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刻舟求剑改写5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3:23:58 小学作文
刻舟求剑改写500小学作文

篇一:扩写《刻舟求剑》

扩写《刻舟求剑》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花高价买了一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宝剑。

一次,那个人乘船到河对岸,他开始炫耀起自己的宝剑,他夸起了他的宝剑。说了许多词语,居然没有一个重复的,大家都赞不绝口。他又开始展示自己的剑法,一会儿是刺,一会儿是砍,大宾都拍手称快。当他做后空翻时,他的宝剑落入了水中。许多人帮忙想把宝剑捞上来。有的在想办法,有的在帮忙,还有的想跳下去捞剑,但是全都被那个人拦住了,那个人说:“现在水太深了不好捞剑,船到岸边了,我再下去捞。”接着,他在船上用随身带的小刀割了一道痕迹,说:“这里我剑掉下去了地方。”许多人还是想帮忙找剑,但又被那个人挡住了,他又说:“你们等着瞧吧,我一会儿就捞上来。”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刻舟求剑改写500)

几个时辰过去了,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靠在岸边慢慢地停了下来,太阳也落山了。那个人心想:哈哈,终于可以找到我的宝剑了,我等了很久了。他想完便不慌不忙地跳入水中。船上的人都以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不一会儿就炸开了锅。“这样可以找到剑吗?”“这个人真糊涂啊。”“他真愚蠢。”……船上的人议论纷纷。正在这时,那个人上来了,他甩了一甩湿漉漉的头发正想说什么。可是一个人先以讽刺的语气问他:“你的剑呢?”他结巴地回答:“我—我的宝剑被我施展轻功时飞走了。”大家都笑了。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你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

篇二:5 刻舟求剑 第二课时修改版

互助互动教学模式

-----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授课时间:2014 年 9月22日

课 题:古代寓言二则之《刻舟求剑》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范厚强

【目标呈现】(检测)(3--5分钟)

1 《刻舟求剑》一文中掉剑的人愚蠢之处在哪里?

2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3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一词多义

④ 是吾剑之所从坠 ( )

⑤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

答案:① 助词,无实义 ② 代词,指剑

文学常识

《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

【讨论交流】(8--10分钟)

1 《刻舟求剑》一文中掉剑的人愚蠢之处在哪里?

2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3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成果展示】(10--15分钟)

1 你觉得《刻舟求剑》一文中掉剑的人愚蠢之处在哪里?

答案:不懂得船在移动,而刻记号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

2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讽刺了那些固守陈规陋习、不懂得根据情况的变化改变看法或做法的人。

3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能联系生活谈谈吗?)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

【小结检测】(10--13分钟)

(一)小结

1 重要词句:涉(本意是趟水过河,这里是搭船过河)、遽(立即,匆忙)、契(雕刻)、是(指示代词,这儿)、惑(迷惑,糊涂)。

2 重点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判断句,主语“是”与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谓语“吾剑之所从坠”相结合,表肯定判断。)

翻译: 这儿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是”,指示代词,指楚人所刻之处。

②不亦惑乎。

翻译:不是很糊涂吗?固定句式,“不亦??惑乎”,表委婉的反问句式。

1

3 倒装句(定语后置句)

楚人有涉江者。 楚人|有|涉江者。

翻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意思相当于“有涉江之楚人”。为了突出中心词“楚人”,符合作者讽刺楚人的用意。)

5 拓展,名言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

(二)课堂检测

1.一词多义

① 是吾剑之所从坠 ( )

②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

答案:①助词,无实义, ② 代词,指剑

2.古今异义

(是)吾剑之所从坠

古义:指示代词,这儿。 今义:判断动词。

【作业布置】(课外作业及预习)(1--2分钟)

