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自由的真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25:03 小学作文
自由的真谛小学作文

篇一:随熊伟思海德格尔:读《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

随熊伟思海德格尔:读《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

作者:李睿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3期

摘 要:熊伟先生是中国海德格尔思想研究奠基者,生平著述集于《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熊伟可不问胡塞尔,而成功交融海德格尔与华夏思想,因海德格尔是哲学理性主义传统的反叛者,契合华夏非逻辑非科学的思想传统。理性主义传统是哲学主流正道:“哲学”一与科学相伴不离;二与逻辑学同根同源;三与基督教神学因缘难断。恰在视哲学为理性主义的立场上,才能理解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任务”。因华夏抒情诗歌传统,中国学人自以为和海德格尔思想相契,但谈及哲学主流,必须“从逻辑的观点看”。

关键词:熊伟;海德格尔;现象学;《熊伟文选》;从逻辑的观点看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3000703

收稿日期:2014-03-01

作者简介:李睿(1983-),男,安徽蚌埠人,法学博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法哲学,体育法,术语翻译。

Think over Heidegger with Xiongwei: Reading Truth of Freedom

——Selection of Xiongwei

LI Rui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Professor Xiongwei (Wei Hsiung) was the founder of Heidegger research in China mainland whose papers were collected in Truth of Freedom——Selection of Xiongwei. Xiongwei paid no attention to Husserl yet combined Heidegger and Chinese thoughts successfully because Heidegger is a traitor of rationalism in philosophy and China thought tradition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science and logic. Rationalism, however, is orthodox of philosophy which has strong connection to science, logic and theology. We can understand Heidegger?s End of Philosophy and Task of

Thought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ism. Some Chinese believe they share the understanding of philosophy with Heidegger because of poetic aesthetics in China, the writer of this essay think that is delusion. After all, philosophy can be properly understood only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Key words:Xiongwei (Wei Hsiung); Heidegger; phenomenology; Selection of Xiongwei;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中国海学奠基者熊伟先生,游学弗莱堡时面聆海德格尔,抗战时期归国,历任中央大学教授,同济大学文学院长,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因种种原因,“述而不作”,专事育人,中国大陆著名海德格尔研究者多与之有师承关系。在《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附录中,有王炜、陈嘉映、王庆节、刘鑫、刘英、白波(孙周兴)、陈小文等人的纪念文章,由此可见一斑。如陈康先生在中国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开拓地位,熊伟先生在中国海德格尔研究领域的奠基地位同样不容置疑。

此书目录大致将所有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无关海德格尔的哲学论文;第二部分是海学文章;第三部分是“建国后”德法哲学相关文稿;第四部分是散文随笔类;最后是附录,分“熊伟自传”和“学生纪念文章”。

全书第一部分中有熊伟早年留德所成“说,可说;不可说,不说”一文,为其博士论文《论不可言说》(Ueber das Unaussprechliche)第二部分,四年前在“中国现象学网”初读此文,顿感文字新奇,不同凡响,如今重读此文,此感犹在。另有一篇“先验与超验”值得关注,此文探讨康德哲学关键词a prior与transzendental的译名及义理,发表于1933年7月20日《天津大公报》(当时报纸竟然刊发如此正经八百的学术文章!);而《世界哲学》2011年第1期有文炳、陈嘉映“日译名?超越论的?与?超越的?源流考”,近来阅读孙周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一书,其中有作者发表于2003年的“超越·先验·超越”一文,而如上两文所谈者,也无非是熊伟在81年前便谈到的老问题。有理由相信此译名—义理之探讨关涉对康德的理解,犹如陈康早年译Ontologie为“是论”、甚至直接音译为“翁陀罗己”[1]之真意,也是隔了几乎同样长的时间,方为人所知。

全书第二部分均为海学文章,其中“道家与海德格尔”一文不能不让人想到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一书;另有“海德格尔与马克思主义”一文,是为“作者在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1986年贵阳年会的发言”,处于当时历史环境,评介“资产阶级哲学家”必得“欲扬先抑”。文章结尾有“海德格尔不是资产阶级分子是什么?他说烦,说畏,说死,这不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什么?不过海德格尔不是在小窟窿中而是在世界中,所以他还说了马克思主义。从他说马克思主义的这些话看来,他没有和马克思主义势不两立”,“大无畏视死如归地走向前去,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所需要的嘛”[2]156。此文集中了海德格尔在其不同文本中直接谈论马克思的6段话,立论有理有据,虽然不得以用马克思主义论证当时中国海学研究的正当性,表面带有“马克思主义”的“护教”色彩,但言外之意,读者皆知。另,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Heideggerian Marxism)一书面世经年,此书乃“名家眼中的名家”:作者

