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古代四大美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5:20:24 作文素材
古代四大美女作文素材

篇一: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简介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

“明妃”

,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

)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杨贵妃(719-756

)——即杨玉环,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开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开元二十三年(735

),17

岁的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寿王李瑁,李隆基第十八子)

。天宝四载

(745),27岁的杨玉环被李隆基册为贵妃,距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整十年。天宝十五载(756

)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8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

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1.沉鱼 传说西施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惊艳容貌,都感到自愧不如沉入江底。

2.落雁

传说时,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3.闭月

传说貂蝉在花园中拜月时,有云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后王允就对人说貂蝉比月亮还漂亮,称为“闭月”。

4.羞花

传说杨玉环在花园中赏花时悲叹自己的命运,用手抚花,也许是含羞草,也许是别的原

并成为:“笑褒姒 病西施 狠妲己 醉杨妃”。

其实西施的美貌我们谁也没见过,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贵妃,其实据考证,她们都有缺陷。

西施的缺陷就是脚比较大。西施是大脚,发明了遮脚裙。貂蝉是一眼大一眼小,应该是

上都挺正常,很符合唐朝审美观,那就是胖,走起路来步履沉重,鞋声咯咯,使人生厌,便在身上佩戴铜铃、玉器,姗姗行走时,金玉相撞,叮叮当当,别有风韵,刺耳的步履声消失在悦耳动听的金玉声中了。

关于四大美人的缺陷还有另一个版本。西施:大脚。素有“沉鱼”之誉的西施虽然美丽,但是脚却比一般人大,于是她想方设法地掩盖这个缺点,因为她喜欢跳舞,所以她经常穿长裙,又为自己特制了一双木屐,结果因为鞋子高了一块,不但看不出来脚大,还因为走路时左右摇摆,加之长裙飘飘,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风姿 。王昭君:削肩。让“落雁”为之惊叹的昭君容貌出众,但是肩膀有点窄小,正好安排她出塞,于是她就经常披着毛皮制的斗篷,由于皮毛的蓬松,不但使她的削肩得到了隐藏,还因为雪白的围领和鲜红的斗篷衬托,反而更映得她五官秀美,眉目如画 。貂蝉:耳小。传闻能够“闭月”的貂蝉顺利地实行了美人计,是因为她天生丽质,但是她耳朵极小,特别是耳垂,几乎无肉,未免难看。于是她就从耳环上弥补,经常戴那些镶有独粒大宝石的圆形耳环,不但看不出耳朵的缺陷,反而是细耳碧环,愈显俏丽 。杨贵妃:狐臭。号称有“羞花”之美的杨玉环其实体味浓重,所以她特别喜欢沐浴——“春寒赐浴华清池”,传下了千古美名。不过她经常洗澡是因为狐臭的缘故,常洗自然会减轻很多味道,而且她还喜欢鲜花,更经常佩戴香囊,因此不但不会令人闻到刺鼻的气味,反而行动处香风飘拂,嗅之欲醉 。

以上四大美女的缺点不过是民间传说,实情是否如此,其实无法考证。这也正应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那句话吧?。

篇二:走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走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指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一、四大美女之沉鱼——西施

1.人物生平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人,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萧山临浦人。系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施出生于越国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大夫文种献灭吴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与范蠡设计:“得临浦苎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他来到苎萝村,遇到了郑旦和西施一对姊妹花。他爱郑旦,更爱西施,一次假面舞会的误会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爱上了这位范郎。然而文种的到来结束了这段芬芳缠绵的爱情,他将郑旦和西施带回会稽,教习歌舞,准备献给吴王夫差。

西施入吴

古代四大美女

后,夫差被她迷得神魂颠倒,春秋宿姑苏台,冬夏宿馆娃宫,整天与西施玩花赏月,鸣琴赋诗。他又与西施泛舟采莲,或乘画船出游,或骑马打猎,总之沉醉于美色,以姑苏台、馆娃宫为家,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伍子胥求见,往往被拒之门外,惟太宰伯嚭常侍左右。因此他所能听到的,皆阿谀奉承之声。无数史例证明,大家伙一旦到此地步,也就离垮台不远矣。

