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嫦娥一号图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2:22:45 作文素材
嫦娥一号图片作文素材

篇一:图7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

(2008广东)12.图7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C

(2008北京)17.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

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用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B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

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2008全国卷2)25.(20分)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的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用M、m、R、R1、r、r1和T表示,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

25.(20分)

如图,O和O′分别表示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卫星轨道平面上,A是地月连心级OO′与地月球面的公切线ACD的交点,D、C和B分别是该公切线与地球表面、月球表面和卫星圆轨道的交点,根据对称性,过A点在另一侧作地月球面的公切线,交卫星轨道于E点。

?上运动时发出的信号被遮挡。

卫星在BE

设探月卫星的质量为m0,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Mm?2??G2?m??r ① rT???2??mm

G10?m0??r1 ②

r2?T1?

式中,T1是探月卫星绕月球转动的周期。由①②式得

2

32

2

M?r1??T1?

????? ③ Tm???r?

设卫星的微波信号被遮挡的时间为t,则由于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应有

t???? ④ T1?

式中,α=∠CO′A,β=∠CO′B。由几何关系得

rcos??R?R1 ⑤

r1cos??R1 ⑥

由③④⑤⑥式得

t?

⑦ 评分参考:①②式各4分,④式5分,⑤⑥式各2分,⑦式3分。得到结果

t?

R1R?R1?arcos?arsin?的也同样给分。

rr1?

(2008全国卷1)17.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

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B

A.0.2 B.2 C.20 D.200

(2008四川)20.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使得 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B

A.0.6小时 B.1.6小时 C.4.0小时 D.24小时

(2008宁夏)23.(15分)

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

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23.(15分)

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r2,角速度分别为w1,w2。根据题意有

w1=w2

① ②

r1+r2=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G

m1m22

?mwr1 112

r

m1m22

?m1w2r1 2

r

G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r1?

m2r

m1?m2

根据解速度与周期的关系知

w1?w2?

2? T

联立③⑤⑥式解得

4?23

m1?m2?2r

TG

(2008山东)18 .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 星”于2008 年4 月25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 次变轨控制后,于5 月l 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 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 运行速度大于7.9Kg/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2008海南)12.一探月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行,某一时刻正好处于地心和月心的连线上,卫星在此处所受地球引力与月球引力之比为 4 : 1 .己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约为 81 : 1 , 则该处到地心与到月心的距离之比约为 。 12、9∶2

(2008江苏)1.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B (A)0.2 g

(B)0.4 g

11

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102

(D)5 g

(C)2.5 g

(2008上海)1A.某行星绕太阳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_____。

2?R4?2R31A.,

GT2T

(2009山东)18.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答案:BC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完全失重,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飞船点火变轨,前后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A不正确。飞船在圆轨道上时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B正确。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24小时,根据T?

2?

?

可知,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

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C正确。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也是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所以相等,D不正确。

提示:若物体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非重力、弹性力)不做功,且其他力做功之和不为零,则机械能不守恒。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求卫星的速度、周期、动能、动量等状态量。

Mmv2Mm2?2

由G2?

m得v?,由G2?

m(,由)r得T?2rrrT

G

MmMm2

??得?

m?rG?man可求向心加速度。

r2r2

(2009福建)14.“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A.r、v都将略为减小 B.r、v都将保持不变

C.r将略为减小,v将略为增大 D. r将略为增大,v将略为减小 答案C

【解析】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引力变大,探测器做近心运动,曲率半径略为减小,同时由于引力做正功,动能略为增加,所以速率略为增大 (2009宁夏)15. 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

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 A. 0.19 B. 0.44 C. 2.3 D. 5.2 【答案】B。

Mmv2

【解析】天体的运动满足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G2?

m可知v?,可见木星

RR

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

v木v地

?

?