已非等闲之辈,而所谈论的两位主题人物更均为盖世大家。但本人至今未见此书汉译本,至为遗憾。

关于“现象学”,国外常有“3H”之说,即: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三人姓氏的打头字母均为“H”。熊伟先生为中国海学开创者,其海德格尔研究自不必多言;《文选》中又有“黑学在中国——寿真如先生”,可见其对黑格尔也不乏涉猎;但遍翻《文选》,发现作者绝少提到胡塞尔。当下国内学界也似乎研究胡塞尔的专研究胡塞尔,研究海德格尔的专研究海德格尔。比如中国文艺理论界可以大谈海德格尔,但绝不会碰胡塞尔。这里涉及的问题,即当阅读海德格尔、尤其是《是与时》之前的海德格尔时,事前阅读胡塞尔著作是否不可或缺的问题。在熊伟先生这里,似乎倒可以如此。此外,说到在海德格尔本人阅读的基础上研究海德格尔,除胡塞尔外,又不能不读邓·司各脱、艾克哈特大师、马丁·路德等。海德格尔教职论文是《邓·司各脱的范畴论和意义学说》,而国内学界的邓·司各脱研究却绝无繁荣景象。所以,如熊伟先生谈海德格尔时绝口不谈胡塞尔,当下中国海学研究者不知邓·司各脱、艾克哈特大师和马丁·路德,也不是不能研读海德格尔,但全面掌握海德格尔本人阅读之背景,总会提供更好的研究基础,这也为专深研究海德格尔学说之必需。例如,目前国内尼采研究业已蔚为大观,这为理解海德格尔的《尼采》一书之必需。对海德格尔阅读范围内其他作家的研究,亦当如是。 《文选》封面装潢不尽如人意,封面封底配图基督教色彩浓厚,而熊伟先生生前对基督教几乎未置一辞,其内在精神也与基督教毫无关涉。若此《文选》有朝一日再版,建议将封面中基督教图片删去,而代之以华夏思想之图。毕竟,“先生骨子里是个儒家”[2]408,又“先生谈海德格尔,言必称老庄”[2]396;“你问的是海德格尔的哲学,他讲的却是老庄的思想,陆九渊的心境,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生在世的作为。”[2]422

最后,结合《文选》字句略谈“何为哲学”、或我当下如何理解“哲学”的问题:熊伟先生弟子陈嘉映教授“哲学三十年”[3]中,以海德格尔之学译始,而骤然转至分析哲学研究。而我一哲学学友亦以海德格尔始,之后哲学态度亦转向分析哲学,并建议本人不必在黑格尔、海德格尔尤其是德里达之类的“哲学家”身上劳神费力,因上述诸公之哲学均为“泛诗学意义上的是学(ontology,形而上学)”。又如王路教授业师周礼全先生对其建议:“至于形而上学这种比较?玄?的东西,闲来把玩一下即可,不必当真”[4]。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在国内文艺理论界的影响绝不亚于哲学界,文艺理论专业甚至有“开卷不读海德格,读遍诗书也惘然”之说;此外,美国的海德格尔研究者基本在德国文学专业和比较文学专业,如熊伟先生文中所介绍:“在和这些院校喜欢研究海德格尔的人士接触的过程中,他们都明确地告诉我:美国的名牌重点大学都是由分析哲学占领哲学阵地,都不搞海德格尔这一类人的哲学。例如哈佛大学从来没有人参加这个会的活动,更不会主办海德格尔协会的年会。”[2]342

可见,熊伟可不问胡塞尔,而成功交融海德格尔与华夏思想,根本原因,在海德格尔是哲学理性主义传统的反叛者,契合华夏非逻辑非科学的思想传统。于是,对因抒情诗歌传统(清华大学刘东教授在浙江大学讲学时称:中国无“史诗”,乃是因为西方诗歌为叙事传统而中国诗歌乃抒情传统,实无必要以西人为圭臬而妄自菲薄!)而自以为和海德格尔思想相契的中国学人,无疑得思考蒯因何以“从逻辑的观点看”[5]

然而,溯源“逻辑”,却又不能不说黑格尔《逻辑学》中展示的“形而上学”和“逻辑学”最初的“共属一体”,“因此逻辑学便与形而上学合流了”[6];海德格尔更有“(是—神—逻辑)学(Onto-Theo-logie)”的“装置”——“神”就是Logos(逻各斯);而“神学”就是“逻各斯之学”,但这种形而上学或神学的“逻辑”和分析哲学的“逻辑”相差甚远,有如日常所用的“哲学”(如“穆里尼奥的足球哲学”)和哲学专业的“哲学”,是根本不同的。

