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丧歌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34:59 作文素材
丧歌有哪些作文素材

篇一:孝歌开个头

日吉时良,天地开张, 日出东方,赫赫洋洋! 黑暗混沌,日月开光。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月儿弯弯照九州,孝家请我开歌路。 歌头非是容易起,未从开口汗长流。 开天天有八卦,开地地有五方。 开山山有走马,开水水有千层波浪。 开人人有三魂七魄,开鬼鬼有一路宅光。 昔日有李氏三娘,所生五子本事高强。 大哥做了当今天子,二哥做了护国丞相。 三哥进山去打猎,四哥马上抛枪。 只有五弟年龄小,还在学堂习六章。 连科三场他不中,颤颤悠悠回家乡。 放下文章他不读,背起歌鼓赶歌场。 孝家打扫堂前地,八宝金炉满高香。 歌郎站在十字路,先请几路的神将…… 一请天地水火土,二请日月和三光。 三请当方土地,四请本县城徨。 五请雷公雷母,六请闪电娘娘, 七请七仙姊妹,八请八大金钢。 九请九天玄女,十请十殿閰王。

孝家无事不请,只为家严父(慈母)身亡…… 提起混沌并黑暗,听我与你表一场:

黑暗带白暗,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此数为一元。 一元改成十二度,从十二会后细分到十二时, 半夜子时天开眼,丑时才长出万物。 寅时才有人生世,卯时才有混沌出。 混沌初开出盘古,一长一丈二尺五。 治仁治义治五伦,治出五伦在当初, 始有无极生太极,太极又来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阴阳。 天皇一十三万年,地皇一十一万年。 人皇只有九千岁,美其名曰号三皇。 说起三皇到尧舜,共有八十余皇君, 哪一氏,生禽兽?哪一氏,修平水旱道路行? 旱地有车水有舟,人们才能得远行。 哪一氏,出凤凰,几只凤凰一路行。 哪一氏,人多人吃兽?哪一氏,兽多兽吃人? 哪一氏,架雀巢,蔽雨淋?哪一氏,百姓专打鸟兽吞。哪一氏,钻木取火生,哪一氏,生冷燥湿得烤蒸。 哪一氏,造字文,万物各色都有名。 哪一氏,听鸟声、作乐歌,神听和平人气和, 哪一氏,造出五弦琴,阴阳调和天下平。

哪一氏,用葫芦来造笙,开化愚昧人聪明。 八十余氏问不尽,略叫歌师答几声。 洪水泡天怎么起,怎么平? 谁又传下后代根?我再给你道分明。 讲起三皇到尧舜,八十余氏果是真。 讲古还要讲根痕,前后才能说得清。 五龙氏,生禽兽,豺狼虎豹遍地行。 钜灵氏,开险处,修平水旱道路平, 造车船路好走,人们才能得远行。 皇覃氏,出凤凰,六只凤凰一同行, 后分六处传子孙,我再给你道分明。 有巢氏,人多人吃兽,兽多兽吃人, 架雀巢,蔽雨晴,百姓转打鸟兽吞。 燧人氏,钻木来取火,烧烤食物得烹饪。 史皇氏,有仓颉,看鸟兽,观脚印,

观天象,察人形,造下文字记事物,万物各自都取名。 祝融氏,听鸟音,作乐歌,神听和平人气和,能引天神和地灵。女娲氏,她用葫芦造成笙,

开教化,育子孙,百姓听了开智化愚都聪明。 伏羲氏,山中听风声,风吹木叶美声音, 就削树木来制琴,天圆地平天地形, 五条琴弦相五行,长有七尺三寸零, 上可通天地达神,又修人身调气平。 削桐木,来造琴,作乐歌,传后人。 撞着共工掌乾坤,女娲娘娘驾祥云, 杀了共工洪水平,女娲娘娘她为神。 那时还未制朝纲,无居无处无衣裳。 荒蛮无界无法讲,衣食松柏度日光, 后出巢氏生九人,天下分为九洲城。 自从义农至皇帝,后来三皇居世上, 神农皇帝尝百草,那时才把五谷分, 只因人心都不平,才造下算盘天称。 造出六十花甲子,才分阴阳定时辰。 周人氏钻木取火,轩辕皇帝造衣巾。 少灵王须名传后世,天生五帝定根基。 玄仁玄义玄五伦,论官论位论百姓。 文者读,武者耕,丰衣足食享太平。 女娲娘娘造男女,才把人间配婚姻。 尧帝开始称皇圣,众百姓比喻北辰。 再有虞舜接龙位,撑定山河定乾坤。 又有禹王来治水,分为九江并八河, 三山六水一分田,五湖四海初注定。 夏王宠信有嬉妹,神人共愤震雾生, 四百年锦绣江山,它于半途有成汤。

商纣视妲妃掌上珍珠,夏有禹商六百载至纣王。 纣王原来是昏君,妲妃原来是妖精。 比干丞相挖心死,杨永挖下二眼睛。 贾氏夫人坠楼死,黄飞虎投了武王君。 文太师忠心保国家,搬过三十六路救兵。 嘉庆阁前搬四将,都被子牙杀干尽。 仙山搬来有十道,反摆下十绝大阵门。 十阵破开六个阵,来了垃圾赵公明。 子牙骑着四不象,掳了黄龙老真人。 燃炉老儿怯了阵,西岐无有对手人。 海外来了六老道,子牙气死赵公明。 娘娘把兵呈山下,摆下黄河大阵门, 也是西岐皆有难,三山五岳尽遭瘟, 元冶天长把天下,又来太上李老君。 二人破了黄河大阵,救活仙山弟子们, 殷娇殷宏犯了令,白莲台前讨封赠, 大师死在绝龙岭,纣王楼台被火焚, 可把铁打好江山,归于了西岐武王君。 武王始一统天下,姜子牙斩将封神。 武王坐了八百载,历来周朝最长久。 周懒王凿断庆阳龙脉,把一世好基业败干净。 十八国临潼斗保,伍子胥本事高强, 世界干戈不能尽,江山归于了秦王。 秦始皇本是昏君,赶山塞海一般平。 龙王一见事不好,分咐小姐配婚姻。 盗了他的赶山鞭,后来生下霸王君。 造宫房来筑城墙,天下黎民尽遭瘟。 又有秦氏将他灭,并传二世楚汉争。 赵高李斯乱专权,弄得朝纲乱万分。 高祖斩白蛇起义,仁心治孝出新政。 霸王摆下鸿门宴,谋杀高祖事不成。 又有张良访韩信,可算得是好先生。 九华山前救活母,逼死霸王刎乌江, 好一段锦绣江山,无耐最终化灰尘。 前七国孙庞斗志,二人结下了冤情。 庞涓保了魏王朝,孙宾保了齐王君。 庞涓又想吞天下,各国内动起了刀兵。 庞涓死在麻林道,齐国主子把尸分。 后来王戬他当道,扫尽天下狼烟尘。 西汉过了东汉至,孝平又来王莽篡位, 平帝王来命皆尽,后出王莽是奸臣, 太子名字叫刘秀,四海之中去逃生。 光武本是真命天子,十八载钮转乾坤, 光武过后又东汉,四百年终于沦陷。

