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扎根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32:18 初中作文
关于扎根的作文初中作文

篇一:让学生的作文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

让学生的作文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

作者:仇伟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关于扎根的作文)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5年第06期

【摘 ;要】

学生作文空洞无物仍是较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作文脱离了生活。针对这一症状,本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出发,提出了“让学生的作文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之四步骤:对生活观察——品味——积累——表达,并逐层举例论述。

【关键词】

学会 ;观察 ; 品味 ;积累 ;表达

许多语文教师常常为学生作文质量不高而烦恼:内容空洞无物、语言枯燥无味、事情胡编乱造、情感无病呻吟……为究其原因而困惑:有教师认为是指导不得法;有教师认为命题不当;还有人以为是作文本身难度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从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深深感受到学生作文质量低劣的根本原因是脱离生活。要想改观学生作文状况,就必须将学生引入生活,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表达生活。

一、给学生一双智慧的眼睛——学会观察生活

法国雕刻家罗丹告诉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我在用学生枯燥无味的作文启迪学生懂得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后,就送给学生一双能够发现美的智慧眼睛——观察生活的方法。一是要有目的:去哪里、看什么、听什么,自己要有个打算。如七上第四单元作文要求:“写一篇景物观察日记”,参考题有“花圃、月夜、雨中、秋晨”。如果是写“月夜”,就要抓住月夜,重点观察月光的变化或月光下的人和事及其感受等,这样作文内容就具体了。二是要有顺序:观察事物,要了解它的全貌。这就需要有个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里到外,或由远及近……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观察清楚。三是要抓住事物特点:如《春》一课中春雨的特点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四是要有比较: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如在公交车上同样是青年,有的让座、有的却抢座,对比之中才能更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

二、给学生一个灵敏的感官——学会品味生活

首先让学生知道要品味生活,仅仅靠眼、耳是不够的,观察景物还需要用鼻嗅、用舌头尝、用身体感受,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官都尽可能要用上,这样才能写得尽善尽美,更好地描写事物、刻画人物、表达情感及其主题。如鲁迅《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着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的我心也沉静……”这一段里有嗅觉、视觉、触觉、听觉、心理等描写,可以说

是人的五官全用上了。既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又表达出自己心里感受,情景交融,抒发出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三、给学生一本采集的本子——学会积累生活

人们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意思是说再好的记性也抵不上勤记录。所以在每学期初就要求学生准备三本记录本:一本是读书笔记本,及时摘记下课本及其课外读本中的佳词丽句、精彩片断及其赏析等;一本是日记,及时记录下平时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及其感受等;一本是便于携带的小本子,封面上可写上《采蜜》《小镜头》《滴水集》等,随时记录下在校内外偶遇的事件或新闻。这样使学生都能像蜜蜂一样勤采花粉,最终“酿出甜美的蜜”来。如八上第三单元是一组表现“慈爱、恩爱、关爱、孝悌”等亲情的课文,我也要求学生写一亲人,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展现。学生相继从“采集本”中很快就找到了《妈妈临出门时的叮嘱》《放学时奶奶的热包子》《考试失败之后的安慰》等素材。由于学生积累的材料多了,所以学生作文时的事例就可信手拈来。

四、给学生一支多彩的“画笔”——学会表达生活

学生通过智慧的眼睛观察,灵敏感官的感悟、采集本的积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材料,作文时学生根据作文要求从中找出了适合作文要求的好材料后,我还引导学生根据作文具体要求对素材再加工:语言再锤炼、内容再丰富、情节再创造、主题再提炼、表现手法再多样化等,从而用多彩的“画笔”写出色彩斑斓的作文来。如有学生通过素材“再加工”所形成的《秋天赞》作文中的一段描写:“秋天是一个美妙季节:坐在火红一般的枫林之中,便有诗人杜甫笔下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感。踏着沙沙的枫叶,走出这神奇的人间仙境后,便来到田野上,眼前又出现了一望无际的金色世界。稻田在秋风的吹拂之下使之成为金灿灿的海洋,一阵风吹来,稻谷犹如海浪翻滚,那稻穗摇曳发出的成熟声如同浪涛声响在耳边。秋天又是一个成熟的季节:除了那“稻花香里说丰年”外,更有桂花香飘四溢,让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桂花的世界之中。采一点去泡茶可以品味到沁人肺腑的香茶;收藏一点桂花,除夕之夜便能吃上香喷喷的桂花糕。沉醉在这秋的果色里,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花儿香,鸟儿鸣,人儿醉……”学生多彩的表达,成功的喜悦,使大家更坚定了“扎根生活”的“观察——感悟——积累——表达”之作文四步法,随之全班的优秀作文也纷至沓来。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既向我们揭示了生活是写作源泉的秘诀,作文离不开生活之真理,又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作文教学之方向,还向我们明确了具体要求及其方法。所以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更要坚定信心,进一步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使学生能在作文中描绘生活,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在生活的土壤中孕育亮丽的风景,滋生鲜活的灵感,写出更好的作文来。

