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8:28:01 体裁作文
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体裁作文

篇一: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心理学思考

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心理学思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地震,震级为7.8级。这场灾难令国人震惊,同时也让世界震惊。全国上下都在忙于抢救还有生还希望的受灾的人们。大批的医疗人员也开始进驻灾区。

那么这场灾难所带来的心理影响是如何的呢?

一、 突发性灾难事件

突发性灾难事件指的是灾难往往是突然发生的,顷刻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这类突发事件需要有及时的应对策略,包括社会救援系统和心理社会干预系统,尽可能减少伤亡和心理社会后患。

二、 灾难发生后心理社会干预的重要性

灾难对受灾人群的心理社会影响是复杂和沉重的,如果不加以及时处理,会带来长期和不良的后果。灾难应激应该理解为对灾难事件的正常反应。多数研究指出,灾难事件发生时是进行危机干预的最佳时刻。 在灾难发生时,大多数人不会变得无能为力,只不过短期内处于不能应付和心理失衡状态,通过心理社会干预使他们增强信心和应对能力,就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心身健康水平,预防突发性灾难所导致的心身障碍的发生。

三、 哪些人群需要心理社会干预?

第一级:直接被卷入大规模灾难者。幸存者需要及时的心理社会援助。 第二级:与一级受灾者有密切的个人和家庭联系,可能遭受严重的悲

哀和内疚反应者。幸存者需要心理社会工作队的援助,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

第三者、从事救援或搜寻的工作者,帮助进行重建或康复工作的成员和志愿者。

第四级、受影响区域以外的社区成员,他们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他们可能隶属某些组织,这些组织对灾难的可能原因负有一定责任。 第五级、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第六级、不同人群的混合,在家中等候消息的与第三级受灾者(但处境安全)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如救援或搜寻工作者的家属。

四、 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心理社会干预的常用方法

目前运用较多的突发事件应激晤谈技术(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CISD)

进行CISD时每组人数以8人左右为宜,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组织,全程过程约2-3个小时,分6个步骤。分别由导入期、事实期、感受器、症状期、辅导期和再入期组成。其中感受器是当事人情绪最强烈的阶段,不仅要说出在应激事件中最初及最突出的想法,由事件引发的想法的改变;还要表达出情绪,帮助参加者识别事件中的强烈情绪,并指出情绪反应是对非常情境的正常反应。在这个阶段,相当多的参加者都会哭泣。要特别注意参加者暴露出的内疚、自责等感受。要及时地给予关怀。此阶段情绪的识别与讨论是创伤愈合的重要环节。

五、 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的特征:

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的根本原因是破坏性地震本身。包括外伤和内伤。外伤是一种硬冲击,客观上破坏严重,构成客观原因。内伤是一种软冲击,主观上的心理创伤,包括恐惧感、孤独感、失落感,构成主观原因。

从心理特征来说,包括需求层次的降低、需要内容的一致化、潜在要求的明显化、自我意识的双向变异和离轨意念的萌动。其中离轨意念的萌动又分为弱化表现(依赖性增强、自信心减弱、自控能力降低)和强化表现(责任感升华、离轨欲望萌动)

从行为特征来说,包括亲合力增强(亲合联系的选择性降低、亲合目的单极化、亲合需求的相互性)、行为的趋同性倾向(行为目的趋同、行为动力的趋同、行为表现特征的趋同例如盲目避震)、从众行为和异常行为(即离轨行为,包括超级越轨、违规离轨如谣传、情绪性离轨如丧失生活信心、大吃大喝)

由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具有冲击强度大,冲击时间长,冲击范围广的特点。它不仅在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区对地震灾害起了放大作用,由这种冲击造成的人们心理创伤将在相当范围、相当长时间内保存下来,其衰减有明显的迟缓现象,只要外界一有某种刺激,这种冲击形成的心理创伤就有可能造成新的甚至是“无震”的地震灾害。

六、 地震引起心理反应的部分效应

1. 恐震效应。

一次大的灾难性地震,不仅夺走了许多无辜生命,给不少家庭和整个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使人们对地震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在人们的

心灵深处蒙上一层阴影。特别是唐山大地震,瞬息之间使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夷为平地,40余万人非死即残,7000多家庭断门绝烟,在人们的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在这种潜在心理的作用下,加上人们在遇到危险时本能地想要逃离危险的条件反射,使人们在遇到大地强烈摇晃时失去平静的心情,思维产生混乱,即使某些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由于受周围紧张气氛的影响和从众心理的驱使,心理上也难于保持平静,加上本能的生理、安全需要为目标,导致一时自我失控的行为动机,引起不恰当的避震行为,如盲目外逃、跳楼等,还有不少心血管病者因受到惊吓而致死。这种现象称为恐震效应。由于这类效应,地震发生后,灾害就大大放大了。

2. 谣言的形成和传播效应

一次有一定影响的地震发生后,往往会出现地震谣言或误传事件,而且会在相当大范围,相当长时间内流传,这种效应称为地震引起社会心理冲击的谣传效应。这种效应往往形成“无震”的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不可等闲视之。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大半个中国的居民受到地震的惊恐,恐震心理严重。稍微年长的人都记忆犹新。

3. 抢购效应

这种效应也是上述效应的直接结果,往往给市场带来很大冲击,形成某些商品脱销和人为的市场紧张,而反过来又加剧了上两种效应,使人们心理更为紧张。

4. 破坏效应

地震发生后,社会控制机关削弱(特大地震后甚至解体),社会的权

威性、威慑性降低;人际制约放松,社会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力降低;由自我意识弱化带来的人们自我控制的放松甚至瓦解,造成离轨意念的萌动而发生越轨行为成为震后的破坏效应。

总之,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造成的效应方方面面,具有一定规模,不过上述几种效应不能绝然分割,经常混在一起,同时出现,互为因果,互相激活,彼此联系在一起。

七、 心理创伤度

心理创伤度是一种综合残留,是灾害在人们的心理上留下来创伤的衡量程度,它包括认知、情绪反应、行为意向等各方面的心理创伤。心理学把个人所处的情境和真实的感觉定义为“心理创伤事实”;个人评价自己在地震中所经历的事实所产生的认识与感觉,定义为“自我创伤感”。

和地震烈度表一样,我们可以把心理创伤的程度用心理创伤度表来表示。我们把地震袭击后人的认知、情绪反应和行为意向作为心理创伤度的三项主要指标,根据情况,我们划分为四度:

一度:无明显心理创伤。在认知方面,对地震消息无明显了解欲望,持无所谓或根本不想知道的态度。在情绪上没有任何害怕的反应,对地震事件表现得无所谓也不担心。在行为上表现出平静、镇定,没有应急行动。

二度:有稍明显的心理创伤。在认知方面,对地震消息有一定兴趣,大部分人认为过几天知道也行,只有少数人想立刻知道。在情绪反应上不太害怕,在态度倾向上对地震事件不太担心,但也有人有些紧张,

