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作文书就是我的陷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5:15 字数作文
作文书就是我的陷阱字数作文

篇一:项目申请书写作的三个陷阱

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科技写作与传播杂志)2014年第2期发表美国犹他州立大学Steve Lemanski的文章,Proposal Pitfalls Plaguing Researchers: Can Technical Communicators Make a Difference?(困扰科研人员的项目申请书写作方面的陷阱:科技传播人员能帮上忙吗?)。文章指出:

很多科研人员会写论文,但不会写项目申请书,可以说他们落入了三个陷阱。

1、 不了解受众,不会令人信服地对受众说话。

2、 未能认识到,申请书写作是专门的一个门类,从而不掌握适合于该门类的写作风格。(博主:正如小说、诗歌、学术论文、产品说明书等各是一个门类一样,项目申请书也是一个门类。)

3、 未能在研究概念的表达传播方面多花力气。

展开说一下。

第一点,项目申请书的受众便是评审者,如何缩短与评审者的距离至关重要。学术论文是写给同行看的,但评审者当中也许只有一小部分是自己的小同行,隔行如隔山啊,故不能像写论文那样写项目申请书。R Porter在发表于2003年的Facilitating Proposal Development(助力项目申请书编写)一文中说:“要假定评审者不是非常在行的,但他们能迅速学会有关知识”。

第二点,遵守这一门类的规矩。B. Mehlenbacher在发表于1994年的一篇文章(The Rhetorical Nature of Academic Research Funding,学术研究经费申请书的修辞性)中指出:一定要把申请书撰写与科研经费申请看成一项长期性的任务,不是孤立地练几回笔就能完成的。

也可以倒过来看,写申请书的时候,也许需要把写作学术论文时所掌握的规矩给暂时丢掉。R Porter在2003年那篇论文中说,撰写说服力强的申请书与起草学术论文不一样,在写论文时,哪怕下一个很谨慎的结论,也得论证得很完备。而在撰写项目申请书时,要不得犹豫不决和含糊其词,一定要设法用强有力的论证自始至终抓住评审者的注意力。(博主:不能太谦虚了。)

第三点,要不厌其烦地重写、修改、编辑。有三位作者于2004年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Scientists’Views of Science, Models of Writing, and Science Writing Practice(科学家群体对科学、写作模式和科学写作实务的看法),在他们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没有一位应答者使用过科技编辑(technical editor,博主:最好理解为科技文本的审改专家,而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书刊编辑)的服务,给出的理由不外是两条:编辑费太贵;他们不懂专业。这一看法是有问题的。Paul Chapin博士曾在国家科学基金会做过25年的项目官员,阅本(基金申请书本子)无数,他写过一本书叫Research Projects and Research Funding(科研项目与科研项目申请),书中写到:评审人本能地认为,申请者在哪个问题上费笔墨,就说明申请者本人重视该问题。在竞争激烈的时候,谁能把自以为重要的问题阐述清楚,也许就决定了申请成功与否。可是本子篇幅有限,这里详,那里就得略,因此,“也许需要数易其稿和一些审改建议……才能做到合适,但在此付出时间与努力是值得的”。

R Porter在2003年那篇论文中提出10条对策,其中第8条是“本子提交之前,应请经验老到的写手审一下”。他说,申请人与自己申请的项目太近了,反而不可能做到客观,通常需要借助审改专家的一臂之力。

这三个陷阱在我国是否存在?我国有什么其他陷阱?欢迎大家讨论。

篇二:2作文-陷阱

2003河南优秀高考作文-陷阱

他紧缩着眉头,背着手,一步一步缓缓地走着,走到这头,又折回去,走到那头,又折回来。堂前的那炷香缓缓地燃烧着,烟气缭绕。在堂外,吕后派来的使者垂手站立,静静地等候。

韩信迟疑了。这位曾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处事果断头脑冷静的人迟疑了。吕后派人请他参加庆祝汉王打胜仗的宴会。隐约地,他感到有一丝危险,凭着他多年驰骋沙场的经验他感觉到了。他明

