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荆江河段多曲流的原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22:36 体裁作文
荆江河段多曲流的原因体裁作文

篇一:【成才之路】2014高一地理(新课标·区域地理)课后强化作业:3-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黑龙江鹤岗一中)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 )

A.地势高,两侧为盆地

B.黄河的泥沙沉积,河床不断提高

C.黄河两侧建筑用土,使地面下降

D.黄河两侧地壳下沉使地面下降

答案 B

解析 由于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而导致黄河含沙量大,则河流下游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

2.(2013·沈阳二中)下图中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C.降水影响

答案 D

解析 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湖泊位于我国青藏高原, B.风沙影响 D.气温影响

气候较干旱,降水量少,故湖泊的水源主要来自于冰川融水,故湖泊水位主要受气温影响。

(2013·沈阳二中)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回答3~5题。

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其主要原因是:①江阔水深②曲流,流水不畅③河床高,大堤易决口④大量支流水量汇入,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4.长江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从图上可以看出其水能主要分布在( )

A.宜宾以上河段

C.重庆至武汉河段

5.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 )

A.做好黄河泥沙的清理工作

B.人工疏浚航道

C.在黄河各段修建水库

D.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答案 3.B 4.A 5.D

解析 第3题,“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主要是由于荆江河段弯曲,泥沙淤积严重,而形成“地上河”,故水流缓慢,汛期时,排 B.宜宾至宜昌河段 D.虎跳峡以上河段

水不畅,最容易出现决堤危险。第4题,结合图示水能资源应主要集中于河流落差大的宜宾以上河段。第5题,黄河的主要危害在于“地上河”,容易出现决堤危险,而黄河的泥沙淤积主要是受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后果,故治理黄河的根源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6.(2013·沈阳二中)下列地区中,湖泊数最多的是( )

A.青藏高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答案 A

解析 我国的湖泊众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而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

(2013·湖北长阳)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7~8题。

B.东非高原 D.云贵高原 A.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是因为该地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一般大于平原地区

D.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8.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对其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

A.森林植被破坏,不稳定径流增大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C.径流系数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 7.C 8.A

解析 第7题,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反映蒸发量大,A错误;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也不一定大,比如云贵高原,B错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山区地形坡度大、多阴雨天气,故下渗和蒸发量都小于平原地区,故C正确;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由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下渗严重,D错误。第8题,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反映其蒸发量或下渗加大,故判断可能为森林破坏。

9.(2013·四川省中江县)下列属于内流河的是( )

A.嫩江

C.塔里木河

答案 C

解析 我国的河流有内流河与外流河两大类,主要的是外流河,但西北地区的河流包括塔里木在内的大多数河流是属于内流河,但西北地区的额尔齐斯河是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10~11题。 B.雅鲁藏布江 D.黑龙江

10.该河段的主航道应位于( )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11.仅从自然因素考虑,该河段航运量最少的季节是( )

A.春季

C.秋季

答案 10.D 11.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第10题,③④位于河流曲流处,根据河流凹岸冲刷,凸岸沉积的原理,主航道应为③;①②处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图示面对河流流向,北半球的河流水流应向右偏,故②岸冲刷严重,而①岸泥沙淤积,故主航道为②。第11题,该河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河流流量受季风性降水的影响,冬季降水量最少,故河流流量小,则航运量小。

图Ⅰ是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示意(局部),图Ⅱ是该河流甲河段径流构成及变化。读图Ⅰ、图Ⅱ,完成12~14题。 B.夏季 D.冬季

篇二: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4 湘教版

2.3中国的河流

尤其关注各组1、2号同学,提醒他们

1

寻找答案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2

3

篇三:·虹口区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虹口区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 2012.1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相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行星不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水星 A.光球层

B.地球 B.色球层

C.火星 C.日冕层

D.木星 D.电离层 D.满月,大潮 D.东亚岛弧链

2.2011年2月16日大规模的太阳耀斑爆发现象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3.2011年3月20日(农历十五)天空中出现“超级月亮”。这一天的月相和潮汐现象是 A.新月,小潮