三国不和动刀枪,天地人和生刘曹。 孙权东吴把业保,北国曹操逞英雄, 刘备驾坐西蜀地,干戈太平落逍遥, 魏蜀吴国争汉印,号三国来成两晋, 曹操霸占中原地,孙权霸占在江南。 玄德桃园三结义,请孔明三顾茅楼, 曹操振兵天下人,带雄军杀下江南。 孙权吓得心惊胆战,文武胆战心也寒。 将士唬得魂魄散,始出周愉破曹蛮, 黄盖曾献苦肉计,有庞统又献连还。 又有孔明多奇才,巧计百出神难辩。 七星台前祭东风,火烧战船呈英雄, 曹军共有八十万,可怜个个死江南。 北元未分东和西,如文周来如高齐, 传于杨广是昏君,天下黎民尽遭瘟。 四路不住干戈起,十八反王动刀兵。 已宁反了名王薄,各州反了张寸金 济南反了郭唐壁,瓦岗反了程咬金, 鲁州反了徐双郎,苏州反了沈发兴, 相州反了高士齐,定阳反了刘武洲, 江宁反了名刘志,曹洲把了李知通, 东边反了高士远,西边反了孟海公, 南边反了铁木耳,北边反了雷大明。 他领雄军九十万,又来六十四烟庄。 四个总头非小可,都是拿龙捉虎人, 一名头领张善相,二名英雄李英容, 三名英雄谢举千斤力,四名英雄叫杜虎威。十八反王合一营,四名山下灭昏君。 雄军共有二百三十万,惊天动地起狼烟, 乱棍打死隋阳帝,扶起李渊坐龙廷。 国号高祖改唐室,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琼敬德双救驾,英雄变成白虎星, 二十八宿来保驾,保定唐氏掌乾坤, 唐高祖来除隋乱,又创唐国把江山, 李世民本是真命天子,天下黎民尽归心, 十八反王都收入尽,转来又收六十四烟尘,剿灭四海把王顺,又剿北番木阳城。 高建庄王反过界,转来又去灭东辽, 东西两辽都灭尽,一统天下享太平。 江山也有兴败时,谁人保住有千年? 财唐五龙成高强,各霸一方动刀枪, 改为前唐和后唐,改为周汉两国王。 梁唐晋汉又一国,时称五代皆有由, 后唐灭了宋室兴,杨家父子保朝纲,

保定宋朝八虎出,大胆破了幽洲城, 幽洲城内人马广,杀得杨家乱纷纷, 大郎死在长枪手,二郎断剑命归阴, 三郎马踏濡泥将,四郎失落在番邦, 五郎看破红尘世,五台山上去修行。 七郎带了锁喉箭,八郎乱箭穿了身, 辽人金人皆称帝,元灭金又绝宋室。 张士成苏州未皇帝,陈有凉湖广又登基, 河南卞梁立明室,金陵赵高又登基, 天下不住干戈起,四路不往马停声, 天下荒蛮无真主,天差皇帝下遥池, 刘季登位万民利,十八年又改国旗, 陈有凉本事高强,挥兵一气霸九江, 吴三贵来李闯王,崇祺逼死梅山上, 明朝江山最终尽,归于清室圣贤王, 大顺康雍嘉道治,庆光宣朝表不尽, 一程丢在九逍云,远望东边起红云。 东边一朵红云起,西边一朵紫云开。 谁个孝家开歌厂?引得四方歌师来。 脚踏山来山也动,脚踏水来浪花翻。 开歌路来歌路开,来到孝家大门前。 起歌楼来搭歌台,千山万水聚拢来。 孝家门前搭高楼,搭的走马转角楼。 四道高门在四方,一道中门在高堂。 打开东门好跑马,打开西门好耍枪。 打开北门招歌郎,歌台搭在楼中央。 上盖青色琉璃瓦,下面金砖砌干檐。 又有八根金梁玉柱,置下梭罗门两扇。 早晨开门金鸡叫,晚上关门凤凰鸣。 歌鼓堂前好光景,好比天堂玉殿形。 打从孝家门前过,观见孝家织缧绫, 锦帐上面绣海马,海马上下绣乾坤, 乾坤之上绣日月,日月旁边绣彩云。 彩云旁边绣花朵,花朵旁边绣鹌鹑。 一手捅在东阳庙,一手插在武当山, 还有一手无处插,相送亡者做个引魂幡。 我劝亡者莫走东,东边有个水晶宫, 我劝亡者莫走南,南边有个火焰山, 我劝亡者莫走西,西方人马多齐备, 我劝亡者莫走北,北方寒冷去不得。 引魂幡儿朝上扬,相送亡者上天堂。

打开歌楼一重门,一重门里不见人,只见一对怪兽把守一重门:一个含着绣球,一个戴着铜铃。

孝家答曰:这不是怪兽呀,这是青狮和白象,他们守在门两旁。叫一声青狮白象,请你站一边,闪在一旁,让我歌鼓二人早进歌场。 打开歌楼二重门,二重门里不见人,只见一对金鸡把守二重门。 头戴金冠,尾开宝扇。

孝家答曰:这不是金鸡,这是一对凤凰。

凤凰凤凰请你站在一边,闪在一旁,让歌鼓二人,早进歌场。 打开歌楼三重门,三重门里不见人,只见红黑二将把守三重门。 孝家答曰:这不是红黑二将,这是两位门神。 门神只管孤魂野鬼,管不住人唱歌的郎君。 请站在一边,闪在一旁,让歌鼓二人,早进歌场。 打开歌楼四重门,四重门里不见人,见几个画工先生, 造定驼驴骑宝象,又造走马和香亭, 造起金仓和银库,又造白鹤送文上天廷, 又造童男和童女,九莲台上奏仙音。 这样景致观不尽,身背花鼓赶上五门, 打开歌楼五重门,五重门里两个神。 手拿刀斧和刨锯,原是鲁班两个弟子, 他们是张郎与李郎,也是著名的木匠与漆匠。

做得一口好棺木,刨得平来漆得光, 棺木原是一棵桑,长在昆仑山顶上。 四块长的在四方,四块短的在中央, 鲁班造下一口仓,专殓亡者上天堂。 这时见请来一位老者,腰儿弯弯,背儿驼驼。 长长的胡须,高高的额头,肩挑一担,手提一笼。 人又生得聪,气宇轩昂,歌又唱得好,声音洪亮。 孝家问曰:哪里来的贵客?哪里来的高手? 歌郎答曰:扬州的歌者,柳州来的鼓手。 不是远道而来的宾客,而是打鼓闹夜的歌郎。 跋涉旱路和水路,五湖四海访歌友, 别的学问没学到,学得一些稀奇文章。 打开他小小行囊,一个小小的笼箱, 拿出了一套歌本,满篇都写着诗行, 走起路来龙行虎步,一步步走进歌场。 孝家问曰:肩挑一担是什么?手提一笼是何物? 歌郎答曰:肩上一担是阳雀,手提一笼是画眉。 孝家问曰:阳雀怎么叫?画眉怎么啼?

