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卖糖葫芦的吆喝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0:30:36 小学作文
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小学作文

篇一:冰糖葫芦(散文)

满分作文——“冰糖葫芦”

小时候,在家玩耍时,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着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

经常来我家门口叫卖的是个老北京,一家子都是卖糖葫芦的。据他讲,他爷爷在清朝那会儿就卖糖葫芦。

所以,他的糖葫芦绝对正宗,到底是不是无从考证。但他一口悦耳的吆喝声,让我深信不疑。那会儿我还小,还不懂什么叫正宗不正宗,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谁吆喝得好听就买谁的吃。

于是,我跟这个老北京混了个脸熟。那一段日子,只要他经过我家的门口,他的身后就会跟着一个和他一起扯着嗓子吆喝的5岁小破孩儿。

老北京很喜欢我,每天收摊儿前都会给我一串糖葫芦作为报酬。有一次,他摸着我的脑袋说:“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年幼的我不懂这些话的意思。于是认真地望着卖糖葫芦的说:“赶明儿我一准儿干这个。”老北京笑笑不语。

15年后,我长成20岁的大小伙儿。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北京再也见不到了。我每天都在为人生的前途奔波,现在的理想是当个白领,再也不想小时候卖糖葫芦的事了。那悦耳的吆喝声也随着时代变迁被遗忘得干干净净。

终于,在一次春节的庙会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又看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虽然15年过去了,老北京的模样依然没变。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向他比划15年前那个小破孩儿。

他惊异地望着我,然后慈祥地笑了,像发现了一个旧梦。他递给了我一串糖葫芦。“提前付你的工资,像当年一样跟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张不开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丢人了,我已经是个20岁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说:“怕了,我就知道。还是那句话,‘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然后,他一个人吆喝开了。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那悦耳的吆喝声悠悠扬扬进入我的脑海,像一缕残梦——胡同深处、四合院、门墩儿——小破孩儿——妈妈??一股热浪敲击我的心房,终于我抛开一切,敞开喉咙——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吆喝,老北京的符号,有着老北京淳厚的味道。时代变迁,但北京那如歌的吆喝声却穿过岁月飘向2008,到那时候,让世界友人都来听听地道的吆喝,品尝这醉人的京韵吧——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篇二:《吆喝》导学案(附答案)

《吆喝》

【学习目标】

1.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学习本文结构安排上的独到之处;品味京味语言特色,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通过模仿京味吆喝的朗读,体味京味语言的魅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感受民俗文化特色,体会作者的感情。

3.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学会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

【学习重难点】

1.作者有关吆喝的介绍。

2.本文结构安排上的独到之处。

3.品味京味语言特色。

4.体会作者感情。

【知识链接】

一、广告,可以说是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几乎每天都接触到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

那就是口耳相传的口头广告,其中之一就是卖货人的吆喝。吆喝既是早期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吆喝到底具有怎样的一番韵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萧乾的《吆喝》,听听那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吧。

二、简介作者

萧乾(19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公报·文艺》兼旅行记者。1939至1942年,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2至1944年为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生。1944年后任《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记者。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至1955年任《译文》编委,1985年1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89年4月任馆长。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委,民盟中央第五、六届常委,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副主任等。1989年4月,为美国伊斯塔德“国际文学奖”第十届评奖会评审委员。

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唯一的战地记者。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1990年,80高龄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着手翻译了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预习案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囿(yòu) 钹(bó) 招徕 (lái) 铁铉(xuàn) ....

饽荠(bí qí) 秫秸秆(shú) ...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招徕:招揽。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在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但作者介绍起来却有条有理,丝毫不乱。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什么样的思路呢?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起总领作用的段落。

学生速读课文回答:第四段。

作者在介绍各种吆喝时是按什么思路来写的?

“从早到晚”“一年四季”

探究案

探究学习,了解各种“吆喝”

1.朗读课文5-10段,画出“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作者都介绍了哪些“吆喝”?

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依次介绍了以下吆喝:“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夜晚的吆喝有:买馄饨的,卖硬面饽饽的,夜晚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敲小钹的盲人,乞丐。

按“一年四季”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这里有春天卖金鱼的,卖蝌蚪的;夏天,卖雪花酪的;秋天,卖秋海棠,卖柿子的;冬天,卖冰糖葫芦和烤白薯的。

2.在这五花八门的吆喝中,作者印象深刻的是哪几种吆喝?你能根据作者的描写试着吆喝几声么?