B.满月,小潮

C.新月,大潮

4.下列各地位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 A.马里亚纳海沟 B.喜马拉雅山脉

C.大西洋中部洋脊

5.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20时12分(当地时间)在伦敦开幕。 纽约(40°N,74°W)的华人华侨收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时,纽约时间为 A.7月27日15时12分 C.7月28日15时12分 A.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 C.对北边铁轨磨损较重 A.全球变暖

B.7月28日1时12分 D.7月27日1时12分 B.对南边铁轨磨损较重 D.对西边铁轨磨损较重 C.酸雨

D.城市热岛效应

6.关于我国从南往北行驶的列车对铁轨磨损程度(不考虑线路的弯曲)的叙述,正确的是

7.下列大气环境问题中,其形成与燃烧大量矿物燃料无直接关系的是

B.臭氧洞

8.下列海陆风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热力环流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我国的华山、黄山山体岩石的构成属于 A.玄武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 D.准静止锋造成的

10.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天气主要是由

A.冷锋造成的

B.暖锋造成的

C.台风造成的

1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A.夏秋多,东南多 C.冬春多,西北多 A.山谷 C.山峰

B.夏秋多,西北多 D.冬春多,东南多

12.若右图中a、b、c表示等高线,且a<b<c,则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B.山脊 D.盆地

13.下列关于地貌与经济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喀斯特地貌区适合建设水库大坝 B.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有利于大型船只泊靠 C.坡度超过25°的山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D.黄土地貌区的黄土富含钙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14.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有影响的洋流是

A.北大西洋暖流 B.日本暖流 多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处在大陆地壳薄弱地带 C.陆地采矿多

B.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 D.陆地形成较早

②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辐合生成 ④冷暖气流交汇下沉而成 C.②③

C.西风漂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15.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我国地震

16.从气压带、风带的成因看,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是

①东南信风与中纬西风辐合生成 ③冷暖气流交汇上升而成 A.①③

B.①④

D.②④

17.关于右图中各点气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A点比B点气压低 ②B点比D点气压高 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 ④C点比D点气压高 A.①②

B.②③

地面

C.③④ D.②④

18.当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处于多雨期 C.华北平原高温多雨 A.地形复杂多样

B.新西兰正值夏季 D.南极地区昼长于夜 B.南北温差大

19.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20.读右图“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

深秋时节用烟熏防御霜冻,主要是因为,烟雾可增强 A.① C.③

二、综合分析题(共80分)

(一)读1、7月亚洲季风环流图,回答问题。(8分)

的盛行风向为

图1

低气压

高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B.② D.④

21.图1、2中,表示1月亚欧大陆气压分布状况的是图

22.图1所示季节,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为23.图2所示季节,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名称是盛行 图2

。此时,我国东部地区

。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该季节上海

风。此时,南亚盛行风向与上海不同的原因是

(二)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市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凌晨3时22分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

板块示意图

2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上滑

动、碰撞,易引发地震。 25.意大利位于板块交界处。这里的板块边界类型属于B板块的名称是它与C板块的边界类型

属于 边界。 26.地震发生时,意大利首都罗马震感强烈。比较罗马与拉奎拉的震级和烈度,简单加以说

明。

(三)2010年12月5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前后上

海有明显的天气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2分)

27.图1为“2010年12月6日11时海平面气压场预报图”,根据等压线状况判断,图中B气

压中心的名称为 。 28.图1中A气压中心对应图2四图中的图,此时该地区天气状况为。

29.读图1,上海附近出现的天气系统名称为2四图中的图代码)。

30.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侵袭。图2四图中,表示台风的是图填代

码),与寒潮的形成有关的是图

(填代码)。

C D 图3

31.图3为2010年12月5日20点至12月6日20点上海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变化统计图,图

中C曲线表示气压,D曲线表气温,据此说明气压和气温的变化状况和原因。 气压和气温的变化状况:

(四)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约31°N)与伦敦塔桥(约51°N)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回答

问题。(7分)

32.当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正午影长为一年中最长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伦敦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 33.伦敦的气候类型是

(五)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7分)

0° 23°26′

23°26′N

B

原因:

快或 (大或小)。

。 。

34.上海的气候类型是A

图2 地球公转示意图

图1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35.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B点时,地球公转至图2中的是

处(填序号)。

36.太阳直射点由图1中A点移动至B点的过程中,上海(31°N)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37.当地球公转至图2中②位置时,上海和海口(20°N)的房屋相比,假设房屋都朝向正南,

篇四:2012上学期高一地理期终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

2012上学期高一地理期终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2012.1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相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行星不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水星 A.光球层

B.地球 B.色球层

C.火星 C.日冕层

D.木星 D.电离层 D.满月,大潮 D.东亚岛弧链

2.2011年2月16日大规模的太阳耀斑爆发现象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3.2011年3月20日(农历十五)天空中出现“超级月亮”。这一天的月相和潮汐现象是

A.新月,小潮

B.满月,小潮

C.新月,大潮

4.下列各地位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

A.马里亚纳海沟 B.喜马拉雅山脉

C.大西洋中部洋脊

5.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20时12分(当地时间)在伦敦开幕。 纽约

(40°N,74°W)的华人华侨收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时,纽约时间为 A.7月27日15时12分 C.7月28日15时12分 A.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 C.对北边铁轨磨损较重 A.全球变暖

B.7月28日1时12分 D.7月27日1时12分 B.对南边铁轨磨损较重 D.对西边铁轨磨损较重 C.酸雨

D.城市热岛效应

6.关于我国从南往北行驶的列车对铁轨磨损程度(不考虑线路的弯曲)的叙述,正确的是

7.下列大气环境问题中,其形成与燃烧大量矿物燃料无直接关系的是

B.臭氧洞

8.下列海陆风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热力环流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我国的华山、黄山山体岩石的构成属于

A.玄武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

D.准静止锋造成的

10.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天气主要是由

A.冷锋造成的

B.暖锋造成的

C.台风造成的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荆江河段多曲流的原因)

1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A.夏秋多,东南多 C.冬春多,西北多 A.山谷 C.山峰

B.夏秋多,西北多 D.冬春多,东南多

12.若右图中a、b、c表示等高线,且a<b<c,则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B.山脊 D.盆地

13.下列关于地貌与经济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喀斯特地貌区适合建设水库大坝 B.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有利于大型船只泊靠 C.坡度超过25°的山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D.黄土地貌区的黄土富含钙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14.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有影响的洋流是

A.北大西洋暖流 B.日本暖流 多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处在大陆地壳薄弱地带 C.陆地采矿多

B.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 D.陆地形成较早

②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辐合生成 ④冷暖气流交汇下沉而成 C.②③

C.西风漂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15.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我国地震

16.从气压带、风带的成因看,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是

①东南信风与中纬西风辐合生成 ③冷暖气流交汇上升而成 A.①③

B.①④

D.②④

17.关于右图中各点气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A点比B点气压低 ②B点比D点气压高 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 ④C点比D点气压高 A.①②

B.②③

地面

C.③④ D.②④

18.当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处于多雨期 C.华北平原高温多雨 A.地形复杂多样

B.新西兰正值夏季 D.南极地区昼长于夜 B.南北温差大

19.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20.读右图“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

深秋时节用烟熏防御霜冻,主要是因为,烟雾可增强 A.① C.③

二、综合分析题(共80分)

(一)读1、7月亚洲季风环流图,回答问题。(8分)

的盛行风向为

图1

图2

低气压

高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B.② D.④

21.图1、2中,表示1月亚欧大陆气压分布状况的是图

22.图123.图2盛行 。此时,我国东部地区

。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该季节上海 。

风。此时,南亚盛行风向与上海不同的原因是

(二)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市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凌晨3时22分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

板块示意图

2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滑

动、碰撞,易引发地震。 25.意大利位于板块交界处。这里的板块边界类型属于边界。图中B板块的名称是板块,它与C板块的边界类型

属于 边界。 26.地震发生时,意大利首都罗马震感强烈。比较罗马与拉奎拉的震级和烈度,简单加以说

明。

(三)2010年12月5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前后上

海有明显的天气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2分)