歌郎答曰:阳雀叫的咕溜扯,扯咕溜,画眉闹林渡春秋。 一声歌儿唱出来,好比泉水出洞口, 船儿弯在浪沙洲,一阵顺风调了头。

孝家问曰:歌书有几千几百本?歌有几千几万章? 歌郎答曰:歌书有三千七百本,歌有十万有余章。 孝家问曰:哪年哪月歌出世?哪年哪月歌出生? 歌是前朝什么人作?什么人传歌到如今? 歌郎答曰:起初年间歌出世,起初年间歌出生。

歌是前朝古人作,代代相传到如今。 孝家问曰:

什么年间开天眼?什么人布下满天星? 什么人出世擂战鼓?什么人看见地翻身? 什么人出世会弹琴?什么人取火烧自身? 歌师一一来说清,才算歌场老师尊。 歌郎答曰:

盘古出世开天眼,斗母布下满天星。 雷公天上擂战鼓,地母看见地翻身。

女娲出世会弹琴,闪电娘娘取火种,取得火种烧自身。 孝家问曰:

讲天由,讲天由,天河岸上几条沟? 几条沟里出桃子?几条沟里出铁牛? 什么人放什么人收?什么人置下铁笼头? 铁牛闯下什么祸?铁牛又被何人收? 歌郎答曰:

天河岸上九条沟,九条沟里出铁牛, 老君放,老君收,老君置下铁笼头。 吃了昆仑山上草不长,喝了黄河水不流。

撞塌天宫三万三千琉璃瓦,撞倒王母娘娘三千三万金柱头。玉皇大帝生了气,贬到人间作家畜。 牧童放,农夫收,耕田耙地老黄牛。 水有源,歌有头,句句丧歌有根由。 歌师得知天根由,我再给你讲清楚。 要讲清,说不完,天地奥秘玄又玄。 下至泉壤上九天,问混沌,说黑暗。 或问日月怎团圆?黑暗混沌多少年? 玄黄老祖传混沌,混沌未开地连天。 混沌初开传盘古,才有日月星光现。 九番洪水三开天,才有人苗出世间。 伏羲女娲传人烟,千秋万代往后传。 谈天上,顺天游,谈地上,江湖走。 身骑一只梅花鹿,三山五岳任我走。 上走黄河九十九道湾,下走长江青龙偃月滩。 看景致,访歌友,歌鼓场上乐悠悠。 我问青山何时老?青山问我几时闲? 我问流水翻什么浪?流水问我白什么头? 叹得人生多忙碌,难比山长青来水长流。 诗曰:

黑暗混沌无史记,盘古开天又辟地, 万事有根介有由,才有日月照九州。 三皇五帝夏商周,战国归秦及汉刘, 司马梁晋隋唐主,五代宋元大明休。 古今多少兴亡事,留与后人度春秋。

古今多少英雄事,争夺江山把名留。 平民百姓讲出口,拿在歌唱唱根由。

我在这里高拱手,歌师,歌兄,歌弟,歌朋友。 一场山歌唱出头,好比江河向东流。

《开唱歌头》:

未曾唱歌请师友,打扫堂前起歌头,哪位歌师先开口? 在此敲起龙凤鼓,青铜锣上起五音。 香烟袅袅渺悠悠,拜了师傅拜客亲。 开了歌头莫住声,要唱古往与来今。 或唱天文与地理,或唱日月并五星。 或唱五岳与昆仑,或唱开天辟地人。 或唱希奇并古怪,或唱黑暗与混沌。 或唱青山并水秀,或唱走兽与飞禽。 歌朋歌友显才能,一夜唱到大天明。 歌场好比野山藤,将藤割回搓根绳, 一进歌场不由己,将绳拴住歌场人。 万国九州有贤师,五湖四海出能人。 高拱手来作揖请,师出题目我作文。 题目出自哪本书?我将题目问先生。 十年难逢金满斗,五年难遇腊庚申, 今日相逢有缘分,众星捧月到天明。 唱歌要唱本头歌,大树不倒盘根深。 追根求源讲学问,脚穿草鞋慢追寻。 提起四游并八传,考倒多少好汉人。 任你提起哪几传,四游八传哪一文, 《天地玄黄》唱在前,《混沌黑暗》接下声, 《日月合明》天开界,再唱《祖先创世》人。 玄黄、混沌和黑暗,唐宋明清难说尽, 生铁补锅显手段,龙凤鼓上见分明:

篇二:湘西地区哭嫁歌与丧歌的仪礼文化比较

湘西地区哭嫁歌与丧歌的仪礼文化比较

——记凤凰古城婚仪和丧仪考察综述

内容提要:人生礼仪,贯穿于生活的始终。哭嫁是湘西文化中很有特色的一种文化事象而丧礼因其具有人生终结的象征意义,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对于丧礼中乐的研究是近代研究中所缺失的。本文对湘西地区哭嫁歌和丧歌的礼仪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仪式音声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关键字:哭嫁歌 丧歌 准备 现状 比较

湖南有着十分悠久而深厚的地方音乐传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显著。湘西人民大都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当地人民用自己的歌声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其中以哭嫁歌和丧歌这两种礼乐仪式在近几年来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生礼仪,贯穿于生活的始终。哭嫁是湘西文化中很有特色的一种文化事象。“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缠泪如丝。”这是一首古老的竹枝歌,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婚礼中的“哭嫁图”。而丧礼因其具有人生终结的象征意义,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对于丧礼中乐的研究是近代研究中所缺失的。

怀着探究这两种仪式音乐的目的,2011年6月,我们成功的申请了“湘西地区哭嫁歌与丧歌仪礼文化比较”这个课题。2011年8月15日,我们利用暑假时间对湘西凤凰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其总目的在于考察土家族哭嫁歌和丧仪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我们为此行做了详细的计划,如:学习土家族方言, 走访凤凰文化局,寻找民间艺人,观看土家族婚礼和丧礼仪式。