篇二:由汶川强震引发的对地震地质研究的思考

西 北 民 族 大 学

学生论文

科目:

班级:

姓名:

学号:

由汶川强震引发的对地震地质研究的思考

姓名:马立新 班级:2011级公共事业班 学号:P112315561

[摘 要]地震是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论述了地震科学研究的基本现状。目

前,科学 家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已大致了解,对长时间尺度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可以做出

较准确的评估,但对某个地震在发生前给出准确预报,还存在巨大的困难。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对地震地质研究给予了长期稳定的支持,并在近年来加强了与地震等自然灾害相关研究的

支持。地球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中,对大陆动力学给予了高度重视。近期应加强对汶川地震

后得到的宝贵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中长期内应对大陆动力学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

加强投入,以期在今后地震研究中有所突破。

[关键词] 汶川地震,地质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震是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自然灾害。它的主要特点是:突发并在短时间(秒

或分钟级)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

等,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地震研究一直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上世纪末开始,由于认识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研究得到了地

质学家们的进一步重视。

汶川地震发生后,有关地震预报及地震发生机制的话题成为我国科技界乃至社会公众

讨论的热点。新闻记者进行了多方位的报道,许多专家学者在各类媒体上阐述了关于地震的

科学知识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甚至一些业余的地震科研爱好者也利用这个机会宣传自己的

“成果”。 这些公共话题中,许多涉及到地球科学基础研究有关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和科学解答。例如,大家都在关注,地震是样发生的?为什么这次震中会在汶川?地震能不

能提前预测乃至预报?地震到底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地球科学研究

的多个层面。 1976年唐山大地震至今已有37年。在此期间,我国一直在投入经费建设地

震监测系统,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开展地震研究。国际上关于地震的研究工作,也一直是地

球科学的重点研究方向,并且在 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社会公众对地震研究取得的突破

寄予厚望。但到目前为止的科技水平,人类仍然无法对地震做出准确的预报。 1 地震过程及地震预报研究概况

如果把地震及其预测作为一个科学命题,那么要完整地解决科学命题至少需要这样一

个过程:(1 )观测数据的积累;(2)机制的理解;(3)对未来的预测和干预。这是科学研

究的一个普遍规则。而对地震的研究,在目前的阶段,这三方面的工作都还面临巨大的困难,距离最终解决尚有非常大的距离。

对于地震研究来说,观测数据的积累具有巨大的难度。首先,地震是地壳构造运动的

产物,它主要发生在地下较深的部位。虽然中国地震局在全国建立了数字化大动态的现代化

遥测地震台网,但这些观测站都是建立在地表,很难对发生在地下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的地

震活动做出直接观测。实际上,虽然人类已经可以向外太空发射探测器对遥远的星体进行观

测,但对于地球内部,至今最深的科研钻探深井也不过是12km左右。在目前进行的国际大

陆科学钻探计划中,美国西部和中国台湾地区针对地震带都开展了钻探研究,把仪器放置到

了断层面附近,但这些工作还处于资料积累的初始阶段。另外,虽然地球上小规模的地震每

天都在发生,但强震的发生几率是非常小的,而且由于地壳结构的不均一性,不同地区每次

地震的特点一般都差别很大。因此,这限制了科研人员对地震观测资料的积累。

对地震机制的研究还发现,地震的过程极其复杂。从大的理论框架上看,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的边界和其他一些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区,地震主要是断层的突然活动释放积蓄的能量引发的。但这个过程会何时发生,具体发生在哪个范围,发生的模式是怎样的,规模会有多大,以目前人类的认知水平,尚难以揭示。

20世纪中期,地震学家们就已编制了地震分布图,并发现地震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板块理论的提出,为地震带的分布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组成地壳的各板块相对之间每年会有厘米量级的运动,这些运动由板块边界的复杂断层体系进行调整。由于断层面上摩擦力的阻碍,能量和形变会在局部积累。当摩擦力被克服导致断层活动时,能量就会被瞬间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和辐射。当然,不同性质的板块边界(如伸展带、转换带和俯冲带等)所导致的地(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震特征又各有不同。

板块内部,特别是大陆板块内部的地震只占全球地震的小部分(少于1%),但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大陆内部的地震可能与板块边界宽阔的变形带有关,例如这次汶川地震就是由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引起青藏高原的隆升变形引发的;也可能与陆内裂谷带的活动有关;少数陆内强震的机理至今乃不清楚。与大洋板块相比,大陆内部成份和结构更为复杂。特别是我国大陆在地质历史上由多个陆块拼合而成,而且大陆内部又在经历克拉通破坏等复杂过程,更增加了地震机理的解释难度。但是,总体上说,未来地震可能发生在哪些位置,线索还是比较多的。通过科学家的努力,我国大陆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地区,已经大致清楚。

对地震发生时间的研究难度,要远远大于对地震发生地点的研究。对于板块活动引发的地震,我们可以根据板块运动的速度和历史上发生地震的纪录来推测地震可能发生的频率。近年来,对地壳运动和应力状态的监测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地壳运动速度有了较为精确的限定。然而,由于区域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同一断裂有一系列的分支,每一分支上的运动分量各不相同,而触发每一分支活动的地质背景也各不相同,这可能很大程度上破坏我们预想的地震频率特征。因此,仅依靠历史地震的规律而推断未来发生地震的时间是不科学的,也是极不可靠的。

对单次地震的预报的难度,又要比对地震频率的推测难度更大。地壳能量的积累何时能突破摩擦力或岩石强度的极限而导致断层活动及能量释放,或者说在这一过程之前有什么能够探测的特征,仍然是对地震科学研究的巨大挑战。由于每次大的地震是由主震和一系列前震和余震组成,对这些地震组合特征可能会揭示小的地震怎样诱发强震,成为对地震进行预报的线索。例如,我国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辽宁海城7级地震, 对前震的监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事实表明,每次强震的组合各不相同,这大大地降低了这种方法对地震预报的成功几率。另外,对地震发生前的成核过程的发现和研究,可能是通往地震预报的另一途径。但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地震相关研究的资助战略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紧急启动了一批主任基金资助项目。这批项目主要针对地震发生之后急需研究的一些内容,包括收集地震相关断层的活动情况的野外考察及数据资料的处理,地震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评估与对策等。汶川地震除了给社会造成重大灾害之外,同时也给地质学家们提供了一次探索深部地质结构的难得机会。但是由于震区恰逢雨季,地表的许多地震现象因冲蚀作用会随时消失或模糊,因此,启动这批紧急项目的目的,一方面力图为抗震救灾服务,一方面要为后期深入研究深部构造和地震发生机制及时收集宝贵的资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长期以来持续地支持了地震相关地质过程的研究。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地质学研究在相当长时间内更重视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的勘探研究,因而给社会的整体印象是地质学研究与勘探类同。随着人类社会面对自

