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歌曲,魅力戏曲视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0:35:07 作文素材
歌曲,魅力戏曲视频作文素材

篇一:戏曲的艺术魅力

戏曲的艺术魅力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篇二:浅谈戏曲音乐教学

浅谈戏曲音乐教学

【摘要】传统戏曲与学生现在的生活距离遥远,这种完美艺

术是“曲高和寡”,让人敬而远之。为了让学生能够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审视戏曲艺术,逐步感受和热爱我国的戏曲艺术,我在戏曲欣赏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了贴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加入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和时尚元素,巧妙利用课外教学资源,通过多种途径营造传统戏曲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对戏曲文化关注和理解,更新学生对传统戏曲的认识,逐渐改变“戏曲音乐很土”的观念,用正确的审美态度聆听中国民族音乐,感受和鉴赏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理解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 兴趣 戏曲欣赏 教学效率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应将我国各民族优

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中国传统戏曲欣赏占了一定的比重。然而,由于传统戏曲的内容、形式与现今儿童的实际生活有较大的距离,使许多小学生对传统戏曲欣赏并没有多大兴趣。课堂上,录音机里播放着艺术家的名作,有的学生一动不动,非常遵守纪律,但两眼空洞迷茫,一付发呆的表情;有的坐立不安,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有的同学聊天说话,做着小动作。戏曲欣赏对他们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更难说要让学生爱上中国戏曲。音乐教师经常抱怨戏曲欣赏课难上,也有许多困惑:“戏曲该怎么教学生才会喜欢?”“戏曲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令人生厌?”

新《课标》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

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此理念指导下,我从激发孩子学习戏曲的兴趣入手,注重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和兴趣,以喜爱的音乐表现形式为载体,改变戏曲的呈现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听戏曲、看戏曲、唱戏曲、表演戏曲,最终让学生热爱戏曲欣赏,进而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一、对比赏析,激发兴趣

戏曲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国粹艺术,历史悠久,现在

的学生对其知之甚少,觉得戏曲冗长枯燥、毫无生气。戏曲欣赏前,可借助学生现代的审美经验,先让学生欣赏用流行音乐形式“包装”的现代版戏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感受戏曲内容,然后对比欣赏传统唱法的戏曲,感悟两者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用正确的审美态度聆听中国民族音乐,感受和鉴赏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理解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逐渐改变“戏曲音乐很土”的观念。

一次,在六年级某班上曲艺欣赏这个单元中京韵大鼓

《重整河山待后生》时,我按照音乐欣赏课的一般流程,即介绍作品背景、音乐体裁、演唱者、歌词大意、听赏音乐、简单学唱等,在作品介绍环节用了半节课后,学生开始听赏音乐,在听了一遍后,我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位男生这样说道:“老师,这首歌太土了,旋律一点也不好听,锣呀、鼓呀,敲得吵死了,反正音乐课欣赏的音乐都没什么好听的。”当他发言完毕,班上就骚动起来了,大多数同学连声附和,感同身受,我一时无语,发脾气强迫学生按照我的思路听,那就失去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了,我赞赏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更赞赏他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音乐欣赏更是如此,不可能以程式化、结论性的标准来要求评判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另一个班级授课时,我改变了我的教学策略,为了激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传统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的《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演出视频,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和“快乐男声”张杰、苏醒的表演激情碰撞,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听赏后不禁发出感慨,“原来戏曲也这么好听。”听过几遍之后,大部分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将这首戏曲已经唱得比较准确了。其后,我播放精美的课件辅助音乐创作背景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聆听,利用网络视频资源让学生了解电视

连续剧《四世同堂》,从而理解歌词含义,在一系列的铺垫教学之后,学生在心理和听觉上已经接受了这种民族音乐,最后我让学生反复对比欣赏京韵大鼓艺术家骆玉笙的精彩演唱,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叹老艺术家的精湛表演,在浓厚的京腔京韵中感受到戏曲的艺术魅力,自我产生演唱和表演的欲望,并最终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模仿体验,感受魅力

学生在欣赏戏曲的同时,我利用学生较强的表现欲,引

导学生尝试模仿戏曲中典型的表演元素,在戏曲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和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在魅力。