考察前准备

在研究现状的调查方面,我们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方式全面收集,整理凤凰地区哭嫁歌仪礼文化的资料,将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理论归纳和整理;社会文化背景情况的收集。

凤凰地区所属的政治制度:凤凰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即民族自治地方。历史变迁情况:土家族具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据考证其很有可能是:廪君蛮巴人后裔。到了明未清初时期,出现了“土家”与“客家”之汉语称谓。 “土家”意为“本地人”,“客家”则意为“外来人”。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在清朝以前他们严守‘汉不入洞,蛮不出境’的禁令,因此当时土家族的文化风俗得以较完整的保存。清朝后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土家文化便受到重大影响。”1

气候条件:全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6,7月份为全年的雨季。根据这一气候条件,我们团队决定在11年8月中旬对凤凰进行实地采风,避开雨季,避开周末与节假日,同时团队成员时间也较充足。

民族的族别分布数量及相互关系:凤凰是多民族聚居县,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汉族、回族,其中以苗、土家、汉三族为主,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苗族为凤凰县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与汉杂居。”

2而据我们团队实地考察得知凤凰地区土家族与苗族汉族通婚严重,甚至部分地区以不分苗寨与土家寨。

与外界的交通与通讯联络状况:随着凤凰县旅游业的告诉发展,与外界的沟通联系越来越紧密。接受外来文化的发展较快。相对其固有民族文化也在日渐淡化。

宗教信仰,教派及分布: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土神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

民俗禁忌:年三十不洗衣、不做针线活、不杀猪宰羊。正月初一不洒水、不扫地。清明、立夏及农历四月八不用耕牛。节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抗锄,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室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但可以与姑娘坐一条长凳等。现在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各种禁忌逐步消失。

当代婚礼现状

2011年8月15日,我们正式踏上了凤凰之旅。来到凤凰古城我们没有立刻前往凤凰文化局,因为我们想看看没有任何修饰的凤凰是怎样的。我们从房东处了解古城内60%为苗族,30%为土家族,还有10%为汉族,且均为杂居。如此,我们的古城寻找行动已表露出复杂的迹象。我们沿着沱江一直往下游走去,一路上有很多小商贩,多是些卖草鞋,花环的,而更多是那些拿着他们民族的服装让我们穿上拍照的。这些小商贩的共同点便是价格便宜,一律3元。而在古城里住宿确实价格不菲。造成这一严重差异的原因在于小商贩多为本地人他们朴实善良,而客栈老板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外地来此淘金的,他们哄抬房价大发旅游财。我随便找了妇女买了她一个花环,想与她询问一下哭家族的情况。她却说她是苗族的,对哭嫁歌是不了解的,她还告诉我们,现在年轻人会哭嫁歌的几乎没有了,现在也只有那些四五十岁的妇女可能还会。我们得知之一情况不免还是有难么一点可惜的。我们接又着询问了一些年纪少大点的妇女,得到的答案多是苗族。在我们失望之余从沱江之上传来了一阵阵山歌声。依声而寻,我们见到了王雅荷。她是沱江之上的花船苗歌演唱者。她和我们提及,她是吉首大学的本科学生学校里面有专门学习湘西民歌。她与我们提及当地的民歌又有很多种类型,有哭丧的、有哭嫁的,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一天的寻访,我们没能得到较多有价值的资料。

第二天我们在古镇里租了两辆自行车,我们要去周边的土家寨寻访哭嫁歌小姑娘。寨子里的人见到我们这些外来客有点腼腆,但也还是很热情。我发现寨子里多为妇女,老人小孩,年轻人很少见。一位大姐告诉我们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了。我们又问这位大姐会不会唱哭嫁歌,大姐说她们这个年纪的人已经不会,只是小的时候听人唱过,再年轻的就更不会了。现在多采用现代婚礼了。我们沿着沱江往其上游骑去,到了水库我们依旧没有找到真正会演唱哭嫁歌的长者。此时已过晌午,烈日当头我们决定先在水库边休息一下。上帝终究是仁慈的,我们在水库边的小卖部里找到了一个老阿婆,并进行了亲切的采访,获得一些有用的音频资料。

老阿婆大概50多岁,在水库边开了小卖部,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生意很是不错。我们两个很累了,买了水坐在台阶上休息。老阿婆不忙了,走过来与我们

搭腔。很热情的说了很多,无外乎家长里短。我们向她询问哭嫁歌的问题,她也欣然回答。我们用录音笔记录了对话,以下为部分对话内容。(阿婆用A表示,我们用W表示。)

W:土家族的姑娘是不是都会唱哭嫁歌啊?

A:在以前,那是都要会唱的,现在都不唱。

W:那阿婆你当时是怎么学会唱哭嫁歌的啊?

A:我也不记得谁教我唱的了,只是当时一有结婚的就会要唱哭歌,要唱得人很多,可能听着听着就会了。

W:那你们唱的歌词都是些什么呢?每个人唱的会不会一样啊?

A:这哪会一样啊,你要说的话我要说的话,能一样吗?

W:那这些歌词是不是有什么固定的旋律把它们哼唱出来呢?

因为方言的问题,接下的这一小段对话我们听得并不是很明白,我们也查阅了相关资料,也没能明确找到这一问题的说法。据我们的分析可能是一个较长的乐段的多次反复,在反复哭泣唱的过程中,由于唱词变化,旋律也随之略有变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终止音保持不变,每句旋律均由高音级进下降,旋律中装饰音运用较多,在句尾时常加进呜咽与抽泣声,以表现妇女悲痛压抑的情绪。

其间,来来往往很多人来买东西,阿婆一边忙于工作一边不忘了解答我们疑问。她说着年轻时候的事,神采飞扬的样子,让人觉着都年轻好几岁。我们想让阿婆来几句展现展现,阿婆却很遗憾的告诉我们多年不唱记不得了。正当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阿婆告诉我们明天寨子里面将有一个土家族的大户人家嫁女儿,可能会使用传统的婚礼仪式,而我们在凤凰的当地图书馆又借到了一张描述湖南孙家葬礼仪式的碟片,我们很是兴奋。

由于传统婚仪和丧仪的众多细节已不复存在,下面内容是在我们观看完婚礼和碟片的基础上结合资料完成。

“哭”的重要性的对比

第三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婚礼现场。一般土家族的婚礼分为提亲,说礼,玛泽(新娘家的婚宴仪式),哈热(新娘家的婚宴仪式)。

新娘是整个婚仪的中心人物。一般而言,结婚是一个青年女子走向成熟、独立的标志,是她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随着她的出嫁,社会中也就随之增加了一个新的基本细胞——家庭。婚礼从青年男女大长成人、一个新的社会基本细胞诞生的角度看,的确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因此,正像所有的民族一样,土家族人也把婚姻仪式的举行视为“红喜事”。因此,婚姻仪式的整体气氛应当是热烈欢快充满喜庆色彩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是,从土族婚仪中的新娘来看,她在整个婚仪中的行为不是笑而是哭,被称之为“哭嫁”。