然灾害的脆弱性越来越被重视,对地震等地质灾害的研究在地质学研究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已经成为地质学发展的清晰的走向。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把地质灾害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地震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学科得到资助。通过对国内外地质学发展趋势的调研,地质学科在2007年调整申请代码时,针对地震等地质灾害的研究已作了相应的部署。例如,在构造地质学二级申请代码中,增设了“活动构造”和“构造物理与流变学”两个与地震发生机制直接关联的三级代码;原来的“环境地质学”二级申请代码,也调整为“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学”;另外,考虑到我国也面临火山活动的威胁,还增加了“火山学”二级申请代码,专门研究火山活动的机理与过程。这些申请代码在2008年已公开并受理项目申请。

我国是大陆板块内部地震多发的国家。多年来的地质学研究已经表明,中国大陆具有极其复杂的演化历史,是由华北克拉通、扬子地块、塔里木地块等多个地质单元经过数次重大的地质事件逐步拼合而成。这些地块之间的缝合线或碰撞造山带,有些至今仍保持活动性;另外,大陆内部还有郯庐、阿尔金、昆仑、龙门山等多条活动断裂带。受到现今印度板块向北的碰撞俯冲和太平洋板块向西的俯冲,使中国大陆内部的构造活动更趋强烈。因此,开展我国大陆动力学研究意义重大。

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从“十五”计划开始,把“大陆动力学”列入了七个优先发展领域之一,并资助了一批重点项目。到“十一五”期间,该领域延续为“地球深部过程与大陆动力学”,每年公布项目指南并受理重点项目申请。在近年来的项目指南中,列入了“中国南北向地震带深部机理和浅部表现”、“古老构造带及其再活化”和“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变形过程”等重点资助方向,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另外,针对我国的华北地区的深部过程及现今地壳的活跃活动,在2007年启动了“华北克拉通破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对华北地块的深部过程机理及浅部和地表效应进行专题研究。

经过两年的酝酿和筹备,地球科学部在2008年4月底专门组织召开了关于贺兰山—川滇南北地震带研究的战略研讨会。会议通过讨论和争鸣,在南北构造带的定义、南北构造带的结构与属性、南北构造带的形成历史、南北构造带的形成机制、中国大陆东西部的差异演化及南北构造带的大陆动力学等6个方面凝聚了一系列的科学问题,为今后的基金资助工作及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3 对今后深入开展地震相关研究资助工作的启示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全国对地震研究给予了空前的关注,地质学家又面临一次机遇和挑战。汶川 地震遗留给我们的,除了惨重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之外,还有大量珍贵的地震资料。如何尽快和最好地利用这些资料,推动地震研究深化发展,是地质学家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另外,除了汶川地震带以外,我国还有许多活动构造带面临地震的威胁;汶川地震的数据资料,可以为我们在其他活动构造带的研究中提供经验。地震发生之后,大批科学家已在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冒着生命危险开展野外考察工作。近期已有科学家建议在汶川地区尽快开展科学钻探或利用已有的石油钻井进行深部的综合科学观测,研究地震发生规律。

探讨地震的过程和机制,需要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长期积累。地震过程跨越巨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命题。对地震发生规律的研究目前仍是全世界科学研究的难题,地震的研究尺度小至纳米级的矿物反应和相变,大至全球尺度的板块活动;时间尺度上从断层破裂活动的瞬间,直至百万年尺度的大陆变形和碰撞造山运动。要研究一个地震带的活动过程,需要了解它的区域地质背景、地质演化历史、深部地质构造、地表运动状态、应力积累情况、矿物岩石组成、岩石力学性质、水文地质与流体活动等诸多因素。这些研究,组成地震相关的系统知识体系。某一个领域的进展,可能给地震研究带来新的突破;某一领域的滞后,又很可能会制约地震

研究的发展。

以长远眼光看,还需继续加强我国大陆动力学的研究。由于中国大陆构造和演化历史的复杂性,并且位置恰好处于特提斯和环太平洋两大活跃的构造体系之间,要解决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安全密切相关的地震灾害等重大问题,我们对于中国大陆构造和动力学的科学认识还远远不够。现代地球科学探测和分析技术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科学家们正在建议,利用宽频带流动地震仪及现有的固定地震台网,组织类似于美国的地球透镜计划的大型研究项目,全面探测中国大陆岩石圈的三维地质结构。大量高精度地球化学分析仪器(如激光等离子质谱仪、高灵敏度离子探针等)的装备,将使得我们能够对大陆岩石圈的成份和演化历史有更精确和准确的认识。日益广泛运用的深部钻探技术,将使我们能够直接获取地球深部的岩石和流体样品,并把观测仪器直接放置到地下深处,对关键的地质构造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全球定位系统及干涉孔径雷达等技术的运用,将使得我们能够精确测量地壳的运动速度和应力分布状态。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可能给我们带来对中国大陆动力学革命性的新认识。

对于地震研究而言,由于地震过程的复杂性,地震的研究不是某一个部门所能独力完成的。中国地震局拥有遍及全国的地震观测台网及丰富的地震资料;中国地质调查局拥有全国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具有跨部门的项目资助和组织协调平台;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拥有大量优秀的研究人才。因此,地震研究工作必然需要各部门之间密切的配合。

另外,科学研究与科普工作需要更加密切配合。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公众对科学家提出了责难和质疑。这一方面反映了关于地震的科学研究确实还有不足,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另一方面,反映了公 众对地震科学研究的不了解。群众了解的关于地震的知识多数还是数十年前的科普教育知识,想象中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研究,地震的预报理应已经实现,甚至仍然把一些不了解的自然现象作为地震的前兆而导致恐慌。近年来,我们的科技政策非常强调产学研结合,使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尽快地转换为可供利用的产品。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如何能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公众能够学习理解的知识,从而提高全民素质,产生社会效益,是我们今后应当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汶川地震灾难发生后,举国哀悼,世界瞩目。悲痛之余,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应当也能够化悲痛为力量,在惨剧中寻找机遇,推动地震研究更好地发展,以有效地减轻和逐步避免今后可能发生的类似的灾难。

参考文献:

[1]魏文恭.郑州市区及其周围地震地质特征[C]//郑州市地震小区划研究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

[2]苏幼坡,刘瑞兴.城市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J].灾害学

[3]曹国强,李刚,马东辉.城市避震疏散场所公园绿地面积指标的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篇三: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引发建筑结构设计者的沉重思考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分析》,报告人:叶列平

特邀专家简介:叶列平,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土木工程FRP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钢骨混凝土结构、高强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抗震与减震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工程应用、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和计算理论等的研究。

叶列平:前面听了那么多精采的报告,下面我就这次汶川地震中的框架结构中的很多问题做了一些探讨。这个图片是一个小学,这个是有外廊的,有构造柱的,这种新的抗震规范设计的楼多了一个抗震的层次,性能就比较好。

