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描写江南雪景的,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6:39:40 字数作文
描写江南雪景的,散文字数作文

篇一:写江南的雪的作文600字

写江南的雪的作文600字

写江南的雪的作文600字

江南的雪

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在苏州这样一个仿佛只有杏花烟雨的江南小城,遇上如此一场雪。

雪下得这么大,执拗得像群不听活的孩子,坚定得像帮英勇的卫军,那态度缠绵而壮烈,急急地却又从容地由碧空投身于这片未知的大地,义无反顾。

记忆里,我不曾见过这样大朵大朵的雪花儿,略显粗犷,甚至觉得这只应出现在北方的雪会打破了江南温婉浪漫的意境。可又哪儿顾得上如此多情?早被这景迷得分不清是俗是雅。

那小桥两边的石栏上镶着雪,似是无意之间的点缀,却恰到好处,美!

那青石板街的石缝间嵌着雪,天衣无缝,精灵一般的雪花也懂得抚慰寂寞的大地,美!

那边几位老先生屋前院中品茗会友,青瓷茶具上附着雪,显得格外清雅,美!

那远处戏台上有旖旎的昆曲声传来,声音里旋着雪,雪花儿化身音符,打着优雅的旋儿舞在曲声里,美!

那路灯下立着几个年轻人,他们的双肩上落着雪,却不在意,吟着诗,风花雪月下,恰同学少年,美!

这样的雪,落在江南,美!

你瞧呀,这雪是矜贵冰冷的,像纳兰容若词“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一般的意境。这江南是造梦的地方,不被人轻易触及内里,偏偏,却能等到与这一场雪的深人邂逅。

于是,雪中的江南,是完美的。无论是景,是音,是人?

我忍不住伸手,接一片雪花儿,很快融化,成为一滴水珠。突然就明白了,雪只是天与地的使者,但不要沾染尘世的一丝丝纠缠,若沾到了,宁愿化为水作最纯净的告别。

“这雪,是配得上江南的??”我不禁喃喃道。

文章似天外来仙,如惊鸿一瞥,又若雪泥鸿爪,虚实有致,一气呵成。作者将对江南雪的喜爱发挥到极致,情挚意丰,气韵天成,仿佛作者也变作那精灵般的雪花无处不

在了。 《写江南的雪的作文600字》

篇二:以《雪》为例,品味散文语言的特点

以《雪》为例,品味散文语言的特点

一、 导入

在文学作品这座艺术花苑中,散文无疑是一朵美丽的奇葩。 散文是每一个作家心灵的映照,如果说诗歌是感情的火花,那么散文就是感情的涌泉。散文语言就是承载感情涌泉的河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雪的世界,去品味散文语言的特点。出示课题

二、 回顾

问题1:在《雪》这篇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雪景图?要求学生速读回顾。

明确:江南雪景图 北方(朔方)雪景图

问题2:你觉得这两幅画面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要求学生概括

明确:江南雪景图:柔美 北方雪景图:壮美

三、 品味

追问:作者是怎样形象地描写柔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北方雪景? 明确:要求学生抓住最能体现情感、中心的关键词句,反复诵读比较。如:

(1)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比较: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生命和活力。

课文原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江南的雪孕育着生命,充满生机,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推出了一个“隔雾看花”的朦胧美景,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引导: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

(2)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

形象地写出孩子们冻得通红的小手以及在雪中塑雪罗汉的欢快的情景。

(3)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如粉”,“如沙”形象写出朔方的雪花决不粘连,漫天飞舞的特点。

(4)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形象地写出北方的雪饱含着战斗力的激情,有撼天动地之力。 小结: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其实这篇文章中还有一些语句也相当生动的,请大家再找找。如: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使人产生美好的想象“红杏枝头春意闹”。

归纳一: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品出散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形象生动(重点)(有时间可以结合朱自清的《春》中的一些形象生动的语句。) (过度语:一花一叶一世界,一字一句总关情,语文文字是作者的情感载体,透过语言文字可以捕捉作者的心声。那么这篇散文诗的语言除了形象生动外,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大家关注以下一些语句。

(1)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2)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3)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结合写作背景:《雪》创作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中国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南方的革命形式正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而,北方却还处于一片寒冷之中,而对黑暗的现实和冷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找“革新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 借此抒发了面对冷酷

