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无人村揭开神秘面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1:20:36 体裁作文
无人村揭开神秘面纱体裁作文

篇一:揭开21世纪人类劳动的神秘面纱

揭开21世纪人类劳动的神秘面纱

作者:赵吉伟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0期

摘 要:随着21世纪无人化生产方式的迅猛发展,人类劳动发生了根本意义的变化,直接被间接劳动、体力被脑力劳动,重复性被创造性劳动所取替,使人类劳动发生了“质”的飞跃,继而揭开了21世纪人类劳动的新篇章。

关键词:无人化生产方式;活劳动;物化劳动;重复性劳动;创造性劳动

中图分类号:F0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13-02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核心,是马克思阐明的商品价值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消亡规律的理论基石。但令人迷茫的是长时间以来人们还无法从理论上和现实劳动生活中,去认知人类劳动“质”的演变所带来人类劳动及社会变化的巨大魅力。当《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发表一个半世纪后,人类已经进入了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与多种生产工具结合产生的全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形成的多种无人化生产方式,即无人工厂、无人农场、无人办公室、无人商场等等的广泛实现,引起人类劳动方式的巨大变化,改变了传统的直接劳动形式,使人类生产劳动本身发生了具有根本意义的变化,产生了“质”的飞跃,继而揭开了人类创造性劳动作为新时代最主要劳动的新篇章。

一、人类传统劳动方式的转变

翻开人类劳动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传统的直接劳动方式中,大机器生产运行的三大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其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劳动者。无论怎样先进的生产资料,如果没有劳动者的劳动,那么,机器本身只是一堆废物。只有劳动者作为主观要素投入到直接的生产过程,驱动和支配生产资料,才使客观因素按照人的主观意识运行起来,创造出物质财富,从而劳动产品本身也具有了产品价值。新技术革命中的自动化和无人化,使劳动者站在了直接生产过程的旁边,并通过计算机同直接生产过程本身联系着。如日本法纳克工厂,仅需一人在中央控制室值班,真正开创了首例人类无人化劳动的新篇章。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操纵机器的劳动正在变为编程序的软件化创造性劳动。因此,初级自动化生产过程本身已经排除了劳动者亲身参加的必要性,从而使劳动者脱离了直接的劳动方式投入到了间接的劳动方式中去。

二、劳动形式“三段式”的演进

通过考察人类劳动的形式可知,起初人类进行的是极其简陋、没有分工的劳动,许多人进行着同一种劳动,如采集,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能进行,产品数量极为有限。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和广泛,劳动者愈加专业化。同时劳动者也被束缚在极小的生

产圈子内终生只能从事一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如工人、农民、教师、商人等等,使劳动形式由同化转向异化。新技术革命产生的电脑,不仅是人脑的延伸,而是人全部能力的扩展。如此,才把劳动者从终生被束缚在一种具体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从事着创造性的劳动。如日本横滨大学中村静智教授所说,任何人都可简单地以同一操作程序操纵任何电子计算机,就如同汽车司机驾驶汽车一样。由此可见,人类经过近百万年的劳动演进过程,终于打破了分工,完成了由同化向异化再向同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三段式演进过程。

三、人类劳动构成主体演化

人类劳动即社会劳动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劳动,二是物化劳动。在古代,劳动工具极其简陋,使物化劳动在社会劳动构成上所占份额和作用微乎其微。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无论是手工技术,还是机器生产,今日劳动者已经不能脱离劳动工具而劳动,劳动工具在社会劳动构成上的作用日益增大。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生产劳动的发展,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本身越来越多地包含了物化劳动的成份。而劳动者的简单活劳动支出在社会劳动构成上的份额和作用愈来愈小。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已阐明了这一规律: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C∶V)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即物化劳动比活劳动在社会劳动构成上所占份额日益扩大。当无人工厂出现后,物化劳动在社会劳动构成上所占比例趋向极大,而活劳动则趋向极小。须指出:物化劳动虽在劳动构成上的比例不断扩大,但物化劳动所含价值量却是由市场环节转嫁而来的,而不是物化劳动本身创造的。所以说,人类劳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由活劳动向物化劳动构成主体演进的。

四、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转化

人类劳动从一般生理意义上说,包含着脑力与体力劳动两个方面。任何简单的体力劳动都要有脑力劳动的指挥,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同时任何脑力劳动也必须有相应体力劳动的配合,两者密不可分地构成了人类劳动的内含。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划分是依那一部分的支出占主体来判断的。从社会演进来看,原始人采集仅需极少的智力便可完成,这时的体力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主体。而对现代工人来说,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这时的脑力劳动又占人类劳动的主体。据美国一项调查: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支出的体力和脑力之比,如果机械化初期为9:1,中期是4:6,自动化生产则是1:9。可见人类劳动的内含正由体力向脑力劳动演化着。

五、创造性劳动成为未来人类劳动的主体

首先,要明确创造性劳动及其意义。创造性劳动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劳动。很高兴的告诉大家,创造性劳动这一概念是由我们中国人首先确立的。迄今人类进行的任何形式的第一次劳动都是由创造性劳动开始的,而每一次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及劳动方式与方法的改进也都是由创造性劳动完成的。创造性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劳动,是一切劳动的源泉。同时,创造性劳动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前进和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可以说,没有创造性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人类随着创造性劳动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其次,要明确重复性

