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人类诗意栖居的梦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23:26 作文素材
人类诗意栖居的梦想作文素材

篇一:人类的梦想

人类的梦想

内江市威远县河东街小学五(1)班

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就有一个梦想——像雄鹰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鸟瞰大地。这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情愫一直萦绕在我们人类心中。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人类的梦想终于成真啦!起初,人们利用空气受热上升的原理,殚精竭虑制造了令人瞩目的“飞翔工具”——热气球。热气球虽然实现了人类升空的梦想,但是它不够完美。它不仅缺少控制方向的系统,只能被动的随着风向前行,而且热气球降落还存在很大的危险。热气球一旦遇到风暴,人们就措手无策。要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随风而去不知所踪,要么就只有任其从高空坠落,它没能给人带来安全感。所以它的应用受到许多限制。

二十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这一壮举,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这之后,由于战争的刺激、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不断地对飞机进行改良,终于使人类像雄鹰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人类正式进入了“航空时代”。

但是人类前进的步伐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为了“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人们又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为了实现这一愿景,人类创造了火箭来挣脱地球的引力,人类又大步迈进“航天时代”。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代表地球人登上了我们的“近邻”——月球。 他面对陌生的月球世界,凝视几分钟后,挪动右脚,一步三停地走下扶梯。这时的阿姆斯特朗感慨万千,他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这次登月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人类一次历史性的壮举,它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

虽然人类的卫星、飞船、航天飞机已经是太空的常客,人类也成功登月,可是迄今为止我们中华儿女还没实现“嫦娥奔月”的梦想,真让人遗憾。但是我们中国无数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都为了这一理想而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忙碌着。他们——这些英雄,将会在中国航天史上谱写上熠熠发光的美丽华章。我坚信:“嫦娥奔月”这一梦想离我们已不再遥远。到那登月之时,我们炎黄子孙将会振臂呐喊,“月球,我们来啦!”为了尽快的实现这一梦想,我们要努力学习,要像鸟儿一样飞向知识的海洋,为祖国争光添彩。

篇二: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真正的梦想是---我们对人生的一种期望.-

梦想是----我们期许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我们想拥有的东西.-

梦想是----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们要挂在门面上的头衔.-

梦想是----我们的心境,而不是外在华丽的标签.-

梦想是----我们个人发展出来的格局,视野,而不是护照里于琳琅满目的戳记.-

实践就是成就梦想最重要的行动力.-

梦想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敢于做梦的人,就是在自己的生命银行里,预先开了许多幸福的帐户,惟有努力把梦想实现

的人,才能把这些帐户存满心灵的基金.-

阳光和光明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诚意相信梦想一定会实现,并且努力付出的抓住机会,敢于筑梦,才能让梦想成真.-

让梦想变得清晰可见,把梦想变成具体可行的目标.-

谁说,你的梦想,不可能实现.-

篇三:“山南水北”间的诗意栖居

“山南水北”间的的诗意栖居

彭文忠

[内容摘要]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韩少功对乡村的价值进行了再判断。人与自然本真生存与和谐相处,这在生态美学是试图使之失而复得的理想,但韩少功发现它却是八溪峒山南水北之间的原生生态,所以,他选择了在“山南水北”间的诗意栖居。

[关键词] 韩少功;《山南水北》;乡村;自然 ;诗意栖居

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现代化的都市和丰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降临到人类头上,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正逐步失去可以栖居的物质家园和抚慰心灵的精神家园。面对人类的种种生存危机,作家们开始反思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表现出对人类生存前景的忧虑,他们渴望一种自然淳朴、不受物欲牵制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生活世界。而原初意义上的乡村由于跟自然的亲近和跟土地的亲和,形成了独特的乡俗、乡情,形成本真、素朴而谐调的乡村精神;在人的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面前,作家们由此前对乡土世界的落后、乡民观念的愚昧的批判(农村过去往往扮演的只是一个“问题角色”、一个亟待拯救和扶助的对象),开始转向对乡村生活的回望和“回归野地”的渴盼。