除抒情诗歌的文学传统外,华夏又有“六经皆史”的思想传统,这意味着“中国哲学”和“历史”以及“史学”因缘难断。华夏传统之外,“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一被归为黑格尔的观点对中国学界影响至深。《哲学史讲演录》并非黑格尔专著,而由学生笔记整理而成,难免差池。书中原文为“哲学史本身就应当是哲学的”[7],然而原文“哲学史本身就应当是哲学的”在中国学界被不当地简化为“哲学史就是哲学”,甚至变成“哲学就是哲学史”。这种对原文的不当简化本身又来自“华夏思想的前见”,即“六经皆史”及“文史哲不分家”[8],又因黑格尔在近代中国的特殊地位,“哲学就是哲学史”更加深了中国人对“哲学”和“史学”彼此难分的理解[9]。 然而,“哲学史”在“哲学”中的地位并不重要,据王路教授授课介绍,著名的哲学家基本不写“哲学史”,罗素是例外,而他自称:“《西方哲学史》一书之开始写作乃出于偶然”,“我没有想到它会获得我的其他著作从未有过的成功”[10],这事实足以质疑“文史哲不分家”的观念。

作为“爱智之学”,“哲学”一与科学相伴不离;二与逻辑学同根同源;三与基督教神学因缘难断。此三重关系方规定何为“哲学”。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尤其以前两者为重;基督教兴起之后,神学家通过哲学之逻辑,将基督教理性化,以免其堕落为迷信。“科学”与“哲学”:同源共生。自古希腊始,哲学与科学彼此不弃,结伴共行,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作品多名为Peri Physeos,也即《论自然》,这种对外界的好奇(是什么),也即向外用力的态度,在西学历史中一脉相承:自米利都学派对自然的朴素世界构图(水,气,无定),经由爱利亚学派克塞诺芬尼的Peri Physeos,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自然哲学》),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黑格尔《自然哲学》,至石里克《自然哲学》,此“科学—哲学”西学渊源,可谓“吾道一以贯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可被理解为牛顿力学体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哲学构图;而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一则体现马克思早年对自然哲学的偏好,更是此“科学—哲学”的西学传统使然。甚至以“诗化哲学”[11]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的海德格尔,其思执也不忘科学(《科学与沉思》)与技术(《技术的追问》)。事实上,海德格尔提出的“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

务”[12],必须在此“科学—哲学”一体的意义上,方才得以理解。海德格尔提醒我们:“早在希腊哲学时代,哲学的一个决定性特征就已经显露出来了:这就是科学在由哲学开启出来的视界内的发展。科学之发展同时即科学从哲学那里分离出来和科学的独立性的建立。这一进程属于哲学之完成。”[12]在“科学—哲学”一体下理解“哲学”,“看似哲学的纯粹解体,其实恰恰是哲学之完成”[12],“哲学的终结”恰为“哲学之归本”(Ereignis)!

何为“哲学”?“科学—神学—逻辑学”之“圣三一”是也!

参考文献:

[1] 陈康. 论希腊哲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0:466.

[2] 熊伟. 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C].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3] 陆丁,梅剑华. 批评与回应:陈嘉映哲学三十年[C].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3.

[4] 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序4.

[5] Quine.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M]. Harper & Row, 1963.

[6] 黑格尔. 小逻辑[M]. 贺麟,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79.

[7]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M]. 贺麟,王太庆,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9:13.

[8] 栾栋. 论人文学术还家——兼释“文史哲互根”[J]. 学术研究, 2007(10):5.

[9] 江怡. 如何理解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J]. 哲学分析, 2010(1):72-80.

[10] 罗素. 罗素自传(第二卷) [M]. 陈启伟,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349.

[11] 刘小枫. 诗化哲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2] 海德格尔. 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C]//面向思的事情.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70.

[责任编辑:范 君]

篇二:追求教育之自由真谛

追求教育之自由真谛

作者:李晓蕾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年第04期

摘要: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在其哲学思想中他十分推崇自由,其教育哲学著作《什么是教育》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教育的过程、大学的理想等多个方面对教育中的“自由”进行了论述,充满了对教育之自由精神的追求。 关键词:自由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存在主义哲学家,他的教育哲学思想注重个体的自我发现,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与完善,极其推崇自由。雅斯贝尔斯的哲学为誉为“自由哲学”,人的自由与存在被其视为同一本质。在其教育哲学著作《什么是教育》中,雅斯贝尔斯以“生存、自由、超越”的哲学基础为起点,对技术时代的现实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其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他通过对“什么是教育”的不断追问,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教育的过程、大学的理想等多个方面对教育中的“自由”进行了论述,全书充满了作者对教育之自由真谛的追求。

1 教育本质和目的中的教育“自由”思想

在雅斯贝尔斯眼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交往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1],是使受教育者心灵成长的艺术,是促进受教育个体发展的一种方式。雅斯贝尔斯这样定义教育:“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1]雅斯贝尔斯认为,西方国家对于教育的理解过于急功近利,科技被置于国家利益的首位,使得教育充满“形式化”而危机四伏。他主张“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1]从上述观点可见,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教育的本质所在,就是人的自由生成、人的回归,除此之外无他。

