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黄药师与梅超风同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6:29:29 体裁作文
黄药师与梅超风同人体裁作文

篇一:桃花岛和黄药师的政治隐喻

桃花岛和黄药师的政治隐喻

缘起

《红楼梦》里,大观园筑成,贾政带着宝玉及一众清客进去,四处拟题联匾。忽见一处萝薜倒垂,落花浮荡,众人都说当题“武陵源”三字。贾政嫌其落实陈旧。众人便说用“秦人旧舍”。宝玉道:“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

1、郭杨二氏考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要聊桃花岛和黄药师,还须从《射雕英雄传》的大背景说起。只有参透全书立意宗旨,才能透过武侠的表象,发掘其中隐微。

“射雕”者,成吉思汗也。有词为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郭靖不射雕,郭靖是雕的主人和朋友。

“英雄”者,郭靖也。《射雕英雄传》不是成吉思汗的传记,而是郭靖的传记。是在南宋、金国、蒙古三朝对峙的大背景下,一个草莽英雄的传记。

“传”者,流传也。

以上释题。

全书以两个人的名字铺开:郭靖、杨康。这是一条明线。还有一条暗线,是藏在两人背后的一群名字。郭靖背后的名字是黄药师、洪七公、一灯大师、王重阳。杨康背后的名字是欧阳锋。 暗线留到第四节。这里先分析明线。

先从郭靖、杨康的父亲说起。金庸没有明说,郭啸天、杨铁心的名字是如何取的,但只要熟悉宋词,就不会陌生。

岳飞《满江红》:“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辛弃疾《贺新郎》:“男儿到死心如铁。”

这是巧合么?

儿子的名字取自“靖康之耻”,父亲的名字取自抗金名将的词。而《射雕》开篇,借说书,讲了岳飞大战金兀术的故事。这绝非偶然,而是立意宗旨,点明《射雕》一书,实讲黍离之悲。

次考郭靖、杨康母亲的名字。

郭靖的母亲叫李萍。萍是飘萍的意思。郭啸天早亡,李萍郭靖孤儿寡母流离失所,辗转逃难,由江南而至漠北。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正是李萍一生的注脚。

杨康的母亲叫包惜弱。惜弱,就是悯孤。所有天下失去父母的人,都是孤。而杨铁心养女名穆念慈。念慈,就是忆亲。包惜弱、穆念慈,是工稳的对仗。但二人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甚至不曾见过一面。金庸如此安排,意思是:在家国飘零,关山离别之际,凡我同胞,长者皆父母,幼者皆子女。

这是山河陆沉之际的同仇敌忾。

明白以上,才可以讨论桃花岛和黄药师的隐喻。

2、桃花岛考

《射雕》里的桃花岛,其实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但这座桃花源并不在武陵,而在东海。桃花源不在武陵,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已经论证过了。但陈寅恪认为真实的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或上洛。而唐长孺则驳斥了陈寅恪,认为桃花源不过是传说。唐长孺的说法是靠谱的。而本文要论证的是,传说中的桃花源,如果存在,最适宜的地方应该在海上。

桃花岛的内涵,从一幅对联中体现出来:“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落英神剑掌”、“碧海潮生曲”就是这么来的。

“落英”,显然是致敬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而“碧海”,则是金庸把桃花源移植到了海上。《海内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这种移植,相当体现功力。避乱至海,是有历史依据的。尤其是“避秦时乱,来此绝境”,则绝境非东海不可。

秦汉之际,跑到东海的,有三个人:

一是鲁仲连。鲁仲连是齐国人。他认为秦国“弃礼义而上首功”,宁可蹈东海而死,不愿做秦国的子民。 一是徐巿。徐巿也是齐国人。他上书秦始皇,说海中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请入海求不死之药,最终没有回来。

一是田横。田横还是齐国人。他在秦末大乱时自立为齐王,汉高祖一统后,率五百门客亡于海上。汉高祖派人招抚,田横走到离洛阳还有三十里的地方自杀了。五百人听说田横死,都自杀了。

因此,金庸写黄药师和桃花岛,其实是在写避难。但,真实的桃花岛在哪呢?

