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交谈时如何打开话匣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4:20:37 体裁作文
交谈时如何打开话匣子体裁作文

篇一:如何打开话匣子

如何打开话匣子

作者:冯炜觊

来源:《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3年第11期

练习英语口语有很多方式,而与别人对话则是提升英语口语的最快方式。许多同学都明白这一点,但却苦于不知道怎样打开话匣子。那么,究竟该如何发起对话呢?下面笔者分情况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与陌生人交谈

遇到一个陌生人,除了其穿着和举止,我们一般对其了解十分有限。这时我们可以基于“挖掘共同点”的原则,仔细观察并想想自己和这个陌生人之间有哪些共同点。首先,可以看看我们身处的地方或是所处的场合,比如都是来上同一节课,或是来参加同一个活动等。其次,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和氛围,比如天气情况、周围的声音和气味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发起对话的“破冰点”。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场景。

【场景一】It's a very hot day. There is a new student sitting next to you in the class. (天气炎热。班上有个新同学坐在你旁边。)

在这个场景下,你与新同学所处的环境一样,又正逢炎热的天气,你就可以从天气聊起。天气是最“安全”的话题之一,一般来说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比如你可以说:“It's pretty hot today!”(今天可真热!) 如果这句话说完对方没有回应怎么办?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小技巧——在句尾添加表疑问的语气词或短语,变成:“It's pretty hot today, right?/isn't it?/don't you think so?”(今天可真热,是吧?/是不是?/你不觉得吗?) 加上这个小尾巴就可以很自然地邀请对方做出回应,对话自然也就可以进行下去了。紧接着,你可以将话题转移到这位新同学身上。比如你可以说:“I've never seen you in this class. Is it your first time here?”(我从来没在这个班上见过你。你是第一次来这里吗?) 或者也可以说:“Have you come to this class before? I don't think we've met.”(你之前来上过这个课吗?我觉得我们好像没见过。)

【场景二】You're working out at the gym. The music is quite loud. (你正在健身房锻炼。背景音乐非常吵。)

这个场景里周围环境的特点是音乐很吵,有时候发一些小小的牢骚也无伤大雅,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牢骚容易引起共鸣。使用场景一中讲过的技巧,在陈述句后加上一个小尾巴,你可以说:“The music here is too loud, don't you think so?”(这音乐太吵了,你不觉得吗?) 如果是别人跟你说这句话,你就可以接着往下说:“Yeah, definitely. It's a distraction.”(是啊,没错。这音乐让人分心。) 有了一个自然的开始,你们就可以聊聊共同进行的事情——健身。比如你可以说:“Do you come here often?”(你常来这儿健身吗?) 也可以说:“Honestly, I

don't work out enough. I only come here once a week.”(老实说,我锻炼得不够。我一周才来这儿一次。)

【场景三】You meet someone new at a party. The food is pretty good. (你在一个聚会上碰到一个陌生人。聚会提供的食物非常不错。)

经过对上面两个场景的分析,大家是不是有思路了呢?不妨拿场景三尝试一下吧。 与熟人交谈

与熟人交谈也可以用上面讲的思路,从周围的环境、参加的活动等谈起,一般我们称之为small talk (寒暄)。除此之外,遇到熟人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聊。

换个方式问答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上面这段对话想必大家早已烂熟于心。由于它的使用实在太过频繁,因此常有同学嫌弃它,甚至怀疑它到底是不是地道的口语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地道的,也是常用的,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在口语中,它的变化形式有很多。比如问句“How are you?”我们经常还会听到“How are you doing?”“How've you been?”这样的说法,其他常见的还有“How's it going?”以及非常口语化的“What's up?”等。而答句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Fine.”之外,还可以说“I'm good.”“Pretty good.”“Great.”“Not bad.”等。总之,询问对方最近好不好是交谈最常见的开头方式之一,我们可以以此来打开对话,但关键是要学会灵活变化,不要千篇一律。