乡村一直是韩少功关注的对象,只是在他不同时期的创作中有着不同的诠释:或为政治意义上的农村(《月兰》),或为文化寻根的地域乡土(如《爸爸》),或为置于主流文化边缘的民间(如《马桥词典》、《暗示》)。而这一路走来,韩少功从一个乡村外来者,到当下在“山南水北”作为一个乡居者,此时他笔下的乡村就已不再是此前的任一种形象,也不是乡思乡愁意义上的存在了;他表现的是山野自然,是反思城市文明的参照物,是人类回归自然的诗意栖居。更值得注意的是,山南水北之间的晴耕雨读已不只停留在他笔下,而成为现实生活中他对个人生存方式的选择。

韩少功七年前打点行囊归隐僻乡,在被城市接纳和滋养了三十年后,再次回到曾经插队下乡的八溪峒过起了乡居生活,并且在七年后的今天推出了长篇散文集《山南水北》,其中收入99篇散文和大量图片,记录了韩少功在八溪峒生活、劳作和思想的点点滴滴。农事、家事与人生事,这些都成为韩少功新书里的生动故事,而在故事之外,一个作家的心灵之思则集中于对乡村的重新打量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反思。这本书现在看,不只是一个作家的乡村日志。韩少功自己说:“实际上我的兴奋点是在灵魂与文化。有我对当下文化的思考,只不过我不是在做论文,而是在用小故事说它。你也可以看做文化或是社会人心的田野调查。”(韩少功谈“隐居生活”.北京晚报.2006-11-22)韩少功在一个更开阔的、对于人的需求更全面的理解的视野中对于“乡村”的意义进行了一次再发现。他用一个作家的细腻、具体的笔触,通过积极地去发掘农村所有的那些可以让人更像人的因素:和大自然的接触、情感的熨帖与从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提醒我们注意乡村的积极的不可忽视的一面、注意乡村的种种可贵。

乡村的可贵之一是找到了“画框之外”的自然天地。“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纵、季节被空调机控制、山水正在进入画框和阳台盆景的生活,也就是说,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在山南水北之间,阳光如此温暖,土地如此洁净,空气如此清洌;有的是山青如黛、溪水温婉、风摇绿树;有的是在清晨唧喳不停的鸟声,从寂静中升浮起来的虫鸣和蝉噪,禾苗上溪流上飘摇跳动的月光;还有山野之间人的自在生存更让作者为之赞叹:“要是在夜晚,朦胧月色下,后生们把衣服脱个精光,一丝不挂地纳凉,其胯下奇异无比的舒畅和开敞,还有几块白肉若隐若现,使不乐的人也乐,不浪的人也浪,天体艺术令人陶醉。”“我喜欢远方,喜欢天空和土地”,因为对自然的眷恋和亲近,在山南水北中韩少功发现所有的

生物都是有情感的,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伙伴:“小红点”习惯跟人走而不跟鸡玩,咪咪表现欲之盛叫人叹服,青蛙有从脚步声中辨出了宿敌的所在的奇能,老鼠们小眼睛滴溜溜地转,是何等聪明的高手;而“草木的心性其实各各不一”葡萄小姐身子丫环命,梓树则是沉稳和淳厚的;而小狗三毛与作者一家更是有着亲人般地真情交流。栖息在山南水北的诗意画卷之中,人与自然的本真生存与和谐相处让韩少功看到了大自然和乡村的诗意。

乡村的可贵之二是乡村伦理,是乡村和谐的人与人关系。韩少功用欣悦和深情的笔调来描绘山居生活,描绘与之为邻的贫寒却不乏宽厚与大度的乡民,展现了乡村生活世界与众不同的认识方式、行为方式和伦理规范,几千年的农耕生活、独特的地域条件形成的乡俗、乡情、乡理。他欣赏村民的热情好客,山里人请人吃饭必登门恭请,礼节周全,真挚且热诚,不掺一点功利,都市人习惯则是一个电话就召人来吃喝,无异于呼鸡唤狗,以残汤剩饭打发乞丐;村民们在瓜菜方面的私权观念薄弱,菜地是半公共化的,农妇之间常有瓜菜外交事务:“一丝微笑,两句称赞,还有日后路上的一声招呼,都相当于超级信用卡,足以偿付大堆瓜菜的馈赠,足以换来客气推让之间复杂而激烈的拉拉扯扯”。作者还记叙了自己买板栗“论摇”的亲身经历,展示了山里人简单而淳朴的商品交易:山里人以前做生意少,就算交易也不像是交易。比如卖瓜论个,不管大小是一个价;卖羊论只,大一点小一点不生计较。卖柴则论步:把柴禾码成大体上四四方方的垛子,然后以脚步丈量出一二三。而山里人看似愚笨的交易重情义甚于重盈利:“同他说热闹了,说出点张家长李家短的家常来了,说出点明朝清朝的老皇历来了,他很可能还要留下我吃饭,喝谷酒。五摇板粟白白地送人,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值得在商品社会中生活并为利欲而迷失自己的我们反思。

