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在雪中在雾中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8:28:56 体裁作文
在雪中在雾中阅读答案体裁作文

篇一: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 三 语 文 试 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文(共30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

1、默写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全诗(4分)

, 。 , 。 2、依据课文填空。(4分)

①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习》) ②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③ 蝉则千转不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②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可唐代诗人刘禹锡却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 ”,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4—5题。(4分)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一、二两句诗中的“都”“惊”两字用得好,请你简要谈谈这两个字好在何处。(2分)

5、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6、本段文字出自于 写的《桃花源记》。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成语就是 。(2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① 阡陌交通.. ( ) ②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

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段文字与《桃花源记》中的选段分别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请你对其作简要说明。(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6分)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④

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饭焦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未展:来不及。

10、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 母好.食铛底焦饭( ) ② 归以遗.母(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12、读了这篇短文,你从中得到什么感悟?(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6分)

只是一个普通人

①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

( )独行。 ②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声,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③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④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会交车。一住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但什么也没有说。

⑤公交车来了,老妇人慢吞吞地、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绅士和女孩都冲到了车尾。与老妇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抚弄着大拇指。

⑥一个小男孩指着那个老妇人说:“快看呀,妈妈,那个老奶奶光着脚!”尴尬的母亲把他的手拽了下来说:“不要指着别人,蕾德鲁!那样不礼貌。”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她肯定有成年的子女,”一位穿着皮大衣的女士说,“她的孩子们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她把自己的母亲照顾得很好。一位老师坐在汽车的中部,扶着她膝上的礼物袋,对坐在她旁边的朋友说:“难道我们交的税还不够处理这种 情况吗?”“人们应该学会存钱。如果她在年轻的时候存了钱,现在就不会受苦了,这是她自己的错。”一个衣着得体的年轻大学生补充说。

⑦所有人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因为他们都发表了如此精辟的分析。

⑧这些同胞对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走过过道,上前塞进老妇人颤巍巍、满是皱纹的手中。“拿着,夫人。给您买双鞋。”老妇人点点头作为答谢。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住,对自己十分满意——因为他不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⑨到了下一站,一个年轻人上了车。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他的身体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摇摆。付过车费后,他一屁股坐在一个靠过道的座位上,正好与老妇人斜对角。

⑩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他的目光从老妇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穿着一双崭新的、昂贵的名牌运动鞋。年轻人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夫人,”他说,“我看见您没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给您吧。”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老妇人使劲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⑾汽车到了下一站。年轻人下了车,光着脚走在雪地里。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看他光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远。

⑿“他是谁?”一个人问道。

⒀“他一定是一位先知。”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个圣人,”另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位天使。”又有一人说。

⒁但那个指过老妇人的小男孩说:“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13、给第①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同时找出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在下面。(2分)

① 踽踽..( ) ② 改为 14、阅读文章后,在下面括号内补全故事情节。(4分)

( )——老妇人乘车 众人反感漠视,商人解囊相助——( )——年轻人赤脚下车,众人揣测赞叹 15、第1段交代“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有什么作用?(3分)

16、请结合选文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

17、文章以“只是一个普通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24分)

美意朦胧

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感。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 ⑥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的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18、理解文章第②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杜甫写‘绝’了唐诗”的意思:

(2)“也写‘完’了唐诗”的意思:

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感,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19、文章第③段中说“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请结合第②、③段的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0、唐诗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试结合原文,概括说明“唐诗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21、由文中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你联想到了哪些诗人及诗句,请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来。(4分)

22、在文章开篇和结尾作者都说“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其中的“雾中散步”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三、写作(共50分)

23、题目:与你为邻

提示: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以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猿则百叫无绝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3、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都” 字表现出人们盼春之切与毫不见春之音讯的怨怅。“惊”字表现了作者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意对即可)

5、运用了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刻画了春雪的美好而有灵性,增加了诗的意趣,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6、陶渊明 世外桃源 7、①交错相通 ②都,全

8、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9、《桃花源记》中的文字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岳阳楼记》中的文字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10、①好:喜欢、爱好。 ②遗:给予,留给。

11、陈某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了,就带这锅巴参战。

12、(1)孝顺父母是做子女的本分。(2)孝顺父母要落实到行动上,持之以恒。(3)百善孝为先。(4)父母为子女付出很多,做子女的要学会感恩。(答中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13、①jǔ ②“声”改为“生”