篇二:作文要扎根阅读

作文要扎根阅读

作文教学现在存在一个怪圈,教师在教学中难以下手,而学生学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教师与学生都感觉作文教与不教差别不大,考试能否取得满意的成绩主要靠个人运气的好坏。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在平时很头疼作文的教学。然而,作文在高考中占有巨大的分值,它的成败关系着一个学生的命运。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的我,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有了一些小小的体会: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重视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作文应扎根阅读。

“听、说、读、写”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从这四项来看,读是最基础的部分。学习语文,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都是文字性的东西,每个学生都要通过阅读才能了解文学作品内在的内容与情感。阅读,每一个学生都能做,怎样有效阅读,应该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的能力。读作为铺垫,是引领学生进入文章的阶梯,只有学会阅读的正确方法,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融入作品的意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去洞察作者的内心世界。只有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才能体会文章中语言的魅力。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力,才能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的能力。没有读,片面地强调说和写,那就犹如在沙滩上建筑大厦一样。怎样才能让读更好的为写服务,通过实践我总结如下几点:

一、精选美文,以情感染学生

现在高考作文非常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如果一味地把枯燥的道理讲给他们,学生会感觉乏味。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些包含人生哲理的精美散文,引领学生去读。现在高中学生大多情感丰富,从情感人手的一类文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优美的文字面前,在真挚的情感描绘中,会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通过对这些精美散文的阅读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强烈的时代感、责任感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启迪学生对人生产生更深刻的认识。现在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怎样让他的思维走上健康正确的道路,通过实践我感觉阅读精美的散文是一条可行的方法。这些精美的散文能够弥补课本知识的空白,也更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与文学的空间。在耳濡目染之下。学生阅读的兴趣会极大提高,写作的冲动也会有所增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清思路,以理说服学生

现在中学生,作文不仅思想上匮乏,而且结构上混乱。作为教师如果一味地以一种模式去教授学生,学生会非常反感。教师应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美文为切入点,分清文章的脉络,尤其是过渡这种手法的运用,对作文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我参加过多次高考阅卷,在阅卷中感觉作文结构的重要性,它就象人的骨骼一样对整个作文起着支撑作用。在阅卷过程中。阅卷教师分配给一篇作文的时间很短,阅卷教师又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学生负责,那么一篇具有

完美结构的,思路清晰的作文,会给教师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此效果,作文得高分就不愁了。因此,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取胜,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刻意培养学生的结构感,使学生真正领会结构的重要,也会使他们在潜意识中学生去模仿,其实写好作文,尤其是在考试中写好作文,刻意模仿是有效的途径。而平时注重阅读结构感强的文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寻章摘句,以美熏陶学生

作文除了犹如心脏的情感,犹如骨骼的结构,还需要犹如美丽外衣的语言。它是情感和结构的载体,精美的语言会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然而语言的精美,不是教师很容易就能教出来的,无论你教师语言功底多么深厚,说教都很难让学生深刻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必须要从文章中感悟,要在文段中锤炼。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在文章中读出语言的优美,用心去深刻感悟,才能使自己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充实。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每次阅读美文有意识的培养寻章摘句的好习惯。让学生徜徉于美的海洋中,不断沐浴,必将会使学生的语言越来越充实,越华丽,越优美。

总之,作文成绩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身心不断陶醉于精美的文章之中,逐渐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喜爱,势必会增强他们写作的激情,会让他们在不断阅读,不断写作中寻找到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高考作文的成功指日可待。

篇三:作文因扎根生活而精彩[论文]

作文因扎根生活而精彩

摘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本文主要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基本内涵,生活化作文教学的主要策略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制约条件进行了分析,以期让作文迸发出它应有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生活;作文;策略

一、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要开放时空,打通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作文教学联系,实现作文与生活的紧密连缀

教师不再受困于教材中指定的一些作文篇目去指导学生写作,而是倡导学生自由自在地从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去发现他们能写、爱写的作文。我们可以倡导把科学课的实验报告、数学课的应用题、班队活动的设计方案等都当成作文指导的契机,使学生意识到时时在作文,处处有作文。

(二)凸显创新能力的作文教学

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打破了应试教育对学生作文的思想束缚,使学生的写作成了一种自我表达的真实需要,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表达空间。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促使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去实践,为我们语文学习拓展新天地。

(三)开放习作内容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平日里将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写出来,描

