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夜梦嬉戏童子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1:25:27 体裁作文
夜梦嬉戏童子如体裁作文

篇一:苏轼 一、少年成名

苏轼 一、少年成名

画外音:

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欺负的别样人生。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

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而我们要了解这些谜团,要了解这些问题,那还就必须要从苏轼少年时代说起。

画外音:

走近丰富多彩的苏轼,让我们慢慢道来,苏轼字子儋,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康震:

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看苏轼从小所接受的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我们都知道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严格得有证据啊,有诗为证。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遭了难,被朝廷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老头晚上做了个梦,你猜他梦见什么了,他梦见自己又变成小孩了,父亲监督自己在那儿读书呢,醒来之后,老苏写了一首诗,记录他这个梦,这诗说的好。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

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这个诗什么意思啊,小时候自己太贪玩儿了,不知道读书,老爸监督着自己读书。有一天,父亲出去要办事,给他布置了一家庭作业,今天你必须得把《春秋》这部史书给我读完了,回来我得检查。苏轼看看那钟表,爸爸快回来了,春秋读了还不到三分之一啊,肯定死翘翘了。这个胸口里头好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嘴上就好像那鱼咬了钩一样难受,你想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儿晚上做梦还梦见小时候被父亲严厉监督读书的情景。这个严厉不是表面的严厉,那是严厉到骨头里头了,你严格要求孩子得达到这种效果。苏洵不但对苏轼兄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重视,也交给他们做人,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什么呢,《名二子说》,从这个苏轼和苏辙的名字入手来分析,来告诫他们应该将来怎么做人。苏洵在这篇文章里说,说一辆车子有轮啊,有用;轮上有车幅,有用;车上有车盖,有用;这都是最有用处的几个部件。有个小部件好像没太大的用处,叫什么呢,叫轼,就是车子前方有一个横木,你要坐在车子里,有时候车子颠簸的比较厉害,抓一把那横木,但大多数情况下那个横木没什么用处,可是你要说少了这个横木,车子的结构就不完整了。苏洵说,知道为什么我给你起苏轼这个轼这个字吗,希望你象这个轼一样不要那么显山露水,不要那么锋芒毕露;为人应该老老实实、安守本分,你有才华,你也给我憋到肚子里,一点一点地渗透出来。辙呢,更有意思了,如果说这轼还有点用处,这辙简直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呢,辙是车轮子的印儿啊,举行汽车拉力赛跑了个第一名跟这辙也没关系,车跑的太快翻到沟里了,也跟辙没关系。苏洵希望苏辙象车印一样能够妥善的处理货与福的关系。他了解他的这个小儿子,性格很沉稳,不像他那个哥哥,老顽童一样。俗话说得太好了,知子莫若父,苏洵太了解这两个儿子了,他对这两个儿子名字的分析,也预示了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苏轼这辈子吃亏吃大发了,就吃亏在两样事情上,一个是嘴巴一个是手中的这杆笔,说得太多,写得太多,才华太高,得罪人太多,招人嫉恨。可是我们觉得要不是这样这苏轼在我们眼里就没什么魅力了,他就不可爱了。苏辙比起他这个哥哥来说,那要稳健得多,要含蓄得多,要沉稳得多,可我们也觉得这个人就没有苏轼身上那种快意恩仇、潇洒自在的可爱劲儿,没有那种魅力。人生就是这样。这是苏轼的父亲,他的教育。

画外音:

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使得苏轼既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去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也对苏轼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苏轼母亲的教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这种教育对苏轼的少年成名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康震: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人家,她性格中有果敢的一面,也有仁慈的一面。这程夫人对苏轼人格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在座的母亲学习。有一天,程夫人带着这十来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的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权贵,他办案子不讲人情,结果被人家诬告了,判了死刑,将要走上刑场。临上刑场的时候跟他的妈妈告别,他说,母亲大人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过悲伤。范滂的母亲怎么回答,他母亲说,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呢?你为了理想舍弃自己的性命,我这当妈的支持你,就是这么个故事,讲完了。十多岁的苏轼会有什么反应?他对他妈妈说:母亲,我希望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您注意这苏轼他才十多岁,但他脑瓜子很聪明,他问他母亲你同意吗,这是反过来考他母亲的。可以有好几种回答,第一种,No.1,好儿子有志气,妈妈支持你;第二种,No.2,说儿子你真不错呀,你这范叔叔,范滂叔叔也是好样的,可是有一样,咱能不能不死啊的三种,别瞎说,什么死啊活啊的,老娘还指着你养老送忠呢,在家给我待着。大家虽然笑了,可是你很难说这三种回答谁对谁错,他都有合理性。关键是这程夫人她怎么回答苏轼的这个问题,程夫人很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什么叫人格教育,什么叫道德教育,什么叫思想政

治工作,什么叫做潜移默化,什么叫做以身作则。苏轼这一辈子活得是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睛里不揉沙子,为什么,就是因为小时候有他父亲和母亲这样的好家长,这样高质量的家长,给他的良好的教育,这个实在是太重要了。

画外音: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才华出众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始向仕途进发了。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父子三人赶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那么,苏轼兄弟会在这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中金榜题名吗,这场考试会改变苏轼的命运吗?

