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变形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4:40 字数作文
变形计字数作文

篇一:浅析新一季《变形计》

浅析新一季《变形计》之“变”

孙亚云

江苏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 08072013

摘要:《变形计》是2006年湖南卫视继《超级女声》后重点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是“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节目,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剪辑后原生态播出。在首期《网变》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后来的两年时间内,该节目收视率节节滑落,以2008年的第四季告终。2012元月,湖南卫视再次重磅推出《变形计》第五季。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湖南卫视为何重出旧牌?第五季较前四季有何变化?升级版的《变形计》会带来什么节目价值以及还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将略作讨论。

关键词:媒介背景;社会价值;节目创新;问题应对

一、新一季《变形计》诞生背景分析

2006年,正值国内电视行业娱乐当道、各种选秀节目甚嚣尘上的白热化时期。在这个紧要关头,一向以娱乐见长的湖南卫视却逆向行之,在国内进行了首次换位真人秀的大胆尝试,在黄金时段推出了一档非娱乐节目——《变形计》。节目播出后,不亚于选秀节目的收视率顿时令舆论哗然,业内同行不得不再次心悦诚服于电视湘军的聪明和创新。然而,节目在播出一个月后收视开始呈高开低走之势,最后惨淡收官。时隔四年,是什么背景使曾经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一个在2007年亚洲电视节上获奖的电视节目——《变形计》重生?笔者认为可以从媒介背景、受众背景和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媒介背景 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针对国内电视存在娱乐节目过多,跟风现象严重、内容质量不高的现象,出台“限娱令”的新政。广电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意见》重申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是以新闻宣传为主的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播出比例,而此前扎堆出现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每晚19:30-22:00,全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控制在9档以内,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不超过2档,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天19:30-22:00播出的上述类型节目时长不超过90分钟。

广电总局“限娱令”一经发布就立刻受到各个省级卫视所关注,“限娱令”的出台是对各大卫视节目创新能力的极大挑战。一贯以娱乐至上为名的湖南卫视审时度势,迅速重新洗牌,除了保留品牌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这两档综艺娱乐节目以外,特别着眼于当下青少年的教育,选择旧瓶换新酒——重磅推出《变形计》第五季。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聚焦当下青少年最典型最突出的问题,让节目影响更多电视机前的青少年, 凸显节目的教育意义。节目从1月4日起,每周三、周四晚21:20播出。

2.受众背景

观众是电视节目传播的对象,受到人口属性、心理属性和地缘属性等影响,观众会有不同的内容需求和偏好,由此成为不同节目的目标观众①。中国的电视节目在趣味、道德标准、表达方① 王兰柱,郑维东:《中国电视节目评估: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第3页

式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特定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甚至生活方式的制约。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中,从具体节目的内容到栏目的设计越来越需要考虑到受众的审美兴趣与审美需求。而此前扎堆出现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使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无法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近年来流行的真人秀节目,多以隐私、残酷竞争、博彩等为看点,刻意暴露人性弱点和阴暗面,挑战道德底线。但在我国,以残忍为噱头,发掘人性之恶,观众在情感上显然是难以接受。《变形计》主打“情感营造共鸣”,以真诚、善良、爱心、开拓视野、互相帮助、相互沟通等为主题,符合中国观众“挖掘人性美”的收视心理。以剔除窥探隐私、强调社会责任感代替了以上种种诟病的《变形计》,使观众历久难忘。以聚焦青少年教育的《变形计》除了受青少年欢迎之外,还拥有十分可贵的高端观众资源。据统计,《变形计》尤其受高中以上学历的观众青睐,该类人群构成比例达到了60.7%。

3.社会背景

最近几年,青少年成为社会突发恶劣事件的主角已经屡“闻”不鲜。从2009年“杭州少年飙车事件”到2010年“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杀人案件”,以及2011年“留学少年回国机场刺伤母亲”等事件,青少年成为暴力事件的主角,凸显了中国教育的短板。如此多的惨案给了中国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一度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满、质疑和批判,改革中国教育的呼声也一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在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时,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家庭地位高下、教育有欠公平等社会新老问题更是层现叠出。在2012年新春寒假推出第五季《变形计》,聚焦当下让人堪忧的都市子女的“现代病”:网瘾、暴力、物质、厌学、冷漠、脆弱等,肯定会引爆对中国少年教育问题的思考,也为中国教育的转型提供了深刻的现实依据。《变形计》的推出,不仅顺应了“限娱令”中“扩大新闻、科技、文化、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的播出比例”的要求,更是深入整个民族和社会内层,担当起社会责任,彰显了媒体之为媒体的尊严。