现实的战斗豪情。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经历变幻的时空,心思丰实起来,充满起来,如雪那样有厚度,有宽度,之后更有质感。“滋润美艳”的雪,看来心是温柔;“如粉,如沙”的雪,心应显得独立,坚韧。 ——名家评《雪》之 吴加荣《心如雪》

请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心境及名家评点理解以上一些语句的内涵。

如“蓬勃地奋飞”表面上是写北方雪花的那种锐不可挡、横扫千军的气势,实际上是写自己奋飞搏战的激情。“凛冽”表面上是写天气的恶劣,刺骨地寒冷。实际上暗示当时环境的恶劣。鲁迅在孤独的心境中,以磅礴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

归纳二:通过把握情感品出散文语言的特点之二:深刻含蓄

四、 拓展:莫泊桑《雪夜》

1、学生朗读

2、这篇文章描绘了“雪夜”的什么特点?哪些字词可以看出散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明确:“雪夜”的悲凉、凄清、冷寂 如见划线

3、 有人说鲁迅的《雪》与莫泊桑的《雪夜》是“两样雪境一样情”。请结合关键词句思考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写作背景 《雪色》写于19世纪末。文章极力描绘雪夜的凄冷,生动地描绘了一幅19世纪末期法国农村雪后初霁的景色图,一幅当时死一般沉寂的社会风景画。

有关语句:是在哀叹自己的身世,还是在倾诉人类的寡情? 看,她的眼神是那样忧伤,她的步履是那样迟缓。 期待那漫漫未央的长夜早到尽头,换来一个充满希望之光的黎明。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社会变革的热切

期盼,对美好的新生活的强烈渴望。

这些语句又可以看出散文语言的深刻和含蓄。

五、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散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深刻含蓄的特点,当然散文语言还有其他一些特点如质朴、自然(如朱自清的〈春〉,〈背影〉等)精练简洁等。语言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探索一个作家的气质、情感、态度,必须从语言入手,并始终沉浸在作者语言里。

篇三:雪

《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在比较中,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理解本文几个含蕴深刻的语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 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探究引申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知道哪些写雪的文章?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湖心亭观雪(张岱) 江雪(柳宗元) 济南的冬天(老舍)

雪”,洁白的自然之物,是纯洁与刚毅的象征,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竞相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

二、文体知识简介散文诗(借助多媒体字幕)

散文诗,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以散文形式写成的诗。

内容多是抒情的,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韵味和节奏感,一般不分行、不押韵。

三、初读感知

1.听读。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用心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展现画面,同时感受散文诗这种文体独具特点(放朗读录音

2.展示听读收获。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生自由谈)。

四、层次疏理内容概括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那两个地方的雪景? (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第一部分(1~3)段,写江南的雪,第二部分(4~6)段,写朔方的雪。

同桌交流概括两幅图的特点。

明确:江南雪,滋润美艳,生机盎然。朔方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

五、文本探究

1、鲁迅是怎样描写江南的雪的?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描写充满生机的江南柔雪。

第二层(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

2、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1)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在博识的人们眼中,它是单调的。然后对比着引出有着丰富多彩之美的,是江南的雪:

(2)概括:描写江南雪的特点——滋润美艳,犹如充满青春的壮健少女的皮肤。比喻

如何理解“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江南雪景蕴含着健康的、蓬勃的生命力。

(3)以雪野中的花草,特别细写了花的不同种类、多样形状和各种颜色,衬托雪的美丽。(图片展示)

它有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环境,各色各样的花在雪野中生长,作者用花的血红、深黄、自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绚丽有趣

(4)想像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煞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充满生机

第二课时

一、分析文本

1、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 提示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谈谈怎样体现快乐的。

明确:呵、拍手、点头、喜笑等。

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种、热闹、有

趣。

塑雪罗汉写出了江南雪的可爱可亲,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

2、雪人融化图

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可是到了第二天,“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时间让美消褪。不能持久

小结:用自己的语言再一次概括江南雪的特点。柔美

二、赏析朔方的雪

描写江南雪景的 散文

1、在作者笔下,北国的雪有什么特点?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孤独寂寞

和江南的雪相比,朔方的雪所处的环境是孤寂冷酷的,伴随它的只有枯草,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在恶劣的环境下它是怎么做的?

蓬勃奋飞、旋转升腾——反抗不屈

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2、作者仅仅是在写北方的雪吗?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作者并非仅仅写北国的雪,而是重在表现某种精神。

奔放的挑战者、孤独的精神斗士

小结:朔方的雪在孤寂冷酷的环境中俨然一个战士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展现了一种壮美。

三、情感和主旨

1.作者对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感情态度是什么样的?