康震:

考试分了三步,其实也是三道关啊。第一道关,先得参加首都开封府组织的举人考试,你得先成为举人,身份变了才能往下接着考。小菜一碟,苏轼、苏辙轻松过关,到达第二关。第二关是什么关,是礼部组织的考试,相当于我们现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考,出了个作文题挺难的,这作文题是什么名字啊,《刑赏忠厚之至论》,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请您论述古代君王在奖惩赏罚的方面都是本着宽大为怀的原则。这个题狠刁的,你得有很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得有点理论水平才能把这篇文章做好。那苏轼这篇作文写得怎么样啊,有没有得到主考官的认可?有一天,主考官当朝的翰林学士,大文人,文坛领袖欧阳修看到了一份考卷,欧阳修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瞧我们这一会儿讲了几个了,这北宋的文人太厉害了,随便讲一个就是什么家,读到了这篇作文,写得真不错,立论高远、层次清楚、文字老道,颇有些大家风范。给了几个副考官也看了看,意见比较一致,觉得这个人应该拿第一名。欧阳修拿起笔来准备给他点第一名,这笔拿起来还没落下去,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老头有点活思想,琢磨这文章写得也太好了,这谁写的,琢磨琢磨,想来想去,老头有点得意,这么好的文章别人写不出来,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欧阳修教出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我当然是天下第一了,我的学生起码是天下副第一。老头一想这问题很严重啊,相当严重,我要给我的学生点个第一名,将来传出去岂不说我们师徒之间互相串通、徇私舞弊?我的名声跟我学生的名声都会受到重大的创伤,不能这么办啊,我得忍痛割爱、大义灭亲。梆梆梆,老头给这文章点了个第二名。欧阳修是完成了道德上一个自觉,老头儿觉得办了一件好事,他想曾巩我的学生思想境界应该跟我差不多,很能理解我的做法。其实曾巩根本就不感谢他,因为这跟曾巩八杆子打不着,曾巩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欧阳修虽然是大文豪,可是这个眼界还有点太小,他不知道天下大得很,凭什么第一就是你的弟子,四川眉山有个小伙子那文章是天下第一,姓苏名轼字子瞻,芳龄二十二岁。

苏轼写了个第一名水平的文章所以得了个第二名,冤死了,但不管怎么说第二关是考过了。还有第三关,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苏轼、苏辙兄弟也顺利过关,被授予了进士及第的光荣称号,你算一算,苏轼这一年才二十二岁,苏辙也不过才十九岁。古人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五十岁你考中进士算是年青的,那二十二岁和十九岁考中进士岂不是少年成名天下知吗,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画外音:

在三关考试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之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人意料的获得了第二名,这对苏轼来说虽然有些委屈但对后人来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佳话。我们不禁要问,苏轼在这篇颇有点传奇色彩的文章里头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呢?主考官欧阳修为什么对它那样的青睐,欧阳修与苏轼这对师生之间又会因为这篇文章而发生什么特殊的故事呢?

康震:

这欧阳修啊,这次是认对了文章点错了名次,这第一桩郁闷就不说了,这老头心里还有一个疙瘩没解开,为什么苏轼这篇作文,我们刚才说了那题目不是说历代君王处理奖惩奖罚的

时候都是宽大的原则吗,苏轼在这个作文里头用了个典故,把老头给难住了。什么典故啊,典故上说,古代的时候,尧舜禹的那个尧帝手下有个司法官,三次要判一个人死刑,尧本着宽大的原则都赦免了这个死刑犯,欧阳修也是博学多才的人啊,在自己家那书房里找了三天三夜都没找到这个典故。他就纳了闷了,难道我读的书还不如一个二十二岁的孩子?问苏轼,你这典故从哪儿来的?苏轼说,《三国志.孔融传》您翻开看,肯定有。老头够辛苦的,晚上回家又翻《孔融传》,翻了一宿没找着,回头见了苏轼又问,说没找着啊,你到底是从哪来的那么一个典故啊?苏轼说,哦,您还真翻了啊,我跟您说实话吧,那是我自个儿瞎编的。怎么能瞎编呢,你怎么编的?苏轼说,您看那孔融传里不是有这么一故事吗,曹操灭了袁绍,就把袁绍那挺漂亮的儿媳妇送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听到这个事很不满意,跟曹操说:哼,当年周武王伐纣王的时候就把纣王的宠妃妲己赏给了自己的弟弟,曹操说哎哟,我知道你读书多,这典故从哪儿来的?孔融说我瞎编的,你现在当代人能做出这种丑恶的事情,古人想必也能做出。苏轼跟这欧阳修就说老师真是对不起,我是觉得凭着尧帝的那种宽厚之心肯定也能做出这样的事来,所以我先编一个。大家现在是在笑,可是你要想,你的学生这么回答你,他说这证据是我瞎编的,而且是在高考这么严重的情况下瞎编了一个论据,你会有什么反应?治学态度太不严谨了,瞎编乱造,打出学堂,不给发毕业证。欧阳修什么态度?欧阳修竖大拇哥,逢人就说这件事情,说苏轼不得了啊,这样的人读书真是善于读书,善于灵活的运用知识,这个读书是读到了自己的血肉当中,读到了自己的灵魂当中,外在的知识已经完全的变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欧阳修说,我读苏轼的文章,身上直冒汗,后生可畏,我不行了,我这老头还是早早隐退到山林里面,好给这年青人让出一条路来。欧阳修说得很重,说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记得我欧阳修了,苏轼的名字在文坛上将大放光明。欧阳修当时什么官职,翰林学士,政治上地位很高,他是主考官,位置很关键,他是文坛领袖,地位很显赫。苏轼当然才华出众,但是老师对他的奖励,对他的扶持特别重要。我觉得欧阳修这个人真是胸怀坦荡,很值得我们现在当代人学习。

画外音:

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秒笔,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因为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三年之后,当苏轼兄弟陪父亲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朝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制科考试即将举行,曾经在三年前的考试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名的苏轼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准备向这次制科考试再次发起冲击。那么,制科考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考试制度,而苏轼兄弟在这场制科考试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少年成名的苏轼还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吗?