模仿戏曲演唱,即“唱”。学生跟着录音机或音像媒体

学唱一些戏曲片段,如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智取威虎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评剧《花为媒》等戏曲经典唱段。在演唱中体会不同的戏曲唱腔特点,如速度缓慢、旋律婉转曲折,字少腔多,抒情性强;或旋律较平直简朴,字多腔少,朗诵性强等。

模仿戏曲念白,即“念”。引导学生模仿一些经典戏曲

作品中的念白,品味戏曲的腔调韵味,如黄阅的《折子戏》、许嵩的《如果当时》、魏晨的《少年游》、华少翌《梨园英雄》、零点《粉墨人生》等,同时请学生创造性的将生活中的对话也用戏曲“念”的方式来表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

了学生兴趣。

模仿戏曲中的虚拟动作,即“做”。模拟戏曲舞台上被

舞蹈化和美化了的生活动作,如戏曲舞台上的开门、关门、上楼、下楼、行船、走马,《三岔口》一剧中,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摸黑开灯;《拾玉镯》一剧中,孙玉姣接近生活动作的做针线等。引导和启发学生注意模仿演员的表演,理解演员动作所要表达的内涵和剧中人物内心情感,在欣赏和感受中提高学生欣赏能力、思维能力。

模仿戏曲武打动作,即“打”。通过观看戏曲艺术家在

舞台上的精彩表演,鼓励学生模仿一些简单的武打动作,让学生在模仿体验中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三、创生资源,追根溯源

吸收流行文化,永葆创新精神,是艺术得以延续的奥秘,同样的道理也适合戏曲艺术的发扬与传承。教师要以开放的视野,充分利用身边的音乐资源,遵循学生审美心理特点,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内涵。

基于新课标的指导,针对学生喜欢演唱流行歌曲,崇拜

明星的特点,我收集了大量融入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如学生耳熟能详的《说唱脸谱》、《霍元甲》;《盖世英雄》、《中国功夫》;《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谁说女子不如男》;《新贵妃醉酒》……在这些歌曲聆听和欣赏中,引导学生探究歌曲是

篇三:魅力戏曲

魅力戏曲

注:请在设定课程标准时,要充分研究国家新课程标准,在附录中提供了指向各科新课标的网站链接。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有关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 2、 理解中国戏曲中脸谱、行当等含义。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欣赏戏文。

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戏曲的精彩片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感情和关注,从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过程(教学或学习过程):

说明:在描述单元的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您一定会用到培训中制作的文档,请在用到这些文档的位置,注明相应的文件名,并设置链接,以便浏览者方便查看相应文件。建议按照教学实施进度的时间顺序设计教学过程。

一、展示教师演示文稿,明确目标、具体分组和任务安排

将全班分成三大组,以下是具体分组和任务安排 1、 戏曲汇报宣传组

任务是:主要负责收集整理戏曲材料并制作课件或学生网站。由于戏曲剧种繁多,再依据不同剧种分为“京剧组”“越剧组”“黄梅戏组”“其他剧种” 四个小组。要广泛地了解该剧种的知识,感受戏曲的魅力。

2、 戏曲表演组

任务是:该组学生要学会表演某一剧种选段,也可以是戏曲连唱,尽量是不同剧种、剧目,如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等剧目名段。有条件可备脸谱和服装。

3、 戏曲与现代艺术组

任务是:负责研究戏曲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课题。千百年来,戏曲艺术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形式,其中的许多艺术形元素正渗透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红脸的关公”“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俗语就来源于戏曲艺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戏曲与文学、戏曲与音乐、戏曲与绘画、戏曲与雕塑、戏曲与影视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究,可以制作成课件,并形成文字,做好汇报准备。

4、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搜集有关戏曲的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附分组任务表格

