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以德报怨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26:35 字数作文
关于以德报怨的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作文讲评教案

“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作文讲评

教学目标:1、学习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2、掌握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及段落层次

3、积累相关的作文素材

4、作文题目的提炼

5、明晰主要的作文问题

教学重难点:1、学习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2、掌握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及段落层次

教学课时: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圣经·旧约·申命记》的第19篇,摩西受上帝之命,成为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人的领袖。他发布法令:“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新约》中则有这样的记载:“耶稣教导门徒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你的里衣,连外衣也要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不可推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指导

这个作文题有多则材料,每一个材料有一个观点,即以直报怨,以怨报怨,以德报怨。看似这三个观点各不相同,但又是同是遇到别人对自己的不公时的态度。因此审题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态度进行论证;也可以从辩证的选择态度的角度,将三种观点统摄在一起来写。

当然单纯的写赞同以怨报怨,虽然再一些情况下以怨报怨也是可以,但总体来说,让人觉得境界不高,所以慎选。

二、主要问题

1、作文现场感不强,不懂得转换,套作痕迹明显。例如:立意“宽容”,虽然“以直报怨,以德报怨”都需要一个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宽容的品性,但是毕竟这是两个概念。又如:写“以德报德”的立意,选择对他人的慈善和感恩。

2、缺少对中心观点的定义,对观点的内涵外延不清晰。例如:“以直报怨”,什么是以直报怨?错把“以直报怨”等同于“以德报怨”。直即:公正、公平、正直、理性;以直报怨,就是当别人对你施以不公的时候,对你带来伤害的时候,你对待他,心中没有怨愤,而是一如既往的用公正公平的态度理性地对待他。从境界上来说,“以德报怨” 精神境界比“一直报怨”更高。

3、开头段落啰嗦繁复,缺少亮点。大多数同学引述材料大篇幅的照抄材料,缺乏概括,入题慢,观点不鲜明。

4、分论点的句子,句式单一,缺乏文采。在主体论证的段落里,缺少对分论点的道理分析与诠释。例如:以直报怨,那是一颗宽厚、包容的心。为何“以直报怨”就是宽厚、包容的心了呢?在分论点后应该做必要的诠释:在别人的辱骂、侵害时,只有拥有一颗宽厚、包容的心的人,才会放下怨愤,化解怨恨,没有愤怒与仇恨理智公正的对待。

5、材料的选择不典型,或不注重角度,大多角度雷同。随之表现出来的是分论点难以提炼出三个来,或者分论点之间的顺序杂乱无章。例如:①以德报怨,可保国家安定,②以德报怨,可促邻里和谐,③以德报怨,可消心灵的浮躁。这样三个分论点由国家到邻里再到个人,完全

就是一个递退关系。常规的认知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到国家民族的递进顺序。

6、不关注社会,不关注现实,所选的材料常常是几千年以前的陈谷子、烂芝麻。在论述某一观点是,却反辩证的看问题的态度。例如:谈“以德报怨”时,也要在论述其意义之后,看到一味的“以德报怨”是不可行的。

7、材料的叙述重点把握不好。一则材料可以运用与多个观点的证明,证明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表述侧重。在这次作文里,我们所选择的材料需要在引用时需要表述清楚三点,①他遇到了什么样的“怨”,②又是如何“以直”“以德”来对待的,③其意义又如何。如果照搬“宽容”等作文的材料或语段,就会缺乏作文的现场感,有套作的嫌疑。

三、优秀作文题

1、世界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

2、投我以怨恨,报之以德行

3、以德报怨,善存人间

4、当怨恨来敲门

5、冤冤相报何时了

四、【议论文段落结构】

是什么 第1段:中心论点(材料作文结合材料引出中心观点)(3行以内)

第2段: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比喻论证或联系现实阐述必要性、危害性)(3-4)

第3段:分论点一(分论点包含中心关键字眼,放段首) 第4段:分论点二(三个分论点句式尽量相同,每个分论点两个事例,最好一正一

第5段:分论点三(如果实在找不到第三个分论点,就从反面论证)