康震:

这个制科考试,那跟进士科考试不一样。进士科考试基本上是三年举行一次,招收的人数也比较多;制科的考试是不定期的,而且程序特别麻烦:首先,你得有朝中的大臣推荐你,推荐上了以后还得首先参加一个预试,由六位朝廷大臣组成的一个考试委员会测试你;这个考试通过以后才能接着进入皇帝亲自出题,亲自主持的这个制科考试。因为这个制科考试它本来就是皇帝为了直接选拔那些特别优异的人才设置的考试制度,参加完这个考试,还能拿到优秀的成绩,那更是难上加难。在这儿可以给大家说一个数字,北宋南宋加在一起,三百年左右的时间,举行了多少次制科考试呢?22次,你看看这个比例。那么录取了多少制科的人呢?41人,三百年41个。那么同期三百年里边录取了多少位进士呢?4万多人。四十一比四万多,差一千倍。话反过来,能不能这样说,我要是考中了制科我就比进士科光荣一千倍,我获得的提拔的机会是不是也要比进士科要多上一千倍呢,完全有这个可能性。宋仁宗跟欧阳修可不一样,他非常赏识苏轼的文章,而且非常准确的把他点为最高等-第三等。人家说老师你糊涂了,第三等试最高等啊?那第一等和第二等算什么?这是大家不了解情况,宋朝的制科有一等和二等,但是太高了,虚设,实际上等于没有,最高等是第三等。下来是

什么呢?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最后有一个第五等,第五等的意思就是您回家,没您什么事了,不及各。北宋建国到苏轼的时候,有一百年的时间,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头,在苏轼前面只有一个叫吴育的文人考了一个第三次等,话说回来,苏轼在这一百年里头是第一个获得第三等,最高等的。可以说是百年第一。苏辙,他的小弟弟,也不示弱,我比你小,我当然不能有你考得那么好,但是我考个第四等,也很厉害啊。这一年,苏轼二十五岁,苏辙二十二岁。二十五岁正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年龄,二十二岁正是本科生毕业的年龄,太年轻了。

我们得认真想一想,苏轼兄弟一路过关斩将,取得这么好的考试成绩,他的秘诀在什么地方?我们很多人都很害怕考试,有的仁也对应试教育提出很多批评的意见。但是我们说,真正善于读书的人,读书读得很优秀的人,不会成为考试的奴隶。我们刚才讲了苏轼读书的生活,你看,他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第二,他有非常扎实雄厚的基本功;第三,他有非常科学巧妙的读书方法;第四,他善于灵活运用知识;第五,他有一个好的老师欧阳修,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提拔他,奖掖他,夸赞他。所有的这些综合的因素集合到一起,当然成为科举考试的佼佼者。

现在你想想,这也太可怕了,礼部考试第二名,制科考试弄了个百年第一,这回苏轼恐怕要获得比一般的人多一千倍的机会了吧。科举考试,少年成名,即将进入仕途的苏轼是不是也会少年成名一举成功呢?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一集《初出茅庐》。

篇二:百家讲坛讲稿苏轼

第一集:少年成名

画外音: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欺负的别样人生。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

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

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而我们要了解这些谜团,要了解这些问题,那还就必须要从苏轼少年时代说起。

画外音:

走近丰富多彩的苏轼,让我们慢慢道来,苏轼字子儋,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

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康震:

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看苏轼从小所接受的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我们都知道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严格得有证据啊,有诗为证。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遭了难,被朝廷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老头晚上做了个梦,你猜他梦见什么了,他梦见自己又变成小孩了,父亲监督自己在那儿读书呢,醒来之后,老苏写了一首诗,记录他这个梦,这诗说的好。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

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这个诗什么意思啊,小时候自己太贪玩儿了,不知道读书,老爸监督着自己读书。有一天,父亲出去要办事,给他布置了一家庭作业,今天你必须得把《春秋》这部史书给我读完了,回来我得检查。苏轼看看那钟表,爸爸快回来了,春秋读了还不到三分之一啊,肯定死翘翘了。这个胸口里头好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嘴上就好像那鱼咬了钩一样难受,你想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儿晚上做梦还梦见小时候被父亲严厉监督读书的情景。这个严厉不是表面的严厉,那是严厉到骨头里头了,你严格要求孩子得达到这种效果。苏洵不但对苏轼兄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重视,也交给他们做人,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什么呢,《名二子说》,从这个苏轼和苏辙的名字入手来分析,来告诫他们应该将来怎么做人。苏洵在这篇文章

篇三:百家讲坛讲稿苏轼

画外音:

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欺负的别样

人生。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

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

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

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而我们要了解这些谜团,要了解这些问题,那还就必须要从苏轼少年时代说起。

画外音:

走近丰富多彩的苏轼,让我们慢慢道来,苏轼字子儋,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弟

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康震:

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看苏轼从小所接受的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我们都知道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严格得有证据啊,有诗为证。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遭了难,被朝廷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老头晚上做了个梦,你猜他梦见什么了,他梦见自己又变成小孩了,父亲监督自己在那儿读书呢,醒来之后,老苏写了一首诗,记录他这个梦,这诗说