绘不断变化的风景,叙述曲折动人的故事,刻画具体可感的事物,书写内心的感受。因此,我们应当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作文,把想象的自由还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心灵与作文亲密无间,表达自己生命的真情实感。

二、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以观察生活为基本点

1.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生活中如不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的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以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花坛里的月季花,通过视觉了解月季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摸到花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并把收获及时记下来。

2.就地摄取素材进行观察。经常接触的,不一定就是熟悉的。比如学生写“我的家乡”,由于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是外来民工子弟,他们已经离开家乡多年,对家乡已经没多少印象。这时,我就引导他们把赣榆当作家乡,让他们用心去观察、去留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就地观察熟悉的环境,如校园、教室??使学生懂得一个道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熟悉事物,只有熟悉事物,才能写好

作文。

(二)以参与生活为着眼点

1.学校生活。小学生平均每天在学校里生活6个小时。师生一起上课,一起活动;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习,互相交流生活上、学习上及其他方面的见闻、体验和感受。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习作训练的机会和内容,如:某某同学从外校转到我班,教师就可借机出一个作文题《我班来了一位新同学》;教师要去外面听课一星期,可布置作文题叫《老师,你不在时》;又如《特别的一节课》《记一次体检》等都是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写起来不会觉得无从着手。在教学生放风筝时,我课前让学生准备好风筝,课上师生一起到操场上去玩,比比谁放得最远、最高,风筝不停地飞,学生尽情地玩。这节课要求学生将放风筝的过程写下来,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 。

2.社会生活。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习作训练的机会。秋天,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大自然去看一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根据报纸、电视、广播上的内容,谈感想、体会,然后把它们写下来等;通过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感性思维得以发展,同时又丰富发展了学生的主观体验,有利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家庭生活。家庭是孩子待得时间最多的一个地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体悟家庭生活。如:写反映家庭生活的习作,许多学生都是选取生活中经历的事来写真实的感受,没有了编造和拼凑,那一份份童真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了令人感动。

(三) 以积累生活为关注点

1.情感体验的积累

学生的个性、环境、教育等影响因素不同,自然对事物感情倾向、态度也会各不相同,作文的表达也不会千遍一律。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发挥心理学上的“移情”作用,处处以童心、童趣、童志来对待学生,对他们的要求不要太高、太死板,这样学生才能有所表达、愿意表达、自由表达。比如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发生在自己周围的变化,自己家里的变化,如随着城市化发展,现在赣榆面貌跟以前炯然不同,出现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幢幢崭新的小康型住宅。还有占地60多亩的新学校??最后,教师要以《家乡的变化》或《我爱家乡》为题写一篇习作,既使学生乐于写作,又使学生懂得党的富民政策带来了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语言的积累

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过好语言文字关。教师在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精美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的储备财富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让学生从大量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虽然开始会有一些难度,但这样坚持下去,既丰富了学生习作的语言,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又为习作积累了底蕴,开拓了思路。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文将走向生活化、实践化、综合化;作文教学也将是生动的、活泼的、充满生命力的。面对新课程、新理念,作文教学将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篇四:小学作文要扎根于现实生活

小学作文要扎根于现实生活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尤其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的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中考作文的命题也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要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就能成功。学生的世界是宽广的、丰富多彩的。我们试把学生的圈子分为三大块:家庭、学校和社会。 家庭中有幸与不幸;有盆盆罐罐,磕磕碰碰;有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有希冀,有得失。孩子对父母的情感,有仰慕、敬佩、尊重;有讨厌乃至憎恨。以上这些,信手拈来,皆可成文。

学校的环境、纪律、校风、校训及教师等都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碰撞每个幼小的心灵,迸出种种火花。如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性格、工作、讲课如何,对学生怎样,衣着是否考究,何其丰富。学生呢,优秀者清高孤傲,落落寡欢,低劣者畏首畏尾,自卑自贱,或有的孤芳自赏,自怜自爱,性格或热情如火或冷漠似冰,或活泼好动或喜静独处,或深沉或直率;细细道来,多如牛毛。

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小到花草虫鱼,邻里锁事,大到国家大事,社会焦点。学生自身的苦乐喜忧,爱恨歌泣,娓娓诉来,一部洋洋