乡村的可贵之三是乡村文化中保留的个异性。《山南水北》作为作者对自己的乡居生活的忠实记录,是从作者对于自己已经生活了三十年的城市的厌倦乃至厌恶开始的:大街上钢铁鼠流般的汽车交织如梭,楼墙上布满空调机盒子似钢铁肉斑,窗口一望尽是立交桥如水泥的巨蜥和水泥的恐龙张牙舞爪。在作者眼里,城市是一个缺乏个性的人造产品的巨量堆积,山水正在进入画框和阳台盆景,越来越远离自然的和人的天性的患病的令人恐怖的所在。韩少功早在1997年创作的《遥远的自然》中,深深流露出自己关于现代城市和物质文明对于大自然及人的自然天性的挤压和扭曲的忧患意识:都市人“面对着千篇一律的公寓楼,面对着千篇一律的电视机、快食品以及作息时间表,不得不习惯着自己周围的个异的逐渐消失。连最应该各各相异的艺术品,在文化工业的复制技术下,也正在变得面目相似”。一条条流水线上组装的是型号、功能、价格一律雷同的“克隆”产品,无论它们是家电还是汽车,虽然功能齐全,舒适快捷,但“它们永远没法呈现出自然的神奇和丰富”。而在八溪峒山南水北之间的乡居生活,让韩少功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个异,即大千世界所特有的千姿百态的个性化特征,也是现代物质文明所无法替代和合成的东西:

“下乡的一大收获,是看到很多特别的笑脸,天然而且多样。每一朵笑几乎都是爆出来的,山民的笑就是这样乱相迭出,乍看让人有点惊愕,但一种野生的恣意妄为,一种原生的桀骜不驯,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无政府和无权威的状态,尚未被现代社会的“理性化”统一收编…… 相比之下,都市里的笑容已经平均化了,具有某种近似性和趋同性。尤其是在流行文化规训之下,电视、校园、街道、杂志封面、社交场所等都成了表情制造模具。”

乡村的可贵之四是灵肉和谐的劳动。

重视自然的权利,从根本上来说,与看重人的权利是一致的。生态主义批判以人制天、以物制人的极端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的现代工业文明,反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冷酷的工具理性的片面发展,但并不拒斥理性,而是认为理性只是完整的人性构成的一部分,认为自然人性除了理性,还包括想象、情感、直觉等等。用马尔库塞的话来说,用新感性取代启蒙时期以来的工具理性,使异化、物化、僵化的人性重新活起来。生态文学试图将人性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结合起来,最终求得人的灵与肉的和谐,自然生态的康复,人与自然的和解。

韩少功对现代工业社会和都市文明进行了反思:在现代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劳动方式越来越单调和呆板:白领们在电子眼的监控之下为公司的利润奔忙,在大车间似的办公区里,就位于矮隔板的格子岗位,像装配板上的一个个固定插件;而劳力者的地位被压得很低,除了在健身房,白领的胳膊和腿基本不用。他不由感叹到:“一个科学幻想作品曾经预言:将来的人类都形如章鱼,一个过分发达的大脑以外,无用的肢体将退化成一些细弱的游须,只要能按按键盘就行。”当城市人面临机器化的厄运时,乡下农民倒多了一些自由,乡间空气新鲜,环境优美,劳动的对象和内容往往多变,劳动工序、姿势、动作亦多样化。从生理保健学来看,这当然有利于四肢五官的协调运动和综合锻炼。那种劳动的欢乐,完全可以从贫苦中剥离出来。因为担忧一个脱离了体力劳动的人,会有一种被连根拔起没着没落的心慌,会在物产供养链条的最末端一不小心就枯萎,会成为生命实践的局外人和游离者,所以韩少功说:“我怀念劳动。”韩少功继《暗示》一书提出“体”的重要,指出四“体”之劳在求知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之后,再次强调只有劳动才是了解事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进入存在之谜。