14、(1)老妇人赤脚走在雪中,无人注意。(2)年轻人脱下鞋袜,给老妇人穿上。

1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天气);衬托(突出、烘托)老妇人赤脚在雪中行走的艰难(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渲染凄凉的气氛。

16、生动形象地写出年轻人看到老妇人光着双脚时的震惊,表现年轻人的善良。

17、表明年轻人对一个陌生人的同情与帮助(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去做的);表现作者对年轻人的肯定和赞美;也表现出作者对人们都应该付出爱心的呼唤 。(意对即可)

18、?“杜甫写‘绝’了唐诗”的意思是他杜甫让世人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使律诗的形式美达到了极致。?“也写‘完’了唐诗”的意思是他的诗成了后人写诗的金科玉律,他在律诗上的成就限制了后人的创造。

19、?唐诗因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失去了创造活力;?因谋篇之难能而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篇,而且佳篇少于佳句。

20、唐诗的“朦胧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式美——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意境美——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雾中的一抹天光。娇研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内容美——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或唐诗题材丰富,广泛反映了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

21、想到的诗人及诗句: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岑参《白雪夜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张继《枫桥夜泊》“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朝辞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22、“雾中散步”并非仅指在大自然的“雾”中散步,而是指唐诗的美意朦胧像雾一般。文章首尾运用了由实到虚的手法,是作者沉醉在唐诗如雾般美意中的形象描绘。这一形象描绘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唐诗朦胧美的情有独钟,而且使文章结构首尾呼应,全篇一体,造成一种行文上的回环美。(意对即可) 23、略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阅读训练场

一、读寓言故事,完成问题。(8分)

3啄木鸟和树

大树叫起来:“别动我!别动我!我疼死了!”

“树先生,你身上有病,我在为你捉虫呢!”啄木鸟说。

“简直是侮辱!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里的虫?我知道了,这不

过是打击

我、伤害我的借口罢了。警告你,别在我面前耍花招,滚开!”树

发怒了。

啄木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从此以后,再没有一只啄木鸟愿意

去帮助这棵树

啄虫了。

几年后,树里的虫多了,这棵“年轻力壮”的树终于变成了肚里空

空的废物。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2分)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4分) a.我们不能没错给人家找错,借以打击、伤害别人。( ) b.有了错就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不然就变得不可救药。( ) c.自己有错不改不行,自己没有错误别人不应该没完没了。( )

在雪中在雾中阅读答案

3.在这个寓言故事中,你喜欢那个人物呀?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2

4“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

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

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

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

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

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

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

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

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

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

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

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 )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2 。 ( ) 3、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

4、杜甫是怎样“煮书”的,请用“~~~~~”画出相关部分的句子;我们学

语文该怎样“煮书”?请用“ ”画出相关部分语句。

5、“煮书”有什么好处?你今后打算怎样学好语文呢?

5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枝连着

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

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枝

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

春(未 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 坐

坐)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错误的音节或汉字画去。

2、这篇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 _____”这句话来写。文中的

省略号(……) 表示_____________多。(2分)

3、根据短文连线。(4分)

山坡上 果树

公路两旁 垂柳

小河两岸 梧桐树

农家小院 松树和柏树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6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挺要好的,长大以后,分手到

外地去工作。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一

件旧棉衣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

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里还说□我只

有一件棉袄□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他请来两

个朋友,到家里去作客。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崭新

的狐皮袄,那个原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我有一件比狐皮袄更

宝贵的棉袄。”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给这个朋友看。

1、给这篇短文加一个题目。2%

2、在第2小“□”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

3、用“√”选择正确的解释。3%

①挺要好 A、硬而直( ) B、杰出( ) C、很( ) .

②迫切 A、强迫 ( ) B、接近( ) C、急切( ) .