作者印象深刻的几种吆喝是:卖馄饨的吆喝,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吆喝,声音厚实,用词朴素。还有乞丐凄厉的吆喝声,卖柿子的繁简不同的吆喝声。

3.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在这一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饨、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自然能够体味到此起彼伏“没个停”的叫卖声。因为,只要看看“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一句就可知要一一列举这种种叫卖声几乎没有可能。于是,作者只有择其要者加以简介。同时在最后四段对种种吆喝做了一番归类概括的工作。这实际上就是对材料的加工剪裁的功夫。如何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本文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4、这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请从书中画出作者对其作用评价的句子。

第11段“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

5、为了吸引顾客,叫卖者在吆喝时都采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方式呢?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主要从吆喝的内容,声调的变化,吆喝的韵律节奏三个方面来吸引顾客。

①吆喝的内容。为了吸引顾客,在吆喝的内容上主要采用夸张手法,如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小玩艺儿赛活的”;吆喝制作过程,如近似烧卖的吃食;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的白薯。”生动简洁;靠戏剧性吸引人,如卖山里红“就剩两挂了。”

②声调的变化。声音有细而高的,有的低而深沉,也有忽高忽低的。“我”曾经被卖荞麦皮的叫吓爬下。

③特别出色的是合辙押韵的吆喝。这里需要叫学生站起来表演一下这种叫卖声,具体感受吆喝的韵律节奏。

检测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招徕(lái ) ②囿于(yòu ) ③隔阂(hé ) ④钹(bō ) ....

⑤铁铉(xuàn ) ⑥饽饽(bō ) ⑦秫秸(shú jiē ) ⑧荸荠(bí qí ) .......

2.以下成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随机应变 不拘一格 寸步难行 B.不求甚解 不攻自破 耳目一新

C.入木三分 孤方自赏 油嘴滑舌 D.耳闻目睹 见多识广 拾金不昧

3.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够自信,效益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变动,便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好吃,告诉我们;不好吃,告诉大家。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②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1.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①叫卖有不同的内容。②叫卖有不同的声调。

2.第①段中介绍了哪几种叫卖的方法? 第②段中写了几种吆喝的声调?

叫卖的方法:①吆喝制作的过程;②借甲物形容乙物;③戏剧性吆喝。

叫卖的声调:①声音细而高;②声音低而沉;③忽高忽低。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写实的成分多,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可能会“吓了个马趴”,当然,作者也有一些幽默调侃的用意,幽默风趣。

4.文中的吆喝声都带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5.体会一下,作者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充满了怀念之情。

6.在你的家乡,你听到过哪些吆喝?请写下一两种。

提示:注意要有地方特色。

(二)

小贩(节选)

孙 犁

我们的村子是个小村,只有100来户人家。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也总有一些小贩,进村来做买卖。早晨是卖青菜的,卖豆腐的,卖馒头的;晚上是卖杆杂面的,卖牛肉包子的。闲时是打铁的,补祸的,锯碗的,甩绸缎的。年节时是耍猴,唱十不闲、独角戏的。如果打板算卦也可以算在内,还能给村民带来音乐欣赏。我记得有一个胖胖的身穿长袍算卦的瞎子,一进村就把竹杖夹在腋下,吹起引人入胜的笛子来。他自己也处在一种忘我的情态里,即使没有人招揽他做生意,他也心满意足,毫无遗憾,一直吹到街的那头,消失到田野里去。

这些小贩进村来卖针线的,能和妇女打交道,卖玩具的,能和小孩打交道,都是规规矩矩,语言和气,不管生意多少,买卖不成人情在,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再进村,就成了熟人,朋友。如果有的年轻人调皮,年老的就告诫说,小本买卖,不容易,不要那样。

我在保定上中学时,学校门口附近有个摊贩。他高个子,黑脸膛,沉静和气,从不大声说话,称呼我们为先生。在马路旁,搭了一间小棚,又用秫秸纸墙隔开,外面卖花生糖果,烧饼猪肉。纸墙上开一个小口,卖馄饨。当炉的是他的老婆,年纪不大,长得十分俊俏,从来不说话,也没有一点声响。只是听男人说一声,她就从小窗口送出一碗馄饨来。我去得多了,和她丈夫很熟,可以赊账,我只是从小窗口偶尔看见过她的容颜。