2

篇四:戏歌

戏歌,顾名思义就是用戏曲的音乐素材来创作歌曲, 因此,它主要是以戏曲为主,与歌曲、戏曲不同。“这种‘戏歌’,以传统唱腔为‘种子’,突破了传统的唱腔的窠臼,由旧腔幻化出新歌,其准确的定位是:戏中有歌,歌中有戏,它是戏曲和歌曲的合流,是歌曲和戏曲的完美交融,从而为我们深探戏曲唱腔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可循的‘旁门左道’”。中国戏曲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动听的同时也感动人心灵,而流行歌曲却是新时代人的极宠,二者结合,自然相得益彰,风格独特。

一、原因

戏曲演唱正式形成于宋朝,经元明的不断发展,到清朝逐渐形成了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等四大声腔争奇斗艳的局面,进而形成了有着较高的专业化水平的完整的演唱体系。程式化地运用音乐塑造人物形象,是戏曲独具的创作手法,这种创作手法在千百年来一直绽放着独特的魅力和光彩。然而,时代的加速前进,观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其的认识和了解出现了障碍,这无疑在呼唤着新的变革,戏曲需要焕发出新的时代锋芒,需要创造出更多眩惑的程式,以承载更广的社会体裁和更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相较于戏曲,流行歌曲的流行因素在于它的通俗性和生活化,流行歌曲紧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贴近于人们的丰富内心,也在于它的普遍性和大众化。目前直接服务于歌曲的载体有CD、歌厅、手机等。相较而言,戏曲不论是板腔体还是曲牌联套体,它的创作总体来说是比较受限制的。再看戏歌的创作,它首先要遵循的是歌曲的创作规律,否则就不是“戏歌”,而成了戏曲唱段了;反过来,戏歌又要大量吸收戏曲的成分,两者呈现的是“似是而非、若即若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这就是戏歌的内在辩证、逻辑的关系。因此,戏歌既要保持戏曲的腔调和韵味,又能不完全受传统模式的束缚,唱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滋滋有味。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有继承、有发展。因此,在戏曲唱腔不断优化创新的过程中,渐渐产生了这种独具一格的艺术新品种——戏歌,从而推进着戏曲的现代化进程,延续着戏曲的独特魅力。

二、发展

1.前期:戏曲元素>歌曲元素,兴起于大陆

“戏歌”这一形式的全面展现是在198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京剧味十足的《说唱脸谱》以其独特的戏曲风格,以及琅琅上口的节奏传遍中国的大街小巷,一声“哇呀呀呀”震撼无数人。这个时期的戏歌无论在唱腔上还是表演上都和舞台的艺术效果紧密结合,因此,它的内容和唱腔都渗透着浓郁的京剧味儿。《说唱脸谱》的创作者闫肃在谈到他创作戏歌的初衷是为了引导追逐时尚的年轻人更快更易地进入到中国国粹的艺术殿堂来,是要达到宣传北京、宣传中国、宣传戏曲的目的,所以《说唱脸谱》还是以戏曲为重头戏,但并没有完全按照戏曲的程式创作,行腔板式还是比较自由的。而在伴奏方面,虽然采用了一些交响乐,但更多是陪衬,整首歌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京胡、锣鼓等京剧乐器。同样,其他的戏歌如《故乡是北京》和《前门情思大碗茶》,要么是以京剧唱腔为基调进行谱曲的,要么是根据民间说唱的基本音调为基础谱写成的,所以戏歌在创作之初被人们称为是“京歌”,这与戏歌作品中散发出的浓郁的京味儿是分不开的。

(《故乡是北京》由京胡、洞箫奏出)

原唱李谷一从小就接触到京剧,这是勿庸质疑的,因为京剧是我国最大的剧种,影响广泛。她的父亲就是一位京剧票友,家里保存着大量的京剧唱片,耳濡目染,二黄与西皮的旋律也就深深地印进了李谷一的脑海。文革期间,样板戏风靡全国,为表演需要,李谷一开始学习京剧唱段。这时候,中国音乐界一些人开始探索用伴奏、发声等西洋手段来演唱京剧唱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京剧交响化。李谷一在湖南也开始学习用钢琴伴奏来演唱京剧的一些耳熟

能详的唱段。

1972年,中央乐团恰好缺乏能用西洋乐器伴奏和西洋发声法来唱京剧的人,于是开始招考。远在湖南的李谷一决定应试,没想到,这一考就是三年,凭着自己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取得了成功,1974年,李谷一如愿进入中央乐团。当年的中央乐团是中国最高水准的乐团,有人说,进入中央乐团比登上月亮还要难。能够成功地进入中央乐团,是李谷一艺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为她日后开启一代歌风,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著名歌唱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谷一考上中央乐团,在几万人中脱颖而出,就是考京剧!

