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1:27:13 字数作文
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怎样教学生写好作文

怎样教学生写好作文

作者:张克坤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10期

摘 要:写文章是令大多学生最头痛的事,一提起写作文,大多数学生要么望洋兴叹,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抄写范文,要么生编硬凑,要么虎头蛇尾,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废话连篇,要么兔子尾巴——长不了……前面列举的几种情况约占全班学生的70%,约有5%的学生一学期只交两三次作文,约有5%的学生一学期一次作文也不交,约有10%的学生作文写得平平常常,只有10%的学生写得比较优秀。

关键词:热爱生活;积累;练笔

那么,怎样教学生写好作文呢?我认为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学生定能写出好文章。

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认真观察生活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生活,也应该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当然,现在的胎教、学说话,认字等应该说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我认为和前面所说的热爱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并不矛盾。前者应该说是真正学习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教学生热爱生活,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如:以讲科学家、英雄人物,模范人物故事为载体,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唱红歌、讲国情等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从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基础和源泉。离开了现实生活,文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认识生活,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认真观察现实生活。如果能做到认真观察生活,就能写出真实的好文章。离开了真实,文章只剩一张臭皮。我们教小学生写文章,首先要教他们写真实的文章。要写真实的文章就要真实地观察生活。离开真实的文章,无论他的语句多么通顺,语言多么生动,用词多么华丽……只能是一篇没有内容文章。而反映真实生活的文章,即便是语句多么平淡,用词多么贫乏,也会打动读者。更比没有内容的文章强得多。举个小例子:教师布置了一篇写《我的妈妈》的文章。学生A为了突出母亲的伟大,这样写道:我母亲是普天之下最善良、最勤劳,最伟大的母亲。她一看到村上谁家有困难,就把自家的钱送给人家,从来不让别人还;她整日在地里劳动,把挣来的钱全部送给别人;她整日替别家干活,从来不计报酬……学生B为了突出母亲的伟大,这样写道:邻居张奶奶家仅有的一只母鸡把鸡蛋下在了我家的鸡窝里,我偷偷地把鸡蛋收到了我家。妈妈得知这件事后,要我把收张奶奶家的鸡蛋给张奶奶送去。我不愿去,妈妈二话没说,拉着我的手,把鸡蛋送给了张奶奶,并告诉张奶奶,她

不想把鸡蛋送过去,是娃子哭着闹着要她这样做的。张奶奶连声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生A和学生B谁笔下的妈妈更真实、更伟大、更智慧,更能打动人?大家一看便知。所以,我们教学生写文章,首先必须教学生写真实的文章。

二、教学生多积累,勤练笔

1.教学生多积累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积累的作用。是的,不集厚土,怎成高山;不积风雨,怎生蛟龙;不积跬步,怎至千里;不积小流,怎成江海?不积真实的生活素材,不积好词佳句……怎能写出好文章?那么,如何教小学生积累呢?积累要从阅读开始做起。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来,不积“米”的人是难成巧妇的。引导学生大量的阅读,从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包括人文生活素材,好词佳句素材;还包括修辞方法,引典,谋篇等的学习,都可以从阅读中去获得。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记。把阅读中出现的优美词语,生动语句等抄下来,积累起来。读后再写出读书心得。阅读多了,积累多了,到写文章的时候,把自己在阅读时获得的素材拿出来,嫁接到自己相类似的生活经历中,再拿出自己平时积累加以润色,不就写出自己的生动、感人的文章了吗?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做文章就显得简单、轻松,愉快了!

