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0:08:50 字数作文
篇一: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地位和作用说地位和作用说地位和作用说地位和作用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的奉献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能够认识绿线内的4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绿色的云”“形态各异”等词的意思。
(3)通过体会叶子的外在美,感受叶子的内在美,让学生学会像叶子一样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3.教学重难点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要求,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实际,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像叶子一样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二、说教法学法
正所谓“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所以,我将“情景创设”“适时点拨”“对话讨论”协调的运用在教学中,让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情景创设”将学生引入教学画面,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适时点拨”,根据反馈信息,控制调节课堂氛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所以,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和老师同学“对话讨论”,以促进师生的交流及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预设为四个环节:“谈话导入,讲授新课”—→“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联系生活,升华主题”—→“作业布置,巩固新知”。下面我就具体的说说我的每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讲授新课:
情景教学倡导者李吉林老师曾说过:“教学若要成功,需以情感为纽带。”上课伊始,我特别注意渲染一种与教材相一致的氛围,小心地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与学生的情感相联接、相沟通。 首先,我引用了一段雨果说过的话,接着让学生说说我要求课前搜集的关于叶子的成语。然后,我提出“的确关于叶子的成语很多,叶子很美,那还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揭示课题:温暖。
(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回顾课文内容,即首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读时提出要求回忆我们上节课把课文分为的三个部分,各个部分的大意分别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逐层对课文进行探究、理解。
第一部分的讲解。首先,我请了一位同学起来读第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这部分描写树美的句子(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此时,我会解释这一句话中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紧接着我询问:这里为什么要将树比作绿色的云,想想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树长得很茂盛,而且是绿色的)我以此引导学生去感受大树的美:这棵大树可真美,碧绿碧绿的叶子一片挨着一片,长满了枝头,就像是一朵绿色的云,美美地读,读出大树的美。
第二个部分是重点部分:写树叶的美,树叶的美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这个部分我采用抓重点词感悟及读中感悟的方法来教学。
(1)首先,我让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然后,我提出“形态各异”一词。在这里形态各异一词体现出叶子的外在美。首先,我通过对形态各异一词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形态各异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形态各异表现了叶子的外在美。紧接着,我让学生读出叶子的外在美:叶子美就美在形态各异,现在你就是那一片独一无二的叶子,你能把你自己和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读美吗?自由读,指名读。
(2)第五自然段只要写的是叶子的内在美。我通过问“相同的工作”指的是什么引到“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我问学生有没有喝乳汁,说明我们人类的生命的乳汁指的就是指给我们生命,让我们成长的养料。此时,学生一定知道了课文中的生命的乳汁指的是什么(给大树生命,让大树成长的养料)。再看大树的图片,大树的美是离不开叶子的,以此突出叶子的无私奉献的内在美。紧接着我引导:无私奉献着的叶子更美,请同学美美地读读第五自然段(齐读)。
(3)第六自然段是本文的重要段落。首先,我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然后,学生齐读,同时我也为他们配上音乐。读了之后,首先来说说叶子的一生,也就是一年四季的叶子各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谈谈自己想做哪个季节的叶子,以及为什么想做这个季节的叶子。我再总结学生的回答,并且加深学生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是啊,各个季节的叶子都有不同的美,春天嫩绿,夏天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又可以说成是“落叶归根”“叶落归根”。再让学生说说有没有人一年四季的叶子都想做的,突出叶子的一生都很美,绿叶是为大树而生。最后,我引导学生朗读:那就让咱们都做一片美的叶子吧!拿起书,让我们在音乐中把对叶子的感受读出来。
3、第三个部分的重点是生活的大树。首先,我让学生齐读第三部分,紧接着问学生生活的大树指的是什么,再联系到家、班级、祖国都是生活的大树,然后,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边像叶子一样美的人。我总结:在生活中,各行各业
的人们都在为生活的大树输送营养,这样我们生活的大树才能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让我们有力有朝气的读读第九自然段。最后两个自然段,我采用齐读的方式。
(三)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此时,学生都愿意做一片美的叶子了,那么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作为那一片小小的美的叶子,为了生活的大树能做些什么?出示问题:
家是棵树。我是这棵树上美的叶子——
班级是棵树。我是这棵树上一片美的叶子——