人人都爱听赞美

因为是熟人,所以开始交谈时也可以不用寒暄。我们可以观察对方的变化,比如头发长了、气色好了、穿新衣服了等,赞美一下对方。比如我们可以说:“You look great! Is that a new dress?”(你看起来很漂亮!这是条新裙子吗?) 也许对方换了新的发型,我们可以说:“This hairstyle really suits you!”(这个发型真适合你呀!) 对很多女生来说,最喜欢听到的莫过于“你瘦了”“你好苗条啊”这类的话,所以如果交谈者是女生,我们就可以说:“You look so fit.” Fit表示人不胖也不瘦,表明是一种健康的美。我们还可以说:“You've lost some weight, haven't you?”(你瘦了一些,是吧?) 恰当的赞美能让人心情愉快,也可以为后续的对话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大家在开口前和对话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多观察,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自己身上。

总之,与别人对话,要胆大心细,找到合适的破冰点,这样对话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作者简介:

冯炜觊,上海新东方学校英语学习部“倍学口语”四级主讲老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在校期间,曾赴美国和日本参加交换生项目,后赴印度参加国际志愿者项目;在课堂上,能通过耐心的倾听和中肯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篇二:打开你的话匣子

打开你的话匣子

【摘要】一、朗读阶段。

二、演讲阶段。

三、你讲我评阶段。

【关键词】说话锻炼学生提高

2013年,学校又迎来了一批新生,他们活泼的天性,深深的感染了我,特别说他们齐声朗读课文时,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里,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令我陶醉。可是,每当回答问题的时候,那站起来的样子,实在令人失望。有的说话吞吞吐吐;有的回答声音细如蚊子;更有甚者,明知答案呆站着默不作声。这种情况不但影响了课堂气氛,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语文新课标这样规定: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重点培养的四种能力。”那么,作为语文工作者,如何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呢?

我认为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通过三个阶段的有序训练,让学生逐步挺高能力,树立信心,感受说话的乐趣,形成“我想说,我敢说,我会说的良性循环。”

一:朗读阶段。

全班学生按学号轮流,机会均等。每节课两位学生。

朗读与背诵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最好形式之一,这种方法通过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完全按照原材料的文字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我要求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每次活动前,准备

一则内容健康,短小有趣的故事。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朗读能力,我对他们的要求是精心准备,熟读成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让学生始终体验自己的尊严感。”对于平时胆小,沉默寡言的学生,在这个阶段,我会特别关注。首先让他们扫除字词和理解障碍,然后试着理解作者情感,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最后再读给我听一听,而我,在这个当中,会始终坚持用他们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在不断的给予鼓励和肯定的同时,提出中肯的建议。这种正面的鼓励和表扬,既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切实的提高的学生朗读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逐步克服了恐惧、害羞,缺乏自信的不良因素,并逐步体会到投入活动中的乐趣。

“朗读阶段”为那些不敢在众人面前大声说话,总是显得心虚胆怯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在这个环节,通过事先演练、个别倾听,老师指导鼓励,登台演讲时,已颇具信心。而学生们给予的掌声又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自尊,促使他们进步,增强了竞争意识,在后两个阶段说话活动中大胆说话,表情显得自然,进步非常明显。

二:演讲阶段。

经过了大约一个月的训练,学生有了经验,也渐渐的变得大方自信起来,这时候,可以进入第二个环节——演讲阶段。 每节课一位学生。

这个阶段,需要学生脱离书本,口头讲述故事。限时三分钟。为

了防止学生东拉西扯,抓不住重点,活动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说,对故事的熟练程度要比第一个阶段熟练的多。要求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具体对照表一的内容自己进行练习,每一个学生一张,贴在语文书的内的封面上,对照表格自我准备,自我评价,并充当为他人打分的依据。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鼓励学生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不打无把握的仗。 (表一)

准备表二:贴在教室后墙上,每位学生的成绩填入表格中,一轮结束后,评出前五名,给予奖励,并对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嘉奖。 (表二)

“演讲阶段”,为那些有说话胆量,但缺乏合理的语句组织能力,常常词不达意,句不连贯者,提供了一个很好锻炼机会。他们对材料熟读成诵后,没有局限于对故事的机械背诵,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对部分语段进行了“翻译”,自然地运用转换机制用自己的话转述、表达,无形中就加强了语句组织能力。

