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鲁迅电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9:24:16 字数作文
鲁迅电影字数作文

篇一:电影《鲁迅》观后感

最近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了一些和鲁迅先生有关的课文。学了课文后,我对鲁迅先生有着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今天,我看了《鲁迅》这部电影。

《鲁迅》一开始是从鲁迅先生众多小说的一情一景中开始的。有《孔乙己》,《祝福》,《狂人日记》,《社戏》和《阿Q正传》。正当我们的思想还在小说里那一情一景中徜徉时,影片回到了现实之中。

《鲁迅》表现了鲁迅先生一生中最后三年的重要事件,展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之情,对中华民族的赤胆忠诚,歌颂了鲁迅先生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里以笔代刀、顽强战斗的崇高品格。当“战友”杨先生被害时,他不顾妻子的劝阻,不畏敌人的行动,毅然去给杨先生致敬送行,同时也为了鼓励正在奋斗的革命人。鲁迅先生时时都在“横眉冷对千夫指”,面对白色恐怖,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担心的是革命青年。面对秋白的被害,他虽然感到难过,但依然变悲愤为动力,用笔来叹息大众的命运。

从鲁迅先生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他那伟大的精神:为了革命,为了广大人民的命运,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不论路有多艰难,多坎坷,还是毅然地走下去,充满战斗精神。可是,只是感受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传承,是发扬。即便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当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与风浪,不因为它们低头、妥协,而应用鲁迅先生带给我们的精神,勇往直前,即使失败,也要从失败中站起来,不停地努力,不断地追求。

篇二:观《鲁迅》有感

观《鲁迅》有感

我们都知道,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创作了无数篇小说、散文,例如:《朝花夕拾》、《野草》、《呐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呢?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看了《鲁迅》这部电影。电影一开始,是鲁迅在向同学们演讲。那慷慨激昂,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懂得:学生是知识阶级的预备军,并终将成为它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知识阶级永远是精神界的战士,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不顾利害,因而永远都处于痛苦,并随时预备作出牺牲,社会的不断的进步,正是需要这样的,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不合时宜的的真正的知识阶级!演讲结束后,有同学问鲁迅:“先生,你还是夜晚写作么?”“是的。”“为什么?”“因为白天比夜里更黑暗!”这是多么引人深思的一句话啊!在同学们琅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先生缓缓里去了。

杨杏佛先生带他的儿子外出游玩时,遭到暗杀,杏佛先生用生命保护了儿子。在它的葬礼上,记者问鲁迅:“听说你也会面临和杏佛先生一样的危险?”鲁迅先生颇有感触:“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见过太多人的死,甚至都不会流眼泪和悲哀了,而且死者都比我年轻,我算是长寿了!”听到这句话,我的鼻子酸了。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死亡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毕竟都是一条条生命啊,就这样死去,不是太可惜了么,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残忍。

先生是一位伟人,但是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反倒可以和大家一起聊天,或开玩笑或讨论心得,这一点是我非常敬佩的。

鲁迅先生的一生忙碌而充实:为革命而奋斗。他把自己称为“非革命不可的革命者”。在他的心中,革命的利益胜于一切,当然,这个“一切”包括生命,他认为,预期多活几年而不工作倒不如多做工作少活几年。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无私精神吗?

在电影的结尾,鲁迅先生终于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但与此同时,

鲁迅电影

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为什么还要等待呢?难道只有等到生命尽头才能懂得时间、生命的重要性么?

确实,时间和生命都是十分珍贵的,因为他们都不能重来。鲁迅的生命不只属于他自己,还属于中国革命。那么,你的呢?

篇三:鲁迅的立人思想与对海婴的电影启蒙教育

鲁迅的立人思想与对海婴的电影启蒙教育 作者:刘素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31期

摘 ; 要: 本文从鲁迅陪海婴的观影经历切入,梳理他的立人思想在电影启蒙教育方面的体现,以求得对这一思想更立体、全面的展现。

关键词: 鲁迅 ; ;立人思想 ; ;电影教育

一、专为儿童摄制的电影

爱迪生曾预言,“电影将是教育工具中最伟大的一个。”作为一种富有教育性与启发性的艺术,电影“将艺术的特质,断定为感情和思想的具体底形象底表现”。①电影带给受教育者复合的体验,同其它艺术一样,是“助成奋斗,向上,美化的诸种行动”,②鲁迅欲借电影以达“立人”之目的,使青年及自己获得美感,以幸福地度日、愉快地生活。正如他翻译岩崎·昶《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所指出的,“我们能够就现在所制成的一切影片,将那隐微的目的——有时这还未意识底到了目的的地步,止是倾向以至趣味的程度罢了,但那倾向以至趣味,结果也是一个重要的宣传价值一一摘发出来”。对电影的教育功能,他也是相当了解的。在一处筵席上,他就指出“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并进而补充电影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师应用怎样的电影,“倘用美国式的发财结婚故事的影片,那当然不行”。第二,电影教学不应只限于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也可采用。可见,他对电影的教育属性有着理性、科学的认识。