祖国是棵树。我是这棵树上一片美的叶子——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也经历了许多事,体味了不少情,而 这正是语文教学必须加以关注和利用的资源。理想课堂应是师生间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和相互启发的过程,师生一起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四)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1.回去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作业本上。
2.课后习第四题,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作业本上。
第一题是联系《课标》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的要求所拟定的,同时这也是在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
第二题是联系《课标》中“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的要求所拟定的,通过这样的题,可以让学生知道其实习作并没那么难,它只是在写我们心中所想。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如下板书:
做一片美的叶子
树美: 绿色的云
外在美:形态各异
内在美:无私奉献
人美: 人像叶子一样
(边板书边说)本文主要是通过树美、叶美、人美三个部分来写的叶子的美的。而树美是通过绿色的云体现出来的。叶美里面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就是通过形态各异表现叶子的外在美,二是通过无私奉献写出了叶子的内在美。最后就是人美,人美则是因为人像叶子一样,所以人美。
我这样的板书线索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简洁明了
篇二: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
说课稿
说教材
《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说教学目标
这篇文章是三年级语文的第一篇散文诗。学生初次接触,但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根据三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的阶段特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新词、运用新句式。
2、能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朗读、对话、交流,欣赏叶子的外形美,感悟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点是:体会叶子的美,在语言情境中,感知“要做一个像叶子那样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难点:三年级学生较少接触“借物喻人”的文章,较难理解语言文字符号后面丰富的“寓意”。
说教法
在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让学生反复地说中读、读中想,逐渐提升读的层次,在优美的诗的语言中去
感悟,在感悟中去积累。因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
(2)拓展资源,移情体验
充分挖掘相关有效的教学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在交流、对话中体验深刻的道理。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从而构建富有诗情画意、能给学生的语言和精神输送营养的语文课堂。(班级、国家)
说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人读为本,让学生作为读的主人;本课教学我采用了“一读二抓三悟情”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读重点内容;抓重点词句、抓小练笔;悟思想事情,通过听、读、看、想、说、写、评,寓学于愉快有趣的活动中,从而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教学流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我努力以学生的“亲历感受”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
第一步: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高尔基曾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其实,课堂教学的启课导入也同样必须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韵致:同学们,通过学习古诗两首中的《山行》我们知道秋天有一种树叶很美,对了那是枫叶,那么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与叶子相关且赞美叶子的文章。(板书课题:4、做一片美的叶子)
联系旧知,良好过渡,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
第二步: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然后检查自学情况。
2、让学生提问题,然后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在课文上批注,写写自己的独特感悟。 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让学生批注课文,虽然使课堂“一时寂静”,却能让学生通过批注而激活思维、抒发感受、展示个性。
第三步:研读课文,感受叶子美
1.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一层”
第一层写的是“大树之美”,“有着浓密枝叶的树就像大地升起的一朵绿色的云”,本层教学我采用了“角色置换”的形式——“在座的同学就是文中的?我?”,一下子把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让学生觉得所阅读的对象就是自己所要了解的对象,产生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然后,我再相机出示一棵茂密的“大树”,“同学们,这棵树为什么能够这么美呢?”引领孩子们带着寻找答案的动力继续阅读。
2.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二层”:
第二层,着重写叶子之美。(1)我让学生思考:“走进了这棵树时,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用书上的句子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体现了说中读、读中想。
(2)在“欣赏叶子的美”的环节中,我利用课件相机出示重点句,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看看叶子的各异的形态,说说叶子是如何“把阳光变成
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的”,此时我站在了学习伙伴和引领者的角色上,把发言权交给孩子们。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在生物知识上接触较浅,我适时结合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以及四季变化的树叶多彩的课件演示,还有利用采摘来的形态各异的美丽多彩的真实的树叶,帮助他们解决认识上的困难。在师生的交流、对话过程中,绿叶的美、绿叶的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留在了学生的心目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美的形象的感受,也初步领悟文本蕴含的哲理,从而突破了学习目标的重点,也为突破难点作好了铺垫。