2.教学生勤练笔

积累固然很重要,但不去实践,积累再多的材料也是废料。任何基础、理论都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本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作文实践,就是练习写作。练习写作要多动笔,勤动笔。对学生作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做教师的一定要抓住以下几个着力点:一是要注意写作文重在引导。学生在初学作文时,一定要正确引导,不能生拉硬拽,一定要在“导”字上下工夫。怎样写,如何写,用什么语言精妙,怎样选材,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等,教师都要正确引导。等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手熟了,素材丰富了,语言生动了,用词准确了。教师接下来要注意:及时批改、总结,表扬。学生的作文写完后,教师一定要及时批改,不能等把学生的创作热情放凉了教师再去批改,那样会挫伤学生的创作热情,降低学生写作积极性。再者,积极批改、总结能使学生及时找出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存在哪些不足,下次作文从哪方面努力。这样做学生的作文水平会提高得更快。这时教师更要不失时机地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从此,学生再也不怕写作文了,他们会更加喜欢写作文,把写作文当成生活中的趣事。这样教学生,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想提高也很难!对学生作文实践的训练还要注意长期性原则,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原则,不能要求太高…… 以上几点是我从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几点粗浅看法。当然,教学生写好作文的方法还很多,这里就不再多写了。

(作者单位 河南省唐河县王集乡中心学校)

誗编辑 王振德

篇二: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

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

作者:刘春平

来源:《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2013年第31期

语文老师会经常在一起谈论:这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很好,那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很差;这个学生的作文生动有趣,那个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面对那些不会写作文的学生,老师真是头疼,心烦,不知道如何才能教他们写好作文。下面就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谈几点看法。

一、诱发学生“想写”的意识,培养学生“愿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一个人和他喜欢的事融合为一体。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他就会全力专心于它。如何才能使学生“愿写”呢?首先,要抓住课堂,在课堂上,老师要有计划地开展一些跟写作有关的活动,如,讲故事、复述课文、介绍人物、介绍自己喜欢的文章等。其次,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例如,成立课外写作兴趣小组,组织学生郊游,等等。让他们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出来,这样就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只要有东西可写,学生自然就会“想写”和“愿写”。

二、要让学生有“敢写”的勇气

有些学生胆子小,怕作文写得不好,怕老师批评或同学耻笑他们,所以他们有很多话想写都不敢写。这时,老师就要设法打消他们的这个顾虑。可以私下找他们谈心,及时给他们鼓励和肯定,使他们有自信且克服这个心理障碍,使他们把想写的东西勇敢地表达出来,这是让学生写好作文最基础的一步。

三、要让学生学会“仿写”并且要“多写”

俗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老师要多介绍一些有益的好文章或书籍让学生去读,读后进行摘录且“仿写”。可仿写句子、段落等,这样就可以借鉴别人的一些好方法。在学会“仿写”之后,还要养成“多写”的习惯。比如,写日记,记周记,等等。作文就跟书法一样,写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四、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1.写作前列好提纲,打好框架。这样的话,学生就对整篇文章有个总体的构思,那么写作文时就会有条有理了。2.写作中,要教会学生一些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如,开门见山、顺叙、倒叙和总结归纳等;要教会学生如何抓住中心,突出重点,有详有略;要教会学生一些写人、记事、写景的方法。这些方法对写好作文有很大的帮助。3.写完后,要教会学生如何修改,可自己边读边改,也可同学互读互改,一直改到满意为止。学生在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写作文也就不会觉得困难了。

总之,要教好学生作文确实很难,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写好作文。

篇三: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觉得教作文难,学生觉得写作文难。作文难,难在哪里呢?为什么难?我认为原因有三个,其一,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以至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感到有话不会表达;其三,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忽视小学生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偏高,收效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那么,怎样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写好作文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写好作文的基础是大量阅读

以教材为引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大量读书,把新课标提出的

要求落到实处。课标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为145万字,而小语教材共12册中的课文不超过30万字。教者要做的工作就是由学生阅读30万字产生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实现课内外的衔接和整合。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1、让学

生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要求学生每天不少于半小时,星期天不少于两小时的自由阅读时间,教师每周挤出一接语文课作为课外阅读课(推荐读物、指导方法等)2、开展多种课外阅读活动,如举行读书故事会、杰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速读比赛、优秀诗文朗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辩论赛、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使

课外阅读成为有组织的集体活动。3、实施检查制度,让课外阅读稳步发展。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交流、评价、统计阅读篇目、字数,检查阅读笔记,促使学生形成习惯,及时发现先进典型,树立榜样。通过以上的实践,学生的阅读速度快了,阅读范围广了,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兴趣增强了,阅读习惯也逐步形成。只有努力构建以“小课堂”为中心的语文学习“大课堂”,给学生开辟语文的广阔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写好作文的前提是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