(一)课外作业

抄写 并背诵《刻舟求剑》。

(二)预习

预习 背诵古代诗词三首。

2

篇三:刻舟求剑--续写

刻舟求剑

从前有一个楚国人,他有着一把精致的宝剑。这把宝剑有半米长,上面刻着花纹,闪闪发亮,仿佛一面镜子。

有一天,此人腰里挂着这把宝剑,搭船过江。上船后,他坐在船头,从腰间取出了剑,向众人炫耀道:“瞧瞧我的宝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世间少有!”众人闻之,无不羡慕不已。正当这人说得眉飞色舞时,一个大浪打来,他失手一滑,这把剑“飞”入了江里。同船的人见状,立即围了上来,纷纷催促他说:“你快下去捡呀!否则剑就找不到了!”那个人却不慌不忙地说:“急什么?”说完,他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做了个记号。其他人都疑惑不解,问他:“你在哪里做个记号干什么?”那个人答道:“因为剑是在这里掉下去的,所以等船开到对岸后,我再从这里下水找那把剑。”同船的人听了,都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暗笑他不知变通。

等船靠岸后,那个人沿着做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那把宝剑。可是他找了半天还没找到,于是他又到附近一圈去找,找了许多时间还是一无所获。他这才恍然大悟,心想:我应该听那些人的劝告,否则就不会找不到那把剑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字数:527

三(1)班 柯艾

篇四:改写

第六单元改写

第十二次作文指导

[写作要求]

1.符合原作:要认真研读原作,掌握基本内容、中心思想和基本情节。

2. 想象发挥:由于诗歌的精练性和感情跳跃很大,需要发挥想象、生动描述。

3.补充细节:注意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将人物具体化。

4.语言生动:注意描写语言的生动形象,要比原作的描写更细腻、形象。

[写作知识]

1.改写是对原文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某种改动的一种写法。从形式上看,有文体的改变、叙述顺序的改变、叙述人称的改变、语言形式的改变。从内容上看,可以对原文的中心从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可以对人物、情节进行必要的增删。

2.要注意的几条原则:首先,要明确改写的要求;其次,在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构思:想想先写什么,略写什么;补充什么,删削什么。把这些想清楚了,才可以作文。其三,在动笔改写的过程中,不要受原文语言的束缚,尽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写。

[训练目标]

将诗歌改写成故事。 [写作指导]

1.改写的关键在于“丰富诗歌已知的形象,填补诗歌的艺术空白”,改写的步骤是:“确定故事、确定场面、再现情境、表达旨趣”。每个步骤的的操作方法是:(一)确定故事的操作方法便是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确定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二)确定场面的方法是找出地点、主要活动。(三)再现情境的关键是根据已确定的场面,丰富诗歌的形象,填补诗歌的艺术空白。具体方法如下:(1)、丰富并填补还原此时此地意象的方位、形状、色彩、声音、气味等。(2)、丰富并填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四)表达旨趣的方法主要有(1)、直抒胸臆(2)、借景抒情。

2.诗歌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无论是摹景状物,还是叙事抒情,诗人总是把自己深切的感受和激昂的情绪,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倾吐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同时由于诗歌语言简约跳跃,讲究炼字炼句炼意,注重凝炼、含蓄、形象、生动,使诗歌在意象和诗句、章节上呈现出明显的跳跃现象,其间有意省略的过渡和关联的字句,便成了留给读者思索、补充的“空白”。因此在诗歌改写时要做到:(1)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诗句浓缩的意义扩展开来;

(2)把减少的成分补充出来;(3)把省略的过程焊接起来;(4)把跳跃的情感连缀起来;

(5)把诗中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内在情愫弥补起来,再现诗歌的形象和画面。

3.什么是联想呢?我们先来看《世说新语》中一个故事: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

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着眼睛向外看着。谢安乘机问道:“你们看这飘飘的雪花像什么?”他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里谢朗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谢道韫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粒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 这就是联想。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那么,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哪一个更好一些呢?相信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谢朗的联想非常之一般。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 什么是想象呢?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圆是苹果,苹果落下,牛顿发现第一定律。 圆是落日,下面是黄沙长河,“长河落日圆”。

