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家乡年俗作文4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9:31 作文素材
家乡年俗作文400作文素材

篇一:家乡的年俗

家乡的春节

八(3)班 刘佩霖

空气中洋溢着新年的味道,新年带来欢聚,欢聚带来笑语。 我家乡是江西赣州,我虽是在园洲长大,但是我对家乡的春节却并不陌生。

江西过年分大年小年,农历12月24日是小年,除夕是大年。在除夕夜大人会给小孩红包,表示吉祥如意。但是,园洲与江西的分量大有不同。在园洲,红包大多数为5元或者10元。在江西,一个红包最少有12元,最多有几百元,最常见的是102元。整钱加零钱,表示年年有余。

在除夕,(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家乡年俗作文400)大家会吃荤菜,鸡鸭猪鱼等。但是,在大年初一,大家要吃斋饭,不吃肉。在园洲,凡是春节,大家通常有肉有菜,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家乡正月初一,不能洗头,不能洗衣服,不能扫地,因为人们认为一洗就会把财气洗去,一扫就会把财气扫去。

还记得年初一,我穿着一身红彤彤的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奶奶!新年快乐!”一进门我便大喊。屋里十分整齐,干净。奶奶迎声而来,看见我们,十分高兴,说:“好!真乖!”奶奶脸上的皱纹舒展

开来,就像一朵美丽的菊花。奶奶穿着一件已经掉色的红大衣,黑色的长裤,洁白的牙齿十分显眼,我只是想:奶奶是不是没钱?“给!”奶奶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给我。妈妈连忙说:“不用了!妈!”“没事!给孩子的!”最终,父母未能阻止到“威力强大”的奶奶。我大喜:“谢谢奶奶!”奶奶也很高兴。外面的爆竹声不断响起,像是春节的笑声。

篇二:家乡年俗

年俗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每当人们把这句话挂在嘴上,预示着新年又来了。十二月中旬新年的准备活动便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首先最大的活动便是杀过年猪。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猪肉仍是除夕餐桌上的比例最大的菜色。腊肉也是家家户户必做。猪血丸子更是我们邵阳的一大特色。这些原料都在养了大半年的猪身上。每年除夕之前,屠户都是最忙的,每家每户都需要他们的帮忙。一般在这天我们都会请亲戚朋友一起吃饭,一起在过年之前热闹热闹。小时候最喜欢这样到亲戚家轮流吃饭了,气氛热烈,开开心心的。

新年除了年夜饭,另一个重头戏便是拜年。我们的大年初一是不能到处拜年的,另一个便是这天不要花钱。据说是初一花钱,这一年就很难进财了。对于小朋友来说,拜年就意味着存钱罐又多了压岁钱,只希望亲戚朋友们来的更“猛烈”些吧!我们那儿有些地方对拜年的亲戚都会有回礼。比如扯一根红布条再加上苹果。红布条寓意着这年红红火火,苹果则是平安的“代言人”。

除了这些年俗,介绍一个我们邵阳的特色菜 - 猪血丸子。顾名思义,猪血丸子是用猪血、豆腐、碎猪肉揉成丸子,随后用炭火烘干。别看它黑黝黝的,味道可好了。除了腊肉,这也是家家必备。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的习俗并未改变,却总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环境并未改变,只是身边的人少了,随之心态也变了吧。

篇三:家乡的年俗

家乡的年俗

箬横四小乌沙校区六年级 曾 城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民风习俗,我的老家在江西,我们那里的习俗可有很多。

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我们要干很多事:“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檫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村子里家家飘香。

大年三十的时候,每个人都早早的起了床。按照传统风俗,女人们都要走进厨房准备年饭,而男人们则要贴对联、放鞭炮。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对联虽然年年都在变,但内容年年都是那些字,横批就是一些寓意吉祥的成语,要注意上联和下联。右为上联,左为下联。不要贴反了,不然会被别人笑话。

老家的年饭一般是在中午吃的,在吃年饭之前,我们得要喝一点之前酿的美酒,吃完年饭之后,长辈们就会给我们这些小孩子发红包。

我的老家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等你到了那里,你就能亲身体验了解到独特的魅力了。

篇四:家乡的年俗

家乡的年俗

不舍风驰追马迹,行看岁稔话羊年,乙未羊年这就来了。越长大,越怀念儿时家乡的年俗,那些让我记忆深刻的欢笑时光。

年味总是从腊八就开始了。赶会喽!腊八这天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商贩来到集市,狭窄的街道摆满物品,比平时丰富许多,我们称之为“会”。吃过早饭,四面八方的大人小孩拎着袋提着篮络绎不绝的向集市走去。大人开始购置过年的物品,什么衣衫鞋帽、板凳桌椅,花生糖果,该添加的添加,该翻新的翻新,该储存的储存,在这家挑挑捡捡,那家问问比比,总要买到称心如意的才好。小孩子却是尽情的玩了,摸一摸新鲜玩意,馋一馋可口零食,看到什么都想据为己有。熙熙攘攘的街道显示着农家人辛劳一年的放松,散发着喜悦的气息,透露着来年的希望,好不热闹!