?0.44,B正确。 (2009全国卷1)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N·m/kg,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A.1.8×10kg/m B. 5.6×10kg/m

4

3

4

3

3

3

3

3

-11

2

2,

C. 1.1×10kg/m D.2.9×10kg/m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天体运动的知识.首先根据近地卫星饶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Mm4?2R3MG2?m2,可求出地球的质量.然后根据??,可得该行星的密度约为2.9×3

RT4?R

10kg/m

(2009全国卷2)26. (21分)

如图,P、Q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在P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储藏有石油,假定区域周围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石油密度远小于?,可将上述球形区域视为空腔。如果没有这一空腔,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竖直方向;当存在空腔时,该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与正常情况有微小偏高。重力加速度在原坚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为了探寻石油区

4

3

篇二:最清晰全月图 可为载人登月优选着陆区

最清晰全月图 可为载人登月优选着陆区

昨天,国防科工局在北京发布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制作完成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分幅影像图产品共746幅,总数据量约800GB。同时,科研人员还制作完成50米分辨率标准分幅影像图产品和全月球数据镶嵌影像图产品。这是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目前,国际上尚无其他国家获得和发布过优于7米分辨率、100%覆盖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图。

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数据,相对配准精度不超过两个像元,影像色调一致,层次丰富,图像清晰。评审专家表示,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的数据处理和制图质量得到严格、有效控制,影像图的空间分辨率、影像质量、镶嵌精度、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等优于国际同类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与低分辨率相比,高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可获得月球构造的更多细节,能够识别和统计更多的月面撞击坑,从而获得更为精细的月球年代学数据,为月球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更细的时间标尺。

影像制作耗时半年

2010年10月24日16时49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搭载的CCD立体相机首次开机工作,并成功获取了月表的影像数据。

按照嫦娥二号科学探测计划,到2011年5月20日,先后获取了100公里高度和15公里高度的月球影像数据。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经过半年艰苦细致的工作,圆满完成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的制作。

为保证获取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数据,嫦娥二号进行了多次轨道机动和调整。工程总体和探测器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队伍和参试人员深入论证,分析研究各种约束条件和风险,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坚持靠前指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果断决策,科学合理安排各项试验任务,确保了全月球数据的成功获取。

此外,在获取全月球原始影像数据的基础上,科研人员需要进行繁琐、细致的辐射校正、光度校正等工作,并根据探测器轨道和姿态数据进行影像数据的几何校正,才能还原月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真实面貌。随后,还要进行影像匹配、分幅和镶嵌,才能形成全月球影像图。

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器。它在嫦娥一号卫星备份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以先期验证探月工程二期月球软着陆探测的相关技术,并深化嫦娥一号科学探测成果。

分辨率提高了17倍

这次高清晰度的全月球影像图,是由嫦娥二号卫星携带的我国自主研制的CCD立体相机拍摄的,与嫦娥一号拍摄月球影像的相机相比,成像精度和清晰度

提高了17倍。

嫦娥二号携带了一台全新设计的CCD立体相机,由它获得的月球影像分辨率从嫦娥一号时的120米提高到了7米。嫦娥二号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CCD相机的主要负责人赵葆常说,嫦娥二号CCD相机相比嫦娥一号有很大跨越。从成像分辨率看,嫦娥一号CCD相机所获全月球影像图分辨率为120米,嫦娥二号为7米,后者提高了17倍。打个比方,嫦娥一号只能发现机场、港口,而嫦娥二号可以发现机场上的飞机和港口里的轮船。

从原理上看,嫦娥二号CCD相机与嫦娥一号完全不同,它采用多线阵精密同步扫描成像技术,大大提高了成像分辨率和效率。如果说嫦娥一号的相机是一只单眼,嫦娥二号相机则用了96只单眼组成的复眼去观察月球。与单眼相比,96只复眼精密配合观察同一目标的技术难度非常大,中国完全掌握了这一技术。对比嫦娥二号和嫦娥一号分别获得的立体图像,嫦娥二号的图像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月球撞击坑边缘非常漂亮的细纹。