所以对于未设防的砌体结构,基本都是唐山地震的重复,按照89规范以后设计的,采取圈梁和够昭著措施的砌体结构,大多震害比较轻,很少发生脆性破坏倒塌,因此砌体结构主要是如何落实抗震规范执行的问题,特别是落实圈梁和构造柱抗震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可能并不多。主要是落实的问题,设计、施工、执行规范的力度问题。

框架结构的震害问题很多,前面有很多的介绍,最主要的问题是填充墙破坏严重,未实现强柱弱梁。框架结构的震害大概有这么几个问题,一个是维护墙和填充墙的严重开裂和破坏,填充墙造成短柱剪切破坏,柱剪切破坏,梁柱节点破坏等等。这是填充墙破坏的照片,不多说了,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上网,造成恐惧的心理,真黑的修复工作量很大,费用很高,规范对可修没有明确定义,这是错层造成短柱剪切破坏的照片,其实只要预留缝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对于这样没有办法避免的短柱,可以采用连续的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办法增强,这个是连续箍筋约束混凝土的柱子,这个是一根钢筋,施工其实也很方便,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已经成熟的技术,但是在我们国家一直推广不开,不知道什么原因,钢的外套管的柱子的问题,概念很简单,这是箍筋约束混凝土,可以防止外面的保护层脱落,可以很容易的提供有效的约束,并且还可以作为模板用,这个钢的外套和钢板混凝土概念不一样,只是在柱身这一段里面有一个钢的外套管,这个延性很好,可以防止短柱的剪切破坏。相关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这是柱的各种各样的剪切破坏的情况,这个照片也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箍筋不少,但是都放在了底下,这个是偷工不减料,这是管理施工的问题。抢剪弱弯的问题,即使柱端先发生弯曲破坏形成塑性铰,巨大的轴压易使混凝土压溃,严重削弱柱端抗剪能力。连续箍筋技术可以防止柱端混凝土强度严重退化。底层侧移郭达,并导致倒塌,这个前面介绍过了。这柱端出现塑性铰,未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要实现强柱弱梁,最起码要看上去就像强柱弱梁,还有一个是施工阶段的裸框架,承重墙还没有进来,可以看到填充墙的重要性。

下面重点讨论一下没有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原因和改进的建议,这个强柱弱梁为什么要实现屈服机制,这是地震是整个的,必须在结构的方案上有一个整体的方案,所以在美国,讲到

抗震的时候,有一句话,做结构方案的时候,必须考虑整个结构抗震,不能说,按照一般的考虑,所以这是整体的可以耗散大量的地震的能量,而且是一个稳定有序的机制,同样的,这种整体性的屈服机制也可以,日本的一个抗震规定中,也给出了整体性屈服机制。我们国家对这块是研究的不够,有关屈服机制,今年的六月份专门有一个文章讨论结构的抗震问题,我们既然要讨论强柱弱梁的屈服机制,首先看看我们国家的抗震规范关于强柱弱梁的屈服机制的规定,这是一个公式。如果满足这些条件的话,用这个公式还是可以做的,但是我们实际上可能没有达到这些条件。 影响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原因,有很多,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复杂,前面有专家也说了,填充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二是楼板的因素,还有框架梁宽度和荷载过大使梁截面尺寸增大等等。

填充墙的问题前面已经讨论了很多,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影响,首先是可以作为结构的第一道抗震防线,首先破坏并能耗散地震能量,所以就要允许他开裂和破坏,这个里面顺便说一下,这次地震当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破坏,比如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其实我们还要想清楚一个事,就是说,哪些破坏是在我们预定的范围之内的,哪些是超出了我们预测的范围之外的,如果是以内的就是可以接受的,第二是填充墙会影响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三是可能造成结构实际抗侧刚度分布不均匀,这个例子前面已经讲过了。这个也不多说了,已经放了很多照片了。

这些原因就会改变整个结构的整体受力机制,使得整体机构难以形成强柱弱梁的屈服机制,这个原因加剧了结构的地震破坏。抗规也有规定,但是这些规定没有可操作性,怎么做没有给。而且实际工程中,填充墙的类型很多,布置复杂,与框架主题结构的连接构造也多种多样,具体如何考虑十分复杂。这个里面我想处理填充墙的问题,关键还是清楚填充墙的结构功能和设计目标,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填充墙的目标,你是参与到结构受力里面,还是不参与到里面。如果是参与结构受力就可以作为一道抗震防线,就应该跟周边的框架可靠的连接形成组合墙,并应沿结构竖向连续布置,如果不参与结构受力,目标很明确,那么你就跟周边的框架做足够的隔离,分开。

应该说填充墙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是一种很好的整体结构抗震设计思想,但是按照这种思路设计时,填充墙在中震下发生开裂应属于正常预期目标,但大震下填充墙不倒塌。同时应该把这个墙作为整体结构抗震的组成部分,在整体结构的抗震分析和设计中就要给予仇恨的考虑,相应的措施要跟上,施工中也要落实。我们看个例子,这是绵阳地区的,这个填充墙里面再加构造柱,这个墙就没有问题,这是一个高层的结构,材料是一样的,但是这个填充墙外面开裂比较严重,但是主体结构基本没有问题,我们到绵阳参加房屋快速评估的时候,我们就住在这个楼里面,我们是搞结构的,觉得没有问题,但是服务员是有点担心。因为时间关系这个不详细说了。

如果填充墙不参与结构受力就跟周边要设缝,日本现在的非结构构件就是全部使用钢筋混凝

土的,这样跟结构的关系做起来很好做,这是用钢筋混凝土。

对这个案例,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如果是按照裸框架分析,其实也出现了一些柱角。填充墙是一个最复杂因素,影响也是最大的,所以要明确填充墙的抗震设计目标和乡野的配套构造措施,如果是要把强柱弱梁作为包括填充墙在内的整体结构抗震的屈服机制设计目标时,预期出铰的框架梁上不应设置填充墙,或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应预留足够的缝隙。

下面讨论一下楼板的影响,楼板与框架梁一起现浇,两者可以结合良好,共同工作能力还,可显著提高框架梁的能力。抗规也没有做具体的规定,楼板的影响许多研究表型,楼板内的钢筋会使框架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增大20%到30%,甚至有些情况会增大近1倍。在考虑楼板影响的时候,有两种设计思路,一个是计算梁截面抗弯承载力的不考虑楼板翼缘,代之以提高柱梁强度比,间接考虑楼板的贡献,第二是维持现行规定的柱梁强度比数值。

后一种方法里面又有两种处理守法,一个是ACI方法,把楼板考虑进来,我算,算了以后满足框架的强度比就可以了,还有一个是新西兰的方法。

第三个因素是框架梁宽度和荷载过大使梁截面尺寸增大。

这个是梁端超配筋和钢筋实际强度超强的问题。导致梁端钢筋超配的因素,第一,楼板中配进未考虑,第二,结构内力分析计算简图按构件轴线考虑。第三,框架梁配筋由裂缝或变形条件控制等等。解决这些的办法是用实配验算。