学校限制学生吃零食,但他们的生意很好,我上学六年,他们一直在那里。听人说,他们是因为桃色事件从山东老家逃到这里来的。夜晚,他们就睡在那间小小的棚子里,靠做这个小买卖,维持生活,享受幸福。

小棚子也经受风吹雨打,夜晚,他们做的是什么样的梦?我有时想写一篇小说,又觉得没有意思。写成了,还不是一篇新的文君当炉的故事?

不过,我确是常常想,她们为什么能那样和气生财,那样招人喜爱,那样看重自己的职业,也使得别人看重自己。他们不是本小利薄吗?不是早出晚归吗?劳累一年,才仅仅能养家糊口吗?

1.找出第1段中起总括作用的句子。

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也总有一些小贩,进村来做买卖。

2.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是三个反问句,把它们改成陈述句。说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他们本小利薄,早出晚归,劳累一年,才仅仅能养家糊口。 反问语气更能表现出小贩们的生活艰难。

3.本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家乡小贩和气待人,看重自己的职业,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小贩的赞美和同情之情。

篇三:《吆喝》

《吆喝》

Tracy135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领悟作者高超的组织材料的写作思路,能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

掌握过渡句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感受民俗文化特色,体会作者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学会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对生活的关注。

教学重点

指导同学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资料布置的有序性。

教学难点

体味京味语言的魅力。

一、导入

广告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那么吆喝到底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

二、文学常识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本文选自散文集《北京城杂忆》。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那些吆喝声?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组织起来的?

文章的吆喝声零零总总,多而复杂,但作者却介绍得有条有理,总的来说,文章写了作者在北京听到的大多吆喝声,从“我小时侯,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中可以得知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首先从早到晚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

-----到了晚上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其次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吆喝声。

2、结构

(1—3)引入 器乐——声乐

(4—10)介绍叙述 4)总起

(5-9)从早到晚

10)一年四季

(11—14)评论 11)内容

(12)声调

13)音韵节奏

四、具体探究

1、作者不认为吆喝是简单的叫卖,而是给了它很高的评价。作者称它为什么?

生1:声乐。

师:声乐是什么意思?

生2:歌唱。

师:是一种歌唱的艺术,这是从声音的角度来评价。作者还称吆喝为什么? 生3:口头广告。

师:对,吆喝就是一种口头广告,这是从内容的角度来评价。还有吗?

生4:戏剧性的叫卖艺术。这是对吆喝的综合评价。

师:啊,作者把它称之为艺术,又称为声乐,一种歌唱的艺术。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种艺术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生1:我觉得这些吆喝词编得很有特点,很幽默,抑扬顿挫。

师:词儿编得特别好,尤其是那两个乞丐的吆喝,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欣赏“吆喝”领略艺术魅力

烤白薯哇真热乎

葫芦儿——刚蘸得

葫芦儿——冰塔儿

喝了蜜的大柿子

萝卜赛过梨

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就剩两挂啦

师:老师选择了部分文中的吆喝,你们说说这些吆喝的特点、艺术性体现在哪里? 生2:“烤白薯哇真热乎”,在冬天听到这个吆喝感觉热乎乎的,迫不及待地想买。 师:这个吆喝里面最吸引人的是哪一个字?

生2:“热”。

师:为什么吸引人?因为它的背景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就特别具有诱惑力,这个诱惑力在文中能不能找到根据?

生2:“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说明了它非常有吸引力。

师:这个吆喝是成功的,它极大地冲击了顾客的心理,让顾客不得不买,很有特点。 生3:“萝卜赛过梨”,拿梨比萝卜,是一种比较,显得萝卜更甜,让人有想吃的欲望。 师:这个吆喝是精彩的,在他这个比较中萝卜有什么特点?

生3:甜、脆、香。

师:你看,一声简单的吆喝,一个又甜又脆、美味多汁的萝卜形象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让人有想吃的欲望。文中卖萝卜的还有一种吆喝方法是怎样的?

生4:“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师:(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地吆喝一下)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特点?