怎么办 第6段:客观论述实现中心论点需要注意的地方或总述或反面举例阐述

第7段:结尾(回点中心)

五、【段落的层次安排示例】

下面以“目标”为话题的文章《识时务者为俊杰》中的一个段落的层次安排。

只有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第一层:观点语句)║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只有定立这样的目标,才可以支使我们的思想,放出我们的活力,鼓舞我们的希望,从而引领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第二层:对观点语句的解说)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举例)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说理)║(第三层:正反论证)可见,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固然要有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因为这才是成败的关键。(第四层:照应段首观点句,总结全段)

六、素材补充

【以德报怨】:

1.“若不能把怨恨留在身后其实我仍在狱中”

南非著名黑人总统曼德拉,在狱中度过了27年。27年后,71岁的曼德拉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出监狱大门。正当外界担心一场“复仇”不可避免时,曼德拉选择用宽容与和解征服世界。他率先放下了仇恨。让之前的政府的白人官员继续留任,自己的保镖也是白人。他还邀请了南非前任白人总统德克勒克担任自己的副总统,与他合作治国。1993年曼德拉与曾经监禁过他的人——前总统德克勒克分享诺贝尔和平奖。曼德拉有句名言: “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曼德拉用他的悲悯和宽容,消除了种族隔离的壁障。他的内心像岩石一样刚强,同时又像青草一样柔软。而无(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关于以德报怨的作文)论坚强还是柔软,都共同构成了他内心大海一样的博大和深邃。他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怨恨如同牢狱,原谅别人,等于升华自己”。曼德拉的这句经典语录,正是他最宝贵的品质。

2.管鲍之交

管仲,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他看成贪心汉;管仲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却不认为他愚笨一直很好地待他。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3.诸葛亮与孟获

三国鼎立时期,孟获的叛乱严重危害了蜀国的稳定,但诸葛亮在讨伐南中时,却一次次放走对手孟获,最后使桀骜不驯的孟获心悦诚服,从此效忠蜀汉,听命于诸葛亮的调遣,成为蜀国巩固后方的基石??

4.齐桓公与管仲

他在与公子纠争位时曾挨过政敌管仲的一箭,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应该说齐桓公与管仲之仇不共戴天,可是,当他登上国君之位后,却以政治家的敏锐,桓公意识到齐国的发展需要管仲这样的人才,听从了师傅鲍叔牙的劝说,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并重用了管仲。由于齐桓公以毫无芥蒂的重用回报当年的一箭之仇,深深地感动了管仲,从此,管仲便尽心效力国事,鞠躬尽瘁,最终助齐桓公实现富国强兵,成功进行了“尊王攘夷”,率先登上春秋霸主之位,成就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

篇二: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

凡人处世时,都信奉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若谁能做到以德报怨,可真是了不起啊!

古代梁国,有个名叫宋就的大夫,在和楚国相邻的边县任县令。

当时,楚国和梁国边界一方各有一个村庄,两村子里的村民都喜欢种瓜,各自也都记着自己种的瓜的数目。

梁国这边的村民,得种瓜之道,尽力尽心地担水浇瓜,瓜个个都长得又香又甜又大。相反,楚国那边的村民,手懒脚怠,很少浇灌他们的瓜,自然,瓜长得很不好,又苦又蔫又小。楚国的县令来到这里,看到梁国地的瓜甜美:便嫌自己的村民瓜种得不好。

于是,楚国的村民开始嫉妒梁人胜过自己,便想了个坏主意,在夜里偷偷摸摸跑去搞坏梁人的瓜,因而每天都有一些瓜枯死。

梁国人终于发现了瓜死的缘由,于是请示县尉,也打算在夜里偷偷去搞坏楚人的瓜,进行报复。县尉立刻把这件事禀报县令宋就。

宋就听了事情的经过之后,便耐心地劝告自己的村民说:“唉,怎么可以采取这种手段呢?相互结怨是要引起祸患的呀?别人恨你。你反过来也恨他,为何心地这样狭窄呢?要是我来指点你们的话,那么,你们每天晚上派人到楚地里去替他们悄悄浇灌瓜田,而且不要让他们知道。”