三、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三层”
第三层,作者由物及人,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地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最后呼吁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做一片美的叶子吧!”这一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我设计了相关情境:1、引导学生自然从物过渡到人,采用联想法,激活学生对“像叶子一样辛勤工作的人”的感性认识,“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我们的位置在哪儿呢?”充分发挥学生表达的自主性,说医生、说老师,说交警,说有突出奉献的具体人物(例如雷锋叔叔、爱迪生、徐虎),然后总结归纳出人与叶子的相通点,领悟出人要立足本职,为生活奉献的内涵,自然而然地使孩子们达到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此时,相信学生已完全进入教学情境,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抓住“读”这条主线,想时读、说时读、有所感悟时再读,注重师生心灵对话,让文本、学生、教师形成一个和谐的共鸣体。2、我不满足于学生的“读和说”,我最后安排了一个有份量的练笔活动:让学生在属于自己也是代表自己的叶子上写上自己的“奉献”语言(心愿),然后贴在像征班集体的大树上,这样,深入浅出也巧妙地把学生的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道理运用到自己身上,为了班集体这棵大树长得茁壮、葱翠,自己就要做一片“美的叶子”。使学生
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来感知深奥的道理。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所谓教学效果“人文与工具兼并”、“鱼与熊掌兼得”。
最后是道别叙情,我仍不放弃文本价值的充实,紧扣文章主题,提出“希望孩子们成为最美的叶子”的期待,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说板书
简洁、凝炼的板书能够引领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体会文章的中心。 外形美 形态各异
4、做一片美的叶子
内在美 立足本职 无私奉献
篇三:说课稿 做一片美的叶子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
滕州市八一矿区学校
魏冬云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
说教材
《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说教学目标
这篇文章是三年级语文的第一篇散文诗。学生初次接触,但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根据三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的阶段特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新词、运用新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对话、交流,欣赏叶子的外形美,感悟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点是: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在语言情境中,感知“要做一个像叶子那样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难点:三年级学生较少接触“借物喻人”的文章,较难理解语言文字符号后面丰富的“寓意”。
说教法
在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
(1)潜心涵泳,诵读体会
让学生反复地说中读、读中想,逐渐提升读的层次,在优美的诗的语言中去感悟,在感悟中去积累。因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
(2)拓展资源,移情体验
充分挖掘相关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凭借直观的形象,在交流、对话中体验深刻的道理。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从而构建富有诗情画意、能给学生的语言和精神输送营养的语文课堂。 说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人读为本,让学生作为读的主人;本课教学我采用了“一读二抓三悟情”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读重点内容;抓重点词句、抓小练笔;悟思想事情,通过听、读、看、想、说、写、贴,寓学于愉快有趣的活动中,从而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教学流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我努力以学生的“亲历感受”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用师生间充满灵性的对话营造诗情新课堂,让学生乐学愿学。针对教材,针对目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高尔基曾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其实,课堂教学的启课导入也同样必须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韵致:同学
们,秋天到了,你们看树上的叶子变得绚丽多彩了,多美啊。(幻灯片放映9至13)老师课前布置你们了解树叶的作用,谁能说说?此时学生欣赏着美景来回答老师的问题,真是分外的惬意。接下来老师的导入也就顺理成章:是啊,树叶给大树带来了美,深秋之后,叶子飘落到大地上,有些深埋在泥土里,仍然为大树提供丰富的营养。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赞美叶子的文章。(板书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诗意的学习氛围,当学生身置此景,话语如涓涓流水,潺潺而出,心门似春之柴扉,轻轻洞开。
第二步: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此时出示幻灯片14)
2、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在课文上批注,写写自己的独特感悟。
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让学生批注课文,虽然使课堂“一时寂静”,却能让学生通过批注而激活思维、抒发感受、展示个性。
第三步:研读课文,感受意韵。
1、远看大树,欣赏大树整体美。(出示幻灯片15、16)
2、研究叶子的外形之美:
(1)找课文相关段落读一读(多媒体出示段落(出示幻灯片17),说说叶子美在哪里呢?板书:形态各异,
(2)讲讲这个词的意思,一起读读。
(3)出示图片:观察叶子的不同(舒展、大小、长短、嫩、枯萎等)。(出示幻灯片18到26)
(4)语言训练:假如你就是这棵树上的叶子,你会做怎样的叶子呢?补充下面的句子。(出示幻灯片27)
这些树叶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真是 !