融入山水的生活,经常流汗劳动的生活,就是韩少功在现实生活中选择的恢复理性和感性的和谐,恢复灵与肉的和谐,让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的健康生活方式。在他的心目中,接近土地和无辜的生活,是最可靠和最本真的生活,是最自由最清洁的生活,也是人类回归自然的诗意栖居。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韩少功对乡村的价值进行了再判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于自然、生命的普遍尊重和对人类精神生态的关注。人与自然自在的本真生存与和谐相处,这在生态美学看来,是现代社会几乎已经完全失落了的东西,因此也成为生态美学试图使之失而复得的理想,但韩少功发现它却是八溪峒山南水北之间的原生生态,所以,他选择了在“山南水北的诗意栖居”;尽管在表现这一原生生态的时候,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已到了八溪峒,韩少功的笔调不免带上了一丝遗憾。

[注]文中引文皆出自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10

[参考文献]

[1]周展安:重新发现乡村——读韩少功的《山居心情》[J],当代作家评论 2006年 05期

[2] 陈茂林,严启刚:回归自然,诗意生存——论生态批评的内涵构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 06期

[3]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篇四:诗意的栖居--—主题探析

诗意的栖居--—主题探析

??“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季节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 ?? ——荷尔德林《远景》

??在曾文正公的荷叶塘,我看见了美女秋瑾与蔡畅,

??在花明楼,我看见两弯明月,在荷叶上诗意地栖居!

?? ——邹岳奇《韶山的天光》

??

??新世纪以来,邹岳奇先生提出了自己独立而引人关注的诸多学术与文学主张,比如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的主张、建立当代中国的自然山水诗派的主张、以文学地理学开创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格局的主张等,其中,建立当代中国的自然山诗派的主张引起诗坛上下的特别关注。而他以十四行诗的形式写作自然山水诗,则具有相当的开创性。据考证,十四行诗这种诗体形式源于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后在英国的弥尔顿、莎士比亚、华兹华斯、雪莱、齐慈等诗人的推动下,渐趋成熟;英美当代十四行诗代表,有美国诗人弗洛斯特、英国诗人玛丽莲·哈克等,只是在西方专门从事十四行诗创作的诗人,越来越少。在中国,从“五四”时期开始就有人习作十四行诗,诗人闻一多、朱湘、徐志摩等,都写作有不少精致的十四行诗作;当然,中国十四行诗真正的集大成者是冯至、卞之琳和屠岸等人,他们的十四行诗写作在中国的诗界和学界都产生了影响。如今,中国当代的诗歌前景,似乎越来越不容乐观;对于十四行诗这种有着一定规则的诗歌体式,涉猎者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岳奇山水十四行抒情诗100首》的写作与出版,可谓标志着一种诗坛新象,也许更是“异军突起”。这些十四行诗作品在中外文学讲坛博客以及相关的诗刊与报章发表后,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诗人江天在读了这些作品以后,在中外文学讲坛的留言中写到:“这是一种新的,其实也不太新的,诗歌样式。我们的诗歌没有多大发展,诗人苦恼,读者也有怨言。抛开其他原因不说,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新的形式?”这种看法,可谓是对岳奇先生十四行形式的肯定和推崇。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白劲鹏教授读到岳奇山水十四行抒情诗中的一些作品后,对此十分惊讶:“我原来不知道国内还有人在按英诗的格律创作诗歌。现代白话诗受人垢病,很大程度上就是太随意了,如前一段时间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梨花体’。我的观点可能很保守,但我觉得写诗一定要有限制,如果诗人自觉地接受一些限制、甚至自己设定一些限制,那一定能有所成就。可惜,现在这样的诗人不多,多是以激情取胜,而不是以艺术见长。您的诗作坚定了我的这一观点。”未署名的网易博友留言说:“只知道邹师是著名的诗评家,没想到近年诗兴勃发,组诗语言朴实,感人至深;纵横捭阖,收放自如。”华中师大文学院张卫中教授在读到岳奇先生的十四行诗后,也曾经这样评论道:“十四行诗很到位,感情深沉,诗意浓郁,韵味很长,引得我思绪绵绵,情不能已。如今,哪怕是老教师中,能写这么好的’十四行’的学者恐怕不多了。这很难得,令人钦佩! ”