27.图1为“2010年12月6日11时海平面气压场预报图”,根据等压线状况判断,图中B气

压中心的名称为 。 28.图1中A气压中心对应图2四图中的图

(填代码),此时该地区天气状况为

,原因是

29.读图1,上海附近出现的天气系统名称为 ,对应图2四图中的图 (填

代码)。

30.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侵袭。图2四图中,表示台风的是图

(填代

码),与寒潮的形成有关的是图

(填代码)。

C D 图3

31.图3为2010年12月5日20点至12月6日20点上海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变化统计图,图

中C曲线表示气压,D曲线表气温,据此说明气压和气温的变化状况和原因。 气压和气温的变化状况:

(四)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约31°N)与伦敦塔桥(约51°N)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回答

问题。(7分)

32.当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正午影长为一年中最长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慢),伦敦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 33.伦敦的气候类型是

(五)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7分)

23°26′N

0° 23°26′

原因:

(快或 (大或小)。

。 。

34.上海的气候类型是A

图2 地球公转示意图

图1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35.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B点时,地球公转至图2中的

处(填序号)。

36.太阳直射点由图1中A点移动至B点的过程中,上海(31°N)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37.当地球公转至图2中②位置时,上海和海口(20°N)的房屋相比,假设房屋都朝向正南,

篇五:历史地理名词解释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

一、历史地理学科发展与历史自然地理

【《长水集》】

谭其骧先生的论文集。现行版本由上、下两册及续编合成。内容涉及广泛,上册主要有对古籍中地理沿革的考证,对几种地理史籍的校补、评校,对古代若干少数民族的论述和考证,对近代几种关于历史地理的史籍和工具书的评述,以及作者与师长、友人的通信等。下册探讨了有关河流湖泊变迁,海岸线变迁,上海地区成陆年代以及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等问题,并对古代制图学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续编则是作者的学术心得。此书是谭其骧的经典著作,在学术界产生过很大影响。

【沿革地理】

记述并考证历史时期疆域和政区等的沿袭与变革的领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前身。沿即沿袭,革即变革,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制度、地方名称和方位、水道名称和流经的沿袭和变革。沿革地理在我国有古老的传统,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发展到清代乾嘉时成为一门显学,出现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名家,清末杨守敬则是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编的《历代舆地图》代表了二千年来沿革地理的最后终结。

【《禹贡》半月刊】

禹贡学会创办的刊物。1934年,顾颉刚、谭其骧在北平发起成立了禹贡学会,同时,于1934年3月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半月刊共出版了7卷82期,发表论文708篇,内容包括历史、自然、经济、城市、交通、人口、民族、民俗、边疆史地等各个领域,对后代有很大影响。至1937年“七七”事变停刊。

【禹贡学会】

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主编的以中国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图集共分八册,上自原始社会,下迄清末,分为20个图组,分图304幅。它不仅包括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还包括边区少数民族政权所辖的地区,体现了中国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收录了全部可考的县级以上地名和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和界线,并将重要交通道路,历代河流湖泊变迁予以体现。图集在编纂过程中吸收了20世纪以来现代历史地理学、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测绘制图

学的研究成果,是“五四”以来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为以后历史地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谭其骧】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字季龙,浙江嘉兴人,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30年进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顾颉刚先生,1934年,他与顾颉刚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1950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建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并主持编纂《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对中国历代疆域、政区、民族迁移和文化区域作了大量研究,对黄河、长江水系、湖泊、海岸变迁均有精辟见解,其重要著作有《长水集》等。

【侯仁之】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194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0年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第一次在中国从理论上阐明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区别及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52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学正式开设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专业。他对北京历史地理有深刻的研究,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并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辑刊是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一本全国性学术刊物。该刊于1981年创刊,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负责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连续出版,主要刊载历史地理及相关领域理论、方法以及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该刊自创刊以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谭其骧先生和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邹逸麟、周振鹤、辛德勇先后担任主编,编委包括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主要学者,代表着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最高水准。