2.人物评价

西施只因吴国终被越国所灭,而且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她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湎色欲与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光荣使命,因此,被后世赞之为巾帼英雄、爱国女杰??然而,若勾践复仇并未成功,吴国乃为晋、齐、鲁、楚等国所灭,西施恐怕就不会有上述美名,而很可能被正统史学家、文学家打入“祸水”[1]的行列。

西施既然与夫差形影不离,对于吴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机密,也就无所不知,且伺机向越国传递她所得到的情报,以致被今天一些精于考证的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头号色情间谍。她挑拨吴国的君臣关系,特别是夫差与伍子胥的关系,只要稍微吹一吹枕头风,杀伤力比伯嚭说上一大堆谗言谮语不知大上多少倍。夫差赐剑令伍子胥自杀,恐怕也少不了她一份功劳。勾践的大军能长驱直入,直抵吴国都城,让夫差无还手之力,与西施小姐把夫差迷得晕头转向荒废军政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西施是勾践灭吴雪耻的功臣之一。明代西施祠有楹联云:“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便是对西施在越国灭吴中的功劳的肯定。

二、四大美女之羞花——杨玉环

1.人物生平

杨贵妃,号太真,祖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父早丧,养于叔父杨立璷家。善歌舞,通音律,聪明过人,身材丰腴,姿容绝代。始为玄宗子寿王李瑁妃,召入宫中,深得唐玄宗宠爱。天宝四载(745)进册为贵妃,姊妹皆有才貌,分别封为韩国、虢国、秦国夫人,出入宫掖。堂兄杨钊,赐名国忠,升任宰相,权倾朝野。

贵妃兄妹使玄宗耽于声色享乐,不理朝政。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玄宗无军可调,出逃四川,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士兵不行,诛杀杨国忠。玄宗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她先为寿王李瑁的王妃,后为公爹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7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杨贵妃天生丽质,为唐代第一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羞花”,杨贵妃[2]。

2.人物评价

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三千宠爱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时失宠而借酒浇愁,醉后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3]

三、四大美女之闭月——貂蝉

1.人物生平

关于貂蝉的出身,有野史这样交待:其人本姓霍,无名,山西忻州人,与名将关羽为同乡,出生于河南洛阳。自幼人才出众,聪敏过人,因而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冠冕的女官,故称‘貂蝉’(官名)。京剧《凤仪亭》说东汉末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为歌女。[1]

貂蝉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在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恰巧为王允瞧见。于是,王允便将貂蝉收为义女,定下连环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养子吕布的关系。

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配给吕布为妻,再明着把貂蝉献给董卓做妾。貂蝉嫁给董卓之后对吕布暧昧送情,周旋于父子二人之间。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妾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望貂蝉,貂蝉和吕布相约来到凤仪亭相会。貂蝉假意对吕布哭诉被董卓霸

占之苦,吕布愤怒。正巧被董卓回府撞见,发怒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从而留下一个“吕布戏貂蝉”的千古传说。

在《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4]中,吕布将要败亡之前,貂蝉有过短暂的出场,劝诫吕布“将军与妾作主,勿轻身自出”。吕布放弃了陈宫的妙计,被擒身亡。吕布死后,罗贯中没有再向读者介绍貂蝉此后何去何从。

《三国演义》中,貂蝉被写成是王允门下的一名歌妓。而关于貂蝉出身的研究,则有众多版本。比较主流的版本则认为,貂蝉应为董卓的婢女。据《后汉书·吕布传》,貂蝉为董卓的婢女。董入主洛阳后专擅朝政,收原并州刺史帐下骁将吕布为义子,负责警卫戒备。于此吕布便有机会与貂蝉想通。1