由于嫦娥二号卫星的主工作轨道从嫦娥一号时的近月200公里变成了近月100公里的圆轨道,可以更近距离地观测月球。此外,由于嫦娥二号还肩负着一个重要任务,要降轨到距月面15公里的地方,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更为精细的探测和成像,因此对相机的要求比嫦娥一号要高很多。

嫦娥二号超期服役

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直接进入奔月轨道并成功进入100公里极轨环月工作轨道。

目前,超期服役10个多月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已由月球飞往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和工程技术试验。现在状况良好,未来视探测器状况,可能安排更多的拓展试验任务,如探测地球远磁尾的带电粒子,观察可能出现的太阳X射线爆发、宇宙伽马射线爆等现象,深化对日地空间环境的认识。同时,将进一步验证150万公里远距离测控通信等深空探测关键技术,为后续工程积累更多经验。

据了解,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已圆满完成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试验,月球巡视器的综合测试及内外场试验等各项验证性试验,技术方案得到验证,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本报记者 刘欢

链接

嫦娥“三姐妹”

使命虽不同

本领个个强

“大姐”嫦娥一号: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二姐”嫦娥二号:原本是“大姐”的备份星,经过适应性改造,成为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即“小妹”嫦娥三号的探路者。为嫦娥三号任务开展先行性实验,提升月球探测能力;深化月球科学探测任务,提高探测精度;特别是对嫦娥三号任务的备选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为后续月球探测工程进行技术准备,积累工程经验。

“小妹”嫦娥三号:肩负着中国探测器首次实现地外天体着陆的重要使命(着陆器和巡视器月面软着陆),并将在月球进行大量试验验证工作。

嫦娥一号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在实际运行494天(其中环月482天)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3月1日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二姐”更加“神勇”。虽然设计寿命仅有半年,但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后,不仅获取了世界上覆盖最全、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图,而且成功传回虹湾地区分辨率优于1.5米的图像,完成工程设定科学目标。她还超额完成任务,完美通过相关拓展试验。

“小妹”嫦娥三号预计于2013年披挂出征。

访谈

究竟有多“牛”?

龙年第一个月圆之日,中国科学家给全球天文学学者和爱好者送上了一份厚礼——由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100%覆盖全月球影像图。嫦娥二号获得的全月影像图究竟有多“牛”?记者第一时间对话中国探月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研究员。 能见阿波罗11号登月遗迹

严俊说,7米分辨率全月图是目前国际上已发布的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图,表明我国的月球探测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它在空间分辨率、影像质量、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以及镶嵌精度等方面优于国际同类全月球数字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嫦娥二号载荷的相机比嫦娥一号相机有了很大跨越。通俗点讲,嫦娥一号相机只能识别大于360米的月坑、石头,而嫦娥二号可以识别不到20米的。

我们甚至在全月图中看到了阿波罗11号登月遗迹。

可为载人登月优选着陆区

严俊说,高分辨率全月图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人们可以依据高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所提供的全面、精细、可靠的月球地形地貌数据,来为我国和其他国家今后实施着陆器与月球车软着陆月球及载人登月优选着陆区。 嫦娥三号肩负着中国探测器首次实现着陆器和巡视器月面软着陆的重要使命,还将在月球进行大量试验验证工作。在这张全月图上,虹湾局部地区的分辨率就高达1.3米,为嫦娥三号选择平坦落点提供了更多基础数据。 虹湾地区位于月球北纬43度左右、西经31度左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是2013年嫦娥三号着陆月球的主要候选区。

全月图有四大科学价值

严俊认为,嫦娥二号所获高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对研究月球物质特性、区划月球地质构造、勾绘月表物质成分(岩石、矿物、元素等)的含量与分布图表、分析月表地形地貌特性与成因、探究月球的起源与演化等,都有直接的科学价值或重要参考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供月球正面和背面、南极区与北极区的精细地形地貌特征,展示月球的月海、月陆和各类撞击坑的大小、分布、结构和特征,揭示小天体撞击月球的时空演化规律,是划分全月球地形分区和地貌单元的基础,为研究月球表面各单元相对年龄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可根据高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解译出全月球环形构造和线性构造的分布图,用来划分月球大地构造分区和研究月球的构造演化。