??《岳奇山水十四行抒情诗100首》由我的同门师姐周兰美编选并作注,即将出版发行。这本诗集共由24组十四行诗构成,可见诗人所作的是十四行组诗,并不是一般的十四行诗。其中的大多数作品,为诗人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之后,所感所思,欣然命笔,题而为诗。从内蒙古大草原到长江三峡,从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到蒋介石的老家奉化,从武汉桂子山到发生大地震的汶川,从承德避暑山庄到作者的老家内江与越溪,诗人足迹所至,诗情萌发,因此诗中的所有意象也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当然也是来自于诗人丰富的想象与纯美的心灵。在这些诗作里,首首承载着诗人饱满的感情,处处洋溢着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真诚,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过往的缅怀、现世的思考。从诗歌的创作主题来看,有感怀故土的诗,有感慨历

史沧桑的诗,有面对开阔神奇自然的诗,有忧国忧世的赤子情怀的抒写。总之,岳奇先生在自己的诗作里,融入了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使得其多数诗作诗意隽永,韵味深长。

??本文试对其十四行诗的主题构成,作一个初步的分析。我认为其诗作的主题,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所构成:

??一、乡愁——浓重与绵密

??1984年,岳奇先生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来到武汉,远离了自己的家乡;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使得他难于经常回到自己的老家。所以浓重的故土之思,成就了其多数十四行诗作品。在本诗集所收的24组诗里,对于乡愁的描写贯穿始终,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感怀,包

人类诗意栖居的梦想

括《越溪的明月》、《成都的南方》、《内江的风景》、《天鹅湖的想象》、《西越的风情》等。在这些作品中,诗人描写了故乡令人神往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在外游子那浓浓的思乡情怀。 ??从开篇的《序诗》开始,这种以乡愁为主要内容的思绪就开始漫延开来,让读者受到深深的震动。2008年7月,诗人回到四川南部的越溪老家,在那段曾走过无数次的小路上,虽然对眼前的风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却无论如何再也找不回那少年时代的心境,更找不到少年时代的影子,于是“只好再次回到太阳和月亮同在的老屋/这百年的风声将他那绿色的心灵照亮/他与两位老人回忆起那些淘气的日子/那淘气的日子是山崖上百合花的芳香”(《序诗》)。“百合花”的芳香似乎可以闻到,却是那么的遥远而不可触及;正如童年与少年时代所度过的那段淘气的时光,只能留在绵长的回忆里,似乎再也无法追回,再也无法复制。再往前看,在2004年,岳奇先生借到重庆开会的机会,于中秋时节回到自己的老家。这是他离家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唯一的一次在中秋时节到自己的故乡,当他看到故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尤其是最容易点燃思乡之情的“月亮”,顿生感慨。多年没有回家,眼中所见的是世事变化,耳中所闻的是人间沧桑,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他依然感觉到那么亲切。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创作十四行诗歌,却成为他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了。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毛凌滢副教授在读过这组诗之后,受到了深深的震动与感染,她对岳奇先生诗歌中表达的思乡之情,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

??在现代社会,人有了更多的空间的移动,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加大,也常使人身不由己。回归故乡,亲人团聚往往也成为不太容易做到的事。因此,“26年了,26年之后的一个深山的中秋”,诗人才终于“从遥远的江上之风中逃离月之手”,在一个有特别意义的日子——中秋节回到故乡。其急切之情充满字里行间。这时一切外在的景物也都投射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山峰”、“大鸟”、“长蛇”、甚至“月光”也都具有了与诗人同样的心情与感受。虽然在异乡也有美好的生活,比如“东湖的鸟鸣”以及“桂子山的花香”,但是“异乡的月亮再亮,总好像缺这少那的呵,故乡的月亮再弯,却像当年割草的镰刀一样柔”。思乡之情总是游子内心最为敏感最为温柔的一根神经,于是在诗人的心中,连故乡锋利的割草的镰刀也变成柔软的了。

??人生的航船,“不得不在汪洋大海中返航”,虽然诗人不得不离别故土回到当下的生活环境,但故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故乡中如诗如画的青春记忆,以及如歌的生命激情将穿越岁月、穿越时空永远定格在诗人的脑海之中。它成为诗人生命的原动力,伴随着诗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前行。它给与诗人温暖,给予诗人力量,使诗人更加惬意更加诗意地栖居在华夏大地上。

??