2.人物评价

大多数人对貂蝉的评价,基本一致地认为她是一位敢于舍身救国的可敬女子。为了推翻叛乱独裁统治,上演了一连串的连环计,周旋于董、吕之间并成功离间了他们。对诛杀乱臣的行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存在的意义,在于其能在男人争霸的世界里展现绝色女子的胆识和智慧。

四、四大美女之落雁——王昭君

1.人物生平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汉族,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王昭君与西施、杨玉环、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女,生于湖北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王昭君先后被迫嫁给匈奴王父子,她嫁匈奴后迫不及待地上了一道请回归汉朝的表[2]章,汉成帝冷淡地拒绝了昭君的回归请求,王昭君年轻时在匈奴去世。

王昭君先嫁呼韩邪单于,生一子,为右日逐王。昭君嫁三年,呼韩邪单于去世,依习俗昭君应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

“从胡俗”,由是昭君嫁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复株累单于去世。王昭君卒年不详,据匈奴史专家林干推测其可能于公元前六至一年间于漠北的匈奴庭去世(参考资料为湖北宜昌昭君故里景点里的文字解说)。

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2.功绩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 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汉元帝挑选了王昭君作为和亲对象。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后来,“落雁”也就成了王昭君的雅称了。

3.人物评价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篇三:古代四大美女的一生

古代四大美女的一生(揭秘: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 )

来源: 李佳文俊?的日志

一、 西施

先说第一美女西施,关于西施的下落和结局,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传说。 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谜团让人倍感缺憾。就连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也只是略有所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吴越春秋》更是一笔带过:“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西施绝色于世,范蠡更不是平凡之辈,后因“齐人闻其贤,以为相。”他却再不愿涉足政坛和宦海,于是“尽散其财”,又携西施去了陶(今山东定陶),并再次改名换姓为陶朱公。范蠡在定陶再次创下盖世的家业,《史记集解》说他当时拥有家产万万:“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

以上所说,一些古诗词也曾道及,如苏东坡的“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可是,关于西施的下落,也不乏另外的说法,像《墨子. 亲士篇》中就有这样的论述:“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无疑是说这些人都是“死其所长”,因各自的所长招致相同的祸害。西施就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底遇害的。而当时的背景是:本来并不强盛、连年战败的越国,终于靠美人计等谋措挫败消灭了原本强大的吴国,越王勾践曾说:“亡吴之功,西施当属也。”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吴王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便翻脸无情、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唐代诗人皮日休,他在诗中描写道:“不知水葬沉何处,溪月弯弯欲笑颦。”亦推测西施是沉江而死的。

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一些话本和戏剧中所演绎的情节:西施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可她内疚于对不起吴王夫差,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自缢于人去楼空的萧萧吴宫......

二、王昭君

王昭君离开汉宫一年之后,为呼韩邪生下一个儿子。可是,风烛残年的呼韩邪在她嫁到匈奴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公元前31年)磕然去逝,刚过上两年锦衣玉食、天伦之乐安逸生活的王昭君,在二十四岁时就成了寡妇。而更难让王昭君接受的是,按照当时的胡俗,她应再转嫁给呼韩邪前妻的儿子--已继承王位的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无以改变自己命运的王昭君,只好屈尊胡俗,并为原是子辈现为夫君的复株累单于生下两个女儿。十一年以后的汉成帝鸿嘉元年,雕陶莫皋也英年早逝,命运多舛的王昭君时年三十五岁,正值丰满成熟的盛年。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后,匈奴单于硬是不承认他这个非刘氏后裔的帝王。匈汉关系一度紧张、恶化,甚至烽烟漫卷、战事迭起。回天无力的王昭君,目睹自己“捐躯报主”、倾尽心血才换来的和平安定遭到破坏,心灵受到沉重的打击。便在唤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失意绝望中暴疾而终......