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

炎热( ) 陈旧( ) 便宜( ) 顺利( )

5、为什么说那件就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呢?2 %

7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

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 瞧 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

1. 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第( )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2)

2. 把最后一段缺少的标点在文中补齐。(2)

3. 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 ),它靠自己的( )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 ),孩子们夸小花苗( )。(12)

4. 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4)

温暖——( ) 难过——( )

5. 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2)

答案

篇三:大风阅读答案

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 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适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 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

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干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幺々”

“风。”

爷爷淡波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城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赶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萌芽》 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8.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3分)

1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 甸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2)品味“我们钻进了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2分):

20.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4分)

(1)“爷爷,那是什幺?”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21.文中画线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3分)

22.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

(四)(18分)

18.(3分)爷爷和“我”—起去割草;遭遇大风;与大风搏斗。

答出三点意思即可。

19.(4分)(1)形象写出了爷爷的歌声低沉有力、节奏缓慢。(2分)

“低沉有力”、“节奏缓慢”各1分。

(2)写出了风之大,表现了祖孙俩敢于面对大风的勇气。(2分,每点1分) 20.(4分)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的人。 “坦然镇定”、“刚毅坚强”各2分,意思对即可。

21. (3分)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了大风来临前自然界的反应;用词准确生动, 富有变化。

角度2分,“视觉”“听觉”“嗅觉”写出其中两种即可;语言l分。

22. (4分)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增强真实感;通过“我”在大风来临前后的言行衬托爷爷的形象;表现祖孙情深,爷爷对“我”关心疼爱,“我”对爷爷敬爱依赖

篇四:《小学阅读》四年级上册答案

小学阅读 四年级上册 答案

第1单元

《小草》

1.nínɡ;zhuān;s?u;luì 。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总—分—总;春夏秋冬季节。

4.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5.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 》

1.Huá;sù;zhàn;zī 。

2.碧波粼粼;能工巧匠;绿树成荫;争芳斗艳;

苍翠挺拔;光彩夺目;兴致勃勃;湖光山色。

3.有的花瓣全展开了??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4.公园的一角真美啊!

5.地点变换;人工湖上;人工湖旁边的花坛;花坛对面的假山;琉璃瓦长廊。

6.《公园一角》或《美丽的公园一角》。

《游古漪园》

1.②;端正;开端。

2.古色古香;水平如镜;苍劲有力;栩栩如生。

3.九曲石桥;缺角亭;浮筠阁。

4.①走进古漪园的大门,迎面是一堵巨大的浮雕墙。

②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

③走过九曲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见了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

④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

5.①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子前有一块黑色的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这亭子是四方形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

②1937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南翔人民就在这儿建立了这个亭子,特意缺了个东北角,以示伤痛。其他几个角上的大拳头表示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

③心中燃起怒火。

6.分四段(①‖②‖③④‖⑤)。

《有趣的蝴蝶》

1.xuàn;yīnɡ;lín;ch?nɡ 。

2.①。

3.经过重重的海洋,形容路途遥远。

4.C。

5.第一段:蝴蝶的色彩为什么会那么美丽呢?

第二段:蝴蝶有远涉重洋的本领。

第三段:你看蝴蝶多么善于伪装和保护自己啊!

第2单元

《诚意无价》

1.亲密;厌恶;珍贵;纯洁。

2.因为小男孩非常喜欢鸽子,每天他都要到广场上喂鸽子,所以那一群鸽子把小男孩当成了亲密的朋友。

3.因为那一群鸽子看到小男孩抓住自己的一个伙伴,使伙伴失去了自由,受到了伤害,所以那一群鸽子都用恐惧和厌恶的眼神盯着小男孩,再没有一只鸽子愿意飞到他身边来了。

4.一个人失去了他的诚意时,也就丢失了自己最为珍贵的东西——人品和尊严。生活当中友情是容不得半点欺骗的。

5.事情发展。

《一位普通人》

1.凛冽;清脆;黄蓝相间;刺骨;热情;沉甸甸。

2.高高兴兴、明明白白、结结实实、清清楚楚、哆哆嗦嗦、红红火火??

亮晶晶、沉甸甸、绿油油、金灿灿、香喷喷、热腾腾、硬邦邦??