的好。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

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这个诗什么意思啊,小时候自己太贪玩儿了,不知道读书,老爸监督着自己读书。有一天,父亲出去要办事,给他布置了一家庭作业,今天你必须得把《春秋》这部史书给我读完了,回来我得检查。苏轼看看那钟表,爸爸快回来了,春秋读了还不到三分之一啊,肯定死翘翘了。这个胸口里头好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嘴上就好像那鱼咬了钩一样难受,你想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儿晚上做梦还梦见小时候被父亲严厉监督读书的情景。这个严厉不是表面的严厉,那是严厉到骨头里头了,你严格要求孩子得达到这种效果。苏洵不但对苏轼兄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重视,也交给他们做人,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什么呢,《名二子说》,从这个苏轼和苏辙的名字入手来分析,来告诫他们应该将来怎么做人。苏洵在这篇文章里说,说一辆车子有轮啊,有用;轮上有车幅,有用;车上有车盖,有用;这都是最有用处的几个部件。有个小部件好像没太大的用处,叫什么呢,叫轼,就是车子前方有一个横木,你要坐在车子里,有时候车子颠簸的比较厉害,抓一把那横木,但大多数情况下那个横木没什么用处,可是你要说少了这个横木,车子的结构就不完整了。苏洵说,知道为什么我给你起苏轼这个轼这个字吗,希望你象这个轼一样不要那么显山露水,不要那么锋芒毕露;为人应该老老实实、安守本分,你有才华,你也给我憋到肚子里,一点一点地渗透出来。辙呢,更有意思了,如果说这轼还有点用处,这辙简直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呢,辙是车轮子的印儿啊,举行汽车拉力赛跑了个第一名跟这辙也没关系,车跑的太快翻到沟里了,也跟辙没关系。苏洵希望苏辙象车印一样能够妥善的处理货与福的关系。他了解他的这个小儿子,性格很沉稳,不像他那个哥哥,老顽童一样。俗话说得太好了,知子莫若父,苏洵太了解这两个儿子了,他对这两个儿子名字的分析,也预示了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苏轼这辈子吃亏吃大发了,就吃亏在两样事情上,一个是嘴巴一个是手中的这杆笔,说得太多,写得太多,才华太高,得罪人太多,招人嫉恨。可是我们觉得要不是这样这苏轼在我们眼里就没什么魅力了,他就不可爱了。苏辙比起他这个哥哥来说,那要稳健得多,要含蓄得多,要沉稳得多,可我们也觉得这个人就没有苏轼身上那种快意恩仇、潇洒自在的可爱劲儿,没有

那种魅力。人生就是这样。

这是苏轼的父亲,他的教育。

画外音:

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使得苏轼既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去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也对苏轼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苏轼母亲的教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这种

教育对苏轼的少年成名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康震: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人家,她性格中有果敢的一面,也有仁慈的一面。这程夫人对苏轼人格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在座的母亲学习。有一天,程夫人带着这十来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的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权贵,他办案子不讲人情,结果被人家诬告了,判了死刑,将要走上刑场。临上刑场的时候跟他的妈妈告别,他说,母亲大人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过悲伤。范滂的母亲怎么回答,他母亲说,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呢?你为了理想舍弃自己的性命,我这当妈的支持你,就是这么个故事,讲完了。十多岁的苏轼会有什么反应?他对他妈妈说:母亲,我希望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您注意这苏轼他才十多岁,但他脑瓜子很聪明,他问他母亲你同意吗,这是反过来考他母亲的。可以有好几种回答,第一种,No.1,好儿子有志气,妈妈支持你;第二种,No.2,说儿子你真不错呀,你这范叔叔,范滂叔叔也是好样的,可是有一样,咱能不能不死啊;的三种,别瞎说,什么死啊活啊的,老娘还指着你养老送忠呢,在家给我待着。大家虽然笑了,可是你很难说这三种回答谁对谁错,他都有合理性。关键是这程夫人她怎么回答苏轼的这个问题,程夫人很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什么叫人格教育,什么叫道德教育,什么叫思想政治工作,什么叫做潜移默化,什么叫做以身作则。苏轼这一辈子活得是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睛里不揉沙子,为什么,就是因为小时

候有他父亲和母亲这样的好家长,这样高质量的家长,给他的良好的教育,这个

实在是太重要了。

话外音: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才华出众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始向仕途进发了。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父子三人赶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那么,苏轼兄弟会在这场至关

重要的考试中金榜题名吗,这场考试会改变苏轼的命运吗?

康震:

考试分了三步,其实也是三道关啊。第一道关,先得参加首都开封府组织的举人考试,你得先成为举人,身份变了才能往下接着考。小菜一碟,苏轼、苏辙轻松过关,到达第二关。第二关是什么关,是礼部组织的考试,相当于我们现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考,出了个作文题挺难的,这作文题是什么名字啊,《刑赏忠厚之至论》,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请您论述古代君王在奖惩赏罚的方面都是本着宽大为怀的原则。这个题狠刁的,你得有很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得有点理论水平才能把这篇文章做好。那苏轼这篇作文写得怎么样啊,有没有得到主考官的认可?有一天,主考官当朝的翰林学士,大文人,文坛领袖欧阳修看到了一份考卷,欧阳修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瞧我们这一会儿讲了几个了,这北宋的文人太厉害了,随便讲一个就是什么家,读到了这篇作文,写得真不错,立论高远、层次清楚、文字老道,颇有些大家风范。给了几个副考官也看了看,意见比较一致,觉得这个人应该拿第一名。欧阳修拿起笔来准备给他点第一名,这笔拿起来还没落下去,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老头有点活思想,琢磨这文章写得也太好了,这谁写的,琢磨琢磨,想来想去,老头有点得意,这么好的文章别人写不出来,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欧阳修教出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我当然是天下第一了,我的学生起码是天下副第一。老头一想这问题很严重啊,相

篇四:苏轼 少年成名

画外音: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欺负的别样人生。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

夜梦嬉戏童子如

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而我们要了解这些谜团,要了解这些问题,那还就必须要从苏轼少年时代说起。

画外音:

走近丰富多彩的苏轼,让我们慢慢道来,苏轼字子儋,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康震:

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看苏轼从小所接受的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我们都知道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严格得有证据啊,有诗为证。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遭了难,被朝廷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老头晚上做了个梦,你猜他梦见什么了,他梦见自己又变成小孩了,父亲监督自己在那儿读书呢,醒来之后,老苏写了一首诗,记录他这个梦,这诗说的好。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

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这个诗什么意思啊,小时候自己太贪玩儿了,不知道读书,老爸监督着自己读书。有一天,父亲出去要办事,给他布置了一家庭作业,今天你必须得把《春秋》这部史书给我读完了,回来我得检查。苏轼看看那钟表,爸爸快回来了,春秋读了还不到三分之一啊,肯定死翘翘了。这个胸口里头好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嘴上就好像那鱼咬了钩一样难受,你想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儿晚上做梦还梦见小时候被父亲严厉监督读书的情景。这个严厉不是表面的严厉,那是严厉到骨头里头了,你严格要求孩子得达到这种效果。苏洵不但对苏轼兄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重视,也交给他们做人,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什么呢,《名二子说》,从这个苏轼和苏辙的名字入手来分析,来告诫他们应该将来怎么做人。苏洵在这篇文章里说,说一辆车子有轮啊,有用;轮上有车幅,有用;车上有车盖,有用;这都是最有用处的几个部件。有个小部件好像没太大的用处,叫什么呢,

叫轼,就是车子前方有一个横木,你要坐在车子里,有时候车子颠簸的比较厉害,抓一把那横木,但大多数情况下那个横木没什么用处,可是你要说少了这个横木,车子的结构就不完整了。苏洵说,知道为什么我给你起苏轼这个轼这个字吗,希望你象这个轼一样不要那么显山露水,不要那么锋芒毕露;为人应该老老实实、安守本分,你有才华,你也给我憋到肚子里,一点一点地渗透出来。辙呢,更有意思了,如果说这轼还有点用处,这辙简直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呢,辙是车轮子的印儿啊,举行汽车拉力赛跑了个第一名跟这辙也没关系,车跑的太快翻到沟里了,也跟辙没关系。苏洵希望苏辙象车印一样能够妥善的处理货与福的关系。他了解他的这个小儿子,性格很沉稳,不像他那个哥哥,老顽童一样。俗话说得太好了,知子莫若父,苏洵太了解这两个儿子了,他对这两个儿子名字的分析,也预示了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苏轼这辈子吃亏吃大发了,就吃亏在两样事情上,一个是嘴巴一个是手中的这杆笔,说得太多,写得太多,才华太高,得罪人太多,招人嫉恨。可是我们觉得要不是这样这苏轼在我们眼里就没什么魅力了,他就不可爱了。苏辙比起他这个哥哥来说,那要稳健得多,要含蓄得多,要沉稳得多,可我们也觉得这个人就没有苏轼身上那种快意恩仇、潇洒自在的可爱劲儿,没有那种魅力。人生就是这样。

这是苏轼的父亲,他的教育。

画外音:

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使得苏轼既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去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也对苏轼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苏轼母亲的教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这种教育对苏轼的少年成名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康震: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人家,她性格中有果敢的一面,也有仁慈的一面。这程夫人对苏轼人格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在座的母亲学习。有一天,程夫人带着这十来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的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权贵,他办案子不讲人情,结果被人家诬告了,判了死刑,将要走上刑场。临上刑场的时候跟他的妈妈告别,他说,母亲大人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过悲伤。范滂的母亲怎么回答,他母亲说,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呢?你为了理想舍弃自己的性命,我这当妈的支持你,就是这么个故事,讲完了。十多岁的苏轼会有什么反应?他对他妈妈说:母亲,我希望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您注意这苏轼他才十多岁,但他脑瓜子很聪明,他问他母亲你同意吗,这是反过来考他母亲的。可以有好几种回答,第一种,No.1,好儿子有志气,妈妈支持你;第二种,No.2,说儿子你真不错呀,你这范叔叔,范滂叔叔也是好样的,可是有一样,咱能不能不死啊;的三种,别瞎说,什么死啊活啊的,老娘还指着你养老送忠呢,在家给我待着。大家虽然笑了,可是你很难说这三种回答谁对谁错,他都

有合理性。关键是这程夫人她怎么回答苏轼的这个问题,程夫人很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什么叫人格教育,什么叫道德教育,什么叫思想政治工作,什么叫做潜移默化,什么叫做以身作则。苏轼这一辈子活得是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睛里不揉沙子,为什么,就是因为小时候有他父亲和母亲这样的好家长,这样高质量的家长,给他的良好的教育,这个实在是太重要了。

话外音: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才华出众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始向仕途进发了。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父子三人赶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那么,苏轼兄弟会在这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中金榜题名吗,这场考试会改变苏轼的命运吗?