三是根据月球的地形地貌分区、月球大地构造区划、月球岩石类型分布和月表各单元的相对年龄,可编制全月球地质图,为研究月球演化历程和划分演化阶段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四是月球表面物质长期受到宇宙线、太阳高能和低能粒子的照射及月表温差变化和小天体撞击的综合作用,形成许多太空风化特征,高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所展示的精细特征,可为研究月表物质的太空风化过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本报综合报道

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延伸

篇三: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资料

中新网西昌10月24日电 (记者孙自法)北京时间二十四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火箭点火升空24分钟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嫦娥一号”卫星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本次“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四万至四十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等四大科学探测任务。

“嫦娥一号”卫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卫星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基础上,突破了轨道设计、热控、测控以及制导等一批关键技术;火箭则采用远距离测发控以及控制系统的系统级冗余等技术,进行质量可靠性升级。此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第一百零三次航天飞行。

绕月探测工程是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大工程之一,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发射场系统建设,对发射设施设备和技术系统进行了二十五项适应性改造;测控系统在中国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首次引入天文测量手段,并进行国际联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调度多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对卫星进行持续跟踪与测控;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承担建设地面应用系统,研制出多种探测仪器,将开展卫星探测数据处理、管理应用等科学研究。

实施绕月探测工程,对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负责人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表示,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航天合作交流。

今后一段时间,“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将进行四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三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两百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飞向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

“嫦娥一号”卫星外形与东方红三

号卫星相似,是一个2.0米×1.72米×

2.2米六面的立方体,两张太阳能电池

板分布在两侧,最大跨度达18米,它

选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并根据月球

探测任务需要进行了技术改进,采用

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数据储存传输总

量为39Gbit/24h,在轨寿命≥1年?[详

细]

·卫星8套24件极品装备 关键设备均有备份

为满足月球探测任务需要,“嫦娥1号”安装了多种探测仪器,这些仪器分别是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包括CCD相机和干涉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γ射线谱仪和X射线谱仪、微波辐射计、空间环境探测仪(包括一台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一台低能离子探测器),其中:

1、CCD立体相机(左)和激光高度计(右)共同承担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任务:CCD立体相机主要用来获取同一目标星下点、前 视、后视三幅二维数据图像,激光高度计用来获取月表地形高度数据。

2、干涉成像光谱仪、γ/X射线仪(左)共同承担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任;

3、微波探测仪(右)承担月壤厚度探测任务:具有全天候观测能力,分辨精度最高可达到几十

篇四:“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高考物理热点试题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高考物理热点试题

1.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文化领域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下图是嫦娥奔月过程全图。(地球半径R=6400Km,月球半径r=1700 Km)

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

①计算出嫦娥一号卫星在距离月球2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速度。(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把嫦娥一号卫星工作轨道(即周期为127分钟的圆形轨道)周期T1近似当作2小时,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卫星在12小时轨道运行时,远月点与月球表面的距离。 (36?3.30,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2007年10月3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近地点600km处通过发动机短时点火,实施变轨。变轨后卫星从远地点高度12万余公里的椭圆轨道进入远地点高度37万余公里的椭圆轨道,直接奔向月球。则卫星在近地点变轨后的运行速度

A.小于7.9km/s C.大于11.2 km/s

( )

B.大于7.9km/s,小于11.2 km/s D.大于11.2 km/s,小于16.7 km/s

3.2007年10月3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近地点600km处通过发动机短时点火,实施变轨。变轨后卫星从远地点高度12万余公里的椭圆轨道进入远地点高度37万余公里的椭圆轨道,直接奔向月球。若地球半径为6400km,地面重力加速度取9.8m/s2,估算卫星在近地点变轨后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A.7 m/s2