土族婚仪中新娘在娘家的哭泣,首先是在女方家院中陈列结婚礼品时,然后是当新郎进入闺房参与新娘“分头”仪式时和新娘离开家门、上马前往新郎家的过程中。表面上看,在大喜的日子里哭泣似乎是不吉祥、不合时宜,与常理有悖。但是,在土族人的婚礼中,出嫁的新娘如果不哭,或者哭得不伤心,倒是会受到谴责的。在土族人乡里,新娘被娶走后,老人们最感兴趣的是打听新娘走时哭的情况,当听说“哭了”且“哭的很厉害”的时候,老人们就会面露喜色,不住地称道“这个姑娘好”;反之则会冷嘲热讽,嗤之以鼻。土家族人说:“出嫁姑娘哭都没哭就走了,会让人家笑话死的,到婆婆家去了人家也看不上”。这就是土家族人对“哭嫁”的看法。注重人情世故的家长们是不会对此至关重大的事情漠然

视之的。为此,传统上,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大约一个多月便待在家中,由妈妈教针线活,学刺绣,传授与公公婆婆相处的经验,另外,还有项重要的事情就是教会女儿唱《哭嫁》歌,以免到时候因为不会唱而落人讥笑。即便历经月余时间的准备,也还会有一些姑娘在临场哭不出来,这时,新娘父母、亲朋就会启发、引导新娘哭,乃至父母责备、怒斥女儿不哭或者哭声太小的亦不罕见。这说明,随着岁月的演近,“哭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落入程式化的套路之中,“哭嫁”几乎近于表演性质,。我们这次观看的婚礼仪式,就亲眼目睹了新娘在母亲的呵斥下才哭起来,姑娘的眼泪究竟是为何而流呢?在新娘“分头时”,姐妹嫂子们围着她抱头痛哭,那情景让我们这些旁观者因为哭不出来,难以和气氛想协调而远离了一会儿。但短暂的三五分钟的“分头”仪式一结束,包括新娘在内的所以妇女都立即止住哭声,除新娘默不作声外其他人开始谈笑风生,悲伤的气氛霎时荡然无存。

而丧歌“哭丧”是一种古老的丧葬习俗,是一种以哭的形式来表达哀思的礼俗。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始终。是配合丧葬仪式的一种形式,并以此寄托哀思,让活着人心理得以平衡。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难容。 哭的场合的对比

整个婚礼仪式中新娘的《哭嫁歌》分别出现在婚礼仪式的开场、伴随开门(新娘房门)的仪式、伴随出门的仪式和在新郎家与娘家人的分别仪式四个场合。 场面一:

今天在这个大院子里,

老奶奶们,您们听着,

无知的小女孩诉说衷肠。

红绿色的嫁妆已经准备好了。

为什么我要带这么多的红绿嫁妆?

我给家里没做什么事,

我要离去,我是这样的伤心。

……

场面二:

……

我住的这个房间是这样的好,

屋顶是用白檀香木修成的,

门框是用红檀香木镶上的,

门板是用松木做成的,

它是这样的好看。

……

场面三:

……

我二十岁的大哥哥,

我二十二岁的嫂嫂,

你们告诉父母不要太伤心。

从今天起,

如果父母对你们说话时很生气,

请你们不要计较。

……

场面四:

……

从今天开始,

我的辈分突然抬高,

我的辈分在家要比这里低,

请你教给我我要怎么做。

在外面时你不要错过,

在家中时你也不要错过,

请你教我我该怎么做。

……

而丧仪全套过程则需要八天时间,其主要过程如下:

报丧、请舅舅、姑娘哭(姑娘和儿媳妇儿哭)、请喇嘛念经(姑娘、媳妇儿向喇嘛哭诉)、全村人的吊唁、舅舅说话、回盘、火化、捡骨灰入土。丧礼仪式自姑娘回娘家那天起,葬礼就进入“喊”的过程,尽管整个葬礼仪式的亦称反复驳杂,但所吟唱的葬礼个却只有一个固定的音调。

《哭嫁》歌与《哭丧》歌曲调的对比。

从音乐创作材料上来说《哭嫁》歌要有哭腔,下滑音的运用使“哭”的特点得到了实现的可能,但如何“哭”,“哭”的幅度应该有多大,这一点在具体的事物中人们很容易把握,然而要以音乐形象进行表演时则不仅需要丰富的表情性而且还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人生三大礼仪中需要哭的场合应主要集中在葬礼仪式中。婚礼是喜庆的仪式,但对姑娘出嫁的娘家人来说不免有些悲哀,所以婚礼的哭嫁不仅存在而且也得到众多人种和民族的认可。土家族传统民歌既有表达这样两种不同悲伤情感的哭唱歌,一称谓哭嫁,另一个就是哭丧。从称谓上来说两者的不同显而易见,而在音乐上两者又是如何表现的呢?下面几个例子将给予解释。

篇三:民族民间音乐史

名词解释:

1、民歌:民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的而口头创作的一种通过口传心授的世代相传演变而来的歌曲形式,民歌是一切民族音乐的母语。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国风”是当时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中叶复杂的社会生活、阶级关系以及人民的生活情况。“雅”是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是的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3、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 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民歌,它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服务,真实的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4、山歌:山歌是人们在野外劳动(上山砍柴、赶脚驮货、农事等)或行走时,用来消愁解闷,抒发情怀遥相对答、传递情意唱的民歌,音乐性格真挚纯朴,热情奔放,即兴性强。

5、信天游:信天游主要是流行在陕西北部和宁夏、甘肃东部、高亢奔放、深沉质朴、反映了黄土高原人民的精神面貌,以歌唱爱情、歌唱生活的艰辛和离愁别绪为多,歌词多即兴创作。

6、山曲:主要流传在山西西北部的河曲、保德一带和陕西的府谷,内容以反映旧社会晋西北农民背井离乡到内蒙古一带谋生的“走西口”生活和爱情生活者较多,乐曲结构短小,多为上下结构,旋律起伏度较大,情感真挚粗犷。

7、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于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流传面广,遍及城市、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8、秧歌:是民间歌舞的一种,流行于汉族北方地区,也称“社火”,宋代也称“村田乐”,明清时极为流行,每年春节、元宵节都有秧歌表演,表演时有“过街”“大场”“小场”几部分,秧歌音乐包括歌曲、锣鼓点和器乐曲牌三部分。