康震:考试分了三步,其实也是三道关啊。第一道关,先得参加首都开封府组织的举人考试,你得先成为举人,身份变了才能往下接着考。小菜一碟,苏轼、苏辙轻松过关,到达第二关。第二关是什么关,是礼部组织的考试,相当于我们现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考,出了个作文题挺难的,这作文题是什么名字啊,《刑赏忠厚之至论》,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请您论述古代君王在奖惩赏罚的方面都是本着宽大为怀的原则。这个题狠刁的,你得有很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得有点理论水平才能把这篇文章做好。那苏轼这篇作文写得怎么样啊,有没有得到主考官的认可?有一天,主考官当朝的翰林学士,大文人,文坛领袖欧阳修看到了一份考卷,欧阳修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瞧我们这一会儿讲了几个了,这北宋的文人太厉害了,随便讲一个就是什么家,读到了这篇作文,写得真不错,立论高远、层次清楚、文字老道,颇有些大家风范。给了几个副考官也看了看,意见比较一致,觉得这个人应该拿第一名。欧阳修拿起笔来准备给他点第一名,这笔拿起来还没落下去,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老头有点活思想,琢磨这文章写得也太好了,这谁写的,琢磨琢磨,想来想去,老头有点得意,这么好的文章别人写不出来,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欧阳修教出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我当然是天下第一了,我的学生起码是天下副第一。老头一想这问题很严重啊,相当严重,我要给我的学生点个第一名,将来传出去岂不说我们师徒之间互相串通、徇私舞弊?我的名声跟我学生的名声都会受到重大的创伤,不能这么

办啊,我得忍痛割爱、大义灭亲。梆梆梆,老头给这文章点了个第二名。欧阳修是完成了道德上一个自觉,老头儿觉得办了一件好事,他想曾巩我的学生思想境界应该跟我差不多,很能理解我的做法。其实曾巩根本就不感谢他,因为这跟曾巩八杆子打不着,曾巩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欧阳修虽然是大文豪,可是这个眼界还有点太小,他不知道天下大得很,凭什么第一就是你的弟子,四川眉山有个小伙子那文章是天下第一,姓苏名轼字子瞻,芳龄二十二岁。

苏轼写了个第一名水平的文章所以得了个第二名,冤死了,但不管怎么说第二关是考过了。还有第三关,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苏轼、苏辙兄弟也顺利过关,被授予了进士及第的光荣称号,你算一算,苏轼这一年才二十二岁,苏辙也不过才十九岁。古人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五十岁你考中进士算是年青的,那二十二岁和十九岁考中进士岂不是少年成名天下知吗,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画外音:

在三关考试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之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人意料的获得了第二名,这对苏轼来说虽然有些委屈但对后人来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佳话。我们不禁要问,苏轼在这篇颇有点传奇色彩的文章里头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呢?主考官欧阳修为什么对它那样的青睐,欧阳修与苏轼这对师生之间又会因为这篇文章而发生什么特殊的故事呢?

康震:

这欧阳修啊,这次是认对了文章点错了名次,这第一桩郁闷就不说了,这老头心里还有一个疙瘩没解开,为什么苏轼这篇作文,我们刚才说了那题目不是说历代君王处理奖惩奖罚的时候都是宽大的原则吗,苏轼在这个作文里头用了个典故,把老头给难住了。什么典故啊,典故上说,古代的时候,尧舜禹的那个尧帝手下有个司法官,三次要判一个人死刑,尧本着宽大的原则都赦免了这个死刑犯,欧阳修也是博学多才的人啊,在自己家那书房里找了三天三夜都没找到这个典故。他就纳了闷了,难道我读的书还不如一个二十二岁的孩子?问苏轼,你这典故从哪儿来的?苏轼说,《三国志.孔融传》您翻开看,肯定有。老头够辛苦的,

篇五:问汝平生功业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我最尊敬的文人苏轼(上)

一、 前记

苏轼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一位文人,他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历久不衰。苏轼也是文人最痴迷最喜爱的文化人之一,他的惊世才华,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令人神痴心醉。他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书画作品,也留下了极为翔实的史料,让后人有充足的条件来研究他,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文学大师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一文中,明确倡言“三代以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可见苏轼在后世文人心目中的地位,虽然这儿仅仅说出了文学地位,但高超的绝世的文学才华是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为基础的,这几个人,尤其是苏轼,即使没有如此惊世的文学才华,仅是他的道德人格也足以使他名垂千古了。而对苏轼评价比较全面的是另一位大师林语堂先生,他的评价非常有趣也非常地道: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先生的这段话,概括了苏轼所有可能的身份,但在他的笔下对苏轼的描述还是太过理想化了,因为苏轼还应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一个苦难者。

这一点,苏轼自己没有忽略掉。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他自己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苏轼的一生中,政坛上大起大落,落差令常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题,一生漂泊,暮年投荒,他经受了无数的磨难。然而他仍然能够用诙谐的语言总结自己,足见坡公胸襟之坦荡。其中“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句,即是自嘲也是自我肯定,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才成全了苏轼,成全了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文人士大夫的最高精神境界。

实际上,苏轼是一个真正的全才,他代表了宋代各种文化创作的最高境界,而他本人也是一个人格魅力四射,政治上济世悯农,刚正直言的人,他儒释道三教圆融,对人生意义有独特体会,他的超然旷达和乐观率真更是令无数人倾倒,有一种人不管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令人瞩目和激赏的,具有这种独特人格魅力的人很少,而苏轼恰恰就是最耀眼的一个。

二、黄州前的苏轼

公元1036年,苏轼生于四川省眉山县,父苏洵,母程氏。父亲为他取名“轼”是颇有深意的,在于告诫他人生不可太直露,要有所“外饰”,苏轼一生孝顺父母,唯独在这一点上“有改于父道”了,他为人直挚坦率,与人交谈亲疏都吐以肺腑之言,结果一生屡遭贬谪,历尽灾难。另外,他还有一个平生最引以为知己和挚友的弟弟,苏辙。

生于富饶美丽,名人辈出,文化氛围浓郁的四川,苏轼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陈子昂,李杜,初唐四杰以及高适、岑参、刘禹锡、白居易等人都和四川有着不解之缘,站在这些巨人的肩上,苏轼终于成为有宋一代文化上的集大成者,而四川的钟灵毓秀也给了他无穷的灵感。也许,只有这样一片土地才能孕育出这样一个人,当人杰地灵独集于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旷世奇才就诞生了。