2011年10月初,湖南卫视面向全台公开招标,短短几天,100多个节目创意方案交到了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宋点的手里。经过“百进十,十进五”的内部PK,11月底《变形计》成功突围,并最终安排在晚间黄金档920时间段播出①。

二、《变形计》的节目价值

万事万物的存在都必然有它的价值。电视台在打造和推广一档新节目时,最先考虑的也是它的节目价值。《变形计》作为一档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的节目能够重现综艺江湖,必定有它的独到之处。以下笔者从媒介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角度入手,浅析《变形计》的节目价值。

1.媒介价值 ——从“娱乐崛起”到“高端崛起”

众所周知,湖南卫视是以娱乐节目起家,其收视率在各卫视中常年占据榜首。2012年1月1日,限娱令的正式施行让各大卫视对自身“新闻立台”理念进行了审视。湖南卫视频道副总监、新闻发言人李浩持在“限娱令”出台后这样认为“即使是广电总局要求的新闻和道德法制类节目,能做到雅俗共赏,也一样好看。”显然,他希望能在“新闻立台”和娱乐精神之间找到平衡点,但这并非易事。而《变形计》作为一档新闻纪实类节目,正是在湖南卫视出于这样的目的之下得以新亮相。同时,《变形计》的出现也给同样深陷“限娱令”的兄弟媒体点亮了一束希望之光——从娱乐崛起到高端崛起。《变形计》现总制片人谢涤葵②新闻科班出身,后参与《发现》、《想唱就唱》等节目的制作。这个一直在新闻与娱乐间徘徊的中年男人接手《变形计》,对于新闻与娱乐这两者应该可以平衡驾驭,他的新团队也得到了湖南卫视高层的大力支持。 古福:《芒果变形记》,中国广播电视影视,2012年第1期

湖南常德人,1996年7月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卫视。先后在《新闻汇报》、《湖南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担任编辑、记者、制片人; 2008年起,先后担任《乡村发现》、《发现》、《好奇大调查》、《想唱就唱》等栏目制片人。 ①②

更为可贵的是,《变形计》的出现标志着湖南卫视已经意识到创新的至关重要。《变形计》与现有的真人秀有一处很大的不同:目前国内的大部分真人秀节目带有明显表演性,而《变形计》则跳出了这一局限,进入到一种“类纪录片”的阶段。节目组提供一个场景或者一个空间,节目参与者的表现完全是真实的,不带表演色彩。“限娱令”后,国内的综艺节目普遍面临创新的紧迫性。《新周刊》曾喊出“创新者生存”的口号,为寻求生存之道,《变形计》走起了娱乐节目社教化的路子。节目叙述故事的目的不是追求观念思想的传播效果,而是通过情感交流赢得观众的共鸣。

2.社会价值——小人物引出大主题

《变形计》播出后,很多网友给出了“震撼”“感动”“每看一次哭一次”的评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郑世明、徐帆等人,更是给出了“真实触摸社会神经”、“切实担当社会责任”的溢美之词。“子不教,父之过”,中国人向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然而而今的中国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漏洞百出。面对代沟、网络成瘾等问题家长束手无策,面对学生厌学、暴力、虚荣等问题学校无计可施。他们也曾对小孩进行过忆苦思甜的教育,但常常收效甚微。于是,《变形计》几乎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不可多得的、活生生的教材。在这本教材中,他们“欣喜地”看到,剧中曾经的纨绔少年变化惊人,这几乎成为可供他们教育的最佳蓝本。《变形计》秉承“换位思考”这一思维理念,在节目中你不仅要站在对方立场去设想和理解对方,你还要去过对方的生活,真正体验对方的世界,感受对方思想最微妙的情绪触动。变形主人公就在与相关对象的互换中,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易虎臣从一个物质虚荣的城市公子哥变成了一个会做饭、懂得照顾人的居家好男生,李耐阅从一个脾气乖张、爱冷暴力的“问题少女”蜕变成一个懂事乖巧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吴宗宏从一个自卑的山里娃变成了一个自信开朗的追梦少年,而吴龙生则从一个胆小软弱的农村孩子蜕变成一个爱与他人交往的自信坚强的少年。更可喜的是,《变形计》还打开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结,打破隔阂,重归于好。父母知晓了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也体会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开始为自己恶劣的态度而自责忏悔。《变形计》的开门红给中国教育界这样一个启迪:“以孩子教育孩子”是一个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正如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说:“看《变形计》,它有一点沉甸甸的分量。因为它和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教育取向结合了起来。社会需要新的教育方式有这样一个共振点、聚焦点。”①