9、花灯:明清时就流行于云、贵、川、湘、鄂等地的民间歌舞,清末也发展成地方小戏的形式。花灯在各地的称谓不同,根据其演唱时间和内容又有贺灯、元宵灯和愿望灯之分,表演者一般一旦一丑 ,一般没有故事情节,无固定角色。

10、二人转:流行在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曲种,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东北民歌。大秧歌基础上吸收莲花落等形成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曾有多种不同名称,如蹦蹦、对唱等,1952年定名“二人转”。

11、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等地,在清代形成。二人台一般有一旦一丑两人表演,旦拿撒扇,丑拿小钗或撒扇边歌边舞,二人台的音乐分两部分:一是唱腔,二是牌子曲。

12、木卡姆: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的一种,是由民歌、歌舞和器乐组成的大型套曲,因先保存十二套,故又称“十二木卡姆”。木卡姆由木卡姆,琼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普四部分组成,其歌曲多为民间传说,爱情题材的叙事诗为主,受宗教思想束缚较大。木卡姆有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传统,又受阿拉伯音乐和汉族音乐影响,曲调为七声音阶,节奏多变,复拍子为其主要特征。

13、堆谢:是广泛流传于藏族地区的民间歌舞,“堆”是地名,“谢”(或为谐)为藏语“歌曲”的译音。音乐分为“降谐”与“觉谐”两部分,“降谐”速度较慢,以歌曲为主,曲调悠扬动听。“觉谐”速度较快、载歌载舞、轻快活泼。其内容以宗教性质为多,伴奏乐器原用扎木聂、竖笛及牛角形胡琴的长鼓舞,高山族的欢乐舞等。

14、京韵大鼓:京韵大鼓形成于清末,其前身是“木板大鼓”,最后由刘宝全、白云鹏为代表的主要流派,吸取了京剧的发音、吐字方法,改用京音演唱,吸收京戏、梆子腔和其它民间曲调创作的新腔,更名“京韵大鼓”。

15、琴书:明清时曲艺的一种,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而得名。有时还增用打击乐器堂鼓、怀鼓伴奏,琴书有说有唱,一般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均用当地方言,曲调因地而异,有坐唱站唱等表演形式,它们共同的风格特征是优美抒情,主要流派有山东琴书、安徽扬琴等。

16、河南坠子:曲艺道情类,“坠子”演唱形式分“单口”自拉自唱,“双口”一人唱一人拉,“群口”三种。“坠子”的音乐由唱腔和伴奏部分组成,唱词属于诗赞系。

17、苏州弹词:弹词中发展最为成熟,并深受国内外群众喜爱的曲种,它直接承袭了明代的弹词,在清初已初具规模,演出形式由演员自弹自唱。

18、四川清音:是在明清小曲基础上吸收南北各地的小曲和民歌,经四川清音艺人的创造发展起来的。

19、诗赞系:源于唐代“变文”的偈赞词,和诗体的绝律相似,是整齐句式(七言或十言),用韵较宽,平仄不严,基本结构为一对上下句,若干对上下句组成一个段落,若干段落组成一篇。

20、板腔体:以板眼变化原则衍生的一系列具有不同表现功能的板式来构成一出(折)戏的唱腔,这种唱腔结构体式称为板腔体,板腔体始于清代梆子腔,至皮黄腔已发展得较为完善和成熟,板腔体以“板式”作为构成唱腔的基本结构单位。

21、戏曲文场:为小型民族管弦乐队,组合因剧种而异,一般具有少而精的特点。文场的主要任务,一是为唱腔伴奏,用“随腔伴奏”“加花衬垫”等多种方法来托腔保调,使演唱情绪得以充分发挥。二是演奏“过场音乐”按剧情要求描绘环境、渲染气氛、制造效果和配合舞蹈、身段表演等。

22、武生:所谓武生,就是戏曲中擅长武艺的角色。短打武生:翻扑跌打,短兵器。扎靠武生:有大将的风度,工架要优美、稳重、端庄,长兵器。

23、戏曲武场:武场是打击乐,常用乐器有鼓、板、大锣、小锣等具有音乐丰富,节奏鲜明等特点,武场的主要任务,一是以鼓(单皮鼓)板指挥全剧的“唱做念打”使全剧的情节,舞台表演有节奏地展开,起着统一和协调全剧的功能。二是以鲜明的节奏配合人物的表演,。身段动作、亮相、念白等使之具有节奏感,强化情绪的表达。三是配合剧情制造音响效果以渲染气氛。

24、行当:所谓行当,是指根据戏曲舞台上出现人物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其表演风格的庄谐,技术的专长等等,在服装、化妆。表演上加以艺术夸张,再做综合归类,将出现的人物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25、正旦:泛指旦行中的主角,主要扮演娴静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注重唱功,多用韵母,因常青素褶子,故又称“青衣”。

26、民族吹管乐器: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大部分属木管性质,具有色彩鲜明、声音嘹亮、善于演奏演奏流畅旋律。常充当独奏乐器,或在合奏中主奏旋律。按不同的类型可分三类:无簧哨的吹管乐器(吹孔气鸣乐器)、带哨的吹管乐器(即哨嘴气鸣乐器)、簧管乐器。

27、《喜相逢》:梆笛曲,原为内蒙古民间乐曲,流传到张家口北部一带,为戏曲“山西梆子”和“二人台”所吸收,常被配作入洞房、拂拭灰尘时的过场音乐。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将它改编成笛

子独奏曲,表现情人依依惜别和别后重逢的喜悦心情。

28、曲牌体:以若干支曲牌按一定章法组合成套,构成一出(折)戏的唱腔,这种唱腔体结构体式,称为“曲牌体”,其中包含单曲体、循环曲体和多曲体。曲牌体以曲牌作为构成唱腔的基本结构单位。

29、《江河水》:双管独奏曲,原是流传在东北地区《辽宁鼓乐》中笙管曲的曲牌,后由鲁丁改编成的双管独奏曲《江河水》。60年代黄海怀又将它移植成二胡独奏曲,用作《洞房红》史诗中《苦难岁月》的配乐,其凄凉悲愤的音调动人心弦,成为群众喜爱的曲目而广为流传。

30、《凤凰展翅》:笙曲,是由胡天泉、董洪德创作,曾获1957年第六届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金质奖。乐曲采用山西梆子音调,运用多种演奏技巧,描绘凤凰展翅翱翔的优美姿态。抒发对幸福、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1、《渔舟唱晚》:古筝曲,是娄树华创作于1936年~1937年,娄树华是北派演奏家。关于此曲的创作有二说:一说是娄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一说是金灼南根据山东民间筝曲《双板》及《三环套目》、《流水激石》改编成曲,传授给娄树华,娄树华据此又作改编。乐曲的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乐曲描绘夕阳西下时,渔民摇橹、满载而归的情景,充满诗情画意。