三: 你讲我评阶段。

“你评我讲阶段”,就是每节课,我都会请出两位学生。一位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看到的一段趣闻,一则故事,也可以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人真事,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成长的困惑,分享自己的喜悦与烦恼。第二位学生做点评。评价时候,可以先用一句话概况其所讲的内容,(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根据自己的审美观从语言的连贯,声音的变化,仪态等角度,做出客观合

交谈时如何打开话匣子

理的评价。其他同学,对照表一,给演讲者打分。而对评价者,同样的按照表格一给予打分,在表二的演讲成绩后补加“评价等级”一栏,填入该学生相应的成绩。

这个阶段结束后,设“演讲成绩”、“评价成绩”单项奖,对前五名同学给予奖励。同时,每个人这个阶段的演讲成绩与第二阶段的进行比较,对有进步的同学,全班口头表扬。

“你评我讲阶段”这个环节,为那些说话能力比较强,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倾听别人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评价既要客观公正,又要尊重别人的感受。然后在自己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即能流利的概况别人所述的故事,又能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做出比较公正、客观的评判。

美国当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语言转换生成学说认为,人的语言活动,划分为两个平面,即“内部平面”和“表达平面”,也就是说,人需要运用转换机制把内心所想变成被他人所理解的具有交际作用的语言形式。

三个阶段下来,感觉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有了很大的转变:站姿端正,声音洪亮了,概况能力加强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三个阶段性的训练,大约一学期,每个学生都会感觉到,在活动里,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收获。而在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表明自己见解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而且也促进了写能力的提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训练他们的思维、概况等综合能力,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啊!

总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培养说话能力的意义,选择合适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篇三:打开你的话匣子

打开你的话匣子

作者:陆玉春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39期

【摘要】一、朗读阶段。

二、演讲阶段。

三、你讲我评阶段。

【关键词】说话锻炼学生提高

2013年,学校又迎来了一批新生,他们活泼的天性,深深的感染了我,特别说他们齐声朗读课文时,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里,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令我陶醉。可是,每当回答问题的时候,那站起来的样子,实在令人失望。有的说话吞吞吐吐;有的回答声音细如蚊子;更有甚者,明知答案呆站着默不作声。这种情况不但影响了课堂气氛,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语文新课标这样规定: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重点培养的四种能力。”那么,作为语文工作者,如何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呢? 我认为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通过三个阶段的有序训练,让学生逐步挺高能力,树立信心,感受说话的乐趣,形成“我想说,我敢说,我会说的良性循环。”

一:朗读阶段。

全班学生按学号轮流,机会均等。每节课两位学生。

朗读与背诵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最好形式之一,这种方法通过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完全按照原材料的文字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我要求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每次活动前,准备一则内容健康,短小有趣的故事。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朗读能力,我对他们的要求是精心准备,熟读成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让学生始终体验自己的尊严感。”对于平时胆小,沉默寡言的学生,在这个阶段,我会特别关注。首先让他们扫除字词和理解障碍,然后试着理解作者情感,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最后再读给我听一听,而我,在这个当中,会始终坚持用他们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在不断的给予鼓励和肯定的同时,提出中肯的建议。这种正面的鼓励和表扬,既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切实的提高的学生朗读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逐步克服了恐惧、害羞,缺乏自信的不良因素,并逐步体会到投入活动中的乐趣。

“朗读阶段”为那些不敢在众人面前大声说话,总是显得心虚胆怯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在这个环节,通过事先演练、个别倾听,老师指导鼓励,登台演讲时,已颇具信心。而学生们给予的掌声又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自尊,促使他们进步,增强了竞争意识,在后两个阶段说话活动中大胆说话,表情显得自然,进步非常明显。

二:演讲阶段。

经过了大约一个月的训练,学生有了经验,也渐渐的变得大方自信起来,这时候,可以进入第二个环节——演讲阶段。

每节课一位学生。

这个阶段,需要学生脱离书本,口头讲述故事。限时三分钟。为了防止学生东拉西扯,抓不住重点,活动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说,对故事的熟练程度要比第一个阶段熟练的多。要求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具体对照表一的内容自己进行练习,每一个学生一张,贴在语文书的内的封面上,对照表格自我准备,自我评价,并充当为他人打分的依据。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鼓励学生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不打无把握的仗。 (表一)