温情脉脉的《变形计》赚取了无数观众的眼泪,是对长期刻板、僵化、教条、缺乏人情味的中国式教育的绝好讽刺。同时,《变形计》还成功地将大众目光聚焦在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问题上。它为久居城市的市民阶层打开了一扇窗户,引起他们了解落后地区的关注,从而创造了沟通断裂阶级间的可能。《变形计》中的农村图景虽然不是中国的全部现实,但至少是局部现实真实。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今天,这种试图弥合社会断层的节目屈指可数。而生活在艰苦环境下,有着坎坷身世的小人物更是唤起了大众的怜悯之心。《少年何愁》中的父亲坐牢、母亲改嫁的小黑,《美丽加减法》中母亲早逝、父亲外出打工的小英,《化不开的网》中背煤的兄弟俩,在《变形计》中他们甚至连配角都不是,只是偶尔一个镜头无意中找到的一束光,却一次再一次地击中了观众的泪点。节目播出后,这些小人物受到了观众和网友的极大关心和支持。城市变形主人公所在学校募资善款,湖南卫视也联合芒果V基金开设了变形记励志帮扶金。节目开设专门的捐助通道,方便热心观众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使破败的校舍焕然一新大变模样,孩子们的生活用品和学费也得以解决,为很多山村家庭解决了因供孩子上学带来的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新一季《变形计》的“新”变化——同与不同

曾今受观众追捧红极一时的《变形计》不得不在2008年因为人员和资金的缺乏而惨淡收官,李耀武:《让人在爱与善中温暖前行——观(变形记)第5季第1期<少年何愁>有感》,《当代电视》2012年第4期P69 ①

就其内因而言,作为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型节目多少还不是很成熟,存在一些问题最终告别电视综艺生涯也是情有可原。而今在新政“限娱令”的新形势下,《变形计》却趁势而上,重磅升级,重现江湖。向来创新举措令业界人士叹为观止的湖南卫视,究竟是如何在老瓶中装新酒,信心满满地打出了这张新牌?以下笔者将把新一季的《变形计》分别与以往四季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相同点

(1)相同点之一:拍摄方式仍然是“固定拍摄+跟拍”

《变形计》的新颖之处在于将“真人秀”和“纪录片”二者结合在一起,以当事人的参与体验为中心,最大的特点即是节目的真实性,以及由真实性衍生出来的可看性。《变形计》的拍摄镜头主要有两种:安装在主角生活场所的摄像镜头固定拍摄(如客厅、卧室、教室等)和摄像人员的随时跟拍。这两种镜头都处在拍摄主角都知晓的范围之内,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性。例如在第五季中,几乎每一季都有这样一个情节:农村娃进城在城里的新家不适应,第一天晚上通常都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安装在卧室里的镜头恰恰将这一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再例如在《美丽加减法》这一期中,城市主人公李耐阅叛逆乖张,但是在摄像人员的跟拍下却伪装得很好。然而,客厅里摄像头拍摄到父亲喊其吃饭时她大吵大闹的场景,向观众展现了她身上所具有代表性的都市子女“现代病”。而摄像人员跟拍时摇摇晃晃的镜头,相比平稳镜头有条不紊的叙述故事而言,其展现出来的真实性是不言而喻的。

(2)相同点之二:仍然是通过情节设定挖掘当事人的真性情

短短的七天变形,如果仅仅是记一个流水账,节目显然会没有什么看头。第五季《变形计》总制片人谢涤葵说:“要保证节目有看点,关键是要把主人公真实的状态激发出来。”众所周知,人只有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才会展现出自己的真性情,由此主人公的变形生活必须要有悬念、有冲突。而现实情况是,生活中的冲突不可能那么多,这就需要节目编导在尽量保证不干涉当事人活动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情节设定,转变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在第五季的五期节目中,都能找到情节设定的人物,如《少年何愁》中的身世可怜性格孤僻的小黑,《美丽加减法》中的衣服单薄让人心生怜意的小女孩小英,《温暖之痛》中农村奶奶的手疾。特别值得声明的是,这些人物和情节的设定,不是编导虚构出来的,而是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而来,是真实存在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情感,才最能打动感化变形主人公。