素。从一年级起,甚至从幼儿园起,就要对孩子们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 要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指导小时看图、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教给学生的观察能力,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训练:1、细致地观察2、有顺序地观察3、抓住重点观察4、用多种感官观察5、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鱼虫、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问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

三、 好作文的取材是写真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他们写熟悉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因为这样时间一长,学生便会感到枯燥无味,学生的作文兴趣就会逐渐淡化、消失。

四、 写好作文的关键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学作文的小学生,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做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练习,确保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作文写作,文题要注意避免成人化,又要符合儿童的心理,激发其想象。

(二)多鼓励,少批评,化整为零降低训练难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少学生有写作热情与兴趣,但在写作中不是中心不明确,就是选材不典型,描写不生动,更不用说错别字、病句等毛病了。如果教师都按“标准”来打分写评语,没写几次学生的热情就会减弱,所以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应以肯定为主。即给高分,多表扬。对于学生来讲,也许他记不住别人受过的表扬,但他不会忘记自己曾受过的表扬,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一次大的促进,并且会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保持自己的优点。

放低位置,委婉批评。当然一味的表扬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时间一长了他们会麻木,而且他们的文章中确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提出缺点也是必要的。对于批评,把自己放到与学生相等的水平上指出缺点,并共同探讨修改的最好方法。我常用这样的话来指出他们的缺点:“这个词不是很准确,请换另一个。”、“这句话不太通顺,请试着改一改。”、“这里这样改,你看行不行?有没有更好的改法?”。这样,让学生觉得你尊重他的意见,自己也就会去想着如何修改。在这样一次次的修改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兴趣也增加了。

(三)采用作文比赛、创办作文园地、向报刊投稿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效地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学生的写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时,他的写作欲望会随之高涨。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别人的作文是否被表扬了,他不记得了,而自己的作文被表扬了,特别是被当作范文来朗读后,他们是终生难忘。我在班级创办“优秀作文园地”,评选“个人作文进步奖”。每次写完小练笔,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上台读自己的文章,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都“榜上有名”,让他们亲身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接着选出好的文章向报刊投稿。另外要特别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不但要在课堂公开表扬,还要在课后进行个别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写作文,觉得“我能行”。

(四)减少条条框框,让学生写自己最想写的话

学生平时写的日记、随笔等都很好,但课堂正式写命题作文时,水平就降低了。这是因为在日记、随笔中,他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受任何限制。而作文则不同,老师规定了题

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

目、字数以及写作时间,在各方面限制了他们的创作思维。注意到这种情况后,我在作文课上增加了“随意”性,即只给出题目,字数、内容等不作要求。我提倡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要求没有废话;短,要求能充分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没有字数的限制,学生写起来自由得多。同时写之前我进行详细的写作指导,一篇作文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并分小组进行讨论如何把这篇作文写好。这样学生动笔前心中就有了底,也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多了。

篇四: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

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

我们知道,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古人科举应试“一篇文章定终身”有其片面性,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学生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方面基础打得如何,将影响学生一生。

目前作文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学生怕作文,老师叫头疼。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主要是:重模仿,轻创作;重数量,轻质量;重指导,轻思考。并且,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会遇到“三难”的拦路虎:开头难、结尾难、过渡难。针对这些情况,我粗浅地谈一谈如何让学生写好一篇作文。

我们都知道写作的一般程序是:积累写作材料----构思文章情节(开头、中间、结尾)---下笔(包括:要有写作手法,要有写作特色,要有创新,等)。

一、积累写作材料

作文要有材料,材料来自积累,积累来自生活。手中掌握了丰富的作文材料,写作时就会有事可叙,有理可论,有人可写,有景可摹,有情可抒,作文的难就会转化为易,心理上的惧怕也就变为喜欢了。

那么,应该通过哪些渠道积累作文材料呢?