【冈身】

位于长江口南岸的几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堤。在长期波浪作用下,将近海的泥沙和介壳动物的遗骸堆积在长江口南岸的边缘,形成几条西北—东南向的沙堤。以后沙堤以东成陆,而这些沙堤高于两侧地面,于是当地人称之为冈身。冈身在今吴淞江北岸有五条,在今吴淞江南岸有四条,是体现长江口南岸海岸线变迁的重要地理标志。

【贝壳堤】 贝壳堤是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其形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粉沙淤泥岸、相对海水侵蚀背景和丰富的贝壳物源,贝壳堤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我国著名的贝壳堤是天津贝壳堤,位于渤海湾西岸,共有四条,体现了渤海湾西部海岸线的变迁情况。贝壳堤对于研究古海岸线位置、推断海岸环境演变历史,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平原海岸】

地势平坦宽阔的海岸。有“沙岸”之称,系由巨厚而松散的沉积物组成,这种海岸的岸

线平直、单调,岸上地势平坦,有些地方多沙洲、浅滩,潮间带宽阔,缺乏天然良港和岛屿。平原海岸的岸线很不稳定,当入海河流有大量泥沙供给时,海岸线迅速淤长;而河流泥沙供给中断时,平原海岸质地软的淤泥粉砂极易被海水破坏,使海岸崩塌后退。我国的海岸地貌大体上可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除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外,大部分为平原海岸。

【震泽】

震泽,古时亦称“具区”,即今太湖。五六千年前,太湖地区仍为湖陆相间的低洼平原。随着新构造运动的作用,太湖周围地区不断下沉,而沿海地区泥沙的堆积,又使太湖平原逐渐向碟形洼地发展,最终形成了水面辽阔的大型湖泊,即先秦地理著作中所记载的震泽。

【减河】

为分泄河流洪水,用人工开挖的河道。开挖减河的目的在于减杀水势,防止洪水漫溢或决口,减河可以直接入海、入湖或在下游重新汇入干流。减河以海河水系为代表,海河水系由于众流汇于天津入海,每当夏秋汛期洪水集中时,易酿成水灾,故从唐代开始,即开了不少减河以泄洪水。如无棣河、明代的四女寺减河、清代的马厂减河、建国后的独流减河等等,使得海河形成了统一入海的海河水系和分流入海的分流水系并存的格局。

【济水】

黄河流域著名河流。俗称大清河。济水在古时独流入海,与江水(长江)、河水(黄河)、淮水(淮河)并称华夏“四渎”,山东省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现代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梁山泊】

史书上记载位于今山东省的著名湖泊。源于巨野泽,又称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鹿县东北。944年,黄河在滑州决口,巨野泽南部淤高而向北扩展,梁山成为湖中孤山,形成梁山泊,以后不断扩大。金代湖面内缩,元代河水决入,梁山泊又成泽国。后黄河夺淮入海,梁山泊来水减少,到康熙时淤成平陆。

【王景治河】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的事件。公元69—70年,明帝命王景修治黄河,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全面的整治。王景根据王莽时决口后几十年冲决成的大河溜势,随地势高低,通过疏浚壅塞,开凿高阜,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和水门等措施,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王景治河使得河道流路顺直,有利于泥沙的冲刷,并创造水门控制法,利用水门调节水沙,延缓了泥沙的堆积,是黄河下游在此后800年河道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潘季驯】

明代著名水利专家。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起用先前总理河道都御使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在治河中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使黄河下游被固定为单一河道,即今地图上的废黄河。潘季驯治河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使得水灾减少,有利于漕运,并保障了农业生产。

【蓄清刷黄】

明代潘季驯治河的措施之一。明嘉靖以后,徐州至淮阴段黄河水患严重,潘季驯在治理时,在本河段内大筑遥堤、缕堤、减水坝等拦洪、泄洪工程,又于下游增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以洪泽湖清水来冲刷黄河河口段的积沙,即所谓“蓄清刷黄”,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铜瓦厢决口】

黄河一次重要的决口。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使得黄河发生了一次大改道。洪水先冲向西北淹及封丘、祥符各县,又向东漫流于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地,分成三股,皆向东北流至张秋镇,会合后穿山东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至此,黄河结束了700多年由淮河南流入海的历史,又北流由渤海湾入海。