(3)相同点之三:画面编辑仍然采用对比蒙太奇凸显变化

《变形计》贴近生活与底层,具有非人工的原生态与强烈的现场感。节目所挑选的主人公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对比性,一城一乡、一富一贫,城里孩子叛逆厌学,农村孩子早熟早慧。在这样一个节目背景之下,旨在强调七天的互换生活给主人公带来的心路变化历程,以及性格变化带来的潜在的命运变化。《变形计》的创始人李泓荔说:“媒体再也不能等着故事发生,再也不能平平淡淡地记录生活,电视人应该制造戏剧性。”在后期制作中,主创人员将100多盘带子的素材进行整合,挑出变形前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镜头,运用对比蒙太奇,两条线索并行交错,两位主角的生活镜头平行而叠映。在这些大量的对比蒙太奇下,在观众印象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感,从而在无形之中突出了变化,强调了主题,使主题深深烙入了观众心里。再加上亲切生动而富于诗意的解说词,其社会价值与艺术水准是毋庸置疑的。

(4)相同点之四:播出形式仍然是季播方式

季播作为一个舶来品,最初引进国内的还当属湖南卫视2006年的《变形计》。随后六年的时间里,荧屏刮起了季播风,加速了季播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季播是依照观众的喜好,将节目打包上阵,凝聚忠实观众,从而巩固节目的收视地位。与常年类栏目相比,季播节目存在两大优势:第一、可以避免观众的审美疲劳,同时设下悬念,培养观众的收视期待。第二,创作人可以通过节目的播出效果与反馈,及时调整创作思路,给节目提供了一定的创新空间①。在中国独有的电① 出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358265.htm

视市场环境下,对于各大电视台自产自销的大型节目,季播再适合不过。第五季的《变形计》保持了这一优良传统,相比前四季每季只有四期节目,第五季共包含了《少年何愁》、《美丽加减法》、《温暖之痛》、《化不开的网》、《阳光背后》五期节目。

2.不同点

(1)不同点之(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变形计)一:节目受众定位的变化

在节目定位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服务对象(即受众)的定位,定位准确是一个节目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目标观众定义如下:媒体在分散的、广泛的观众市场中,根据观众的属性、观众的偏好或者广告赞助商的需求,参照观众群体的个体差异性和群体相似性,选择某一群体观众作

①为自己内容传播的主要对象和目标,这个群体即为目标观众。

《变形计》头两季的内容,形式都有点纷杂,有互换也有体验,但主题基本上还是围绕在青少年教育和城乡这两个问题上。还处于试验阶段的节目,虽然在内容上费尽心思,但一开始在目标受众的定位上就有点游离。编导只关注题材的新奇性和可看性,忽略了节目的整体定位。在经过了一番摸爬滚打之后,《变形计》定位逐渐明晰为“一档以关注城乡少年改造为主的生活类互换节目”。《变形计》最大之“变”是不再有成人角色的互换,只做青少年,节目集中在两个选题方向: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独生子女与留守儿童②。缩小了目标受众的范围,直指高端收视人群。这一点也可以从节目宣传语直接看出:前四季的宣传语是“《变形计》——普通人的奇迹”,第五季节目的宣传语则为“《变形计》——一份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

(2)不同点之二:去除主持人的角色

第五季《变形计》与往期有一个最大的最明显的不同——没有主持人。《变形计》是一档将社会热点、社会责任融入其中的节目,是一档略带沉重的节目,不可能完全娱乐化故事化。以往《变形计》的主持人换了一拨又一拨,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第一位主持人王姬,演员出身的她情绪绷得太紧,说话太声情并茂,让观众觉得有演戏的嫌疑。第二位主持人陆立的主持风格则过于散漫,偏离了整个节目的情感基调。随后的魏哲浩和张怡筠,风格基本找准,与此同时节目还增添了专家的现场解说,增加了权威性。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主持人说得太多,而专家要想把一个问题解释清楚不是在节目短短的时间内,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因此,在这种类型的节目中设置主持人,不免有一种累赘之感。

