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4:23:10 体裁作文
篇一:关于作文评语的思索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思索作文)关于作文评语的思索
摘要:作文是书面语言,作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
能力。笼统、干巴巴的作文评语,只会令学生感到单调、无聊,产生
压抑、沉闷的心理,不利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好的评
语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拉近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
促进师生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为突破作文教学这个大难题,我在作
文教学中对学生批语作了试探性研究。
关键词:作文 评语 思索
作文是书面语言,作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但
作为初中生,会说不会写的例子很多。特别是教师在一些写得比较
差的作文中批上像”内容不具体”“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太多“等
这样笼统、干巴巴的作文评语,只会令学生感到单调、无聊,产生压
抑、沉闷的心理,也不利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碍于
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拉近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促进
师生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厌恶作文。为突破作文教学这
个大难题,我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批语作了试探性研究。
一、肯定型评语
学生的习作有的在遣词造句上比较优秀,有的在结构上较完整,有
的开头或结尾很出色??这时,采用肯定型的评语,如:“这个词用
得贴切极了!”“你的结尾意味深长,发人深省??”“这句起到了“画
龙点睛的作用!”“你的开头引人入胜,激起了我的阅读兴趣!”学生
读到了这样的批语,便会感受到自己在本次习作中某一方面的成绩,
从而增强了他们写作的信心,激起他们学习写作的兴趣。
二、征询意见型批语
学生的习作大都是用自己的观点去看待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往
往表达出自己幼稚、不成熟的观点,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
去任意修改,以致文章中美好的童稚、童趣在修改中消失,当然对学
生某些不规范的语言,教师还是需要进行适当的点拨,但要用征询
学生意见的口吻。如学生写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家都有慈
爱的母亲,严厉的父亲。”教师可用这样的批语:“你的语气似乎太
肯定了,不能作笼统性的概括。”又如学生写道:“想起这件事,我很
伤心痛苦。此刻教师可用形象的语言给予点拨,例:”想起这件事,
我的内心就会无法平静,那内疚,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
三、指导型批语
通常我们所说的批改作文,强调的是有批有改。这里的改不应该就
是教师的大量修改,教师应起一个指导作用,明确指出不妥当的地
方及原因,然后指出应该如何修改。学生习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
样的语病,教师不要简单画出句子,然后写上批语,应给学生一点思
考的空间,指出修改的方向,如学生在写一些游记文章时,学生的过
渡句常常显得单一,经常是:“我们先来到某地,又来到某地。”“批
语可以点拨为:“我们读过《临眺桃源意未休》,我们是否可以变化
一下过渡。”在结尾处学生大多会写:“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去??”
来作为结束,那是否可让学生通过描写一些景物作为结束呢?例:
“我们的笑声在山里回荡,山头的夕阳也似乎不愿与我们分
别??”
四、欣赏型批语
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妙语连珠,能恰到好处
地运用古诗文,从而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时教师一定不
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辞。例如:“棒极了!”“帅呆了!”这是一种新潮
的语言,是孩子们的语言,学生对这种新型评语可是喜闻乐见的,他
们会记住这光荣,这评语能长驻他们的心间,激起无穷的动力,还可
以用激励的语言,例:“努力吧!我的小作家。”孩子一定会心花怒放,
信心倍增的。有个学生在教师节写了一篇关于老师的文章,写得情
深意至,读完后,我不禁深深感动。我既没有对他的字迹文段进行批
评,也没有对他的中心进行概括,而是深情地写道:“读了你的文章,
我深深感到了作为老师职责的深重,能得到你这样的评价,我感到
非常欣慰,也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再接再厉。
五、交流型批语
阅读孩子的作文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
了与老师之间的语言交流,但他们会用习作的方式倾诉心声,教师
可利用这个机会写上交流型的批语。如我班上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
名为《想起这件事,我就心寒》的作文,讲述了父母离异给自己的心
灵造成伤害的真实故事。读完之后,倍感同情,这颗幼小的心灵承受
了不该有的伤痛,我想此习作更多的不是需要文法上的指导,这是
一份心灵的呼唤,她需要我的轻轻抚慰,于是我给了她这样一段话:
“孩子别哭!你没有失去父爱和母爱,只是这爱来自不同的地方,你
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老师喜欢你的懂事,相信那伤痕会平复,你
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得更多的爱,好吗?老师相信你能行!”于是这份
习作成为了这个学生的一个新起点。无疑教学生习作本身就应遵循
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话:“有所为而作,无所为而不作”的观
点,让学生从作文中学到为人处事的方法,这就是成功的教学,更是
成功的作文教学。
六、励志型批语
有一个女生写了一篇作文《折翅的天使》,讲述自己身陷肌体残缺
的深深痛苦,不能自拔,其文感情深挚。我就在结尾写下这样一段话:
“肌体的残缺确实令人痛苦,更痛苦的是心灵的折磨。但是,这种事
实不可能改变,如果我们再不能从心灵的泥沼中走出,那么我们将
永陷深渊。贮备知识吧,蓄积力量吧,让我们用知识充实大脑,武装
自己,总有一天,我们还能展翅高飞!”