《新贵妃醉酒》是胡力作词,作曲,李玉刚演唱的成名之作,是一首由京剧引来改编的流行京剧音乐,歌曲采用深具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和编曲技巧,达到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优雅,轻快等气氛的歌曲风格。2011年重新编排了高清版本CD,,整个故事的脉搏重新进行了整理。2008年该

[1]歌曲作为第1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上的背景音乐。 2011年首届中央

电视台网络春晚李玉刚演唱了这首歌曲[2] 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李玉刚演唱该歌曲[3]

李玉刚的演出风格个性鲜明、唯美时尚,将民歌、舞蹈有机地融为一体,唱腔高亢嘹亮、甜美悠扬。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这与他的苦心钻研,努力探索是分不开的。从草根经历到"星光大道"获奖,再到加入中国歌剧舞剧院,李玉刚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坎坷和风波。出名后的李玉刚仍然很朴实、谦虚、随和。他从未忘记自己要以一个年轻人的眼光来诠释中国的传统艺术的理想,不仅刻苦练习,而且一有机会就遍访名师,四处求学,决心好好学习深造,努力推动艺术的推广与传承。

2.后期:歌曲元素>戏曲元素,流行于港台地区

科技文化不断的发展,使音乐艺术传播更加广泛,迅速。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港台音乐竞争,还有欧美的强势流行文化的无障碍输入,“R&B音乐”“雷鬼音乐”“饶舌”“嘻哈”走进了年轻人的视野,陶喆、周杰伦等个性艺人影响着中国大陆的音乐市场。而现如今的戏歌经过了十几年的变化,它不论从创作意图以及创作特征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如今的流行乐坛大量的舶来音乐充斥其中,而中国戏曲凭着千古不变的魅力,为那些舶来音乐注入了全新的概念和活力,混合后的乐风经证明深受年轻人欢迎。而那些时尚界的先驱人物更是抓住这个时机,在自己的音乐里加入戏曲元素,创作大量具有中国风的流行歌曲。以如今流行音乐界的周杰伦为例,在他的《我的地盘》MV中穿着京剧服装耍猴拳、跳嘻哈,戏味十足。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和京剧“约会”。在《以父之名》《龙拳》演唱会版中,周杰伦就曾反串京剧青衣的唱腔,而《我的地盘》更是把京剧元素与hip-hop风格结合,让人惊艳。伴奏中中国的古典乐器是一直伴随着流行乐器,让你能感受到流行音乐与中国戏曲之间的相互交融。而当今的戏歌类型就是这样的,流行歌曲中加一些戏曲唱段,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戏歌或者戏曲了。流行乐坛随着后来发展起来的港台的流行趋势引导着整个中国的音乐流行趋势,之后的内地戏歌已经不如最初时的发展情况,其发展势力越来越弱也越来越分散,在内地的戏歌中很难找出有很强代表性的作品,也没有很出众的代表人物。比如在创作中也很少有中西音乐兼修的作曲者,作者往往要么是对舶来音乐理解的不够透彻,要么对中国古典音乐一知半解,使得做出来的曲子显得比较单薄,往往达不到作者想要的目的。虽然内地戏歌作品参差不齐,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欣欣向荣,前景可观。

歌手:马天宇 专辑:《飞》作词:马英 作曲:赵博,京剧念白:杨磊(国家京剧院 男旦程派演员 念白选自京剧《武家坡》)

讲述了王 宝 钏 和 薛 平 贵的故事 . 王 宝 钏为 了 薛 平 贵苦 等 十 八 年 ,表 现 是 忠 贞 的 爱 情 .