苏轼兄弟二人从小就受到很严格的家庭教育,在父亲的严厉监督下,他终日苦学不辍,直至五十年后在海南还梦到父亲监督他读书的情景: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

今乃粗及恒、庄初。恒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诗集卷四十一·夜梦》

母亲程氏亦是出身书香之门,她仁慈果敢,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在督促和教授儿子读书的时候,她善于言传身教,曾与年幼的苏轼有一段关于范滂及范母的有名的对话,苏轼有志为范滂,程夫人就毅然愿做范母。有了这样的家庭影响,加上蜀中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的陶冶和他自己的天资聪颖,苏轼成长为一个才华卓著的青年,他光辉的人生历程即将开始,惊人的文学天才即将横空出世。

1056年,苏轼与弟弟苏辙随父亲赴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兄弟二人双双考中。第二年,苏轼又和弟弟参加了礼部考试,考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就是这篇文章,使当时的文坛领袖、主考官欧阳修大为激赏,拔擢在第二名。此后,欧阳修热情奖掖苏轼,赞叹“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欧阳修以一代宗师的身份提携后进,一时间使苏轼名满天下。而苏轼也不负其厚望,在文学上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乃师。就在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一举成名之际,母亲程夫人病故,于是回家守制二十七个月。

二次离家赴京时,苏轼依旧豪情万丈,舟行万里,父子三人诗歌唱和,共计一百多首,其中苏轼的诗就有四十二首,诗风豪健,建功立业的志向充满他的心中:

故巢岂足恋,鹰隼岂能容。

——《诗集卷一·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

这些诗透露出苏轼政治上的雄心勃勃和乐观、自信、豪迈的气质。弃舟登陆后,三人把这一百多首诗作结为《南行集》,又名《江行唱和集》,三人分明是北上赴京,却把诗集命作《南行集》,不知何故,难道取意于船北进而山岸南行之意?

回京之后,苏轼考入制科优等,苏辙也同科考中,只是略差了一点。在考制科之前,兄弟二人雨夜对床,畅谈人生,约定功成名就之后,一定退隐归乡,共度余年,此后,兄弟二人虽聚少离多,但彼此都没有忘记这个约定。可见,苏轼在未正式登上仕途之时,就已经怀有退归田里的的理想了。但是他的归田理想并非弃世出仕,而是完成社会责任后的功成身退,此时的儒家济世精神绝对是他的主流思想。在他赴凤翔府任职与弟弟分别时,依然约定“慎勿苦爱高官职” ,这并不是故作清高的矫情和做作,乃是他的真实心态。

凤翔府任职期间,苏轼勤谨踏实地开展工作,果断地解决了许多扰民的难题,在天旱时不计辛劳地祁雨,儒家的济世精神在他的行动中第一次得到了实施。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还是让他苦闷不已,他不可能解决宋朝积弊已久的吏制。任满之后,苏轼回京担任了直史官之职,得以饱览宫中珍籍,名人书画。然而妻子王弗却突然因病去世,这给了苏轼沉重的打击,十年之后还梦到夫人,写下了传世的那首名作《江城子》,后面还将说到。灾难还在继续,第二年父亲苏洵又逝世,兄弟俩再次回家守制。

待苏轼回朝官复原职,担任殿中丞,直史官,差判官诰院的时候,朝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宋朝因军权集中,重用文官,官僚机构膨胀,积贫积弱已久,神宗皇帝深感耻辱,锐意求治,富国强兵,任命王安石执政,进行改革。然而新法一出台,就遭到了元老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这批德高望重的老臣包括司马光,韩琦,富弼,文彦博及欧阳修等人,然而神宗和王安石不顾反对,急于求成,迫使这些老臣纷纷离朝,于是就有了更多反对的声音,神宗和王安石的一意孤行陷入了孤立。而王安石又必须尽快起用新人,无暇考察他们的人品才华,致使一批投机小人趁机钻营,只顾邀功贪赏,四出扰民,使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更给新法的推行加上了恶名。面对新法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苏轼坚定地站在了反对变法的立场上。所以在神宗召见他时,他毫不犹豫地指出新法“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的缺陷。神宗虽宠信苏轼,王安石却不能苏轼影响了皇帝变法的决心,在与皇帝几度争执后,他终于把苏轼轰出了皇帝的视线,担任开封府判官。但是这并不能阻止苏轼的犯谏直言,他一直密切关注新法,新法重“国计”而轻“民生”使百姓饱受磨难,而投机小人却隐瞒不报,不使神宗知情,以身许国,刚正直言的苏轼岂能容忍?他上了洋洋几千言的《上神宗皇帝书》,全面攻击新法,指陈对国计民生的忧虑,忠义之心溢于言表。然而奏疏如石入大海。几个月后,他写了《再上皇帝书》,言辞更加激烈,但是依然没有回音。

朝廷小人当道,新法害民,苏轼只得请求外任,于是通判杭州,离开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一方面,苏轼依旧怀着致君尧舜,匡扶社稷的理想,另一方面,杭州这个东南大都会又吸引着他,怀着矛盾的心情,他来到了杭州。然而“有田不归如江水”的退隐思想还是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在杭州,他写下了无数歌咏西湖山水的优美诗篇,“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比喻至今令人称奇,杭州的每个角落,每个盛会,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诗篇,而且在这一时期,他开始了填词。然

