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我的战友邱少云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5:33:21 体裁作文
我的战友邱少云ppt体裁作文

篇一: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各位评委、同学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我的战友邱少云》,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其中还包括《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和《紫桑葚》。从整个单元来看,本单元主要以“难忘的岁月”为专题来组合课文,意在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我的战友邱少云》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和战友们在进行一次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投放的燃烧弹引着了身上的伪装草。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为了潜伏部队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邱少云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赞扬了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

我拟设计该课教学为三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识字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意蕴,并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第二课时主要是充分感知课文4-8自然段,感受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第三课时主要学习课文9-10自然段,感受邱少云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并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

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下面是该课的教学总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写本课十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能力目标:启发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坏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棉鞋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我具体说一说自己对第二课时的目标设计

二、教学目标:

由以上教材分析和单元编排的意图,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要求,特制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充分感知课文4-8自然段的具体内容,并有个性化的理解。

2.感受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

3.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并了解侧面描写的特点。养成自己研读课文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自觉学习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

难点:能体会出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

的阅读方法,感受侧面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四、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教学时以读为本,通过形式多样的、充分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深入地挖掘语言文字,品析重点词句,从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恰当、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示当时的危急场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更好地感受邱少云严守纪律的崇高精神。

五、教学过程: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分别是情境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斟字酌句——潜心会文感真情;拓展延伸——绕梁不散未了情。

(一)情境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1.听歌曲《志愿军战歌》

2.导语:刚才大家欣赏到的就是激励我志愿军战士奋勇前进的歌曲——《志愿军战歌》。我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时间定格在1952年10月12日中午。夺取“391”高地的战斗即将打响。

3.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喊他的名字——《我的战友邱少云》;请再次自豪地喊出他的名字——《我的战友邱少云》;请再次满腔热情地喊出他的名字——《我的战友邱少云》。

通过播放歌曲《志愿军战歌》,营造情境,揭题入课,用递进式导语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课题,以营造氛围。

(二)斟字酌句——潜心会文感真情

学习课文4、5自然段

过渡:时针已指向中午,敌人再也按捺不住了,你看,敌人开始采取什么行动?(打炮、放燃烧弹)

1.读4、5自然段。从敌人的举动看出他们的什么特点?(黔驴技穷)

2.此时,我军阵地面临怎样的处境?(万分紧急、十万火急、火烧眉毛)

3.读读火烧到邱少云身上的句子。并指导朗读。

4.如果你当时就潜伏在邱少云的身旁,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写在纸上。

过渡:写得真好。让我们一起看看邱少云的战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吧。

首先,研读课文4、5自然段,通过课文的描写,引导学生去感受处境之险。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他们当时就潜伏在邱少云身旁,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这也为下文中的“我”是如何做的,留下了悬念。

学习课文6-8自然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老师发现同学们把两个“只要??就??”读得非常好。你肯定已从中读懂了什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邱少云能救出自己吗?我能救出他吗?为什么不选择自救与他救呢?从哪里看出后果的严重?

3.读好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体会邱少云的精神。(严守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

过渡:无情的大火肆虐地吞噬着21岁的年轻生命。此时我的眼泪已止不住得往下流。

4.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齐读、示范读、指名读、小组读。

5.我为什么会担心?你觉得我的担心有道理吗?(常人难以忍受)

过渡:此时,我不仅担心着,而且矛盾着。

6.用笔划出我内心充满矛盾的句子。这种矛盾的心里正说明了什么?(战友情深、处境危险、意志坚定)

7.你觉得奇迹会出现吗?邱少云觉得奇迹会出现吗?那为什么还盼望呢?