雅斯贝尔斯主张,人通过自由生成,最终应成为“全人”,也就是所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有教养的人”。而真正意义的人之内涵,就是这样的一个复杂丰富的“大全”,这个复合体包括实体、精神和生存形式等多个要素。他认为教育应帮助学生个人自我选择,促使其找寻个人的本原存在,使其通向真理和自由的“亮光”,这就是教育的本真目的。雅斯贝尔斯还主张,对于教育中的个人而言,“全人”是要努力达成的目的,更是循序渐进的一个历程。雅斯贝尔斯认为,“全人”教育目标的达到,归根到底,是个人“自我实现”或“自我超越”的过程,是个人通过自觉的努力自由发展的过程,任何外来的强迫和控制都不能促使“全人”产生。

2 教育方式、方法中的教育“自由”思想

雅斯贝尔斯把教育分成了三类:第一种是经院式的教育,知识传授是其仅有的目的;第二种是师徒式的教育,这种教育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第三种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师生地位的平等是其鲜明特征。这种教育可以“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1]雅斯贝尔斯最赞赏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他强调其“催产术”的教育原则,适应了人精神的需求,采用对话和讽刺以唤醒学生内在的能力,推动学生作为主体发挥自身的力量。这种教育是一种探索和发掘真理的过程,真理往往会在这种不断地发问和探求中自明于学习者之前,人们就实现了向“大全”境界的进一步超越,并逐步趋向自由。

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相统一,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方法方面,雅斯贝尔斯反对以“权威”教师的身份强制学生听从,主张突出“交往”、“陶冶”等方法在教育中的使用。雅斯贝尔斯认为“陶冶是每个人获得知识和重新塑造自己的土地”,他说,“正是在陶冶过程中,我内在精神才被真正唤醒。”[1]雅斯贝尔斯一方面批判技术时代的物欲横流淹没了人们的信仰世界,另一方面主张通过陶冶的方式重塑人的精神世界。雅斯贝尔斯认为人是自由的,作为个体人的自由,实现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与他人的交往。他认为,教育中的师生交往能使教育的双方在精神的理解和沟通中都获得新的经验,有利于双方的精神交流,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如果存在的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1]雅斯贝尔斯认为师生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他主张“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

3 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自由”思想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灵肉交流的活动,是为了年轻一代自由地生成,所以他关注学生整体精神的成长,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实现。他强调:“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1]。雅斯贝尔斯主张,“精神是知性的思维、活动和情感的整体”[2]。在理论中,雅斯贝尔斯非常推崇这种“整体精神”,他说“凡意识所思维的东西和作为实存的那些现实的东西,一切一切,都能被吸收到这个精神的各种观念性的整体里”。雅斯贝尔斯提出,教育应该是促进人知、情、意等诸多方面成长的过程,也即是推动学生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

此外,雅斯贝尔斯主张教育的过程,应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实现过程。雅斯贝尔斯非常关注作为个体的人,这体现出其存在主义学者的典型特征,他强调“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1],源于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雅斯贝尔斯主张“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1]他要求学生“要追随你自己”,充分突出学生的自我自由发展在教育中的作用。另外,雅斯贝尔斯还认为教育是师生主体之间的自由的交往过程。在这样的师生精神沟通、心灵交流的交往中,没有权威和中心存在,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自由生成。

4 大学理想中的教育“自由”思想

在《什么是教育》的著作中,雅斯贝尔斯有着诸多对于大学教育的论述。其对大学教育的论述亦体现着其教育“自由”的思想。雅斯贝尔斯这样论述其他理想的大学:“大学有四项任务:第一是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第二是教育与培养;第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是学术。”[1] 他认为理想的“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1]雅斯贝尔斯主张,大学作为是探求学术问题的机构,追寻真理是它的最大功能,它要服从的权威只有一个,就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意味着大学要求绝对的教学自由,国家应保证大学不受任何党派的控制,或不受政治哲学或宗教神学的强迫,而独立开展科研和教学的权利。”[3]在雅斯贝尔斯的教育理想中,大学就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王国,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是它唯一的追求和最高准则。

雅斯贝尔斯主张,真理探索的牢固保证,就是学术的自由与教学的自由,这同时亦是“全人”教育的最有力保障。他深信,“大学生在学校的自由气氛中,通过个人的自我教育可以获得内在的自由,这是大学教育的优越之处”。[1]雅斯贝尔斯非常看重学生自由学习,他反对以任何理由对其进行干涉,那些被他称作“大学教育的原罪”[4]。他主张:“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而大学教师则是以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因此他们有教学的自由。”[1]雅斯贝尔斯强调“自由”和“个人的自由发展”,并以此作为教育的一个目的。他批评说,大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都存在问题和隐患,其原因一是实利主义的流行,一是专业性的过度化,最终让大学生没有了自由的学习,丧失了独立思考的历练。 综上所述,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从诸多方面体现了作者对教育之自由真谛的深深追求,虽然其哲学基础使它带有一些非理性的特点和个人主义的倾向性,但其教育思想无不散发着人本主义的光彩,这在当时的技术时代显得尤为可贵。雅斯贝尔斯关注“人”的培养,重视教育中人的自由生成和发展,倡导“陶冶”和“交往”等教育方式,深刻批判了技术时代教育中的种种弊端,在今天仍能给人们予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

[2]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262页.