劳动及其意义。重复性劳动是没有任何创新的劳动。重复性劳动存在于首次劳动的创新之后,也是人类重要的劳动部分。迄今重复性劳动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从时空观上来看:一项创造性劳动被无数次的重复演绎着,使某项创造性劳动通过重复劳动量的叠加过程发挥到了极致。在无人化生产方式之前,重复性劳动是由人亲身参加和完成的直接劳动,没有劳动者的参加,重复性劳动是根本无法进行的。同时劳动者也因重复性劳动被终生束缚在某一固定的职业,一生只能从事着一种或少数几种劳动,这才出现了不同领域不同劳动者间终生的劳动本质的差别,如出现了工人、农民、教师、工程师等等不同的职业。在无人化生产方式中,传统劳动的主体——人被计算机所取替,即由机器自己来完成这种重复劳动,排出了以往必须由人来进行的生产劳动。劳动者已脱离了直接劳动过程,并从令人窒息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时间从事自己喜爱的创造性劳动,并为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再次,要明确创造性劳动的演进过程。创造性劳动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古代,因古人受到智力等多方面的限制,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极少,甚至几天才完成一次劳动的创新,所以人类在古代才有几百万年的艰难历程。在手工业时代和大机器时代人类每天的创新劳动就已多得无法统计了。而在无人化生产方式下,即在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人类有意义的劳动就只有创造性劳动了。

六、未来产品劳动含量的1/N规律

人们知道,在大机器生产条件下,生产N件产品需工人进行N次劳动,付出N倍的劳动量,使一般生产条件下每件产品的活劳动含量大致相同。在全自动控制系统即无人化生产方式中,原来人们需进行N次劳动,付出N倍的劳动量才能生产N件产品的劳动,转变为只进行一次创造性劳动就可完成,这种一次性劳动是劳动者用创造性的智慧编制程序,操纵计算机支配生产工具来完成的。同大机器时代的劳动相比,这种创新劳动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依然生产N件产品,设创造性活劳动支出量为1,那么,每件产品的创造性活劳动含量就相当于 1/N,当只生产1件产品时,操纵计算机的劳动量要高于大机器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因为这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复杂劳动。当N=1、10、100、1000、10000…时,那么,每件产品的创造性活劳动含量就相当于1/N=1、1/10、1/100、1/1000、1/10000…也就是说,N越大每件产品的创造性活劳动含量越小,即当N非常之大时,l/N却非常之小。因此,无人化生产方式下每件产品中创造性活劳动含量向1/N的转化,标志着人类劳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创造性劳动阶段。

总之,随着21世纪无人化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人类劳动本身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直接被间接劳动、体力被脑力劳动,重复性被创造性劳动所取替,将把人类劳动推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同时,正是人类劳动这种创造性的“质”变,必将推动商品货币关系及其社会制度在本世纪中后叶发生具有翻天覆地意义的根本巨变。

[责任编辑 仲 琪]

篇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设计

编写:温州市第十六中学 柳江慧

审稿: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林月周

一. 设计思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重在启发学生,贵在学生主动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课从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消费现象出发,引领学生走入经济生活,通过学生购买最需要的物品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货币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进而去发现货币的本质,认识货币的基本职能。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淡化学科体系,减少对概念的背诵记忆,所以,本课力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体悟出基本知识。

二.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是: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基本职能。本课从学生生活体验中最常见的“钱”入手,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然后依次分析生产、分配。用一句话概括:在一个面对全体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从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活动,消费者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主要的身份,从消费切入充分体现了教材落实“三贴近”原则。掌握本课基本理论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以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正确认识经济现象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商品、买卖交易、纸币的发展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没有深层次分析为什么?更没有做科学的理论阐述。加上学生一年多把精力全都应付中考,对已有的知识也记忆模糊了。

三.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交往更加频繁,思想意识日趋活跃。他们对金钱的理解有自己的见解,使用过程中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不乐意

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既定的观点;又对高一新课程内容目不暇接,难以完全独立地通过看书阅读掌握知识,而且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但是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从学习能力看,通过活动更能形象地感悟货币形成的过程,但还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体验物物交换,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知道商品的含义。

(2) 感受利用货币交换场景,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3) 通过计算,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2. 过程与能力目标

(1) 通过“商团购物”的模拟形式让学生自主讨论、合作交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

(2) 通过活动,提高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

(2) 让学生体验购物的快乐与艰辛,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

(3) 感受生活现象,为树立科学的金钱观打下基础。

五. 重点、难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国家发行并强制实行的价值符号。

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

采用情景引导法,设置物物交换的情景,让学生参与交易,感悟其中困难,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通过模拟超市购物过程逐步剖析货币的基本职能;利用探究活动,围绕纸币的优点、发行量进行分析。这就要保证充分的教学时间。把有些知识(价格含义、电子货币)安排到下节课,对有些知识前后做了调整。

七. 课前准备

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别代表全国东南西北各地组成商团。事先准备至少四种当地生产最多、最有特色的物品的模型或食物或图片。

八. 教学过程

导入:进入高一,很多同学因为家校间路途遥远而住校了。请问:这时候,你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钱”大多数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

情景之一:

师:钱在经济学上称为货币。有钱能买学习上、生活上的必需物品。不过,我们今天要进入历史的隧道,飞回没有“钱”的年代,那时你的必需物品是如何获得呢?请各个商团把准备好的产品拿出来,由一位代表介绍产品的性能、使用过程中的优点。再讨论:你们这个团队想用这些多余的东西去换什么(最需要的)、怎么换?