有关王昭君的结局,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马致远的《汉宫秋》演绎王昭君念念不忘汉元帝,不甘嫁给呼韩邪,出雁门关就投江自尽了。其实,这是剧作家特立独断的笔触,隐含着马致远对那个时代、对元蒙羌胡的藐视、嫌恶和偏见。

《乐府诗集》引《汉书.匈奴传》中的记载, 则把昭君的死归咎于复株累单于的逼婚,说昭君对不分辈分、有乱伦之虞的“胡俗”深恶痛绝,为了保持一个汉家女人的清白而饮鸩自杀。其实,这也是宋人特别看重名节、因循恪守贞操观念的真实写照。

历代著述多把昭君出塞和亲之事看作悲剧。早在晋代,就有人持这种观点,像石崇的《王明君辞》: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还有李白的:“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杜甫的:“画图省织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另有:“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常寒雪作花,娥眉憔悴没胡沙。生泛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这些诗句各自洋溢着深切透怀的悲剧色彩,无不对昭君出塞寄于无限的悲怜、同情和哀叹。似乎王昭君的出塞完全出于无奈和被动,是男权政治的牺牲品、是男系社会对女性人格的肆意践踏和残害。不过,要真是这样,不憨不傻的王昭君又何必主动的“请掖庭令求行”呢?

三、貂婵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婵,正史上却没有任何记载,她只是频频粉墨登场于文学名著和民间传说中。《三国演义》就对她进行了生动细致、曲折离奇的描写和刻画,成为该名著的一枝奇花、一大亮点,再加上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的进一步渲染,美女貂婵终成为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据有关历史学家考证,她本名任红昌,出生在并州郡(现忻州)的木耳村,十五岁时被选入宫,成为一个干杂活的宫女,专司看管貂婵冠(汉代侍从们的帽饰),不知她名字的官员们就借称她为“貂婵”,后人就沿袭了下来。

汉朝末期,宫廷大乱,流浪出宫的貂婵被王允(东汉太原祁县人,原为郡吏,灵帝时任豫州刺史,献帝即位后任司徒)收为义女。有一次,貂婵在王府的后花园里祈星拜月时,正好有一片流云遮住了月亮,看上去就像是月亮躲进了云层。这巧合的一幕正好让王允看到了,他就打趣道:“婵儿的容颜足可闭月也!”这就是“闭月”之说的由来。

董卓(东汉陇西临洮人,本为凉州豪强,灵帝时任并州牧)专权后,王允为了铲除董卓,便说服貂婵用美人计挑起吕布(东汉末期五原九原--今内蒙包头人,原为并州刺史丁原的门客,后投奔董卓)与董卓的矛盾,借吕布之手杀了董卓。据《后汉书.吕布传》记述:“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常小失意,卓拔戟掷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这段记载,其实就是戏曲传说中的凤仪亭掷戟的由头。从这里也可看出,貂婵是先成为董卓的婢女,然后又与吕布“私通”,从而挑起他们之间的矛盾的。

再后来,顺水推舟,貂婵便成了吕布的爱妾,直到吕布被曹操所杀。据《三国志.吕布传》(引注《英雄记》)记述:“布见备甚敬之,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另载:“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不知反将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还有:“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粮道,布妻谓曰:?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有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据说文中多处提到的那位“科头,袒衣”的吕布之妻,就是貂婵。

曹操在白门楼杀害吕布时,留下了貂婵的活口,先是安抚下属,把貂婵作为礼物许给了爱将秦宜禄,后又惜于貂婵的美貌爱不释手,从而引起一系列矛盾。据《三国志.关云长传》(引《蜀记》)载:“曹公与刘备围布与下邳,云长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云长心不自安......”结果,为了消除隐患,性情耿直而刚烈的关云长,竟然把貂婵给杀了。元人杂剧《关公月下斩貂婵》就是以此演绎而成的。

至于貂婵的最后结局,史学界和民间都是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的,有的说吕布被杀后,貂婵为了不祸及桃园三兄弟,“引颈祈斩”、扑剑自刎了;有的说她做了尼姑,孑身以终......