梁人听从了县令的劝告,于是便在晚上悄悄地到楚地去偷偷地浇灌楚人的瓜田。楚人一早到地里看瓜,总是发现瓜地浇过了。瓜地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人觉得很奇怪。便暗地进行观察,事情真象大白:原来是梁国人在帮他们浇瓜田。

楚国人把这件事反映给楚县令。楚县令听到这件事,内心感到非常高兴,便写报折把情况汇报给楚王。楚王一听,深为本国村民的所作所为而痛心,他对官吏们说:“私自去搞坏梁人瓜的人,难道过错仅仅是搞坏几个瓜吗?”

于是,楚王用厚礼答谢梁王,请求与梁王友好。梁、楚两国交欢。

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是错宗复杂的。对于这些矛盾,不应采取以牙还牙的不妥协态度,而要采取“以德报怨”的高姿态,促使矛盾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从而使坏事变为好事。这是解决矛盾问题,为人处世的明智选择。

篇三: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这真是一个好邻居啊,我的狗三番两次地咬伤他的羔羊,他每一次来警告我我都不以为然,我还担心他如果向法官要求处罚我怎么办,没想到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还送我了三只羔羊,唉,这种傻瓜太好欺负了,下来我该琢磨琢磨再榨点他身上别的什么油水。”猎户如是说。

“这样以来他就不会再让他那可恶的猎犬袭击我的羊儿们了,看来以后只要有人这么作我就送他羊,不但可以平息事端还可以交一个‘朋友’,虽然我不怎么认为他是我的朋友??”牧羊主如是说。

假想到这里,我不禁对法官这一看似两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了怀疑,让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再一次受到损害,仅仅是为了平息事端?(说得多好!)于情,也许可以交到这个朋友,可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朋友呢?

毫不讲理,置别人的损失于不顾,到了最后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把这个让牧场主头疼的猎犬关起。我看这样的人不交他做朋友才好。于理,法官象征着什么?象征着公平,正义,权威。可在这一事件当中我只看到了一个毫无法律意识可言的“和事佬”,如果你要告诉我这是民事调解,可也总要分清孰是孰非,该罚谁该批评谁。否则,恐怕要不了多久这个牧场主周围都是这样的邻居。有人放狗咬咬牧场主的羊他却送放狗者几只羊,真是个不错的邻居??明天,你领着猎犬来了;后天,他也来了,在牧场主把最后一只羊送出时恐怕没人觉得法官高明了。

遇事用巧妙得体的方法,避开争端,和平解决,忍一时风平浪静固然好,可是有许多事情这样“中庸”的解决方法是会出乱子的。(作者说话还是很严谨,很委婉的,这种态度很容易“打动”阅卷者)矿难事故,矿主

用钱给领导来通融,这是多巧的一个方法,可良心过得去么?遇到不法分子让我们的利益受到侵害时,避开争端只会让事情愈演愈烈!对着社会上的不公,邪恶,欺诈,“后门”,我们需要站起来大声地说“不”,并用公平正义的武器来保卫我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营造出一个以德报德,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以德报怨,愿怨为德。

此篇赋分并不高,48分。也许,这是老师善意的提醒,考场作文观点应该谨慎,保守,否则会冒险。也许文章还有结构和语言、书写等方面的诸多不足(原文错别字比较多),不值高分。但是,我个人认为:暂不论其他,这位同学的观点值得肯定!我们常说以理服人,此文讲的道理难道没有让你“信服”吗?我们常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位同学的思维不值得肯定吗?我们可以

再看看原题: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猎户邻居养的凶猛的猎犬常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让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都不以为然,猎狗咬伤了好几只羊羔。

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到镇上的法官评理。法官说:“我可以处罚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法令让他把狗锁起来,但这么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我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主意。”

牧场主到家后,按法官说的,挑选了三只最可爱的小羊羔送给猎户的三个儿子,孩子们如获至宝,因为怕猎狗伤害到儿子的羊羔,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关了进去。从此两家相安无事,还成了好邻居。