答曰:不存在。或者,如唐长孺所说,在传说里。

换言之,黄药师其实是个死人。

马嵬之变,杀死了杨贵妃。后来唐明皇想她,派了临邛道士鸿都客去找,杨贵妃就在东海的仙山上。 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其实就是死了。去了碧海的人,都不会再回来。

李端甫《太白扇头》:“岩冰涧雪謫仙才,碧海骑鲸望不回。”写的是李白的死。

余英时挽钱穆联云:“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很明白了,碧海上的世界,和此世是人天悬隔的。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是桃花岛的最好注脚。因为广寒宫就是个捣药的地方。

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红楼梦》七十六回,林黛玉、史湘云联句:“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

黄药师叫药师,可见桃花岛不正是捣药之地吗。碧海,青天,灵药,孤心,桃花岛如此,广寒宫也如此。 所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黄药师每次归来,都戴着人皮面具,还被梅超风以为是鬼。其实,黄药师以鬼的身份出现,是实写;以人的身份出现,是虚写。

黄药师和一灯同是避世,一灯出家为僧,药师乘槎泛海,其途则二,其旨则一。东邪和南帝,都喻指正统。当然,这里的南帝,不再是一灯和尚,而是暗喻南宋皇帝。南帝是庙堂里的正统,东邪是江湖上的正统。

3、药师考

黄药师为什么叫药师?药师是他的字还是他的名?他有本名吗?

这些,《射雕》里都没有记载。

有人推测,黄药师之药师,是从唐朝李靖李药师得名。

但这只是猜测,孤证不立,要想确定有没有原型,得把历史上有名有姓的“药师”都捋一遍。好在史上有记载的,叫药师的人并不多。除了李药师,还有几个:

郭药师,宋朝人,辽宋金三朝大将,《金史》卷八二有传。

高药师,宋朝人,与曹孝才等,率其亲属二百馀人,以大舟浮海,欲趋高丽避乱。《续资治通鉴》卷九二、九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载其事。

林药师,隋朝人,林士弘之弟,自封鄱阳王。唐武德五年,与循州刺史杨略战,兵败被杀。《资治通鉴》卷一九〇载其事。

另有项药师,是藏书家。此外,还有叫“药师奴”、“药师努”的,是辽国人名的音译,例如萧药师奴、高药师奴(不是高药师),和“药师”没有关系。

黄药师之名,如果硬要从历史上找原型,也是高药师,而不是李药师。黄药师和高药师,都在南宋,都浮海避乱。

但黄药师之名,实非从上述诸人而来,而是从佛教“药师佛”的名号而来。

依佛教说法,有横三世佛,纵三世佛。纵三世佛,掌管去、来、今世界。而横三世佛,掌管东、西、中世界。

东方,是净琉璃世界。西方,是极乐世界。中央,是娑婆世界。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中央的娑婆世界,掌管者是释迦牟尼佛。西方的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掌管,故临终念阿弥陀佛名号,可以往生西方。东方的净琉璃世界,由药师琉璃光如来掌管,也叫药师佛。拜药师佛,可以消灾延寿。

桃花岛是东方的殊胜世界,黄药师既掌此世界,又名药师,可见得名于药师佛。

4、黄药师学术渊源考

提到黄药师,其典型特征就是“非汤武而薄周孔”。其实,这是魏晋时代阮籍嵇康的作风。

黄药师弹琴、长啸,这正是“嵇琴阮啸”的映射。可以说,黄药师的外在,就是阮籍、嵇康合二为一。 但这只是外在,不是内里。

阮籍、嵇康的“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本质上是对司马氏政权的反动。黄药师的做派,也是对当时潮流的反动。

黄药师是南宋人,当时的潮流是程朱理学。黄药师痛斥名教礼法,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对。(注:黄药师非实有其人,故生年无从考。但王重阳生于1113年,丘处机生于1148年,黄药师之年龄,当在二人之间。而朱熹生于1130年,与黄药师是同时代人。)

但切勿以为黄药师反对朱熹,他就是陆九渊一派。陆九渊对朱熹的反动,是理学内部的反动,是心学对理学的反动。陆九渊一派是尊孟子的。而黄药师作诗奚落过孟子(此诗非金庸原创),诗曰:“乞丐何曾有二

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可见,黄药师的学问,不是陆九渊一派。黄药师很像南宋的另一个人,陈亮。陈亮字同甫,是辛弃疾的好朋友,前引“男儿到死心如铁”,就是辛弃疾写给陈亮的。陈亮激烈批评朱熹的学说,这种做派和黄药师如出一辙。

中国的学术,从大源流上看,分两派:汉学和宋学。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都是宋学。黄药师极端反对宋学,他的学问是汉学。不过,就汉学内部而言,也分两派:齐学和鲁学。汉学是关于六经的学问。齐学和鲁学的分别,主要不在《易》、《书》、《诗》、《礼》上,而在《春秋》上。概言之,齐学可谓公羊学,鲁学可谓谷梁学。

谷梁学传自鲁申公。鲁申公也传《诗经》,有疑问的地方,一概阙而不传,和齐学的牵强附会完全不同。鲁学朴实谨严,齐学恢弘驳杂。齐学讲阴阳,讲五行,讲灾异,讲谶纬,比方久旱不雨,就从六经里找出文本依据,说皇帝犯错误了,该杀的人没杀,该赦的人没赦,等等。而黄药师的兴趣是天文、地理、星相、医卜、兵法、术数,和齐学何其相似!