作者对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对充满生机的南方雪景充满怀念和喜爱之情,对如粉如砂,旋转升腾的朔方雪,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和热情讴歌。

2、文章描写了江南和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作者倾向,你认为作者的称赞倾向哪方?为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似乎更为欣赏“朔方的雪”。 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3、朔方的值得我们热情讴歌,作者是如何讴歌朔方的雪的?齐读最后两段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雨是雪的初始防段,雪是雨的升华,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拥有自由、奔放、坚强、抗争的精神。

4、归纳主旨

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寄托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藏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四、写作手法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

1、强烈的对比手法,使记忆中的江南雪野生气勃勃的景象衬托出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

2、托物言志、象征

江南的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北方的雪象征:一种不甘沉沦,昂扬向上,执著抗争精神。

篇四:雪

教 学 设 计

篇五:江南的冬景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2、 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概括能力和审美感知、赏析能力。

3、 通过自主阅读、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之美,体会艺术特色。

4、 加强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赏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

知晓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品味文本意境之美,体会艺术特色。

四、教法设计:

朗读、赏析、比较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郁达夫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鲜明,颇具才情的一位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以小说和散文最为突出,游记散文更是别具特色。同期的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曾深有感慨地说:“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郁达夫先生游记散文的特点是“文中有画”。

今天,就让我们在郁达夫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江南的冬景图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的情致吧。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阅读文本,思考两个问题:(出示幻灯片)

1、 在郁达夫的笔下,江南的冬景具有哪些特点?请用文中的语言加以概括。

“可爱”、“明朗”、“饱觉生气”、“悠闲”、“迷人”、“美丽”(板书)

2、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摹了江南冬景图,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为这几幅图

命名。

第二自然段:曝背谈天图、冬日晨景图

第五自然段:午后冬郊图、江南山野图、江南植物图

第七自然段:农村冬雨图、微雨寒村图

第八自然段:江南雪景图

第九自然段:旱冬散步图、晴日郊外散步图(这一图景可以忽略)

(三)研读文本,吟咏赏析(出示幻灯片)

作者为我们描摹了各具妙处的江南冬景图,面对这几幅图画,不同的读者自然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这几幅江南冬景图,从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幅,并说说你最喜欢的原因。此处一定要灵活安排读书。

(这一部分根据学生情况,适当点拨。研读时要结合文本,老师建议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①图中描写了哪些景物?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③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景物?④作者感受如何?⑤你的感受如何?)

1、 第二自然段:曝背谈天图、冬日晨景图

北国的冬天,或“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人们“蛰居异境”;江南的冬天呢,清早,白色的晨霜铺了薄薄的一层,太阳一出来,和煦温暖,鸟雀欢唱,

(老师刚刚看到你听得很专注,你能跟我说说听了他读这一段时,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老翁小孩曝背谈天,其乐融融,多么惬意,叫人不禁想起《桃花源记》中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给人感觉很温馨。人在这样的风景中,人也成了优美的风景,作者运用比较手法,突出了江南冬景的温和晴暖和“可爱”。(板书:运用比较)---自由地朗读,享受江南冬景的这一份的惬意和可爱!把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充分带到文中再朗读一遍!

顺带提问:文中还有哪几段运用了比较手法?

明确:第三自然段,江南的冬景与北方的夏夜相比较,突出江南冬景的明朗;第四自然段,闽粤等地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相比较,突出江南的冬天有些冬意;第六、九自然段,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相比较,突出晴和的特点。

怀着一颗寻美赏美的心,让我们继续欣赏品味文中更多的美景。

2、 第五自然段:午后冬郊图、江南山野图、江南植物图

风和日暖的午后,青天碧落之下,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的白色的芦花、保持三个月以上生命的红叶、着在枝头的一点一丛的雪白的乌桕子、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让人“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作者抓住色彩,点染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板书:色彩点染)

此情此景之下,作者不由得吟起了雪莱的诗句“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而老师想到了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想到了毛泽东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你看,萧瑟的秋冬景,在他们笔下,却都充满了生机!

你能有感情地把你喜欢的文字读一下吗?女生 感谢你深情的朗读。 你读得就如同这江南的冬景一样的优美

继续品味,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研读的成果吧!