圆是足球,球门线前特写,进球的精彩一瞬。

圆是气球,儿童正在放飞理想。

圆是殒石,飞速地冲向地球,“天地大冲撞”。

[例 文]

将《刻舟求剑》改写成故事。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急忙)挈(qiè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挈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急忙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上记号,并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船一停下,他便从刻有记号的船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并没有跟着走,用这种方法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改写:

滔滔的江面上,有一只渡船横划过来。船刚一靠岸,就见一个衣冠楚楚的楚国人急匆匆“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在齐腰身的水里乱摸起来。

岸上等着上船的人看了都感到莫名其妙,好奇地纷纷向船老大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是这样的,”船老大说,“船到江心时,这位老先生不知怎么的把剑掉到水里去了。他一把没捞着,就慌忙在船帮上刻了个记号,连声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我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待会儿船靠了岸,好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我就说:‘你这样怎能找着剑呢?’他却不满意地斜了我一眼说:‘你是个摇船的,懂得啥?’接着就是之乎者也一大套。我没法给他讲道理,只好等着看他怎么捞法,你们看,他这不是正按着记号在捞他的剑吗”

大家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这时,忽听得水声哗哗,那个楚国人从水里抬起了头。船老大问:“怎么样?老先生,剑找着了吗?”楚国人连连摇着湿淋淋的头,仰面长叹道:“唉——,老天呀!我明明做了记号,却为何寻不着呢?”他摇头晃脑地感叹一番,便无可奈何地爬上了船,活像一只落汤鸡!众人一看,哈!只见他浑身上下水淋淋,一只高底鞋子也不知飞往何处去了。

“怎么样,老先生,我说这样找不着剑吧!”船老大带着嘲讽的

口气说。楚国人茫然地问:“这是为什么?”“因为你的脑瓜太呆板,我的船走了,你的剑呢,难道能跟着船一块儿走吗?你的记号是死的,船是活的。只按照固定不变的记号,不管船的位置变化,你这样找剑,不是太愚笨了吗?”船老大说完,只见那个楚国人抱着头,蹲在船上,呆呆地看着他做作聪明在船上刻下的那个记号。滚滚奔腾的江水拍打着记号,发出哗哗的响声,仿佛也在嘲笑他的愚蠢似的??

第八次作文

将《木兰诗》改写成一篇故事,有关戏曲、动画片等改编的作品

可以作为参考。题目自拟,500字以上。

代父从军,女中豪杰---改写《木兰诗》

夏夜,一片漆黑。在这寂静的夜里,忽

听有人在微微叹息。是谁在叹息呢?过了一会儿,叹息声又响起,掺夹着浓浓的惆怅。仔细瞧,原来是木兰姑娘正对着门织布。怪!怎么听不见织布声,只听见木兰的叹气声呢?猜想木兰一定是有心事。问一声闺女你在想些什么?思念些什么?来,告诉为娘的。木兰静静地说:“娘,儿既不是在想些什么,也没有思念些什么。昨天夜里在城门看到军队所张贴的文告,说是皇上要征兵,攻打匈奴。征兵名单上有很多卷,木兰我仔细看了看,几乎每一卷上都有爹爹的名字。哎......我爹他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长兄,爹爹毕竟年岁已高,不宜再出征了.儿愿为此买鞍马,替爹爹去出征!\'娘沉默了好久,抬起头,久久地望着木兰,沉重地说:\'木兰啊!你代

父从军,处处要小心啊!\'......

第二天,刚刚拂晓,木兰就辞别爹娘出发了。木兰东奔西走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唯一不舍的,还是爹娘啊!“爹,娘!多保重啊!儿未能在身边照顾二老,是儿的不孝啊!”木兰面对着滚滚黄河水,一座座高山,不禁失声呐喊。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象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边疆严酷的气候,使木兰那嫩白细致的肌肤变得沧桑。生活中诸多的不便与困难,并没有让木兰倒下。她记得父亲的嘱咐:“儿啊!要好好地报效祖国啊!全国的父老乡亲们都盼着你与战士们胜利归来啊!” “为了年迈的双亲,为了父老乡亲们,为了国家,我一定要打赢这场仗!!”