3.不料,刚要掏钱,只听“哗啦啦??”的一声,硬币竟像下暴雨一样洒了下来。

4.我在邮局买信封时,钱袋破了,硬币撒了一地。阿姨帮我捡起硬币,并帮我把买信封后剩的硬币换成一张崭新的钞票。

5.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阿姨主动地帮助了我,并给我带来了方便。阿姨这种热情助人的精神温暖着我的心。 《意外》

1.坐;迷;座;暮。

2. , , , , :“ , !” ,“ 。 ?? , , 。” 。

3.我去剧院看节目,心里总盼着幕间休息的时候能看早上刚借到的书。

4.事情发展的顺序

5.时间:1914年11月11日。

地点:剧院。

主人公:马克西姆·高尔基。

起因:我去剧院看节目,心里总盼着幕间休息时能看早上刚借到的书。

经过:我在幕间休息时看书,邻座的高个子与我交谈,并在剧终时把我送回了家。

结果:我在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有两本书。原来是高个子叔叔寄来的,他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 《陌生人的红苹果》

1.C。

2.(ɑ)处选A;(b)处选D。

3.B。

4.C。

5.A。

1—2单元阶段检测

《天鹅》

1.筋疲力尽;无影无踪;黯然失色;一望无际。

2.第一自然段:一群天鹅一刻不停歇地从寒冷的北方飞向温暖的南方。

第二自然段:小天鹅体力耗尽,掉在水面,但它一直注意着天鹅群飞走的方向。

第三自然段:小天鹅在拂晓前醒来,精力充沛地向着同伴飞去的温暖的地方飞去。

3.小天鹅深深吸了一口气,伸出脖子,精神抖擞地鼓动起翅膀,擦着水面腾空而起,飞得越来越高。

4.(3)。

5.事情发展。

《一只贝》

1.“ ?”

“ !(,) ,(!) !”

“ ?(,) ?”

2.拟人;略。

3.事情发展。

4.②。

5.略。

《火山》

1.热;总是,就;烧起火焰。

2.“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燃)。”;“武耳卡诺”;“燃烧的山”。

3.(3)。

4.分两层:??也有“燃烧的山”这个意思。‖??我们看到了熊熊的“火”光腾空而上。‖

层与层之间是转折关系。

5.略。

第3单元

《雪花》

1.chan;mú 。

2.飘飘扬扬、慢慢悠悠??

一模一样、千变万化??

3.形状、重量、颜色。

4.分为三段:

△下雪了,片片雪花??

△雪花特别轻??

△人们总说雪花的颜色是洁白的??

5.雪中有红色的藻类;雪中有绿色的藻类;雪中有沙漠上卷来的黄色尘土;烟囱中冒出的煤烟粘在雪花上。 《老鼠买鱼》

1.(1)ɑ;(2)c。

2.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虽然??却??

3.老鼠天天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

猫天天吃老鼠送的鱼,和老鼠“化敌为友”。

4.分为三段:

△一天??

△鱼行老板问??

△不久??

5.c。

《送一轮明月给他》

1.白;洁白明亮;忄;惊讶。

2.C。

3.禅师是多么善良啊,他不但用自己的宽容原谅了我,顾及了我的面子,还送我衣服,我可真惭愧啊!我说什么也不能把衣服带走,得用实际行动告诉禅师我要改邪归正。

4.分为两段: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

△第二天??

5.小偷明白了禅师的用意:做人要善良、诚实。

《爱的纽带》

1.分娩;遗腹子。

2.大雪纷飞;北风呼啸。

3.医院里;多丽家。

4.分为两段: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北风呼啸??

△到了多丽家??

5.不幸的是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幸运的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拥抱、亲吻了自己的孩子,留下了充满父爱的遗言。

《超山赏梅》

1.(1)③;(2)①。

2.洁白无瑕;饱经风霜;千姿百态。

3.白梅;宋梅;红梅;白梅有五片花瓣,洁白无瑕。

4.分为三段:

△春寒料峭,渐暖还寒??

△公园大门前的小山坡上??

△超山千姿百态、傲霜怒放??

5.总分总的关系(公园大门前——进门不远——穿过大明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

第4单元

《家乡的茶园》

1.热闹;装点。

2.比喻句:远看,像一条蜿蜒盘旋的长龙。

拟人句:在微风中,在阳光下,茶叶轻轻地摇着小手,招来了辛勤的采茶人,静寂的茶园顿时热闹起来。

3.外形、颜色和味道。

4.老奶奶;姑娘们;孩子们。

5.第一段:(1—3)中心句:茶园四季景色迷人,但更可爱的还是春季。

第二段:(4—8)中心句:在微风中,在阳光下,茶叶轻轻地摇着小手,招来了辛勤的采茶人,静寂的茶园

顿时热闹起来。

《爱因斯坦的故事》

1.启示;荣耀;简单。

2.痛苦;渺小;微弱。

3.图:谋取;不图虚名:不谋取虚假的名声。

4.第一段:(1—2)中心句:他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

第二段:(3—9)中心句: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取得了伟大成就以后,虽然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但是他从来不图虚名,不爱金钱,生活一直很简朴。