[3]Karl Jaspers.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M].London Peter Owen Ltd.1965.141.

[4](德)萨尼尔著.《雅斯贝尔斯》[M].张继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07页.

作者简介:

李晓蕾(1974-),女,湖北宜昌人,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及德育研究。

篇三:学术自由——大学生命的真谛

学术自由——大学生命的真谛

[摘要]学术自由。这一大学的灵魂,自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內部的和外部的各种力量的制约,通过对外国和中国的学术自由的演进史的理解,本文对当前学术自由的内涵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界定。并对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重构谈了一点管窥之见。

[关键词]学术自由 学术自省 学术责任

一、学术自由的内涵分析

从西方大学的学术自由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学术自由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1915年成立的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较正式的陈述了学术自由的主要原则:教授作为教师和学者有权自由发表言论;除非不称职或有道德缺陷,教师的职位必须得到保证;教授受处分前具有申诉的权利。后来学术自由的内涵不断的丰富,逐渐把学校在教育政策方面的自由权纳入了范畴。那么对当前学术自由我们是怎样理解的呢?

(一)学术责任中的学术自由。大学自从走出中世纪以来,越来越依靠自身知识创造与传播职责的发挥,在社会中赢得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一种主要拥有高度自治的中世纪行会组织,发展成为一种依靠高度的学术自律和习惯性的学术规范而运转的社会组织,大学成长壮大的过程,既是大学基于传统与现实的双重作用获得稳定性的过程,又是学术道德及规范不断变化的过程。博克也认为大学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越来越明显,联系越来越密切,这迫使大学必须走出纯学术研究的象牙塔,抛弃苏格拉底所秉承德绝对学术自由。所以我们认为,学术自由是相对的,学者要有责任的进行学术研究,即不违背公认的伦理道德的研究的方法和研究过程,不危害公共利益的研究的目的,不受利益诱惑的选题,科学的质疑和研究。与此相对应,学者也应该对学术自由这一理念进行坚决的捍卫。可以这样说:绝对的学术自由是学者们的精神家园,相对的学术自由则是学者们的现实居所。

(二)国家控制中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知识生产得必然逻辑,而知识生产之所以成为国家控制的对象,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知识具有社会性。知识如果只是基于个体经验之上的“冥思遐想”,或者像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那样,是个人出于好奇心而在闲暇时间的一种“消遣”,国家显然没有必要对它进行干涉,而且也无

法对它进行有效干涉。但实际上任何知识都有一定的社会后果。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社会后果并不一定符合国家的期望,这就成为知识本身不断招致国家控制的根本原因。对于学术自由的威胁和侵害各个国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所以任何的学术自由除了在自己的王国里要受到学术责任的羁绊外还要受到外部——国家的控制。

(三)制度支撑下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这一理念必然需要制度的支撑,否则它只是没有躯体的灵魂。由于对学术自由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会有不一样的制度。美国、日本、德国各个国家都不相同,但是这些国家的大学对社会的发展的促进则都是巨大的。我们认为,学术自由都是在一定的制度支撑下的学术自由,并且制度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

二、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缺失及重构

(一)我国学术自由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中国真正意义上大学的建立是一个移植的过程,中华民国时期,一大批留学海外的学者,他们触摸到了西方大学的灵魂——学术自由,回国后积极倡导西方的学术自由之理念,并躬行之。像蔡元培之于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梅贻琦之于清华的“端赖大师,教授治校”开创了一代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新风尚。当代历史上,在如何对待知识分子和学术自由问题上也曾走过一段弯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随后却掀起了1958年的高校学术大批判。这场大批判使我国的学术事业进入了死亡的坟场。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甚至被当成异己分子。许多知识分子被迫背井离乡地逃亡,从而使民国时期大学培养起来的一代著名学者的集体知识和智慧埋没20年。知识的尊严和知识分子的尊严得不到尊重,国家和民族饱受损失。学术自由在近代所出现的断层,对我国学术自由的现代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我国学术自由的现代发展史就是中国学术自由重构的一个积极探索的历史过程,在这个探索的过程里,我们拨乱反正,努力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同时国家不断重视教育,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加大物力、财力、人力方面的投入,在制度建设上不断摸索适合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等等,然而,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顽疾——创新性不强依然是个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源,则主要是作为大学灵魂的学术自由受到了有意无意的轻视和损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表现在理念层面,整个学术队伍缺少足够的学术自省,对于自己维护学术自由的责任漠然视之。其二,表现在物质层面,国家对整个高等教育的物资投入,政策保护不够。其三,表现在制度层面,行政权力过多的干涉了学术权力,学术权力在学校里是势萎言轻,造成学术权力的萎缩。