四、杨贵妃

安史之乱,六月十四日中午,唐玄宗一行逃至马嵬坡后,积怨颇深、一时暴怒的士兵们就射杀了曾不可一世的杨国忠,并支解了他的尸首。接着又诛杀了杨国忠的儿子。一片混乱中,杨贵妃的两个姐姐秦国夫人、韩国夫人也被乱军所杀。惊慌失措、万般无奈的唐玄宗亲自走出驿馆,出面调停、安抚军士们,仍不管用,群情激愤的将士们呼声震天、围而不去。对于这一事件,《资治通鉴》(卷二一八)是这样描述的:“军士围驿,上闻喧哗......使高力士问之,玄礼对曰:?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上曰:?朕当自处之。?入门,倚杖顿首而立。久之,京兆司录韦谔前言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就这样,一代绝色美女终被对自己曾经信誓旦旦的君王所负,断然赐死,成为政治旋涡的填堵物、牺牲品。真是危难之际见郎心,自古红颜多薄命啊!

杨玉环接到赐死旨意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可是,此时此刻,谁也救不了她了。真难想象,她是如何无语凝咽、悲愤交加的随高力士(一说是被高力士牵着)来到一座破旧的佛堂,而绞缢身亡的。又由于唐玄宗一行急着出逃,就把杨贵妃的尸体草草的埋葬在马嵬坡的荒草丛中。持这种看法的,有《旧唐书. 杨贵妃传》、《资治通鉴.唐纪》等。而有些书籍描绘的就更细致, 《唐国史补》里记述高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也说,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贵妃“乞容礼佛”,高力士就把贵妃缢死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云云。关于这一点,近代学者陈寅恪曾在他的《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乐史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恐是受香山?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

篇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

【窈窕淑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手绘版) 2007 年 04 月 26 日 星期四 17:53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 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 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 在附近流传开来。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 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 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 们称为“闭月”了。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 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 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 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 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 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 才 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 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 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窈窕淑女】中国古代美女(手绘版) 2007 年 04 月 26 日 星期四 18:06 【窈窕淑女】手绘中国古代美女 第二季 2007 年 05 月 01 日 星期二 09:51 1.西施 出生诸暨浦阳江 东面金鸡山下郑家 外祖母姓施 住在江的西面苎萝村 西施寄住在外祖母家 幼时常在江边浣纱 至今苎萝山下江边石上 还有王羲之写的“浣纱”两字. 2.杨玉环 先嫁儿子后服侍老子 似乎都很幸福 但终为君王所负 虽然改嫁玄宗为妃后备受恩宠 有“后宫粉黛无颜色 三千宠爱在一身”之说 可惜好景不长 安史之乱爆发后 玄宗迫于压力 在马嵬坡赐玉环自缢 一代红颜,香消玉陨 3.王昭君 汉朝欲与匈奴联姻 王昭君自愿去匈奴和亲 后在元帝的主持下 嫁与呼韩邪单于为妻 随单于定居匈奴 成为汉匈的和平大使 为两国交流作出了极大贡献 王昭君成了民族团结的象征 4.貂禅 空有倾国之貌 命