此外,梁端钢琴实际强度的超强也是一种超配。欧洲新西兰和日本规范,都对预期塑性铰部分的钢琴材料性指标有更为严格的规定,如对钢琴屈服强度编译率限制、强屈比限制、延伸率要求等,我国目前还没有这么具体。

第五个问题是柱轴压比限值规定偏高,这次地震中,框架结构的柱子看上去大多太细,以至于框架柱比较容易出铰。轴压比过高有什么问题呢,会导致框架柱截面尺寸偏小,使得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实现强柱弱梁机制的可能性,第一,框架柱截面尺寸偏小,框架柱端抗玩力臂较小,不利于保证柱端受弯承载力,第二,正常使用状态下,框架柱处于高受压,第三,框架柱截面尺寸偏小,框架柱刚度偏小,柱量刚度比偏小,不利于实现强柱弱梁的机制等等。我们看看,日本规范的轴压比比我们低很多,我们看日本的柱子,这个柱子是预防在先,他差不多也是四层的结构,和我们的柱子一比,大家就可以看出来。还有一个,柱子的最小截面尺寸问题,是300乘300,然后再由轴压比限值控制,建议案抗震等级规定柱最小截面尺寸,这次因为出现了强梁弱柱的机制,所以我们在一些讨论场合说,有一些专家说框架结构不要用了,还不如砌体结构,关键是柱子太细了,柱子粗了就没有问题,配筋少了也不可靠。我们要注意到强柱弱梁是在大震作用下形成的,另一种教委简便的强柱弱梁设计的计算方法是,框架梁内力按小震计算确定,框架柱内力按大震弹性计算确定。

最后一个说一下,梁柱的可靠度的差异正常十月情况下,结构主要是承受竖向荷载,所以框架梁是弯矩作用,出现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柱子主要是受压力,所以柱子的问题不是很多,因此工程中一般对梁的关注多于柱,但是大震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所以注资的抗震性能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就没有引起关注,但是如果大震来了就迟了,从可靠度角度分析,是这样的问题,正常情况下,梁的安全储备是低于柱子的,但是地震作用下,柱子的安全储备是低于框架梁的。不能说我们设计的房子多大的跨度,多少层,多少年了,没有问题,但是没有经受过地震,你怎么知道这个柱子够呢,对于纯框架结构来说,一般认为只有一道防线,一旦因为影响框架柱的诸多不利因素导致出现强梁弱柱的层屈服机制,非常容易造成局部楼层的坍塌。如果目前不能大幅度提高框架柱的提高,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一部分柱子增加储备,这个机制在日本是允许的,因为是整体型的,算这个柱子的时候,只考虑承受竖向的压力。

最后说一下早上隔震建筑,我提出这么一个思想,隔震建筑在这次地震以后会得到推广,但是还是会有一些问题,我提出的是柔性底层隔震建筑,所以我提出来的这个建筑呢,底下做一个柔性的承担力特别小的,这个里面不住人的,是作为其它的用途,因为这个大震或者超大震是上千年一遇的,下面这个坏了就算了,上面的可以保住,我们看到徐工的照片上,花盆都没有掉下来,当然这样的建筑是很便宜的,可以保护生命,可能比隔震建筑更便宜一些。

最后总结一下,实际工程中有很多的因素使得框架磷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增大,而框架柱无依无靠,几乎没有什么因素能增加框架柱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如果这些因素没有在设计中给予充分的考虑,就会使得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屈服机制的计算条件无法满足。由于实际工程中能够增加框架柱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的因素很少,规范应给框架柱留有足够的储备,最简单的方法是控制框架柱轴压比限值,增大柱的最小截面尺寸。设计人员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框架柱在整体结构抗震能力中的地位特别重要,任何过多的关注和增加柱的截面积配筋的考虑都不会过分,至少会弥补目前框架柱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问题。

《汶川地震中部分房屋结构震害原因分析》,报告人:吕西林

特邀专家简介:吕西林,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及抗震试验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及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工程结构抗震及振动控制、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论、结构检测与加固的新技术新方法、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控等研究。

吕西林:各位代表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并且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灾区工作的一些情况,我的主要内容有下面四个方面,第一个是现场房屋震害评估及考察,第二是典型震害原因及初步分析,我们这里强调一下是初步分析,第三是对提高建筑物抗震防灾能力的建议,

第四是在防震工程中积极采用成熟的高新技术。

第一是现场房屋震害评级及考察,所有的评估工作很简单,一方面是什么房屋是不能用的,有危险的,不能进去的,还有一类是可以用的房子,让大家临时可以用,这只是应急评估,这是我们当时在现场的情况,我们去了以后,是在广元市和青山县的路上,这个路上不时有山体滑坡,这个是地震灾区主要的一些县城,这是县城的分布图,红色的地方是我自己去过的地方,从这个地震发生到八月底我去过七次,累计工作时间一个多月,主要是三个任务,一个是房屋应急评估,还有一些政府部门邀请的再评估,第二是我们援建一个都江堰的小学,第三是我们同济大学负责北川地震遗址公园的规划策划。这个是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公布的第二套和最终的图,上午谢老师也公布了这个图,大体的内容差不多,这次地震有两个重灾区,一个是映秀,还有是北川县城为中心的地区。

第二个是典型震害原因及初步分析,我们结合我们看到的情况进行一个归纳,第一是地震烈度极大是这次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这次地震有十个极重灾区,这些灾区震前的设防烈度为七度,这次的烈度达到了八到十一度,这个是大家公认的。

这个是北川县城震后一角,北川县城已经被铁丝网围起来了,这些照片看到,有的房子还是可以用的,这个是新城区,这个是老城区,实际上这些房子到里面看的话,就比较惨了,有的已经破坏的非常严重了,这个是办公楼两层都倒塌了,上面还可以用,这个房子中有些人还是可以逃出来的,这个是滚石砸向房屋,这个是山体滑坡引起的,还有一些更惨的照片,第二个是未设防的旧房屋倒塌和破坏严重,但是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正常设计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房屋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这个是青川县城,是5月18号我们拍的,这个是没有设防的房屋,这个是新规范的房屋,对比非常明显,这是一些老房子和新房子的对比,这是一个青川县城的一个2001年按照规范设计和建筑的,他也没有什么大的破坏,这是在青川县城里面的小学建筑,没有一个校舍倒塌,基本没有大的破坏,也是按照新规范设计的,另外是青川中学,也是没有任何大的破坏,只是一些小的裂缝。第三各体会是违章建筑尽显原形,破坏严重,首先是盲目加层的,造成严重珍奇甚至倒塌,第二是屋顶违章搭建,破坏甚至局部倒塌,还有一些违章建筑我们后面可以用一些照片看到。这个是阳台没有按照规定封闭,这是一个居民楼,这个阳台的封闭得不好,所以破坏的很严重,这是青川的一个破门开店的,是对结构进行了破坏。第四,屋面突出物破坏已经严重,甚至倒塌,税务大楼屋顶突出物严重开裂破坏,这是规划与建设局办公大楼,屋顶上有两个屋顶,全部压在了一起,这个楼下面也是可以使用的,但是他们不敢用,这个影响是很大的,这是安县县城,一个五层的结构,屋顶上的楼梯间倒塌了,这是广元市人民医院的局部也倒塌了,这是楼梯间的构造柱和墙体没有连接引起了破坏。这是青川县有一个商务酒店,这个结果是比较好的,基本下面没有任何大的结构性的裂缝,但是屋顶上的基本已经断裂了,这是青川县抗震救