寒冬腊月,绿油油的麦苗倔强地生长在中原大地上,而面食哺育着千千万万的中原人。馒头是我家的主食,也是必备年货。为了方便年节招待客人,每家都要提前蒸上几十斤面的馒头。蒸馒头时要先在前一天晚上和面,然后发酵至夜半,再将面团翻动揉匀,这步称为“结面”,等到第二天早上就要正式蒸馒头了。早饭已过,嫂子、大娘、姨妈等帮忙的就来了,有的结面,有的做馒头,有的整理蒸笼,小孩子则负责烧火。在这大半天的时间里,女人们互唠家常,讲述身边的喜怒哀乐,而馒头也一笼一笼地陆续被晾在铺设好的木板上,偶尔邻居路过,不忘夸夸馒头蒸的又白又香,到别家蒸馒头时母亲自然也过去帮忙。

腊月中旬,各家都会准备炸馓子和炸麻叶了。 馓子和麻叶也是农家人过年必不可少的食物,也是农家孩子们饭前餐后的零食。这两者不比蒸馒头麻烦,所以一般是自家母亲和女儿们一起完成的。提前醒好面,母亲负责搓细条、切麻叶,孩子盘馓子,等到炸时,则一人烧火,一人成形翻炸。新鲜的馓子出锅,要先向上天许愿,母亲总是希望家人平安幸福,孩子健康成长,然后就可以大快朵颐了。而香香脆脆的麻叶更是孩子不舍的美食。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打扫卫生,麻糖祭灶。小年一过,鸡鱼肉就要进一步准备了,炸鸡块、炸鱼块、大锅煮肉,也说明要过年咯。

除夕到,新年来。三十上午贴门神,中午包饺子,晚上守着电视看春晚,与全国人民一起大联欢。待零点钟声敲响,周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因为

我们要吃年夜饭咯。除夕夜,新旧交替,放下旧岁的烦恼与遗憾,用热情与希冀迎接新年。年轻人守岁零点即准备吃年夜饭,年长者会在两三点起床张罗,放开门炮、敬天神、饭前长鞭炮、合家年夜饭、关门炮,这一系列完成迎新仪式算是结束了,重新爬到床上休息的孩子们钻进被窝不愿再出来,但早上六点便会被叫醒,因为要去给长辈拜年了。

从初二开始,家家户户都要走亲访友了,农家人总是开着自家三轮,买上礼品,带上孩子穿梭在乡间小路中, 给静谧的冬日增添一份喜气一份热闹。到了初九,大人开始外出务工,孩子也开学了,年算是过完了,而人们怀着新年的愿望去开启新的征程。

自大学起便是很晚才回家过年了,从腊月二十六、二十八的集市上依然能感到农家人对年的欢欣,父母迎回外出的孩子,儿童盼到归来的父母,每家脸上都挂着笑容,合家的团圆是最大的幸福。时代在变,年俗不尽相同,而年味应当愈加深厚,愈加情深意切。

张红云

发表于铜化集团报 2015年2月17日

篇五:家乡年俗

家乡年俗

作为一名中国人,最关注与最重视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而对于春节的庆祝方式全国各地也有各种不同的年俗。而以一个山东人的身份来讲述,那么春节的准备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从这一天开始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打扫卫生等一切春节的前序准备工作,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是正式过完年。

而在山东过年又有哪些年俗呢?在我的家乡,在大年三十那天也就是除夕要贴对联,各种红红的对联贴完整个家都显得格外喜庆崭新,而且在这一天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饺子则是必不可少的主食,通常第一锅饺子一下锅是要放鞭炮的,然后就是守岁了,也就是除夕夜一整晚都不睡觉,大家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零点又会响起炮竹声。到了初一早上人们又会早起,给灶王老爷磕头、祈福,然后就是小辈们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会给小辈发压岁钱,据说,初一这一天是不能扫地的,怕把财运扫走。到了初二,便是回娘家的日子。就这样大家串串门,拜拜年,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