生4:首先显出这个萝卜很好吃,其次说明萝卜不贵,物美价廉。

师:真正的物美价廉。我们再看这个吆喝本身还有什么特点?

生4:押韵。

师:刚才乞丐的吆喝就是押韵的,朗朗上口。

生5:那句“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这是介绍一种食品的配料以及制作方法,很形象。

师:“蒸而又炸呀”后面还来一个“蒸而又炸”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5:脆、香。

师:多么诱人啊!精选原料,精工制作,勾起人的食欲。

生6:“喝了蜜的大柿子”,让人感觉柿子非常甜,“蜜”给人甜甜的、晶莹剔透的感觉,让我们觉得柿子质量非常好。

师:哪一个字我们一听到就有一种甜丝丝的感觉?

生6:“蜜”。

师:喝了蜜的大柿子,用了什么手法?

生6:拟人。

师:说明这个柿子还有什么特点?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6:饱满、水分多。

师:又大又甜水分还多,一个诱人的柿子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生7:“就剩两挂啦”,这句话用戏剧性来吸引人,告诉他们已经剩的不多了,让顾客有种想要抢着买的冲动。

师:他怎么用戏剧性来吸引人的?你吆喝一下给我们听听?

生7(大声吆喝):就剩两挂啦!快来买呀!

师(接着吆喝):再不买就没有啦!好像没有戏剧性嘛!

生7:其实他身上还有很多,只不过用“就剩两挂啦”来吸引人,让人们去买。 师:不要忘记书上紧接着还写了一句话,写了什么?

生(齐):“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师:当你听到这一声吆喝,想着赶紧去买时,回头一看,他身上挂满了“紫红色果子”,你就会忍俊不禁,戏剧性的效果就出来了。我们刚才欣赏了这么多吆喝,其实大家会发现,老北京的吆喝的特点远不止我们屏幕上这些。有的用词准确、形象;有的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来招揽顾客;也有的讲究押韵,朗朗上口。这就是老北京城的吆喝。

1、为什么作者要大量运用“京白”口语?罗列了这么多的吆喝声,是不是繁冗了些? 作者运用“京白”的艺术语言,一是因为他对北京家乡的热爱,二是因为写的“吆喝”都是当地的口语,用当地语言来写更真实,更有表现力。

2、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

在这一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饨、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自然能够体味到此起彼伏“没个停”的叫卖声。因为,只要看看“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一句就可知要一一列举这种种叫卖声几乎没有可能。于是,作者只有择其要者加以简介。同时在最后四段对种种吆喝做了一番归类概括的工作。

这实际上就是对材料的加工剪裁的功夫。

如何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本文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3、找出过渡句并赏析:

(1)2段: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作用: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2)5段: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作用:这句话也是一句过渡句,用浅显的比喻把街头吆喝声之多巧妙地写出来,又顺其自然引出晚上的吆喝声。

(3)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

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

(4)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从“一日”转到“一年”。

(5)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

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叙述介绍自此开始退让为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五、精读文段

1、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

2、“馄饨喂——开锅!”在吆喝上突出了老北京人吃馄饨的什么特点?

突出老北京人吃馄饨热腾腾的特点。

3、文中吃馄饨有何讲究?从中你感悟到什么?

吃馄饨,讲究现吃现包,皮儿要薄。馅儿要大。

感悟提示:生活的实在

六、品味语言

1、地道北京口语,浓郁的地方特色

北京话并不是普通话,它有它的特色.北京话有三大特点:

(1)快(2)发音较含混(3)儿化音很多

篇四:18吆喝3

18、吆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囿”“招徕”“铁铉”“秫秸秆”“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等词的读音、词义。

2、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复杂事物的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4、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在材料安排及过渡方面的技巧。

难点:体味京味语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三、教法建议

1、课时安排:2课时

2、合作探究法

3、讨论点拨法

四、教、学、练活动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积累字词,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活动1】实施诊断性评价,导入新课。

《吆喝》第一课时诊断性评价

1、《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作者是蒙古族,原名萧炳乾,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

2、给加粗字注音。

囿(yòu) 隔阂(hé) 商贩(fàn) 招徕(lái) 饽(bō) 支棱(léng)钹(bó) 蘸(zhàn) 合辙(zhé) 押韵(yùn) 荸荠(bíqí)秫(shú) 秸秆(jié gǎn )