白兔死狗烹的道理,却没想到这厄运来这么早。这么说,汉王已经决意要除掉他了?尽管他早已被剥去了王权,只保留了一个大将军的虚名。

他的手心渗出了汗;如果不去,该怎么向吕后交代呢?他抬头望了一眼那使者,恰好和那使者的目光交遇。使者并没有躲避,而是轻轻地说了句:“萧丞相也将出席。”

这句事先由吕后交代好的话似乎洞穿了韩信的心,他的眼睛豁然一亮:“萧丞相!”是的,萧丞相——他的挚友,良师。韩信望着那缭绕的烟气,陷入了沉思?? 同邑的人嘻嘻哈哈地笑着,要他从他们的胯下爬过,韩信缓缓地弯下了腰。 漂母每天给他拿来食物,尽管她自己也贫穷得靠洗衣为生。

他缓缓走出刘邦的帐下,对着皓皓明月长叹一声,心里充满着迷惘,痛苦。他随着逃亡的士兵漫无目的的走着。身后一阵马蹄响,萧何那清晰的声音如同那清冷的月色一起穿入他的心中:“韩信留步!”尔后是月下对酌,畅叙心曲。那晚,他会心的笑了,如那轮满月一样清纯。

“是的,萧丞相是我相交多年的知己,若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日。”韩信的眉头舒展开来,重重的吁了口气,恢复了往日的神采:“走吧。”使者露出了一个不易觉察的诡秘的笑。

韩信轻快地跳上了前来接他的马车。马车“嗒嗒”地响着,扬起岁月的风尘,向未央宫驶去。那天,韩信没有从未央宫走出,以后也没有。

点评:这篇文章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语言老到。

先说构思和结构。本文取材于一段众所周知的历史。韩信因为与萧何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最终没能识破吕后设下的“陷阱”,一去不回,留下千古遗憾。可谓扣题严密,浑然天成。旧题材翻出新意味,而且自然天成,显示出作者目光的敏锐和独到。文章结构的严谨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文章开篇便直写面对吕后邀请韩信的迟疑,使者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萧丞相也将出席”,实在是文中至关重要的一笔,这句话既写出了吕后等人的奸诈,也巧妙地使文章过渡到韩信对往事尤其是对萧何与自己之间深厚情谊的追忆,也正是插叙的这段追忆最终打消了韩信的顾虑,使韩信走向未央宫,走向不归路。

再说语言。说本文语言老到,一点都不过分。我们同样从细微的地方来分析。文中对“使者”的描写有三处:

“使者垂手站立,静静地等候。”——使者在静观其变。

“他抬头望了一眼那使者,恰好和那使者的目光交遇。使者并没有躲避,而是轻轻地说了句:‘萧丞相也将出席。’”——使者一直在观察韩信,“轻轻”说出的一句话,却有无限的分量,无限的奸诈。

“使者露出了一个不易觉察的诡秘的笑。”——暗示结局。

以上三处描写处处精妙,语言精练到位,推动了情节发展,又使文章结构严谨,真可谓滴水不漏。

文中的那炷香,同样是神来之笔。我们似乎看到韩信在烟雾缭绕中的徘徊迟疑,也似乎领略到韩信的心中实际也烟雾缭绕,这一特写镜头的闪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流逝,气氛压抑,令人窒息。如果作者能在韩信上马车前后加入“烟消香尽”的描写,会更精彩,更严谨。

文章结尾句含蓄蕴藉,回味无穷,不再赘述

篇三:我掉进了书的“陷阱”

我落入了书的“陷阱”

留庄镇中心小学 李子晨

“哎呀”我掉进了书的“陷阱”,谁来救救我呀!