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自选文体,自拟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即使法官的话中有“处罚”会让牧场主“失去一个

朋友,多了一个敌人”的意思,材料末也有“相安无事,还成了好邻居”的美好结局,让我们感觉到编题人的意图是让考生领会法官的智慧,这的确没错。可是,难道这位法官没有“和事佬”的特点吗?法官的话就是“正确答案”,就不值得学生探究吗?曾经“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打心眼儿里就愿意和这个曾经侵害过他利益、靠他损失三只羊才和他“相安无事”的人做朋友吗?结尾看似美好的邻里关系中就没有潜在的隐患吗?所以,这位考生思考得没错。

只是我们不鼓励这样做,因为,“唱反调”是要看具体情况的;能不能唱好,还要看个人的积累和文笔。如果大家以为唱反调会得高分,都争着唱反调,也许会真的出现很多“脱题”作文。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此篇,但还是善意提醒:慎重立意。

篇四: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

“六尺之巷”想必你一定知道。古人的做法被人誉为美谈,而现如今农场住的做法也应当被人们树为典范,让人们学习。

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能拥有这样胸襟这样情怀的人是该有多么伟大啊!一个“忍”字是多少人一生都学不会的品质,要做到这个字谈何容易。要学会这个字要付出多少艰辛与汗水。“忍”怕是最高境界便是当今流行的那句“忍无可忍,继续再忍”了吧!而退这个字呢?同样也不易做到,人就是这样当逼到一个坎上时,无论如何就是不肯退一步,即使他明白这件事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忍一下,退一步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人的面子在作祟。一个人一旦做到了人让做到了谦让,那就达到了人生的另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以德报怨”

古语又有云“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们虽然不是宰相,当然这个时代也没有宰相,但我们也要学会容忍与大度。我们要学会容忍,学会宽容,学会大度,更加要学会以德报怨。我们要将先人所拥有的品质以及先人所树立的高尚旗帜,发扬光大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中华文明绵延不惜。

我们当应学会用微笑来回报厌恶,用拥抱来回报仇恨,用真诚来回报不快,用生命来报世界。学会以德报怨让心灵增添几许温暖,让真情闪动几分光亮,让生命舞出几片彩霞,让世界放出万状光芒。学会用一颗温暖,容忍而又坚强的心去看待周遭的事物,学会用一颗健康,昂扬的心去面对生活的种种,学会用坚忍与宽忍的灵魂去感化世界。学会以德报怨。

扬古风,光六尺。传美德,报恩怨。学古人,树今风,承品行,做正人。学容忍,学大度,学美德,学报恩,行今事,行善举,存仁义,存恩德,存礼仪。

以礼待人,以物接客,一德抱怨。传承文明,厚得载物,源远流长。

篇五:以德报怨的智慧

“报怨以德”的智慧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第六十三章

大概意思是说:

大要从小做起,多要从少做起,报答怨恨,从“德”做起。

解决困难要从容易的开始,想要成大事要从细微的开始;天下所有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开始;天下再伟大的事情,必定从细微的开始。所以有道的人从来自以为大,也不做什么大事,因此能成就其伟大。

报答怨恨 从“德”做起

解读老子文章背后的含义

老子的这一章,很多人都解读过,有不少歧义,不同的人解读不一样。解读成什么样没关系,关键是要体会老子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读这章的时候,有一种空旷的感觉,一下子感觉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再难的事情,也是从容易开始解决;再伟大的事情,也是从细微开始积累;再牛逼的人,都是在做一些小事啊;人家马云、比尔盖茨、李嘉诚那么牛逼,也是一步一步做起来的;淘宝上那些每年卖上亿的大卖家,以前也是慢慢搞起来的。看到这里,老子的这一章,还很有鸡汤味道。

有人说:“我平时强迫自己读很多书,也读传统国学,但读几年也读不出什么感觉。”

有人读书只是学习知识,记性不错,甚至能背下来全文,这种读书意义就少了很多。读国学经典,你应该结合自己,结合人生,结合社会,结合历史有一些思考。一旦你开始结合,你会发现很容易跟古人对话。并非对书中的内容一定要认同,但你一定要理解,他有他的观点,你有你的观点,你们相互比较,莞尔一笑。

孔子区别德和怨 老子没有区别

孔子和老子不同的“德怨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每个人都有焦虑和担心,我以前经常对某件可能要发生的事情特别担心。但每每想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就很容易释怀。管它呢,再大的事情,也是一步一步来的。我每时每刻需要面对的,都是小事。

这些都好理解,这一章,最难理解是“报怨以德”。报怨以德,字面理解就是别人对我不好,我还要对别人好。但为什么要这样?

