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4:38:59 作文素材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作文素材

篇一: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1. 在这课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运用公式进行物理量的计算,所以如何运用公式进行物理量的计算一定要讲清楚。可通过举例子进行说明,再通过学生练习进行巩固,再提问演板纠,正反复这样,作业中才不会出现公式应用的规范性错误。

2. 计算结果的要求。计算结果要求用小数表示,保留一位获两位小数,要强调到,用分数表示的扣一分。

篇二:《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与反思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武胜县金光学校谭兴林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教具准备:本节课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新课引入

观看“繁忙的公路”视频并提问:公路上行驶的车与行人有什么异同点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相同点是车和行人都在运动,不同点是车运动得快而人运动得慢。从而说明运动有快有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12-2运动的快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标:

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刚才说到: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呢? 学生思考讨论。(先不忙管讨论结果)

二、新授

观看课件:龟兔赛跑。播完后提问:开始阶段谁快?依据是什么?最终我们认为谁快?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表述讨论结果:开始阶段兔子快,依据是相同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远些,最后判断乌龟快,依据是路程相同,但兔子睡了一觉,所用的时间长。

引导学生总结这两种方法:(投影显示)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一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

二是看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

引导学生探究: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投影显示: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 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等学生充分讨论后,显示结果:

这种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就是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被称着速度

板书:一、速度

怎样来定义速度呢?

板书:1、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那么,速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物理量呢?

板书:2、速度的物理意义: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例如:一辆摩托车两小时跑了80公里,那么它一小时跑了多少公里啊?

根据此例套出速度公式。

板书:3、速度的计算公式:v=S t

指明公式中每个字母的意义及单位,并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并将数据进行比较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蜗牛的爬行 约1.5mm/s;

人步行 约1.1m/s;

自行车 约5m/s;

高速公路上的小车 约28m/s;

普通列车 约40m/s;

雨燕 最快达48m/s;

喷气式客机 约250m/s;

超音速歼击机 大于700m/s;

子弹出膛时 约1000m/s;

同步卫星轨道速度 3070m/s;

第一宇宙速度 7900m/s;

真空中光速 3×108m/s

引导学生推导出:1m/s=3.6km/h

练习:单位换算

问题: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

分析引导学生一题多解

例题1: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

个的速度比较快?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后,让学生书写解题过程,(抽生上台板书,其余在练习本上做)纠正不规范的书写格式。然后投影显示规范的解题过程:

强调:物理量的比较,不能只看数字的大小,也不能只看单位的大小,而要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让学生领悟一下物理量的比较方法。

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6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并在黑板上板书。

针对学生板书步骤,指出:

物体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怎样去研究它呢?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种研究方法。

让学生阅读“想想议议----频闪摄影”,回答下面问题:

1、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2、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

3、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提示: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

引导分析出甲物体的运动特点:(1)运动的路线是直线;(2)运动快慢不变。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指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例如:在平直轨道上运行的列车可以近似地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改变。例如:自行车运动、火车进出站时的运动。向这样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板书: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那么如何来求平均速度呢?

分析解答例3,并指出注意事项:

例3、图一所示是一位同学测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度实验图,B是斜面AC的中点,AB的距离S=1m ,图上方的表一格表示1S,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在实验表格内填出正确的数据

. 达标自测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m/s,其物理意义为 。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5、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答:小明说得对,虽然每个小时都是通过了80km,但是每个小时里面的每一分钟通过的距离是可以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前十几分钟可以快一点,后二三十分钟开慢一点,总之一个小时内通过80km就可以。

能力提高

6、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 ,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

解:s=25m ×(25-1)=600m

t=1min=60s

v=s/t=600m/60s

=10m/s

小结

一、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

1 m/s=3.6 km/h

二、在变速运动中,v= 求出的是平均速度。

———————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观看“繁忙的公路”的视频导入。让同学们找出公路上行驶的车与行人有什么异同点,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都积极参与。让他们感知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再以《龟兔赛跑》的动画视频开始探究:开始阶段谁快?依据是什么?最终我们认为谁快?依据是什么?生动有趣的情景把学生带入了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开始了探究活动,当时学生真是激情高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提问的技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易到难递进,这样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荡起一种不服输的念头,从而不懈地向难题挑战,才会持久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外在教学活动中,不只提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再有,抽生答问不能固定那几个同学,面要宽,且要是各个层次的,这样才不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

教学中,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知道物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会让他们明白物理是有用的,会鼓起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动力。

篇三: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这一节的内容有点把第一节和第二节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的意思,学生对于速度公式的理解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这两个知识点的掌握不是很好,特别是后者计算时容易张冠李戴。还有就是这一节涉及到运动图像,虽然教材没有要求,但是我还是讲了的,而学生没有学习正比例函数图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我的讲解仍然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出现误区,不能清楚路程、速度、时间必须对应的关系。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物理计算,我对学生做题的规范性强调作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篇四:运动的速度教学反思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毛丽芳 2012年9月11日

今天早上第二节课,我上了一堂《运动的快慢》,这堂课的内容比较多,在上课之前,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一下整合,我没有按照书上的程序讲速度的概念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再引入速度,而是先从实例出发,引入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再从当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自然而然引入速度的概念,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的运用上。在设计学生练习时,我结合刘翔夺得110米栏冠军的例子计算出速度并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既有兴趣同时又受到了思想教育。这样设计受到了其他老师的高度好评。

我想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体现在平时的教学点滴中,本着对他们负责的态度,每堂课前认真分析教材,设计出令学生满意的课堂,令学生受益的课堂。把情感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篇五:《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物理教学反思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

物理组 李楠

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这节课当中我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够,“sts”栏目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要部分,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速度与现代社会”讲的是,由于交通工具的速度的提高,城市规模扩大了,战争的观念改变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加快了....sts的意义在于揭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充实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要能与近几年的高考内容、高考大纲相接轨。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教学主体为小班的同学,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好。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除了课本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外,还要对速度的相关知识进行引申接近高考的难度,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丰富教学手段 创新教学模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仅仅采用的了导入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等一些传统的方法。但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养,不能单独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