另外,我认为作文的批语还应有二忌。
一是指责。学生本身就处于学习阶段,习作中自然有很多地方不尽
人意,教师千万不能随便地写上:“你的作文糟糕透了。”“不动脑筋,
胡言乱语,没一点进步。”甚至有的教师不客气地说:“无法阅读,狗
屁不通。”我想这样粗鲁的语言就更不该出自循循善诱、师道尊严
的教师之口。
二是笼统。记得小时候老师给我作文批语中最多的是语句通顺,条
理清晰,中心明确,层次清楚等等,学生阅读这样的批语是茫然的,
不知好在哪,又错在何处,因此教师哪怕重点改了一句一词,我想一
改有一得,那么,多次的修改就会有多得,而且一些交流性的评语更
会让学生增加对你的信任度,增强教师自身的亲和力。学生喜欢了
你这个老师,拥有了个人魅力,也就喜欢上你的课,那何愁他们的作
文得不到提高呢?
给孩子一颗信心的种子,他们能长成参天大树。
给孩子一盏灯,他们会给你一片光明。
篇二:话题作文————思索
秋天的思索
经过了万紫千红的春,走过了热烈粗犷的夏,转眼又到了一年的秋天。 秋天多好啊!仰头往上看,天高云淡,月明风清;俯首向下望,层林尽染,田野金黄。秋天,代表着成熟,它静谧,凄清,很容易让人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有的人会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挂念,有人会满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有人会心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思......同样的风景,在一百个人眼中会有一百种色调。
秋天的硕果对于春天的花朵来说诚然是一种圆满,但秋天的落叶对于春天的新芽来说却是一种终结。也许人生也是一样,年少的轻狂与怀想总是被岁月的刀一点点斫掉,已到中年的人,还能剩下几分少年的洒脱与不羁呢?人得到了一些东西,必然要失去另一些东西。
人们常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来勉励别人。但我们心里都清楚,付出与收获并不一定成正比。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的性格,经历,背景,机遇......各不相同,所以人有贫富之分,善恶之别,就是同一个人的人生也会有沉有浮。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有的人得到很多,有的人一无所有,这是难免的。
如果你春天播种了,夏天灌溉了,到了秋天却收获得很少,你会觉得委屈,会觉得失意。你可以放逐伤感,但绝不能选择沉沦。如果你游戏人生,最终会被人生游戏。要知道人生一世,就是一个不断失而复得的过程。得到的财富,也许来一场变故就交付他人了;相伴的爱侣,也许中途变心离你而去;而最宝贵的生命,最终也将被上天收回。所以人
生就是一个过程,拥有了并不尽然可喜,失去了也不尽然可畏,何必太在意得失呢?只要努力过,付出过,就应当无憾了。
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能不能翻过一座大山,不是问路,而应该问你的脚,能不能渡过一条大河,不是问船,而应该问你的心。朝着心中的太阳走,一路披荆斩棘,也许你还会跌倒,但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不妨把或多或少的经历放进日记,不妨把亦真亦幻的追求交给岁月,不妨选择重新开始,挥洒汗水,泪水和血水去书写春秋。
篇三:浅析初中作文教学的一点思索
浅析初中作文教学的一点思索
作者:关却卓玛
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5期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难啃的一块骨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初中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师生共同关注、探索初中作文教学。
一、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时心生“厌烦”,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教师教作文千篇一律,老生常谈是写作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初中作文教学难,学生作文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的现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功底都有关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课内外实践活动
许多初中教师致力于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及各种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的运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初中生对生活探索、发现的精神需求。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认识不到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从而造成学生缺乏表达内心想法、思想的渴望。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动机、写作激情都得不到激发。失去了源自生活实践、课外活动实践的生动素材,导致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无话可说、虚构故事、拼凑文章的状况。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师教学中存在功利性倾向
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教学与考试成绩相关性很大,只要平时教师教授过的内容,学生通过理解和记忆就会得到不错的成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付出很多的努力来指导学生作文写作,最终可能收效甚微,这就消减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受应试教育顽疾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性思想,有些教师认为花大力气抓作文是得不偿失。
(三)教师本身的写作素养有待提高
有些语文教师平时忽视对自身文学素养、写作水平的培养,导致在作文指导与讲评时捉襟见肘。正是由于学校教师作文教学水平不高,而学生、家长急切想提高作文成绩,于是社会应学生、家长的需求,出现了不少的语文作文辅导班,专门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辅导。参加课外的作文辅导不仅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而且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不参
加课外作文辅导的学生又存在写不好的心理负担。因此,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应使我们警醒: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亟待提高,作文教学应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二、如何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因此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特殊性来提升作文教学水平成为师生、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打好基本功,师生共同提高写作功底