(一)、背诵积累。熟读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能使学生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是积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读而不背,写作就会感到力不从心,词语匮乏。因此,我们应加强背诵训练,强化记忆,积累起终生受用的材料。一般说来,我们可选择课文中的某些片断进行背诵,并抄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利用课余饭后,一早一晚,进行吟诵、品味、消化。此外,我们还要摘录课文中的佳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这样,我们能从中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段式、篇章结构方法,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巩固学习成果,写作时也就如囊中取物了。

(二)、阅读积累。要多从课外阅读中搜集和积累材料,通过自学阅读,随时摘录,坚持写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要善于把摘录的材料进行分类,如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

(三)、生活积累。积累来自生活,生活好比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溪水才能长流不竭。我们要运用教材中学到的观察方法,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事情,从中捕捉和积累作文材料。还要参加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参观、旅游、劳动、科技活动等,以扩大见闻,丰富知识。此外,要勤于动笔,及时作些记录,坚持写观察日记,作好文字积累。

通过以上多种渠道的积累,胸中有材料,日积月累,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写作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了。

二、总体把握文章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要扎扎实实地进行五项训练:字词训练,句子训练,段的训练,篇章训练,生活现场训练。

三、开头、中间、结尾

(一)、开头——吸引眼球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亦如此。其实,作文的开头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对象、构思技巧和作者的写作功底决定的,因此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学一点作文开头的基本知识,拓展一下作文开头的思路,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作文开头有这样几种模式:(一)、开门见山,直入正题式。如《桂林山水》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二)、提出问题,引导思路式。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提问: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欺骗?但是,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三)、描写环境,渲染气氛式。如《我心归去》的开头: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栋雅井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四)、回忆联想,倒叙开头式。如《爷爷永远活在我心中》的开头:每当我拿起那张已经焦黄的照片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在十年动乱中惨遭迫害致死的爸爸来。(五)、布下疑团,引人入胜式。如《大力士=小蚂蚁》的开头:小蚂蚁,只有线头那么大,多不起眼儿呀。大力士和小蚂蚁划等号,你说不是怪事吗?(六)、揭示矛盾,引出故事式。如《十八岁和其他――两代人的矛盾》的开头:“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

(二)、中间——形象生动

如何把段落写具体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用数字具体地写出事物的大小。2、用比喻来状物。3、用形容写出事物怎么样。4、写出事物的外形牲特征。5、写出事物的色彩怎么样。6、写出事物怎样变化。7、写出周围环境怎么样。8、写出不同的声音。9、写出怎样进行活动。10、写出人物的外貌。11、写出人物是怎样对话的。12、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结尾 ——点睛之笔

结尾,一般来说就是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画龙点睛。只要能能形式新颖,有点精之笔就行了。

虽然这些只是我的一些建议,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但对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还是有一些帮助的。最后我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写作就如写日记。全国知名班主任魏书生曾经说过:“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如果让我谈最重要的一句话,那就是坚持写日记,写命题日记。”所以说写日记也可以提高你的写作水平。

篇五: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作文教学一直是大家所探究的,近几年,我也反复进行了思考,想总结出几条实用的写作方法。可是当我把两套提纲列出来之后,发现它们之间竟然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再凝炼一下,写作方法概括出来竟然只是六个字:兴趣,积累,练笔。在写作中,有的要素虽然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又非常重要。我们要让孩子写好作文,就必须重视它们。