在鲁迅的“立人”体系中,“立儿童”是重要的一环。早在日本留学时,他就颇重视儿童心理的研究和儿童读物的收集,③认为孩子应有孩子的世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一切要以孩子为本位。海婴出生后,鲁迅并不只用书本进行普通知识的灌输,“有时对于电影的教育,也是娱乐中采得学识的一种办法。”自1934年12月23日陪海婴看第一场电影,到1936年10月10日看最后一场电影,鲁迅先后带海婴观影三十五余次,共计四十多部。在这些影片中,卡通片占绝大多数,他分别于1933年12月23日,1935年4月20日、6月29日,1936年4月26日先后四次带海婴观看卡通片,如《米老鼠》、《神猫艳语》、《米老鼠大会》、《蚱蜢与蚂蚁》、《可爱的小白兔》、《奇怪的企鹅》、《聪明的小鸡》等。④卡通片二十年代在中国逐渐发展,影院在映完新闻片之后、放映正片之前的间隔时间里,会安排一些专为儿童预备的卡通短片,它“负着取悦孩子们的使命,所以必须要滑稽突梯,想入非非。”⑤那时的好莱坞卡通画家为迎合儿童的趣味,竭力搜寻有趣的童话、神话、滑稽的传说,如“玻璃鞋”,“小红帽”之类。但到三十年代,材料出现了断裂,制作者们不得不借助美妙的音乐伴奏来强调画面的动作,补救画面的空虚,结果轻重倒置,图画倒成了附庸在音乐之下的次要品。米老鼠系列片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困境,它是美国动画大师瓦尔特·迪斯尼创造的一个独具魅力的动画形象——有时羞怯得令人喜爱,有时又不免恶作剧,机智顽皮,但

心地十分善良。1928年,当“米奇”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中憨然作声时,立即名噪一时,受到儿童和成年人的追捧,成了妇孺皆知的动画角色。

二、“童心”与“想象力”

表现童心是卡通片的重要特点,亦是摄制方的旨归。银幕上的米老鼠是个简单而可爱的形象,它头戴红帽,一个圆圈表示头部,两个一样大小的圆圈表示耳朵,身体像梨子的外型,拖着一条小尾巴,腿像烟斗柄,加上一双大皮鞋,好像小孩子穿大人鞋显得滑稽有趣。它还有着多重性格,它好胜——总是打败对手唐老鸭,它调皮——抱走可爱的“米妮”;但它是每一个人的好朋友,它的感召力和友善使它成为“妙妙屋”的中心人物,而它的亲切和丰富情感使它成为史上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每部米老鼠影片总能给孩子带来欣喜,同时也不忘鼓励他们坚持寻找生活中问题的答案。

鲁迅深切体会到呵护孩子童心的重要性,既然现实生活不得平静,那让孩子暂且停留在梦幻而美好的童话世界也不错。米老鼠以温柔的语调,滑稽的表演将复杂枯燥的人生道理用简单、儿童易于接受的形式告诉海婴,在这样一个被编织的童话世界中,海婴与主人公可以平等的对话,这正是动画电影独具的魅力,也是鲁迅带给海婴宝贵的人生体验。然而不是每个孩子都如此幸运,中国家长认为好孩子应该趋向驯良——“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而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为坏孩子。鲁迅在“静”的环境中成长,聆听长辈及师长的训诲,不得不“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这是古老中国的教育常态,是封建教育的恶习,他对这一“古董”作风嗤之以鼻。一个人从幼到壮,从壮到老,本应顺着自然的规律,但中国人幼年“毫不敢轻举妄动”,壮年“有点古怪”,老年却“奇想天开”,老年占尽了少年的道路,吸进了少年的空气。这种“逆生长”模式是畸形社会的产物,鲁迅不愿海婴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希望年轻的一代能在幼年尽着宝贵的童心,探险世间的奇迹与奥秘,享受世界的爱与美。他与海婴有一张题为“五十岁与一岁”的合影,半个世纪的“代沟”并不影响这位“老小孩”的童心童趣。他与海婴一同观影,内心那已然熄灭的童心时常被唤醒,他仿佛成了海婴的同龄人。他在《小约翰》引言中曾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成人的童话”,说成人的童话可借以抵御科学研究的冷酷的精灵,预防“童年的梦幻撕成粉碎”。卡通电影作为银幕的童话,幻想出蓬莱仙境,天国乐园,海底龙宫,地下洞府,其存在的理由是能够满足成人或者孩子超越现实的情感欲望,即基于人性的正常心理需求。