??“乡愁”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从西方有那么一句谚语:“East or west/home isbest。”中可以得到说明。家是温馨的港湾,是人生旅途的加油站,而除了家而外,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一个始终令人梦牵魂萦的地方,那就是故乡。对于远离故土的游子而言,无论故乡在空间距离上多么遥不可及,但在心理与时间上,它始终都是在场的,是融入到我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最

亲切的情感。所以,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从离开故乡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缠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在岳奇先生的《越溪的明月》这组诗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对故乡——越溪热切的渴望和深情的眷恋,感受到了诗人即将返回故乡的急切与喜悦,以及在故乡短暂停留之后不得不“返航”时的无奈,以及那种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淡淡的忧伤。

??故乡承载着诗人少年的记忆,承载着诗人少年的情怀。从“怀春的少女”与“钟情少男”青春的情感萌动,到油灯下与庄子对话的那个才华横溢少年;从让人难以入睡的“蛙声”到“核桃树下”外婆温情的歌喉,再到金花庙上令人敬畏的“长风”,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地让人如此怀念!尽管逝者如斯,26年的时光使情窦初开的少年有了中年的沧桑;尽管“岁月的尘土可以封闭少年的心事”,可少年的记忆却如“桐树沟里的深秋”。这些印象如此鲜明深刻地烙印在诗人的心中。无情的岁月改变了人的容颜,改变了人生的际遇与生活的环境,却难以改变诗人内心的敏感与纯朴的情感记忆。正如有的评论者已经指出的那样,那故乡山坡上“长角的山羊”、“可爱又可惧”的“总让我骑不上去的老黄牛”的动物意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可爱的画面,为本诗平添了不少的动感与生活趣味,以及充满张力的想象空间。”

??虽然远离家乡,诗人对故乡却依然充满深情,故乡的过去与现在,故乡的山与水、人与物,点点滴滴,都清晰地呈现诗人的记忆里。在《天鹅湖的想象》中,诗人以故乡的景点——“天马蜂”、“五梅花”、“罗汉寺”、“俩母山”等九个具有传说和神奇色彩的地名为题,一草一木、一山一峰,以及当地所有的民间传说与历史故事,都深深地印在了游子的心里,并得到了生动与丰富的表现。在《内江的风景》中,诗人满怀敬意地抒写了故乡的八位“大师”——艺术大师张大千、新闻大家范长江、草鞋书记杨汝岱、西学大师罗念生、当代作家刘心武、诗人元帅陈毅、少年将军熊克武、人大校长吴玉章等。诗人在那整齐的诗行里,用或抒情或沉重的语言,记叙了他们的生平与事迹,歌吟了他们的个性与风采,展示了他们的形象与品格,这些诗作融纪实与传奇为一体,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赞美之心,洋溢在整组诗的字里行间。 ??岳奇先生对故乡的满腔深情,成为其诗作的主要内容与情感基调,其实也是他写诗的最深厚的心理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故乡、对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的感情,那他不可能成为一个诗人。未留下姓名的网友这样留言到:“看来邹师对老家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简直就是自然的儿子,就是他的故乡的儿子。我们也看过一些照片,那里的自然山水的确有一种气象,山环水绕、龙蛇奔走,阔大的空间中自然是更适合于人的成长。”甚至是,让邹师如此眷恋的故土,让我们萌生了一种强烈的到那里参观与采风的心情:“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到邹师的老家看一看、走一走呢?”

??

??二、历史——厚重与沧桑

??游览名胜古迹,不仅仅是要看到那里的自然山水风景,更重要的是要在游览自然风景的时候,要能够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底蕴。对于喜欢读史、有着深厚文化修养的岳奇先生来说,更是喜欢在游览自然山川之后,思考自然风景与文化传统背后那深层的历史与文化意蕴。韶山——毛泽东的老家,一般的人并不陌生;岳奇先生在最近几年曾经两度来到这里,这里浓厚的文化和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吸引了他。他每一次来到韶山,都是兴致盎然而写下诗篇,这便是《韶山的地象》和《韶山的天光》。前后两次游览韶山,有着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感悟。湖南怀化学院人文教育系讲师田艳对岳奇先生这两组诗的评价,是最好的注解: ??