有意思的是,前文提到的蹈海者三人,鲁仲连、徐巿、田横,也都是齐人。这再一次佐证了黄药师的正统性。

5、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考

东邪姓黄。黄,在方位为中,在五行为土。

《周易·坤》:“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九阴真经》的著者,碰巧也叫黄裳。

《射雕》里出现了两部大书:《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武穆遗书》是岳飞的兵法,讲万人敌;《九阴真经》是上层武学秘笈,讲一人敌。二者并列,分别为庙堂和江湖上,抗击入侵者的宝典。这两部书隐喻正统。

《九阴真经》起先在王重阳手里。王重阳号中神通。中,就是黄。但《射雕》开篇,中神通就已经死了。这是神州陆沉之象。《九阴真经》随后辗转到了东邪手里,东邪也姓黄,虽位在江湖,却是正统。此外,王重阳临死前,和一灯见过一面,意在对抗西毒。可见,东邪、南帝、中神通,虽然位置不同,却沆瀣一气,同仇敌忾。

西毒则是反正统的代表。欧阳锋的拥趸沙通天、侯通海、灵智上人、彭连虎、梁子翁,都是金国的爪牙。大宋和外族的对抗,映射到江湖上,就是东邪四人和西毒的对抗。

金庸巧妙地用一件事,表示西毒非正统。就是欧阳锋盗嫂。欧阳锋的白驼山,喻蛮貊之邦。黄药师虽称东邪,但他通六艺,明尊卑,不会干盗嫂这种事。东邪门下的弟子,无论脾气性格多么乖戾,都严遵师教,

篇二:梅超风

梅超风 梅超风,原名梅若华,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是东邪黄药师的弟子,武功极高,功力在马钰、丘处机、欧阳克之上,略低于裘千仞。与师兄陈玄风有私情,盗走半部《九阴真经》,背叛师门。因遭师弟陆乘风,飞天蝙蝠柯镇恶兄弟等人追杀远走大漠,与陈玄风合称“黑风双煞”。在和江南七怪的激战中,梅超风被柯镇恶暗算而双目失明。十年后她重出江湖,传授杨康九阴白骨爪,并找江南七怪报仇,后来于牛家村被全真七子这七位道士联合围攻,后被东邪黄药师出手相救。双方酣斗之际,欧阳锋以毕生功力向黄药师施以偷袭,梅超风舍命为恩师挡了欧阳锋一击而死。黄药师在她临死时,重新收她为徒。 梅超风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原名梅若华,”东邪“黄药师的三弟子、黄蓉的师姐,但与同门师兄兼丈夫陈玄风背叛了师门。

梅超风,原名梅若华,是一个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整天戏耍,无忧无虑,没有江湖的恩怨情仇,没有人事的凶恶险诈。但是父母为奸人所害的相继去世,后来得遇恩师黄药师,收入门下,在桃花岛上修炼武功,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岁月。桃花岛的弹指峰、清音洞、绿竹林、试剑亭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她美好的回忆,

篇三:黄药师

四、记《射雕英雄传》之—东邪黄药师及其门派弟子(大纲)

东邪:东属木,色青,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名为药师佛。故名为黄药师,居世外仙岛?东海桃花岛?,穿青衣、吹玉箫。身材高大,有如鬼魅。?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自有三分正?实为自评,非常到位。