32、《夜深沉》:;京胡曲,此曲牌由昆曲《思凡》中的《风吹荷叶煞》曲牌衍变而来。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全曲以首句旋律为核心,不断自由变化展衍而成。

33、《春江花月夜》:管弦合奏曲,由琵琶曲《浔阳夜月》,1925年左右,上海大同乐会改编,,由江南丝竹乐演奏时,更名为《春江花月夜》。全曲以柔婉典雅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和巧妙细腻的配器描绘了月夜春江,充满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34、孟姜女调: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遍布中国城乡,擅长表现哀怨之情,其基本音乐形态是:徵调式、起承转合性的四句体单乐段,每句落音分别为商、徵、羽、徵。

35、剪靛花调:剪靛花调原为明末清初流行在北方的俗曲,流传面广,变体也多,擅长表现活泼,轻柔或欢快的情绪其基本音乐形态是宫调式。

36、鲜花调: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其曲调抒情柔美,基本音

乐形态是徵调式,曲体结构较为特殊。

37、《百鸟朝凤》:唢呐曲,原是流传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管乐合奏曲,以唢呐主奏旋律。各地所奏乐曲的结构不尽相同,充分发挥了唢呐的演奏技巧,描绘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充满活泼、粗犷的生活气息。

38、五架头:早期由“二弦、提琴、竹笛、三弦、月琴”,后由吕文改为“三件头”,以高胡为主,加扬琴和秦琴。之后又加了丝竹乐器:琵琶、笛等,音色清脆明亮、旋律流畅、节奏活泼多变。句法上常用“回文句”和“排比句”,音乐风格热烈明快。

39、《光明行》:二胡曲,创作于1931年春,是刘天华创作的十大二胡曲之一。乐曲吸收了西洋作曲技巧和小提琴的演奏方法,乐曲朝气蓬勃,表现了“五四”时期人们追求光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40、《雨打芭蕉》:广东音乐的传统乐曲,最早见载于1917年左右丘鹤编著的《弦歌必读》。乐曲的音乐材料与我国传统乐曲“八板”的变体有关,通过描绘雨打芭蕉的意境,表现录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喜悦的心情。

简答题

一、简述民歌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1、教育与传承的作用:民歌伴随着人的一生,婴儿处在襁褓中时,妈妈为他唱“催眠曲”“摇篮曲”;牙牙学语时唱的各种童谣,之后是各种游戏歌曲,少年时期唱的“放牛歌”“割草歌”等等。

2、人生礼仪作用:婚嫁活动中有各种婚嫁歌。如四川的“坐歌 堂”,湖南的“伴嫁歌”广西的“婚礼歌”等。

3、祭祀驱邪作用:亲人去世后,亲朋后辈唱起“丧歌”“孝歌”等等。

4、交际的作用:各族节庆时,更形成歌舞的高潮,壮族的“歌 墟”,苗族的“游方”,侗族的“坐妹”等都是各族人民的歌唱节 日。

二、简述山歌的艺术特征。

1、山歌的歌词内容广泛的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歌词以七字句为主,较多使用衬词。

2、山歌的音乐奔放、嘹亮、开朗、曲调悠长,广泛的使用自由延长音与托腔。

3、山歌的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最多,另外有对唱、数人接唱、

篇四:五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跳起来》第一课时

单元内容解析: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 。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语歌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高亢,豪迈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点,其内容有情歌、时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民歌形式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编唱的内容。 学生学情: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课的内容,不论是从歌曲角度还是从视谱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和学生都是第一次见面,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演唱《棒棒舞》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加深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2、初步了解4/4拍的指挥图式和含义。

教学重点:能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4/4拍的指挥图式,并学习棒棒舞的简单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有谁是壮族吗?能不能说一说壮族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壮族只要生活在我们广西和云南一带,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你们观察一下课本下方,这些壮族小朋友的服饰有什么特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壮族歌曲《棒棒舞》

2、新课:

——请同学们看看课本上说的,什么叫棒棒舞?

——师补充:棒棒舞又名棒棒灯,因为该舞的主要道具是棒棒和灯,在云南地区有一年一度的春节灯会中盛行棒棒舞。——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

——欢快热烈的情绪,表达了壮族同胞们愉快的心情。

——看看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的?

——你能划一划4/4拍的指挥图式吗?自己按照课本上的图式学一学。

——师纠正,大家熟悉。

——师范唱歌曲,同学们边听边画4/4拍的指挥图式。

——边画指挥图式,边学习歌谱。

——小组练习歌谱。

——师范唱歌词,生轻声演唱。

——小组练习。

——熟练演唱歌曲。

——你能边画拍子边演唱歌曲吗?

——全班齐唱并画4/4拍的指挥图式。

3、拓展:

——同学们看看课本下的壮族小朋友们就是在表演棒棒舞,他们手中拿的是什么呀? ——请你用手指来代替棒棒,自己学习一下他们的动作好吗?

——师喊节奏,学生做动作。

——能不能边唱边表演?

——播放录音机,边唱歌曲边表演棒棒舞。

4、小结、下课。

第一单元《跳起来》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摆呀摆》

教学目标:通过听赏和演唱感受苗族歌曲的音乐魅力,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并能哼唱歌曲旋律,表演苗族舞蹈的几个特色动作。

教学重点:听赏歌曲并哼唱歌曲旋律。

教学难点:能完整哼唱歌曲旋律,并表演苗族舞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去过苗寨游玩吗?谁来给我们说说那的风土人情?

——今天周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苗族歌曲《摆呀摆》

——《摆呀摆》这首歌曲曾经获得“中国原创歌曲奖”“十大金曲”桂冠,最早是在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中唱响,曲风清新、苗族风格浓郁。

二、听赏《摆呀摆》音乐

——初听:同学们聆听完后有什么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愉快、轻松的??)

——作曲家曾经深入苗族地区采风,在圩场上看到苗族姑娘身着彩色服饰,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于是便产生了创作灵感。

——谈话的方法师生共同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

——师:苗族是个能歌善舞得民族,民歌丰富,尤以情歌、酒歌享有圣名。苗族的服饰就有130多种,可以同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媲美。周老师这有几张苗族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张,这是美丽的苗族姑娘,喜欢佩戴银饰是她们的天性。他们挽着发髻在头顶上戴着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苗族的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的,花式很多,有的裙子有40多层,故名“百褶裙”。????

4、复听:进一步感受《摆呀摆》

(1)分段播放(2)完整播放音乐(3)学习演唱歌曲的第一段。

5、了解苗族民舞(1)师示范舞蹈动作 (2)生模仿

6、学生学习苗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体会苗族民舞的特点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边唱边摆起来,把漂亮的百褶裙摆起来!