准备表二:贴在教室后墙上,每位学生的成绩填入表格中,一轮结束后,评出前五名,给予奖励,并对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嘉奖。

(表二)

“演讲阶段”,为那些有说话胆量,但缺乏合理的语句组织能力,常常词不达意,句不连贯者,提供了一个很好锻炼机会。他们对材料熟读成诵后,没有局限于对故事的机械背诵,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对部分语段进行了“翻译”,自然地运用转换机制用自己的话转述、表达,无形中就加强了语句组织能力。

三: 你讲我评阶段。

“你评我讲阶段”,就是每节课,我都会请出两位学生。一位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看到的一段趣闻,一则故事,也可以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人真事,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成长的困惑,分享自己的喜悦与烦恼。第二位学生做点评。评价时候,可以先用一句话概况其所讲的内容,(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根据自己的审美观从语言的连贯,声音的变化,仪态等角度,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其他同学,对照表一,给演讲者打分。而对评价者,同样的按照表格一给予打分,在表二的演讲成绩后补加“评价等级”一栏,填入该学生相应的成绩。

这个阶段结束后,设“演讲成绩”、“评价成绩”单项奖,对前五名同学给予奖励。同时,每个人这个阶段的演讲成绩与第二阶段的进行比较,对有进步的同学,全班口头表扬。

“你评我讲阶段”这个环节,为那些说话能力比较强,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倾听别人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评价既要客观公正,又要尊重别人的感受。然后在自己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即能流利的概况别人所述的故事,又能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做出比较公正、客观的评判。

美国当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语言转换生成学说认为,人的语言活动,划分为两个平面,即“内部平面”和“表达平面”,也就是说,人需要运用转换机制把内心所想变成被他人所理解的具有交际作用的语言形式。

三个阶段下来,感觉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有了很大的转变:站姿端正,声音洪亮了,概况能力加强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三个阶段性的训练,大约一学期,每个学生都会感觉到,在活动里,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收获。而在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表明自己见解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而且也促进了写能力的提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训练他们的思维、概况等综合能力,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啊! 总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培养说话能力的意义,选择合适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篇四:想和美国人聊天!如何打开话匣子?

怎样和美国人打开话匣,拉近距离?和他们交谈时该注意些什么?要去美国留学、居住或者想与美国人交朋友的童鞋们赶紧看过来!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美国人所乐于交谈及忌讳谈到的话题,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1. Talk about locations: Americans love to talk about locations. When speaking to a stranger, ask them where they are from and then make a connection with that place .For example:"Oh, I have a friend who studied in Los Angeles. He says it's a beautiful place to live."Most Americans will then willingly talk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living or visiting that particular city or area.

谈论地点:美国人喜欢谈论地点。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可以问问他们从哪里来然后找到自己跟那个地方的联系。比如可以说:“啊,我有个朋友在洛杉矶学习,他说那地方很漂亮。”这时大部分美国人就会很愿意谈起他们在那个特殊城市或区域学习游览过的经历。

2. Talk about work: Americans commonly ask “What do you do”. It’s not considered impolite (as in some countries) and is a popular topic of discussion between strangers. 谈论工作:美国人通常会问“What do you do”在某些国家会被认为这是不礼貌的,但美国不是的,是陌生人之间聊天的一个流行话题。

3. Talk about sports: Americans love sports! However, they love American sports. When speaking about football, most Americans understand" American Football", not soccer. 谈论运动:美国人超爱运动!不过,他们喜欢美国的运动。如果说到football,大部分美国人会理解成橄榄球而不是足球。

4. Be careful when expressing ideas about race, religion, politics or other sensitive topics: The United States is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Talking about sensitive topics like religion, belief or politics, is often avoided (v.避免) in order to be sure not to offend

someone of a different belief system. This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being “politically correct". 说到种族、宗教、政治或者其他敏感话题要小心:美国是一个多文化的社会。像宗教、信仰或政治之类的敏感话题通常都不会在谈话中提及,以免冒犯别人。这就是经常被提到的“政治正确”。

5. Don't hold hands: Same sex friends do not usually hold hands or put their arms around each other in public in the United States.