3、解释下列字词。

招徕:招揽。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吆喝:大声喊叫。

吹嘘:夸大地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活动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

2、问题与探索

问题1: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

明确: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

问题2: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吆喝声?这些吆喝声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中的吆喝声林林总总,多而且杂,但作者却介绍得有条有理。总的来说,文章写了作者在北京听到的大多数吆喝声,从“我小时侯,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中,可以得知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首先从早到晚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到了晚上的

叫卖声也十分精彩”秋、冬四个季节的吆喝声。

课文也是按照“引入”(1-3)、“介绍叙述”(4-10)、“评论”(11-14)来安排结构的,脉络清晰。

第一部分(1-3),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引出]

第二部分(4-10),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介绍叙述]

第三部分(11-14),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评论]

【活动3】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问题1:本文部分与部分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

明确:①“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这一句从两个方面为下文立下了“主脑”,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②“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③“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④“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

⑤“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叙述介绍自此开始退让为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问题2: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

明确:在这一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钝、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自然能够体味到此起彼伏“没个停”的叫卖声。因为,只要看看“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一句就可知要一一列举这种种叫卖声几乎没有可能。于是,同时在最后四段对种种吆喝作了一番归类概括的工作。这实际上就是对材料的加工剪裁的功夫。

问题3:从本文来看如何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

总结归纳经验:对繁琐事物介绍时,首先要将介绍的事物归类,再将这些类按一定的内在联系安排好先后顺序,在使用一些总领句、总结句和过渡句。这样介绍就会秩序井然。

六、第一课时评价与反馈

《吆喝》第一课时形成性评价

1、注音

囿(yòu ) 招徕(lái ) 饽饽( bōbo) 荸(bí )荠(qí

2、给下列句子的空格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1)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 C 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

来大嚼一通。

A、摆 B、放 C、揣 D、搁

(2)作为一个警察,单勤恳是不够的,还应具有碰到不同情况能的能力。

A、异想天开 B、随机应变 C、锲而不舍 D、未雨绸缪

3、《吆喝》一文选自《北京城杂忆》。作者萧乾,是我国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文中具体写“吆喝”声时作者按从早到晚和一年四季的顺序对吆喝进行了介绍,接着从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三方面介绍了吆喝的特点。

4、文中第二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钝、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都只简单介绍。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只有择其要者加以简介,这体现了作者对材料的加工剪裁功夫。

七、第一课时小结与反思

1、课内小结:

2、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口语训练,揣摩描写吆喝的语言,体会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及蕴含其中的作者的情感。体验与反思,记录整理家乡的吆喝声,为拯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活动1】实施诊断性评价,导入新课

《吆喝》第二课时诊断性评价

1、 选词填空正确的一组是( C )

(1)甚至有的乞丐也 地编起快板。

(2能 。

(3)特别出色的是那种 的吆喝。

①随机应变 ②合辙押韵 ③油嘴滑舌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2、 下列句子不是北京方言的一项是( A )

A、拐卖儿童的。 B、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

C、葫芦儿——冰塔儿。 D、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

3、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 愉悦 和 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

【活动2】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情感 探究1: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几例,仔细品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举例: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钝喂——开锅!”“硬面——饽饽”“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蒸而

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卤煮喂,炸豆腐呦”??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探究2:品味本文语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任意选例品评) 举例:“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

“‘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心理。

探究3:品味作者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情感(任意选例品评) 举例:“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在介绍这些吆喝声时作者是充满愉悦、怀念之情的,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流露在字里行间。

【活动3】自由选择文中提及的吆喝声,进行模仿。

活动提示:模仿吆喝声,并从语气、语速、语调、音量等方面加以点评。

【活动4】教师播放“相声《卖布头》中的吆喝”,让学生欣赏旧时北京街头的吆喝。学生分组把搜集到的家乡的吆喝展示给全班,谈自己的体会。 总结:要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认识到这是一种文化遗产。

五、拓展资源

材料一:东城区史家胡同社区“老北京叫卖班”成立于2006年年底,社区居委会的主任纪秀慧说,史家胡同住着很多北京人艺退休的老艺术家,为了传承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居委会请来北京人艺“虎妞”的扮演者——老艺术家叶子和她的徒弟赵宗义老师来讲课,成立了“老北京叫卖班”。