这些圣人,都是一些怪异的人。老子说:“报怨以德。”耶稣说:“别人拿走你的衬衣,你把外套也给他。”

真是费解啊,世界上还有这么傻的人嘛?不只是你觉得费解,连孔子没得道之前也很费解。

孔子学生问:“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的回答很合乎世人的理解:“别人对你不好,你就不要忍让,用正直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如果让孔子回答耶稣的话,孔子会说:“谁拿走了你的衬衣,你要立马抢回来!谁要是送你衣服,你也要送他衣服。”

从这个回答看,孔子和老子的境界高下立判。孔子区别德和怨,而老子没有区别。孔子以直报怨,但怨依然在。

报怨以德 是怨恨唯一的解决方式

老子在第七十九章说:“和大怨,必有馀怨。”

意思是无论你如何调节怨恨,总会有些一些是消除不了的。而报怨以德,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真的可以做到报怨以德么?当然,当你理解了怨、理解了德、理解了爱,你就能做到。

首先,“怨”从何来?

有人偷了我的衬衣,我心生怨气!记住,是我心生怨气。如果衬衣对我很重要,我怨气非常重;如果衬衣对我不重要,我怨气比较小;如果那件衬衣本身就是我要丢掉的,那我没有怨气。这个解释逻辑你能接受吧。好,再仔细看,怨气大还是小,更多依赖于我自己是否看重衬衣,而和人家关系不大。这个解释还是表面的,你接着往下看。

衬衣丢失,是物理现象,是一个事情的发生。我们内心把这个现象定义为“偷”,而我们从小被教育,偷东西是可耻的,于是有怨气;衬衣被定义为是“我的”,我的东西被偷了,是个损失,我们从小被教育要保护好自己的东西,于是有怨气。如果一个三岁的小盆友衬衣不见了,他会不会有怨气?小盆友可能会着急,但一定不会有怨气。得道的人,就像小孩子。

明白了么?所有的怨气,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其次,何为“德”?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但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你去追求德行,已经不符合德了。有人为了让自己是道德模范,每天都要去做好事,这种就不是真正的德;如果有人从内心觉得清洁工人辛苦,每天都给他们送茶倒水,这种是真正的德行。真正有德的人,并不会刻意去分别这个行为是不是符合德行。

如果有人为了做到“报怨以德”,可以忍气吞声,做出高姿态还对别人好,但内心只是为了获得外界评价,这时候早已远离了“德”。

再次,向内求。

别人对我好,我用一种方式做事;别人对我不好,我用另外一种方式做事。这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来,自己的做事方式是随着别人的行为来变化,自己的情绪也是随着外界而变化的。我们希望得到的幸福、安宁,都在依赖外界环境。我们想住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车子,穿更漂亮的衣服,好像得到了这些我们就会幸福一样。实际并非如此,社会发展这么快,很多人积累了很多财富,但从来没觉得幸福。这些都是向外求。

对于得道的人来说,他会向内求。怨气会不会生气?这完全是内部产生的;谁对我不公平,只是内心的标签;周围社会的关系,都是内心的投射。得道的人,不会去分别是德行或者非德行,只会抱着本心做事。所以老子说:抱一为天下式。

一个得道的人,根本不会对人起“怨”。因为他明白所有的怨都来自自己,所有的怨只是“自我”的演化。一个得道的人,其行为符合德行。不只是报怨以德,报什么都是以德。报怨以德,是说给我们世俗人听的。

最后,什么是“爱”?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