( )

B.8 m/s2 C.9 m/s2 D.9.8 m/s2

4.2007年9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嫦

娥一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公里、周期127分钟的圆形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半径约为1700km,引力常量G?6.67?10的引力作用。由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A.月球的质量

?11

Nm2/kg2,忽略地球对“嫦娥一号”

( )

B.月球的平均密度 D.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

C.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5.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T1、T2、T3分别表示卫星在椭圆轨道Ⅰ、Ⅱ和圆形轨道Ⅲ的周期,用a1、a2、a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T1>T2>T3 B.T1a2>a3 D.a1

6.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 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刹车制动”,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将比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长

B.虽然“刹车制动”,但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还是比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短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速度比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速度更接近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

7.2007年9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若“嫦娥一号”沿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的半径为R

,国际空间站沿圆形轨道绕地球匀速圆

周运动的半径为4R,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

A.国际空间站的加速度比“嫦娥一号”大 B.国际空间站的速度比“嫦娥一号”大 C.国际空间站的周期比“嫦娥一号”长 D.国际空间站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小

参考答案

1. ①根据公式v?

2?R1

, T

T?127?60s?7.62?103s

R1?r?h1=(1700+200)?103m=1.9?106m

解得:v?1.57?10m/s

②设卫星在工作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1?2h, 长半轴为r1?1900Km

设卫星在12小时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2?12h,远月点距离月球表面高度为x 长半轴为r2?

3

200?1700?2?x

Km

2

r13r23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2?2

T1T2

解之得:x?8.9?10Km

2.答案:B 解析:7.9km/s是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地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

线速度。当卫星进入地面附近的轨道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 km/s时,卫星将沿椭圆轨道运行,当卫星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1.2 km/s时就会脱离地球的吸引,不再绕地球运行,11.2 km/s被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嫦娥一号” 变轨后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故B正确。

3.答案:B 解析:卫星在近地点,有G

3

MmMm

G?mg,得?ma,又地面附近

R2(R?h)2

gR29.8?(6.4?106)2

a???8 m/s2,故B正确。 22

(R?h)7000

4.ABC 解析:月球对“嫦娥一号”的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

43Mm4?2

M????R,可估可估算出月球的质量,由月球质量G?m(R?h)

3(R?h)2T2

算出月球的平均密度,又月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力加速度g月也可以确定。故A、B、C都正确。

5.A 解析: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周期的平方与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故T1>T2>T3,A项正确。不管沿哪一轨道运动到P点,卫星所受月球的引力都相等,由牛顿第 二定律得a1=a2=a3,故CD 项均错误。

6.BC 解析: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周期的平方与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圆形轨道可以

看成是半长轴和半短轴相等的椭圆,故卫星在轨道Ⅲ上的周期比轨道Ⅰ上的周期短,B项正确。卫星在月球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线速度称为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C正确;卫星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所受月球的引力等于沿轨道Ⅲ运动时所受的引力,故加速度相等,D项错误。

Mm

?mg月,月球表面的重2R(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嫦娥一号图片)

Mmv24?2

?mr2可得向心加速度之7.AB 解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G2?ma?mrrT

va1M1r2281

比??2?,A正确;线速度之比1?

v2a2M2r116T1

?T2

M1r29

??,B正确;周期之比M2r12

M2r138?T9

?3?,C错;角速度之比1?2?,D错。 M1r29?2T18

篇五:专家详解迄今分辨率最高全月球影像图

专家详解迄今分辨率最高全月球影像图(组图)

这是全月球摩尔威德投影图。 新华社发

这是全月球正射投影图。2月6日,国防科工局发布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100%覆盖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图。 新华社发

“这次发布的全月图影像非常清晰,我们甚至能从中分辨出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时留下的遗迹。”中国国家天文台台长、探月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严俊研究员说。

2月6日,由我国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这是迄今为止,人类首次获得并发布分辨率优于7米、100%覆盖全月球表面的月球影像图。