针对种种缺陷,第五季《变形计》索性去除了主持人这一角色的主观介入,直走专题片的路子,演绎“情感引起共鸣”的煽情风格。与此同时,节目组仍然利用了专家资源,只不过变换了形式——心理专家全程参与主人公的变形,一边在节目中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点,另一边适时做卧底,以“编导”的身份与孩子们接触,推进故事的发展。去除了主持人的角色的最大优势,则是给予了观众更多的视听空间。从一开始,观众就可以让自己的情感不受任何干涉地沉浸在节目之中,在节目主人公心路不断发生改变的同时,观众的心理状态也会随之起伏,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3)不同点之三:节目内容精品化

从制作水平上看,以往的《变形计》在当时还是相当不错的。但如果用现在的眼光重新审视会发现,节目制作水平还是略显粗糙。加上最近四年节目制作经验的积累,第五季《变形计》对往期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修补,使得节目更精品化。

片头词对于一个节目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起着象征符号和概括节目主题的作用,还能起到美化节目的“包装”作用。“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如果那是一个你不熟悉的家,你是否会把善良当做路牌?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它酣睡不再彷徨?”这是第五季《变形计》的片头词。一连串排比式的反问直叩人心,发人深省。文学气息浓厚且意①

② 王兰柱,郑维东:《中国电视节目评估: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第9页 蔡小琰:《2012年节目“新”意》,中国广播影视,2012年第3期

篇二:变形计

变形计

在我们这个快乐的班集体中,却有一位不快乐的同学。他就是这次变形计的主人公——小海。

小海长着一双被长长睫毛盖住的大眼睛,可这双眼睛却从不与你对视,平趴着鼻梁上架着一幅厚厚的眼镜,似乎要把那双大眼睛与别人隔离起来。他常常紧闭着嘴巴,一个人独来独往,同学们偷偷叫他木头人。

有一天,老师告诉我们,丁林海原来是一个活泼的孩子,一直跟着爷爷长大。七岁那年,爷爷突然离世,这个开朗好动的孩子一下子关上了话匣子,关上了自己的心门。

听了小海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心情都很沉重。老师悄悄和我们制定了一个帮助丁林海的变形计划。

下课了,教室里一片熙熙攘攘,充满了欢声笑语。只有丁林海默默地坐在椅子上,低着头,一声也不吭,手指痉挛地摩挲着书本。几个同学走到丁林海的座位前,“丁林海,出去玩儿好吗?”他没有抬头,只是发出一个极其微小的声音,我们试着跟他沟通,“你能说话大声一点儿吗?”他弱弱地点了点头。渐渐地,我们和他有了感情,每天下课,都会有不少同学在他的座位前围拢着,有的给他说笑话,有的给他讲故事,想方设法地逗他开心。老师也经常让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即使回答得吞吞吐吐,声音微弱,我们也会用热烈的掌声来鼓励他。

十一假期,小海妈妈带他去北京看病。临走前,我们全班同学都

送给他一句温馨话语,“丁林海,希望你从北京回来后,给我们讲讲北京的故事!”“丁林海,你回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阳光的少年!”“丁林海,我们会想你的。”老师把一瓶五彩缤纷的糖果递到他的怀里,同学都羡慕的望着,小海显得十分开心,嘴嗫嚅着,好像要说些什么??

假期结束,小海还没有回来,大家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老师告诉我们,小海在北京几乎每天都哭,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说:“同学们??送给我的小纸条??没有带来??”

啊,虽然他不善表达,可他的心里却深深地记着我们的情谊,想着我们的关爱??就这样,大家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像呵护一个久病的孩子。他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偶尔还低低地跟我们说上几句话,融入了六一班这个爱的集体。

我宣布:丁林海变形成功!

篇三:湖南卫视《变形计》农村小孩 资料表-1

湖南卫视《变形计》农村小孩 资料表-1

1

注:请附上近照3-5张(如:个人正面照,生活学习照,家庭居住环境照等)

2

篇四:17年芒果“变形计”

17年芒果“变形计”

作者:凌平

来源:《中外管理》2014年第06期

2013年,湖南卫视单频道广告营收达到62亿多元,而南边的邻居广东卫视广告收入大约7亿元左右。但从区域经济总量来说,广东是湖南的5倍以上。而与其他省级卫视相同行比较,湖南卫视一个月的广告收入比一些三线卫视全年的广告收入总和还要多。

到湖南,你可能不知道岳麓书院,没去过橘子洲头。但你一定知道湖南卫视,一定知道谢娜、何炅。为何一个尚不发达的内陆省份,却因为一个电视台而享誉全国?而且还能持续领跑全国省级卫视10余年?