【荆江】

长江中游冲积平原上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矶,全长420公里。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以北是古云梦大泽范围,以南是洞庭湖,地势低洼,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东晋时代开始筑堤防水,围垦云梦大泽,至明代形成北岸荆江大堤。由于泥沙不断沉积,河床已高出两岸平原,形成了“地上河”。

【荆江河曲】

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壅水和洞庭湖的顶托而形成的河曲。明中叶时,监利东南典型的河曲弯道已发育形成。以后又有自下游向上游推移的明显趋势。清一代下荆江河床曲流活动全面发展,监利境内河床有八曲之多,清后期以来,由于藕池、松滋分流形成,大量水流进入洞庭湖,顶托作用不断加强,河曲活动更趋频繁。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下荆江河曲即经几次重大演变后,大致形成今日形势。

【乾嘉垦殖】

清中叶以来,南方丘陵和低山地区出现的一次大规模的山地垦殖运动。由于人口膨胀,人口压力极大,人地矛盾突出,致使许多地区的无地、少地农民向山区进发,进行山地垦殖。乾嘉垦殖运动促进了山区开发,使得人口压力暂时缓解,但同时也造成了森林的破坏与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新秦中】

秦汉时指陕北、宁夏和鄂尔多斯高原一带。自秦朝统一以后至西汉时期,随着西北边郡移民屯垦事业的发展,农耕经济曾经大幅度向西北推进,农耕区域一直扩展到了阴山脚下,自秦长城以南处处阡陌相连、村落相望,其中“河南地”(关中盆地往北的黄河以南地区)的新兴农业尤为繁荣,堪与关中地区相媲美,在当时被称为“新秦中”。

【统万城】

十六国时匈奴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位于毛乌素沙地内部的无定河流域,因其城墙为白色,俗称白城子,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

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当时的自然环境是“临广泽而带清流”,唐宋时为夏州城,但环境开始恶化,9世纪时已出现“飞沙为堆,高及城堞”之状,10世纪开始沙漠化,北宋初年,宋太宗毁夏州城。统万城是匈奴族留下的 唯一一座都城遗址,它的兴衰反映了当地人地关系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

【楼兰】

古西域国名。遗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罗布泊西,是汉晋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汉在楼兰驻兵屯田,将内地先进的农业技术特别是灌溉技术带入楼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魏晋及前凉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随着气候变干,楼兰一带河流水量开始减少,播种困难,干旱迫使楼兰走向衰亡。后因孔雀河改道,楼兰被迫废弃。

二、疆域与民族

【僮仆都尉】

匈奴官名。西汉时匈奴右日逐王置,常居焉耆、危须、尉黎(均在今新疆焉耆周围一带)间,以领西域诸国,向其征收赋税。以“僮仆”为官名,盖视西域各国为匈奴之僮仆。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日逐王降汉,僮仆都尉遂罢,汉政府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西域】

汉以来对玉门关 、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西域”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域指今甘肃敦煌以西,葱岭(今帕米尔)以东的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指通过狭义的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中亚的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北和非洲北部在内。

【吐谷浑】

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一支。该部原居今辽宁一带,西晋末时,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至枹罕,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与南北朝各国都有友好关系。后以吐谷浑为国号建立了国家,建都伏俟城,其官制,服饰,器用都仿效中原王朝。隋文帝与之联姻,隋炀帝时派兵大败吐谷浑,在其地设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唐朝时被征服,加封青海王,7世纪初,被吐蕃吞并,五代时期开始受辽国统治。

【冼夫人】

俚族首领。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俚人,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洗夫人辅佐冯宝平息了今广东省境内的原住民与中原人士的冲突,引海南岛各族部落归附南梁,梁开始在此设立崖州。隋朝时,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开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冼夫人对海南岛重新归附中原王朝做出了贡献。

【西州回鹘】 唐末回鹘的一支。西迁至新疆东部,以高昌(今吐鲁番)为都城,又称高昌回鹘。其疆域西面开拓至龟兹(今新疆库车)以西阿克苏、乌什一带,与喀喇汗国接壤,西北界天山,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