最近,我爱上了各种各样的书。一去滕州,我就吵嚷着去书城看书。飞入书城,跃上电梯 ,我迫不及待的想看书,于是我丢下爸爸妈妈冲了进去。啊,我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水孩子》这本书,于是我坐在地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我看得正兴奋,忽然有一双大手把我扶了起来,我一看原来是服务员阿姨,我涨红了脸,于是站起来看书。我看的津津有味,如痴如醉,迷迷糊糊又坐在了地板上。此时此刻我模模糊糊听到有人焦急的喊我,我想:“管他呢,继续看!”我正看的带劲,耳朵被狠狠得拧了一下, “哎呦!”我转过身,大叫一声,“谁呀,哪个不长眼的?”可我一看,惊呆了,原来是老爸老妈!我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不该不告诉你们就去看书。”“回去我们再算账!”老妈笑着说。我可真是“恨”书 。

还有一次,我们去书城购买了《绿狗山庄》,回家的路上,我在车上读,到了家,我在沙发上读,到了晚上,我在床上读。我像一匹饿狼贪婪的读着,可是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一秒一秒 ,睡觉的时间到了,妈妈把灯关了。我又借着皎洁的月光看书,妈妈神出鬼没一下子出现了!我又不能看书了…….过了不久,我穿上拖鞋,蹑手蹑脚的打开了灯

的开关,又开始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为了防止妈妈发现,我边看边去关灯,“咚”的一下,我摔倒了,头上摔了一个大包,妈妈发现了我旁边的书,一下子就猜出了我的“阴谋”,训斥了我一顿后又开始心疼我了。

书,你虽然是“陷阱”,但是我爱书,所以我情愿落入你的“陷阱”。

篇四:学生作文-权力是一个陷阱

权力是一个陷阱

权力是一种风险,离权力最近的人的风险也最大,一步可上天堂,一步也可下地狱。这不仅在皇帝时候如此,在现代也是如此。所以唐太子李贤有《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

有人在过度地使用权力,有人却不知如何去使用权力,说起官场的这两种现象,可引用刘禹锡的两句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权力是毒药,不小心就会置你于死地,如胡长清之流;权力是民生,用得好造福一方百姓,如孔繁森、焦玉碌等。

对于想用权力谋求个人利益的人,权力就是一个陷阱;而对于想用权力创就一番公交事业的人来说,权力就是一个抓手。如何使用权力,关键在于用权人的心境,心境明,则权力是翅膀,心境浊,则权力是陷阱,不仅别人遭殃,自己也会沉没。

奉劝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观念的朋友,许多人就是如此走向灭亡的

篇五:作文教学写作的陷阱和突围方向

作文教学写作的陷阱和突围的方向

齐红雨

各位老师、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正道语文?语文永康”QQ群(279314882)、二群(384092267),本群致力于打造全国最活跃、最专业的语文教学研究群。

我是齐红雨,今晚的主讲人。现在已经离开学校教学第一线,专门从事作文研究。

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你之所惑,乃我之所思,也是群之努力的方向。你想知道的,不一定是我今晚要与大家交流的,但本次作文交流活动,需要你的参与和交流,更期待你有想要的收获。

没有掌声、鲜花和尖叫声,我讲不好!

秋月爬窗只因你足不出户,

文字如烟原来我心急火燎。

坐在秋天的田埂上,我仰望半月依偎的夜空,眺望熟睡的青山,抚摸流动的秋水,与一片落叶交谈:我才发现,诗意就在山水之间也!