(二)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重构

1 理念层面的学术自省。整个的学术队伍,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自由作为追求真理的逻辑条件,是不可或缺甚至是不可或少的,从理论上讲,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要受到约束,但大学的自由特别是教师的学术自由需要不受限制,或者说尽量少的限制,“大学所能做的,只能是努力使学者们免受大学自己造成的人为限制的约束”。

2 资源、政策和法律等物质层面的保障大学作为一个社会存在,大学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社会的资源支持。现代社会,学术自由作为思想自由的一种特殊形式,只有一个民主法制制度健全的社会才可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学术环境,学术自由才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一个社会必须通过民主法制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逐步增强社会民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学术自由才能获得保障。

3 制度层面的权力转移,由于我国大学中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畸形存在,致使学术权力萎缩,学术权力的萎缩导致学术自由成为无源之水。行政权力必须还权于学术权力,在大学里,学术权力应该发挥最充分的作用,尤其在学科建设任务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在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配置上,教师应该有充分的建议权与决策权。关键要树立以学术权力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变行政权力盲目扩大的现状,把学术权力还给专家学者,保证教师能够在一种平静自由的氛围中从事学术活动。同时,大学还应该释放基层学术组织的能量,将权力重心下移,更多地赋予基层学术组织,充分发挥教师学术研究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作用。大学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自我机动性和自我支配性,工作更容易在自由的状态中释放更多能量。确保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免受来自上层的干预与限制,研究的决策权必须要掌握在教师手里,当教师面临选择的时候,他能够自主地作出决定,各上级部门要充分重视和尊重大学教师的意见,学校各级行政部门要树立服务教师学术研究的理念,彻底打破“官本位”思想,千方百计的调配学术资源,以学术自由为基础,让不同个性,不同价值观,不同学科的教师能够集中精力共同奋斗,进发出旺盛的学术创造力。

布鲁贝克曾说过:“大概没有任何打击比压制学术自由更直接指向高等教育的要害了,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防止这种威胁,学术自由是学术界的要害,永远不能放弃。”

篇四:自由是一种宽容的生活态度

自由是一种宽容的生活态度

进入专题: 自由

● 赵法生

我曾经长时间的探寻自由的真谛,那个裴多芬宁愿用爱情加生命合起来去交换的东西。我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晦涩的文辞中追踪过它,我向英国经验主义大师请教过它,我在俄罗斯文学那令人回肠荡气的长篇巨制中检点过它,然而,我越是苦苦的扣问它,它就越是向我发出斯芬克斯一般的微笑。直到有一天,一次不期而遇的邂逅揭开了它的谜底。 最近,应邀参加吉隆坡参加一个由当地华侨主办的传统文化研讨会,我的发言题目是孔子的信仰问题,听众是清一色的华人侨胞。这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个题目,讲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尽管题目本身具有较浓厚的理论色彩,听众席上却是一片静穆,作为一个演讲者,我本能地感到听众已经听懂了。然而,接下来一幕表明,某些听众领悟的程度还不止于此。 演讲完毕是茶歇。我倒了一杯茶,举起了茶杯,却发现一队扇形的人群正向我走来。他们大约有十来个人的样子,清一色地黄袍加身,只是款式和装饰有所不同。由于服装的醒目,加以走起来整齐有序,在熙熙攘攘的大厅里格外引人注意。最前面的一位尤其醒目,他戴着一顶黄蓝相间的高帽,如同一顶巍峨的王冠。众人护持着他,分列两厢,犹如众星拱月一般。他来到我面前,递给我一张名片,我匆匆扫了一眼,上面的头衔是“某某道世界联合会无上法王”,我尚未清醒过来,他已经开口宣示,说是“本驾乃天界玄玄上人下凡,奉天承运,布施八方,欲建地上天国,好令众生回向,并将下界有功圣贤册封加入封神榜”云云,并特别说明“本驾暂具肉身之体”。法王?奉天承运?下临凡界?众生回向?肉身?这些词儿依次灌入我的耳中,引起的过电一般的感觉。在我当今的乡下老家,一个农民碰上他的邻居有一天胆敢自称“法王”下凡,会毫不犹豫使出胡屠户对付其乘龙快婿的手段,用巴掌让他明白他是谁。但我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我使劲睁大眼睛,努力想搞清眼前发生的事情。又有几位护法分别递上名片,称赞了我的演讲,并递给我一张图文并茂的宣传页。此刻,我心里有一种想转身逃离的冲动,但我克制着自己,勉强与他们寒暄几句,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说什么,显现出孩子一般地迷惑与惶恐。但法王似乎并不介意,随着他一声“退