过渡:没有其他办法能救出自己亲爱的战友,唯一能做的就是盼望奇迹的出现。

篇二:王崧舟《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实录

一、 引读课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件呈现高大的抗美援朝纪念碑)师: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世界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呼唤他的名字!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请在深情些。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请自豪的呼唤他的名字。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请再自豪些,请——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二、通读全文,潜心理会动真情

师:邱少云是一位怎样的英雄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地深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的体会和感受。

生:(自由读文)

(师巡视并与生交流)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这么投入,王老师非常感动,这说明咱们这个班同学们有很非常好的读书习惯,同时我也觉得,课文真的深深的打动哦了我们。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你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生1:邱少云被烈火烧着,但他却像千斤巨石一样忍受着。这一点在我的印象中非常深刻。

师:王老师想问你一下,当你读到那个地方时你的心里是这么想的? 生:我在想我们平常一小块肉被火烧一下都会很疼地大叫起来,而邱少云他被烈火烧着,但是他却一声不吭,一点地方都没有移动。 师:是呀你是从自己生活体验的这个角度,来感受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那种痛苦,和那种顽强的意志。 生2:文中“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模进“391”高地下面的山拗,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我对这一句印象非常深。我从“比较隐蔽”可以看出这个山沟有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体会到我们的战士当时作战时是非常危险的。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2:我的心绷得紧紧的。

生3:我读到“我趴在地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我从这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非常矛盾,他又想救自己的战友,又不想暴露这个团的踪迹。

师:当时你读到这个地方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3:我想当时如果真的能把邱少云救火的话,又不暴露,牵连到整个团,那是多么好呀!

师:是呀,那是个多么美好的愿望,那是一个奇迹呀!

生4:这句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中的“像千斤巨石一般”可以换成一个成语,就是“安如磐石”。“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就是他有坚定的革命意识,驱使他像石头一样坚定不可动摇。

师:体会得非常深刻,真不简单。

三、把握形象,身临其境悟深情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对课文当中印象特别深的地方,留下了自己的体会,产生了自己的想法,获得了自己的感受。非常好。但这样学语文还不行,咱们还得深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非常仔细的,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去感受它去理解它。王老师请大家再自由的深情的朗读这篇课文,一边读一遍找,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语最能反映邱少云这位英雄的光辉形象,把这个词圈出来。 (生再读书,师巡视。)

让圈出词的同学将词写在黑板上。

第一个学生:千斤巨石。

第二个学生:一动也不动。

第三个学生:没挪动一寸地方。

第四个学生:没发出一声呻吟。

第五个学生:纹丝不动。

第六个学生:纹丝不动。

师:同学们请看,(师圈出“纹丝不动”) 一起读。

生:纹丝不动。

师:再读。

生:纹丝不动。

师:要读出“纹丝不动”的感觉来。

生:纹丝不动。

师:(提醒)把声音再压低点,再读。

生:纹丝不动。

师:“千斤巨石”就是纹丝不动。(读)

生:纹丝不动。

师:“一动也不动“就是(学生接:纹丝不动)

师:“没挪动一寸地方“就是(学生接:纹丝不动)

师:“没发出一声呻吟”就是(学生接:纹丝不动)

师:“纹丝不动”就是(学生接:纹丝不动)

师:同学们“纹丝不动”这个词我们在邱少云潜伏的时候读到了,在邱少云被烈火整个包住的时候想象过它,也在邱少云壮烈牺牲的时候强烈地感受到它——纹丝不动。请大家默读课文,看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

(生默读师巡视。)

师:同学们,你是在什么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咱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这里的纹丝不动指的是战士们在生理上克制想动的那种观念,这个纹丝不动单单指一动也不动。

师:你就是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王老师建议你再往前面读,他为

什么必须做到纹丝不动?他有原因啊!你找得到原因吗?

生:“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发现我们。” 师:(板书:原因)你是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但是王老师觉得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情是不行的,你得把自己读这段话时的真实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再读)

师:紧张吗?谁能比他读得更紧张?

(另一生再读)

师:是啊,我们潜伏的地方离敌人的暗堡之间才多少距离?(生接:六十多米)六十多米,而现在又是在白天,敌人又是居高临下,战斗的形势,潜伏的形势,多么紧张啊!假如你就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现在就潜伏在那个地方,你怎么来读这个句子?自己再读一读想一想。

(生自由读)

师:现在你就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怎么来读这段话?谁来读? 生1:(朗读)

师:不能这样读,你没有找到感觉。你听王老师读。(师范读) 能像王老师这样读吗?试一试?