生:在介绍产品的特点时,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例一:我们杭州的丝绸是驰名中外的,据说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都对我们的产品情有独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古罗马的贵族与元老们都以穿我们的丝绸为荣,怎么样?你们也试试?

例二:你们知道乾隆皇帝为什么这么长寿吗?据资料记载他每日要吃约5克多我们这种长白山人参,他还把人参封为“仙丹”呢,这可是你们强身健体的好东西哦!

课堂上,来自东南西北的特长都摆上了桌面,有代表团队外出洽谈,有相邻商团互相协商交换,甚至有两人抬着他们的物品各处活动推销,也有些静观其变。一时间叫唤声、讨论声混杂一起,气氛显得有些热闹了。5分钟后,大多数商团都有了自己的收获。

分享收获:

一棵东北的千年人参换回了海南的3颗珍珠

一只云南的野猪换回来温州的目鱼干30斤

一箱山东的苹果换回了一顶江苏的帐篷??

谈谈感受:

生1:很麻烦,我找了很多地方,如果是真的,那我要翻过很多山,趟过很多河

生2:我怕我换回的人参到家后会发霉变质

生3:我们的苹果很难卖出去??

引导: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要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点评: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关注师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面对学生手中的多余物品以及换回的物品,引导他们辨别哪种是商品、哪种不是商品?并归纳出“商品”的含义,从整个交易过程中,他们明白对自己有用的我才会去换,从而很好地解释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金点子:

师:刚才同学们在交换过程中发现了困难,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呢?

生4:找个固定的地方,让大家都去那里换东西。

——借机点拨“集市”的形成

生5:找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物品当中间媒介,只要带着它就可以换回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

——解释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6:制造一些钱就解决了嘛。

——介绍纸币的产生:纸币的出现和使用是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

中自发产生,是对货币发展的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明朝中叶,曾来我国进行旅行的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无法理解贱价的纸张竟能同昂贵的丝绸同价交换。

引导:第一,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即代表着一定数量的价值。这是纸币与金属货币的最大区别。金属货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而纸币本身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纸币的面额只是代表着一定数量的价值,因而称为价值符号。第二,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它的流通必须以发行者强大的信誉或强制为基础,否则就无人使用。因此,后来纸币都由国家垄断发行权,因为国家信誉高,具有强制力。

点评: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以活动的频繁为标志,也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是将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我以为课堂的最高境界是师生在互动中、生生在互动中都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其实,不用教师多做解释,学生很快就明白以前的物物交换有许多不足之处,货币的产生势在必行,归纳他们的金点子,便能很好地理解“货币”、“纸币”的含义。 情景之二:

师:经过各商团一番讨论、比较,发现用金属充当货币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随着纸币的产生,看看我国需要发行多少纸币。

给学生演示一个计算题: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2000_亿元,若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0.5__元纸币,这会引发_通货膨胀___。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ⅹ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1. 假设某年全国只有我们班商团手中的商品,当年1元平均流通1次,那需要发行多少人民币才能让他们顺利地完成交换?

2.请各商团在最短时间内告诉大家手中的商品值多少钱?

100万 200万 1亿 500万 2800万 1.5亿 400万 2亿

3. 从发行1亿、2亿、3亿、4亿、5亿、8亿元人民币等不同,比较各自的差异。

点评: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思考问题系统深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之中主动参与,或独立思考,或互相讨论,不知不觉中萌发了参与意识,培养了参与精神,形成了参与能力,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着积极的效应。高质量的问题设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我就围绕商团购物这一事件营造问题情境,具有新颖性、独特性,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整个过程变得十分生动、活泼,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学生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点,更多的还是书本以外的东西。课堂上,马上有同学拿出计算器,估算着要发行多少人民币,不停地报出相应数值(我选出典型的

篇三:中秋节完整版

中秋节主题活动 科学篇

活动一

九月到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九月有很多节日,比如教师节、中秋节??看看下面的日历,你能指出今年的中秋节是哪一天么?

2004年9月

那去年的呢?是在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前年呢?是在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为什么中秋节不象教师节那样固定在公历的某一天呢?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 现在你对中秋节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很巧的是:1982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查查万年历,看看还有哪几年的国庆、中秋是在同一天?_______________。试着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真的是这样么?十六的月亮真的比十五的更大更圆更明亮么?或者这仅仅是人们的一种口口相传的误解呢?想办法来证实一下。你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 自己通过肉眼观察比较; 2. 借助望远镜观察比较;

无人村揭开神秘面纱

3. 把十五的月亮和十六的月亮用相机分别拍摄下来进行比较(注意:拍摄的时间、地点要

相同);

4. 去图书馆或者网络上查找资料,分享一下别人的研究成果; 试试看你自己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了,确定下来研究计划后,我们就一起开始行动吧!