根据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理论: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能对变化最快做出反应、有最强适应力的。

而湖南卫视就是那个永远盯着观众变化,及时做出反应的快速行动者。

粉丝群的拉伸与拓展

湖南卫视的目标观众以年龄偏低的青少年为主。有特色的定位和全国视野,是湖南卫视早期成功的重要原因。湖南卫视围绕年轻受众打造的一系列的综艺节目,使其在省级卫视中独树一帜。

但是,面对互联网的冲击,这群人正在流失。有些人不再在电视上看《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了,而是用手机、平板电脑在网上看网络视频。

近段时间,《花儿与少年》在芒果TV上进行独播,引发了很多人的议论。此前《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把网络版权卖给搜狐时,卖出了一个亿的价格。但是湖南卫视为了使这批年轻人重新回到自己的平台上,抛弃了传统卖版权赚钱的营生。所谓独播,除了内容的独有性外,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开始打通一条全新的围绕年轻人的新媒体产业链。

而另一方面,成名较早的湖南卫视,早期的观众也已步入中年,这群人有些也开始渐渐离湖南卫视而去。以湖南卫视最老牌的节目《快乐大本营》来说,它已经连续播出17年,当年10多岁的粉丝已经陆续步入中年。

而这群进入成家立业阶段的观众,又是广告主希望获得的一群人。湖南卫视正在借助节目的设计,迅速将这些曾经的“粉丝”拉回到了湖南卫视的荧屏前。

从《我是歌手》开始,湖南卫视开始拓展观众的年龄层次,力求吸引高消费层级人群的眼球。参加《我是歌手》的明星,既有像邓紫棋这样的90后,也有像韩磊、齐秦等60后。从90后,一直到60后,涵盖了多个年龄层。

尤其是《爸爸去哪儿》,更是吸引了全年龄段的电视观众。据统计,在收视最高的那期节目里,在中国每四个收看电视的人里,其中有一个人就在看《爸爸去哪儿》。因为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祖孙三代人都爱看。尤其是电影《爸爸去哪儿》在2014年大年初一上映时,更是吸引了很多家庭一家老小走进电影院。

所以说,湖南卫视近两年的战果之一,是将不看湖南卫视的人变成了自己的观众。 差异化的背后逻辑

从《超级女声》到《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这些节目为什么备受关注?因为它们代表了一种现象,被称为现象级节目。而这些现象级节目的背后,是湖南卫视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受众心理变化,灵敏而深刻的感知。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湖南卫视不断引领省级卫视综艺节目的潮流。

《超级女声》为什么成功了?

因为看《超级女声》的人,八成是普通人。而每个普通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明星梦,他们都希望能看到丑小鸭的故事在自己的身上实现。“超女”帮助很多人圆了这个梦。自2005年《超级女声》一炮走红之后,草根便开始成为电视荧屏的主角。

再后来,到《我是歌手》推出时,观众的心理又发生了变化。对于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观众有了不同的认识——即使很多人都有明星梦,但是能成为明星的毕竟还是少数人。明星的光环让人不可接近,观众们更希望看到明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参加《我是歌手》的明星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们在临上场前也会紧张,会面临淘汰的风险与尴尬。

而《爸爸去哪儿》,为我们展示了更多明星作为普通人在家庭中的一面。在很多人眼里,明星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明星也要生活,也可能在做饭时搞得一团糟,面对孩子的哭闹时也会手足无措。《爸爸去哪儿》展现了更多明星生活中琐碎的细节,这让明星的形象更真实,更立体。

观众心态的变化,暗含着“平等”二字。这个社会越来越平等。明星即普通人,普通人也是明星。尽管明星有光彩照人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普通人的一面,湖南卫视很多节目迎合了这些社会心理的变化。

表象上,湖南卫视前后那么多档节目的成功,是打差异牌的结果。当人们在做明星节目的时候,湖南卫视上了《快乐女声》,上演草根逆袭。当大多节目聚焦草根逆袭的时候,湖南卫

视开始巧妙地打明星牌,推出《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展现明星普通人的一面。实际上,这正是湖南卫视对当前时代最深刻的洞察。