京城叫卖大王臧鸿老先生说,叫卖要地道地传承,关键是“原汁原味”。 “叫卖,既要有规矩又要有艺术性,瞎喊不行。在大宅门前吆喝,要拖长声,既让三四层院子里的太太小姐听见,又要透出优雅,不能野腔野调地招人烦;在闹市上叫卖,讲究音短、甜脆、响亮,让人听起来干净利落,一听就想买。”

臧鸿老人先后整理、挖掘了170余种京味十足的吆喝声,他还将他的叫卖声音录制成光盘,以便留给后人。

材料二:吆喝也非京华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头巷尾。笔者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听见过“炕鸡嘞嗨———炕鸡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卖糖葫芦的吆喝声)!”的吆喝,经指点原是常州人在叫卖梳子篦子;还有早市上“大米小米豇绿豆,白面一勾五碰头的稀饭嘞———糖包豌豆包!”的吆喝声,秋冬夜色中远处传来的“烤白果嘞———白果!”“里外青的萝卜嘞!”的吆喝声,声声入耳。

两年前,一位专回徐州探望的华侨王老先生,在当年住过的老巷子里忽地听见一蹬三轮者用电喇叭吆喝“臭豆干!”老先生听了摇着头说:“50多年前的吆喝像唱曲一样。现在要想再听,只有去听相声了。”

不错,这种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抑扬顿挫生动风趣出自小商小贩之口的吆

喝,确实走进了艺术殿堂,受到艺术家的青睐。传统相声《卖估衣》里就有吆喝的活儿。现代京剧《红灯记》里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嘞———抢菜刀!”前文提到的吆喝大王前些年还为反映老北京的《城南旧事》、《四世同堂》等影视剧配过吆喝声,而十多年前有个小品中的吆喝“卖大米嘞———卖大米!”也着实火了一把。

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贩夫走卒,将贩卖货物用曲艺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来,他们不愧为韵味十足的吆喝艺术家。而时下有些艺术家的“吆喝”却没那味了。不信?你打开电视瞧瞧,那些歌星笑星影星视星……众多的星星艺术家在荧屏里面对着亿万观众“吆喝”着“我爱××”、“用了真的好舒服”、“谁穿谁精神”、“实惠,看得见———不到一块钱”……都什么味儿?

材料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两个卖瓜人分别在各自的西瓜摊前竖了一块牌子,夸耀自己的瓜好。甲在牌子上写道:“甜得舍不得卖。”乙在牌子上写道:“甜的舍不得卖。”仅仅一字之差,结果却是甲的生意非常好,而乙的西瓜却少有人问津。 问题:请问,就只有一字之差,为什么甲的生意那么好,而乙的西瓜却没什么人买呢?

明确:前者卖的是“甜的瓜”,后者卖的是“不甜的瓜”(因为甜的舍不得卖,留在了家里。)

六、第二课时评价与反馈

《吆喝》第二课时形成性评价

1、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

2、读第五至第九自然段,在课文中画出表示从早到晚顺序的词语,写在下面。

清早卖早点的—— 然后 —— 白天 —— 到了晚上

3、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语气间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儿,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有失传。

①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和文中的哪一句是相互照应的?

“卖山里红(山揸)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了’,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②这一段表现出作者对吆喝声怎样的感情?

表现出作者总体上是充满了怀念之情的,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4、说说下面的几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①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

②“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

用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心灵。

③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有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

风趣的言语中透着小孩特有的顽皮和幼稚。`

篇五:吆喝

《吆喝》教学设计

洪洞二中 常海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及解释。

2、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能力目标

1、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2、揣摩语言,体味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情感目标

1、珍视和保护“吆喝”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1.文章的内容繁多而杂,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语言,感受吆喝这种民间艺术的魅力,理解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3.结合实际情况,注意收集身边的口头吆喝艺术,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课

自读课文,完成以下预习内容

1、积累生字词

招徕zhāo lái 铁铉tiě xuàn 囿于yòu yú 隔阂 ɡé hé 饽饽bō bō 秫秸 shú jiē 吹嘘chuī xū

吆喝 yāo hē 小钹xiǎo bó 荸荠 bí qí

2、解释词语并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

招徕:招揽。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

(1)、什么是吆喝?你对吆喝有哪些了解?