7、以《摆呀摆》为音乐背景,跳民舞,感受苗族舞蹈特点。

三、小结

四、下课

第一单元《跳起来》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快乐的啰嗦》《捶苗布》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风格,认识装饰音并了解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听赏感受两首不同少数民族的歌曲。

教学难点:能分辨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特征,了解装饰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对彝族有什么了解吗?老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彝族人民围着火堆载歌载舞的欢快场面,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快乐的啰嗦》

——同学们怎么样?彝族这样的节日,这样的舞蹈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是的,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师简单介绍彝族的分布地区、民风、民俗、服装、饰物等。

2、新课:

——请同学们来听一听彝族的歌曲《快乐的罗嗦》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那么这首歌曲的速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再听一遍,然后用你喜欢的动作表示音乐的速度变化。

——这么欢快热烈的歌曲,你想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

——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

——有些同学想用打击乐器,有些同学想跳舞,有些同学想在适当的位置加入“嘿嘿”这样的衬词,都可以,请你们排练一下。师播放歌曲。

——小组排练。

——好的,彝族火把节表演开始了,请你们用你们排练好的方式表演。

——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组的表演好?为什么?

——师小结。

——刚才我们听的是那个少数民族的歌曲?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苗族的音乐和舞蹈,感受到了那不一样的苗族风情,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苗族,看看苗族人民劳动时的景象。让我们欣赏《捶苗布》

1、听赏《捶苗布》

——初听《捶苗布》

——边听边想这是首歌曲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二声部合唱,什么叫二声部合唱?

——对。用的了二声部合唱的形式其中有领唱和伴唱。

2、学习装饰音

——《捶苗布》这首歌跟我们平时听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旋律不一样??)——是的,因为这首歌曲运用装饰音,所以它的旋律更富有民族特色。看看这首歌曲都用了那些装饰音?(板书)倚音、波音、颤音

——分别听不同的音响效果(弹奏、演唱)

——学生总结各种装饰音的特点

3、复听歌曲

——介绍苗族的传统

——手工织布

——介绍劳动歌曲的旋律特点

4、再听歌曲 跟着音乐做动作

三、小结、下课

第一单元《跳起来》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竹竿舞

教学目标:能根据不同的节奏为竹竿设计不同的敲击方法,并跳一跳竹竿舞。

教学重点:了解竹竿的起源地,已经跳竹竿舞的民族。

教学目标:能根据不同的节奏跳竹竿舞。

教学过程:

1、介绍竹竿舞是海南黎族和云南佤族、广西京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跳竹竿的动作轻快优美,跳法多样

2、同学们通过视频感受不同民族表演竹竿舞。

3、大家说一说竹竿舞有什么特征?节奏统一,速度快。

4、老师给一个节奏,请同学们下位置来练习跳一跳。

5、引导学生体会4/4拍的节奏,分小组合作,敲一敲,唱一唱,跳一跳。

6、强调敲竹竿时要动作一致,节奏统一。

7、大家说一说跳竹竿舞有什么样的感受。

篇五:古代诗歌鉴赏(二)

古代诗歌鉴赏(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观 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②海:暴雨。

(1) 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屋前的江流和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来,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

(2)(示例)①双关。“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②用典。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不常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 ①②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身”与“万死”对比,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2)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运用“黯然”“别泪”“去国”“投荒”“相思”等词语,抒发了惜别、哀伤之情。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瘴”“云”“春”“水”“梦”“烟”等意象,表达了凄恻、惆怅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六州歌头·项羽庙

李 冠

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鞭寰宇,驱龙虎,扫橇枪,斩长鲸。血染中原战,视余耳,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泪盈盈。 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

【注】 ①余耳:张耳、陈余,秦末起义将领。②掩泉扃:关上地宫之门。

(1)上阕描绘出了怎样的项羽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秦亡草昧??血染中原战”,这七句塑造了项羽叱咤风云、武功盖世的英雄形象;“视余耳??泪盈盈”,这几句刻画了项羽穷途末路的英雄形象。

(2)描写了荒凉孤寂的景象,与上阕写项羽反秦时的威武雄壮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寄寓了作者的哀伤悲悼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楼月夜闻笛

刘 沧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

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注】①二妃:指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1) 诗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①

(2) 诗的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的首联先点明了时间、地点、景物,渲染了凄清寥落的气氛,奠定了全诗哀怨凄愁的感情基调;其次紧扣诗题抒写自己江楼独处,忽闻笛声的寂寥;“怨”字,还是全诗的诗眼,点明全诗的主旨。

(2)颈联抒发了诗人思乡思亲而不得归的愁苦之情。通过借景抒情、用典(或想象、虚实结合等)来抒发情感的,诗人借“河汉”“孤雁”“潇湘”之景象写羁旅孤单、思念亲人、离家遥远、归途漫漫之情。“二妃愁”用娥皇、女英二妃想念舜帝之典,从妻子的角度写妻子盼归人之苦。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

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萧萧”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萧萧”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凄风苦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寂悲凉之情。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把他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婉转深致地表现了出来。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 ①指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①

(2)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桂花色淡形柔而香浓的特点,这样写是为后边围绕桂花的品性进行议论做铺垫。

(2)作者认为颜色并不艳丽的桂花是百花中的上品;让梅花嫉妒,令菊花害羞,并因屈原在《离骚》中没有将其收列而为之抱屈。词人借助对桂花的议论,表现了自己清高淡泊、追求高洁品行的情怀。

7.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 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罅,声若弹琴”。②泠泠:水流声。

(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渲染苍凉肃杀的气氛,烘托作者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为结尾抒情做铺垫。

(2)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英雄失路的落寞及对朝代兴衰的感叹。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1)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词的下阕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①

答案 (1)词的上阕写了灯火、云、鹧鸪、村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山村傍晚时分寂静寥落的生活画面。

(2)词的下阕运用对比、用典,用昔日驰骋疆场和如今的憔悴疲惫对比;用诸葛亮挥羽扇整纶巾的典故(或用屈原《招魂》之典),表现了作者岁月蹉跎、英雄老去、壮志难酬、功业难成、失魂落魄、满腹哀怨、抚今追昔、漂泊憔悴的情感。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 ①阊门:苏州城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此二句化用汉乐府丧歌《薤露》中“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上阕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丧歌有哪些)

答案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浓厚感情和无限思念之情。“原上草,露初晞”,借景抒情,暗示夫人逝世不久,感叹人生短暂,以引发下句“旧栖新垅两依依”的深情。最后两句通过细节来写人。作者躺在妻子曾睡过的床上,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沉痛地表现出了对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2)比喻。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树叶凋零,一片萧索;而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经受了失伴之痛吧!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格外悲凉。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游胡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①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