讲东邪,虽说黄药师为主,但若没有蓉儿和他的徒弟,那还有甚讲。为什么?因为桃花岛的武功第一次现身都不是在黄药师身上。黄药师出场颇晚,直至郭靖与梅超风比武时才出现。但在第七回,就已被梅超风回忆到了她的太祖师爷那辈去了。 ?他(曲灵风)说师父(黄药师)是浙江世家,书香门第,祖上在太祖皇帝时立有大功,一直封侯封公,历朝都做大官。师父的祖父在高宗绍兴年间做御史。这一年奸臣秦桧冤害大忠臣岳飞,师父的祖父一再上表为岳飞伸冤,皇帝和秦桧大怒,不但不准,还将他贬官。太师祖忠心耿耿,在朝廷外大声疾呼,叫百官与众百姓大伙儿起来保岳飞。秦桧便将太师祖杀了,家属都充军去云南。师父是在云南丽江出生的。他从小就读了很多书,又练成了武功,从小就诅骂皇帝,说要推倒宋朝,立心要杀了皇帝与当朝大臣为岳爷爷跟太师祖报仇。那时秦桧早已死了,高宗年老昏庸。师父的父亲教他忠君事亲的圣贤之道,师父听了不服,不断跟师祖争论,家里都说他不孝,后来师祖一怒之下,将他赶出了家。他回到浙江西路,非但不应科举,还去打毁了庆元府明伦堂,在皇宫里以及宰相与兵部尚书的衙门外张贴大告示,在衢州南迁孔

府门外张贴大告示,非圣毁贤,指斥朝廷的恶政,说该当图谋北伐,恢复故土。朝廷派了几百人马昼夜捕捉,那时师父的武功已经很高,又怎捕捉得到他。就这样,师父的名头在江湖上非常响亮,因为他非圣毁祖,谤骂朝廷,肆无忌惮,说的是老百姓心里想说却不敢说的话,于是他在江湖上得了个‘邪怪大侠’的名号。 ?

——梅超风回忆(金庸新修版《第十回 往事如烟》) 桃花岛,海风中夹着扑鼻的花香,远远望去,岛上郁郁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紫,端的是繁花似锦。桃花岛共有:冯氏埋香之冢,两忘峰,弹指峰、弹指阁、清音洞、清啸亭、绿竹林、试剑峰、试剑亭、积翠亭等等。

说到桃花岛,不得不给大家阐述一下桃花岛派:

开派掌门人:东邪黄药师

直系弟子:女儿:黄蓉

大徒弟:曲凌风:善用劈空掌。他在小说的第一回中就出来了,就是酒铺里的瘸子?曲三?。是黄药师众弟子最聪明的,也最得黄药师的喜爱。因师弟(陈玄风)师妹(梅超风,又名梅若华)私奔并盗走师傅的《九阴真经》,黄药师迁怒众徒弟,挑断他们的脚筋,并赶他们出桃花岛。 出桃花岛后,他隐居在牛家村,取名?曲三?。为了博得师傅的欢心,能够重回桃花岛,他经常去大内盗取名贵字画,不意其中一幅竟包有《武穆遗书》之重大线索。终因寡不敌众而死,死后所盗书画皆藏于铁箱内,后由郭靖、

黄蓉发现。育有一女傻姑。后该女被黄药师收养,亲传武功,以弥补他内心对曲灵风的内疚。

二徒弟:陈玄风:黑风双煞之铜尸。全身除肚脐之外刀枪不入,善用九阴白骨爪和摧心掌,因与梅超风偷师父黄药师的《九阴真经(下册)》被师父发现,导致所有师弟被断双脚逐出,隐居蒙古后死于孩童郭靖刀下。

三徒弟:梅超风(梅若华):黑风双煞之铁尸,陈玄风之妻。夫死后,因在蒙古用活人练九阴白骨爪,被江南七怪之首飞天蝙蝠柯镇恶用毒菱打瞎双眼。收一徒为杨过之父杨康。后为救师父死于欧阳峰手上。 梅超风父母双亡,得遇黄药师,是梅超风人生的第一个转折。那时的梅超风还不叫梅超风,而是叫梅若华,是一个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天真浪漫的小姑娘,整天戏耍,无忧无虑,没有江湖的恩怨情仇,没有人事的凶恶险诈。或许她会在父母的主持下,门当户对地嫁人,相夫教子,平凡地过此一生。但是父母的相继去世让这个弱女独自面对生活。金庸没有交代梅若华家门不幸的原因,也没有讲述梅若华得遇黄药师的故事,只是一笔带过说梅若华在父母亡后,备受恶人相欺。或许在金庸眼里,这些并不重要,毕竟梅超风只是一个次要角色。就是在在东海的那座海岛上,梅若华变成了梅超风,这是一个充满戾气的名字。这名孤女也由小姑娘变成了江湖中人。过去的梅若华已经如

上世纪的童话,变成了记忆,甚至连记忆都没有了,以至于在赵王府,黄蓉一句?梅若华,快放手!?让这位被称作?铁尸?的女魔头浑身一震,有恍若隔世之感。无限往事浮现眼前,东海桃花岛的弹指峰、清音洞、绿竹林、试剑亭,?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一幕一幕,这个倔强的女人也陷入了回忆……