比如说,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清楚。写作同样也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宋代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现在小学生一般生活环境比较稳定。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休息、外加一些娱乐游戏,这样的生活比较单调,所以在每次活动课时,我都充分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开展故事演讲会等活动,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参与,而后我让他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最难忘的讲给大家听,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讲完后在指导他们有条理地写下来,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增添了写作的素材,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我们家长平时也要有意为孩子设置一些情境。比如,小学作文经常会有这么一个命题:《第一次。。。》家长平时就多让孩子去体验,给他创造第一次的机会。孩子生活中遇到一些大悲大喜的事,有趣难忘或其它值得纪念的事,都可以建议孩子:这么重大的事,是不是需要记录下来?平时孩子写了一些好句,好段,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有时候我们会无意中到孩子写的这种题目的作文: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看了之后,我们很多家长因为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流露成年人的感情,所以装得面无表情,或只简单指出文章写作上的一些问题就离开了。其实这个时候,大可以借机鼓励孩子:孩子,写得真好,这是你写出来的文章吗?我儿子真棒,会描写爸爸了!爸爸要努力做得更好,你也要加油哦,把爸爸写得更生动些!行吗?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作为家长,千万别硬性规定写作任务。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当时的情绪来引导,愿意写,家长就表现出兴致勃勃,非常期待的样子,不愿意写,可以让孩子作一个简单的记事。一句话或几句话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其次是积累素材。这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必要条件。从哪里积累,一是从阅读中。阅读是写好作文的法宝。很多人没有体会到阅读的好处时不以为然,认为读和写是两个概念。甚至认为根本不沾边,其实是这样的吗?恰恰相反。个人认为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超过了其它任何一种方法。阅读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比如可以增强语感。一句话怎么写,语句如何组织,读的多了,自然能够把握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谓宾各在什么位置,一句话写之前,在心里默念的时候,句子就已经准确成型了。还比如,可以学到文章的结构安排及写作方法。有句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道理是一样的,天天读名家文章,读的多了,即使不刻意归类总结,对常见的文章的结构安排也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写作方法更是如此,那么多精美的比喻、拟人,排比句,当你在心里暗自为它的生动叫好时,它就已经存在于你的大脑中,储存在记忆库里,等你用的时候,不用费什么劲就能调用出来。同时,书本中的材料也是生活实际的反映,在阅读中积累,是非常快捷的渠道。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

历数中外历史上的那些大文豪,没有一位是不喜欢阅读的,没有一位是不经过大量阅读而能写出长篇巨著的。所以,我建议家长今天开始做的一件事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孩子约好,每天读一篇或几篇,做一个专门的读书记录本,打出规范的表格,里面可以设以下几格,一是时间,二是文章题目或书名,三是读书效果,四是家长签字。作为一项家庭作业来完成。这种方法经过我们许多老师使用,事实证明效果是非常好的。

2是从生活中积累。深入生活,获得体验,积累素材。

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前我们的孩子们普遍害怕写作文,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东西可写。小学的孩子们从记事起,最多有不超过五六年的成长记忆。在这五六年当中,又有多少课外时间是被我们家长剥夺了的呢?现在想想,我们孩子的生活是不是有些过于苍白单调?我们常见一些大作家在写文章时,会到乡下或基层去体验生活。我们的孩子同样要体验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家长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业余活动,如春游、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唱歌、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要特别注重让孩子深入大自然,在阳光的沐浴下,感受外部世界,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体会美。孩子每次完成一项活动,家长可以询问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愿意,不妨鼓励孩子写日记,把生活点滴用文字记录下来,积累素材,不但积累语言、还要适当积累一些科学知识,这样逐渐就会形成一个大而全的写作素材库,到作文时就不愁没有写作素材了。有时候,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坐在桌前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的情景,其实到了小学高段,孩子已经掌握了作文的基本写法,是可以不费什么力气就写出一篇文章来的,那为什么写不出来呢?关键是孩子没有体验。闭门造车,是造不出来的。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一点,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多给他一些自由与人交往的机会,多给他设置一些活动,让他增加生活经验,有了经历,经历中有了切身感受,还愁写不出一篇作文来吗?总之,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是孩子作文成功的基石。

3、就是要让孩子从书本中积累素材。我们刚才提到的大量阅读,不限制孩子读什么作品,只要是内容健康向上的,他喜欢读的都可以拿来读。从课外书中积累,无论是学习写作方法,还是培养语感,或者从书中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出来,都是积累。除此之外,也要让孩子重视课本中的积累。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是国家经过精心设计编攥而成的。比如说前一个单元是关于读书的,后一个单元选编的几篇文章就都是关于热爱家乡的。再后面一个单元就是描写军事体裁的。每个单元后面都有读读写写、读读记记和日积月累这几部分内容。里面是本单元所过的好词和需要拓展的课外知识。家长可以翻看一下孩子的课本,每一课的好词,单元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里面的内容都是必须掌握的。可以让孩子把它专门写在积累本上,并且可以让孩子发挥一下,比如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说话,或选择其中的几个词写成一篇短文。孩子如果不愿意额外再写,能说出来也行。说话训练同样重要。