别拉手:在美国,同性朋友们在公共场合不太会手拉手或者挽住对方的胳膊。

6. Smoking is Out!! Smoking, especially in public places, is strongly disapproved of (disapprove of 动词词组,不赞成) by most Americans in the modern United States.

吸烟很老土!!在当代美国,吸烟,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吸烟,是非常不被大众接受的行为。

篇五:「客套话」怎么说?3个切入点,顺利打开话匣子!

「客套话」怎么说?3个切入点,顺利打开话匣子! 2015-05-14

「不知道要和对方说什么?」是社交困扰者常见问题的第一名。只要用心观察,不管是对方的穿着打扮还是携带物品,都可以是开场白的好素材。 鼓起了勇气,走向有兴趣的对象,开口的第一句话,该说些什么呢?为了不过于唐突,,最好用的破冰方法,就是「提出一些简单易答的场面或客套问题」。

用「客套问题」开场,目的之一是有助于提问者进一步了解对方的背景资料;另一个目的则是传达出礼貌与邀请之意,可让对方放下警戒,提高回应的意愿,以在轻松的气氛下展开对话。

三个最容易成功的话题切入点:

碰到想交谈的对象时,留意对方身上任何有趣的事物,然后以友善真诚的态度称赞对方,再依据所提出的赞许提出问题。

「在赞美对方之后,接着提出一个简单易答的客套问题,是破冰的最佳方式之

一。」赞美,可说是破除冷漠、解除拘谨最好的发语词,因为一般人在听到他人的赞美与欣赏时,通常会感到开心,也会将之视为善意的表示。

范例1「妳这对耳环好漂亮!上面是镶哪种宝石?」

范例2「你吉他弹得真好!你以前在曾经玩过乐团吗?」

范例3「这是妳买的新包包吗?这个紫色真好看!」

先面带微笑与对方眼神接触,等对方注意到时,再趁势针对物品提出相关询问。

不管是一本书、一件运动器材或一台相机,都是开启问题的好用道具。人们会携带在身上的物品,通常是他们正在研读或感兴趣的事物;而对于自己熟悉的题材,人们讲起话来往往也比较不会紧张,甚至还会开心地发表意见。

范例1「你这台相机看起来好专业!是什么牌子的?你是专业摄影师吗?」

范例2「你身上背的是吉他还是贝斯呢?你在哪里学的啊?你玩这项乐器多久了?如果我想学的话,你有推荐的老师吗?」

范例3「你也在看《龙纹身的女孩》吗?你觉得这本书好不好看吗?听说最近同名电影要上映了,你有兴趣去看吗?」

若对方身上一时找不出可以当作话题的地方,可先说明自己对某件事的立场或看法,再请对方帮忙或出主意。

提出一个需要对方提供建议或协助的问题,几乎可以确保对话顺利开展。例如,「你知道这附近哪里可以吃午餐吗?有没有还不错的地方可以推荐呢?」

此外,针对彼此都知道的某件人事物进行评论,例如对方工作领域目前热门的时事,或近期的话题人物等等,也是很好的话题。盖柏提醒,采用这个方法时,最好是针对所观察到的「好事」提出看法,避开对负面议题做评论,以免给人爱抱怨、愤世嫉俗的不好观感,甚至不小心误踩地雷,那就更糟了。

范例1「我刚搬到这附近,你知道哪里有便宜好吃的自助餐厅吗?」

范例2「不好意思,我正在附近找公寓,你知道附近是否有公寓出租吗?」

范例3「最近项目管理的证照好像很红,你是怎么准备的?会很难考吗?」

所有好用的「开场白」,都是先观察想交谈的对象目前正在关心什么,再针对相关议题轻松地提问。

这个做法除了是做球给对方、让对方有机会多描述自己,增加彼此了解;更重要的是向对方传递出一个讯息:「你是个有趣的人,我想多了解你一点。」先释放善意,缓和对方的疑虑与戒心,无疑是破冰的关键。

来源: 网络

体裁作文