今晚作文研讨的主题是:

一、作文教学写作的陷阱;

作文书就是我的陷阱

二、作文教学突围的方向。

作文研讨的过程:

一、齐红雨简介和经历

二、作文教学写作的陷阱

三、作文教学突围的方向

四、不能结束的结束语

一、我的简介和经历

【红雨简介】齐红雨,巴金文学院文学基地辅导老师、省作家协会会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学习方法报》、《学知报》、《语文导刊》、《语文周报》等杂志特约编辑。

作文研究比较全面,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和方法,作文专著《万能作文?作文终极方案》已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经历点滴】

参加高考预选,以一篇写突然离开班级回家乡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参考的同学姚云丽的文章《桃花雨》而得了第一个满分。高三第二期经过接近二个半月的努力,把数学由50多分提升到114分(总分120分;应该得117分,只错了一个选择题,但双曲线多算了一个焦点,被扣三分)。高考前不管老师怎么出题,我都集中精力反复锤炼文章(记叙文和议论文各一篇),以一篇写安徽六安的记叙文《水乡月》写进高考作文,得到46分(总分50分)。

而高三这一段写作经历却是我作文理念的起点,同时我治学的态度、恋爱态度、做事态度也开始成形。如:语文试卷不看答案(基础知识除外),自己独立做题,独立研究答案、翻译古文,一定要多角度证明自己的选择和答案。研究一个东西:一定要找到它的源头,甚至通宵(但只有三次)。

小学的一本数学书《趣味数学》影响了我做事的方法,追求与众不同、独立思维,认为在常规的表象之外,一定存在我们不知道的特殊规律,它们才真正在影响和制约我们。

1989年参加了“八九”学潮,1990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三凤中学。教学标新立异,带领学生春游、秋游、自办班级文艺晚会、成立班级文学社等。个人行为我行我素,赤脚上课(生脚气)、右鬓头发斜着剪了三杠(自己剪头出错,将错就错,一边三杠,成为学生笑谈和终身的回忆)。

1992年调回老家大英县象山中学,拿落叶、绘画作品给高中学生讲第一堂课,学生活动更多。观日出、观秋雾、管落叶、夏天中午捉螃蟹、举行篝火晚会、山上做课间操(强调做到第一很简单,敢做、转变想法)、课间操做完男生摔跤、搞了两次泼水节(好玩、快乐、学生终生不忘)、写完作文提前下课休息、冬天出太阳到室外阳光下上课??

1999年调入大英中学,评为市骨干教师,2000年参加省特级教师培训班;让学生采山上的野花为过生日的同学庆祝,让内向学生站讲桌上演讲(在讲台跳着叫自己的名字、说鼓励自己的话),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的不同角落演讲看谁吸引的听众多,负责学校禅韵文学社团;其中2007年、2008年高三接手普通重点班,第四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成绩与他们相差10分,但我的两个班高考语文成绩超所有火箭班、清北班(26人小班),语文班平成绩分别是110分和114分,不到一年时间缩短了10分的差距,反而与他们拉开了1-2.5分的差距,

对于不善写作的学生采用特别方法,让高一因不会写作而哭泣的女生女生提前准备作文资料、考试时带入考室(后来不带进去也知道如何准备和写作)、“奖励”(惩罚)学生写作文(最多达到9000字,两周写完;曾同时上初一(校长有女儿读初一),有一个不会写作的学生,我有意误会她,让她写3000字的文章,她却写得非常好。以后可以展示这些学生的作品)。

平时主抓励志、阅读、写作、方法、书写,而写作做到写好周记、短评、确定文体、文章定格、一文满分训练、扣题。

2004年开始辅助邱易东作家从事巴金文学院文学新苗基地的相关工作,并成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在邱易东、傅恒等作家的提示下开始潜心研究考试作文,试图攻克作文题目,完善作文审题方案、文体写作方案和语言快速提升方法,企图用“一文满分训练法”解决文体训练的低效,用“语言魔法训练”打破语言表达的瓶颈。

2010年离开教育第一线,到云南昆明搞过工程。2011年回到成都,与巴金文学院作家交流,并与同心文化传播公司签约,再次潜心写作自己的第一部作文专著,并于2012年春季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于今年6月再版。

李华平教授对该书的评价:对作文教学问题把握得很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由于作文方法与众不同,目前有四川省绵阳南山实验学校、四川省阿坝州政府所在地马尔康中学、四川省象山中学、山东省烟台栖霞中学等8所学校成立了我的作文研究小组。

我的座右铭:如果我是一棵小草,也要长成参天大树!

