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中班昆虫的家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4:31:37 作文素材
中班昆虫的家教案作文素材

篇一: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昆虫

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昆虫

一、主题的由来:

在上学期《花儿朵朵》主题活动开展以后,孩子们不仅认识了花儿的朋友,同时他们也发现了“各种小昆虫为什么会在花上爬来爬去,飞来飞去?”等问题,他们对昆虫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昆虫与花儿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学期我们将自然地生成主题活动“有趣的昆虫”。让幼儿继续探索花儿与昆虫的秘密,认识各种各样昆虫的名称、特征等等。

二、活动的开展:

第一阶段:《我知道的昆虫》

活动一:《我认识的昆虫》

活动目的:

1.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

2.尝试对昆虫进行分类活动。

3.体验捕捉昆虫的乐趣。

4.尝试饲养昆虫,增进关爱小生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昆虫标本、图片等资料,师生共同布置“昆虫世界”展区。

2.有关昆虫的VCD片

活动指导:

1.组织幼儿观看有关昆虫的VCD,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

2.启发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昆虫,引发幼儿谈论有关昆虫的话题,比一比谁知道的昆虫多。

3.引导幼儿尝试进行分类活动,按会飞的、会爬的、泥土中的昆虫进行分类布置展区。

活动二:美术活动《画昆虫》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2、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话出喜欢的昆虫。重点指导幼儿在涂色时,使用鲜艳的色彩。

3、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自我评价。

活动的延伸:饲养昆虫,引导幼儿记录昆虫的成长过程。

第二阶段:《昆虫的本领》。

活动一:《昆虫的本领》

活动目的:

1. 了解昆虫的本领,增强保护益虫的意识。

2. 学习搜集信息、资料。

3. 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昆虫的认识。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百科画册、网上查找了解昆虫的本领。

活动指导:

1. 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昆虫有哪些本领?

2.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知道更多昆虫的本领?

3. 鼓励幼儿将自己了解到的昆虫的不同本领用图画表现出来。 活动二:歌曲《小蝴蝶》

1.律动《蝴蝶飞》入室,提醒幼儿双手与双脚配合协调。

2.练声《一只小铃铛》

3.出示蝴蝶头饰,引入歌曲的内容。

4.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指导幼儿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5.请部分幼儿戴上头饰边唱歌表演。

第三阶段:《我喜欢的昆虫》

活动目的:

1、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喜欢的昆虫。

2、有初步的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

3、乐意参加消灭害虫的行动。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昆虫,为什么喜欢,重点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昆虫的名称、特性和作用。

2、引导幼儿讨论:哪些虫子是害虫?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它们?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益虫和消灭害虫?

3、教师提供各种昆虫的小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按益虫、害虫进行分类活动,比一比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对。

4、师生共同讨论商定消灭害虫的方法,开展“消灭害虫大行动”。如打扫班级卫生,保护活动定整洁,帮助厨房阿姨清理死角,冲洗水沟,打苍蝇,捉蚊子等。

5、幼儿听音乐《小蜜蜂》学做勤劳的小蜜蜂,愉快地结束活动。

第四阶段:《昆虫的乐园》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制作昆虫、体验创作的乐趣。

3、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对昆虫的认知。

活动过程:

1、提供笔、纱布、剪刀、胶水、枯树叶、竹枝、布等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运用画、折、剪、泥塑、小制作等多种方式制作各种昆虫作品,如制作昆虫头饰、昆虫玩具、昆虫吊饰、昆虫模型等作品,并进行展示。

2、启发幼儿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昆虫的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在活动室里为昆虫建一个家,并把自制的昆虫模型、玩具或昆虫标本放入昆虫的家。

3、学习欣赏有关昆虫的儿歌、故事、歌舞等文艺作品,让幼儿进一步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举办“昆虫乐园”展示会。组织幼儿讨论;怎能样把探究昆虫的结果展示出来,与他人分享?激发幼儿举办“昆虫乐园”展示会的愿望。

5、请家长和别班的老师、小朋友们来参观,鼓励幼儿主动向老师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昆虫作品,大胆为他们表演节目。

四、活动反馈:

1、通过主题活动《昆虫》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

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帮我们收集了大量昆虫的资料、图片。他们利用节假日带幼儿捕捉昆虫,探索昆虫的秘密,促使我们主题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五、活动感想:

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的生成过程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二:幼儿园中班《有趣的昆虫》教学设计主题活动

幼儿园中班 有趣的昆虫 主题活动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昆虫》主题活动

备注:两教时的活动应尽量考虑由一个老师执教,以便及时把握孩子状况,并调整预案。

家 园 共 育

1、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查找有关昆虫的图片、图书资料,引导孩子获得各种信息。 2、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昆虫、捕捉昆虫、知道在树木上、朽木上、水边及小草阴面、石头下、草丛里、落叶下均可能是昆虫生活的地方。