《susan说》这首歌陶喆借鉴了中国戏曲《苏三起解》中的某一段:苏三

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遭冤案,今日起解奔太原。若遇清官把案断,必定有生我当报还。陶喆根据苏三说的这段戏,展开描述了戏曲细节,甚至整曲将现代和古代作了细微的联系《susan说》沿袭了陶喆以往那种抒情曲风,以慢拍的形式诉说着的爱情故事。陶喆大胆的在R&B曲风中融入了中国古典京剧的元素,成功的在RAP中引用了京剧名段《苏三起解》,将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完全没有让人感到不舒服,感到怪异的地方。简洁而富有韵味的结合方法,反而给人一种自然流畅的感觉,似乎这两种音乐元素原本就是源于一体,原本就该结合在一起[4] 。

三、特点

1.内容的改变

从戏曲曲词以抒情见长到现在的注重叙事。从《窦娥冤》整部表现惊天地、泣鬼神的感情,《西厢记》主要抒发依依惜别之情到《北京一夜》诉说古代的凄美爱情,《霍元甲》讲的就是霍元甲的经历,内容上侧重的点发生了变化。

2.形式的多变

戏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像《说唱脸谱》中整首歌都是戏曲唱腔的;也可以是《霍元甲》中歌曲配合着戏曲唱腔的;也可以是《盖世英雄》中歌曲加原戏曲唱段的。可以是一个人自唱的,也可以是男女对唱的。还有边唱边画脸谱的:王红军《速成勾脸演唱》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脸谱的神秘魅力,可谓是一个绝活儿,表现形式的灵活多变,满足着人们的欣赏需求。

3.曲词的转变

戏歌把戏曲晦涩难懂的曲词转化为的通俗易懂的歌词,还把现代新型词汇糅合进来,例如,陈升《北京一夜》的歌词:“onenightinbeijing,留下许多情。”此歌更是被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老先生称为是“目前为止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尝试,听者能够体会那种水乳交融的感觉③”。但有些改编使得一些听众对戏歌产生不好的印象。例如,陶喆的歌曲《Susan说》中的“苏三离了洪洞县,挂了个牌子在那大街前”“来生变一只狗一只马我当报还”,这种调侃的语气和腔调,年轻人听了觉得很好玩很搞笑,而真正懂京剧的人则觉得这是在对国粹的一种侮辱。所以如果想写出来真正的好的戏歌,前提就是要理解戏曲的内涵与精髓,不能只看表面意思一知半解,不然只会让戏歌流于粗俗,很快地淘汰出局。

4.伴奏乐器的改变

戏歌多以戏曲的乐器为主。在现代音乐的熏陶下,人们的耳朵已经不满足于单一旋律,单一色彩的伴奏方式,而习惯于多声部、多色彩的艺术音响了。《1699桃花扇》里的主题曲,中场休息曲,就是融合了古筝、二胡等,悦耳动听,和剧情相结合,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国家精品工程《大唐贵妃》里的:“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的配乐就是融合了交响乐,不再是以前的老调重弹,通过音乐弥补剧情和大段的演唱,舒缓人们的听觉疲劳。在民族乐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入西洋或现代的各种乐器,使得音乐的表现能力得到加强。

5.地位的改变

戏曲的影响越来越弱。戏歌刚被创作出来的时候是作为宣传戏曲的手段,所以里面蕴含浓浓的戏曲味道,如《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里面歌曲的成分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的听众。到现在,戏歌的初衷依旧没有变,仍然是为了吸引听众和扩大戏曲的影响,但是在一首歌中戏

曲和歌曲的位置互换了,以前只是一种手段,起到陪衬作用,而现在在一首戏歌中歌曲的成分占据着主导地位,戏曲则成为吸引听众的因素。

四、结语

在现如今的社会各种舶来音乐流行正盛,而像戏曲这种本土音乐却被许多年轻人弃之如敝。现在传统文化正在努力的适应市场,而只有在保持传统文化的要素下不断创新,才能吸引年轻的观众。为此,人们不仅创作了戏歌、“R&B唱戏曲”,还采取其他的措施来传扬戏曲艺术。