请你在完成研究后,把你的结论记录在下面。注意喔,要想说服别人,光靠口说不行,还请你把收集到的证据一一地列在旁边。

活动三

阴晴变幻的月面,清冷迷人的月光,以及肉眼看到的月球表面若隐若现的神秘黑影??总能引发人们对月亮的好奇与向往。人们一直试图弄明白月亮的真实面貌究竟是怎样。千百年来,他们一直努力着能够真正登上月球去看一看。

直到____年,这个人类共同的夙愿才得以实现。 这个愿望的达成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失败的考验。试着去查找资料,收集整理人类探月的故事,说给你的同学听,并选取其中精彩的片段,把它写在下面(字数500字左右)。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试着描述一下你登月的感受,与站在地球表面时一样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上月球后,你说出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可以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资料

人类探月历史有多长 美丽月亮让科学家呕心沥血

远古时代,人类只能用肉眼观看天体,明亮的月亮和闪烁的繁星曾让人们放飞无数个遐想。几百年来,月亮的神秘和美丽曾让许多科学家呕心沥血。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看到月球表面的高山、环形山和平原。该发现首次向世人展示月球的概貌。通过从地球表面观测月球的方法,古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推算出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其结果同现在知道的准确数值相差甚小;古代科学家还利用这一推算值以及月球的视觉大小,判断出月球的直径……

人类研究月亮虽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人类真正依靠科学仪器近距离探测月球实际上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

20世纪上半叶火箭技术突飞猛进,为人类近距离和零距离探索月球开辟了新途径。首先,利用火箭科学家不仅将月球探测仪器推至地球大气层外的太空中,从更近的位置研究月球,甚至还将它们送达月球表面,进行实地分析和取样。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便将火箭和卫星技术用于探测月球,并在1959年10月完成绕月飞行。随即,探月竞赛在苏联和美国之间展开。苏联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为“月球”系列,美国为“徘徊者”系列和“探测者”系列。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枚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在这些探月行动中,科学家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月球背面和表面的放射性及土壤成分等。

虽然苏联领先美国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太空飞行,但美国在人类登月方面不但战胜了苏联,而且成为世界上惟一实现人类登上月球的国家。首次登月是1969年7年20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阿波罗”11号登月舱降落在月球表面称为静海的荒原上。随后从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宇航员又5次登月,他们考察了月面,拍摄照片,搜集岩石和土壤标本,完成了广泛的科学研究。

月球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诱惑让人类无法止住前进的脚步。美国于1986年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并在90年代先后发射了两枚探测器。以期绘制月球表面地形图、分析月球地质结构和寻找月球存在冰或水的证据。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制订了新的探月计划,在2010年后要在月球上建基地。此外,欧洲、日本、印度和中国等先后提出了探月计划。新发射的欧洲首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按计划将在15个月后开始执行观测使命;日本将在明年发射月球探测器“月球A”;印度国家太空宇航研究所宣布,将在2005年独立发射小型无人月球卫星,2008年向月球发射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月球飞船一号”;中国航天机构也表示,月球探测器发射计划进展顺利。

时至今日,人类研究月球的历史已近三百年了。从最近几十年的发展情况看,人类探索月球的步伐正在加快。在航天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揭开月球神秘面纱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篇四:戏说cpi

CPI持续回落和百姓生活有那些关系?

11月份经济数据出炉,各大财经网站几乎在第一时间报道转载。数据显示,2011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其中,城市上涨4.2%,农村上涨4.3%;食品价格上涨8.8%,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上涨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4%。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8%,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3%。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5.5%。

据相关财经媒体网上调查显示,截至笔者发稿时,348份有效答卷中,57.47%的人认为CPI持续回落,表明货币政策基调已出现拐点,正在逐渐放松。35.92%的人则认为拐点并未出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6.61%的人选择了围观。同时对于A股的走势如何,网调显示34.20%的人唱跌A股,32.76%的人认为A股会上涨。之外,33.05%的人保持了相对理智的看法,认为A股并不会因为经济数据的走向而出现大的波动,很大程度上会继续保持震荡的趋势。

以上无论是经济数据还是A股走势,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想必影响还是不明显。普通百姓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实。CPI的客观性在我国一直颇受质疑,目前,由于其数据构成要素的片面性造成的一定程度上的数据失真在经济学界历来颇受争议。于是,我们暂且不论CPI的回落或是走高对生活的影响是不是真的如财经媒体分析的那么真切,不妨继续来看我们微观市场的一部分,即各地的实际物价。官方的数据似乎历来和百姓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于是我们来问问,CPI真的是在持续走低吗?新华社前几日发了一篇《今年冬装有点贵》的文章虽说不上是微观市场真实的供需反映,倒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物价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出现太大回落,某些行业甚至还在涨价。冬装市场自不必说,市场需求正直高峰,价格居高不下实为必然,无可厚非。这几日河南的媒体不是报道说白菜无人问津,就是萝卜、胡萝卜滞销,这在近几年还真是少见。菜价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普通市民最直观的幸福感受。冬天的菜真的是如此低廉?还是只存在于某些菜品中?答案无疑是后者。菜价其实还是那么个情况,猪肉降了吗?再降能降回2004年吗?显然不会,由此可见,经济数据是否回落,顶多在外围市场,也就是国家层面产生一定的指向性意义。老百姓真正关心的,还是菜篮子能装多少菜,钱袋子还剩几两金的小事情。(数据来自金融界网上调查)