??今收到恩师的两组十四行诗《韶山的地象》与《韶山的天光》,我怀着欣喜之情与虔诚之心于寂静夜色中浅吟低诵着,读罢但觉口角噙香、耳目生色,韶山之景顿时如现眼前。这是清代举人戴炯的韶山,这是伟人毛泽东的韶山,这是悠远丰厚的民间的韶山,这更是恩师您眼中心上的韶山!韶山在您的笔下充满了诗意,流动着灵气,激荡着豪情!您这两组十四行诗虽以“初游”、“重游”命名,但并不是一般的山水游历诗,而是在情景的交融之外,将韶山

的历史、地理、人文诗意的融合于一体,再现了韶山的人情风貌与文化内涵,在山水游历之外别有洞天,诗歌的境界亦随之阔大。

??吟诵这两组诗,就像在聆听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个传说里有戴炯“毕生奇才”的神秘预言,有五龙朝圣的神奇景观;有伟人的万丈豪情,也有美人的丝丝柔情;有召引百鸟的韶乐的回响,也有来恩师梦境中的飘渺之声。这神奇韶山的美丽传说,被恩师编织成曲曲牧歌,在晚风中婉转悠扬。“初游”和“重游”就仿佛乐章的两重奏,一则阔大,一则深邃。

??曾记得与您笑谈“英雄事”,我说您有“英雄情结”,您却笑不语。今观此二组诗,始知您是以诗词为心,抱英雄之胸怀,行大师之风范。此二组诗乃是您“英雄情结”的诗人之作,匠心、文心、赤子心,可见一斑。您说:“在花明楼,我看见两弯明月,在荷叶上诗意地栖居”,我被这美丽的诗句深深地打动了。从此,韶山在我心里,是另一道风景,为着您这些缱绻万千的句子!

??

??在这两组关于韶山的诗中,在自然风光的背后,举人戴烔和伟人毛泽东一同构成了韶山的神话。毛泽东丰富了韶山的历史,诗人则记下了自己眼中的韶山以及韶山的历史。2007年5月,诗人去到蒋介石的老家浙江奉化溪口,也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番,并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有自己的思考。诗人在《宁波的山川》这样一组诗中,描写苍茫的沙漠、逝去的历史、一望无垠的大海,开阔的意象和气度让我们领略到宁波的自然美景以及自然美景之后的历史与文化。

??承德这样一个封建王朝修建的山庄,经历了多少帝王文化的洗礼,又遭受了多少朝代的腥风血雨。诗人游历至此,更是感慨万千。在《承德的佛光》这组诗里,诗人透过眼前之景来阅读历史,充满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诗人把自己独特的体验上升到了一种诗性的高度,人生、历史、哲学、生命、宗教、战争、世界的本原等,都在诗中得到了生动又深刻的表达。同时,诗中也不乏正义的伸张、人神的交流、古今的对话。这样的诗行,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那时、那景、那情,总在我们的思绪中飞扬。“方圆百十里,这哪里只是一个小小的避暑山庄 / 风云数千年,这里的风雨正是一场历史的演讲”:我们仿佛置身其中,仿佛在听一场历史的演讲。诗歌中的物象与想象、景与思、韵与势,都相互融合而成一个整体。每首诗的结尾,都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之一”:“看那鸽群正在飞翔,像夕阳发出悠长的呼唤/我看见,我看见一片黑影,正来自光波之间”。这些诗句既与整首诗融为一体,单独取出也是佳句。而对于十四行诗这种诗体来说,结尾的点睛之笔显得格外重要,体现了诗人对十四行诗独具艺术的匠心。华中师大文学院研究生李红在留言中曾经这样写到:“组诗气度跨越古今,在时空穿梭之中,尽显张力。加上优美的意象,使之别具风味。全诗用一个意象——她,贯穿始终,不由让人感叹组诗的浑然天成,实为佳作!”诗人李魁则给予了更高的评价:“组诗或是意象的纷呈,或是哲理的感悟,或充满宗教的神秘,或有历史的纵深,而这些又融入深浓的诗意与诗趣,放中有收,收而又放,既讲究形式美,更有丰富的内含,邹老师的汉诗十四行,在当代汉语新诗中可谓异军突起,读之令人兴奋!” 青年学者陈梅充满感情地评论道:“多少次徜徉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不愿停步,多少次被莎翁的字字珠玑迷倒。想当初冯至老先生的诗作在国内掀起十四行诗热潮,而今您的大作再现其辉煌。阅读之后好生一番感慨!!很喜欢您诗歌的语言和它们的恢宏气度。您彰显了现代侠士豪情柔肠、林荫古道斑驳迷离和飒爽东风蓬勃有力。昨天今天明天天天经指点,世事国事家事事事经启示。”青年诗人郝俊细细品味之后,曾经这样说过:“隐约感觉诗中有两条并行的线索,探索美和探索历史。诗歌的语言淳朴清新,开阔大气。诗质自然,文势斐然,学者之风,君子之诗!”