我的感悟:心之所向,世界开始为你精彩;用心用情写作,文章自然生动! 教育理念:解放心灵,激活心灵,开发心灵。

让孩子找回自己的内心(自信和想象),作文就成功了!

下面正式开始今晚的作文交流,请大家踊跃提问、发言、交流,碰撞产生火花,我更想碰撞产生爆炸,拓展彼此的疆界。

二、作文教学写作的陷阱

很多老师认为: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作文教学,我们努力了,我们很努力了,效果却不佳,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解决作文写作的难题。所以有的老师甚至敢于长时间不让学生写作文。作文教学、写作的低效、无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文本解读和文本写作方面,利用课文进行写作,华平老师有110万字的大部头著作即将出版,这种精神也是我们进行作文研究需要学习的。

治病救人,需要找到病因、问题的根源。前面很多老师(包括很多作文书籍)讲了很多有用的作文方法,在具体的使用中总会感觉力不从心、效果大打折扣,问题出在哪里呢?

要解决作文问题,需要跳出作文教学的常规方法和习惯,去思考教育部和学校的那些作文写作规定是否顺应了作文教学规律,我们的老师的老师的那些教学方法和习惯是否恰当和合理,以及语文老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充当了什么不好的角色。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研究司空见惯的作文题目、作文材料积累与写作的真实关系、作文材料的使用方式、作家写作高考作文的尴尬、作文阅卷教师的构成和阅卷习惯、作文教学的阶段性、作文教学的第一突破口、作文片段教学与大作文的关系、文体训练的完整程序、语言快速提升的途径、书写与作文得分的关系,甚至反思作文的“教、写、评”的过程是否合理,尤其重要的是作为作文写作的主体的学生。

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是缘于我们老师自己,我们受制于大家都正在做的做法或习以为常的经验,重复做了很多无用功。还有,局部的突破也无法真正地突破作文存在的诸多问题。假设作文问题有20个,我们做好了其中15个,也可能无法真正突破作文写作的瓶颈,我们倒在了最后一里路上。

首先,我们要厘清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再去找到突破作文问题的真正突破口。

下面,请跟着我的提问、提示,去找找我们已习以为常的作文写作习惯和写作陷阱,以期待找到作文教学和写作的正确途径。

『提问一』老师们:请说说,作文教学、写作可能存在哪些陷阱?

(一)阅读的陷阱

多读、多写是大多数语文老师开出的作文治病单子,其疗效会怎样呢?

1、作文之问:阅读、积累能解决作文写作难的问题吗?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课文内容大概为450万字,外加其他书籍、作文书、考试试卷、老师介绍的优秀作文等,一个高中生最少也读600(650)万字的内容

(不包含看影视作品),但大多数学生写作依然存在较大问题。

另外,很多阅读广、积累多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2、阅读的陷阱:不阅读不行,阅读了效果不佳。

3、原因反推:读了、学了无数课文,作文依然问题不断,试想作文写作的困境与我们语文老师对课文的解读方式有关系吗?

4、阅读对策:

(1)“一文”学写作。

把“读”变成“写作”行动,通过几篇文章(把部分课文作为写作的范本,反复研究)彻底掌握“文章结构、谋篇布局、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矛盾与波澜、情节如何集中、线索的设置”等。

记叙文:人教版初中《背影》(朱自清,渲染和细节)、《故乡》(鲁迅,细节和对比)、《孤独之旅》(曹文轩,景与心理)、《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渲染与对比)、《风筝》(鲁迅,细节与心理)等,课外《七根火柴》(景与细节)和一两篇中考满分作文等。

人教版高中《祝福》(鲁迅,人与景)、《项链》(莫泊桑,情节与渲染)、《我与地坛》(史铁生,景与心理),课外主要是小小说、几篇高考满分作文。

(2)再研究作文语言(只分析景物描写)。

A.景物描写举例。

[课文例文一]《七根火柴》: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光滑地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看不清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有几粒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撮撮浪花。