3、在家中和孩子一起饲养采集的昆虫。引导孩子细心照料它们,持之以恒。一段时间后,带孩子将昆虫放归大自然,培养孩子爱小动物的情感。

4、与孩子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昆虫的翅膀头饰等,引导幼儿体验扮演角色的乐趣。 5、参照相关的书籍制作昆虫标本。 6、引导孩子探讨有关益虫害虫的问题。

主 题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主题:有趣的昆虫 执教日期: __月 __ 日 星期_ _

主 题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主题:有趣的昆虫 执教日期: __月 __ 日 星期__

主 题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主题:有趣的昆虫 执教日期: __月 __ 日 星期__

篇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1

教学理论依据:

草地上的蚂蚱、花丛中的蝴蝶,神秘的昆虫世界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能蹲在地上看一上午的蚂蚁搬家,喜欢追着蜻蜓飞舞,更想捉一只瓢虫数数到底有几颗星星??他们玩着、说着、画着、问着,乐此不疲。但是,螳螂有几种颜色?竹节虫长什么样?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离大自然却越来越远了。因此选择《捉迷藏的昆虫》这个教学内容正是遵循了《纲要》中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的三个原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所感兴趣的,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能强加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是介绍问题和对策,让儿童自己主动地、自发地学习。”在《捉迷藏的昆虫》活动中,教师始终坚持幼儿想、说、做在前,教师指导、小结在后的原则。皮亚杰还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因此,本次活动将探索过程与游戏结合起来,既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能维持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 实施策略:

整个活动的组织以游戏贯穿始终。

1、师幼游戏,打好铺垫。通过游戏“捉迷藏”,理解 “隐藏”与“发现”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做铺垫。

2、趣味寻找,探索发现。寻找花草丛中、图片中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的小昆虫,探寻昆虫保护自己的奥秘,体验发现、探究的乐趣。

3、角色扮演,知识拓展。通过扮演角色,复习巩固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知识经验。

教学目标:

1、了解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藏有螳螂、蝴蝶、蚂蚱等昆虫的花草丛。

2、《昆虫躲猫猫》图片。

3、《春天》的音乐,昆虫头饰若干,小鸟头饰一个。

活动重点:

了解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活动难点:

对昆虫“保护色”的理解。

活动过程:

1、游戏“捉迷藏”,理解“隐藏”与“发现”之间的关系。

教师带领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让幼儿亲身感受:如果想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必须要隐藏好。

2、探究、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找找、说说

①教师带领幼儿寻找藏在花草丛中的昆虫。

②请幼儿说说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讨论为什么这些昆虫藏在和身体颜色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昆虫以及与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2)看看、听听

教师播放课件,让幼儿了解枯叶蝶、竹节虫、兰花螳螂等昆虫是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

(3)找找、认认

①教师出示《昆虫躲猫猫》大图片,请幼儿寻找图中已经认识的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

②请幼儿找出玉林人新闻ylr8.com 图片中的其他昆虫,拓展幼儿关于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经验。

3、游戏《小鸟和小虫》,复习巩固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知识经验。 教师带领幼儿玩“小虫和小鸟”的游戏,鼓励幼儿将掌握的知识经验运用到游戏中。

延伸活动:

激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1、鼓励幼儿和家长收集关于动物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图片、图书、影像等资料。

2、鼓励幼儿通过向家长、教师请教或观看图书、影像等途径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动物保护色原理”的应用。

3、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昆虫。

篇四: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第二版)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第二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第二版)

教学理论依据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利用保护色躲避敌人、保护自己的本领,而昆虫生活环境复杂,形体相对较小,在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有关昆虫“保护色”的这个活动主要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认知型科学活动。如何摆脱老师传授、孩子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是我设计活动时思考的重点。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儿童积极参与活动,不断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活动中我以枯叶蝶等几种昆虫为桥梁,通过看看、猜猜、找找、藏藏几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幼儿与材料、与教师、与同伴有效互动,获得有关经验,达成活动目标。

刘占兰教授认为,在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学习是前科学概念的学习,而不是准确科学概念的学习。因此,在活动中我没有刻意教给幼儿“保护色”的概念,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让幼儿真正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本领。另外,根据中班幼儿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思维具体形象等特点,我利用交互式白板、视频、图片等教学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给幼儿提供间接的、虚拟的操作体验,帮助幼儿间接经验的获得和提升。

教学策略

1、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增加活动的直观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活动中交互式白板的有效运用,使幼儿的学习变得直观、有趣,增加了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机会,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提升了幼儿观察、猜测、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2、“捉迷藏”的游戏情境贯穿始终,让幼儿体验寻找、躲藏的乐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创设了“小鸟找,昆虫藏”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昆虫能利用身体的形状和颜色隐藏自己的本领;运用“寻找躲藏的昆虫”和“昆虫捉迷藏”两个游戏,让幼儿在观察、操作、参与中加深对昆虫“保护色”的理解。