下”,一队人马转眼之间翩然离去。

回到房间,与几位同事翻看法王的宣传页,更是乐不可支。原来这是来自台湾的一个民间宗教组织,宣传页上介绍了他们的信仰和教义,大概不出儒释道三教的范围,主要劝人在世行善,死后往生佛国。更逗的是,该教派组织了一次亡灵选秀活动,有幸胜出的几位阴间美女还给人间写来回信,其中一位讲述了她在世时一切依赖老公,馋吃懒做,不求上进,以及彼岸世界聆听法音之后的转变。大家笑得泪都流出来了。对我们青少年时期在文革的无神论氛围中长大,中年以后便在市场经济的漩涡中打拼的大陆人,还有比这更逗

的吗?

然而,擦去了笑出来的泪水,我忽然心有所动。他们真有那么可笑吗?换个角度,他们会不会对我的大惊小怪更感到不可思议?在此后的几天考察中,我又屡屡与法王和他的护法们遭遇,发现这些“牛鬼蛇神”不仅神经完全正常,而且礼数周全,颇有君子风范。通过交谈了解到,这种以劝善为目的的民间宗教组织在台湾和东南压亚人社会中比比皆是,

只要不违背法律,有人信你就行。

我忽然觉出自己的浅陋无知了。那个被庄子嘲笑的井底之蛙,不就是我么?我把自己的那点可怜见识当作全世界,视之为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反过来将与之不同的一切统统

视为异端,其实我才是真正的异端,最令人可笑的不正是我自己吗?

我由此领悟到自由的真谛。近代以来的中国人多将自由领会为我行我素,那其实是自由的表象。自由首先是将自己从根深蒂固的我执中解放出来,承认一切阶级异己分子存在的权利。自由在其根本意义上是自我与他者之间权利的界定,自由首先是让他者自由,并在此前提下获得自身的解放与自由。只要每个人不再把他者当成异己,他自己才会免于被视作异己。从本质上,自由是一种哲学理念和人生态度,体现为单个主体对于一切具有异己性质的他者的宽容与尊重,落实为保护所有个体权利的法权体系。“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一句看上去与自由不相干的话,却是道出了自由的真谛。 因此,一个不宽容的社会注定没有自由。自由,注定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被界定。我们只有让别人自由,才能获得自身的自由;我只有让别人成为他自己,我才有可能成为我自己。英吉利国王颁布的宪政法令解放的不止是农奴和异教徒,还有国王本人。 因此,当孔子说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他已经领悟了自由;当我们的先祖说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的时候,他们已经接近了了自由。当然,如何将精神上的自由实现为法

权体系,是中国文化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

自由,不是空洞的口号。它不在政治家的嘴上,不在电视文告里,甚至也不在哲学家的沉思中。它就平民百姓的生活态度,是一个社会对于异己事物的接纳和尊重,是“异己”们之间因彼此宽容而产生的广阔生活空间,这空间提供了阳光、水份、土壤,提供了精神

生命所需要的一切营养元素,使文明之花得以绽放,使个性化的生命茁壮成长。 当牛鬼蛇神公然在大街上昂首阔步,当那些宣称自己是道成肉身的人大大方方地来到你的面前布道,当你与那些号称是天界下凡的法王们握手时不再倒吸一口冷气,当阴间的亡灵们开始选秀并且向人间发出她们的第一封感谢信的时候,自由女神就要降临了。

2013、2、20修改

篇五:感悟生活的真谛

感悟生活的真谛

人生赋予了我们很多内涵,当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才逐渐懂得人生真的很简单,只用八个字就可以描述我们的整个人生。(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由于爱恨情仇的前因,引发了喜怒哀乐的诸多结果。正确面对人生,感悟生活的真谛,把握自己,感恩社会。

一、不要乞求太多,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却并不轻松。就是因为乞求的太多了,我们的人生才不完美,才会不幸福,其实,所有的不幸都是来源于我们乞求的太多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失望和不满的时候,因为我们的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同时我们是人,不是神,我们都有七情和六欲。

但是,如果我们乞求的太多了,就会不幸福,当我们的希望没有实现,或是我们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总是怨天尤人。

其实如果我们的希望没有实现,或是我们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应该坐下来,仔细地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有不满和失望。难道我们就不能少一点乞求,多给自己点快乐吗?