篇五:大地土楼导游词0730

大地土楼群导游词

线路:门楼——慈西庵——二宜楼——玄天阁——观景台——南阳楼——东阳楼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华安大地土楼群观光旅游!我是这里的导游员,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小×,也可以叫我×导。很荣幸,今天能为大家导游服务,接下来的参观过程大约为2个小时,大家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尽可提出,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 (此段导游可以自由发挥)

【门楼】

今天,我们是步行(乘坐电瓶车)游览土楼群的。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楼以它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而被收录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因此蜚声海内外。福建土楼“象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象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而我们今天的游览的大地土楼群正是福建土楼申报世界遗产的标志性建筑,是福建土楼文化传承的典范,也是福建土楼走向世界的源头,极具代表性。相信大家能在今天的游览中揭开福建土楼的神秘面纱,能够更加了解福建土楼。

现在,我们的行程就要开始了。我们即将通过这个山门进入景区,山门上的两面都有“大地土楼群”的题字,前面这五个字是由现任的中国书协主席张海题写的,后面的则是上任书协主席沈鹏题写的。为什么土楼群的名字叫作“大地”呢?因为土楼群所在的这个地方就叫大地村。

【慈西庵】好了,我们今天参观的第一个点,就是进景区大门旁边的慈西庵,它又名朱西庵。据大地村蒋氏族谱记载,此庵创建最迟在元至正年间即1341年,至今有近700年的历史。(请大家下车时注意安全,)我们在这里参观的时间为10分钟。

慈西庵坐西南面东北,面阔三间,通长11.8米,由两座并排庵堂组成,具有典型的闽南宗祠建筑风格。里面供奉众多神位,主要有西方三圣——如来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送子娘娘,关公、土地公、黑脸魏三公。魏三公是为宋朝皇帝而死的,因此被皇帝赐封为公,他是当地人民尊奉的守护神。对宗教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会奇怪了,西方三圣等是佛教的神,而土地公是道教的神,佛教和道教怎么会在一个庵里汇集呢?的确,道教的神与佛教的佛和谐共处,是其他地区少有的现象。而如来观音这些普天下敬奉的神与黑脸魏三公这样闽南地区信奉的神同处一个屋檐下,也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这种浓厚而独特的宗教风俗,佛神和谐共处的现象就是闽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慈西庵里,这种特色展现得非常明显,充分显示了我们闽南人对于“和谐”的重视!在大地土楼群的建筑中,每个建筑本身以及建筑与建筑之间,都注重体现“和谐”的特色,在接下来的游览中,大家能更加清晰的体会到。

请大家来看看这边的碑文,从碑文中我们可以得知,朱西庵之号是座镇金星达摩岩的玄天上帝托梦命名的,其对联为“慈善显应施惠于众,西庵神座受敬千秋”,所以横匾写成“慈西庵”。那边还有一块小长形地界标记青石,铭文“珠西庵为记”。

慈西庵从元代至今,保留了很多元代以及明代建筑的特色。大家看这8根古老笨拙的梭形石柱,他们高3.5米,直径35公分,为元代作品;

再看庵内那边,有一口黄钟,高105公分,口径66公分,钟上铭文年代为明永乐9年即1411年,献钟者为田王东山保,可见当时香火已旺盛;每月初一十五,这里的人们必来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各位嘉宾也可在此为家人、朋友,为自己祈福。

好了,现在咱们继续往前走。请各位嘉宾上车注意安全。

【游步道】

各位嘉宾,福建土楼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的卫星拍摄到中国福建的西部布满了无数个大小不一、或圆或方的不明建筑物,他们怀疑可能是核反应堆,也可能是导弹发射井,而且规模庞大,数量惊人,于是他们派遣特工人员以记者的身份来探究竟,结果发现这只是福建特有的民居土楼,虚惊一场。

我们即将看到的大地土楼群是福建土楼文化传承的典范,也是福建土楼走向世界的源头,它也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二宜楼、南阳楼及东阳楼,楼群均为蒋氏家族所建。

【茶香街】

现在我们经过的这条街叫茶香街,因为每到采茶、制茶的时节,街道旁一片繁忙的制茶、买卖茶叶的景象,茶香四溢,茶香醉人,故而叫茶香街。

各位嘉宾不妨看一下我们左手边的这一排田园风光,这就是华安的主要产业——茶,华安盛产铁观音,是全国第二大铁观音生产基地。华安茶有四季和五季之分,高山中生长的茶一般有四季,而平原茶有五季。寒露过后,秋高气爽时节的茶为最好。这些茶都是铁观音,大家看他们长得十分矮小,间隙比较大,如果是在采茶的时节,大家可以看到很多采茶女撑着遮阳伞,带着遮阳帽,坐在地里辛勤的采茶,场面非常动人。