3、 第七自然段:农村冬雨图、微雨寒村图

小桥流水,细雨月晕,乌蓬茅屋,宁静而柔和;一个小村子,三五人家,几个酒客,悠闲而洒脱。所有的景象都笼罩在微雨中,一幅画面跃然纸上,作者此时俨然成了一位画家,从不同的角度描绘“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洒上细雨”、“加上背景”、“点些景致”、“添”、“还可以加”、“画”,一系列动词,运用绘画手法“洒、加、点、添、画”进行涂抹,一层层、一笔笔、一点点把我们引进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幻境,为我们淡笔勾画出一幅情景交融的水墨画。(板书:淡笔勾画)

在写景中,我们有没有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有,这就是作者在江南冬景中的喜悦之情,作者在朴素淡雅、朦胧悠远之景中,寄予的是得失俱亡,死生不问的悠闲洒脱之情! )

多美的一幅“微雨寒村图”!它犹如一幅作者凭借情感回忆泼墨而出的水墨画,洒脱空灵,作者写完景,情不自禁地直抒感情了,我们也被作者的情绪感染了!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我们跟随着他一起感受江南的悠闲和迷人!男生,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们都陶醉在你深情的朗读之中!

4、 第八自然段:江南雪景图

作者引用诗句,来描绘江南雪景。(板书:巧引诗句)作者认为“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四)探究文本,比较阅读(出示幻灯片5)

刚刚同学们各抒己见,选取自己最喜欢一幅江南冬景图,进行了个性化的品味、赏析。在这几幅图景中,老师最喜欢江南雪景图。(教师范读)

作者写江南的雪景,看似信手拈来的诗句,却有其内在的顺序——时间不断推移,层次清晰显示了下雪的变化过程,雪越下越大。

江南的雪,虽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豪迈,也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但她足以让人领略江南丝竹般的韵味。可以想象下雪的夜晚,一壶热酒,一只小暖炉,静听屋外的飘雪静静洒落的声音,伴着几声犬吠,多么富有乡村的诗意。清晨,孩童惊喜的报告,白茫茫的寒雪中一枝红梅盛开,多么俏美的图画!而这一幅有丰富内容的美景,诗人并没有实景描绘,而是避实就虚,以诗写雪垠用诗句。这种虚写手法的优点,就作者而言可以自由地发挥想像,选择自己喜爱的意象,以此来表达作者特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我想,只有虚写,郁达夫才能将自己所钟爱的一些意象如微雨、寒村、长桥、远山、烟树、乌篷小船、梅影、柴门等等予以整合,从而构建他心灵深处所向往的江南的冬景,流露他灵魂深处渴望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悠闲的生活状态。

(引用诗句)不仅具洗练和含蓄之美,而且让人从诗词中产生相关联想,丰富了雪景内涵,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真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富有韵味的诗句,又使美丽的江南雪景具有了诗情画意,增加了散文的意蕴,有清新典雅之美。(板书:清雅)

好,想象自己就是一位赏雪的雅士,我们慢慢吟哦,读得舒缓点,用心感受江南雪景的诗情画意与美丽清雅!齐读

另一位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曾描绘过冬天的雪景,齐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出示幻灯片)

老舍写的虽不是江南的雪景,但可探究他和作者写法的不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无需全讲)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翠松与白雪相映生色;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蓝天与银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拟人的手法,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手法写出雪的情态。

老舍客观而具体地实写,运用比喻、拟人手法,雪写得具体可感,表现作者

对雪的喜爱。

而郁达夫以诗虚写,写得含蓄凝练。

写作的启示:我们既可客观地实景描绘,也可发挥我们的想像力,学习运用虚写的方法,各有特色,各显其妙。

(五)、

郁达夫先生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可爱”、“明朗”、“饱觉生气”、“悠闲”、“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他用心谛听天籁,也给我们留下一曲令人神往的天籁之音!我们徜徉其间,发现了江南独特的秀色和清雅的神韵,尽情地享受了她的无限美好。

大自然,真有道不完的美,说不尽的韵味!同学们,去亲近大自然,用心去感受吧,那里有你享用不尽的亘古如斯的美!

课后探究作业:《江南的冬天》与朱自清先生的《春》都写了雨,比较其异同。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出示幻灯片)

板书设计: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可爱 明朗 运用比较

饱觉生气 色彩点染

悠闲 迷人 淡笔勾画

美丽 清雅 巧引诗文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