与此同时,湖南卫视“主持群”的现象(比如《快乐大本营》的“快乐家族”和《天天向上》的“天天兄弟”),也体现了受众喜好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在去中心化的传播时代,无论是《纸牌屋》、《来自星星的你》,还是《乡村爱情故事》,电视剧的主角越来越不明显,因为有几个人可能同时是主角。这叫群戏。延伸到“快乐家族”,五个风格各异的主持人,没有谁是绝对的主角。因为观众的喜好是多样的,他可能对某个主持人不“感冒”,但是却喜欢另外一位主持人。

第一的“危险”

17年一路走来,湖南卫视早已习惯了卫视霸主的地位,但“第一”永远是个美丽而危险的位置。很多人赛跑,跑第一是最难的,因为第一名要领跑,可能往后看一眼的时间,就可能会被对手超越。

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盛世背后的湖南卫视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遇到一些挑战。 主持人面临更新换代

湖南卫视的一块王牌就是名牌主持人多。但这些主持人,包括何炅、汪涵,都已经人到中年。同时,湖南卫视这几年新培养的主持人也不多。如果主持人这个优势削弱,对湖南卫视的影响肯定很大。因此主持人的培养要加紧步伐。

竞争对手越来越强

近几年来,随着东方、江苏、浙江、北京、深圳等卫视越来越强大,再加上限娱令、限插令的影响,湖南卫视开始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了。湖南卫视未来还是应该走差异化道路,尤其需要一些例如《爸爸去哪儿》和《我是歌手》这样的现象级节目。

网络视频的冲击

随着网络视频的发展,像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佬都渗透到娱乐产业了。未来,湖南卫视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是网络视频。在新媒体领域,湖南卫视应该吸收社会资金,如果芒果传媒真正实现上市、融资,就会对湖南卫视的主业起到巩固的作用。

湖南卫视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媒体看,而应该当作一个公司。作为公司,湖南卫视也可以有更多的并购,这是壮大实力最快的方式。

如果不善于利用资本杠杆,可能未来湖南卫视与后起的民营传媒集团就会有差距,传统领域的老大不一定会敌得过互联网新锐。面对各种即将到来的挑战,湖南卫视只得一路向前,在竞争前沿时刻保持警惕,为迎接每一刻变化做好准备。

篇五:变形记

《变形记》变《变星记》的舆论整理

我个人原来就看过第一二季《变形记》,又去恶补了一下最近几期的内容,就先来谈谈我

自己的感受吧!说真的,我是一个容易被人感到的人,当我看到懂事的农村主人公时,也感

到非常震撼。对城市主人公的性格恶劣感到反感,对于节目中的感人画面也被戳中泪点。记

得此间少年那一期,我也被王泽宇的浪子回头而感动。因而,我对于《变形记》这样一个节

目是抱有好感的。不过看的渐渐多了,当这类的感动被习惯了之后,我也逐渐开始思考这样

一个节目做的到底是不是有问题。毫无疑义,我相信《变形记》的初衷是好的,特别是第一

季的时候的父子互换,真的可以缓解父子之间的矛盾,拉近他们之间的隔阂。不过看过最近

几期的《变形记》又感到了一丝作秀的感觉。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上的一些黑暗

慢慢开始了解,对于一个节目能够在短短7天改变一个不良少年有时怀疑。不多说了,下面

是我对于变形记造成的舆论的收集和整理。

首先是对于《变形记》持肯定态度的一些观点:

1,通过《变形记》这个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一些地区的落后,于是有人过去帮助他们。

2,《变形记》改变了城市孩子骄纵的性格,同时让农村孩子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有

了对未来的向往。

3,《变形记》在节目拍摄完后会对当地进行一些补偿和援助。

4,《变形记》对于当今中国的教育具有教育意义。它直接撕开撕开了亲子教育的疮疤,让人

不得不直视它的沉重与疼痛。

5,并不认为《变形记》会对农村孩子带去伤害。

6,《变形记》已经做了十年,已经关注这个问题十年了,堪称诚意之作。

通过我在知乎对该问题的统计,支持该类观点的约有742人。

然后是对于该节目持中立态度的,借用一位知乎博主的话来说吧!