3、有效的师幼互动,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在活动中,我精心设计了富有启发性的关键提问和简洁准确的小结,采用“反问”、“追问”等策略激发幼儿深入思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判断、验证一步步得出结论,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幼儿动手动脑,注意培养了幼儿专注、认真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虫利用身体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对昆虫及其“保护色”产生兴趣,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活动重点

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虫利用身体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

活动难点

根据对昆虫“保护色”的认识,帮助昆虫隐藏在合适的地方。

活动准备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图片、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调动原有经验,引发人人小站renrenpop.com 探究昆虫的兴趣。 提问:你见过什么昆虫?在哪里见到过?

2.寻找花园里的昆虫,初步了解“保护色”。

找找看,花园里都有谁?

为什么有的昆虫一下子就能找到,有的很难发现它?

小结:原来昆虫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就不容易被发现。

3.观看视频和图片,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1)观看视频,简单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几种昆虫利用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初步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枯叶蝶:这是什么?会有什么变化?——观察后教师讲解枯叶蝶的典型特征。 尺蠖:猜猜看这里会有谁?仔细观察又有什么新发现?——观察、猜测后用图片进行验证。

花螳螂:猜猜看,美丽的花里藏着什么小秘密?——猜测后用图片进行验证。 小结:枯叶蝶藏在树叶中,尺蠖藏在树枝上,花螳螂藏在花朵里,这样藏起来真安全,小鸟根本就找不到。

(2)出示昆虫图,请幼儿找出隐藏在各种背景中的昆虫,进一步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小结:自然界中有些昆虫就是这么奇妙,它们能把自己巧妙地隐藏在周围的环境中,让敌人很难发现它。用这样的本领保护自己,可真了不起。

3.幼儿操作,运用有关“保护色”的经验帮助昆虫藏起来。

玩白板游戏:昆虫捉迷藏。请幼儿在白板上操作,根据昆虫的颜色、形状将昆虫藏在背景图中。

4.观看视频,拓展动物保护色的经验。

除了昆虫,自然界里有很多动物也有(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中班昆虫的家教案)这样保护自己的本领,我们一起看一看。 刚才你看到动物们是怎么隐藏自己的?它们隐藏自己的本领大不大?

结束语:还有许多动物都有这样特殊的本领呢!回家以后可以查查资料,找找看,再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篇五:大班科学教案&说课稿:昆虫找家

大班科学教案:昆虫找家

活动目的:

1、认识常见昆虫的食物,模仿昆虫的三种基本运动形态:飞、爬、跳。 2、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害虫和益虫。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昆虫的已有经验。

2、昆虫头饰若干,如蜜蜂、萤火虫、螳螂、蚕、蟑螂、蚊子、苍蝇、七星瓢虫、蚯蚓等。(幼儿人手一个,可有重复,但确保每组的小朋友拿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可多准备些幼儿熟悉的昆虫)。

3、昆虫拼图若干,画架若干(每组一张拼图,每组一个画架)。

意义:昆虫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见的一种小动物。学习昆虫的一系列常识能够让幼儿在生活中增加对昆虫的观察,增加幼儿的经验。如果单纯灌输给幼儿知识难免会枯燥和缺乏趣味性,所以可以通过模仿游戏来加深幼儿的印象。

区分害虫和益虫是培养幼儿分类的能力,通过分类,让幼儿养成保护益虫的意识。

重难点:通过昆虫对人类的影响正确区分害虫和益虫

克服难点:用生动易懂的例子联系幼儿生活经验,并通过课外的扩展帮助幼儿认识益虫和害虫区分的特点。

这里的已有经验一般是昆虫的外形和运动形态,当然也可能包括这个活动要幼儿认识到的一些常识,这些都是为这个活动做的铺垫。

人手一个是为了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环节中,头饰在游戏之前再分发,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每组幼儿之所以不同的昆虫头饰,是因为如果每个幼儿都一样,有些幼儿会跟风,就不动脑筋的跟着别的幼儿进行下面的活动。多准备熟悉的昆虫是为了利用他们的已有经验顺利开展活动。

拼图是为了导入主题,幼儿的好奇心都是很大的,拼图能带给幼儿探索的机会,能够让他们提起兴趣并通过自己的操作来解开奥秘。每组一张是为了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

4、音乐带、录音机。

5、森林场景,益虫的家和害虫的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昆虫

1、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玩拼图游戏,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动物?请小朋友把拼图背面的双面胶撕下,并把撕下的胶带纸放在筐里”幼儿操作,教师将拼好的拼图放在画架上展示,每组请一位幼儿回答。

2、师:“蝴蝶和蚂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呢?昆虫它们都长什么样呀?”