篇四: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

——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

作者:陈青来

今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许多城镇顷刻间变为恐怖的废墟,几万人被倒塌的房屋伤残和夺去生命。自然界释放的巨大能量造成现代社会巨大的人间灾难,令全中国悲痛,令全世界震惊。

作为建筑结构专家,在被惊天大灾震撼、悲痛和无奈的同时,又多了万分愧疚:数万鲜活的生命不是在地震中直接罹难,而是被倒塌的房屋夺命;无数健全的身躯并非直接遭到地震伤害,而是被垮塌的房屋伤残;活下来的人在精神上并不畏惧大自然,而是畏惧建筑的安全不能安睡。当地震发生时,我们的房屋为什么不能给人们提供安全庇护,反而变成灾难的帮凶?按结构抗震理论技术建造的房屋为什么在剧烈地震中如此脆弱?

大难已经发生,建筑结构专家在社会层面负有山一般重的责任。极其悲惨的事实似严厉的法官、似无形的鞭子在考问、鞭笞着结构专家们的灵魂。除了以无尽的泪水浸透悲痛的内心,沉重哀悼罹难同胞,爱心捐助失所者度过难关之外,我们这些结构专家还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本文所要做的,是中国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

一、抗震设防能提供多大的安全保证如果汶川大地震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发生,我们居住的房屋会不会倒塌?这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绝非虚构的问题。

地震如果未伤及人类,不过是自然界的地壳运动;如果伤及人类,就是一场灾难。为了减小地震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各国都对建筑的抗震设防等级制定了强制性标准。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根据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规定了最低6度、最高9度的抗震设防等级,每高一度,地震作用力依次翻倍。当烈度低于6度时,建筑不会发生破坏;当烈度高于9度时,由于缺乏可靠的近场地震资料和数据,现在尚不具备列入规范的条件,实际上当高于9度时也不适宜建造供人居住的房屋。众所周知,汶川地区的抗震设防等级为7度,而地震烈度最高达到11度,这怎么能够抵抗得住?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能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抗震设防烈度有多高的准确率?抗震设防能提供多大的安全保证?

人类能不能准确预测地震?答案是不能。全世界已发生无数次地震,仅有1975年2月中国辽宁海城地震一例预测准确,但有很高的偶然性,17个月后并未预测到1976年7月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地震长期预报对避免地震灾害几乎没有实际意义,而短期临震预报更是难以决策。即便是科技非常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也只能无奈地承受突发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

抗震设防烈度有多高的准确率?答案是尚不十分确定。人类目前尚做不到准确预测地震,自然做不到准确预测可能发生的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四川省的汶川、北川、都江堰、什邡、绵竹、理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而实际发生的地震烈度却高达11度。事实上,近几十年来,很多6度地震区也发生过较大地震甚至特大地震。

抗震设防能提供多大的安全保证?问题的答案要稍微复杂一些。规范提出抗震设防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汶川、北川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二水准(中震)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g、第三水准(大震)地震加速度为0.22g(g为

重力加速度),而汶川、北川地震烈度高达11度,地震最大加速度超过了1g,为当地抗震设计地震加速度的数倍。地震加速度直接产生地震破坏力,要求房屋抵抗超过自身抗震能力数倍的地震破坏力是不现实的,汶川地震中大量房屋倒塌实际难以避免。当然,如果实际地震烈度未超过抗震设防烈度,房屋会遭到一定程度损坏,但通常不会倒塌,抗震设防能够保全人的生命,但并不能保全人的财产。可以预见的是,灾难过后,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非常需要重新制定。

二、提高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等级合乎国情民意。汶川地震最沉痛的悲剧是学校、医院的大批垮塌,学生、病人伤亡惨重。培养民族下一代的神圣校园在地震中变成令人心碎之地,大灾之际亟需救死扶伤的医院却彻底丧失了功能。那么,即便我们接受这次大灾教训从此确保设计施工质量,杜绝问题建筑,是不是就能确保学校、医院建筑的安全?在这方面,有没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反思?

在地震频繁发生的日本,其建筑理念是“所有房子可倒,学校的房子不能倒”,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是日本社会的共识。在美国,学校和医院建筑设计和施工比一般建筑严格得多,有权设计住宅、商场、办公楼等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执业结构设计工程师,没有专门的执照也不允许设计学校和医院。这些发达国家对学校、医院建筑在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方面有多重规定,使学校在灾难发生时变为市民的安全避难场所。当道路被阻断时,学校的操场往往成为稀缺的救援飞机起降场地。

大灾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制定并原则通过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条例要求灾后恢复重建时对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的抗震设防提出特殊要求。条例体现了以人为本,符合国情民意,极大宽慰了受灾群众的心。

需要慎重研究的是,灾后重建对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的抗震设防等级提高到多少?提高后能否保证遭遇地震时不会倒塌?灾区重建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等级提高了,全国范围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等级要不要提高?如何提高?

对于新建建筑,提高抗震等级所增加造价:从6度提高到7度,增加造价3%—8%;从7度提高到8度,增加造价8%—15%;从8度提高到9度,增加造价15%—40%;这显然不是个小数目。如果将全国范围已经建好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等级提高一度,必须进行加固改造,而加固改造耗资将是新建建筑增资的3—5倍,全国算下来耗资巨大。 耗资巨大的问题不容忽略,但为了提高抗震等级进行加固改造,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是更敏感的问题。对已有建筑加固改造需要破皮动骨,但很难做到对所有结构构件均衡补强,稍有不慎,加固极易加大构件之间的强度差或刚度差,对耗散瞬间冲击力反倒不利。重大决策事关全国,权衡利弊,宜慎之又慎。

三、变“抗震”为“减震”将是大灾之后建筑观念的革命对汶川巨大地震灾难的灾后评估,恐怕无法回避对建筑抗震思路的质疑。面对巨大的地震灾难,深刻反思我国现行的“抗震”基本思路,自然产生深深的困惑:当遭遇自然界巨大的破坏力时,建筑应当去“硬抗”还是应当去“回避”?对于能把一座大山劈裂的巨大的地震破坏能量,什么样的建筑能够抗得住?