一阵阵凶杀,一场场战役,木兰运用智慧和勇气过关斩将。十年的战役,虽艰辛,但也值得-----木兰与将士们胜利归来

篇五:改写

作文改写练习 ( )年( )班 姓名:

题目: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比喻两败俱伤

体裁:改写故事 字数:250-300字

故事背景: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互相征战不休。有一次,赵惠王打算攻打燕国,有个叫做苏代的谋士,认为两国互相战争,必然生民涂炭,又担心燕、赵两败俱伤,最后都会被趁机坐大的秦国并吞,就代替燕国游说赵惠王,希望他能够停战。苏代见到赵惠王,并没有直接请他休兵,反而说了一个故事︰「大王啊,我到贵国途经过易水时,看到一只蚌,正把壳打开在河边晒太阳。这时飞来一只鹬鸟,伸出长长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惊吓的蚌立刻合拢双壳,把鹬的喙给夹住了。鹬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太阳给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说︰『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双方争执不休,谁也不肯让谁。有一个渔夫经过,就毫不费力地把牠们一起给抓住了。」苏代接着说道︰「大王啊,今日赵国攻打燕国,燕国必然全力抵抗,两方僵持不下,我怕在一旁的秦国就是那个渔夫,会趁机消灭赵、燕两国啊!」赵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取消攻打燕国的计划。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得利益。

各位同学,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做人处事要以和为贵,不要与人相争,否则只会「两败俱伤」,更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提示:各位同学,现在我们把故事中的主角改为狮子、老鼠∕豺狼∕狐狸(或其它动物均可)和猎人,依故事大意和段落提示改写成另一篇新故事

故事大意:(豺狼)和(狐狸)同时发现了一只将死的(小鹿),牠们为了这只(小鹿)而大打出手。结果豺狼奄奄一息死了,而狐狸也受重伤倒在地上。此时来了一个猎人,很轻易把豺狼、狐狸和(小鹿)一齐带走了

段落提示:

1. (豺狼)和(狐狸)同时发现(小鹿),为了得到(小鹿)而吵起架来

2. 打架的经过

3. 结果:猎人把牠们都带走

豺狼在森林里四处找猎物,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只将死的小鹿,赶紧跑了过去,没想到突然有只狐狸从石隙跳了出来,一口咬住了那只小鹿。豺狼生气得很:「是我先看到的,还给我!」狐狸说:「地上拾到宝,问天问地拿不到。」

将以上文字一并抄于原稿纸上。其它内容就由你去设计

1. 「刚好(老虎)经过,提议牠们进行公平决斗」,过程如何?试详述之。

2. 「经过赤手空拳的肉搏后,(豺狼)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3. 「(豺狼)和(狐狸)倒卧在地上」,刚好有甚么人经过?结果怎样?

4. 这故事给我们甚么启示?

例:凡事不可称强,自恃勇武有力,到最后可能渔人得利,得不偿失。

改写作文】 年 班 姓名:

唐诗变身......变.变.变……

小朋友:

在课文里,我们读过了清朝袁枚的〈偶步〉和宋朝苏轼的〈花影〉,了解了诗文在简短的文

句中,却有着丰富的意涵,希望这样的旨趣,能够引领大家对于诗词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下面有两首唐诗,希望你在了解诗句之后,试着用通顺的语句,将唐诗一句一句的改写成现在通行的白话文。加油哦!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诗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老师批阅: 家长签名:

改写式作文

* 什么是「改写」:

所谓「改」,就是改变。也就是在尊重原型的前提下,按照特定的要求(改变文体、人称、结构……等),对原型的某些要素作适当的改换,并重新创作的一种写作方式。

它通常会附带一些条件设定(字数、段落),或提供一种以上的改写选择。前提是在题目中提供一篇或一段文字给改写者阅读有时是改写依据,有时则是仅供参考。

* 改写的原则:

(一) 只能根据要求来改:「改写」乃是给材料作文的一种题型,每一个题目只会作一种更改,因此作答时,仅能去改变题目所要求的部分,其它的部分仍需遵照原文。

(二) 不只是翻译:从事古诗、古文改写实,需体悟诗的内在情感及丰富的意象,跳脱出古语法、虚字词等限制,注意文意前后的流畅性,切勿只是作字面上的翻译。

(三) 不只是改写:改写需要用到扩写的技巧,但它不只是像扩写那样增加枝叶而已,它还会视题目的要求改变某些主干或改变文章的题裁。

(四) 注意修饰美化:改写后的文章,必须示一篇首尾连贯,有组织、有内涵的创新作品,完成后不但要通顺流畅,还要结构完整。

改写竞技场(part 1)

* 请自下列唐诗、元曲中任选一首,先翻译成白话文,再将此诗改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白话散文。文长约200-300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改写竞技场(part 2)

* 自下列文章中任选一篇,依照题意改写成300个字以上的白话散文:

◎ 有父子二人,居山村,营果园。父病后,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一日,父病危,谓子曰:「园中有金」。言讫而逝。子翻地寻金,无所得,甚怅然。而是年秋,园中葡萄、苹果之属皆大丰收。子始悟父言之理。

※ 以上文为主干,在不违背其原意(不增加人物、不改变情节、不横生同中心无关枝节)的前提下,加以想象、拓展,以「寻金记」为题,写出一篇有地点、时间、人物,有对话、行动、心理、景物描写,内容具体、充实的记叙文。

※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亡鈇意邻」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掘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改写竞技场(part 3)

* 请仔细阅读品味杨牧纽约日记,以「窗外」为题,另写一篇文章,文长不限。(更换主题)

◎ 注意事项:

1. 需点明时间与空间。

2. 需有具体的景象以及自己的兴怀感悟。

3. 所谓「窗」,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窗,如天窗、车窗、教室的窗或监狱的铁窗等等。 ※ 「窗外」

我把窗帘拉开,帘后还有一层帆布帘子。我随手抽那绳索,布帘一抖向上冲去,眼前亮了,天光照了进来。

窗外正是中央公园。隆冬落尽叶子的树林从脚下向远处伸展,呈现一种介乎枯槁和黄金的光彩,在寂寂停顿中透露无穷生机。公园西东两条大道上的巨厦连绵起伏而去,俯视那片树林。

天空是灰中带着微蓝的颜色。早晨八点钟,也许正逢上星期天,你会觉得纽约是死静的,好像刚经过一场政变,悄悄然甚至还有点不安或恐怖,人们在屋里等待观望,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一天整整一天的时间。

从十六楼向下望,路上几乎就是空旷的。红绿灯还照常闪动。对街有两座铜像,都是骑者之姿,耀武扬威的样子,发散着古旧的绿郁,军帽和马蹄构成一种可笑的角度,颉颃均衡。那骑者的长刀下指,我集中精神朝那方向看去,刀尖下两个男子围着一个大铁筒在跳动,桶里生了一盆多烟的火,大概是昨天的晚报或早报,从垃圾箱里捡来的。他们将报纸点上火,就站在铁桶边取暖,缩着脖子搓手,不时还跳着,并且说话,但我听不见他们再说什么。那火旺燃烧上片刻就弱了下来,他们轮流到街边的垃圾箱里去掏拿,一迭一迭报纸扔进桶里,白烟突突冒升,再早晨冰寒的公园一角,铜像骑者的刀尖之下。

早起的鸽子零落地飞来。

鸽子又停在广场上,毫无声息。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