十年前看这个节目,我深受感动,并且觉得是一档有重大教育意义的好节目。

十年后看这个节目,我仍然深受感动,但是觉得这是一档有悖于伦理学的节目

这类观众的观点是:

1, 我认为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你缺乏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

2, 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问题,但是没有注意到家庭教育的另外一个方面:父母

3, 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摄制组为了有看点有些不择手段。

这样的人约有517人。

更多的是对于《变形记》持反对态度的:

1, 节目选题定位方面:不认为这样的交换能够完全起到作用

2, 不懂得对于当事人的尊重和保护:比如无视当事人意愿强行拍摄。对当事人的提问尖锐

刻薄。

3, 误导大众,麻痹大众,传递的价值观有问题:比如将孩子的恶劣行为过多归于金钱,忽

视父母的失职。

4, 对节目的真实性报怀疑态度:并不相信短短几天就能让一个不良青年脱胎换骨。

5, 缺乏对后来的跟进报道:给人的感觉就是拍完就不管了

6, 没有引导好孩子,至少在节目中表现的缺乏对于观众价值观的引导。

7, 对于摄制组为了看点放纵犯罪甚至无视他人生命。

8, 扰民。

9, 这类观点约有23697人

另外还有一些人对《变形记》提出了一些建议,还有的是网友的调侃等等

比如调侃好演员的,调侃节目组的,这样的人大约有48人

还有单纯表达不喜欢这个节目的约有184人。

网友意见附页:记得早几年有一期变形计 两个男孩因为贪玩把一个小姑娘丢在山里 直到半

夜全村人出来打着手电筒进山里找很久才找回小女孩 我现在都记得那个小女孩坐在深山里

嚎啕大哭的样子 这时候解说出来感慨的说“这样的大山夜里野兽时常出没,如果找不到我们

不敢想象结果是怎样” 然后放出了下午两个孩子商量把小姑娘丢在山里的片段 ,那背后的

一大票摄影导演在干什么,制造看点啊,瞬间觉得这个节目恐怖至极。

印象很深的是一次是有个贵州山区的孩子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爸妈为了彰显对他的

好,硬要给人家买外套,人家觉得贵不接受,还被批评。呵呵。还有那孩子参加一个文娱汇

演,突然难过得跑开,就是受到了城市这些光鲜陆离的生活的刺激。

玉林的爷爷想到镇上买点鸡蛋回去给周云峰做点好吃的,在回来的山路上摔倒了,一直

躺在路上。当摄像师和周云峰找到玉林爷爷时,周云峰背不起他。于是他们就决定让周云峰

去看看路上有没有其他大人能来背得动他。期间一直让玉林爷爷躺在泥泞的山路上!

当后来他们找来路人帮忙时,煽情的背景音乐和字幕出现!

我想说摄像师你不能背起老爷爷吗!?

你至于为了这一段煽情片段而让玉林爷爷那么受苦吗!?

1、第六季《变形计》之“少年何愁”,共支出善款23,488元。受益人杨文寿(小黑)。、第

六季《变形计》之“美丽加减法”,共支出善款294,441.4元。 3、

第六季《变形计》之“温暖之痛”,共支出善款42066元。 4、第

六季《变形计》之“阳光的背后”。捐建金芒果图书室1间,物资若干。 5、第六

季《变形计》之“化不开的网”,共支出善款83074元。 6、第六季

《变形计》之“横漂生活”,帮助李家友进行唇腭裂手术,支出善款9781.3元。 《网

变》主人公高占喜,在自己的努力和魏程爸爸的全力支持下,成为湖南师范大学国防生,当

年面对青海地区只招4名,而占喜是理科第一 《成长之痛》主人

公石宏强,因为变形计,家里得到了无数好心人的帮助,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都回到了身边,

他小小的年纪不再需要承担照顾家庭的重任,有父母的照顾,他终于可以安心读书。对于留

守儿童来说,父母能回到身边不是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吗! 《春天有多远》农村支线人

物月秀,因为弟弟得了先天性心脏病,父母卖光了所有家当,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在我们变

形计播出之后,她的弟弟得到了一家慈善机构的帮助,免费做了心脏手术,从死亡线上救了

回来,家里虽然清贫,但是全家人能开心的生活在一起,安定和谐! 《山呼海唤》的芭沙孩子阿吉,参加完变形计后,成为当地的小明星,被聘为芭沙的形象代

言人,后又参加了一部电影的拍摄,男主角。获得国际大奖,到柏林参加颁奖典礼,全家温

饱不愁,他小小年纪也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他乡有

爱》主角孔小龙,在城市孩子张寓涵的帮助下,千里寻母,找到了几年没见的母亲,全家又

能够在一起开开心心的生活。

Ps:数据来源:“知乎”如何评价湖南卫视的《变形记》?

以知乎中每个帖子的观点和前面的赞同和反对人数作为统计数据来源。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