形态各异 像小鱼 像手掌
像小船 太神奇了
五彩缤纷 红得像火 绿得似翡翠 黄得如金 太美了
红通通 绿油油 金灿灿 太诱人了
(5)小结:同一棵树上的叶子长短不同、大小不同、姿势不同——这就是形态各异。学生再读词语,体会什么是形态各异。(出示幻灯片28、29)
用形象的图片展示叶子的不同姿态,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理解重点句子:(课文第五节)(出示幻灯片30)
(1)提问:什么是生命的乳汁?阳光怎么会变成乳汁的?在这里生命的乳汁指什么?
(2)学生自由讨论。
(3)看图,教师讲述:叶子有特殊的本领,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大量必需的营养。在阳光下,叶子把水分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出淀粉,然后在晚上又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送到植物的全身,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提供足够的营养,同时还呼出氧气,为我们人类提供新鲜的空气。大树有了这珍贵营养,才会茁壮、葱翠。
(4)再来看图欣赏大树的外形美:你们觉得这大树怎样?远远望去,更美了,又有什么感觉?(如绿云在飘)(出示幻灯片31)
(5)指导朗读:用朗读把你们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点名读,齐读。
(6)小结:大树的美丽和叶子有什么关系?没有树叶的奉献,就没有大树的美。这就叫奉献,这就是一种美。
4、体会叶子的内在美:
(1)多好的叶子啊,我忍不住想把另一段介绍给大家,想知道是那一段吗?一起来,跟随着老师,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出示幻灯片32到36)
(2)学生自由交流。
(3)理解“肥美”一词:肥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看图片说说:油光光的,绿油油的,经脉清楚。
(4)理解“飘零”一词:冬天树叶是怎么飘落下来的?看图说说:树叶落到哪里去了?叶落归根,这对大树有什么好处?
(5)启发引导理解叶子的内在美:听了学生的发言,我不由的想起一句诗:落叶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树。叶子即使离开了大树,也要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树。
重点深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利用创设的情境,扶放并行,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给他们“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的机会,精心设计,突破重点难点。
第四步:朗读升华,畅谈感受。
(1)学到这儿,你想对叶子说些什么?
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
(2)学生自由畅谈。
阅读也是文本与读者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唯此,方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由语文所带给他们的快意!