歌曲 魅力戏曲视频

1.立足于本位

中国的中央电视台的栏目《跟我学》,就是以普及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栏目主要教授大家戏曲身段、戏曲韵律、戏曲唱腔,并利用多种方式与网络媒介联手一起与观众互动,反映观众的意见,为广大戏迷票友及其他对戏曲不甚了解的各个阶段的观众提供一个学习、欣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平台。

2.立足于创新

谈到“戏歌”,不能不提及“昆歌”。戏曲的唱功要数昆曲的难度最大。昆曲要求吐字清晰,声音婉转,所以才叫水墨腔,随着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的发展,很多人都说,昆曲难唱,歌词晦涩,节奏慢,又听不懂,中老年人唱唱还差不多,年轻的孩子还愿意去看去学吗?其实昆曲一直都不排斥创新,如果能通过改革让大家参与进来,那么昆曲的生命力也就强大了起来,于是徐立梅就用昆曲的唱腔唱古典诗词,她自己称之为:“昆歌”。昆曲国家一级作曲、原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徐学法说,徐立梅倡导的昆歌在江苏省绝对是首创,他认为,徐立梅能够想到教小学生学唱昆曲,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从小就接触这种耳熟能详形式的昆歌,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才有可能爱上昆曲,长大后才有可能致力于研究昆曲,将昆曲发扬光大。专家认为此做法是全省首创。唱“昆歌”是“曲线救国”,戏歌同样如此。

3.立足于融合

新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其突破口在于音乐性的整体性变革。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演唱是接触人们的最便捷方式,它不受时间地点,阶层贫富的限制,任何人只要开口皆可唱。通过学唱戏曲,让人们了解戏曲,群众基础会更加广泛。

无论是创新还是融合,对戏曲的改革,都不能丢弃其原本的精髓,因为这才是戏曲,这才是它的魅力。戏曲,穿越历史,带着它的韵味,带着它的故事与现代的歌曲相融合,成功地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戏歌,让我们在欣赏戏歌中去感受心灵在古老与时尚的时空中流淌。就像戏歌《说唱脸谱》里所说:“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要创新要发展,哇呀呀,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

篇五:音乐剧的魅力

论音乐剧的独特魅力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当我们将音乐剧视为一个整体时,“它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服装设计和声光艺术,甚至还涉及到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简单的说,它是一门综合戏剧、音乐、舞蹈的大众表演艺术。艺术的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和商业性操作都是它的特征。光从以上所说还有些不太好理解。那让我们来看一看美国著名的音乐剧作家奥斯卡?汉姆斯特恩给音乐剧的简单定义,可能会更加简洁明了。他说:“它(音乐剧)是你所能想到的一切元素,其中只有一个因素是音乐剧绝对包括的,那就是音乐!”音乐剧中的音乐创作,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有许多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则。音乐是音乐剧中的灵魂,音乐标示了音乐剧的存在,而音乐剧也使得经典的音乐唱段得以流传经久不衰。音乐的出色与否决定了一部剧作能否成为传世的经典。

音乐剧具有独特的魅力,而音乐在其中无疑起到了无法取代的作用。下面让我们从音乐的整体性、旋律性、戏剧性等几个宏观的方面来看一下音乐对音乐剧的影响,以及音乐剧的独特魅力

一. 整体性。

音乐剧的创作非常讲究整体性。这是什么意思呢?音乐剧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音乐是其中贯穿始终的线索。从序曲到幕间音乐直至剧终谢幕的音乐,都需要有体现其整体性的音乐把它们完美的联系起来,一气呵成,使观众产生完美的整体感,而不是一首首毫无关联的歌曲大联唱。以韦伯的音乐剧作品为例,他的音乐是流行、摇滚和美声的综合体,使用不同的音乐语言不仅拓宽了音乐剧的表现手段及范围,还巧妙的让人们接受了严肃题材的音乐剧也可以用轻松活泼的轻音乐甚至是摇滚乐来诠释的观念。在配器上,他打破了管弦乐的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到音乐剧中,同时加入具有古典风格的合唱来渲染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以此来加强作品的时代感和表现力。要把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语言统一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的不好就是不伦不类。然而,在观众听来,韦伯是很善于处理这不同“种类”的音乐的,在他的剧中,不同的乐段和不同的场景、剧情珠联璧合,古典的、流行的、甚至是激进的摇滚乐都在同一部剧中依次亮相。我们感受到的这种结合是