早在桃花岛,梅超风和陈玄风相恋了,这是梅超风人生的第二个转折,他们的相恋却导致了桃花岛的悲剧。我们不知道平时黄药师是怎样一幅脾气,让这对青年男女连恋爱都不敢禀报师尊,只能偷偷结为夫妻,进而盗经离岛。但我们从黄药师对陆冠英和程瑶迦婚事的热心张罗上,可以看到这位怪人的忏悔。只是当李莫愁在和黄蓉斗智斗力时轻轻吐出的那句:?自陈玄风、梅超风一死,黄药师果真已无传人。?时,不知黄药师如有耳闻,要做何想了。背叛师门,这在礼教重于天的宋代简直是弥天大罪,又兼一心想重入师门的师弟陆乘风处处为难,梅、陈二人在中原武林无法立足,只得亡命蒙古大漠,本以为能过上太平日子,然而灾难还是一路追到大漠。荒山野岭遭遇江南七怪,丈夫死于非命,自己双目已亡,人生似乎彻底黑暗了,梅超风生命中的第三个转折转向了一条多灾多难的路。看大雨中的梅超风抚着亡夫失声痛哭,寂寞,凄美,如同一朵开在沙漠的花,令人心碎!然而,梅超风是个坚强的女

人,带着用丈夫的皮肤刻就的九阴真经,她没有消沉下去,尽管江湖上以为她死了,但是她还是出现在了赵王府。只是桃花岛并没有教给她内功的心法,她只能拣一些外门功夫练。即便如此,她还经常走火入魔,若非郭靖误入赵王府的地洞,或许她早成了一具枯骨。 对于梅超风的背叛师门,人们不能原谅她,然而她自己也没有原谅自己。或许从出岛的那一刻起,她就背上了重重的十字架。所以她才会奋不顾身多次救黄蓉于危难;她才会为了桃花岛的名声,勇斗白驼山的欧阳克、终南山的全真七子。所以她才会说?恩师怜我孤苦,教我养我,我却狼子野心,背叛师门……只待夫仇一报,我会自寻了断?。虽然她害怕黄药师,但是归云庄乍闻裘千丈公布黄药师的?死讯?,她的第一反应还是泪水和报仇,而不是庆幸。归云庄上,本以为黄药师会原谅了这个深深知错的弟子。然而却并非如此,看到三枚附骨针拍到了梅超风背上,心里忍不住流泪。看到书中这一段?梅超风不禁惨然一笑,向郭靖道:‘多谢你一刀把我丈夫杀了,这贼汉子倒死得轻松自在!’?是发自内心的同情这个女人了。黄药师,一代宗师,这样对一个孤苦伶仃的瞎女人,还是个男人么?!

野店牛家村,刀光剑影了残生。梅超风死了,在她生命中最重的那个男人死了后,这次她为了生命中另一个最重男人,义无反顾地挨了欧阳锋一掌。本来她不该死的,

篇四:浅谈梅超风悲剧的必然性

浅谈梅超风悲剧的必然性

梅超风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面的一个不显眼的女性人物,她是武林至尊东邪黄药师的女弟子,黄蓉的师姐。她在作品中共出场四次,第一次是在大漠恶斗江南七怪;第二次是被迫卷入梁子翁与郭靖的恶斗;第三次是去归云庄救杨康;最后一次是在牛家村舍命护师。四次出场,只有舍命护师是主动现自愿的行为。其余三次都是被动而悲惨的,不是被追杀,就是练功受到惊扰而被迫卷入恶斗,为他人充当打手。

整部小说对梅超风的正面描写简单而模糊:长发披肩,抬头仰天,脸白纸,全身黑黝黝的一团,活脱脱的一个女巫形象。除了血腥的打斗场面,她几乎没有语言和心理活动。其行为都是经他人转述的。她的一生只有两个愿望:一是为铜尸陈玄风,也就是她的丈夫,报仇;二是重归师父黄药师的门下。然而,在金庸笔下,她却是个必然的悲剧人物。

梅超风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社会不平等,不合理造成人生悲剧,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梅超风父母双亡,得遇黄药师,是梅超风人生的第一个转折。那时的梅超风还不叫梅超风,而是叫梅若华,是一个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整天戏耍,无忧无虑,没有江湖的恩怨情仇,没有人事的凶恶险诈。或许她会在父母的主持下,门当户对地嫁人,相夫教子,平凡地过完这一生。但是,父母的相继去世让这个弱女独自面对生活。梅若华在父母亡后,备受恶人相欺。