朗读: (出示幻灯片37到39)
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
篇四:做一片美的叶子 说课稿
做一片美的叶子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地位和作用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 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的奉献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能够认识绿线内的4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绿色的云”“形态各异”等词的意思。
(3)通过体会叶子的外在美,感受叶子的内在美,让学生学会像叶子一样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3.教学重难点: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要求,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实际,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像叶子一样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二、说教法学法
正所谓“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所以,我将“情景创设”“适时点拨”“对话讨论”协调的运用在教学中,让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情景创设”将学生引入教学画面,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适时点拨”,根据反
馈信息,控制调节课堂氛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所以,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和老师同学“对话讨论”,以促进师生的交流及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预设为四个环节:“谈话导入,讲授新课”—→“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联系生活,升华主题”—→“作业布置,巩固新知”。下面我就具体的说说我的每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讲授新课:
情景教学倡导者李吉林老师曾说过:“教学若要成功,需以情感为纽带。”上课伊始,我特别注意渲染一种与教材相一致的氛围,小心地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与学生的情感相联接、相沟通。
首先,我引用了一段雨果说过的话,接着让学生说说我要求课前搜集的关于叶子的成语。然后,我提出“的确关于叶子的成语很多,叶子很美,那还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揭示课题:温暖。
(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回顾课文内容,即首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读时提出要求回忆我们上节课把课文分为的三个部分,各个部分的大意分别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逐层对课文进行探究、理解。
第一部分的讲解。首先,我请了一位同学起来读第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这部分描写树美的句子(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此时,我会解释这一句话中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紧接着我询问:这里为什么要将树比作绿色的云,想想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树长得很茂盛,而且是绿色的)我以此引导学生去感受大树的美:这棵大树可真美,碧绿碧绿的叶子一片挨着一片,长满了枝头,就像是一朵绿色的云,美美地读,读出大树的美。
第二个部分是重点部分:写树叶的美,树叶的美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这个部分我采用抓重点词感悟及读中感悟的方法来教学。
(1)首先,我让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然后,我提出“形态各异”一词。在这里形态各异一词体现出叶子的外在美。首先,我通过对形态各异一词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形态各异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形态各异表现了叶子的外在美。紧接着,我让学生读出叶子
的外在美:叶子美就美在形态各异,现在你就是那一片独一无二的叶子,你能把你自己和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读美吗?自由读,指名读。
(2)第五自然段只要写的是叶子的内在美。我通过问“相同的工作”指的是什么引到“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我问学生有没有喝乳汁,说明我们人类的生命的乳汁指的就是指给我们生命,让我们成长的养料。此时,学生一定知道了课文中的生命的乳汁指的是什么(给大树生命,让大树成长的养料)。再看大树的图片,大树的美是离不开叶子的,以此突出叶子的无私奉献的内在美。紧接着我引导:无私奉献着的叶子更美,请同学美美地读读第五自然段(齐读)。
(3)第六自然段是本文的重要段落。首先,我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然后,学生齐读,同时我也为他们配上音乐。读了之后,首先来说说叶子的一生,也就是一年四季的叶子各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谈谈自己想做哪个季节的叶子,以及为什么想做这个季节的叶子。我再总结学生的回答,并且加深学生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是啊,各个季节的叶子都有不同的美,春天嫩绿,夏天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又可以说成是“落叶归根”“叶落归根”。再让学生说说有没有人一年四季的叶子都想做的,突出叶子的一生都很美,绿叶是为大树而生。最后,我引导学生朗读:那就让咱们都做一片美的叶子吧!拿起书,让我们在音乐中把对叶子的感受读出来。
3、第三个部分的重点是生活的大树。首先,我让学生齐读第三部分,紧接着问学生生活的大树指的是什么,再联系到家、班级、祖国都是生活的大树,然后,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边像叶子一样美的人。我总结: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为生活的大树输送营养,这样我们生活的大树才能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让我们有力有朝气的读读第九自然段。最后两个自然段,我采用齐读的方式。
(三)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此时,学生都愿意做一片美的叶子了,那么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作为那一片小小的美的叶子,为了生活的大树能做些什么?出示问题:
家是棵树。我是这棵树上美的叶子——
班级是棵树。我是这棵树上一片美的叶子——
祖国是棵树。我是这棵树上一片美的叶子——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也经历了许多事,体味了不少情,而 这正是语文教学必须加以关注和利用的资源。理想课堂应是师生间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和相互启发的过程,师生一起进入文本所
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四)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1.回去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作业本上。
2.课后习第四题,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作业本上。