在我们右手边的这些建筑,就是居民房屋,他们家家户户都制茶。现代制茶已经半机械化,我们看到的这些机械主要用来炒茶(或其他,根据外面摆放的制茶工具进行介绍)。同样的茶叶,不同的加工过程会有不同的品质,口感差异很大。具体的华安茶文化,我们可以在游览东阳楼的时候边喝茶边品味。

【茶香河】

大家再看看我们左手边远处那条小溪,它叫做茶香河,它是大地土楼群中重要的风水水脉。因为它穿梭在茶田间,自然而然地蕴含了茶的清香,因此得名为茶香河。不久后,这条溪水上将建立起一条亲水游步道。其实,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一条通向安溪县的重要公路,因此会有些车来车往,给大家的游览带来一定的不便。将来,茶香河游步道修好之后,大家不仅可以近距离闻到清新宜人的茶香,还可以一边行走一边体验水的乐趣。

【二宜楼】

门前

好了,嘉宾们,现在我们到达了二宜楼的大门口,请各位随我下车开始游览。

我们眼前这座雄伟壮观的土楼就是“二宜楼”, 它享有“神州第一圆楼”、“民居瑰宝”等盛誉,被称为“土楼之王”。可以说,不看华安的二宜楼,不算真正认识圆土楼。

二宜楼为什么能成为“土楼之王”呢?我想大家在还没有进去参观之前都不明白。外表看上去,它和福建其他圆形土楼很相似,但是,二宜楼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建筑以及历史价值,具备独特的魅力。研究福建土楼的专家总结出了二宜楼的九个“土楼之最”,正是这九个土楼之最奠定了二宜楼在福建土楼中的王者地位。那么,在接下来的参观中,我们将重点给大家介绍二宜楼成为土楼之王的这九个土楼之最。

福建土楼数量很多,但在没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前,能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是屈指可数,早在1992年,二宜楼就率先从福建3000多座土楼中成功突围,成为第一个获得国保的土楼。获得国保最早,这就是二宜楼的第一个“土楼之最”。

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整体认识二宜楼。二宜楼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当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圆形土楼,占地9300平方米。二宜楼于清乾隆5年(即1740年)开始动工兴建,前后历时30年,直到清乾隆35年(1770年)才竣工完毕,距今已有269年的历史。楼的创建者叫蒋士熊,当时为聚族而居,防御敌人而建,因此从两百多年前一直到现在,楼内居住都是蒋氏的后代子孙。

(门匾)大家请看一下“二宜楼”这块门匾,有人会问了,为什么此楼要命名为二宜楼呢?“宜”字代表“宜山宜水、宜家宜室”之意。整座土楼依山傍水而建,土楼居住冬暖夏凉,渴望家庭和睦而居,故取此名“二宜楼”。然后大家再看一看这个匾上“二宜楼”

三个字,这三个字笔画、结构不一,但书法结构平稳,方峻秀丽,神采清妍,已被收入《中华名匾》一书。这牌匾是由安溪一位名为刘瑞紫的举人题写的。他在赴任浦城县令时途经土楼,巧遇二宜楼竣工庆典,特受蒋长子所邀题写了楼名。

(外墙)我们现在还只是在二宜楼外围参观,但我们就要开始领略二宜楼的第二个“土楼之最”了,那就是防卫最为周密。大家请看,二宜楼的外墙高达16米,共分为4层,一到三层都不开窗户,只有四层整圈开窗作为射击口和瞭望口之用。

(石台基)看完射击口之后,咱们来看二宜楼特厚的石台基,它是用块石和花岗条石砌成,所有石块棱角都朝内,圆整一面朝外。它露出地面部分有2米多高,而深埋在地下部分有3米以上,这样上下累积共有5米多深,所以即使敌人采用挖地道的战术也难以奏效。

(传声洞)大家请注意石基中部这样一个设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过来看看,大家能猜到这个洞是干什么的吗?

我们把它称为“传声洞”。实际上这相当于我们现代所用的门铃,它的构造是外面小,里面宽,成“之”字形状弯曲进去的,这样的设计主要考虑枪炮打不进去,箭射不进去,而声音却能传进去。二宜楼共有十二个单元住户,每个单元都设有这样一个传声洞。当楼内有人外出深夜回归楼门关闭时,可跑到自家的传声洞口向内喊话,当其家人辨声确认是自家人后即可去开门,不致于因夜深叫喊无人开门而在楼外等到天明,也会因高声叫喊而影响其他族人的休息。

进入楼内

下面请大家跟我进楼内参观,楼内还有很多防御性的措施我们会一一看到。现在咱们所步入的就是二宜楼的大门了,整个楼内共有三个门,一个大门及两个边门,我们来看下大门的防御性体现在哪呢?