在东海的那座海岛上,梅若华变成了梅超风,这是一个充满戾气的名字。这名孤女也由小姑娘变成了江湖中人。过去的梅若华已经如上世纪的童话,变成了记忆,甚至连记忆都没有了,以至于在赵王府,黄蓉一句“梅若华,快放手!”让这位被称作“铁尸”的女魔头浑身一震,有恍若隔世之感。无限往事浮现眼前,东海桃花岛的弹指峰、清音洞、绿竹林、试剑亭,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一幕一幕,这个倔强的女人也陷入了回忆??这一切的源头,又何尝不是当时的社会造就的,所以说梅超风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梅超风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冥冥中又像是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左右着她的人生。比如,在桃花岛,梅超风和陈玄风相恋了,可他们的相恋却导致了桃花岛的悲剧。我们知道平时黄药师是怎样一幅脾气,让这对青年男女连恋爱都不敢禀报师尊,只能偷偷结为夫妻,进而盗经离岛。我们知道平时黄药师是怎样一幅脾气,让这对青年男女连恋爱都不敢禀报师尊,只能偷偷结为夫妻,进而盗经离岛。从此以后,梅超风和陈玄风便成了相依为命的一对夫妻。

背叛师门,这在礼教重于天的宋代简直是弥天大罪,又兼一心想重入师门的师弟陆乘风处处为难,梅超风、陈玄风二人在中原武林无法立足,只得亡命蒙古大漠,本以为能过上太平日子,然而灾难还是一路追到大漠。荒山野岭遭遇江南七怪,丈夫死于非命,自己双目已亡,人生似乎彻底黑暗了,梅超风转向了一条多灾多难的路。想像梅超风大雨中抚着亡夫失声痛哭,寂寞,凄美,如同一朵开在沙漠的花,令人心碎!这难道不是命运在捉弄人吗?值得令人同情的梅超风!

梅超风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在梅超风生命中最重的那个男人死了,但她并没有从此消沉下去,而是带着用丈夫的皮肤刻就的九阴真经活了下来,

只为报仇。陈玄风死后,十多年来梅超风便孑然一人,她过着孤独、痛苦而黑暗的日子。尽管江湖上的人都以为她死了,但是她还是出现在了赵王府。只是桃花岛并没有教给她内功的心法,她只能拣一些外门功夫练,九阴白骨爪在她手里远远不及在周芷若手里那样威力无穷。即便如此,她还经常走火入魔,如果不是郭靖误入赵王府的地洞,或许她早成了一具枯骨。

对于梅超风的背叛师门,人们不能原谅她,然而她自己也没有原谅自己。或许从出岛的那一刻起,她就背上了重重的十字架。所以她才会奋不顾身多次救黄蓉于危难;她才会为了桃花岛的名声,勇斗白驼山的欧阳克、终南山的全真七子。所以她才会说“恩师怜我孤苦,教我养我,我却狼子野心,背叛师门??只待夫仇一报,我会自寻了断”。虽然她害怕黄药师,但是归云庄乍闻裘千丈公布黄药师的“死讯”,她的第一反应还是泪水和报仇,而不是庆幸。

在野店牛家村,梅超风死了,在她生命中最重的那个男人死了后,这次她为了生命中另一个最重男人,义无反顾地挨了欧阳锋一掌。本来她不该死的,该死的那个人死了对她反而有利,但是我们这样想真的是辱没了这个女人。陈玄风死在了她的怀里,这次她死在了黄药师的怀里,一个重入师门的允诺让这个女人带着满足离开了人世。梅若华,你真的无怨无悔么?可见,她内在的性格是有矛盾冲突的。她的悲剧又是性格的悲剧。

提起梅超风,我们脑海中还是那个女鬼般的恶妇,我们念念不忘她拿活人练功,可是我真的原谅了她,她有太多的苦、太多的悲隐忍着,她不会找人哭诉,也不会顾影自伤,因为她姓“梅”!