似飘萍无依 妾本有情,怎奈无缘 春花秋月随风逝 多情自古空余恨 5.陈圆圆 明清之际常州武进人 本姓邢,名沅,字畹芬 为苏州名妓 善歌舞 吴三桂纳为妾 晚年为女道士 改名寂静,字玉庵 6.花蕊夫人 青城(四川灌县西)人 徐国璋的女儿 貌美如花蕊 故封为“花蕊夫人” 精通诗词 以才貌兼备而得专宠 被蜀主昶封为慧妃 宋太祖听说花蕊夫人能诗 传令吟咏 花蕊夫人写下《口答宋太祖》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宁无一个是男儿 7.萧皇后 历史上风流一时 迷君倾国的红颜不少 象萧皇后数经改朝换代 总伴君王之侧却不多见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女儿 天保 20 年生于后梁国都江陵 天生丽质,娇媚迷人 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 绝不是语言可以描述…… 8.卓文君 西汉才女大富商卓王孙女儿 美丽聪明,精弹琴,善诗文 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才女 不幸年轻守寡,住在娘家 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 被县令王吉邀请 同到卓王孙家做客 酒宴上,相如被邀弹琴 文君素来爱慕相如的才名 加之喜爱音乐,善解琴音 到堂上帘后偷听相如弹琴 相如看到帘后的鬓影钗光 估计文君在内 于是奏了一曲《凤求凰》 表达自己对文君爱慕之心…… 9.赵飞燕 赵飞燕原名宜生 是汉代著名的舞蹈家 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 故人们称其为“飞燕” 她天赋极高 学得一手好琴艺 舞姿更是出众 一时名满长安 10.香妃 香妃的故事历来非常迷人 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 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 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 是新疆回部酋长霍集占王妃 回部叛乱霍集占被清廷诛杀 将军兆惠生擒香妃送与乾隆 但香妃心怀 “国破家亡情愿一死”之志 始终不从乾隆 最后被太后赐死 将其运回家乡安葬 故新疆喀什有香妃墓

篇五: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成名之原因

浅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成名之原因

摘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可谓光彩照人,他们的成名有其多方面的原因,本文总结了三点:美貌是她们成名的基本条件,对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和文人的演绎是他们成名最主要的因素。

关键词:四大美女;成名;原因;美貌;重大历史事件;演绎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02

关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人选,文学界至今仍有争议,但在众多的版本中,最具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当是“西施、昭君、貂蝉、杨玉环”,对此人们已几无异议。本文就用这四位人物作为论述的对象。

四大美女因何成名?这疑问似乎觉得可笑。美女自然因“美”而成名,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而笔者认为,她们的“美”只不过是其成名的一个基本因素,置身于家国兴亡的历史关头,她们对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和后代文人对她们的关注和演绎才是成就其美名的主要原因。

四大美女的美,民间有“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贵妃观花”的故事流传,这些故事经后世文人的润饰,使她们享有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誉。

西施位居“四大美女”之首,她的美是有历史记载的。东汉袁康的《越绝书》记载“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

吴王大悦。”“东施效颦”的故事也使西施的美从侧面得到了印证;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在《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中记载:“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貂蝉,古籍虽无记载,民间传说尤为动人,传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谢。到罗贯中《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刻划,影响颇大,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集美貌和胆识于一身的奇女子。杨玉环,在《旧唐书》有这样的记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白居易在其《长恨歌》里用极其生动和强烈的对比来描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使人仿佛看到杨贵妃一出场,娇艳无比,光彩照人,六宫三千佳丽一下子就黯然失色了。这些传说、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虽不完全可信,但她们的经历验证了她们的美貌是不容质疑的。正是因为西施的美貌,越国的“美人计”才得以成功;正是因为美貌,昭君才有了远嫁匈奴、出塞和亲的佳话;正是貂蝉的美貌,才使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也正是因为美貌,杨玉环才成为了唐明皇的宠妃。总之,没有了美貌,就不会有她们后来的故事。美貌是她们成名最基本的条件。

要名垂后世,光有美貌是不够的。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貌美之人恐怕远不止这四人,且不说国色天香、娇美绝伦的小家碧玉,更何况金屋藏娇佳丽成群的历代后宫,美女不可谓不多,但大多都没有留下她们的名字,试想,如果西施一直在苎萝村若耶溪边终老,

而没有被送到吴国作吴王夫差的宠妃,她何以成名?昭君如果一直在香溪边弹琴,而没有出塞和匈奴和亲的经历,她何以成名?貂蝉如果没有被王允当作离间董卓和吕布的手段,她何以成名?杨玉环如果不是唐玄宗的贵妃,没有安史之乱,她何以成名?一句话,她们的成名必须是与当时的政治、历史有深刻的关系,她们的绝世姿容对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她们青史标名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施生于春秋吴越争霸时期,吴越交战,越败于吴,越王勾践被迫屈膝求和,被囚禁在姑苏虎丘为夫差养马,受尽屈辱。为了报仇,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志。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越国逐渐强盛起来,但军事实力还远远不敌吴国。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施的出现成为双方胜负转折的一个重要因素。