尼采曾说过:“真正的大人身体里都隐藏着一个小孩。”儿时长妈妈送的《山海经》,里面人面的兽,九头的蛇……那充满奇幻色彩的图画,激发着幼年鲁迅最大胆的想象。而此时的海婴是最富于幻想和热情的时期。有一次海婴问他:“爸爸可不可以吃的?”鲁迅回答:“要吃也可以,自然是不吃的好。”许寿裳分析这是“孩子正在幻想大盛的时期,而本性又是带神经质的”。人类历来就崇尚“想象”,喜欢沉迷于“想象”的魅力之中,这不仅是一种精神娱乐,更是一种创造的源泉。卡通片包容着人文、科技等信息,其创造性、快节奏、大信息量、娱乐刺激等特点与想象开发、创造意识等息息相通。米老鼠是瓦尔特由生活中一只普通老鼠想象出的动画形象,他赋予它人的性格,并虚构出“秒妙屋”的有趣故事。儿童观卡通片,如何理解都是合

理的,鲁迅不限制、不束缚海婴的想象力,对他的“想象成果”也不加以评论和判定。年过半百的鲁迅回忆起儿时一个记忆深刻的玩具——“万花筒”,他曾经探险过里面的奇境,而此时他已为人父,虽怀有好奇心,但也无儿时的勇猛了,“幸而我的孩子也如我的脾气一样……他要探险这奇境了。”孩子眼中的世界永远充满各式各样的幻想,他们憧憬成人看着不切实际的爱的天堂、美的世界,“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他想潜入蚁穴。”这是孩提时代自然的馈赠,是那个年龄的专属权利。

三、“健康人性”与“真实人生”

米老鼠是瓦尔特落在银幕上的个人印记,当好莱坞的制片商竞相拍摄色情暴力的影片时,瓦尔特坚持拍摄老少皆宜的纯洁的动画片。虽然一些人批评他表现的是理想化、不真实的世界,而多数观众都赞赏瓦尔特的做法。他在虚幻的动物王国里创造出一个洋溢着欢乐和美的世界,而又不仅限于此,他向往的是一种心旷神怡的风格,一种富有深刻哲理的艺术。

瓦尔特认为米奇既不是人,也不是动物,而是两者的混合,拥有动物的体貌和健康的人性。早期的米奇是青年瓦尔特的“化身”,有着“主人”的冒险精神和缺乏世故、要胜过他人的童稚野心。它具备“小人物事事尽力而为”的个性,是个大胆坚毅、喜欢冒险、乐于助人、勇于追求幸福的角色,同时它也是个乐观阳光的“好先生”,“从不害人,虽常身陷困境,但这不是它的错。它最后总能化险为夷,而且面带笑容。”鲁迅希望孩子像画片中的米奇一样,能“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电影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卡通片虽是虚构的童话,但也表现了“真实的人生”。米奇的原型——老鼠——在生活中是一个不洁净、惹人厌恶的小动物,但瓦尔特却一反人们的传统观念,经过改进、漫画化,创造了一个洁净、可爱、惹人喜欢的形象。现实社会的生存法则同理,事物的外部是虚假的表象,内核才是本质所在。鲁迅使海婴在观影中逐渐知晓断真假、评优劣,不可“以貌取物”、“以貌取人”。米奇的人物形象、性格行为很好地诠释了“做人”的基础——合理,“度日”的旨归——幸福,这都是鲁迅想教给海婴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做人的态度。大半个世纪过去了,米奇已不只是银幕上的形象了,它包含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并且成为一条产业链,在现在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不少学者专门着眼“米老鼠”的社会课题,以研究米老鼠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综上,卡通片不只是取悦儿童的娱乐,它还能灌输有趣的知识,反映真实的人生,把那些死去了的伟大的故事重新活生生地带到小观众面前,引起他们的兴趣。当年幼的海婴看到银幕上的表演与自己的既有知识“交相辉映”时,他是何等的愉快呢!我们虽无法估计海婴从影片中获得怎样的感性认知,但在那个年代,经常出入电影院的孩子总归是幸运的。他们在开始认识世界时,没有被关在小屋里背四书五经,而是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生活本身。这种以电影为媒介的教育方式能够很好地保护孩子的童心与想象力,对孩子的语言表达、智能开发与情感开发有重要意义。我不得不佩服鲁迅能以这种方式完成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并成功预见了电影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此处为普列汉诺夫补正托尔斯泰关于“艺术”的定义。详见[苏]普列汉诺夫著,鲁迅译:《艺术论》,王世家/止庵编:《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2卷,第156页.