(泄沙漏水孔)请大家顺着我的手势看,首先是这张门外层铆上了一层铁皮,以防火攻,使之更加牢固。在防火的同时他们还考虑到迅速灭火的设计,叫泄沙漏水孔,就在我手指的那个位置(大家看到了么),二楼有一暗室,万一敌人用火攻时,楼内居民就可在二层暗室迅速把平时储存好的水、沙,通过漏斗迅速往下倾倒,水、沙可在大门内外两侧流泄,迅速把火扑灭,使敌人的火攻也难以奏效。这也是二宜楼防御系统独特的一个方面。

(门栓)当时,敌人撞击大门的时候,蒋氏族人只要将门腰后中部的门闩往外宜抽横跨到对面的洞口,大门随即可以关住,十分牢靠。看这圆拱形石门框的腰部两边各有一个门栓洞,内藏一条方形长木横杆,是在建楼砌石台基时预先安放上去的。如果担心大门被撞开,还可在下部再横上一根门闩。

(厚墙)在这里,又有一个土楼之最出现了。大家看,这段范围实际上就是整个二宜楼外墙,它的厚度达到了2.53米 ,在福建土楼当中这个厚度“无楼能比”。最厚实的外墙,这是二宜楼第三个土楼之最。这样的墙体牢固结实,具有良好的抗震御风性能。

(门槛)大家注意到这门槛了没有?一般说来,门槛都是用同一种材料建造的。而二宜楼门槛却三分之二用木料做成,三分之一用石板,这是为什么呢?据说这是根据《易经》中五行相生相克法与乾坤阴阳的道理,加木料意味着木能通声、振声,含有“万物发展、宗族振兴、子孙昌盛”意思。

(天井)下面咱们就继续往前走,大家注意到前面这天井了吗?这不仅是作为采光通风的效果,主要也是便于排水,可它的排水口非常有讲究,都有雕刻图案,这是一个苹果的形状,大家想象一下,这个苹果图案寓意着什么呢?

对了,就是寓意宾客家人入门平平安安的意思。

(大院)各位来宾,现在咱们所站的位置,就是二宜楼公共活动的大内院,它是用河卵石铺砌而成,占地600多平方米。这里面目前还居住着六十多人,都是蒋氏后代子孙。这大内院有两个作用:一、使得楼内采光效果更好;二、居住于楼内的蒋氏子孙他们可以

时不时举行公共活动来促进族人的凝聚力,非常人性化的设计。在这样的一座建筑内,最顶峰的时期可住到400多人,分成了两个生产队。

(水井)看,这边有两口水井,这就是200多年来楼内的引用水来源,泉源十分丰富。它是根据八卦里的两点建成的,有意前后差距,象太极中阴阳鱼之眼,还有个奇特之处就是两口井水温不同,相差一度左右,大家能猜到是为什么吗?

因为地下泉眼不一样,也就是水源不一样。这也是出于加强防御性的考虑,万一在战时敌人往一口井里投毒,或者掐断了一口水源,另一口井还可以用。大家不妨试试这两口井水的温差。

(响鼓石)我现在所站的这个位置就是二宜楼的最中心点,大家能感受到我现在说话和刚刚有什么区别吗?这块石叫“响鼓石”,具有良好的扩音效果。楼内居民要集中或进行集体活动,只要站在这块响鼓石上高声喊叫,整座楼内的人就可听得清清楚楚,因此可以说是现代的扩音设备。这证明了这座楼建得十分的等圆,声音讲出去靠墙壁反弹回来,所有的交汇处就是在这块石头上面。这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是同样的原理。

(楼内全景)站在这里大家可以仔细环视二宜楼。它是分为内外双环的土楼,楼直径73.4米 。福建土楼分为福佬民系和客家民系,两种土楼最大的差别就是结构不同。一般客家土楼都是通廊式结构,也就是家家户户都能相通。福佬民系是单元式结构,即一家一户一个单元,互不相同。但二宜楼作为福佬民系土楼的代表,很好的融合了两种土楼的优点,是单元式与通廊式有机结合的典范。从外面看,家家互不相通,一个门进去之后,两个柱子之间一整套就是为一个单元。整座楼分十六个单元,其中4个单元是作为公共的门、梯道及厅堂,余下的12个单元为住户。单元内各有楼梯上下,就像楼中楼的连体别墅,外环四楼又有环形隐蔽通廊将16个单元联通起来,稍后我们就会到隐通廊步行参观,感受隐通廊设计的独特。单元式与通栏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各单元生活的隐私性,又加强了各单元的凝聚联系性。

公共厅堂

(抱鼓青石)来宾们,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是二宜楼的公共厅堂。进去之前我们来看一下门口这对石头,我们称它为抱鼓青石。据说当时抱鼓青石的高低是用来衡量一个人财富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那时宰相府门前的抱鼓青石才1米高,这里却有1.2米,可见蒋士熊财富之雄厚,也印证了“山高皇帝远”这句谚语。抱鼓青石上雕勒了云龙如意锁、四龙戏珠等纹样的吉祥物,象征着蒋家的富贵;左手边底部雕刻麒麟、玉兔,留有生殖崇拜痕迹,暗寓祈求“多子多孙多福”的强烈愿望,然而在右手边的底坐雕刻三爪金蝉,代表招财和辟邪的作用。再看这门当,雕刻两个八卦形状,有避邪之意。这样它与抱鼓青石合成,也就是我们俗称“门当户对”。

(排水口)看,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个单元都有这样一个小天井,这小天井的排水口和大门排水口的花纹就有明显的区别了,是什么形状呢,它是呈葫芦形,苹果型的寓意大家都知道,那么葫芦的寓意又是什么呢?它代表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其它单元小天井也都设有排水口,图案各不相同。