自由的真谛

我们要想快快乐的活着,就不要祈求的太多。我们来到这世上,就是让我们赤条条的来,空荡荡的走,一无所有,无欲则安,这就是幸福!但是,我们却从来也没有满足,就是因为这样,才造成了我们的不快乐。

对生活祈求的太多,生命就会显得过于沉重,试想,过于沉重的生活,我们能感到幸福吗?祈求太多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就都成为了累赘,一生都不能轻松。这样的负担能让我们幸福吗? 任何奢望都是不应该有的,只有我们实实在在的做事,踏踏实实的做人,愉快祥和的度过每一天,我们就是幸福的。一点点的日积月累,这就是我们的财富。

二、人生的意义在于积累,每天有一点就足够了。所有的失望和不满都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贪婪。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我们就会拥有整个世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感悟到生活的真谛?这需要增添更多的人生阅历,需要历经多少回生活的磨砺,使懵懂的人们不断成熟起来。生活的甜美与苦涩,需要我自己去经历,生活的快乐和忧伤,更需要我自己去体验。生活就是在锤炼我们,在锤炼中让我们感悟生活的真谛。

生活的艺术和技巧,就是要知道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放,因为生活就是一对矛盾:一方面它鞭策我们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又迫使我们在生命终结时放弃一切。“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他紧握双拳;离去时,却松开了双手。”

我们当然要热爱生活,因为生活充满了美好。我们只有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才能感悟到这条真谛。这是我们曾经的所有,而且都已远去,然而时光却不能倒流。

我们怀念消失的美丽和逝去的爱,但更令人痛苦的是当美丽之花绽开时我们却视而不见;当沐浴着爱的光辉时却未能以爱来回报。

永远不要忘记生活的奇迹和乐趣。拥抱每一个即将到来的黎明,抓住每一分钟。紧紧把握生活,不要患得患失。正视我们所失去的,该去的就让它失去。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沟沟坎坎,磕磕绊绊,一路风尘,一路坎坷,不怨天,不恨地!因为那是生活对我们的考验!要坚强,要勇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拨开云雾怎能见青天!但是,有些事情是要亲自遇到了才可以领会!有些事情是要自己尝试了才知道滋味!这样,才会让自己真正的领略到什么是人生;生活中,会有山花灿漫的微笑,亦会有柳绿花红的春天。让我们去体会生活中的百味,去领悟生活中的真谛。

云卷会有云舒,日落会有日出。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虽然,天气每天都会在变幻,要知道,如果没有千变万化的万物,哪来更新的明天?体验生活中的快乐,尝试着在苦涩的中找寻甜美,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三、成长的过程,就是感悟的过程。从我们呱呱坠地,就开始了生活,拉开了人生的围幕,点起了人生的火焰,按下了人生的按钮,撑起了人生的航帆。

幼时,我们都是童真可爱的,无衣食之忧,无人际交往的烦恼,总可以无忧无虑的玩乐、嬉戏,那是一颗颗干净的心,犹如水晶一样透明。慢慢地我们长大了,走进了学校,又走出了学校,我们迈入了社会。

我们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不得不工作,不得不忙碌,不过我们也在繁忙中给自己找一点休闲放松一下自己,静下心来看一看远山的风景,蓝天的白云,听一听清风,品一品清茶,生活的烦恼就会慢慢消失,精神会松弛,心情会愉悦。我们接受了生活,适应了生活。其实生活的真谛就在于如何调整自己,让自己更适应生活的变异,让自己享受生活的美好,用心创造新生活的乐趣,让生命快乐永驻,幸福、自由的生活。

在生活的每一阶段,我们都会遭受损失,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成长。首先我们在母亲的孕育下有了生命,并推动母体的呵护,来到了这个世界;然后进入一连串的学校,离开父母,离开童年;于是我们结了婚,有了孩子,而孩子又不得不让他们离我们而去;时间不断流逝,忍受着父母和配偶的逝去,然后我们的体力也在逐渐衰退;到了最后,我们无可挽回地面对那无法逃避的死亡,从而失去我们自己,也失去了所有。

生命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是一种延续,是一条永无停息的河流。我们的父母通过我们而活着,而我们也将通过我们的孩子而活着,我们所建设的将变成记忆,而我们则通过它们而永存。我们追求的美丽决不会因为死亡而失去光彩。我们的身体会变得衰弱,我们的肉体会消失,但我们创造的美丽、善良和真理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永存。

不要浪费生命而去积累那些最终只会灰飞烟灭的东西。追求物质不如追求理想,因为理想本身赋予了重任的意义和价值。

把爱赋予记忆就是家庭,把正直赋予城市就是社区,把真理赋予建筑就是一所学校,把信仰赋予最简陋的草屋就是一座圣殿,用正义训服人类的野蛮就是文明。不要被现实中的不足所迷惑,也不要让琐事缠身,我们便会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