高分辨率全月影像图中能看到什么

“威纳F环形坑”位于月球“背面”,在地球上的人们无法看到。但在此次发布的高分辨率影像图中,不仅环形坑底部的石块一目了然,就连一些石块从坑壁向下滚落的痕迹也清晰可见。

“如果将嫦娥二号所获得的全月图与嫦娥一号获得的相对比,前者的分辨率是7米,后者是120米,提高了17倍。”嫦娥二号有效载荷分系统主任设计

师、CCD立体相机技术负责人赵葆常研究员说:“具体而言,嫦娥一号的CCD相机只能识别直径大约360米的月坑、石块;而嫦娥二号的识别尺度缩小到了20米左右。如果拿地球上的物体打比方,嫦娥一号只能发现机场、港口,而嫦娥二号可以发现机场上的飞机、港口里的轮船。”

赵葆常研究员表示,虽然嫦娥二号曾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但在执行任务之前,搭载了与嫦娥一号完全不同的CCD相机。“关键是采用了多线阵精密同步扫描成像技术。形象地说,嫦娥一号的相机是‘单眼’,而嫦娥二号的相机是由96只单眼组成的‘复眼’。在每一点上,嫦娥二号都精密同步拍摄了96次。要做到这一点,技术难度非常大,但嫦娥二号的成功证明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一技术,所以,这次我们看到的诸如陨石撞击月球后留下的环形坑的边缘那样的月球细部形貌,才会如此漂亮。”

图表:嫦娥二号全月图究竟有多“牛”? 新华社记者 曲振东 编制 获取高分辨率全月影像图要克服哪些技术难关

“如果将此次构成全月图影像的照片按原始像素的实际大小拼接起来,可以覆盖一个足球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童庆禧院士说。此次全月图制作,依靠的是嫦娥二号自2010年10月24日至2011年5月20日间,分别从100公里和15公里环月轨道获取的607轨月球影像数据。其分幅影像图产品共有746幅,总数据量约800GB。

童庆禧院士认为,此次全月图影像的获取,需要克服四大技术难关:“首先,卫星要准确到位并精确控制飞行轨道。其二,卫星上的CCD相机要有很高的光学和机械性能。其三,由于月球影像的精度提高了,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的数据传输量增加了300倍,对卫星传输速率提出了很高要求。其四,卫星在飞行期间的姿态和轨道调整,都可能使获取的图像产生畸变,因此,

在原始影像数据传回后,科研人员需要通过繁琐、细致的校正,才能还原月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真实面貌,随后,还要进行影像匹配、分幅和镶嵌,最终形成全月球影像图。”

高分辨率全月影像图的科学意义何在

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底有哪些科学意义呢?

“就像我们要去一个地方探险,得到的资料越全越细,也就越好。最直接的——高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图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精细、可靠的地形地貌数据,可以为人类飞行器月面软着陆、载人登月、月球车行进等预先选好着陆区。”严俊研究员说。

“不仅如此,通过高分辨率月球影像图,我们还将‘看清’月球构造的更多细节、看到更多月面撞击坑,从而获得更精细的月球年代学数据,为月球构造演化研究提供更细的时间标尺,更多地揭示小天体撞击月球的时空演化规律。”

“同时,高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还是编制全月球地质图的科学基础。对我们研究月球物质特征,岩石、矿物、元素等月表物质成分的含量与分布,都有直接的科学价值或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月球表面物质长期受宇宙线、太阳粒子照射以及温差变化和小天体撞击等综合作用,形成了很多太空风化特征。高分辨率月球影像图所展示的月球精细特征,是我们研究太空风化过程的重要科学依据。”严俊研究员说。 据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刘东奎透露,已经圆满完成月球探测任务的嫦娥二号,目前正在环绕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飞行,状况一切良好,将进一步为验证我国深空探测关键技术发挥作用。(记者 邢宇皓)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