚定地相信自己定能走出雪山草地,当她扣动扳机瞄向当逃兵的丈夫时,是对革命的忠诚让她痛下决心,扳机扣动,丈夫应声道下,她是何等的高风亮节,在对与错的抉择中,毫不犹豫。然而,苦妹子最终因为难产不愿拖累大家,也为了把生的机会留给其他同志,她选择走向吃人的泥潭。美丽的苦妹子形象时时萦绕在脑海,她令我们肃然起敬。在过草地时,年幼的彤儿骑马时不小心将自己的粮袋划破,老马变戏法哄着彤儿偷偷将自己的粮食放在了彤儿的粮袋中。而自己好几天没有吃饭,每到吃饭时间都偷偷去吃草,队中的其他人以为他去吃独粮,便开始逐渐冷落他。最后发现他饿死在草地里才真相大白。红军们脱下了帽子,向他致敬。这是一种精神。,我们感动,无法言语,却实实在在的让我们的心灵震撼。
雪山草地的气候瞬间万变,雪崩、泥潭随时会吞噬人们的生命,是红军们的相互帮扶、不向困难低头以及对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走出了雪山草地。这是一种信念。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红军剧团的战士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与艰难险阻、恶劣环境抗争;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面对伤痛甚至牺牲;在危险时刻、紧要关头,自觉地、勇敢地而又义无反顾地选择
自己流血牺牲,而把生的权利留给别人。影片中的文艺小分队靠着理想、靠着信仰完成了走过雪山草地,看来是一次行动中的征途,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飞跃,体现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烘托出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气质。这个主题对今天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影片的整体风格、环境营造虽然是封闭的,但是场景设置、人物关系展现得大气、纯粹,没有人为地制造错综复杂的矛盾和花哨的画面,更不追求戏剧化的叙事,用纯粹显示美好信仰的崇高,实现了主题表达与形式表现上的统一。
电影评论家高尔纯认为,该片以人为本,既尊重个体的价值,又张扬理想、信仰。它展现的是普通人参加长征过程中灵魂和精神上的翻越、跋涉,同时,不回避革命队伍当中理想、信仰与现实之间始终存在的斗争,更没有把每个战士都塑造成英雄好汉,而是写出他们的憧憬、幻想、挣扎、煎熬以及牺牲。20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该片重新阐释了革命的必要性,将革命的浪漫性和现实的残酷性始终交融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对话的状态,这使得该片迥异于以往的长征题材。在他看来,过去的长征书写主要突出了乐观主义一面,该片却把残酷性的一面真实、艺术地揭示出来,给人以情感的震撼和启迪。
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就是由无数烈士的生命和鲜血谱写成的,就是这样一群人风雨与共,逆境同心,用血与肉铸造了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也铸造了一种伟大的红军精神。这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史册中,成为我们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现代大学生的精神财富。红军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的学习也是过雪山过草地。我们要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鼓舞自己,在逆境中不怕失败,敢于吃苦、不畏艰难,勇敢、顽强、不断前进。坚持这种信念。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