三、勤动笔写 用好素材

有了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勤能补拙,练能生巧。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可以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总之,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下面是各年级的作文写作侧重:

一二年级:重在说话练习。能够独立地写一些句子。能够长短句子变换,在一句话的基础上可以拓展至一段。我们家长平时在家里要做的是:和孩子交流。利用一切机会煅炼他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不仅是在煅炼孩子的口才,同时也是在为写作打基础。会说,就意味着能写出来。如果连说也说不好,那写出来的可能性很小。同时,可以在家里帮助孩子进行写话练习。一句话,比如:我有一只小猫。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添加内容。什么样的小猫?孩子会说:可爱。家长可以再问,还可以是什么样的?孩子想了一会儿,可能会说:淘气。试着让孩子变换词语形容同一样事物,这为他今后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词语打下了基础。这是一,词语变换练习。二是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一步深入,围绕猫来思考,进行写话训练。你口气很轻松地追问:小猫哪里可爱?孩子就会歪着小脑袋想想以后说:“它会捉老鼠。” “它的眼晴还会变呢!”这时候你可以指导孩子把它写出来。那么原本的一句话就慢慢地在孩子笔下成为一段了。家长引导的次数多了,孩子的写作思路就形成了,以后再写就知道怎么下笔了。

三四年级:这个学段,孩子就必须要重视并加强阅读了。写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孩子可以开始写日记。学校老师会要求写。除此之外,家长可以专门给孩子准备一个日记本。这个日记本专门用来写孩子真实发生的事。不强迫每天写,但和孩子约定,一些生活中较大的事一定要写下来。他的喜怒哀乐也尽可以写下来。平时为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要求字数。平时去外面玩,学校组织什么活动,可以建议孩子写出来。征求孩子同意以后,和孩子一起欣赏他的作文。哪个词用得恰当,哪句话写得生动,家长及时地进行鼓励,发自内心地赞美,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满足感,这样孩子才会热爱写作,永葆写作热情。遇到不通顺的句子,也没关系。家长给孩子提建议,这个词你觉得换成什么什么合适吗?以讨论的口气,研究的态度,孩子会接受的。

五六年级:这个学段的孩子必须要大量阅读。每天有量的要求。读完之后和家长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他的体会。每天要求大声读最少一篇文章,每学期要读几本名著。这是最起码的读书量。要注意积累。有专门的摘抄本。要分门别类进行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读书体会等等。对文章的要求也高了。家长要指导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结构上来指导。比如作文有这样的讲究:凤头、猪肚,豹尾。什么是凤头?凤头很漂亮。也就是文章的开头就要吸引人。引人入胜,才有读下去的欲望。猪肚指文章的主体部分,要重点来写。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具体完整地描写。这个学段的孩子要能够把一件事写具体清楚了。要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了。豹尾指结尾。像豹子的尾巴那样,让人回味无穷,留下足够的空间给人思考。除了这种要求之外,如果孩子现在的作文水平较低,可以专门练习一下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的描写。开头开不好,抽个时间专门和孩子研究开头怎么写。主体部分写不清楚,可以专门训练一下。把孩子文章拿过来,看哪里还缺什么内容,通常写事的文章,结合记叙文六要素,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分别让孩子写出来。写人的文章,外貌,性格特点,具体事例来体现,对人物的印象或评价。看看缺哪些就补哪些。孩子知道问题所在,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浅谈小学作文指导

小学生作文如何指导,这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大部分语文教师都会按照传统遗存下来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审题立意;其次,指导学生怎样选取材料;第三,指导学生怎样组织材料等。这样教学不但让教师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写起来 也无从下手 ,觉得写不出什么来;即使写出来了,也缺乏真情实感。那么,怎样使作文指导的“简单”,写起来“容易”呢?我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从内容入手,与实践结合,以情趣教学。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一、课前准备