建筑“抗震”是国家的既定国策,主要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地震发生前的预防和地震发生后的减灾做出法律规定。关于抗震设计“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目标的可行性值得质疑。例如,第二水准“中震可修”,钢筋混凝土的房屋遭遇中震加以修复后的实际可靠度不知如何判定,无法保证能否经受下次地震的考验;再如第三水准“大震不倒”,即便世界最发达国家也不能保证建筑经受罕遇地震时不倒,汶川地震更能说明问题。 日本的建筑科学理论和技术非常先进,建筑施工管理非常严格,笔者在20年前访问日本时,就对日本精美的建筑质量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即便如此,1995年的坂神大地震,日本的建筑也是垮塌得一片狼藉。台湾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质量总体

上优于大陆各省市,但1999年台中发生大地震,美丽的城市也在瞬间沦为废墟。无数惨重的地震灾难证明,与大自然硬抗不是发展方向。

建筑“抗震”如果不是发展方向,那么,更好的方向在哪里?笔者的答案是,更好的方向是建筑“减震”。

建筑“减震”主要包括“隔震、制震、消能”三大类技术,其中隔震技术的研究位于国际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前沿,特别适合我国普遍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建筑采用隔震后,地震峰值加速度仅为抗震的1/3至1/2,表明能减轻大半地震破坏力;隔震后的卓越速度(可产生最大地震破坏能量的速度)仅为抗震的1/8左右,表明能将地震破坏能量减少三倍。 日本坂神地震发生后,笔者在关注震后动态时发现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建筑隔震技术,在震后出现暴发性普及。坂神地震前十几年时间全日本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仅有84座,而坂神地震后在两年间便猛增了一千多座,现在已达数千座。日本对已建建筑大量进行隔震改造,对新建建筑更是首先考虑采用隔震技术。这一切说明了隔震技术非常有效。 如果我们充分利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变建筑抗震为建筑减震,变建筑抗震国策为抗震、减震双策并举,将在我国大灾之后引发建筑观念的革命。

四、我们自主研发的减震技术确能保证建筑的安全在世纪交接之际,笔者注意到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挤压碰撞,使位于板块界面区域的日本、台湾、印度尼西亚频发破坏性地震。板块之间的挤压势必影响板块内部的断裂带并逐渐积聚变形能量,当能量积聚到一定限度时,在我国内陆将会爆发强烈地震。作为建筑结构专家,当观察到全球进入又一次大规模地震活跃期时,对我国是否受其影响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周期产生警觉。工科专家需要未雨绸缪,在技术研究方面先行一步,于是,笔者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能确实避免地震灾害的建筑隔震技术的研究之中。

我国在1989年已将橡胶隔震新技术列入当年颁布的抗震设计规范,由于在这期间我国没有发生产生大规模破坏的地震,橡胶支座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工程界影响甚微。考虑到隔震技术的多样化将能促进技术竞争和发展,能够扩大市场的选择空间,笔者把研究目标定在高负荷耐久性金属隔震技术方面,并于五年前启动了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建筑隔震实用技术及耐久性设备研究开发》。

现在,我们的研究项目已取得圆满成功。项目在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上,采用七种地震波,分别进行了7度、8度、9度以及超10度各级地震加速度的大规模抗震、隔震对比试验,取得了目前国内最为完整、精确的数万条数据曲线。经对隔震与抗震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证明了隔震可非常肯定地将地震作用力降至40%以下,将地震破坏能量降至20%以下,甚至超10度(地震加速度为1g)的隔震效果好于8度抗震,完全可以实实在在地提高建筑的安全度。

相对于橡胶隔震技术,笔者研究的高负荷耐久性金属隔震支座具有更高的承载力、更长的寿命和更低的成本。由于高负荷耐久性金属隔震支座具有非常可靠的自复位功能,因此特别能够耐受大震之后的余震。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二十天内就发生了近两百次4级以上的余震,因金属隔震支座不会在工作时造成内伤,所以无论发生多少次余震,过后都能准确复位,完好如初。

五、推广减震技术能切实解决灾后重建的疑难问题巨大地震灾难发生后,人们由于不知道比抗震技术更加先进的减震技术已经研究成功,对房屋安全产生的困惑普遍表现出听天由命的无奈。解决房屋的安全问题要靠什么?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汶川地震灾难使所有人都清楚,当地震发生时房屋都会晃动,无一能够幸免。那么,只有将剧烈晃动变为轻微晃动,才能避免房屋遭到破坏。而采用隔震技术,能将可能导致房屋倒塌的剧烈晃动变为不会造成房屋损坏的轻微晃动。

抗震设防的房屋,当遭遇地震烈度未超过地震设防烈度时,可以保全人的生命,但通常

不能保全人的财产(房屋虽未倒塌但已破坏不能继续使用)。而采用隔震技术,既可以保全人的生命,也能够保全人的财产。

抗震设防的房屋,当遭遇地震烈度超过地震设防烈度时,在最初数秒内地震加速度猛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或随后积累的破坏能量,极有可能摧垮低度抗震设防的建筑,倒塌的房屋很可能夺去人的生命或伤残人的身体。而采用隔震技术,既便遭遇地震高于设防烈度,由于可将地震破坏力降至40%以下,将地震破坏能量降至15%左右,可以保证房屋不倒或不受损坏,从而确保人的生命安全。

于是,解决前面提到的灾后重建遇到的疑难问题,我们有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先进的隔震技术。

我国正处在一个特殊历史发展时期,大规模基本建设举世瞩目,每年的建筑竣工面积超过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和,具备在大批新建建筑中普遍使用隔震新技术的特殊条件。隔震技术的市场覆盖范围可达我国所有7度以上的抗震设防地区,初期可主要用于重要的教育、政治、军事、文化、工业、金融、通讯、能源、交通、航天、生物、医疗等类建筑的新建和改造,同期可向大量的民用建筑扩展,可形成新的规模产业。

减震技术的实施,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有重大意义,可推动我国的“抗震”传统建设方略转向“抗震”、“减震”双策并举。普遍采用减震技术,可以促动我国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在与地震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促成我国由“抗震技术大国”到“减震技术大国”的历史转变。

篇五:地震带来的思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8级地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2011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左右,位于日本东北的宫城县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日本气象厅称这是日本国内观测史上最大级别的地震,一时间,大部分的人类文明毁于一旦。 在这样的大地震面前,眼睁睁看着家园和亲人被毁灭,人类几无还手之力,大自然的威力令人震怖。然而有些东西注定无法被抹去。 时值汶川地震三周年,我想大概大家都没有忘记地震带给我们的痛和感动...现在还深刻记得,新闻联播上的主播讲到汶川地震时的潸然泪下,记得伸向捐款箱的一双一双手,记得那年我们的民族企业王老吉(加多宝)公司拿出他们一年盈利的情景,也还记得台湾与大陆永远割舍不了的血浓于水的亲情...