洒洒的感情历程。

我们常教导学生“我手写我心”,“作文要写真人真事,说真话,才会感人”,“真实是成功的一半”。而学生呢,却在编作文:写家庭的作文,“家丑不可外扬”,父母性格中的懦弱或粗暴或蛮横或恣肆,这些性格一般是见不到的。写学校题材的作文,学生心中有杆称,“宁愿编,不可得罪老师”。老师家访好不好,惩罚学生对不对,处理某事公不公,学生不敢写,丰富的学校生活变得乏味,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事物有两面性,阳面、阴面,簿如蝉翼的纸亦是如此,正是阳光下的镜子,明亮而耀眼,可另一面,暗多了。作文要写真事,说真话,那么暗面就不是真事、就不是生活了吗?只写一面不但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他们圆滑事故,虚伪自私的性格。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其实是一种独断、专制的模式,在让学生说真话时,恰恰鼓励他们讲假话,一个令人窒息的环境,要提高作文水平真是天方夜谭。因此,要改变这种柴米堆积却无米下锅的现状,老师应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发挥主导作用,取消学生的思想顾虑,对他们以鼓励、抚慰、支持,而不是嘲笑、挖苦、打击,要敢于对学生说,家丑也可扬一扬,短也可揭一揭,暗面也可曝曝光,使学生敢讲真话,敢写实事、真事,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小学生写作文,只要勤于动笔,善于观察,以“临池学书,池水为墨”的王羲之为楷模,勤恒结合便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只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坚持写作就一定会游到理想的写作彼岸,写出好

的作文。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县第六小学)

篇五:扎根生活,让作文开出创新之花

扎根生活,让作文开出创新之花

作者:张娜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5年第01期

摘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针对当前初中生作文缺乏创新的现状,笔者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经过分析研究,找到了作文缺乏创新的原因,即学生缺乏创新思维,根据初中作文创新要求,结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抓住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科学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作文训练方法进行教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根据初中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采取合理、有效的办法,多渠道、多角度地训练学生写创新作文并唤醒学生沉睡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具备了创新能力,他们就能写出有创意的作文,在形成写创新作文能力的过程中,同时达到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创新思维;创新作文;创新能力;解放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109-01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作文教学应该开辟语文生活化的学习新域,从而让学生走进斑斓的生活,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从生活中历练写作的能力,发掘其写作潜在能力,进而让语文生活化。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运用语文这一生存工具,让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通,让语文与社会生活接壤,让学生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从而真正体现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作文该如何创新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从科目设计到训练途径,从写作环境到成绩考核,很多老师都没有考虑过写作课的特殊性,而是把它简单地看成了纯知识性的课程。于是,教师常常局限于"教案——课堂——专题"的范围内,学生则被限制在"笔记——作文——考试"的天地中。这样教学的后果是,学生因为对生活了解太少,没有成为写作的主体,写作时往往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只好搬别人的事例,空发议论,胡编滥造,写出的作文大多是千篇一律,缺乏思考与创新。为此,教师和学生都要解放思想——特别是教师更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摒弃功利目的,不断创新作文教学思路。

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首先,写作教学应该践行陶行知先生说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考;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其次,写作教学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写作变成一种乐趣,指导他们自由地表达思

想和感情,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进而将所感所思形成文字。第三,写作教学还必须重视"放胆文"的训练。"放胆文"由学生自己立意、命题、选材,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因此不仅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培养习惯,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写作素材后,作文创新就会自然成为可能。为此,学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感受生活。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关注生活就是关注语文。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要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就必须充分享受生活,深刻感受生活。充分享受生活时,生活就会给他们源源不断地提供写作素材和灵感。

2.2扩大阅读。作文素材不是仅来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课外阅读也是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扩大他们的课外阅读范围,广泛汲取他人作品中的写作营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积累知识、语言和生活的同时,他们的思想素质与人文修养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2.3利用教材资源。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写作资源,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整理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可以为创新作文助一臂之力总之,挖掘教材资源,就是要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和新课题引入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3.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兴趣,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潜在的动力,自觉地去探索与创新。首先,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作文教学中,教师创设适当的写作情境,不仅可以使作文教学气氛活跃,还可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之门。其次,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写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只要教师能抓住这股力量,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就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为此,不管是说作文还是写作文,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当然,作文评语更是要力求语言精美。因为,精美的评语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 扩大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语文和生活有密切关联,缺乏生活体验,写起作文来当然就空洞无物,无病呻吟了。离开生活,语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就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形。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的兴趣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只有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获取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精美文章。我觉得片面追求作文新颖的形式和传授各种技巧性写作方法,都是一种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的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告诉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认识社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实践观等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把切身的体验、独到的认识、真实的感受一一写出来,我想学生不仅仅在写作上有收获,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灵魂上有更大的收获,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学生的生活视野和阅读视野不开阔,没有一定的写作素材积累,是学生缺乏写作创新意识的重要原因。为此,教师要想使作文教学上一个新台阶,就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重视写作教学的科学指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用真情实感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实现写作教学的教育功能,以利于作文教学迈入瑰丽多姿的自由天地。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