在作文课前,认真组织学生搜集相关作文素材,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搜集材料时,学生会去观察事物。此时,教师借机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引领学生细致的、有条理的全面的对事物进行观察。有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在做好搜集组织材料的同时,教师要在课上指导学生取舍材料,这样在作文时才能找到事物的特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也可以专门用一节课交流搜集到的材料,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更能提高作文能力。在此,我特别提出的是,学生作文禁忌老师“突然袭击”,否则,学生将会陷入困境。

二、形成雏形

作文是语文知识的集中体现,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正如 语文教学老前辈叶圣陶所说的“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必须 想清楚然后写。在教学中重在引导思路,想清楚为什么要写,该怎么写,包括哪些要写,哪些不用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等等。还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启发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写学生所想的,也正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学生认真观察搜集素材,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一个作文的雏形。找到学生写作之“魂”。

三、动手写作

小学生写作要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拟定提纲可以使作文整齐、完整。根据提纲分好大段然后再将学生搜集到的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有学有肉内容一一填补进去,通过有序的排列、连接,形成一篇完整的作品,这对初学作文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步骤。

四、修改评讲

作文完成后,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自我修改。同学之间相互修改,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这是一篇文章必有的过程,我们不可忽视。在修改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

文章中的错别字加以改正,而且能将在写作时没有想到的好词佳句,通过反复斟酌添补进去,使文章语句更加优美、完整、通顺。学生修改好的文章送交到老师那里进行评改后,在全班进行讲评,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在小学作文指导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事物,从生活中搜集素材,并能真实记下来,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福建晋江市苏安小学 吴鸿玉

【文章摘要】

学生对作文课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改变环境,引导选材。

二、“细节还原”指导。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指导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板鸭式”教学,必然有背于第三次全教会所提出的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点的要求。尤其是作文课,若采取“板鸭式”的“满堂灌”,则教师“累”,学生更“累”;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头头是道,学生却不知其所以然,尽管绞尽脑汁,还是无从下笔。这是因为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做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导”促“写”,提高效率。

一、改变环境,引导选材。

一味把教室作为课堂,学生往往感到厌倦,缺乏新鲜感。如果改变课堂环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视野,帮助打开选材思路。如一位教师指导写《水牛》时,带学生到田野中观察水牛。学生边抛地瓜藤喂水牛,边观察水牛的外形、吃食和走动的情形。由于观察空间扩大了,学生注意力集中,发现了水牛的许多特点;水牛的脚有四个蹄,走路时前两个脚着地,后两个蹄不着地;牛尾巴灵活地弯卷着,不停地拂扫想落在它身上的蝇蚊,等等。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生动有趣了。

二、“细节还原”指导

选好了材料,学生应该就有话可写了。但是小学生在作文中的最大毛病莫过于有话写不出来。解决这一问题,习作前对学生进行“细节还原”指导,是一种好的途径。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指导写《我喜欢的一种东西》时,一位学生拟写《兔子》,对他“怎样喜欢兔子”所作的一次“细节还原”指导。

生:一天,我放学后去看小白兔,小白兔不见了。

师:你是怎样发现小白兔不见的?

生:我一到家放下书包,又去看小白兔。到笼边一瞧,只见笼门敞开着,小白兔不见了。 师:你当时心情怎样?是怎样想的?

生:我很着急。我想:小白兔呢?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呢?

师:有这种想法一定很着急,要是能把着急的神态讲出来,更能表现你对小白兔的关心。 生:(想了想)我急得鼻尖都渗出汗珠来了。

师:好!真实又具体。后来呢?

生:我跑到路边,看见它在路边吃青草。

师:你看见小白兔,心情怎样?

生:我高兴极了,连忙跑过去把它抱回家。

师:你很高兴,跑过去一下子把它抱起来吗?这能说明你喜欢它吗?你想想,你当时还做了什么,说了些什么没有?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