梅超风的悲剧看似是社会不平等,不合理而造成的人生悲剧,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又像是神秘力量在左右着她的人生,更像是性格内在矛盾冲突的结果。总而言之,梅超风的悲剧,无论是从社会悲剧、命运悲剧还是性格悲剧来说,都是注定是一个悲剧。

篇五:黄药师的侧面

黄药师的侧面

黄药师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后崛起江湖,逐渐成为当时多极化江湖中的一极。 第一次华山论剑不是简单的比武大会,而是一次重新整合江湖势力,形成江湖秩序的契机。经过北宋朝廷与明教的激战、黄裳与江湖门派的冲突,江湖精英丧失殆尽,以门派为势力单位的江湖秩序几乎崩溃,江湖一片混乱,《九阴真经》初现江湖时遭到哄抢的场面就是这种混乱的折射。

第一次华山论剑的主角是王重阳、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公。在这五个人中,王重阳、段智兴、洪七公对《九阴真经》不见得有太大的兴趣。王重阳是抗金义士,段智兴为大理皇帝,也想制约金国,丐帮有抗击外族的传统,身为帮主的洪七公对于金国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而江湖混乱不利于抗金,这是三人参与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深层次原因,也就是说,三人更关注的就是结束江湖混乱的局面,重建江湖秩序,从而使江湖朝着有利于抗金的方向发展。黄药师、欧阳锋对于《九阴真经》兴趣浓厚,当然,二人还是有区别的,黄药师对于《九阴真经》记载的武功本身更关注,而欧阳锋则是想通过《九阴真经》成为武功天下第一。

第一次华山论剑后,以个人为势力单位的江湖秩序逐渐形成,而且这样的江湖秩序存在了数十年之久,这也足以说明第一次华山论剑在当时的江湖影响有多大。王重阳成为最大的赢家,虽然黄药师也是赢家之一,但是毕竟是稍逊一筹,对此,心高气傲的黄药师不可能没有遗憾的感觉。

同时,对于在武学方面造诣极深的武学奇才黄药师而言,没有能够真正见

识《九阴真经》就更加激起了对于《九阴真经》的兴趣,所以,黄药师盯上了不明就里的周伯通。据周伯通说他当时和黄药师夫妇相遇纯属偶然,这应该不是实情,巧遇很可能是出于黄药师的有意制造,那么,当时提出要借阅《九阴真经》的黄夫人应该是遵循了黄药师的意志。

名为借阅,实为巧取占有。黄药师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对《九阴真经》本身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弥补第一次华山论剑稍逊王重阳一筹的遗憾,正因为有这样一层微妙的意思,所以,在与周伯通打石弹比赛中,表现几近无赖。甚至可以说,同样是觊觎《九阴真经》,黄药师和欧阳锋是半斤八两。

有个聪明的老婆就是不一样,黄药师轻松搞定周伯通,得到了《九阴真经》的下卷。事情到了这一步,接下来再按部就班地发展,那么,黄药师的兴趣得到了满足,遗憾得到了弥补,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云淡风轻了。

偏偏枝节横生。陈玄风、梅超风偷了《九阴真经》离桃花岛而去,然后就是黄夫人因为再默写《九阴真经》而离世,黄药师惨遭人生剧变。

占有《九阴真经》对于黄药师而言能够获得与王重阳平起平坐、并驾齐驱、平分秋色的感觉,虽然在旁人看来这充其量也就是一种虚幻的、象征性的感觉,但是,对于经历过第一次华山论剑而且败在王重阳手下的黄药师而言,哪怕是这样的感觉也是至关重要。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黄药师不阻止黄夫人再默写《九阴真经》。精通医术的黄药师在当时对于黄夫人的身体状况不可能没有察觉,甚至对于严重的后果也不可能没有预料,但是,为了不失去《九阴真经》,当时的黄药师已经难有理智可言,侥幸心态几乎控制了黄药师,所以,黄夫人再次默写《九阴真经》与其说是黄夫人在铤而走险,不如说是黄药师在进行阴暗的人生豪赌。

黄夫人的香消玉殒,黄药师要负主要责任,甚至可以说就是黄药师害死了黄夫人,为的却只是获得一种虚幻的、象征性的感觉。悲痛欲绝的黄药师当然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又不愿意承认,一方面是心高气傲,另一方面承认哪怕是自己对自己承认也就意味着承认自己阴暗的内心,这是更主要的原因。为了逃避自己的内心,黄药师自欺欺人地把责任进行了转移。

“伯通,黄药师素来说一是一。我说过决不向你的经书瞟上一眼,我几时瞧过了?我看过的《九阴真经》,是内人笔录的,可不是你的经书。”“老顽童,你也不必假惺惺了,若不是你炫夸甚么狗屁真经,内人也不会离我而去。”这是在桃花岛,面对周伯通的责问,黄药师的回答。很难想象这样的话会出自黄药师之口,所以,当时的周伯通觉得这是黄药师心智失常的胡言乱语。事实上,黄药师是把责任转移到了王重阳和全真教的身上。