初中作文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要打好写作的基本功,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写作能力。这就要求师生都要重视课外阅读和练笔。对学生来说要加强课外阅读,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广泛的阅读,丰厚的积累是学生提高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同时,学生平时写作练笔也是培养语感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养成了练笔的好习惯,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对教师来说要加强阅读,把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积累,同时要勤练笔,积累写作经验。教师还要善于与其他老师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借鉴成熟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作文教学。
(二)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师生共同寻找写作乐趣
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初中学生存在着对生活的好奇心、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新奇感,可他们在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将自己的实践内容、生活感悟写入作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去找最熟悉或者最适合的材料来写作。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对生活的观察所得、体验所悟就是创作的源泉,有了源头活水,写作也就不难。师生都置身在生活的海洋中,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观察、积累,教师和学生就能激发出写作的激情和乐趣。
(三)从修改中提升,师生共同参与作文批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经过长时间修改成稿的。文章的修改、批改不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师生共同提高经验的机会,师生的共同合作是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作文的修改必须经过思考,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从而完成作文的修改。具体可以通过教师批改或抽查批改、学生分组互批、学生自批等多种方式交叉修改学生作文,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总结批改的内容,珍惜批改中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真切地获得写作的经验,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提升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学生写作基本功的形成阶段,为学生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奠定基础,师生共同合作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是师生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
篇四:作文片断训练的思索
作文片断训练的思索
平度市实验中学王亚宁
所谓作文片断,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初中阶段训练类型共有三种:
描述性训练:就是选择景物的一个方面,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朵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进行叙述描绘。
说明性训练:就事物的一个方面作介绍。
评议性训练:就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影视片简单地谈点个人看法,不求多、不求全,谈清楚某方面的感受或体会即可。 作文片断训练的主要方法有:
仿写。教师在教课时,可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断,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然后布臵为片断作文练习。
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异,从相同点悟出不同点。学习了鲁迅《藤野先生》后,就布臵学生学习本文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出藤野先生外貌的白描手法,写出自己或熟悉的一个人的外貌或典型性格特征。例如有同学这样描写我班的班长:他戴着一副深度眼镜,倒八字的浓眉,把头倒过来活像个鸭梨,笑的时候,露出了一个可以塞入一元硬币的门牙缝。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生发。就是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生发开去,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这比仿写更进一步了。
例如,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后可布臵“假如我的叔叔成为百万富翁,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地出现在眼前,那么我的一家又有怎样的表现?”;学习了《变色龙》后,可作“奥楚蔑洛夫见到将军哥哥了”等。当然,不必限于课文,还可以找有关的文章作为范文分析,让学生根据其中适合的材料进行片断练习。
引导学生练写片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材料要对口。写片段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次作文的要求,先弄清要求“写什么”,然后让学生对口选材。有的还需要亲自去实践,有了亲身的体验,就有了写作的素材,就有话可说,就有事可写。