昭君的出现有着更深远的历史背景。汉宣帝时,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朝见汉宣帝。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这对于中原的意义非比寻常。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并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之后汉宣帝还帮助呼韩邪单于摆脱了缺少粮食的困境,巩固呼韩邪单于的地位。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要求和亲,但宫里的公主和宫女没有一个愿意远嫁匈奴,汉朝是否和匈奴和亲,不仅关系到大汉朝的和平,边防的稳固,更重要的是它会对汉朝与周边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貂蝉生活在政局混乱的东汉时期,其时各地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朝中董卓杀死皇帝,另立陈留王,一手遮天。东汉大臣

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决心用计除去董卓,于是貂蝉身负使命,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成功的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吕布将董卓杀死,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代。

杨玉环生于唐玄宗统治时期,被封贵妃,玄宗亲自为她谱了《霓裳羽衣曲》,玄宗曾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闱秘记》卷三)。杨贵妃的三位姐姐、兄弟甚至远房亲戚杨国忠,或应召入宫或赠赐高官,足见玄宗对她的宠幸。但她和玄宗的享乐,已到了唐朝要发生“安史之乱”的火山口上,她的命运也要和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四人所处的时代,都是在国家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历史把她们推上了政治的风口浪尖,她们的出现使事态发生了转折,这成就了她们,使她们名垂后世。

在这四人身上,美色、爱情、政治、战争、死亡,种种的文学因素无一不备,而她们虽拥有绝色的姿容,但又不是褒姒、妲己式祸国殃民的女性,她们本人并没有作恶,惟其如此,她们的故事才引起了后世无数诗人、小说家、戏剧家长达千年的创作兴趣,这使得她们非但没有被历史厚重的尘埃所埋没,相反,她们的故事经文人的演绎形象被塑造得越发光彩夺目。历代的文人根据现实的需要,以史实为基础,在主题思想上融入了各个时代的思潮和观念,并以个人的视角在情节上进行了虚构和增饰,应该说,她们的故事之所以能世代流传下来并成为后世永不衰竭的热门题材与文人的欣赏和关注关系密切。

关于西施,历史上留下了众多关于她的评书、史传、小说、民间传说和戏剧,这些作品在情节上出入不大,但她的结局及世人对她的评价成为文人关注的焦点。在大多数作品中西施被作为一个勤劳朴实、美丽动人和具有爱国情怀的妇女形象加以歌颂;但也有人持有“红颜祸水”的观点,把吴亡的根由归于西施的美色;还有许多作品是感叹她的结局的,唐代的宋之问、李商隐、皮日休等都写过类似的诗,对西施的命运表现出同情和惋惜。后世写西施的戏剧也比较多,最具有代表性且成就最高的是创作于明中后期的《浣纱记》,在内容上它远远超越了史实,以文学的形式借西施和范蠡爱情演绎了一出沉重的政治悲剧,在剧作中,作者梁辰鱼把西施的命运和国运的兴衰紧紧的维系在一起。“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乃至极为崇高的政治品位,都是以爱情悲剧作为前提而铺展开来的??”在此作者也是借吴越的兴亡,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对明朝内忧外患现实的担忧。

后世写昭君的作品最多,据不完全统计,从古到今反映昭君的诗歌就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故事的著名作者就有500人之多,古代的有鲍照、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戴叔伦、苏轼、王安石、虞集、耶律楚材、王夫之等人,近现代的有郭沫若、老舍、翦伯赞、曹禺、田汉、费孝通等人。这大概缘于后人对昭君的赞赏和爱戴以及对其历史功绩的肯定。由于昭君远嫁匈奴有其曲折的原因,一直以来她迫不得已离开汉宫的怨恨和在匈奴的孤寂,成为古人写作昭君诗词的一个传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