第一题是联系《课标》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的要求所拟定的,同时这也是在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
第二题是联系《课标》中“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的要求所拟定的,通过这样的题,可以让学生知道其实习作并没那么难,它只是在写我们心中所想。
三、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如下板书:
做一片美的叶子
树美:绿色的云 外在美:形态各异
叶美:内在美:无私奉献
人美:人像叶子一样
(边板书边说)本文主要是通过树美、叶美、人美三个部分来写的叶子的美的。而树美是通过绿色的云体现出来的。叶美里面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就是通过形态各异表现叶子的外在美,二是通过无私奉献写出了叶子的内在美。最后就是人美,人美则是因为人像叶子一样,所以人美。
我这样的板书线索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简洁明了。
篇五: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二、说教学目标
这篇文章是三年级语文的第一篇散文诗。学生初次接触,但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根据三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的阶段特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新词、运用新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对话、交流,欣赏叶子的外形美,感悟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点:体会叶子的美,在语言情境中,感知“要做一个像叶子那样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难点:三年级学生较少接触“借物喻人”的文章,较难理解语言文字符号后面丰富的“寓意”。
三、说教法
在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
(1)潜心涵泳,诵读体会
让学生反复地说中读、读中想,逐渐提升读的层次,在优美的诗的语言中去感悟,在感悟中去积累。
因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
(2)拓展资源,移情体验
充分挖掘相关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凭借直观的形象,在交流、对话中体验深刻的道理。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从而构建富有诗情画意、能给学生的语言和精神输送营养的语文课堂。
四、说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人读为本,让学生作为读的主人;本课教学我采用了“一读二抓三悟情”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读重点内容;抓重点词句、抓小练笔;悟思想事情,通过听、读、看、想、说、写、贴,寓学于愉快有趣的活动中,从而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说教学流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我努力以学生的“亲历感受”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
(一)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一层”
第一层写的是“大树之美”,“有着浓密枝叶的树就像大地升起的一朵绿色的云”,本层教学我采用了“角色置换”的形式——“在座的同学就是文中的‘我’”,一下子把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让学生觉得所阅读的对象就是自己所要了解的对象,产生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然后,我再相机出示一棵茂密的“大树”,“同学们,这棵树为什么能够这么美呢?”引领孩子们带着寻找答案的动力继续阅读。
(二)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二层”:
第二层,着重写叶子之美。(1)我让学生思考:“走进了这棵树时,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用书上的句子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体现了说中读、读中想。(2)在“欣赏叶子的美”的环节中,我利用课件相机出示重点句,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看看叶子的各异的形态,说说叶子是如何“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的”,此时我站在了学习伙伴和引领者的角色上,把发
言权交给孩子们。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在生物知识上接触较浅,我适时结合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以及四季变化的树叶多彩的课件演示,还有利用采摘来的形态各异的美丽多彩的真实的树叶,帮助他们解决认识上的困难。在师生的交流、对话过程中,绿叶的美、绿叶的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留在了学生的心目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美的形象的感受,也初步领悟文本蕴含的哲理,从而突破了学习目标的重点,也为突破难点作好了铺垫。
(三)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三层”
第三层,作者由物及人,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地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最后呼吁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做一片美的叶子吧!”这一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我设计了相关情境:1、引导学生自然从物过渡到人,采用联想法,激活学生对“像叶子一样辛勤工作的人”的感性认识,“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我们的位置在哪儿呢?”充分发挥学生表达的自主性,说医生、说老师,说交警,说有突出奉献的具体人物(例如雷锋叔叔、爱迪生、徐虎),然后总结归纳出人与叶子的相通点,领悟出人要立足本职,为生活奉献的内涵,自然而然地使孩子们达到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此时,相信学生已完全进入教学情境,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抓住“读”这条主线,想时读、说时读、有所感悟时再读,注重师生心灵对话,让文本、学生、教师形成一个和谐的共鸣体。2、我不满足于学生的“读和说”,我最后安排了一个有份量的练笔活动:让学生在属于自己也是代表自己的叶子上写上自己的“奉献”语言(心愿),然后贴在像征班集体的大树上,这样,深入浅出也巧妙地把学生的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道理运用到自己身上,为了班集体这棵大树长得茁壮、葱翠,自己就要做一片“美的叶子”。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来感知深奥的道理。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所谓教学效果“人文与工具兼并”、“鱼与熊掌兼得”。
最后是道别叙情,我仍不放弃文本价值的充实,紧扣文章主题,提出“希望孩子们成为最美的叶子”的期待,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六、说板书
简洁、凝炼的板书能够引领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体会文章的中心。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