②1933年10月26日致罗清桢信。

③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指他翻译[日]上野阳一《儿童之好奇心》和[日]高岛平三郎《儿童观念界之研究》。儿童读物指为周作人翻译的《童话概论》找出路,帮助周作人收集儿歌。 ④查阅《申报》所知,因为在一次正片前后会连续放映几部动画短片,所以数量比较多。 ⑤张爱玲.《论卡通画之前途》.《上海档案》,1998(2).

篇四:电影《杀生》弥漫的鲁迅情绪

电影《杀生》弥漫的鲁迅情绪

《杀生》是今年“五一档”上映的国产电影,影片由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管虎执导,讲述了中国西南一封闭的千年古寨里发生的一场充满悬念、诡计的“杀生”故事。电影情节荒诞夸张,叙事充满趣味,情绪幽默诙谐,算得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国产电影。有评论说这部电影可以看成现代版的《狂人日记》,这么说显然有点过誉,但导演管虎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自己年少时对鲁迅的迷恋,这股迷恋正是始于《狂人日记》。他说:“先生对这个民族、对国民性的批判态度,给我们以自省感,甚至自嘲感,这我非常非常迷恋,到电影《杀生》,相连肯定是有的,可能是无意的,但骨子里一定是有相连的”。细观影片,《杀生》里处处可见的象征暗喻、死亡氛围、复仇主题的确弥漫着相当浓郁的“鲁迅情绪”。

《杀生》改编自陈铁军中篇小说《设计死亡》,电影版将之改名为“杀生”,使得影片平添了一层宗教色彩,再糅合影片画面上始终重墨烘托的那股黑暗风格,“生死”的主题终于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杀生”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旧中国西南部一隅”,这里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里延续着一座古寨千年的历史,这历史里的村民,安分保守,与世无争,他们唯一的信仰就是族规和追求长寿。可外姓人牛结实的出现打破了所有人的平静生活。牛结实像“一头特立独行的牛”,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闯入村民的生活,他整天横冲直撞于“长寿村”的大街小巷,打砸抢偷,四处捣乱,干尽“敲寡妇门,挖绝户坟”的无赖事,终于惹得民怨沸腾,人人欲杀之而后快。村民每每设陷阱整蛊牛结实,却回回遭其反制,斗智斗勇斗狠皆不是牛结实的对手。惮于族规,无法一不做二不休对其处以极刑,故即使怒火中烧,也只得强自忍耐。焦灼中,族长派人请回年少时外出求学的本村孩子牛娃子(此时已是学有所成的医生),求他回来指导“杀生”。 牛娃子小时候,家里经常遭牛结实偷窃,牛娃子遂将家里所有的通风口堵上以阻止牛结实爬进,不料祖父母却因此活活被屋内火炉释放的气体熏死。年少的牛娃子将祖父母的死因完全归咎于牛结实,自此结下根深蒂固的仇恨。所以当族长的使者表明来意,牛医生当即应允归来。www.leledvd.com

牛医生恨意积淀数十年,此时杀意已几欲喷发,于是当即召集村民开“杀生”动员大会。他杀人之心已炽,便脱口而出——“大家都是真心想杀了这个牛结实的”,不想村民虽人人皆有此心,但突然被这么直白地提出,顿觉慌张不妥。慌乱中,牛医生立马偷换概念——变“谋杀”为“大家只是永远不想看见他”,于是村民纷纷点头称是,赞叹牛医生“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他们虚伪的道德感既已得到满足,便立刻开始群策群力地为牛结实“设计死亡”。