生1:(再读)

师:紧张的连停顿都忘了。谁再来。

篇三:我的战友邱少云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构想和设计

【观点】

诗意语文的要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这当然需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但是,在诗意被放逐的课堂里,令人惊异感奋的语言却化为僵直的图解;盈天地之美的诗意创造却被平面削切。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总是显得步履匆匆,紧张忙碌。课堂上,文化语境变得苍白,生存体验成为奢侈。学生的思绪不再翻飞,心情不再荡漾,心灵之旗不再猎猎,诗的喉咙不再婉转低回。纯功利化的语文教学,最终变成了对“自我心灵”的“流放”,成了汪洋语境中的一座精神孤岛。

我们的语文课,应是诗化了的、渗透美的激情的启蒙课、召唤课:唤醒自我,体悟生命,感受神圣崇高,终极关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充满了悲壮的诗意。掩卷回味,我们惊泣于潜伏形势的残酷。作为情节的开端,文章开头写了潜伏部队的任务和周围的环境。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最后一句才写到邱少云。实质上,前面的大段笔墨正是对邱少云严守纪律的极好衬托。潜伏意义之重大,潜伏时间之漫长,潜伏形势之严峻,潜伏要求之严格,固然是“我”的观察所得,又何尝不是每个潜伏战士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当作者在写了战友们的隐蔽情况后点出邱少云“隐蔽得更好”时,就已经从景与人、群体与个体两个层面上凸现了邱少云有着更高的警惕性和更强的纪律性,同时也为下文刻画烈火烧身的英雄形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铺垫。

我们还惊泣于战友之情的赤诚。敌人的燃烧弹使邱少云一下子处在烈火的包围之中,这是故事情节的突转。作者不惜重笔浓墨,真切而细腻地刻画了“我”的紧张、焦急、矛盾、痛苦的心理过程。火焰不难扑灭却不能扑灭,自己明明可以去救却不能去救;“不忍心眼巴巴地看着”,却又“忍不住不看”??“我”的心急如焚、心如刀绞的复杂情态,强烈地烘托了邱少云生死抉择的危难处境,也勾起了读者对英雄此刻的情感意志的悬想和揣摩:当血肉之躯被烈火炙烤时,他不会不知道如何求生。那又是一种怎样神奇的力量支配了他的生死抉择呢?正是借助这种烘托,邱少云的伟大形象才变得更为丰满、更为鲜明、也更为感人。 我们更惊泣于烈火金刚的涅槃。烈火在燃烧,情节被迅速到推向了高潮。作者在此集中笔墨展示了邱少云惊心动魄、壮烈捐躯的一幕。“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语势层层递进、意义步步深入,充分揭示了英雄内心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崇高的献身目的。“千斤巨石”的形象比喻、“半个多钟头”的刻意叙述、“最后一息”的语意强调,无不有力地抒写着英雄的无畏气概、钢铁意志和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试想,一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被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长达半个多钟头,竟然“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这需要何等惊人的毅力呀!作者的这一处饱蘸深情、细腻传神的正面描写,使邱少云岿然不动的伟大形象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

当学生对英雄的感觉能用惊泣二字来形容的时候,精神的丰碑已经在学生的心中高高耸立。

【构想】

第 一 课 时

一、引读课题,创设情境

1、(点击课件,呈现课题及丰碑的画面)教师充满深情地诉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

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引读:“请再深情些!”(学生齐读课题)

3、教师引读:“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学生齐读课题)

4、教师引读:“请再自豪些!”(学生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强化感知

1、教师设疑过渡:“同学们,邱少云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英雄呢?请大家自由、深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并倾听同学的朗读。

3、组织交流:课文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随机点拨:

“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三、细读词句,把握形象

1、教师诉说过渡:“同学们,不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邱少云的英雄形象;不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更无法解读邱少云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带着刚才读书时的感受、想法和心情,仔细地、深入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能反映邱少云这位英雄的独特形象。”

2、自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等大多数学生读完课文并划出词语的时候,教师指名多个学生上台板书找到的词语。(估计会有:“纹丝不动”、“一动也不动”、“千斤巨石”、“没挪动过一寸地方”、“没发出过一声呻吟”等)根据学生的板书,教师用红粉笔圈出“纹丝不动”这个词语。并对其它答案做如下随机点拨:

“一动不动”就是“纹丝不动”。

“千斤巨石”就是“纹丝不动”。

“没发出一声呻吟”就是“纹丝不动”。

“没挪动一寸地方”就是“纹丝不动”。

四、品读文眼,体悟主旨

1、教师

总结过渡:“纹丝不动这个词,我们在邱少云潜伏的时候读到过它,在邱少云被烈火包住的时候想象过它,也在邱少云壮烈牺牲的时刻强烈地感受过它。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的。”(学生快速默读,并划出有关词语和句子)

2、组织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对下列语段作随机点拨:

①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60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

a、“你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但是,读课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光有理解没有感情更不行。你得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情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b、“如果你现在就潜伏在这条山沟里,面对这样的敌情,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怎么读这段话?”(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②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a、“你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这次作战计划一旦落空,391高地这颗毒牙还

能拔掉吗?(学生自由答)391高地这颗毒牙不能拔掉,志愿军的战线还能往南推移吗?(学生自由答)志愿军的战线不能往南推移,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还能夺取最后的胜利吗?”(学生自由答)

b、“如果你是这个连的连长,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会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c、“如果你现在就是邱少云,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又会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③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a、“你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仔细读读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在描写邱少云纹丝不动的感人形象。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强调哪些词语,能够让大家更清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b、“战斗结束之后,当你面对志愿军的各位首长、面对其他的志愿军战士、面对前来采访的各位记者,做为邱少云生前最亲密的战友,你觉得怎样朗读这段话,才能真正打动他们,才能真正令他们终身难忘。”(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3、教师充满激情地诉说:“同学们,这就是艰苦卓绝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意义重大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邱少云这位英雄的独特形象;纹丝不动,是邱少云这位英雄的伟大壮举!”

二、精读重点,感受真情

1、教师投入地、动情地范读第7段课文。要读得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学生边看书边听老师朗读。

2、教师鼓励学生:“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把自己当成邱少云的战友,发自内心地读读这段课文。边读边想,是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地方划下来,用心地体会体会。”(学生读文、划句、写注,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诉说:“同学们,你们的眼神、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这段课文的确深深地打动了你们。请把你最受感动的那句话读给同桌听,说说这句话什么地方感动了你。”(同桌之间互相朗读自选的句子,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4、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做如下随机点评:

①“真的有刀子在绞我的心吗?那么,是什么像刀子一样在绞着我的心呢?”(组织学生讨论。预想答案:是我的担心像刀子一样在绞着我的心;是看到与自己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的这种感觉像刀子一样在绞着我的心;是自己明明能救却不能去救战友的那种矛盾、那种痛苦像刀子一样在绞着我的心。)

②“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呀!”(指名学生诵读此段课文)

三、研读文眼,深化理解

1、教师动情地诉说:“同学们,看着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邱少云,我们每个同学的心都像刀绞一般难受、都像刀绞一般痛苦。那么,烈火中的邱少云,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齐读第8段课文)

我的战友邱少云ppt

2、组织讨论:

①教师设疑:“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回答)

②教师激动地诉说:“是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啊!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啊!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怎么能够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的痛苦啊!请同学们请看。”(课件播放电影片断“烈火中的邱少云”)

③随着电影画面的呈现,教师激动地诉说:“同学们,这就是被烈火烧身的邱少云!这就是忍受着巨大痛苦的邱少云!这就是像千斤巨石一般的邱少云!这就是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的邱少云!这就是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的邱少云!面对这样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你有什么话想说吗?”(指名学生谈观后感)

④教师设疑:“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是一种什么精神在鼓舞着他?”(指名诵读第一句话: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谁能比他读得更有力量?”(指名诵读第一句话)

“谁能比他读得更令人鼓舞?”(指名诵读第一句话)

全体女生齐读第一个“为了”,全体男生齐读第二个“为了”,全体学生齐读第三个“为了”,直到读完全句。

3、教师激动地

诉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怀着对邱少云烈士无限深情、无限崇敬的感情,齐读这段课文。”(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四、活读文本,直抒胸臆

1、教师鼓动:“一个邱少云倒下去了,千万个邱少云却站起来了!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学生齐读第9自然段)

2、教师沉默片刻,然后深情地诉说:“战斗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深沉而饱含思念的音乐轻轻地响起,学生在悠悠缅怀的情绪和氛围中,写出自己心中的碑文)

3、指多名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碑文,教师作随机点评。学生自撰的碑文推想如下: ①邱少云万岁!