而他并非仅仅一个风流太守,他依旧关注国计民生,关注百姓,他解决了杭州百姓的饮水问题,而且面对百姓的苦难,他又写下了一系列反映百姓疾苦的诗篇:《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等等,深刻揭露了新法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爱民如子的苏轼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在东南水旱灾害之后,苏轼受命到常州等地发放赈灾粮,除夕之夜凄冷孤寂,写下了《除夜宿常州城外二首》这样凄凉苦寂的诗,流露出对人生命运和仕途的深思,在诗中他写道:“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南来三见岁云徂,只恐终生走道途”。

杭州任满后,苏轼又历任密州、徐州知州,这两地大大地考验了他的政治才能和济世精神。一到密州,即遇旱蝗灾害,饿殍遍野,他不得不一面治蝗祁雨,一面设法筹粮赈灾,并且屡次上书为民请命。徐州任上,又遭遇大水,苏轼不顾安危,亲临城头治水,终于保住了徐州城。此后,他又加固防水工程,以防洪水再来。同时在这个时期,他虽然依旧反对新法,却也发现了其中一些可以肯定的东西。他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苍天可鉴,而殊不知,他的坦率直言,刚正不屈却为他埋下了祸患,因为此时王安石已经罢相,小人们恐苏轼受宠当权,纷纷视他如“眼中钉,肉中刺”,竭力罗织他的罪名。

终于,在移任湖州不久,有名的“乌台诗案”发生了。苏轼是一个真挚坦率的人,不论亲疏都吐以肺腑之言,而且他锋芒太露,遇到不入眼的事就“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更何况,以他在文坛上万众瞩目的地位,他的诗作总是流传甚广,这样,那些小人们想在文字上挑他的毛病就太简单了。

于是,小人们左一道奏章右一道奏章的告诉神宗皇帝,苏轼诗中有怨谤之意,怀有不臣之心,而且不惜花费大功夫从他的诗中一字一句地附会出许多“证据”来,必要治之死地而后快。就算神宗皇帝再宠信苏轼,这么多的奏章也会使他疑惑,于是堂堂湖州太守,一个世界级的文化伟人,被系上绳子,如驱鸡犬般的拉进了大牢。也许他们迫害苏轼的初始目的很简单,使之不能掌权,而当迫害一旦开始后,他们就把对苏轼的嫉妒,怨恨,以及自己的自卑心理加进去了,苏辙的话说的很明白“东破何罪?独以名太高。”既然他出色,就给他抹上墨,下了狱,痛责一番,出出恶气,满足那些小人们的龌龊心理。在审案期间,李定等人对苏轼极尽侮辱刑耻之能事,以致达到了“垢辱通宵不忍闻”的地步。审讯告一段落,苏轼在强大的压力下写下了两万多字的供状,只待定罪了。而却有讹闻传言他即将被处死,在几近绝望中,他给弟弟子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悲凄之情令人垂泪。好在太皇太后一力挽救苏轼,正直的士大夫仗义执言,八方营救,苏轼才得以免死,贬官黄州。苏辙以及苏轼的很多好友也受到了程度不等的处罚,案件的牵连面很广。这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庞大而系统的文字狱了吧?可惜,被苏轼撞上了。

三、 谪居黄州,苏轼真正的成熟了

“乌台诗案”从身体和精神上都给苏轼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是这并没有使苏轼噤言检行,他的豪情依旧不减,刚刚从狱中走出来,还没来得及考虑自己的处境,就已经“试拈书笔已如神”了,简直是“死不悔改”。

然而黄州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苏轼顶着一个芝麻芥子大的小官,拖家带口地来到黄州,只是由当地州官看守的一个犯人而已,性质近似于流放。想当年意气风发,名满天下,皇帝青眼相加,重臣延为上客的苏轼,一下子沦落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小镇黄州,而且因案件连累的人太多,“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他向来认为的那些亲友,已经视他如瘟疫,躲之不及了。这对天真诚挚,喜好宾朋的苏轼来说,太寒心,太寂寞了。

糟糕的是,现在糊口也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诗集卷二十·初到黄州》

苏轼的乐观幽默果然是天赋的秉性,只是此时的忧患处境用诙谐的诗句写出来却让人心酸,那种强烈的反思和自我嘲讽是很沉重的。幸好黄州的鱼笋不错,又有前人作例子,不妨也就安置下来吧,例支官家剩酒袋,暂时将就糊口。

然而这场灾难却使苏轼对外界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和孤独,平日借居定惠院,只是“闭门谢客对妻子”,而且不敢饮酒多言,“醉里狂言醒可怕”,不定又会惹出什么祸患来。原本一腔报国热情,准备大展鸿图,却落得贬官流放黄州,如果终生不复起用,那么他就只得以犯官的身份老死此地,身背无尽恶名了,这才是他真正忧虑的,这种精神上的孤独寂寞和从诉说困着他,心中的郁结化做了极为凄美的诗句:

缺月挂疏桐,漏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集卷二·卜算子》

那孤寂清高的孤鸿就是他的化身,他的寂寞他的恨也是无人能省的,这种精神上的极度孤寂让豪情万丈的苏轼归于了寂静无声。

虽然痛自节俭,日费不过一百五十钱,然而一年有余,积蓄也就告罄了。在好友马正卿的帮助下,苏轼获得了一块贫瘠的土地,一家人过起了躬耕的生活。躬耕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没什么,但对一个封建士大夫来说就是一种耻辱了,因为儒家的祖师孔子鄙视士人耕作。而苏轼却在躬耕中既得以糊口,又找出了快乐:“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东坡八首》),一家人勤勤恳恳,倒也求得一饱。而且在第二年,他又在园中起了一座五间房子的农舍,号曰“雪堂”,虽然平时还要寓居临皋亭,但总算有个待客的地方了。苏轼又根据白居易《步东坡》一诗将田园名为“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俨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