痛定思痛,这三年我们反思了不少,而日本的大地震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震不仅带来了人类物质世界的满目疮痍,也带来了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震动。

大灾面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尽管地域不同、文化差异,可是团结互助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会抹去。日本一震,举世震惊,接下来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目前已经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已经或者准备派出救援队前往日本救援。这一次地震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全球化,什么是共同体。虽然地震和海啸发生在日本,但是影响确实辐射全球。日本一地震,如IPAD等数码产品的价格要涨了,全球的外汇的商品市场因此波动,而离日本远在千里之外的欧洲也因此爆发了反核电的

游行示威。所以这样的大地震不是单纯发生在日本的灾难,而是地球上人类共同面对的大事件。在日本,不仅有日本的本地居民,还有很多国家的游客和留学生,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他们的命运。当我们的报纸上网络上登出一则则寻亲启事,寻找在地震中失去联系的亲人时,此种牵挂当与在地震中失踪的日本民众的家属无二。日本历史上的关东地震、东京地震、阪神地震,中国无不伸出救援之手,这是人类对灾难的共同回答,这是人道主义精神的闪光。

因为地震导致福岛的核电站爆炸,一时之间,对核震的恐慌仿佛压倒了地震。中国的沿海地区甚至还出现了盐荒,一时间超市门口排起来买盐的长龙。一些抗辐射的商品一时间炙手可热,也伴随着商家的哄抬物价。网上还对此做了一些评论,戏称日本是大“核”民族,我们中国是“盐荒”民族。大家在积极讨论日本地震的同时,有一些忙着爱心捐款,有些所谓爱国情绪高涨的国人拍手称好。当然还有关于日本地震真正产生原因的各种推测。但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是日本民众冷静,互助,勇敢的素质。但也有人说,在这样大的灾难面前,日本人都能够这样冷静和漠然,依然正常的生活让我们国人很不能理解。我想,也许这是文化的差异和环境的不同所造成的,汶川地震使我们的爱国情绪空前高涨,也让我们明白“众志成城”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日本,地震频发,他们或许已经认为地震后最重要的是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秩序。

屡屡发生的地震表明人类几乎无法通过预测以躲避灾难,那只有

加强灾难预防工作减少损失和伤亡。但在中国有一种隐蔽的文化,就是过去强调救灾的效率而忌讳防灾训练。因为前者可以体现体制的优势,后者容易引起谣言和恐慌,而社会稳定特别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因此,防灾训练往往无法在全民推进。我们从此次日本地震看到,他们不仅在建筑物质量与避难设施方面做到了最好,公民的防灾能力也非常强。日本人在此次地震发生时临危不乱,冷静有序让人印象深刻。这种并非依靠政府指导而是公民自我管理的秩序,有赖于平时的避震训练与教育。对于日本学生而言,每学期都要搞避震演习,而非只是传授防灾理论。真实的演习教会人们如何按照既定的线路和方式有序撤离,并且做好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但在我国几乎没有全民性的防灾训练,只有消防机构的职能演习。或许是我们的文化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又或者,我们无力构建一种认真执行的制度文化。

日本人在震后大都涌入学校、体育馆或则车站等公共设施避险,按照日本的建筑要求,这些公共设施抗震级数都在10-12级左右,即使普通住宅或商业建筑,也有很高的防震要求。日本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抗震,建筑行业也严格的执行抗震规范。因此,我们看到强震之后的日本,几乎没有建筑物受损,人员伤亡也就减少到最低。反观我国建筑,不仅普通民居,即使学校等公共建筑也难以承受地震威胁,这导致了巨大伤亡。日本的“固若金汤”有赖于政府对于建筑质量的重视,若有问题,建筑公司与官员都将面临灾难性惩罚,而在我国,建筑物偷工减料的风气甚盛。

汶川地震中,反而是一些学校伤亡极大。四川大地震的破坏力完全在抗震设计标准之外,应该是造成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当然不排除部分建筑存在很严重的质量问题。一些重灾区的地震烈度达到11度。但是按照我国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6个极重灾区中,阿坝、绵阳、德阳、广元等4个地方的抗震设防烈度仅为6度,其他两个地区成都和雅安也仅为7度。按照这个设计标准,房子的抗震能力很难达到抵抗这次地震的要求。

对此,我国重新修订了《抗震设计规范》,也重新划定各个地区的基本烈度,如果我们的设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施工人员能做到不偷工减料,保证工程的高质量,我想不会再出现汶川的惨剧。

再者,我国建筑大部分还是砌体结构,对于框架结构来讲,抗震能力稍弱。而日本的大部分建筑是钢结构,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好。这也与国家的经济状况有关。但是砌体结构,如果能够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执行和施工,可以避免大部分损失。唐山地震可以证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设计合理,一样可以大震不严重毁损。关于震后重建,所要考虑的不仅是房屋结构。受灾地区在亚欧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接的地震多发带,且位于山区,给灾后救援带来困难,属于危险地段。可能的话,移址重建是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灾后重建三年,看了各种报道,如果我们考察美国在卡特里娜飓风、日本在阪神大地震等灾后重建效率的话,可以感受到中国模式在汶川重建工作创造的成就。过去的三年里,中国在四川、陕西、甘肃

三省灾区共投入了大量重建资金,“一省帮一重灾县”模式下的对口支援以及还有来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捐助。不过,也不能排除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重建工程是面向世界招标的,也引来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明星设计师的争相竞标。而汶川,也几乎成了各国建筑师的秀场。汶川,作为一个全民族饱含伤痛的地方,最重要的,不是博得全世界的注目,而是能给我们中国带来民族凝聚力的词语。如果建出央视大楼这样的作品,不要说抗震,火灾都无法安全疏散。 但是,重建工程的支出也是巨大的。由于受灾人口众多以及面积较大,投资需求很大,尤其是重建过程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因此,重建支出也有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但灾后重建应该更加注重“把钱用在刀刃上”,而不是将之视为一项典范工程,事实上,汶川地区的灾后重建标准在西部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这是因为,汶川地震灾区还有20万失去耕地和宅基地的农民,他们无法享受高水平的公共设施与美丽的住宅,但贫困的他们更需要持续的支援;此外,中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很多灾区与灾民需要支援,这需要大量资金,尽管他们可能所受灾害程度不同,但政府应该给予每一个受灾的地区和民众平等的援助与重视。

事实上,除了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之外,灾区重建的下一个目标应是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灾民创造更多就业比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漂亮的住房更为重要。在过去几年,灾区经济恢复与就业主要得益于重建带来的投资拉动与政策扶持,几乎没有产业支撑,如何提高灾区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最重要的“重建”工作。这是通向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