2.抓住顺序去观察。在明确了“写什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观察中要有一定的顺序,要有重点。例如写景的文章《湖心亭看雪》,按有总到分,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这样描写眼前的景象:“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人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写托翁的面部轮廓一段,先总写:“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中间分写眼睛、额头、鼻子、耳朵、嘴唇。最后写“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要引导学生按从人到景,或有总到分,或从景到人,或从中心到四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顺序去观察。
3.抓住要素去叙述。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在细致地、有序地、有重点地观察之后,就是表达的问题,即“怎么写”的问题,一般说来,写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那么,进行写人、记事、状物、写景等的片段练习,有没有要素可抓呢?①写人物外貌的片段,可抓住人的身材、长相、衣着三要素去写。②写事的片段,可抓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要素去写。③写静物片段,可抓住静物的形状、大小、高低、色彩、功能这五大要素去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就是很好的范例。④写景物的片断,可抓住景物的住臵、景物中所含的各种事物、景物的静态和动态,以及自己的想象这五个要素去写。⑤写植物的片段,可抓住植物的形状、颜色、功能这三大要素去写。⑥写一个场面的片段,可抓住时间、环境、众多人物、动态四个要素去写。
4.突出事物的特点。抓住了事物的各个要素去叙述,并不意味着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要做到抓住事物的重点,突出事物的特点去写。
5.划分层次去记叙。有了细致的观察,抓住了事物的要素和特点,要教给学生一种重要的写段法——即分层写段法。就是将一段话,分成几个阶段,几个
层次去写。这样容易把片段写具体、写详细。可教给学生几种最基本的构段法: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去写②按照时间顺序去写。③按照地点的变换顺序去写。④总分式构段法。⑤因果式构段法。学生掌握了以上5种常用的构段法,写起片段来,就容易了。
篇五:浅谈对作文教学的思索与认识
浅谈对作文教学的思索与认识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迈进,教育改革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方法、方式上的改革,还伴随着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的改革。长期以来,应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学生的作文成绩较底,教师的作文教学意识淡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找原因,并加以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教学理念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载体核心
Abstract: with the education reform, on education reform ideas increasingly thorough popular feeling. Education reform is not only education method, the reform of way, with education concept,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reform. Long-term since, should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tudents result is the bottom,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consciousness. Therefore, the teacher in the thesis teaching should find reasons, and analyzed,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Key words: the teaching idea intellectual factor non-intelligence factor carrier core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如果说“能读会写”是语文课核心任务精要概括的话,那作文作为写的一块,恰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教育的目的在于创新。从读写的功用来说,读的功用在于吸收、充实、提高,而“写”的功用便是由心灵的体验与感悟后的外现与创新。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是测试学生各个方面的一种综合素质。写作能力,归根结底,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须具备两个条 件:即丰富的思想感情(包括思想认识、生活素材)和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包括用词造句,谋篇布局)。前者是内容,是核心;后者是形式,是载体。内容统审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要提高写作能力须从这两个方面 努力。
但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对学校作文教学颇多指责,而教师自己也抱怨作文教学投入多、产出少。教师的烦恼是费尽心思,但吃力不讨好,教学效益不高。学生的烦恼是越写越写不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厌写导致教师厌教,教师厌教以致不想去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当然学生就厌写了。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其一、过分强调作文教学的题材性。学生在作文前,教师就一而再、再而三引导学生选取题材时,一定要选有意义、能提炼出主题、能概括出中心思想的题材来写。每次这样的反复强调,学生心目中就早已形成了一个题材优先的框框。还未下笔,心里就受了束缚。为了要寻找一个能概括出有意义的中心和主题的题材来,煞费苦心,搜肠刮肚。这样自然会使学生忽视自我和周围很多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值得一写的东西。这种做法,恰好把作文的正确过程颠倒了过来:写作文时,不让学生有感而发,却先要学生先选一个中心和主题,再按图索骥找题材。这不仅封闭了学生心灵,而且,这样的作文练习,其无趣味是可想而知的,无趣味的写作能写出好文章来吗?其二,过分强调作文的思想性。既然要概括出主题和中心来,对这个中心和主题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教师又引导学生,主题必须是健康的,中心必须是向上的,表面上看,这些似乎都不错。问题是,什么样的中心和主题才算是“健康”“向上”呢?这实际上又给学生定了一个框框——主题先行。难道写自己真实的经历,说自己内心真实的话就思想“不健康”“不向上”了吗?其三、过分强调作文的操作性。这集中表现在教师指导作文,热衷于炮制作文的种种写作方法,这法那法,让学生削足适履,依样画葫芦。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