尽管这排水口很小,但二百多年来,雨水再大,也从来没有堵塞过,外面的口虽然是小的,但里面渠道全部扩大,并采用S形状排流出去,可见排水系统考虑非常周密、设计科学。

(议事厅彩绘)这一层大厅也叫议事厅,是蒋氏家族商量大事的地方,也是办理红白喜事的地方。请大家抬头往上看,这些彩绘就是二宜楼文化底蕴最深厚的表现,仅在整座二宜楼内,这种彩绘、壁画共有966处,其中彩绘近100平方米有228幅,壁画近600平方米有226幅,还有壁画配对联100幅,楹联63对,大小木雕349件。福建省三千多座土楼中唯独二宜楼有如此华丽的装饰,而二宜楼的壁画是福建土楼当中最多的,这又是一个土楼之最了!原来,这些彩绘壁画都已被柴火熏黑了,2000年之后,国家拨了专款对二宜

楼进行全面维护,并用对这些彩绘壁画进行清洗,保留了原来绘画的颜色和风格,这些色彩都是从原来一直保留到至今,仍然非常的艳丽。

(悬梁吊柱法)再看上面这些建筑,这种建筑构造叫悬梁吊柱法,它没有用一根铁钉子,而是采用榫头接合,非常精巧牢固,六个角落的柱子完全省略,这样既省下木质材料,又能扩大空间利用价值。现在咱们已经在一个单元内了,与其他单元相隔,生活不会互相打扰,所以这就充分的体现它的人性化所在,各自的私密性空间保留非常完好。

(莲花)然后还请大家看看头顶悬挂的这六多莲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他们的区别。六朵莲花分别是不同大小,代表莲花开放的不同时期。

说了这么多我想各位已经迫不及待想参观这两百多年前的楼中楼吧,请大家往楼上走,楼道比较陡,大家要小心。

三楼

(私塾古迹)这里就是三楼了,我们称为私塾古迹,以前楼里的孩子都在这里读书,这证明蒋氏家族是十分重视教育的。这边是观看院内全景的一个最佳场所,大家不妨在这边拍照留念。

在此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土楼公”的有趣传说。据说,蒋士熊年轻的时候,家境贫穷,所以被村里人笑话,说他是注定一辈子的光棍,可后来没想到竟然遇到了一个员外家的女儿名叫魏颜娘,两人结为夫妻,这员外十分疼爱他女儿,便把家传的宝珠作为女儿的陪嫁品。有一天魏颜娘到河边洗衣,一条小蛇从远处游来,她挥挥正洗的?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阉献撸擅幌氲侥切∩哂忠⊥芬∥捕矗貉漳镒邢腹鄄欤∩呱砩暇谷挥幸饷ⅲ肽钦舛饔爰抑械谋χ橛泄兀谑撬桶研∩叽丶抑小=啃艿弥笏担吧吣肆槲铮懦菩×е椋勖前阉旁诒χ榕钥纯慈绾危俊彼巧咭患奖χ椋陀氡χ楸С梢煌拧5诙欤啃艽蚩棵乓豢矗⑾致葑佣际腔瞥纬蔚墓茸樱哟耍啃苊咳沼幸还炔值墓茸映鍪郏庵鸩叫送鹄矗患滓环健U馑涫且恢盅?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耳目的传说,但也说明了蒋士熊夫妇会赚钱、能持家。

(二宜楼的布局)听完故事之后,咱们来看一看二宜楼的布局,它分成内外双环,内环只有一层的高度,作为居民的餐厅及厨房,外环高达16米分为4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用途。一楼是给老人家居住的,因为较为方便,二三楼主要给年轻人居住,那四楼是什么作用呢?四楼是接待客人的场所。

(土楼房间的划分)我们来看土楼房间的划分,一到三楼房间为4开间,四楼分为两房一厅,所以一家人的起居十分舒适。请大家仔细看看整座土楼,这里的12个单元中有2个单元与众不同,大家有没有发现是哪两个单元?对了,就是那边两个单元,一个单元有5开间,另一个单元只有3开间。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大地村居有两姓即:蒋、刘两姓。当年二宜楼土地本是刘姓家族的,蒋姓后来买过来。由于土地关系,两家曾经闹过矛盾,一位风水先生看到蒋士熊要建造二宜楼时,他看出从中有钱可赚,就跑到刘家,告诉刘家说:“蒋士熊建的土楼边门正对,像箭一般会指到你们刘家的祖坟上,刘家听后很愤怒,想找蒋士熊理论。风水先生就说:“别急!你如果出一千两白银,我就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位风水先生并没有就此罢休,又跑到蒋家告诉蒋士熊说:“他建的土楼边门若正对,后代会出聋哑,你若出一千两白银我就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楼主财富雄厚,为了避免灾祸就听信风水先生的谣言。把第六单元分为五开间,第八单元分为三开间。就是因为如此,两个边门不正对。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但是现在科学的讲,边门不相对更加有利于土楼内空气的流通。

四楼

各位嘉宾拍好照之后咱们继续上楼游览。到这里就是抵达最顶层了四楼,二宜楼内文化内涵集中体现的地方。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