这场疯狂的集体复仇行动有一个带有些许反佛意味的“指导思想”——“心由境生”。他们与牛结实的一系列正面斗争无法取得胜利,便改变策略,以退为进,用造成对方心理恐怖的方式令其崩溃。他们先假意顺从,主动向牛结实示好,引得牛结实诧异万分,每天只顾猜想其间猫腻,先前捉弄人的乐趣再也没有了。接着牛医生让村民在牛结实面前轮流演戏,谎称牛结实面有病容,恐有重病,可能是癌。这造成牛结实内心极大的心理恐慌(他的父亲就是因为癌症去世)。心理恐慌没能摧毁“结实”的牛结实,为了确保成功,族长提前办村民婚宴借机在牛结实的酒里下药、引诱牛结实在三月的寒雨中跳祈福舞??最后牛医生扬言——“斩草要除根”,以牛结实尚未出世的孩子为人质,逼其就范。终于,天不怕地不怕的牛结实屈服了。他为了确保孩子的平安,将往日从村民家里偷抢来的东西装进自己的棺材,拖着它一边将东西物归原主一边道歉,表示自己“一定去死”“很快就会死”,反复念“过去对不起大家,但娃儿无罪”,并向全体村民磕头认罪。村民眼中“最不怕死”、“最该死”的牛结实竟然是最爱生命的,不惜自我了断以保全妻儿!最后,牛结实死了,真相被政府派来的医生揭开,牛结实的妻儿也被医生送出村外得生,而整个长寿村,却在地震中被震毁,村

民全部丧生。

生与死,这是鲁迅作品的母题之一,是终生纠缠着鲁迅的人生课题。在现代作家里,如鲁迅般严肃且痛苦地思考、议论“生与死”的作家着实不多见。鲁迅眼中的“生”,是包含生存权利、价值、及方式的“生”;鲁迅所谓的“死”指涉的内容更是深广,如:死前、死亡的方式、死亡的意义甚至“死后”的命运。先生论“生死”以1924年至1926年的《野草》时期最为集中。如《过客》中“过客”向着“坟”大步地走去;《秋夜》里对“英雄”的“死”的“敬奠”;《这样的战士》,“战士”在“无物之阵”中寿终;《淡淡的血痕》——“造物主”在“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杀生》作为一部谈论“生死”的电影,它对生死大问题的处理是有借鉴或者说暗合鲁迅先生“生死论”之处的。管虎说他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缘于本人自小对死亡的敏感。他说自己“7岁目睹路人被捅死”,“医院的感觉,死亡的感觉,从小到大都弥漫着这样的空气,说起来很背,但确实也是”。这种神经质般的敏感反映到电影里,就是“(谋杀)杀生(命)”主题的始终萦绕,并且挥之不去。

电影没有将牛结实照搬为《狂人日记》里,整天内心充满“他们想要吃了我”恐怖声音的“迫害妄想症狂人”形象,而是把牛结实塑造成另一种“狂人”——受真正的死亡威胁,但“死亡”却始终靠近不了他,他,“就是不死”。这样才有了村民们集体“设计死亡”的行动。www.uukdy.com

当特立独行的“个体”(牛结实)出现,给“集体”(村民)造成“不安”,这时“个体”的死亡是可以被“集体”“设计”的。然而“个体”足够强大,强大到使“集体”的行为完全无效,使“集体”蒙羞,这就对“集体”的存在价值构成挑战,这似乎是公众最无法容忍的事。村民认为牛结实的“生”对“集体”的“生”形成巨大的挑战,而集体却对牛结实无可奈何,这时事态就变得不可收拾了,与牛结实亲近的弱势者必然遭殃。一为泄愤,二为要挟。村民们采取比“设计死亡”更极端的做法——以牛结实妻儿的生死为要挟,逼牛结实就范,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共性”谋杀“个性”的事件,某种程度上说与鲁迅笔下“先觉者”之为“群众(庸众)”所杀的情况十分相像。“先觉者”的个体话语一旦挑战了“群众”的价值观,便被视为“异类”,是对公共价值体系保持稳固的威胁,因而必须予以“诛灭”。即便“先觉者”才是真理的掌握者,结果往往是他们“要救群众,而反被群众所迫害” 。牛结实虽算不得“先觉者”,但他保有对“生”的敬畏,生存环境再恶劣他也要“赖活着”,更会为孩子的能“生”而接受“死”,犹如“过客” 向着“坟”大步地走去,这和村民们为了自己的“生”宁让别人“去死”的生存逻辑是完全相悖的。这个层面上说,牛结实就是村里的“反叛者”,他被“设计死亡”,甚至被逼自杀,也属必然。

《杀生》固然不及鲁迅作品的深刻,但在目前国内电影浮夸风、肤浅闹腾劲过盛的时刻,能回归本我,关注“人”,珍视“生”已属难得。

篇五:鲁迅

鲁迅生平简介

中广网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来源:鲁迅纪念馆 责编:李硕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