预想答案:叫卖声或口头广告

吆喝声持续时间长:一天内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四季里春夏秋冬都没空闲。 吆喝内容丰富:有的用夸张手法:“小玩艺儿赛活的。”

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 “卤煮喂,炸豆腐哟”。

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

有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

吆喝声调有变化: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 “哟(高音)---荞麦皮耶(低音)。”

吆喝音韵节奏强:特别出色的是合辙押韵的:“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2)、文中写了多少种吆喝?作者是怎样如数家珍的把它们一一数出来的? 预想答案:18种 按照时间顺序作者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3)一天之内,一年四季中那么多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吆喝,作者重点侧重介绍那些吆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预想答案:一天之内重点写的是晚上的吆喝,卖馄饨、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四季中重点写的是秋冬的吆喝,卖柿子、卖糖葫芦、卖烤白薯。其他的例如白天就用一句话带过,就能让人明白要一一列举这种叫卖声几乎没有可能。 好处: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要进行加工剪裁,这样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4)、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种当时司空见惯的吆喝?

预想答案:当时的吆喝是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它体现了老北京的文化特色,作者就是在吆喝声中度过了他美好的童年,但司空见惯的吆喝的影子越来越淡了,作者对他充满了怀想。

作者在平常的吆喝声中发掘了艺术美,他要高声的赞美这些吆喝,更要赞美那些创造吆喝的人。

5、理清课文思路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6、民间采风

寻找本地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吆喝。

第二课时

分析课

本课目标:1、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语言,感受吆喝这种民间艺术的魅力,理解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吆喝

播放卖糖葫芦的吆喝的音频,和卖糖葫芦的广告图片,让学生谈谈那一个销售方式你更喜欢并说出理由。师归纳,商贩们为了卖出商品好点子层出不穷,有的挂牌子吸引人,有的发小广告,其实早被人淡忘的吆喝就是一种很好的销售方式。那有声有色的吆喝就有他独特的文化魅力。不信你听。

二、聆听吆喝

播放相声《卖布头》,学生谈听了这些吆喝声的感受。

三、聚焦吆喝

1、预习成果展示

(1)检查字词落实

(2)用京腔京调朗读文章4到9段

(3)自学文章反馈

从结构安排及内容理解两个角度,让学生展示成果。

(4)在反馈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写作方面的技巧。

学有所悟:介绍纷繁复杂的事物要进行加工剪裁,这样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重点内容探究

(1)品味语言 ,感受吆喝魅力

(学生先分组合作学习,再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预想答案:

示例:1、“馄饨喂——开锅”

妙处:开门见山,使人一听就知晓卖的是什么。

2、“萝卜赛过梨”

妙处:从味觉的角度,用甲物形容乙物,突出了萝卜的美味可口,具有艺术性。

师总结: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2)情感体悟

在文章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思考作者对老北京的吆喝怀有怎样的情感。

当时的吆喝是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它体现了老北京的文化特色,作者就是在吆喝声中度过了他美好的童年,但司空见惯的吆喝的影子越来越淡了,作者对他充满了怀想。

作者在平常的吆喝声中发掘了艺术美,他要高声的赞美这些吆喝,更要赞美那些创造吆喝的人。

四、模仿吆喝

学生从文章中任挑一个来模仿,再让几个同学一组陆续吆喝再现老北京街头动人的一景。

五、寻找吆喝

二三十年代的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随处可闻,但现在还存在吗?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咱们本地有吆喝吗,喊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存在,但越来越少,只有卖冰棍的,这种民间艺术在消失让人惋惜,我们作为中国人有责任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模仿本地的吆喝。

六、巧编吆喝

我们本地有很多特色小吃如蒸饭、油糕、桂花元宵等,请你为他们编吆喝。

七、课堂小结

吆喝是一种声乐艺术,有着浓郁的文化色彩,是民族的文化瑰宝。读完文章我们感受了他独特的文化魅力,体悟了作者的丰富情感。老师想用一副对联结束今天的课。上联:有声有色买卖红火;下联:京腔京调雅俗共赏。横批:声乐艺术。

板书 创造 从早到晚

裁剪材料

吆喝

珍视和保护 四季 春夏秋冬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