幼儿回答昆虫的基本特征。

(它们是小型节肢动物。体躯由一系列环节即体节所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腹),通常具两对翅。)

3、师:“除了蝴蝶、蚂蚁外,还有什么也是昆虫?”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卡。

二、游戏《昆虫找食》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个昆虫头饰戴上(自己喜欢的或者熟悉的昆虫),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虫,想一想它是怎么运动的,它爱吃什么。”幼儿寻找并戴上头饰。 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愉快地进行游戏。

布置一个生动的场景,能够让幼儿像置身在故事情节中一样,利用帮助小昆虫回家的故事情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不单纯是枯燥的分类。

有游戏的方式引出幼儿的已有经验,提高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展示结果,能够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并且让幼儿产生成就感。提问可以每组选择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来回答,因为这是简单的问题,幼儿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加以表扬,让能力弱的幼儿有自信进行下面的活动。

引出昆虫的基本特征。

这括号里的内容仅供教师参考,教师在总结的时候应该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这不是重点,所以可以简单的带过。

引出幼儿的已有经验,拓展思维。

教师准备的图卡应该丰富些,要考虑到幼儿一般能回答到的昆虫。图卡的出示能够让幼儿形象的观察到昆虫的特点。

在小班和中班对昆虫多多少少都有些认识,对于大班来说如果还停留在认识昆虫,那就太浅显了,所以目标难度就有所提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昆虫它们吃什么。因为区分害虫和益虫,也可以根据昆虫的饮食习惯来判断。

2、师:“请小昆虫们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来寻找食物。”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到森林场景中寻找食物图卡。

教师带领每组小朋友到达指定地点挑选食物图卡。 (图卡有蜂蜜、露水、飞蛾、蚊子、各种人类食物等)

3、师小结:“小昆虫做得真好,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什么昆虫,你是怎样行动的,你找到了什么食物?”请5~8位幼儿回答。

三、益虫和害虫

1、师:“蜜蜂采花蜜传播花粉,对人类有帮助,我们叫它益虫;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呢还是害虫。”

如果幼儿说错了,可以让其他小朋友帮助他。

2、师宣布游戏规则:“天快黑了,小昆虫们要回家了,我们来找家,益虫的家在这边,害虫的家在那边。”幼儿找家。

师:每组小朋友上去帮小昆虫们找家的时候,其他小朋友帮他们看看是不 是正确的帮小昆虫找到它们的家了。 模仿昆虫的运动形态和营造故事情节是游戏中的环节,这样可以增加趣味性,也能通过这样一个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更加投入到游戏中。而且常见的昆虫是幼儿的已有经验,运动形态不必过多的教授就可以让幼儿自己模仿。如果有些幼儿不能正确的模仿它所扮演的小昆虫的运动形态,教师可以纠正,加深他的印象。

由教师带领到指定地点是避免发生混乱。

这里的教师提问可以针对性的提问各个能力层次的幼儿来回答问题,检查他们获得经验的程度。如果幼儿不能够一下子回答这三个问题,教师可以简单的引导幼儿说出,但是不要替幼儿说。 教师的总结很重要,可以帮助幼儿整理思路。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讲,分类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从增加他们的常识出发,可以让他们尝试着区分害虫和益虫。其中,教师要加以引导,怎样才能区分什么是害虫,什么是益虫。

1、害虫:危害人们生产的,如蚜虫、蝗虫等 危害人们生活的,如蚊子、蟑螂等

2、益虫:有益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如蜜蜂、蜻蜓等

提供一个故事情节来帮助幼儿分类,增加了趣味性。

如果幼儿不能够正确地帮助昆虫找到家,教师可以先告知他正确的分类,并在以后的课上找段视频帮助幼儿理解和加深印象。

在找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怎样组织,可让幼儿一组一组的上去将头

3、教师小结,帮助找不到家或找错家的幼儿正确认识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师:刚刚×××不小心把小蚂蚁送错了家,哪位小朋友可以帮帮他,告诉他小蚂蚁为什么是害虫。

四、结束

师:小朋友做的都很棒,知道了对人们有帮助的就是益虫,对人们有害的叫做害虫,还找到了各种小昆虫吃的食物。老师这里有几本关于昆虫的图画书,有兴趣的小朋友下课可以去我们的科学角阅读下,找找里面有没有你喜欢的小昆虫呢?

饰放到正确的位置,其他幼儿帮助他们辨别是否摆放正确,以免等待的时候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教师以拒绝批评的原则,再次帮助刚刚没有摆放正确的幼儿纠正他们的错误,可让其他小朋友帮助他,这样可以加深双方的印象。

让幼儿表达而不是老师告诉,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也能够帮助他培养乐于助人的态度。

结尾教师整理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且进行拓展延伸。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