??诗人的心中、眼中装满了历史——或沉重或沧桑,所以才看到了在风景之外的文化,没有就风景而风景;而读者则从他的诗里看到了历史,甚至是大地混沌未开时期的原初景象,如

“之五”的最后两句:“北方的山川,亿万年前辽阔而厚实的大海/我看见一只青鱼在游动,一朵莲花在开放”。

??编辑整理http://wode8898.ebdoor.com/严禁转载

篇五:2012届最新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 诗意地栖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诗意地栖居

张晓惠

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地发现,小城那古巷密集的一块地方已夷为平地。昔日那挤挤挨挨的老房子、古民居已成了碎砖瓦砾,还有数十处断墙颓垣。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地向着夏日的艳阳。(1)

曾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若清谷。是清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内向外探出那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橙黄橙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列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砖呢?抚摸着他们曾经想,若是这秦砖汉瓦有记忆的话,怕是会讲出若干鲜明诡谲的过往人事,随便抽出一册泛黄的线装书,怕也写满了唐诗宋词吧!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进了悠悠的岁月。(2分)

小时候,住在机关大院宿舍的我们是多么地钦羡住在这些小巷中的同学们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迷藏打游击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就更呈出现她的诱人风情: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绿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喜迎,粽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是红豆做的眼睛,还有炸得金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3)

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显现或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尽管破碎却带着两千年的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拆下来的门窗,那雕梁画栋的木片木条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断碣残碑,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也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的栖身之所了。还有秋雁春燕。(4分)

诚然,时代在前进,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是古巷这块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5) 不得而知。海得格尔呼吁的“诗意地栖居”又顽固地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城,曾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脚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钢筋水泥火柴盒了——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一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三星、四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的韵味。(6)

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日子,然而,好日子又不该仅仅是物质享受复制式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和文化在人类历史进步的长河中更为重要。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着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

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7)

18.第二节中,作者为什么说“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

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进了悠悠的岁月”?(4分)

答:

19.写出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蕴涵的情感。(4分)

不得而知: 复制:

20.“诗意地栖居”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目有何作用?(6分)

答:

21.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与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对城市改造中,把古巷夷为平地的作法表现出了不满,无奈,对古巷充满了无限的怀念;对清一色的钢筋水泥建筑持否定的态度。 B.“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意思是说,作者曾经在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现在“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再也见不到小巷了。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C.在第(3)节中作者回忆小时候的往事及情景,是为了表现自己对小巷的怀念和依恋,以此来表达对小巷的纪念。 D.作者认为“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现代人就能“诗意地栖居”。 E.这篇散文关注生活,针砭时弊,充满人文关怀。描写充满诗意,叙述要言不繁,结构

紧凑,语言多用长句,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18.(4分)①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2分) ②小巷古建筑保存完好,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2分)

19.(4分)不得而知:不能够知道。表现了作者对旧城改造中把这一古巷变成“清一色的钢

筋水泥火柴盒子”的担忧、无奈和不满。(2分)复制:与过去的生活(物质享受)一模一样。(或重复过去的物质生活)表现了作者对人类进步中只重视物质享受的进步的不满,呼吁重视精神和文化的进步。(2分)

20.(6分)指的是:城市改造中,能把古典与新潮相融合,历史与人文有机的嬗递与链接。

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享有精神和文化生活,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2分)

作用:①概括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的呼吁或向往);②引用名言,简洁而又让人易产

生联想;③含蓄而有韵味。(答对其中的两点得4分)

21.(4分)C、D(答对一项得2分)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