1.加强德育渗透,提高认识水平,解决“抓不准”、“写不深”的问题。
《德育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语文要文道合一,树立教书育人的总体意识。所以,无论继承传统还是依纲教学,我们都须把培养学 生认识能力、提高德育修养放在作文教学的首位,使写作对青少年的思想和生活起导向作用。
事实上,提高学生德育修养也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作文要“思想健康,中心 突出”;古人强调“文章以意为主,意在笔先”,又说“气大则声宏”。这“意”和“气”都是指思想修养。思想水平提高了,文章的立意、境界自然就高了。2.扩大生活积累,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写作文时往往感到言之无物,这主要是由于接触社会少,直接经验缺乏,对有些作文题实在是无话 可说,是为“真缺米”。对这种情况,要想方设法帮学生“找米下锅”,引导其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扩大眼 界。有一些学生,对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每每作文瞪着 眼睛干着急;另有一些学生则把作文看得过于神秘,觉得身边小事与写作无缘,宁可绞尽脑汁编胡话。这两种 学生的共性是眼高手低,不懂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应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 使他们相信: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不要认为小事就写不出好文章,其实真正感动人的往往是那些平凡的小事。比如朱自清《背影》,作者是通过父亲的背影这一细小的情节去写的。他通过描写父亲到月台买橘子时的艰难情景,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正是这次背影才真正感动了作者。如果朱自清在文中着力描述父亲高大的形象,其艺术价值可能大打折扣。又如莫怀威的《散步》一文中,作者叙述了一家三代人出
去散步的小事。文章经过一段叙述后,最后却写到:“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最后的感悟是多么深刻,富有哲理,而这深刻的哲理正是从那细小的琐事中感悟出来的,也正是作者对生活有了仔细的观察才感悟出来的。
3.讲读和写作结合,教给写作技巧。
现行教材是综合型的,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三位一体,又以文体相同或类似的范文组成以单元为基本结构,以单元知识来体现单元重点,以单元知识中的写作训练来体现写作体系。这种体制的优点是 便于讲读和写作相结合,使课文成为写作的范文,体现语文课堂教学对写作的导向作用,使课文和写作两大语文肢体合为一个整体。
在具体操作时,教师除细心体会教材单元意图外,应以课文为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帮助他们从优秀 范文的立意、构思、层次结构、语言表达方面,切实掌握有用的知识,使学生得到可以运用的技能,进而真正 做到讲练结合、读写结合,使教材的设计落到实处。
4.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加强综合训练。
阅读是积累知识及写作的基础。积累的东西越多,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而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我们经常向学生宣传一些名家名人的文章,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包括课文中的精彩语段,有时还应因人而异。只有学生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使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久而久之,积累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了。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强调的就是读书的好处。
5.培养学生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是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整篇的文章,而忽略了学生平时练笔的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能写出好的文章,当然很好,但试想一下,如果平时缺乏写作上的训练,他们拿到题目就会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感觉。练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让学生记日记,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也可以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还可以让学生向学校广播写投稿等。
6.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训练
说话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结合语文课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内容不限,讲故事。朗诵诗歌,演讲均可。经过一学期的训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7.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很多人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是不错的。就连伟大作家鲁迅先生每写一篇文章都要经过很多遍的修改,最后才定稿。他在谈到自己如何写小说的文章中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让学生注重作文修改哪怕是一个字,一个标点也不要放过。久而久之,不但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认识教育和写作技 巧的传授,另一方面要通过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写作,双管齐下,两条腿走路,融科学 性、趣味性于一体,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途径。再辅之以多读多练等具体方法,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是完全 可能的。
【参考文献】:
1.刘锡庆著 《基础与写作学》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 梁良良著 《创新思维训练》 中央编译出版社
3. 朱慕菊著《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北京开明出版社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