②邱少云,你永远活在中朝人民的心中。

③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④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邱少云;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精神——为胜利而献身。 ⑤啊!邱少云,我们为你骄傲;啊!邱少云,祖国为你自豪。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让全中国、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为伟大的战士邱少云而肃立、而敬礼吧! ⑧烈火见真金。

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4、(点击课件,呈现碑文)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教师铿锵有力地诉说:“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一句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学生起立,齐读)

教师诉说:“请再深情些!”(学生齐读)

教师响亮地诉说:“让我们一起,自豪地朗读这句碑文!”(学生齐读)

教师强调:“请闭上眼睛,再一次自豪地朗读这句碑文!”(学生齐读)

5、教师满怀激情地总结陈词:“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颂扬!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芒!”

篇四:5上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S版五

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精度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从潜伏隐蔽直至在烈火中

英勇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文章通过语言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内心的描写突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本课无论在内容思想、还是在写作方法等方面,都凸显了他独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注重语言

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这一教学理念, 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对教材仔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认识5个生字,掌握15个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邱少云外表描写和“我”的内心活动,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通过“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去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

教学难点:

1. 从邱少云的外表描写,去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世界,通过“纹丝不动”这个词来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所以,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下面的阅读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方法

即“自主阅读讨论法”,为主, “情景教学法”“诵读感悟法”为辅,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发展性和创造性。力求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

特感受的过程。

五,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 教学过程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性,决定了在阅读教学中,人文熏陶与语言训练要有机结合。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注重学生的情绪感受,引发学生自主感悟。并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五步

1、开篇----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境营造,揭题入课,这里课件展示松柏掩映中

的丰碑画面“ 邱少云却永远留在了那片异国的土地上。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

邱少云战友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 走近半个世纪前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走

近年轻而伟大的战士邱少云。营造气氛。

2、通览——字字句句皆关情:初读感知,交流心得,再读课文,感受情境。 a、

指名读阅读提示,想想它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b、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

文,在文中找出几个问题的答案。 c、学生汇报。

语文课必须以读为本,但对学生而言,要将书读通读顺却也并非易事。教师充分

放手,让学生在切实而有效地读书活动中“潜心会文”、感同身受。应该明确,

学生只有在反复地读书实践中方能实现与文本间零距离的“心灵对话”。

3、研读——潜心会文感真情:引发切入、交流互动、媒体助情、小结提升。

a、再读课文,体会:一团烈火把邱少云包住了,我作为他的战友心情是怎样的?

指导有感情朗读。

b、“为了整个班……没发出一声呻吟”这段话中用了一个比喻句,是什么?把

什么比作了什么?

c、“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

20分钟。”体会两个“才”字的不同意思 。

d、“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仅仅是忘不了那一天的吗?

成功的课堂教学追求“主线简明,细节饱满”。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核心内

容进行研读,可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语文教学承担着为学生生命奠基的

重任,故而应让学生在潜心涵泳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使其心灵受到震撼,

人格得到提升。

4、拓展----绕梁不散未了情:通过书写悟情、诵读抒情、结课激情使文本再一次得到升华,引导学生感知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更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

结束语:同学们,战斗结束后,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悲痛但却又无比崇敬的心情,用挖战壕的铁锤和钢钎在“391”高地上刻下了一句碑文。

5提升——精神不朽总有情:a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学生通过写碑文的形式,将自己的感情流露于笔端,真实地抒发对这位伟大的战士的崇敬、爱戴之情。

七,说板书

板书是文章的缩影,是课文的精华,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这样学生就能够从板书设计中对文章有整体上的把握,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了中心。

以上是我对我的战友邱少云课的阐述,谢谢各位老师的细心聆听。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