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研究报告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3:50:29 体裁作文
篇一:古诗词调查报告
春景如画 诗意盎然
古诗词伴我成长
古诗词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者: 四-2班瞿逢源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发展到唐朝,达到鼎盛,,名家辈出,佳作纷呈,流传至(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古诗词研究报告作文)今的有《全唐诗》。唐诗内容广泛,有的咏山川田园之美,有的写边塞将士的英勇气概,有的记述民间疾苦和人民愿望,有的抒发个人志向和奋发精神,有的表达人际之间美好的情感。。。。。。不仅如此,优秀
诗作的语言还讲求音韵和谐,既有明白晓畅的,又
有含蓄深沉的,言简意赅,富有情味。一个人从小
读一些唐诗,对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
养很有好处的。
在众多古诗词中,诗人们描写景色的诗词中最
多的恐怕就是春景了,春天就像被众人宠爱的妩媚
少女般,美丽多姿。如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孟浩然的
《春晓》中的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王维的《鸟
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刘方平的《月
夜》中的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武元
衡的《春兴》中的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
城。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运》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但其中我还是最喜欢唐朝诗人杜甫的诗词,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他出生在襄阳(河南巩县)的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司马和奉天县令。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后人称为“诗圣”。 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李白和杜甫
接下来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诗圣杜甫所作的有关春色美景的 诗词吧!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人在綄花湖畔一人漫步时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春景。黄四娘家周围小路两旁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朵,繁花把枝条压得低垂。蝴蝶被花儿深深吸引,时时在花上戏耍飞舞,可爱的黄莺自由自在地花间欢跳鸣唱,各得其乐,生趣盎然。诗中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悦心情,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在游春。桃花一簇一簇地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深红的桃花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小诗,春天来临,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吹拂,送来了花草的香味,泥土酥软,燕子双双飞来飞去,那边暖和的沙滩上一对一对的鸳鸯静睡不动。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这一场雨好像选好了时候,正当植物萌发生长需要的节气,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要是天亮后看看这春雨后的锦官城,那将是繁花盛开的世界。诗人怀着喜悦的心情抒发了对春夜雨景的特殊感情。
怎样,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沉醉在如歌如画的古诗词之中呢?也希望大家能和诗人一样怀有一颗热爱祖国山川之心。
篇二: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反思2014.5)
《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内容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实践活动形式,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了解自学诗句的一般方法;二是了解研究报告可以写什么。这样的习作形式对学生对我头一遭,在备课时心里就没有底。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中提供的范文《谈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150字,觉得写的还是比较浅显的,层次很分明,便于仿作:首先介绍两句诗出自何朝何代哪位诗人的什么作品,再抄录全诗,接着重点阐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意,体会诗中表现的精神、说明的道理,最后揭示名句对现在人们的启示和激励作用。 我又仔细琢磨了教材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研究内容的五组诗句,感到有点难,有的原文篇幅太长,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有的是含义太深,三年级孩子品不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我决定本次研究对象不局限于课本中例句,课外的也行,这样便于学生选择一些容易理解或感兴趣的诗句进行研究,尊重他们的个性表达。 研究古诗句,是否一定要拘泥于理解诗意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呢?能不能再研究点其他方面,让学生觉得不很枯燥,有话可写呢?上指导课时,我做了尝试。在让同学们细致研习教材中的例文,初步掌握写研究报告的一般程序后,我着重组织大家研讨:除了诗意和思想含义,我们还能研究一些什么内容呢?同学们的发言五花八门,畅所欲言,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归纳起来如下:
1、可以研究诗句中关键字的意思,比如“沾衣欲湿杏花雨”里的“欲”、“西出阳关无故人”里的“故人”的含义;
2、可以研究哪些字容易读错、写错;
3、可以研究朗诵诗句时的节奏、语气、辅助手势等;
4、可以写一点和作者有关的有趣故事。
我很兴奋,有这么多可供研究的内容,报告会写得干瘪或雷同的担心不复存在。看来,小学生的智慧不容小觑,教师自以为难写的题材或体裁,也许同学们不以为然。
恰好作为配套阅读教材,每人书包里都有我推荐、让家长给孩子购买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我先让大家选择自己打算研究的两句古诗,再按照研究内容一致分组。同学们欢呼雀跃,结果全班45人竟然分成了12组,最少的一人一组,最多十三人一组。同学们拿出课前我布置要求自带的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三五成群,煞有介事地凑在一起嘀咕、商议、争辩、诵读起来,教室里热闹而不混乱。小家伙们那种自主探究的较真劲儿和快乐劲儿,让我蓦地生出些许感慨:探究
性学习真的魅力无穷、潜力无穷啊!
第二节课,我让全班同学继续研究了十分钟左右,然后请了五组代表来汇报交流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代表们侃侃而谈,颇有小小学问家的气质呢。想不到本学期最后一次作文指导课,我会上得如此轻松随意,同学们写得如此流畅自然。
批改完全班习作,近一半人得到了高分。由此可见,阅读课上能研究,习作课也能研究啊。激发了学生自主求知的欲望,语文教学自然能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地。
高明莉
2014月5月
篇三:古诗研究报告写作教学教案
古诗词研究报告教案
XX年XX月XX日 X班第X次课
一、课题:写古诗词研究报告
二、教学目标:学会写古诗词报告的格式、了解古诗词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何为古诗词研究报告,知道古诗词研究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能模仿写古诗词报告
3、古诗词报告是什么、有什么内容、该怎么写
四、教学过程:
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抽3名学生背诵口诀、抽2名学生朗读作业文章(8分钟内完成)
2、①背一首学生熟悉的古诗引入新课(暖场、1分钟内完成)
②问学生是否知道古诗内容和意思,反映什么主题,最喜欢其中哪一句、为什么(3’) ③梳理还有哪些古诗是学生能背且熟知的(正式进入新课教学、3分钟)
3、讲解何为古诗词报告(最多3分钟)
4、古诗词报告写作步骤介绍 (10~15分钟)
①古诗的作者和出处(名字、朝代、诗名)
②全是内容介绍及写作背景
③说写的这两首古诗的意思及蕴含的道理或表达的感情
④结合当下社会或自己的情况谈现实意义
5、例文讲解【考虑和步骤4交叉进行教学、考虑重点介绍两首诗(讲解+习作)】
6、复习、口诀(5分钟)
休 息
7、复习、答疑
8、习作:①我最喜欢--------②这句诗教会了我----------
9、批改、讲评
五、作业
1、背口诀
2、抄好词好句各5个
3、背两首古诗(下节课请同学口头介绍)
篇四:古诗句研究报告.doc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创设情境,感受古诗的魅力 (课前放古诗词歌曲《静夜思》和《江南》,学生欣赏。)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两首诗词歌曲。多美的歌声,多美的古诗啊!古诗意蕴优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歌之舞之,可以吟咏诵读,一唱三叹。同学们,老师现在出示一组画面,看谁能根据画面说出相对应的诗句。(出示课件)
篇五:古诗研究报告
谈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作,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包含人生哲理,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的名作。全词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积极奋发的博大胸襟。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