非常自然、统一的,并没有牵强的感觉。这种和谐统一无疑使音乐剧更加连贯,更加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 旋律性。

旋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歌曲的灵魂。每一部成功的音乐剧必然有让观众难以忘怀的优美旋律。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些经典的旋律才成就了剧作的不朽。这一点在古典歌剧中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正如当提到《图兰多》人们马上会想到“今夜无人入睡”、说起《卡门》我们就会想起“斗牛士之歌”。很多人也许对整部歌剧并不熟悉,然而说到其中的著名唱段,却是无人不知。可见,好的旋律对作品的影响是多么巨大。说到《猫》,这恐怕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一部音乐剧了,作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它在全球巡演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它的足迹遍及世界的很多角落。伴随这部音乐剧的是一首经典的歌曲“回忆”,是一首超越语言和地域限制而传遍全球的名作。它已经和《猫》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该剧的招牌和象征。

三.戏剧性。

音乐的写作对于表现剧情的戏剧性矛盾冲突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剧情需要表现人物内心激烈复杂的情感斗争而又不能通过言语或肢体来传达时,音乐就承担了这个任务。在《猫》中,当衣衫褴褛的格里泽贝拉动情的唱出“回忆”(Memroy)时,那经典的旋律把这只饱受生活摧残,离群

多年而又风光不在的老猫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淋漓尽致,她对美好生活的那份憧憬和盼望回到猫家族中的向往,把整部剧推向了最高潮。每当“回忆”的旋律响起,观众总是抱以热烈的掌声,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杰里科猫的一员,来共同庆祝格里泽贝拉被选中升上九重天获得新生。可见音乐为烘托剧情起到的巨大作用。

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音乐剧才能更好的引起观众的共鸣。那些经典的音乐剧在这方面可以说做得非常好,如《悲惨世界》,《猫》和《歌剧魅影》等经久不衰的 作品无不是把音乐与剧情结合的非常完美,以《悲惨世界》为例:一段“重”音乐之后,整个现场突然间安静下来,只有交响乐团奏出微弱的前奏,接着穿着肮脏破烂的珂赛特唱起了

《Castle on a Cloud》。她唱着“There is a castle on a cloud,I like to go there in my sleep??”,憧憬地望着远方,似乎看到了有这么一个云端城堡能让她摆脱现在悲惨的命运,让她能在那里愉快地生活。突然间,这优美的旋律被老板娘霸道地唱腔打断了,珂赛特又回到了悲惨的现实中,又有一大堆的苦工要做了。刚有一句哀求,就被粗鲁地骂了回去,更显出这段歌曲悲凉的一面。再比如众人在恩佐拉的带领下走上街头争取民众的支持所唱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这也是这部音乐剧中最振奋人心的音乐,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酒馆老板的《Master of the House》,其颇

有喜剧感的节奏不禁让人随着节奏摇摆起来;珂赛特、马吕斯、爱波宁互诉衷肠的《In My Life》,他们之间的真挚感情把我深深地打动;爱波宁独诉相思之苦的《On My Own》;爱波宁为革命牺牲时在马吕斯怀里与马吕斯对唱的催人泪下的《A Little Fall of Rain》??这些歌曲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鸹钌卣驹诠壑诿媲埃毫?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爱的,令人恨的,令人不屑的,令人同情的??所有这些构成了这部经典的音乐剧。音乐剧的魅力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音乐是音乐剧中的灵魂,音乐标示了音乐剧的存在,也使得经典的音乐剧得以流传经久不衰。但这并不是音乐剧的全部,音乐剧是以戏剧为基石,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形式,将舞台艺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在音乐剧中,可以看到艺术和现实的结合,也可以看到现实在艺术中的升华。以戏剧为基础,以音乐为灵魂,这大概就是是音乐剧具有独特魅力的原因吧。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