5.(1)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对相对论的研究有了很大启发。

(2)王后隆重地迎接他,他却步行到王宫。

《坚持写作,一丝不苟》

1.lì;pō 。

2.神志不清,只想睡觉。

3.果戈理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严格。

4.③。

《梅园的花》

1.万紫千红、姹紫嫣红、婀娜多姿、争奇斗艳。

2. , —— 。 : , ; , ; , 、 、 、 , 。

3.第一段:“我”爱花,更爱梅园的花。

第二段:看到梅园的花,便想起梅园的主人——周恩来同志。

第三段:梅园的花,永远开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4.梅园的花,春夏秋冬不凋零,一年四季开不败。

5.梅园的花;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无限怀念、敬爱他。

《救救我吧,人类》

1. , , , 、 、 。

2.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

第三段:第七自然段。

3.③。

4.(1)陆地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声音污染。

(2)我十分健壮,山清水秀。

(3)人类;地球。

3—4单元阶段检测

《引路人》

1.(1)引导走路;(2)学习做人。

2. , :“ , !(。)” , 。 “ , !” 。

3.略。

4.C。

5.C。

篇五:冬雨 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4—18题。(21分)

冬 雨 ①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

“乒乓”的声音。

②北国的冬不本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

竟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

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那雨声使我不禁联想起广东音乐,“沙沙”

声宛然《沉醉东风》中轻缓细切的弹拨乐,“吧嗒”、“乒乓”的大雨点儿

声,多像《雨打芭蕉》演奏到一处小高潮之际那美妙的韵律。

③楼外,雨小,雾大。雨,淅浙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洒,悄无声息,

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

情,落在你的脸上、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也不让你产生淋漓之苦,只是

凉丝丝的,你会顿生一种特殊的轻柔、清新和亲切感。

④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雾蒙蒙,隐住村镇,裹

住树,笼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朦朦胧胧,影

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现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雾也有情,

好似跟你逗戏,给你“画”个“圈”,你往前,她就后退,你退回来,她又

悄悄地追过来,你喝喊,声音似落进大海里,杳无回音。

⑤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

那擎在枝头的绛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膨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

远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丛丛年轻的柳树,尚存几许绿色或淡黄的叶子,乍一

看还真有几分柳枝鹅黄泛青、“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韵味呢。

⑥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

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

天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此时此景,在许多人的

眼中、心中,花伞已远非遮雨的工具,而是艺术品,是生活的装点,是美的

一部分,似乎也寄寓了对春的渴望。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

而这“不正常”却也令我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

的“不拘一格”、无穷变化。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

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奋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

在缩短羞.温暖的春在提前着,火热的夏和金灿灿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⑦一位大作家说过,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还会远吗?

⑧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勾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

让我早早地盼起春来。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而没有绿野和鲜花的

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14.①②③段依次从 觉、 觉、 觉等感官写冬雨给人们带来

的美好感受,④⑤⑥段分别写雨中的 、 和 ,充满了诗情

画意。(6分)

15.④段中“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主要用 修辞手法,请简要说说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

16.②段“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中的“竟然”二字是

针对“ ”而言的。(从原文中找句子回答)

(3分)

17.对加线句理解不正确的是(3分) ( )

A、句子中的每一个季节前都有一个形容词,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B.这里的春夏秋冬并非实指自然界的季节。

C、表现了人们的热情和对火热生活的向往。

D、冬天缩短,春天提前是事实;夏天和秋天延长是想象,所以用“似

乎”。

18.语言之美,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了某种句式,有的

是使用了优美的词语??请你也用美的语言描绘一下你平常见到的雨景,30

字左右。(5分)

参考答案:

14、听 视 触 雾 树木 人15、拟人 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细

小、轻柔的特点,又赋予了它人的情态,像个调皮的小孩子,活泼可

爱,富有情趣。(言之成理即可)16、“北国的冬本不是下雪的季节吗?”

17、D 18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