[课文例文二]《老山界》: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

B.景物描写拓展。

设定其他你熟悉的场景,再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上面景物描写内容,我们应该把雨中、月光中、下雪天、阳光下、薄雾里的草原以及晴朗的天空、夜晚的大山写好。

C.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形、色、声、动静、虚实和关联景物。

D.景物描写语言:形容词、动词,虚实结合,准确、形象。

[景物描写举例和景物描写的语言表达方法,下一次作为专题展开)]

(二)材料的陷阱

天下之大,历史、文化、自然异常丰富,写作材料无数,学生却感叹无合适的材料使用,或找不到与作文主题对应的材料。

其实任何人物材料、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一定是包含万象的材料,能写做一切作文主题、立意里去。但实际上却不能,原因何在呢?

【材料的陷阱】对写作材料性质缺乏真正的了解,往往注重了历史人物的历

史评价、定位,忽视了他背后丰富的故事;学生知道的人物材料多,但却对人物材料缺乏全面的了解。

【材料使用对策】全面、彻底掌握某个人物,多掌握社会事务、问题。

#红雨提示#如何让作文材料能写进不同的作文主题里,要阐述的很多,以后作为作文专题展开。

(三)政策的陷阱

大家说说:教育部、你们学校规定每学期写几个作文?

一般6-8个作文,还是多少,具体个数各校不一。

1、作文之问:多写作文能多大程度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2、政策的陷阱:每学期写作八个作文的规定,隐藏着写作的陷阱,它从学生写作练笔的角度规定的,希望学生多练笔,但忽视了写作的规律。

数量的规定导致老师注重了作文的量而忽视作文的质,而大作文本身就导致写、阅、评的时间拖得太长,割裂了作文练习的时效性,打破了作文写作的节奏,最终也让学生的写作失去了生活体验。

3、原因反推:我们阅读、课文解读、作文练习的方式不对。

4、写作对策:文章定格、一文满分训练法。

#红雨提示#要讲的很多,不再展开,作为以后的作文专题(至少需要六个专题讲解。

(四)文题的陷阱

用不同作文题目训练学生,其实是作文训练数量的另一个表现方式。用排列组合的方式计算,作文题目是数不胜数的,无法写完的。

1、作文之问:考到作文原题,学生的作文会写得更好吗?

2、考试的陷阱:虽然我们嘴里不说,但是绝大多数老师一定会希望考试考到作文原题。但是考到作文原题,甚至提前告诉学生作文题目,绝大多数学生不敢说能写出较好的文章,更别说优秀的文章。

找到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就能找到作文突围的方向。

围绕不同文题进行作文训练的教学形式属于“作文题目中心教学体系”,事实证明这种作文训练体系是极其低效的。

【文题对策】(一)研究作文题目的分类和隐藏的特性,分析考试作文题目的类型和特点,以及考试作文题目的脉络和方向;(二)建立新的作文教学体系。 #红雨提示#新的作文教学体系,以后展开谈论。

(五)文体的陷阱

选择写作议论文成为了主流,甚至占到80%以上。而议论文作文主题需要展开和多角度论证,而学生作文哲理深度欠缺、论证内容很少。记叙文是写作的金牌文体。

【文体对策】研究记叙文,打造高分作文。

#红雨提示如何写作记叙文,在这里也不再展开,以后重点谈。

(六)文题认识的陷阱

1.作文之问:我们忽视了同一作文命题、话题在文章中丰富的身份和作用,作文题目在文章中有哪些身份呢?

2身份的陷阱:权威观点认为——写作时不能脱离文题内容写作,也成了作文阅卷的基本标准;很多同学想当然地认为——作文题目内容就是文章的写作内容。

3、原因反推:忽视了文题在文章中的多重性质和身份,也忽视了作文题目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