黄药师得到《九阴真经》后并不修炼,这也足以说明对于黄药师而言,弥补遗憾比满足兴趣更重要。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黄药师会和周伯通在桃花岛耗上十五年,不同于上一次,在这十五年时间里,黄药师表现得极其君子,连作为当事人的周伯通都很是佩服。

因为黄夫人的死给黄药师带来的悲痛一方面加深了黄药师的遗憾,另一方面却冲淡了黄药师的兴趣,所以,黄药师囚禁周伯通的真正目的是要获得一种凌驾于王重阳和全真教之上的感觉从而虚幻地、象征性地弥补产生于第一次华山论剑的遗憾,这与黄药师上次从周伯通手里巧取《九阴真经》的道理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这时的黄药师对于《九阴真经》已经没有多少兴趣,得到《九阴真经》上卷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否则口口声声要把《九阴真经》上卷火化祭奠亡妻的黄药师不会极其君子地和周伯通耗上十五年。

心有遗憾的黄药师对于全真教有一种深深的距离感。黄药师与全真教的关系一直都很僵,当然,这也可以用双方的行事风格不同来解释。但是,在桃花岛招亲的过程中,这种距离感就很明显了。

郭靖和黄蓉早已相爱,在归云庄,黄蓉不惜跳湖明志以阻止黄药师杀郭靖,所以,对于黄蓉和郭靖之间的感情,黄药师心知肚明。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欧阳克是个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这一点,黄药师也不可能不知道,而且,黄蓉也对欧阳克嗤之以鼻。照理说,对亡妻一往情深、对爱女呵护备至的黄药师而言,连选择的问题都不存在。但是,事实恰恰相反。黄药师不但不想成全郭靖和黄蓉,而且,对欧阳克多方偏袒,这大违常理。

这是因为黄药师意识到了郭靖与全真教的关系。郭靖与全真教掌教马钰等人渊源极深,黄药师不会不知道,而且郭靖还在桃花岛公然出手相助周伯通对抗黄药师,所以,黄药师就在内心深处将郭靖和全真教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与全真教的距离感折射到郭靖身上就是对郭靖的反感,哪怕郭靖的身后站着的还有与黄药师关系不错的洪七公,对郭靖反感的衍生就是对欧阳克的亲近,这是在桃花岛招亲过程中,黄药师偏袒欧阳克的主要原因。此外,对欧阳锋的推重很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当然,黄药师推重欧阳锋是因为欧阳锋也与全真教关系紧张,而且,欧阳锋还敢于公然前往全真教砸场子,相信这更加让黄药师对欧阳锋刮目相看,因为欧阳锋做了黄药师难以做到的快事。

不但是对欧阳锋,黄药师对站在全真教对立面上的人都很有感情。黄药师

对李莫愁就是如此。在嘉兴,黄药师不但着了李莫愁的道,让李莫

黄药师与梅超风同人

愁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伤了程英,而且还让李莫愁掳走了陆无双,这似乎不能仅仅用一时大意来解释。后来,黄药师又因为李莫愁“桃花岛主,弟子众多,以五敌一,贻笑江湖!”的挤兑扬长而去,几乎是置程英、陆无双等人于险境而不顾。这就更不能用顾全自己的身份来解释了,因为当年黄药师羞辱梁子翁等人时就没有顾全过自己的什么身份。其实原因很简单,李莫愁是古墓派门人,而古墓派是全真教的对头,所以,李莫愁是沾了古墓派的光,当然如果追根究底,李莫愁却是沾了王重阳的光。 黄药师对杨过一见如故固然是因为杨过为人偏激,离经叛道,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杨过反出全真教,殴打本师,所以,黄药师说起此事就大加赞赏,就是这个道理。

都说黄药师是魏晋风度的代表,潇洒不羁,亦正亦邪。这当然不错,但是,正如魏晋风度是沉重的折射,黄药师也有着微妙的人生苦闷。从表面上看,黄药师有着难以弥补的遗憾。于是,挚爱逝去,心灵迷茫,可以说黄药师的偏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遗憾的难以弥补。

当然,黄药师人生轨迹的形成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魏晋风流人物生不逢时,黄药师又何尝不是。因为那时的江湖正是一个道义的江湖,这种道义需要内在的意义,也需要外在的形式,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忠孝乃大节所在,并非礼法!”黄药师从来没有怀疑过作为礼法真正核心的忠孝等价值观念,反感的只是被利用吃人不吐骨头的礼法外在的陈规陋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